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一代越剧传奇王文娟故乡:山间旧居在越韵留世间

访一代越剧传奇王文娟故乡:山间旧居在越韵留世间,第1张

王文娟旧居项菁摄

中新网绍兴8月6日电一层平房,黑瓦、白墙,墙皮些许脱落。写有“王文娟旧居五个字的牌匾悬挂在门的上方,这里曾是一代越剧传奇王文娟的出生地,她在这里生活了12年。

8月6日凌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当天,中新网记者来到王文娟的故乡、越剧的诞生地——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访王文娟在故乡留下的“记忆。

王文娟旧居内的墙上,挂着诸多王文娟生前照片项菁摄

王文娟旧居坐落于嵊州市黄泽镇甲青村坑边自然村,四明山之脚。30平米左右的简陋平房分为两室,放置着灶台、方桌、木床等旧物,挂着王文娟生前穿过的戏服。除了把屋子照亮的白炽灯,最显眼的还是墙面上关于王文娟生平事迹的简介,和数十张王文娟的剧照、生活照以及全家福。

烈日当空,村内一草一木滚烫,不少村民、戏迷等赶往王文娟旧居,手捧鲜花寄哀思。

“电话联系才知道,大姑走了。王文娟侄子王自胜的家紧挨着“王文娟旧居,也是旧居的管理人员,6日一大早,他把旧居里里外外仔细打扫了一遍。他想着,平时就经常有各地的戏迷过来参观,今天旧居应该更加“体面一些。

王文娟离开家乡的时候,王自胜还没出生,但他知道,大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而且她12岁以后到大上海学唱越剧,后来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不朽经典。

“旧居修缮过两次,上一次修整大概有6年了。黄泽镇文化站站长魏文也是王文娟的迷妹,她一早赶来坑边自然村悼念。“旧居虽不大,但终究是一份寄托。魏文说。

乡亲们对王文娟的殷殷挂念,也源于这位“明星乡贤生前对家乡的涓涓之情。

在坑边自然村一角,“盘虎水库居于隐隐青山间,潺潺泉水几经溪流,汇入村民们的田地里。甲青村党总支副书记林建标说,“这个水库能建成,多亏了王文娟。

王文娟旧居内的木床和戏服项菁摄

20世纪90年代末,靠农业为生的坑边自然村亟需新建一个水库,用于农作物灌溉。当时,王文娟得知村里资金紧缺,毫不犹豫掏了10万元人民币,还发动其他人捐款,最终众筹约130万元人民币,建起了“盘虎水库。

“‘盘虎水库’这四个字,还是由王文娟丈夫孙道临帮忙题的。林建标坦言,这个水库现在仍在使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水库养活了整个村的人。

“王老师对家乡的情感很深,以前只要身体吃得消,每年都会回来祭祖,每次回来都会抽时间热心指导越剧艺术。国家一级演员王学飞2001年拜王文娟为师,是王文娟的入门弟子。惊闻老师离世,王学飞十分悲恸,受访时她身着朴素,面容素颜。

王文娟是嵊州儿女,更是越剧的传奇。

越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以抒情、婉约见长,也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20世纪60年代,越剧舞台艺术片《红楼梦》风靡大江南北,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林妹妹。“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最好的林妹妹,一路走好得知王文娟逝世,中国国内网友纷纷留言,送别一代越剧宗师。

王文娟旧居的侧墙项菁摄

作为越剧旦角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性艺术家,王文娟一生创作了200多个艺术形象,由她创立的越剧“王派艺术,为越剧艺术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质。王文娟曾获得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等诸多荣誉。

鲐背之年,王文娟曾多次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她曾说,如何将越剧艺术传承好、发扬光大,这是摆在广大越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做艺术要讲究,不要将就,这是老师经常说的话。王学飞踏入“越剧圈已有42年,如今是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唱腔表演老师。她说,嵊州是越剧的诞生地,希望能在艺校里努力培养更多越剧新生代,让越剧艺术永流传,“这也是老师的心愿。

一代传奇虽谢幕,袅袅越韵留世间。

  孙道临

  (19211218-20071228) 演员、导演。

  原籍浙江嘉善,生于北平。1938年入 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 社的演出。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 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 演出话剧《雷雨》、《日出》、《家 》、《茶花女》等。抗战胜利后复学 ,1947年燕京大学毕业。翌年入清华 影片公司,参加拍摄影片《大团圆》 。后参加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 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 》等影片。因在《乌鸦与麻雀》中扮 演华先生,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 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后任上海**制片厂演员、导演。是 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先后主演 《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 》、《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 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 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身 份不同、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表演 深沉、自然,富有激情。其嗓音圆润 ,吐字清晰,感情丰富,曾为《王子 复仇记》、《白痴》等二十余部外国 影片配音。1984年后自编自导影片《 雷雨》、《非常大总统》,并在两片 中分别饰演男主角。 演出影片 1948:大团圆 1949:大雷雨 乌鸦与麻雀 1950:民主青年进行曲 1951:女司机 1954:渡江侦察记 1955:南岛风云 1956:春天来了 家 1957:不夜城 1958: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9:万紫千红总是春 1960:革命家庭 1961:51号兵站 1962:早春二月 1979:李四光 1982: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84:雷雨(兼编导) 1986:非常大总统(兼编导)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

  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孙道临失学,1943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以后,又辗转加入上海国华剧社和北平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便返回燕京大学,于1947年毕业,并加入北平艺术馆,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1948年,金山组织上海清华影业公司将《大团圆》改编成**,孙道临仍扮演三弟,从此登上银幕。

  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上海远东影业公司《大雷雨》的拍摄,并在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乌鸦与麻雀》一片的拍摄。此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上影厂继续从事表演创作。主演及参演了《民主青年进行曲》、《女司机》、《南岛风云》、《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万紫千红总是春》、《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10余部影片的拍摄,其中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塑造了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都是中国**表演画廊中的佳作,他的嗓音浑厚,吐字清晰,感情丰富,他所配音的影片有《王子复仇记》,解说的影片《鲁迅传》,都极有魅力,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朗诵艺术家。

  孙道临也是一位优秀的导演,1984年后他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1992年执导了根据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继母》。而近来他被人们提起最多的是执导的**《詹天佑》,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詹天佑》荣获中国**“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在北京的首映式上,孙道临所享受到的“掌声与喝彩”比那些当红明星们要热烈得多。

  主要作品年表

  ·继母(1992)

  ·非常大总统 Speclal President(1986)

  ·雷雨 Thunderstorm(1984)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Mikan no taikyoku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1963)

  ·革命家庭 Revolutionary Family, A(1960)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不夜城 (1957)

  ·春天来了 Spring Has Arrived(1956)

  ·家 Family, The(1956)

  ·南岛风云(大陆 1955)

  ·渡江侦察记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se(1954)

  ·女司机 Woman Locomotive Engineers(1951)

  ·民主青年进行曲 Democratic Youth March(1950)

  ·乌鸦与麻雀(1949)

  孙老的婚姻

  **演员孙道临和越剧演员王文娟于20世纪60年代喜结秦晋之好,之后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多个春秋。但两位艺术家对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调处理。孙道临在他出版的专集《走进阳光》中,甚至对两人的婚事只字未提。

  孙道临出生于北京一家书香门第,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受同窗挚友黄宗江的影响,逐渐走上**的道路。之后,他在《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等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角色,成为中国**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但年届四十的孙道临把爱情的花蕾藏在心底,一直没有理想的意中人。

  王文娟是浙江嵊县人,13岁到上海学唱绍兴文戏,因聪明好学,很快挑起头肩花旦的重任。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传》《红楼梦》《追鱼》更是其越剧事业的里程碑。但因为忙于演艺事业,直到50年代末,已过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闺中。

  说起来两位明星初擦的火花,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有段时期,孙道临几乎被越剧醉倒,只要能腾出时间,他就去观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剧。有一次,孙道临直率地去找黄宗江和黄宗英兄妹俩:“嗳,我想结婚了,请帮忙找个对象。”黄宗江面呈喜色地说:“算来只有越剧团的王文娟还待字闺中,不知你对她感觉如何,如合得来,这大媒人我包下来了。”孙道临的心事被另一位热心人也察觉出来了,她就是孙道临的同事张瑞芳大姐。在几位好心人的促成下,60年代初,这一对为了艺术追求迟迟未婚的大龄男女,终于幸福地完婚了。这一年孙道临39岁,王文娟35岁。

  婚后,一对艺术伉俪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当孙道临因主演《早春二月》受批判、王文娟因拍摄《红楼梦》被戴上专演才子佳人的帽子时,两人又相濡以沫共渡劫难。80年代,他俩庆幸地迎来了新的艺术青春。年过古稀,夫妻两人又携手合作,把越剧《孟丽君》移植到荧屏上且好评如潮。

我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场露天**《红楼梦》,里面的女主角林黛玉的扮演者就是王文娟,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当初看**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对王文娟的表演记忆犹新,也喜欢上了越剧那悠扬缠绵的曲调。可以说在我们这些50岁以上的人(五零、六零、七零后们)中,不是出生在江浙一代而还能喜欢听越剧的,十有八九是被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成功圈粉的。

我小时候看过**之后,又购买了**红楼梦的小人书,每天翻看。对王文娟和徐玉兰的演绎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深深印刻在脑子里,觉得她们就是真实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样子。后来八七版的红楼梦出来,感觉陈晓旭很像王文娟,欧阳奋强也神似徐玉兰。

因为喜欢王文娟的林黛玉,顺带着也关心她的个人生活,才知道她的丈夫是著名的**演员孙道临。孙道临曾经演过一个**《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后的镜头是他作为地下工作者给我党发密电,在得知自己马上被捕的情况下,平静地(甚至面带微笑)打下了“同志们,永别了”。当时我完全沉溺在对英雄的崇敬之中,对孙道临也倍感敬仰,知道他是偶像王文娟的丈夫,便觉得他确实是了不起的伟大演员,很配得上王文娟。

当年的那些了不起的演员(那时候被称为是“人民艺术家”)现在也都已经进入暮年,很多人已经离开了我们。王文娟老师今日的辞世令人感到痛惜,她成就了多数人心中不可颠覆的“林妹妹”形象,是一名伟大的越剧演员。越剧这个古老的剧种也因为有王文娟的艺术创造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天堂中多了一个林妹妹,悼念王文娟老师!

2008年12月28日。冬雨霏霏,寒意阵阵。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墓地落成暨铜像揭幕仪式在宋庆龄陵园举行。哀伤、缅怀的 气氛在冷雨中蔓延,墓碑下被雨水打湿的红、黄康乃馨更显娇艳。置于大理石墓碑一侧的孙道临铜像栩栩如生,像中人目光炯炯、嘴角微扬、注视着远方,仿佛把在场人又拉回了大师多姿多彩的光影世界,耳边回荡起他深沉浑厚的声音……孙道临铜像几易其稿,历时半年有余才最终选定方案完成。孙道临的夫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著名**艺术家秦怡,以及徐玉兰、范瑞娟、牛、梁波罗等百余位文艺界名人和孙道临亲朋好友,亲临现场参加了铜像揭幕仪式。王文娟在墓碑前眼中含泪,看见铜像被雨水打湿,默默拿出手绢轻轻擦拭铜像。

一场简单而热烈的诗歌朗诵会在上海影城举行,各界人士用孙老生前最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对他的缅怀。200套《孙道临传》在短短半小时内就已售罄,影迷、读者们捧着一套套洁白的新书静静入场,聆听着浸透着艺术家赤子之心的文章、诗篇。最后登台的秦怡朗诵了孙道临生前随笔之一《生活的感悟》,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场内、场外,这份思念飘得很远、很远。

导语:在当今这个 社会 上,很多的明星艺人慢慢的占据了大家的视线。只要一提起明星这个词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些顶流艺人,或者是一些演技非常棒的老戏骨。但能够称得上是艺术家的,却少之又少,个人感觉只有真正的老艺术家,才能称得上是明星。

要知道这些老艺术家成名的时候,国内的 娱乐 圈还没有发展到现在的状态。他们没有那么高的片酬,以及所谓的流量。他们有的只是满腔对演艺事业的热爱,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老艺术家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很多人都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演艺事业。

而今天凌晨,著名的老艺术家王文娟去世的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不知道让多少喜欢她的观众们都悲痛不已。要知道王文娟生前靠着自己的努力,给大家呈现出了很多精彩的舞台形象。后来在62版《红楼梦》中她饰演的林黛玉,更是成为了一代经典,至今都没人能超越。

但是如今王文娟老师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对于她的离世,很多人都说她本来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如今也只不过是继续回天上去做仙女罢了。对于这样的说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点赞。确实,当年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形象,不就是像从天上下凡的仙女一样吗?

而随着王文娟老师的去世,网上也有关于她女儿孙庆原近况的消息曝光,据悉女儿孙庆原现在一度处在悲痛的情绪当中。回想起当初父亲孙道临去世时孙庆原的反应。这次母亲王文娟的去世,对她来说无疑也是一种非常大的打击吧。尽管这个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孙庆原现在的非常悲痛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要知道王文娟跟其丈夫孙道临,都是国内非常有名气的老艺术家,孙道临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比王文娟老师要早一些,但现在俩人又能再次团聚,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吧。而女儿孙庆原并没有选择继承父母的行业继续深耕,反而投身其他领域,如今的成绩也是非常不错的。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非常诧异,按理来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当中,父母都是知名的老艺术家,女儿孙庆原很有可能会继承父母的衣钵,继续在舞台上或者影视剧中走的更为长远。但实际上之前孙庆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曾被问到过类似的问题。

对于父母的职业,孙庆原的点评就是非常的不自由,而且压力也大。小的时候孙庆原不理解为什么父母那么忙,导致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外婆在生活,后来长大后她理解了,但却想过自由一点的生活。对了,孙庆原如今从事的是企业管理的工作。

结语:其实像王文娟这样的老艺术家,现在已经可以称为是“国宝级”的存在了,毕竟当今的 娱乐 圈太过浮躁,能潜心研究这些的明星并不多了。大多数都是名利缠身,很难再有像王文娟老师这样的人出现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演员孙道临和越剧演员王文娟于20世纪60年代喜结秦晋之好,当时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早春二月》(早春二月吧)中的“萧涧秋”和《红楼梦》(红楼梦吧)中的“林妹妹”的这段联姻。之后,两位艺术家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的40多个春秋,但他们对于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调处理,在孙道临的专集《走进阳光》中,甚至对两人的婚事只字未提。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出生于北京一家书香门第,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受同窗挚友黄宗江的影响,逐渐走上**的道路。之后,他在《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等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角色,成为中国**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但年届四十的孙道临把爱情的花蕾藏在心底,一直没有理想的意中人。

  王文娟是浙江嵊县人,13岁到上海学唱绍兴文戏,因聪明好学,很快挑起头肩花旦的重任。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传()》《红楼梦》《追鱼》更是其越剧事业的里程碑。但因为忙于演艺事业,直到50年代末,已过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闺中。

  当年,孙道临特别痴迷越剧,尤其欣赏王文娟的表演,她主演的《红楼梦》、《追鱼》、《西厢》,他每演必看,回回坐在前排;而王文娟亦是孙道临的忠实影迷,《早春二月》、《家》、《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看了又看。两人的心思被热心肠的张瑞芳和黄宗江、黄宗英兄妹俩看在了眼里,一再拜托“贾宝玉”徐玉兰牵线搭桥,最终促成了这段艺坛佳话。

  成婚那年,孙道临39岁,王文娟35岁,恰逢《红楼梦》拍摄期间。王文娟硬着头皮去找导演请假完婚,但导演却让她拍完主要几场大戏后再结婚。这样,他们的婚事直到拍完“黛玉焚稿”之后才办。“那时候我们在外地,买不到好的喜糖,就在外面买了些纸包的糖带回来。”当年的婚礼操办得虽简单,但丝毫没影响两人执手到老。

  婚后,一对艺术伉俪相亲相爱,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17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