“安安,你说你爱我,我也相信你,可是,难道就只是嘴上说说吗?”
“安安,你还是要去北京吗?”“嗯,对。”他试探性地问着我,我却回答得十分坚决。
“安安,不是我不爱你,你有没有想过,能不能为我放弃一些东西?”我无话可说,六年来,我是的确很认真地爱着他,想努力和他走下去,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努力,我可以坐通宵的火车去看他,也可以为他织围巾做蛋糕,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为了他改变自己的生活和轨道。
“你看,六年了,我连做你的软肋的资格都没有。”
吴晨轩是和我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把我看得最清楚的一个。还没有确定关系的时候,他就说过,以后我和别人做/爱一定是坐在上面随意动的那一个,“安安,你好像很喜欢掌握主动权啊。”当时只当是一句玩笑话,后来却越想越觉得贴切。
我们是在贴吧认识的,地狱公寓,一部我已经把内容忘得差不多的网络小说。
2010年9月2日,我凌晨五点被噩梦惊醒再难入眠,愉快地开始水群,那时候的群里只有他一个人在线。“你也起这么早啊?”“我是3还没睡!”“那怎么还不睡啊?”“没有信仰,睡不着。”当我揉揉眼睛看到没有信仰这四个字一动不动地躺着五点手机屏幕上时,我是被恶心到了。“那我来当你的信仰吧!”好吧,我又被自己恶心到了。
“轩墨 请求加您为好友”。
“妹子,有喜欢的人吗?”“有啊,我喜欢我们物理老师。”“很帅吗?”“一个老大叔。”“你是大叔控吗?”“对啊!”“那你以后就叫我叔叔吧!”
从此,我便叫了他将近六年的叔叔。
我们常常在贴吧一起玩血字指示,就像小说里一样,一边躲避鬼的追杀,一边烧脑地寻找着生路,他总会在危急关头救我一把,云里雾里地听着他的解析,想起来黑色火种写在小说里的一句话“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就是不用说得太清楚”。我一路跟着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混成了一个可以活很久但还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
我是不相信网恋的,也不相信异地恋,也许是觉得有人救我挺好的,也许是觉得他能听我说说话挺好的,在一起可以有一百种原因,我们就是很自然地在一起了。大概知道他比我大八岁,家在上海,喜欢足球,喜欢游戏,以及口口声声说的喜欢我。其实他是对的,我的确是一个喜欢掌握主动权的人,对于朋友我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可是对于男朋友我总喜欢话题由我自己提出,他说到一半我就会用各种理由打断,可是不管我做什么吴晨轩都总是会表示谅解,所以相处六年,我们只有过两次争吵。可是我把自己家里往上数十八代的传说都跟他说了许多遍,他对于他的生活却只字不提,所以我对他的了解还是少得可怜,我们之间的话题也越来越少。
我们之间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打电话,刚开始是有说不完的话的。我来自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见过苗族的蛊、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古文字,他很爱听我说这些奇奇怪怪的风俗习惯,而我喜欢听他以前勾搭女孩子的风流韵事。每次打电话都至少是两个小时,说得手舞足蹈、说得口干舌燥、说得我好像真的喜欢上他了。因为我们打电话最多的内容就是他唱歌给我听,他唱歌真的很好听,我想听的歌他也会认真去学,不管是好妹妹的民谣还是罗志祥的舞曲、或者赵传的摇滚和阿黛尔的经典他都给我唱过。我还记得我最爱听的,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刚好是学吉他的,每次学到一个新曲子都会录下来发给他,他便去学那首歌再唱给我听。他一直不知道每次打电话我都是会录音的,把他唱的歌和他说的爱我,都录下来。“安安其实你不用这么麻烦地录下来啦,我以后可以做你的移动点歌台啊,你想听我就随时给你唱。”
这个不称职的移动点歌台只做了三年就需要维修了,所以我们四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我把我录下来的所有音频都刻在了一张光盘上寄给他。那时候,我们已经很久不打电话,他已经很久没有给我唱过歌了。那是我们第二次吵架,他大概没有向他父母公开我们的事情,所以28岁的他被安排了第一次相亲、第二次相亲、第三次相亲,被我撞上的就是第三次相亲。“叔叔你吃饭了吗?”“不好意思,他去洗手间了,一会我让他给你回电话吧。”这不是那个熟悉而温柔的声音,是一个优雅而成熟的女孩子,是我没有的那种优雅和成熟。后来的我本来只是试探地问他那个女孩子是谁,换来一阵沉默,沉默之后他平静地承认他去相亲了。“那我呢?你去相亲了,我要怎么办?”“安安,对不起,给我点时间好不好,对不起。”
我对于他的坦诚并不诧异,他的手机是一直都会带在身上的,能刚好给别的女孩子“接电话”的机会,就已经是将这件事向我宣布了。于是我们冷战了大半年,半年的交流止于晨昏丁卯的早安晚安,我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单身狗了。我想起来我们第一次吵架的时候,并不是冷战且来得十分激烈,忘了是什么原因,大概是他在另一个贴吧带着好几个女孩子玩游戏。只清楚地记得结果:我坐了通宵的火车去到上海,一到他们公司楼下便给了他一巴掌,吵得像菜场砍价的泼妇一般,最后被他禁锢在臂弯里一阵拥吻,便再也没有吵过架。
他生日前三天,我寄出了那张光盘,纠结了很久还是写上了“叔叔,祝你幸福”。“安安你相信我吗?”还不等我回答,他就接着说:“我说过会做你一辈子的移动点歌台,就不会食言的,等你大学毕业我就带你回我家,相信我。”
无论是鬼迷了心窍,还是依旧贪恋他的宠爱,我们还是和好了。
从此,这个移动点歌台一直被我使用了六年。
吴晨轩给我最多温暖的事情,便是他每次都能秒回我的消息,哪怕只是看到一条好玩的微博随手艾特了他,而且坚持了很多年。你知道的,很多事情做一次两次都不过是冲动或者顺手,做三年五年便是真正的温暖。《人蛹》里说:相爱的人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所以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我都很感动。他一直说,他就是一个秒回机器人。
对呀,这个秒回机器人的使用期限只有六年。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总觉得吴晨轩是个骗子,要么是传销组织要么就是黑市卖器官的。我就是这么缺乏安全感,总觉得社会上充满了阴暗面,如被迫害妄想症一般地以为身边的人都会对人不怀好意,不敢也不愿意相信任何人。直到第一次见了他的时候——那是我的十八岁生日,他特意赶来陪我过生日——他并没有事先告诉我,按我给的地址找到我的宿舍楼下才给我打的电话。他穿着一件加绒的黑色衬衣,深蓝色的牛仔裤,板寸头发,抱着一捧红玫瑰,花瓣将初春的阳光恰好反射在他的脸颊,不知道是玫瑰映出来殷红还是正午下升温的绯红,眼里透出来的是大学里的男孩子没有的成熟,恰是被那种生活刻画出来的成熟在人来人往的同学里显得鹤立鸡群一般地吸引了我。
我接过他手里的花,在同学们有羡慕有惊愕的眼光中牵着他的手走出了校门。这捧花是刚在一起时的一句玩笑话:“叔叔,你什么时候会来看我呀?”“时机到了就会见了啊。”“那你来的时候给我买一捧花好不好?这样我就能一眼认出你了。”本只是出于女孩子虚荣心的一句玩笑话,却被他当了真。
一个曾经浪荡的男人能为你转了性,这是比征服一个高冷零经验的男人更能让女孩子感到自豪的事情。所以他总是在让我相信他,你看,这简直就是个活脱脱的撩妹高手,“在一起”的那六年里,我只为他掉过三次眼泪,分别给了两次吵架、和我们最后的分手,其余的日子里,都是对我说着情话,即使我不停地提醒自己这都是嘴上说说——对啊,没有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听甜言蜜语啊,听得人耳根子软绵绵,整颗心充满惊喜和悸动。
十月份便是填志愿的时候,我们本来商量好了,我去上海读完三年研究生便可以和他真正走上正轨。可是直到来年开学复试的时候,他发现我迟迟没有定下去上海的票,而是悄悄去了一趟北京。
“安安,你是不是……没有填上海?”
“叔叔,对不起。”
我不是充满正能量时时刻刻想奋斗的人,如大多数女孩子一般并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何尝不想嫁个有钱的男人就过着悠闲安逸的生活,我知道吴晨轩满足这样的条件,我也相信他能做到。可是,我太缺乏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只能我来给自己。所以我面临着上海和北京的岔路口,还是选择了更有明媚的一条——去北京。
其实填志愿只不过是动动鼠标的事情,他没有看见我的迟疑和犹豫,我也没有来得及告诉他其实他早就深入我的灵魂,长成了我的软肋。我没有再多余地解释,其实即使做出这样的选择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可是至今我还是不明白自己的想法,他一意孤行地认为他在我心里的天平上无足轻重,所以不出意外地说出那句“分手快乐”,我竟十分理解地和平分手,怔怔地不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
行尸走肉一般偶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舒婷的诗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夹入的书签,手指打开便是《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我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这首诗,才想起来夹入这张书签便是填志愿前几天的事情,之所以放弃去上海,正是因为这句话——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之所以放弃去上海,便是希望自己可以尽力选择更好的地方,我不愿意只做吴晨轩的肋骨,希望自己能与他平等地谈恋爱。这个原因我曾对他说过许多遍,可是比我提前许多年的社会经验让他没了斗志,他常常告诉我:我们能有不错的生活就好,没必要那么拼命。可是我不信啊,心底里带着那股子没经过挫折的冲劲,总想着靠自己更努力一些。
“安安,我这么喜欢你,喜欢每一个的你:撒娇任性不讲理的你、说话轻柔害羞的你、细心记录生活点滴的你,最喜欢永远充满干劲想做什么就去做的你,可是没想到,恰是这个让我最动心的你一步步把我推得越来越远。”
相爱一场,我终于走向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一定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叔叔,我很庆幸能爱过你,让我甘心付出,让我找到努力的源泉;也很庆幸被你爱过,你给我的每一次细心与感动都一直被我记在心中,都会让我在往后的生活里将其珍重。
愿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即使再无法与你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无法与你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我们终于做到了永远分离,却没能做到终身相依。再见了,比我大八岁的叔叔;再见了,我的移动点歌台;再见了,我的秒回机器人。
傣族居住于亚热带平坝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生长快、动物种类多,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傣族村寨依山傍水,从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是茂密的森林,近处是成片的庄稼,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这样的生存环境,使傣族文化涂上了一层浓重的绿色。千百年来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替,都离不开这个绿色的背景 。
对绿色的热爱,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贝叶经里这样教诲人们:“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真是精辟无比,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说透了。傣族人民正是根据这样的法则来安排生活的。他们对赐予人类一切的大自然充满了感激、敬畏、爱护之情,从不轻易去损害它们。贝叶经里还这样告诫人们:“不要把鸟捉来关在笼子里,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鸟也会把人捉来关在笼子里。”①看到这样的警句,我们不禁会为傣族人民对自然法则有这样深刻的理解而拍案叫绝。正是这种理解和实践,才使西双版纳这颗明珠绿得这样耀眼,这样醒目,这样令人陶醉,这样令人流连忘返。
与现代文化的快节奏、功利性、时尚性、娱乐性相比,绿色文化更多地是以它的田园牧歌式的韵味和山水诗情画意以及由此涵养出来的民风民情显示出它巨大的吸引力。这正是西双版纳旅游的独特优势。
我们来看贝叶经中记载的一部长诗《相勐》中,傣族人民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百鸟用清脆的声音,把茫茫的森林唤醒,彩霞给山河穿上新衣,大地又迎来浓雾弥漫的早晨。”“无边的坝子翠绿如茵,淙淙的溪水绕着竹楼人家,密密的椰子树顶着蓝天,高高的佛塔挂满彩霞。”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绿色的家园,怎能不能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贝叶文化作为一种绿色文化,它的产生固然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诚如贝叶经文献中的论著《论傣族诗歌》所说:“傣族的祖先生长在野外,以森林为家,以花草树叶为衣服,他们的眼见和感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所以傣族诗歌多以“花草、树木、动物、星月、风云、山水来比喻。”“要是我们的祖先是出生在无花无树的沙漠里,那么我们的歌,也一定是风沙之类的比喻。”一个民族的居住环境,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特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人文因素对保持和强化这种文化特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贝叶文化就是如此。贝叶经中有许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伤害自然就是伤害自己的论述。有些经书还将自然界神化,警示人们要尊敬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贝叶经中还记载了一些封建领主法规,其中就有保护森林、保护水源、兴修水利等内容,对乱砍乱伐者要给予处罚,特别是对砍伐带有佛教色彩的菩提树者,要治以重罪。佛教还提倡信仰者要广植五树六花。这一切,经过久远的历史传承,已经潜移默化地融人到人们心中,形成自觉的行动,养成良好的风俗。这些人文因素,也是贝叶文化之所以成为绿色文化的重要原因。 傣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据学者研究,远在2000年前,傣族地区就有种植水稻的农业灌溉出现。贝叶经中记载的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曾写到天神给人们撒下谷种,但被雀鸟老鼠吃了,他们吃了后从便中排出谷粒,掉在水沟边发芽长大,结出谷穗。人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发现并找到谷种,在远古时期傣族首领叭桑木底的指导下,学会了种植稻谷,后来又开辟田地,实现了耕作定居。贝叶经另一典籍《帕萨坦》也记载,远在1000多年前,“傣泐王几达沙力带着十二个随从在原来十二个邦的基础上建立了十二个勐,任命他们为十二勐的‘布闷’(即召勐)。随后,各勐‘布闷’就组织民众开田挖沟,各勐‘布闷’将开出的田地分成产量为一百挑、一千挑、一万挑三种规格如数点清交给傣泐王,傣泐王又将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交给百姓耕种,并规定应交的租谷数量”[2]。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西双版纳(十二千田)这一名称,最早就起源于此。
稻作农业的发展,使贝叶文化成为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这除了表现在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水利灌溉设施的建造和维修,以及历法节令的推算等自然科学层面的东西之外,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很突出。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道德观念来看,由于稻谷的栽培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人们就以是否有利于稻作农业的发展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这首先表现在赞美勤劳、谴责懒惰方面。大量的傣族民间谚语、民间故事都反映了这一内容。同时,为了保证稻作农业能够不误节令地顺利进行,就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处理好生产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每年的“关门节”,就是为了在农忙的三个月之内禁止人们外出,以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稻作农业特别是平坝地区的水田农业,不是孤立的一家一户的事情,需要全体村社成员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提倡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的精神,由此形成了许多生产互助的传统习俗。还有,稻作农业需要有实践经验,而村中的长者又往往是这种经验的富有者,由此又形成了敬老的传统美德。
第二,从民族心理素质来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村社是稻作农业的基本单位,傣族的村社又大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这就培养了人们的乡土观念和氏族观念。这种观念积淀为民族心理素质,使各村社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内聚力。傣族民间常用一棵树上的枝叶,一根藤上的瓜蔓来比喻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谁要是主动断了这种关系,就要受到族规的惩罚。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内聚力,才使傣族村社在长期稳定中发展,才保证了稻作农业的历史延续。
第三,从典章制度来看,为了保证稻作农业的顺利进行,历代封建领主还制定了各种法规,对妨碍、损害稻作农业的各种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惩罚办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法规中,特别规定了头人、官员子侄必须和当地百姓一起参与兴修水利等农事活动[3]。
第四,从文学艺术来看,傣族民间文学作品,不仅多以农耕生活为题材,而且充满强烈的田野气息。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十分发达,也与稻作农业的发达有关。 贝叶经之所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具有这样崇高的地位,主要原因不在于经书给他们提供了多少实用的内容,而在于经书给他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因而贝叶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文化。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在傣族农村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从农田里归来,吃罢晚饭,围坐在竹楼火塘边,聆听年长者诵读贝叶经,演唱经书中记载的那些动人的叙事长诗,成了人们的一大精神享受。这种情况,在历代汉文史籍中也多有记载。在这样的场合和气氛中,人们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那些开天辟地的天神,发明创造的英雄,繁衍后代的祖先,普度众生的佛陀,各种神灵、鬼怪、山水、树木、以至赐福给人类的整个大自然,都融人每个人的心中,成了神圣的崇拜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两部分组成。
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
傣族地区的山、水、河、湖、树、石,以及田园、村寨,往往都附有一个传说,将这些自然物神化,其目的就是要人们将这些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当作神一样来看待,谁得罪了它们,损害了它,谁就会受到惩罚。最典型的就是村边的“龙林”,由于它是神林,村民们都有一种畏惧心理,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集中反映了人们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方面,从远古时期教会人类狩猎的沙罗,到指导人们农耕定居的叭桑木底,再到追金鹿来到田野开辟了十二版纳的叭阿拉武,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寨神、勐神,他们或是本寨、本勐的祖先,或是有功于本寨、本勐的英雄,都受到人们的崇拜,每年举行的祭寨神、勐神活动,就是表达崇拜祖先、祈求保佑的心理。
佛教信仰方面,1000多年前南传佛教传人傣族地区以后,逐渐成为一种全民性的信仰。傣族的每一个村寨几乎都有佛寺佛塔,仅西双版纳一个地区,佛寺就达500多座,比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要多。傣族的佛教信仰有自己的特点。即信仰者并不认为人生一切皆苦,并不向往虚幻的来世,而是着眼于现实,追求今世的幸福。他们虽然也虔诚地到寺庙里当和尚,但在世俗百姓的眼中,人们往往把进寺庙当和尚看作是学习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这些情况说明,傣族的佛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世俗信仰。
傣族信仰体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原始宗教与佛教并行不悖、共同存在、相互吸收、对民众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原始宗教历史悠久,对傣族民众影响深广。佛教传人以后,它必须面对这个现实,才能吸引信徒,壮大势力,两种信仰力量的融合,才形成了这一特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贝叶经中记载了作为原始宗教的神叭桑木底与佛爷的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是“毫兵召”还是“召兵召”(意为“谷子是王”还是“佛主是王”)辩论的结果,叭桑木底是胜利者。正因为如此,谷魂奶奶(雅欢毫)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寺庙广为流传,而且被载入贝叶经。这正是文化宽容性的一个突出表现。 傣族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处处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的状态,体现在天人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
天人和谐 傣族传统文化里的“天”,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界,包括大地、海洋和天空。天神把天空分为若干层,每层都设相应的神进行管理。他们各司其职,各管其事,以保证天地万物的正常运行。贝叶经里记载的《创世纪》中,曾写到某一天神受命到人间给人们划分季节,以利耕作,因他工作疏忽,划分中出了差错,误了农时,结果受到上一级天神的惩处。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连神都要受到惩罚,更不用说普通的人了。所以人们自觉地维护这种规律,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给自己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存环境。在傣族村寨的房前屋后,我们随处可见一种郁郁葱葱的速生树种——铁刀木,这是傣族居民为解决柴薪燃料而又不去砍伐森林而采取的一个明智之举。人们对山神、树神、水神以及各种自然神的崇拜、敬畏,实际就体现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诚信、友善、互助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贝叶经中有许多记载,要求人们按上述原则待人处事。其习惯法规定,不诚实的人不能作为办案的证人。傣族热情好客,有的人家用来接待客人的被褥,甚至比自己用的还漂亮。贝叶经记载的长诗《千瓣莲花》,写主人公在寻找千瓣莲花的过程中,曾得到素不相识的人们包括国王、大臣、佛爷、百姓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其情节是很感人的。贝叶经中的另一作品《线秀》反复歌咏了“真正的友谊像太阳,真正的爱情像月亮,真正的友谊和爱情啊,永远在世间放光。”传统的《贺新房》唱词,描写村寨里有人要盖新房的时候,“上寨的人来了,下寨的人也来了。黄牛角嗬嗬地一吹,大家都上山去,割茅草,砍竹子,砍木料,笑声闹声震动山冈,……新屋盖好了,主人摆出酒菜,请所有的乡亲来吃,请所有的乡亲来玩。”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古老的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风俗画卷。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贝叶经里曾记载,原始的狩猎经济解体之后,曾出现了一个傣族首领叭桑木底,是他率领人们划地盘,分山水,开始了“立寨盖房子,挖地种野瓜”的农耕生活。后来他又把大片湿划分成若干块,供给人们耕种。为了避免争土地而产生的纠纷,叭桑木底又在地边栽桩垒硬,以示界限。这实际上是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它有效地调节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发展,这种规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形成了涵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法。习惯法是人人必须自觉遵守的法则,也是处理各种纠纷的依据。到了封建领主时代,历代统治者又把这些习惯法集中起来,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分门别类,制订出详尽的可操作的封建领主法规。这在贝叶经中有很多记载。佛教传入以后,其戒律教义和行为规范又与长期形成的领主法规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傣族共同的风俗习尚和价值取向,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之中。 贝叶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我国的傣族地区,在东南亚,南亚各国,如泰国、缅甸、老挝、印度、斯里兰卡等都存在。贝叶文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是一条联系各国的文化纽带,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我国傣族的贝叶文化也是如此。它不是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生存的,它吸收了内地汉族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加以融合和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傣族对内地汉族文化的吸收,可以追溯得很早。远在秦汉时,傣族地区常以象和象牙进献中原王朝,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傣族居住的地区称为“乘象国”。这说明远古时期傣族就开始了对中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东汉,又有傣族封建领主派出的乐团、杂技团到洛阳演出,接受了汉王朝的封赐。从秦汉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傣族地区设置郡县。从内地派往这些地区的边官,大都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历代都有汉族移民迁入傣族地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军屯,明朝的军屯、民屯和商屯,都促进了傣族与汉族的频繁交流,有利于他们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傣历与汉历的相似,傣族农业生产技术、金属冶炼铸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将汉族的一些名著如《西游记》等译为傣文,将滇戏《杨家将》移植为傣戏等等,都是吸收内地汉族文化的结果。在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神话《九隆王》,与历史上哀牢夷族群的《九隆神话》有密切的关系。贝叶经中记载的因叭创造天地的神话,与汉族的盘古创造天地的神话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贝叶经中将傣族古代诗歌分为三大类:民间歌谣、叙事诗和颂歌,这有点类似于汉族《诗经》将其诗歌分风、雅、颂三类。
贝叶文化还吸收了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从印度到斯里兰卡再到泰国、缅甸、老挝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吸收。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傣族原有的文化冲击很大,影响也很大。傣文的产生和完善,就与佛教的传入直接有关。随佛经传入的大量的佛经文学作品,从内容、人物、情节、主题和表现方法等方面大量渗入并影响了傣族原有的民间文学,给傣族文学提供了新的养分和气息,促进了傣族文学的变化和发展。正如贝叶经《论傣族诗歌》所记载的:“佛经中有故事,有情节,完整地叙述了每一件事情的始终,有好人,有坏人,有神有鬼,有哭有笑,有水有湖,有山有岭,有树有花,谈到天讲到地,无处不讲到。经书的这种文学意境,有骨有肉和它写写唱唱的巧妙手法,对促进和改造诗歌,使之成为有头有尾的叙事诗体,起了宝贵的积极作用。”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么多的闪耀着艺术光彩的傣族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有500多部),是与吸收佛经文学分不开的。
傣族人民吸收了佛教文化,也改造了佛教文化,使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更具有傣族的特点。从思想信仰上来说,它不偏重于佛学哲理的论析,而比较注重现实的修持;它不过分追求“普度众生”,而主张求得个人的解脱;它不神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而把他看作是一位现实的教祖。从现实的民间文学创作上来说,傣族人民既吸收大量的佛经文学作品,又大胆地加以发展创造。最突出的例子是贝叶经中记载的著名长诗《兰嘎西贺》,它虽然来自于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但是经过傣族人民的加工再创造,已经变为具有浓郁傣族风格、特点的傣族人民自己的文学作品了。 这是就贝叶文化的风格而言的。我们常说七彩云南、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面的“彩”,很大程度上是由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风格所带来的。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藏族的雪域文化,具有一种奔放高亢的风格;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具有一种古老神秘的风格;彝族的毕摩文化,具有一种刚健火热的风格;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具有一种深沉凝重的风格……与上述各民族的文化相比,傣族的贝叶文化,具有一种柔情似水的风格。
傣族多傍水而居,历史上与东南沿海的百越族群有渊源关系。傣族居住的地方多处于热带亚热带平坝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自然条件较好,生活相对比较富裕。除了农耕劳作时间以外,人们有较多的时间从事业余文化活动。由于特殊的厉史原因,傣族的封建领主社会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生活节奏较慢,再加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悠闲、委婉、柔和、多情的民族性格。正如人们常说的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柔情文化。笔者在傣族地区生活数年,很少看到吵架、打架、说粗话等现象,邻里之间,家人之间,总是彬彬有礼、轻声细语、和睦相处。外人到村寨傣家投宿,总会受到主人无微不至的款待。
这种心理最集中反映在傣族民间风俗和文学创作中。每当月明风清的夜晚,在傣家竹楼的阳台上,姑娘支好纺车,一边纺线一边等待她的情人。阳台下的竹篱外,来求爱的小伙子吹着一种叫瑟的乐器,其音色的优美,曲调的柔和,仿佛使你置身于梦幻之中。小伙子向姑娘倾诉爱慕之心时,总要很客气地唱道:“啊,姑娘,请告诉我,不知你这朵花,是否有蜜蜂来采过”如果哪个小伙子言词粗俗,没有礼貌,那肯定要失败的。在傣族民间创作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叫《凤凰情诗》。在纸上画一只凤凰,在凤凰的头、脚、胸、背、翅等部位上画上各种表意的符号,把它寄给心仪的对方。对方接到以后,要对这些符号反复琢磨、猜测、意会,才能读懂对方的一片真情。这种文体很受傣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因为它最能体现相爱双方含蓄、复杂、细腻、纤柔的内心感情。再一个典型例子是,20世纪40年代傣戏移植汉族剧目《杨家将》时,傣族认为原剧中男女主人公一上场就武打起来“不合情理”,人与人之间怎么能这样呢于是他们改为男女主人公上场后先有一段含情脉脉的对唱,慢慢引出矛盾,双方不合最后才打了起来。这一改动,最能体现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心理素质。 柔情似水,似水柔情,这是贝叶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西双版纳的魅力所在。
傣族有什么节日习俗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泼水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
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袭发展,形成了固定的几项活动: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击鼓为号,宣布佛进奘房。教徒此时须立即起来,或在床坐一下,当老人把谷花、香、烛、钱纸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后座之后两小时,奘房再次击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觉,老人则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众教徒进洼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饭菜供佛,然后清和尚念平安经,讲历史故事,听了受到感动,便当场捐功德。进洼活动的三个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进奘房拜佛一次,头天晚上他们即睡在寺内特设的房屋里,由年轻人送饭去给老人吃。这些活动相沿成俗,以后每到关门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赕佛(即斋僧献佛)活动,以食物、鲜花、蜡条、货币等向佛奉献。在这三个月内,每七天还要“小赕”一次。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
巡田坝节: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节期一天。这是当地傣族独特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的民族,在我国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区。
傣族的节日很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开门节和关门节
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傣族传统节日。
关门节从七月中旬开始,大约要持续三个月,而开门节时间约在十月中旬。
关门节期间,不嫁娶、不盖房,村寨内不举行大的娱乐活动。三个月后,关门节期满,傣族人就会举行开门节庆祝活动了。
开门又被称为“出洼”,节日这天,将关门节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节日第二天,全家男女老幼到寺庙拜佛;第三天,便要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就是集祭祀、 、百艺、商贸于一体的庙会。
开门节期间,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 ,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等。
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所以开门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青年们可以在这时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可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
¤泼水节
除了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最有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公历的四月中旬。
泼水节这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互相祝福。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越泼越激烈,鼓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期间还会举行赛龙船、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
节日期间去西双版纳,除了感受欢快的节日气氛,还可以看看傣族人居住的特色竹楼:近似方形的竹楼以数十根粗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茅草排覆盖屋顶。在这里还可以吃到喷香可口的竹筒饭,欣赏到傣家姑娘美妙绝伦的孔雀舞。
不过,去之前了解一下傣族人的禁忌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等。
西双版纳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西双版纳民俗风情:云南西双版纳有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充满东南亚风情的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基诺族的禁忌:基诺族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做。的饭哈尼族风俗禁忌:在哈尼山寨,有亲朋好友或宾客来访,家里大小主人会主动出门热情相迎,并帮助客人取下挎包等东西。彝族风俗禁忌:忌在众人面前说脏话;彝族家有病人时忌说死伤之类的话。
忌说“杀年猪”,而要说“抓年猪”或“拿年猪”傣族习俗,不准摸小和尚的头:和尚在寺院修身时,不准与女人谈笑,不准外人抚摸小和尚的头,若被外人(特别是女性)摸过头,被视为仇人。小和尚修身时间一切作废,必须从头开始。所以,外来游客,若到寺院参观千万记住此习俗。
傣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浴佛节
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大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被 宣传为“泼水节”,每年都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德宏地区,浴佛节仍然只是一个宗教节日。
入夏节
入夏节(傣语“豪洼”),又称“关门节”,源于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习俗,随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入夏也是雨季的开始,也就是稻作农业社会进入农事繁忙的季节,古代佛教僧侣们为配合信徒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停止了到处传教扰民的活动,集中到寺庙或某处修行,逐渐形成惯例。而佛教信徒们也在僧侣集中修行期间,停止了到寺庙佛屋的一切活动,集中精力搞农事生产,并形成一种习惯。后来,僧侣和信徒形成的这种默契关系被上部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宗教形式随上部座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傣族一般在大傣历9月15日(农历6月中旬)举行入夏仪式,入夏仪式这天就是“入夏节”,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击鼓为号,告诉人们节日已到,佛爷们集中到佛寺念经,信众们准备食物、鲜花、纸币等到寺庙“赕佛”。而后,便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结夏”。结夏期间,禁止僧侣外出讲经,禁止信众远行不归,禁止男女谈情娶嫁,禁止大型庆祝活动,僧侣要安心诵经、民众要专心生产。
出夏节
出夏节(傣语“昂洼”),又称“开门节”,与“入夏节”相对应。
“出夏节”一般在大傣历12月15日(农历9月中旬)举行,象征着三个月的“结夏”期结束,可以解除“入夏节”以来的一切忌禁,僧侣可以出寺传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谈情娶嫁。出夏节这天,傣族民众们都会身着盛装,带着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等到佛寺拜佛听经,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燃放烟花、点孔明灯、跳象脚鼓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傣族有哪些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1、泼水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3、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袭发展,形成了固定的几项活动: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击鼓为号,宣布佛进奘房。教徒此时须立即起来,或在床坐一下,当老人把谷花、香、烛、钱纸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后座之后两小时,奘房再次击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觉,老人则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众教徒进洼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饭菜供佛,然后清和尚念平安经,讲历史故事,听了受到感动,便当场捐功德。进洼活动的三个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进奘房拜佛一次,头天晚上他们即睡在寺内特设的房屋里,由年轻人送饭去给老人吃。这些活动相沿成俗,以后每到关门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赕佛(即斋僧献佛)活动,以食物、鲜花、蜡条、货币等向佛奉献。在这三个月内,每七天还要“小赕”一次。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
4、巡田坝节: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节期一天。这是当地傣族>>
傣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村寨多在平坝近水的地方。干栏式建筑和竹楼别具风格。饮食以大米为主,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爱食糯米。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男子服装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而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着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为花色长筒裙,结发于顶,插梳子或顶花头巾。德宏傣族妇女婚前穿白色或浅蓝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着对襟短衫黑或花色筒裙;青年妇女多束发于顶。婚俗:婚前社交自由,小伙子找到合意的姑娘后,请父母托媒说亲。丧葬:行土葬、火葬和水葬,以土葬为主。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在傣历六月(公历4月)举行,传说很早以前,有七位善良民女杀死了霸占她们的魔王,但遭魔火烧身,众人见此情景,皆泼水灭火相救,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为民除害的七姐妹,每逢新年,便用水相泼,洗尘去污,祝福在新的一年里消灾祛祸,身体健康。礼节:老人受尊敬,村中红白喜事都要专门送饭菜给老人;说话和气,家庭、邻里关系和睦,很少吵架;晚辈从长辈面前经过,要弯腰细步,以示对长者的尊敬;热情好客,过往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有的家庭耿备有专门招待客人的被褥,比自己用的还漂亮。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一定要把鞋脱在门外,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及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烧柴必须先从根部烧起,并且只能从三脚架的两侧续柴,不用火时,只能用灰埋或任其自灭,不许用脚踩灭。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衣服不能用来当枕头,枕头不能坐,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下方。禁止禁止在菜园里大小便。进佛寺前要在门外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顶。
傣族的新年习俗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鼎民过年的最 ,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傣族有什么风俗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
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
修行,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入夏安居,诵经赕佛。傣语称佛教为“洒散纳”,称释迦牟尼佛祖乔答摩・悉达多为“贡达玛”。
昆明本地人的特点: 1、因为气候舒适原因,比较悠闲,一般都要睡到十点,上班的和读书的会早一些; 2、男的喜欢抽烟,也喜欢喝酒; 3、女的比较懒散,不喜欢做家务,不喜欢生小孩; 4、走路喜欢并排走聊天,不论小径还是大路,骑自行车和电动车还有这个习惯; 5、行政机关都是讲本地话,没有服务意识,一种他是老爷的态度; 6、思维还是比较单纯的,很多是一根筋; 7、喜欢玩,遇到周末假期,宁愿店铺关门也要出去玩; 8、昆明气候非常好,四季如春,但昆明规划不好,昆明人约会不守时,说马上到,可能是一小时或两小时到; 9、因为文化狭窄和见识少的原因,喜欢自娱自乐,喜欢搞一些创意,比如说把公交车站设在主道中间; 10、整体说来昆明本地人是善良的。 昆本地人的特点:一是善良,也可以说是憨厚老实,心计少。二是节奏慢,可能是气候的原因,人都很懒散,工作效率不高。三是易满足,追求不高,不愿意跟别人去争去攀比,有酒喝、三餐不饿就行。 昆明人有部分憨厚,有部分渣精,但都比较善良。 1开心的时候会说这个事板扎啦。 2不开心的时候会说,毛理我,我这哈资得很。 3昆明人有一种体型叫“老块” 4昆明人有一种冰凉叫“扎冰冰呢” 5昆明人有一种态度叫“老孔雀” 6昆明人有一种确认叫“你说给活” 7昆明人有一种称赞叫“板扎” 8昆明人有一种放弃叫“算逑” 9昆明人有一种坚持叫“鼓的” 10昆明人有一种难度叫“尖刚” 11昆明人有一种评价叫“曹耐” 外地人眼中的昆明人! 真正的昆明人是租居在此的彝族撒妮人。这才是真正的昆明人,后来的是移民到此的。多数是明清时期的人。 昆明人:兄弟,给吃饭了? 兄弟1:没。 昆明人:对面有家食馆,味道不错,推荐你去。 昆明人:兄弟,给吃饭了? 兄弟2:吃了。 昆明人:矮油味!么,你要来家收吃呐,莫客气! 会说马普[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昆明众所周知气候好,环境好,干净!然后生活节奏也不是太快!昆明人说话嗓门大,说话语气重,给人吵架的感觉!还有就是一年四季街头路边都不缺鲜花!
土家族,就说一下土家族打招呼的常用语。
最常用的同汉语一样“nif keirbox hheif”(你到哪里去?)
“nif zir gaf gaf dax”(你吃饭了没有)
乡下早上见面一般说:“nif laivhuanxlanx zuf xix zaov(尼乃慌啷阻西压早)”(你今天起来得早。)回答一般说:“laivxir zaov war……(什么早啊)”
现在城镇一般都同汉语一样说你好,即“nif caf!(尼查)”
打招呼的方式很灵活,看见别人在洗衣服,可以说:“nif sixbax zaf lax”等等
1、 蒙古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让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是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捧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火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2、 回族: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穆斯林之间的问候,问者要说“色俩目尔来孔”,答者要说:“安色俩目”,也可简化为只说“色俩目”。在宗教场合或晚辈见到长辈,在问“色俩目”的同时,还要右手平放胸前鞠躬。客人来访,要先沏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3、 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遇喜庆,必互相送礼致贺。哈达是必备的高贵礼物,多为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和浅蓝色的。 在相互交往中,必热情款待,送别亲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达挂在亲友的脖子上,然后相互亲切的碰额、亲脸,以示热情致意良好祝愿。说话很讲礼节,用语分普通语、敬语和最敬语。为尊重对方,一般都用敬语、最敬语,如有疏忽,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4、 维吾尔族:在路上遇到长者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身体前倾,并连说“牙克西姆斯孜”(您好);当行路人无处进餐或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虽不相识,主人也会热情招待;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让长者先谈,如坐让长者坐上座,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不吸烟;老人骑马出门,年轻人要为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而且,卸鞍、饮马、喂马的事都由年轻人去做;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出来欢迎,然后由女主人用盘子端来茶水、瓜果点心招待。
5、 苗族: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鹅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候。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级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如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6、 彝族:招待客人以酒为上品,凡有客人到家,都要热情劝酒,倾心相谈,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如果主人敬酒不喝,则会被认为看不起主人。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姑娘、妇女就把“杆杆酒”(在酒坛里插入用细竹子做成的吸杆,通过吸杆饮用)放在家门口,热情劝过往行人吸饮,因而人们常说:“甜不过彝家杆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7、 壮族: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需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8、 布依族:对待客人,无论认识与否,都要递烟端茶,杀鸡杀鸭盛情款待。用餐时,长辈、客人坐上方,晚辈坐下方;给长辈、客人端茶、盛饭都是双手捧给,客人也要双手接过,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若迎面碰上长者或客人,要主动招呼并让其先过。
9、 朝鲜族:晚辈队长被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辈同路时,年轻人需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辈说明原委。
10、 满族:孝敬长辈,注重礼节,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后再行,亲友相见,除握手互致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摆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11、 侗族:客人来访,全家老少都要起来让座,并用家里最好的酒饭款待客人;路上相遇,即使素不相识也要互相打招呼问候,谦让对方先走;出嫁的新娘若在路上相遇,要解下身上的花带或头帕互赠对方,以示相互尊重和祝福;赶路人若遇上天黑,可随意进入村寨讨火把照明,若借宿,主人会热情接待,不取分文;寨中不管谁家孩子出门上学,全寨的人都带着礼物前往祝贺;冬天,在鼓楼的火塘里生有柴炭火供人取暖。夏天,在风雨桥、凉亭中备有清泉水供行人饮用。
12、 瑶族:家中来客,必盛情款待,一般是男女分桌进餐。进餐时,不能让老人和客人自己盛饭,须由晚辈盛饭;餐毕,要双手举筷说声“慢吃”,以示敬意;凡给老人、客人东西,都要双手捧上,以示尊敬。路不拾遗,非己莫取,是瑶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常常把自己一时带不走的东西放在路旁,打下草结作记号,不管放多久,别人也不会取走。
13、 白族: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招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到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颗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侍候。
14、 土家族: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的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15、 哈尼族:重礼好客,在路上遇到熟人或陌生人,总是有礼貌的含笑问候并让路,还热情邀请到家里做客。客人进家后,主人首先邀请客人喝一碗友谊酒,之后再敬上一杯香浓茶,若客人逢节日来访,主人在给所有客人斟完酒后,还要给最先斟过酒的客人再斟一次,表示源源不断,幸福长久。席间,老人还要唱劝酒歌,青年人要向老人和客人敬酒。当客人接酒一饮而尽时,全家人会“ ”“ ”的喝彩。团结互助是哈尼族的传统风尚,如一家建房,全寨的人都要去帮忙;猎手的猎获,见着不论老少均可得一份,表示互相祝福。
16、 哈萨克族:重视友谊,热情好客,对来访和投宿的客人都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对待贵客,还要宰杀黄头白身的羊款待。进餐时,主人先把羊头用盘盛着献到客人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则要用刀先割下一片羊头右颊面上的肉捧给在席的长者,再割下一块羊耳给在座的幼者,然后自己随便割下一片羊头肉吃,再把羊头原盘捧还给主人。路遇熟人、长辈和尊者,均要以右手贴胸欠身问好,以示尊敬,在结对乘骑行进中,年长的在前,年轻的在后,喝茶、吃饭,也总是要先敬老人,把最好的食品让给或留给老人和孩子。
17、 傣族:尊敬老人,晚辈从长辈面前经过,要弯腰细步;村中办红白喜事都要专门送饭菜给老人;说话和气,家庭、邻里关系十分和睦,很少发生争执和吵架;热情好客,凡过往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有的家庭还专门备有招待客人的被褥,比自己用的还漂亮。
18、 黎族: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口迎接,并拿出烟叶、烟筒、火种请客人在门外抽烟、休息,然后请客人入内饮酒。酒席上宾主对坐,若是男客,则先喝酒后吃饭,女客则先吃饭后喝酒,若是要好的朋友,则边喝酒边对饮。喝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完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一碗碗的酒捧给各位客人,客人必须接下,表示领情。
19、 僳僳族:客人来访,总是要用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饮双人酒是僳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常常用于贵客来临或签订盟约和结拜兄弟等场合,饮时由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用一手捧起,同时喝下,以示主客亲密无间,情同手足。重团结,讲互助,一家有难,大家相帮,“自己有饭吃就不能看着别人挨饿”,是僳僳族传统的道德观念。
20、 佤族:喜欢以酒待客,“鸡肉烂饭”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请客人饮茶、喝酒,主人先喝一口,以示卫生、无毒,然后再双手捧给客人,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佤族人很讲究团结互助,邻里有事,大家相帮,猎获野兽,见者有份,正如俗话说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家干”。
21、 畲族:用好酒好饭菜款待客人,是畲族的传统礼节,凡客人或邻里来访,都要以茶相待,一般要喝两碗。有种说法:“喝一碗是无情茶”。做以,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要喝第二碗。如果口很渴,就先说明,可以任意喝,再重沏也行。有些地方,酒席上还煮着大块肉,让客人散宴后带回去。凡猎获较大的野兽,兽肉大家平分,过路人若在野兽四蹄捆好之前看到,也同样能分得一份。
22、 高山族:尊敬老人是高山族人民普遍的社会风气。凡有重大事情,都要先征求老年人的意见。孤身老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通有无。过节时,人们还要带上好酒好菜进行聚会,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以示团结和友爱。
23、 拉祜族:对尊贵的客人,主人要杀鸡,熬鸡肉稀饭招待。吃饭时,家长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余则按年龄大小的顺序拿取。团结互助是拉祜族人的传统美德,如村里有人要盖房子,只要备好材料,全村人就会无条件的帮助。
24、 水族:客人来时,主人热情让座、敬烟、端茶。对一般客人待以豆腐和肉类,对上客则杀鸡、鸭款待,对贵客则杀猪招待。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待客以酒为贵,客人不醉主人一般不罢休。逢年过节,出嫁的女子回娘家,邻里都赶来看望并赠送食品,以示关心。水族有互相帮助的传统,无论谁家有婚嫁、建房和丧葬等,大家都要结伴送礼表示关怀。
25、 纳西族:尊重妇女,爱护儿童,关系老人,热爱父母,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注重礼节,讲究信义,谨慎行事,是纳西族人的处世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视对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和生态的保护,凡践踏庄稼、毁坏森林、污秽水源等,都会遭到公众舆论的反对,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惩罚。
26、 东乡族:尊敬老人,晚辈出门归来,见老人需躬身问安;对老人无论倒茶、递食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食必先。客人来访,请其到炕上就坐(男客上炕须脱鞋,女客可不脱),用家中最好的茶饭招待;如用鸡肉待客,则必将鸡尾让首席客人吃,表示尊敬;男客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与男客同吃同坐;主人陪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盛饭、拈菜,自己不坐也不吃。
27、 景颇族:对客人来访,无论生人或熟人,都要热情的留食留宿;若客人来访,而主人又不在家,客人只要把自己的挂包等物挂在客房里便可先去办事,主人回家看见客人的东西就会备上丰盛的酒饭,等客人回来享用。与人见面,尤其是亲朋好友相遇,必将自己筒帕里装的酒、沙枝、草烟等相互传递,请对方品尝,表示敬重和亲热;在农闲时或节日里,人们通常带一些礼物互相拜访,以示团结祝贺友好往来。对孤儿寡母或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大家都会关心和帮助。
28、 柯尔克孜族:好客,讲礼貌。凡有客人来访,不论相互与否,都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热情招待,而以羊头待客为最尊敬;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吃羊尾油,在请吃胛骨肉和羊头肉,客人也要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在迁居时,邻里之间要相互招待,以示告别好迎送。
29、 土族:尊老敬长,在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好,对朋友忠实守信;热情好客,对来访和登门投宿的客人都热情招待,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临门,主人要先敬酒三杯,叫“临门三杯酒”;席上,主人要向客人先敬酒三杯,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起程时,主人在门口还要向客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若客人不能喝酒,只要用中指蘸酒三滴,对空弹三下,稍稍喝一点即可。对贵客来访,主人还再席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以示尊敬。
30、 达斡尔族: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分。客人来访,主人都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若是贵客临门,还要添做“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31、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32、 羌族:宴席的上座须请老人坐,待其就座后,其他人才能坐下,饮酒时也必须由最年长的先饮;老人进屋,屋内的人都要起立相迎;路与老人,要侧身让路,如骑马遇老人,要下马行礼;歌舞时要有老人领头;儿女不得随便说父母的名字。村寨里有人盖房,大家都无偿的去帮忙;遇有婚事,亲友邻居都前往庆贺;遇有丧事,邻里都要帮忙料理,前往吊唁。
33、 布朗族:对远方的来客,总是要热情的用水酒、清茶等予以款待。相互帮助和协作是布朗族的优良传统。村寨里一家有事,大家都要相帮;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要相互拜访,请客吃饭、送礼,以示团结友好。
34、 撒拉族:讲究礼节和馈赠。见人不论相识与否,都要客气的说“色拉姆”(你好吗?);在婚丧、生育、远行看望尊长时,都要送礼;对来客都以丰盛的饭食款待,宴请宾客时,不炒菜,只吃烩的碗菜。
35、 毛南族:路遇老人和小孩,招呼之后要亲切搀扶让路。如遇挑担负重者,必替其挑负一程,嘱其慢行。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座,有好吃的,首先要给老人,晚辈要给老人斟酒添饭,敬茶献烟。对过路人不论认识与否,必打招呼并邀其进家喝茶、吃饭;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招待热情而有礼貌,客人留宿时,比拿出最好的被子、蚊帐,让出厢房给客人。谁家有婚丧或建房等事,不需请求,村里各家都会自动出人帮忙。
36、 仡佬族:客人来访,全家人要起立迎接;主人与客人谈话时,如果想从它们之间穿过,必须说声:“对不起,过一下”。村寨中的老人年满60岁时,其子女、亲戚和相邻都要为其祝寿,并杀狗设宴进行庆贺。
37、 锡伯族: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38、 阿昌族:讲究礼貌,尤其对老年人非常尊敬,人们无论集会或在家里,只要有老年人走过来,都要站起来让座,表示尊敬和欢迎。客人来访,必以家中最好饮食热情款待。
39、 普米族:普米族热情好客,客人若在盛夏来访,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宰杀猪、羊、鸡、鸭、以示诚心;客人离去时,主人要送客人一块猪腿肉,称为“散份子”;在婚丧和集会时,要用牛角杯盛酒敬客,并以客醉为体面。盖新房时,亲友邻里前往帮忙,主人只待以酒饭,不给报酬。
40、 塔吉克族:男子相见,一般都亲切握手,亲密的要互吻彼此紧握的手背,最亲密的还要相互拥抱;女子相见,长者吻幼者之眼,并抚摸其头顶,幼者吻长者手背,平辈则互吻面颊,亲密的则吻唇;男女相见,行握手礼,有亲戚关系的则多由女方吻男方面颊。如有客人投宿,无论认识与否,都盛情款待。、
41、 怒族: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热情款待;打到猎物,全村每人都有一份;谁家修房子,只要告诉日起,全村人都会前去帮忙,不计报酬。
42、 乌孜别克族:好客,注重礼节。幼者尊重长者,有话让老人先说,走路让老人走在前面;外出骑马时,若二人共乘,则长者再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平辈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长者可以吻幼者脸颊。男的见面,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对来访客人都热情招待。
43、 俄罗斯族:相识的人每天第一次见面要问好;向陌生人问事,要先问好再问事,问过事以后要表示感谢;见到吃饭的人,要说“祝您胃口好”;见人出远门,要说“一路平安”;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要带头贴,以示尊重;客人来访必热情接待,有用面包和食盐迎接客人的传统。
44、 鄂温克族:青年人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路与长辈须下马请安;对老弱孤寡者尤为关心,照顾。对客人或不相识的过路人,都以礼相待。在牧区,对客人敬奶茶和手扒肉是普通的礼节。在猎区,猎民则以奶茶和鹿的胸脯肉为上品招待客人。团结互助,路不拾遗,是鄂温克人的传统美德。
45、 德昂族:把尊重、爱护与赡养老人视为美德,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人,以示敬意。过泼水节时,幼辈还要给长辈举行洗手洗脚礼;吃饭时,请老人坐上座,给老人送东西须双手捧给,见面时要互相问好,并敬奉烟茶;客人来访,比热情接待;谁家有困难,亲友邻居都要前往帮助。
46、 保安族:保安族的礼仪同周围的回、东乡、撒拉族很相近,见面都要互致“色俩目”,年轻人见到长辈还要鞠躬。保安族注重邻里友善,视和睦团结为民族生存的根本,祖祖辈辈同周围的汉、回、撒拉等民族相亲相爱,和睦友好。
47、 裕固族:热情好客,当家里来客时,先用奶茶招待,即在碗里放上炒面,酥油奶渣、奶酪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喝完茶,便以手抓羊肉和青稞酒款待,对贵客,主人还要给客人抬羊背子作为带走的礼物。
48、 塔塔尔族:亲友相见要握手问候,妇女见面多握双手;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由长者先谈,吃饭时,也要先把饭送给长者;对远道投宿的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款待;如亲友邻居有困难,大家都会予以援助,直到困难解决。
49、 独龙族:始终保持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古老而纯朴的社会风尚。人们出行,常把食物挂在沿途的树枝上或放在举目可见的岩洞里,来往行人即使饥饿难忍也不会擅自取食。如果拾到钱物,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失主或是原封不动的存起来,以特定的标志,出示招领。注重互助,一家有难,全村都会解囊相助。如果过路人断粮挨饿,向他们求援,哪怕素不相识,他们也热情招待。
50、 鄂伦春族:落座让长者先坐,喝酒让长者先喝,吃肉请长者先动刀,起程让长者先行,在行猎中遇到长辈,相距老远就须下马,牵马迎上前去并问号;行猎归来或久别重逢,都要向长辈请安。客人来访,总是以丰盛的酒肉款待,对投宿的过路客人,也会奉为上宾。
51、 赫哲族:敬老好客,长幼相见,晚辈要向长辈行礼;小辈远行归来,要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客人来访,常常以杀生鱼(赫哲人称“塔拉卡”热情款待。
52、 门巴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上前相迎,给客人铺上花垫或兽皮垫请客就座,客人坐下后,男主人陪客,女主人敬酒;主人请客人喝酒,可人不论会喝不会喝都不能拒绝,即使不能喝或不想喝,也必须多少喝一点,否则,会被认为失礼;不能再客人面前走动,要从客人身后绕行;晚上客人未睡时,主人不能先睡,家里杀了牛,要向亲友及同村各家送一点牛肉,受到牛肉的人家要回敬一竹筒酒,并于主人共饮;有人出远门或归来,亲友都要送酒去,以示欢送或欢迎。
53、 珞巴族:有客人进村,都恭谦的拉手邀请到家做客,请客人坐火塘边的上座,然后拿出干肉、竹笋、奶渣、荞麦饼和酥油茶等亲切待客;请客人用饭时,主人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无毒和真诚,端出的饭菜,客人要吃完,主人才高兴;遇到猎获野物,客人也同样能分得一份;遇上婚嫁,客人要和村里人一起前往祝贺、饮酒唱歌。珞巴人生男孩子,亲友们要相赠弓箭为礼物,祝福孩子长大成为勇敢的猎手。
54、 基诺族:客人来访,全家都会高高兴兴,并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款待,待酒足饭饱后,主人端上普洱茶请客人品尝,并为客人唱一支支吉祥祝福的歌;不打人、不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集体围猎时,参加者平均分配猎物;尊敬老人,晚辈从不违抗长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