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风:象征悲愤和激怒的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精神;
黎明:象征光明和希望,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
作者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对祖国的“黎明”也抱有乐观的信念,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扩展资料:
《我爱这土地》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1、主题: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2、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表达了诗人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自我救赎和众生普度的思想感情。
“会离弃夜的烦忧/和黑夜 之畏惧的”,这是对黑夜斗争的檄文,是在绝望压迫下,反叛不屈的强力反弹。是唱给世人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唱给自己的坚持,是在黑暗统治下的绝望反抗,是单纯而 私自的个人理念。
正是这份对光明特殊的理解和深刻的渴望,成为了艾青晚年诗歌爆 发的因子之一。 到了40年代,艾青从“孤独苦闷的憧憬世界里走了出来,迎着初生的太阳,走到 了街上,走进了人民的中间。
以深情欢乐、感谢与期望,歌唱“新生的日子”,将 过去那种强烈的情愫一扫而空;将决绝,炙热滚烫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热情转化为一 种绝对服从的仰视和歌唱,一种沐浴在阳光里盲目的崇拜。
扩展资料: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
麻烦给个好评哈,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