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国美宣布成立国美线上平台公司,并任命向海龙为线上平台公司CEO的消息在网上迅速引起热议——狱中度过12年的商业教父黄光裕和百度“供”了14年的“财神爷”向海龙竟然联手了!
从百度闪电离职一年多的向海龙再度回归大众视线。
能臣
在百度14年,向海龙一路青云直上,从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做到了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手握百度最为核心的搜索业务。
这一切,归功于他强悍的销售能力。
2000年,向海龙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创办了企浪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他大三起就开始创业,是同学中第一个能花一万块买“大哥大”的人。
在企浪成立一年后,百度迎来了堪称其史上最重要的转型——李彦宏毅然决定将重心从企业搜索转向个人搜索,并推出了“竞价排名”。
“竞价排名”曾遭到过众多高管反对,但最终在李彦宏摔手机表态不做就“把公司关闭了拉倒”的暴怒之下,实行了。
这也促成了向海龙与百度的机缘。
在向海龙手中,企浪成为了百度竞价排名上海地区总代理,后来又发展成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网络营销机构和百度渠道体系中最有实力的代理商。
2005年,当时还领衔BAT的百度不愿意每年出大笔的代理费用,派当时的COO朱洪波出马,成功游说向海龙带着企浪加入百度门下,担任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本来就是“地头蛇”,现在有了百度的加持,向海龙和他的团队更是干得顺风顺水。 依靠不怕摊子小、不怕品牌low,只要有利润就敢上的精神,向海龙逐步打通了对中小企业的广告直销模式。 上海分公司连续三年保持200%以上的高速成长。
2006年,上海分公司获得“百度最佳团队”称号,业绩吊打当时由美国回来的MBA带领的北京分公司。于是,2007年1月,向海龙开始兼任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向海龙在营销和营销管理方面的确有一套。接手北京分公司后,雷厉风行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北京分公司的营销架构等进行了优化。
从百度发布的季报看,2005年4季度到2008年2季度—— 向海龙加入百度后的三年内,与百度合作的企业数和百度的营销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营销收入,几乎保持了100%以上的同比增速。
向海龙用3年时间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并收服了一大批销售人员的忠心,建立了他在百度扎根的基础。
2006年4月,搜索引擎老大Google进入中国,百度与Google能刚正面,直至2010年Google退出,在此期间百度还实现了净利润的快速增长,销售团队提供的利润支持起到很大作用。
2009年,一手打造了百度贴吧的百度原产品副总裁俞军离职。媒体普遍认为,在此之后,百度的产品基因渐弱,向海龙负责的销售团队愈发强势,但也确实给百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11年,百度以460亿美元超越腾讯,站上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当时市值的最高峰。
相比其他百度高管的精英人设,销售出身的向海龙是“最接地气”的,行事“精明、利落、干练”,风格强势生猛。
他会在凌晨询问下属信息,会在群里@所有人交叉验证,会直接打断汇报发出质疑,会用《动物世界》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敲打下属“不能犯一次错误”。
纵使有互联网正值起飞阶段的红利和百度的品牌效应,向海龙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他带领百度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商业变现——搜索业务为百度贡献了超七成营收。 在他离职的同一天,百度发布了2019年Q1财报,虽然创造了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但账面上还躺着1578亿元的现金和短期金融资产。
百度多位人士都向媒体认可了向海龙的能力:“百度能有辉煌,海龙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功劳。”“掉队多年的百度全靠向海龙超强的变现能力支撑,否则早就在BAT中除名了。”
权臣
人们常误以为曾经的“太子”李明远是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实际上,向海龙不到30岁就晋升为销售副总裁和Estaff(百度最高决策组织)成员,比李明远还早。
向海龙还是百度在位时间最长、实权最大的副总裁。位列“宰相”,熬过数任高管来来去去,被戏称 “流水的高管,铁打的海龙” ,地位都一直稳如磐石。
2006-2010年,百度有两个团队贡献最大:一个是向海龙率领的销售团队,另一个是“凤巢系统”上线促成者、百度元老王湛的商业运营团队。一个是“野路子”营销,一个是技术流,加上王湛力推的凤巢系统动了向海龙起家的竞价排名的奶酪,双方有所磕碰在所难免。
李彦宏可能感觉到两位大将的势力越来越大,试图采用军队的高层轮换制度,防止二人培养亲信。王湛接手了包括直销分公司、渠道部、大客户销售等在内的百度销售体系,向海龙则被派去管商业运营。
只不过Robin忽略了一点,销售团队是向海龙一手培养出的嫡系部队。
外人无法得知百度内部发生了什么,但2013年百度进行架构调整,组建“前向收费业务群组”(CBG),成立“搜索业务群组”(SSG),分别由百度副总裁王湛和副总裁向海龙负责。看起来似乎两人仍平起平坐,其实地位已分高下。
搜索是百度最核心的业务,SSG掌控了百度绝大部分营收,是“超级部门”。而CBG包括 游戏 、电子商务、音乐、数字阅读等业务,是百度从向企业收费转为向个人收费的“探路人”。
明眼人都知道,CBG可以叫“发展新方向”,也可以叫“非核心部门”。幸运的探路人探到宝藏,不幸的则可能死在未知的途中。很不幸,王湛是后者。2016年4月,百度内部邮件通告王湛因存在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损失百度利益而被辞退。
2016年4月是什么时候?是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发酵到顶点的时候。此时王湛已被调离核心业务部门三年之久,这三年都是向海龙掌权,但出局的却是王湛这个元老。
2016年离开的还有李明远。他曾被李彦宏委以重任,整个公司的资源都向他倾斜,参与过百度贴吧、、等重要经典项目。但李明远手中被寄予厚望的轻应用和直达号都没砸出声响,百度却从BAT老大转变为掉队者。
2015年12月,百度进行架构调整,李明远不再直接向李彦宏汇报工作。2016年4月,百度又密集的进行了一次架构调整。这次,李明远的移动服务事业群组归到了向海龙手中,李明远变为向海龙下属。半年后,百度内部信声称,李明远被人举报存在违规行为而“引咎辞职”。
元老和太子都没能动摇过向海龙的地位,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有高管抱怨道:“SSG的事,我们都是被告知的。”
向海龙没少当着李彦宏的面和其他高管发生矛盾。他在绩效考核会议上和曾经接管凤巢系统的王劲吵架,直接质问原集团CFO李昕晢“搜索公司到底是保利润还是利润率?”,甚至在财务预算会上跟李彦宏说:“我们的数据也没有定,今天就跟您讲讲我们这些计算的逻辑吧”,让老板自己填数字。
但向海龙并不是一个脾气火爆没有分寸的人。相反,很多百度人对他的印象是“隐忍、知进退”。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向海龙开会很少直接坐到李彦宏或马东敏身边,会与二人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在李彦宏主导决策或亲自过问时,向海龙则会退居一侧,“他们两个永远都是你进我退的关系”。
面对“权势滔天”的向海龙,李彦宏最接近能“压制”他的一次,就是请陆奇空降总裁兼COO。先后于IBM、雅虎、微软任职,出任微软四大业务负责人之一,陆奇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毋庸置疑。
陆奇在任期间,为百度确认了Feed流和AI两条主航道,并且喊出了“All in AI”这句至今为止百度还在喊的口号。不管百度做没做到,市场先给出极高的预期,百度市值一度站上990亿美元新高。
2018年7月,陆奇以“不能兼顾工作和家庭”为由,辞去百度总裁和COO的职位。最有希望带领百度寻找搜索之外盈利增长点的人走了,带着百度的高市值走了,留下向海龙依然稳坐SSG头把交椅。
陆奇离开后,百度不少人猜测向海龙会登上总裁或COO的更高位。但向海龙却肯定地表示, 他不想当百度的二号人物。
在百度,向海龙作为搜索公司总裁,尽管决策相对独立,但他从来没有掌握过人事和财务大权。
或许,久在权力中心的他已经感知到了危险。
2019年一季度,百度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70多个亿,向海龙直管的搜索服务与交易服务营收同比增长仅为8%,净利润同比下滑90%。
财报发布会后,百度员工收到内部信,称向海龙辞去百度高级副总裁和SSG总裁职务。李彦宏还在信中说,“作为****,说‘我们尽力了’没有用,要确保在必须赢的战场上取得胜利。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要倾尽全力,确保每一件事情执行到位”,疑似指责向海龙的工作失利。
2019年5月17日,“动不了的海龙”还是离开了。那一夜,百度市值蒸发89亿美元,市值跌破500亿美元,至今仍未涨回。那一夜,被媒体称为“百度最难捱的一夜”。
新臣
对于离开百度,向海龙本人坚称:“我不是被百度开除的,离开是为了专心做投资。关键人物的离职,他们都说被开除,简直无稽之谈,笑死人了。”
向海龙确实是去做投资了。
2020年1月深响年度机遇峰会上,向海龙做了以“To B创投的坑与路”的主题演讲。演讲中称,他从2014年还在百度任职时就对这个赛道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不只是2B,还有B2B2C、S2B2B2C等升级模式。
“2017年,我已经在考虑我的未来,考虑未来应该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布局,想到40岁是不是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在思考做To B行业赛道的投资以及一些布局。”
向海龙目前已经投了20多家创业公司,包括众盟、火花思维、牛牛帮等项目。他创立的龙众新宜基金已完成首期2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募资,将专注于2B方向天使阶段投资。
虽然自称“离开是为了做投资”,但据腾讯《一线》报道,2019年5月,向海龙从百度辞职后开始担任国美顾问,迄今已有一年。
有人怀疑,向海龙是否有资格出任国美线上平台一把手。
毕竟,向海龙当年被诟病最严重的的一点就是“跟不上时代了”,只关心搜索广告变现而不懂移动业务,从而没能带领百度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不过,把这个责任完全归咎于他,也是不公平的。
而黄光裕作为商业教父,狱中带领国美苦撑12年,自然不会因为急着发展电商而随便抓人用。 向海龙从销售能力、人脉关系、公司管理等方面,都能为现在的国美提供他的价值。
国美现在进军电商已经晚了10年,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与现有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
黄光裕狱中12年,阻碍了他与新生代企业家建立联系,也因此亟需一个一直活跃在商界的人帮他搭桥引线。单凭向海龙在百度14年积累的各种人脉关系,就足以帮助国美实现其目标。据传国美与拼多多的“双黄连”背后,向海龙是重要推手。
与其认为向海龙的加入是为了建设平台,不如说黄光裕看中了向的营销能力,想让他把国美这个品牌重新营销出去。向海龙在商业变现上至今没有让人失望过。
而且,向海龙对线上平台的搭建也并非一知半解。负责百度SSG团队6年,即使向海龙是零基础,现在对在线平台的搭建和运营管理也该有了不俗的经验。在百度最后三年,他还接手过移动服务事业群组,对于移动互联网服务方面多少有些了解。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具体的技术可以由技术人员负责,而要找一个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就很难了。正式加入国美前向海龙已经做了1年顾问,相信在低调的1年里,双方相互都有了考量。
相比百度的搜索竞价业务,国美产品不存在价值导向的束缚,只纯粹地构建商务体系,或许更适合向海龙大展拳脚。
两个都具有传奇色彩的人联手,产生的化学反应非常值得期待。且看向海龙在国美会带来怎样的表演,是否会以令世人惊讶的成就,书写另一段传奇。
片名:赛虎
年代:1982
导演:罗真 华永庄
主演:李浩 刘一兵 何宁康
类型:剧情
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某边远山区。地主赵百万家的守林人旺崽父子,养了一只聪明忠实的猎犬——赛虎。赛虎与旺崽父子相依为命,是父子俩看家、狩猎的帮手,生活中最好的伙伴。
一天清晨,旺崽带赛虎随爹爹去赵家交送猎物,顺便看望在赵家当丫头的孤儿小琴。不巧,地主家的少爷赵玉堂发现了聪明、懂事的赛虎,要买下赛虎,遭到旺崽的拒绝。
几天后,旺崽又带赛虎去给小琴送小松鼠,适逢赵府大办寿宴,没法见到小琴,遂令赛虎叼着松鼠笼子钻洞进去。不料,被赵玉堂发现,他与管家设计将赛虎捉到,锁在走廊旁的柱子上。旺崽深夜潜入赵家搭救赛虎,但无法弄开锁链,便与小琴订下一计。
次日,小琴将少爷引到河边钓鱼,旺崽故意与赵玉堂厮打,小琴趁机取走了钥匙,跑回去打开锁,解救了赛虎。赵玉堂循踪追来,气得火冒三丈,唆使自家黄狗去咬赛虎。可黄狗反被赛虎咬伤,狼狈而逃。赵玉堂气急败坏地回到家,把小琴打得遍体鳞伤。
小琴深夜逃出赵家,晕倒在山崖下,被赛虎与旺崽父子救回,藏在玉峰山下的窝棚里。管家带着狗腿子连夜赶到旺崽家,翻箱倒柜,没有搜到小琴,只好悻悻而去。
旺崽爹决定带孩子们去投奔方志敏,他先让孩子们带赛虎在窝棚里暂住几天,自己到镇上探听风声,不料被狗腿子发现抓走,关进牢房。深夜,旺崽带赛虎潜入赵府,避开家丁,盗了钥匙,救出爹爹,连夜逃进山林。
在管家和家丁的追捕中,旺崽爹中弹身亡,旺崽和小琴也被管家捉住,被牢牢地捆在大树上。赛虎待管家走后,咬断绳索,救了小主人。
管家等发现了赛虎的踪迹,再次追来,旺崽和小琴伤痛难行,眼看就要被抓住,旺崽示意赛虎将管家引向陷阱。管家中计,掉进陷阱,被竹刺刺死。可是,赛虎也被家丁开枪打伤。晚上,旺崽与小琴掩埋了老人,放火烧了自家的茅舍,正准备离去,负伤的赛虎突然归来了。他俩高兴地把赛虎抱上竹筏,去投奔方志敏的革命队伍。
警犬赤龙、战友无声、警犬卡尔、铁警神犬、犬王等等。
1、警犬赤龙
《警犬赤龙》是由王刚、张东升执导,逯军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根据《战友无言》改编,讲述了武警战士与警犬战士的故事。
2、犬王
《犬王》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叙述的是我军利用军犬攻击敌人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西刘村二林家里养了一条狼犬叫海龙,它生了两条幼犬叫大龙和小龙。日本扫荡队头目八木泽化装来偷海龙不成,就安放了炸弹,结果海龙英勇就义。
3、战友无声
《战友无声》是北京缘河华艺电视传媒有限公司2007年出品的一部**,由何伟执导,王立秋、李显伟、王欣等主演。
4、警犬卡尔
《警犬卡尔》是一部1977-1978播出的刑事题材的剧情片,主人公负责警犬卡尔的训练,跟卡尔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卡尔也屡次救洋子于危难。
5、铁警神犬
铁警神犬是中国第一部以警犬为题材的影片,首次多方位真实表现了在刑侦破案中警犬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片由王奎荣、杨宝龙、方涛等人主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