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感情的区别在哪里?

情感和感情的区别在哪里?,第1张

情感与感情的本质区别:情感是感官的反应;感情是情感的升华。

能直接感知体外事物的器官为感官!情感是感官的反应。用一植物与动物的例子说明情感的存在。人是源于植物与动物之上的高级动物,除了依据自己的感官获取外部事物并做出反应,还能把这些反应累计、加工、系统化,并在未来的接触外部事物中主动地做出反应,这就是感情。

正因为情感是感官的反应,情感的展示就由感官的质量所决定了。如视觉,视力的差异导致看同样的图形、物件有着不同的质量,做出的情感反应也会大不相同。如果没有标准的话,他们争执起来那各方都是对的,因为没有标准,所见所识对各自而言就是对的。而出现标准以后我们才能对各自的所见判出视力的差别。

情感的反应又因感官质量的差异变化多样。再用医学方面例子证明情感与感官的关系,当人严重缺乏维生素B9即叶酸的时候,会变的厌食、四肢无力站不住、厌身边的任何人的说话、嬉笑甚至是安慰,医学上称该种病症为情感故障(叶酸缺乏症)而不会称为感情故障。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理智隐忍之人,还是热情洋溢之辈?到底在苍茫人生旅途中,理智与情感的比重应该如何拿捏?

**《理智与情感》赠我们以理智与情感的启示录。

《理智与情感》的内容依旧是奥斯汀式的一贯主题:年轻娇美的贫穷女子与文质彬彬的有钱绅士之间的爱恨纠葛,描述的依旧是其最为拿手的婚恋生活。故事的两个女主人公,埃莉诺和玛丽安这两朵姐妹花,分执理智与情感的各一端,于最为璀璨华美的花期,磕磕绊绊而又坚定决绝地开放了。

李安导演的这部由名著改编的佳片,实现了导演、演员、剧本三者间磁场上的某种绝妙组合。华人的身份,使得李安在理解这部原著时加入了几分东方哲思性的思考。李安的**从来有种不动声色的隐忍,然而我们却能从隐忍的表皮下感受到那股亟欲喷薄而出的情感在涌动。他用东方人的保守含蓄,诠释了英国古典文化的优雅矜持。虽然当哥伦比亚公司把艾玛·汤普森的剧本拿给李安时,他还从没读过任何一本简·奥斯汀的小说。

而演员的选择则与原著对接得几乎毫无缝隙,艾玛·汤普森扮演的姐姐埃莉诺理智冷静,父亲去世后便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大小琐事;而由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玛丽安则像一朵为爱燃烧的太阳花,性情开朗活泼,用自己的热情明艳艳地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同于姐姐在对待爱情方面的的冷静自持,妹妹始终在寻找着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另一半。当她和威洛比共浴爱河之时,两个人兴致高昂地谈论着诗歌,愉悦欢快地骑着马车呼啸而过,种种甜蜜不一而足。然而,好景不常在,后来得知威洛比为还债而娶一位家底殷实的富家**时,玛丽安这朵太阳花终于痛苦地被现实的暴风雨吹弯了腰,甚至最后险失性命。

至于编剧艾玛·汤普森,这位英国才女同时是片中埃莉诺的扮演者,将理智这个大梁挑得相当出色。埃莉诺的理智隐忍得令旁观者都为之恻然动容。即使初见爱德华时两人都暗自为之倾心,但他们之后的情感交流都是静静地流淌着,如月华悄无声息地铺于树梢。因此妹妹总觉得这种“相敬如冰”的情感实在称不上是感情,她理想的感情是“像火一样燃烧的,像朱丽叶,像奥丽维亚,像艾洛依丝”。玛丽安不能理解的是,世间爱情的面目又何止热情一种?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既然每个人生来与众不同,爱情的种类又岂可狭隘于她理想中的那一种?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自然也有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郝思嘉与白瑞德。唯有爱情的多样性,方成就人类亘古的美丽主题。再者,爱情的温度理应同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一样,热度不能太高,更不能太低,恒温才能令爱情领域里陌上花开处处。

埃莉诺深知此中之理,因而当玛丽安沉迷于威洛比而纵情欢乐时,埃莉诺总不免有点担忧玛丽安如此情绪化的爱:“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们对他还不了解。”玛丽安于此并不认同:“他为什么要怀疑我,我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感情?时间长短并不能说明了解的程度,有些人相处七年还是无法了解对方,而有些人只需要七天。我觉得我已经了解威勒比先生了,我如果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就会像你那样把它隐藏起来。”

其实,埃莉诺何曾不想像玛丽安一样无忧无虑将一切情绪毫无保留地外放?但埃莉诺是埃莉诺,是父亲已故的达什伍德家庭的长女,是玛丽安和玛格丽特的姐姐,是母亲的左臂右膀,多重叠加的身份,全家被逼迫搬离宽敞的住宅而屈居于乡下农舍的窘迫,世道的种种颠破流离早早就教会埃莉诺以冷静自持。当斯蒂尔**向埃莉诺透露她与爱德华的秘密婚约,并要求埃莉诺保密时,震惊的埃莉诺伤心之余却没有当场失去仪态,但眼角处已然泄漏出一丝哀怨;当斯第尔与爱德华的婚约秘密最终败露时,听到消息的玛丽安质问埃莉诺:

“你总是忍耐和顺从,老是理智、谨慎和责任,艾里诺,你的感情呢?”

隐忍的埃莉诺此时打碎了自己冷漠无所谓的外壳,她踉跄地坐在椅子上,颤声而痛苦地说:

“你怎么会知道我的感情?除了你自己的痛苦你还知道什么?这个有婚约在前的人毁了我的全部希望,我不得不一再忍受她那洋洋得意的样子,承认自己与爱德华今生无缘。要不是我必须保守秘密,我一定会表现得比你还伤心。”

理智被逐渐瓦解,当影片最后埃莉诺听到爱德华说没有与斯蒂尔结婚时,无法控制自我,失声嚎啕大哭起来。隐忍多时的痛苦、情感、听到爱德华尚未结婚的喜悦,千万种情绪一起迸发出来。佯装理智而冷静的面具,终于随着这次放纵而哭彻底被打碎。

影片中,埃莉诺与玛丽安各自代表着不同性格、不同的价值和情感取向,但无论批判两人所站立的理智或者情感,还是强硬将这两者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解读方式。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感性,本身就是两生花,都是人性的两面。过于理性有时会让幸福悄悄溜走,而过于感性则很容易导致情绪化,有时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将理智与情感的天枰找一个平衡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点李安最具发言权。他在谈到这部片的中文名时就提到说:“我觉得严格来讲,应该翻译成《知性与感性》,知性包括感性,它并非只限于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的截然二面,而是知性里面感性的讨论。所以戏自然落到艾玛·汤普森身上,理性的姐姐得到一个最浪漫的结局,妹妹则对感性有了理性的认识,它之所以动人原因在此,并非姐姐理性、妹妹感性的比较,或谁是谁非。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十分的复杂微妙,这与中国的“阴阳”相通,每样东西都有个双面性,其实许多西方人还不见得容易体会到简·奥斯汀的两面性,反倒是中国人容易一点就通。”

人生,呼唤理性的加持与审视,更呼唤偶尔点缀的小浪漫。

当爱情降临,你是坚守理智的埃莉诺,还是挥霍情感的玛丽安?

动人情感与现实的交织

——浅析**《和你在一起》

① 对历史文化探索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在《和你在一起》中展示了身处大时代的发展下不同阶级生活画卷。用动人的情感映射出了尖锐的现实问题。在柔情与尖锐之间的流转描绘中,使得该影片动人心弦的情感与现实生活问题,成为该影片增添光彩的一大亮点。

②《和你在一起》通过讲述了刘小春在钢琴的求学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情,从而以三条感情线串起了故事。刘成和刘小春之间的父子感情线,江老师余教授的师生感情线以及因刘小春身处青春懵懂时期而偶遇的莉莉也在后期慢慢变成了一条似朋友但更多像是刘小春缺失母爱的感情线。以情讲述故事,以现实生活的残酷作为感情一步步升温。导演陈凯歌使情感与现实进行了真实而自恰的融合,没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符合客观现实的故事情节也更能表达出导演对于当代现实生活中的反思。

③影片中导演刻意安排“江老师”成为第一任老师,其实也是导演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刘小春和刘成的所处的生活环境所给予的人物出场设置,并没有直接让余教授直接成为第一任老师,这一人物出场的设置也展现了导演想要在影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问题,但导演却也用了诸多的真善美情节故事做了修饰。

④因此“江老师”作为故事讲述的重要人物的出场也在导演精心的设计下运用俯拍加摇镜头把一个不拘一格的形象生动刻画出来,而紧接着镜头一转以一个全景和移镜头把江老师的“边缘化人物”进行深化。以刘成的窥视镜头进一步展现了“不修边幅”的江老师的形象以及后面对江老师家的环境,与邻居之间相处等一系列事件都活灵活现的把江老师的“边缘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江老师在影片中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才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想保持着对自己心中音乐纯粹的追求。但却在最后也因为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刘小春这样一个人才的爱惜,一改以往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形象,给刘小春上了最后一课。更是导演在浅层的故事层面赋予了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如江老师这般边缘化的人也不得不因为现实问题和对刘小春真切的爱而做出妥协的深层含义。

⑤余教授的出现无疑是影片的一大转折点,导演让占主流话语权的余教授和边缘化的江老师在刘成的选择中进行了一个间接对比。如同余教授一般的占有主流话语权的人,通常会成为人们视野的中心人物。但导演却在余教授身上也加上了爱才的性格,因而使得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偏向于温暖。导演刻意安排厕所的第二次场景正是和江老师第一次厕所出现的场景形成了对比,江老师开口嘲讽小提琴黑幕,而余教授虽知自己徒弟水平下降可仍然还是会逢场作戏。两人虽同样爱才,却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面对刘小春的才,刘成的殷切期盼,占有主流人物话语权的余教授相比江老师则更显得有力。但两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希望这个天赋异禀的小孩能够成才,成功,所以不管是江老师还是余教授都是用自己的真心去教导刘小春。伴随着美好情感的一方面,可另一方面现实带来的问题永远都无法躲开,最终还是主流人物占了话语权。

⑥导演陈凯歌在《和你在一起》这部片子虽然没有极大的矛盾戏剧性,大都是极其细微的矛盾,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这部影片在动人的情感与现实的交织中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父子情,师生情,以及莉莉的母爱情。都是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巧妙的还有结尾处的设置,因为在最后导演也没有明确给出到底是在成才和成功之间这对父子选择了哪一方,而是以一个温情的拥抱剧终。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人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但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因而《和你在一起》的结局也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开放性结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15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