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经典段子(郭德纲哪些相声段子堪称经典)

郭德纲经典段子(郭德纲哪些相声段子堪称经典),第1张

一,郭: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搞学问。

于:哟~您还上过大学?

郭:搞学问这些年吧……

于:您先等会,您……上过大学?

郭:行……上、上过吧……就搞学问这些年吧……

于:诶诶诶,我问问您啊,您上的是哪个大学啊?

郭:别闹!搞学问这些年……

于:谁跟你闹了!就问问你上的是哪个大学!

郭:清华的……(含糊不清)

于:你含糊什么呀,哪个大学?

郭:我再说一遍啊!再问你就是个狗!

于:这叫什么话啊这。

郭:清……清华的!怎么着吧!你弄死我!

于:清……华池?

郭:没池子叫清华大学啊!

于:这像话吗?

郭:诶!你下次去我搓死你我告诉你。

于:还是搓澡的!

二,郭德纲:一来就接了个好活儿,盖一个70多米的烟囱!

于谦:还真不错!

郭德纲:起早贪黑把活干完了,人家来一验收,死活不给我们工钱!

于谦:质量不行?

郭德纲:开始把图纸拿倒了,人家让修口井!

三,郭:老百姓喜欢你,好好干就完了,我也没有什么文凭,大学文凭,我也不是什么博士,硕士,烈士……

于:这倒也快。

郭:……借您的吉言!

于:我这客气呢?!

郭:我也没在博士前边呆过,我也没在博士后边呆过……

于:呵呵,净在旁边了。

……

郭:你不要指桑骂槐,你这样会给我惹祸的。

于:你这个祸就不小了。

郭:你这个货才不小了呢!

四,郭:但是嫂子不喜欢这出戏。(梁红玉从良)

于:这怎么不喜欢了呢?

郭:从良干嘛!

于:从良都不行!什么追求这是!

郭:一个工作不能坚持到底!

五,郭:噗!从屁股后头拔出一杆金笔,纯金的大金笔!

于:你先等会,我这笔从哪拿出来的?

郭:屁股上有一口袋,噗!

于:反正听声音是穿破口袋了……

郭:谦哥拿着金笔,唰唰唰写。

于:哦,真写!

郭:我一看,呵!两百万支票!

于:真给两百万!?

郭:噗!把笔揣回去。

于:哎呀。

郭:我看了看,真感动啊!谦儿,还没签名呢……

于:嗯?

郭:哦!噗!唰唰签名,写完了,噗!

于:这图什么许的你说!

郭:日期……哦!噗!写日期……

于:我这过瘾呢嗞喽嗞喽的!

六,郭德纲:孙悟空很傻很天真,他就是一只猴,永远不可能是人。他看守蟠桃园,七个仙女过来摘桃,他喊了一声:定。这七个仙女都定这儿了,他竟然转身去摘桃了!可见猴就是猴啊!

于谦:要是你呢?

郭德纲:我得拿个篮子。

七,谦大爷晚上和媳妇吵架,脱光了在路灯下跳舞,在花池子边上睡着了,早上起来被四十多个跳广场舞的老太太围观。

这就是那于谦吧!

对,于谦。

够白的。(你管着管不着,怎么那么贫呢,这帮老太太,有点儿正事没有)

是白,那谁,孙奶奶,你给我拍一个。

王奶奶,赵奶奶说她输着液呢,马上就来。

(死不死啊你,都输液了还不忘看光屁股老头儿)

八,于谦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的蛋?

郭德纲答:先有的鸡。

于谦再问:那世界上第一只鸡是哪里来的?

郭德纲答:“生活所迫”。

九,说于谦的父亲上街偷帽子,先往脑袋到下巴上系个鞋带,走人后面,趁人不注意快速把别人帽子拿下来戴自己头上,别人一回头,于谦的父亲说:嘿!帽子丢了吧,走街上要注意,你看我,帽子下面系一带。

十,郭(我爸爸说我):你一无所有,你脚下的地在抖,你身边的水在流,你的手在颤抖,你心中的泪在流……

于:你爸爸姓崔?

郭:你爸爸叫健。

十一,于谦:我就喜欢看书。每次看书的时候,我那只大狗就在身边。书好看,但要有时有晌,每次看,就一个小时。我一撩狗尾巴一看,到一个小时了。到点儿,就要起来活动活动。每次都是这样,我想看时间,一撩狗尾巴就知道一个小时了。

郭德纲:是啊…每次你想知道,到没到点儿,就撩狗尾巴…你们家都这么看时间啊……

于谦:你家不这么看时间吗?

郭德纲:这

十二,讲张文顺先生的父亲和他母亲吃饭,

郭:他母亲拿起一个包子,嗖-出去了,他父亲汪汪汪就追出去了……

张:我爸爸怎么跟你似的?

当时底下都笑坏了,然后老郭来了一句

郭:你要硬觉得我像你爸爸那我也没辙。

十三,郭:还有我们这个曲艺专家。

于:他叫?

郭:"马掺乎"。

于:"马掺乎“?

郭:对,叫“马掺乎“

于:外国人?

郭:哎呦,中国人,少数民族。

于:有名有姓。

郭:名字叫“马掺乎“。

于:那姓什么?

郭:姓“下泥”

于:瞎尼麻掺和!

十四,郭:当年在韩国辣白菜舞蹈学院学跳舞

于:这口味多重啊

(老郭开始做动作)

于:这广播体操啊!

郭:我们这校长,叫“朴一生”

于:嚯,没闲着呀

郭:由此可见,韩国人多忙。

十五,“卖马人在哪里~?”

“买马人在哪里~?”

“卖马人在哪里~?”

“买马人在哪里~?”

…………

“就在这儿呢你们看不见啊!?”玩儿什么三岔口啊!

十六,说郭德纲去云南旅游,迎面来了一个人,问到:“大哥,看民族表演吗?”

郭德纲:“北京有(声音拖得很长)。”

来人:“不穿衣服的有吗?”

郭德纲:“不穿衣服?(装纯的小表情)不穿衣服我知道你哪个民族的?!不去!”

十七,郭德纲:谦儿到了红十字会,找了工作人员捐了一块钱。过了会儿来了几个小学生,一人捐了100块钱。

于谦:嚯,好家伙,小学生都100块钱。

郭德纲:那可不嘛,谦儿对着那帮小学生说,坚强!

于谦:嗨

郭德纲:没过一会儿,又来了一帮农民工,一人捐了1000块钱,谦对着那帮农民工鞠躬,坚强!

于谦:爱国嘛!

郭德纲:又过一会儿,来了几个(含糊其辞)特种行业服务人员。

于谦:您这怎么这么含糊啊…什么职业啊这是?

郭德纲:一人捐了十万!

于谦:嚯!一人十万?

郭德纲:红十字会那工作人员嫌弃的都不行了,这钱我们可不要,你们这钱不干净(一脸嫌弃,谦儿急了,怎么不干净!那都是我的血汗钱!

于谦:您可别胡说八道啊!

十八,郭德纲:于谦喝多了跟嫂子开玩笑,问嫂子说:在我之前处过多少个对象?

于谦:这么多人问这个?

郭德纲:没事,都是我哥们儿兄弟,你说,说出来一个给你一百块钱

嫂子乐了:差你那三五十万?

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有的人是欠揍,有的人是找揍,苗大师属于欠揍的类型同时又四处找揍,被揍完后感觉特舒坦的那种货。

苗大师和那个太极拳大师马保国同属一个品种,两个大师有的一拚。

所以著名相声大师就挨揍了,分析的不到之处多谅解。

怼郭德纲能红,骂郭德纲也能红,那么同样是相声演员,俺苗阜挨打的话岂不是就大红大紫?以此推定:玉浩是苗阜花钱雇的。

苗挨揍还需要原因吗?

尽管不清楚这小子挨揍的原因,但还是想谈一下对这个小子的一点看法。这小子的相声从来不听,偶尔翻到一看到那张挨揍的脸和挨扇的嘴立马划过,这小子相声说的怎么样不敢评论,因为烦这小子那副嘴脸,所以从来没看过,不管怎么说各有所爱,自己不喜欢不能影响其他人喜欢,喜有喜的道理,烦有烦的原因,对这小子不喜欢还真没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看到他得泊就烦。无论怎样说打人是不对的,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丫该揍,没理由。

看苗阜的相声质量确不错,业务能力没问题,但观其日常言行,给人以痞子呱噪的感觉,并且令人厌恶。被揍多半因“嘴臭”胡言伤及对方太过了,否则,怎可能不念及交情而揍之?不过,被揍者发文自述被揍,也真是奇葩了!苗阜,你牛!

苗阜被揍是前天晚上的事情,具体什么原因除了当事人之外没人知道,因为双方都没有后续爆料。

11月4日,苗阜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 二十年了,没被打过,张玉浩老师感谢你让我知道,你已经离开青曲社了!!! ”,配图是一张四十五度角自拍,苗阜巨大的右脸上,有一道非常明显的抓痕。

但这条微博很快就被苗阜删除了,网友手快截了图,然后扩散出去,成为了微博热搜。

苗阜经常都会发一些神奇的内容,往往会在1个小时左右的周期后删除,所以有人调侃要吃苗阜的瓜得拼手速。

根据苗阜自己描述,打他的人是相声新势力班主张玉浩,而张玉浩之前也是青曲社演员,而且是苗阜专门招收的海字科学员,艺名张海浩。

后来张玉浩跟卢鑫参加了《笑傲江湖》第二季并夺冠,正式退出青曲社,成立了相声新势力,成为苗阜的竞争对手,两边的互动也基本停止。

所谓同行是冤家,虽然相声新势力发展很快,分走青曲社一部分市场,但毕竟根基太浅而且成员普遍年轻,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很快也发生了一些内部问题。

去年相声新势力女演员王小遒,因为搭档使用不当包袱砸挂,愤而出手打人,被相声新势力开除。

随后相声新势力艺人窦晨光常鹏旭又加入了青曲社,引发出苗阜挖角的质疑,但各方至今都没有公开声明此事的具体缘由。

八月三十日,郑宏伟正式退出青曲社,加盟相声新势力,郑宏伟跟相声新势力两大班主关系都非常亲密。班主卢鑫是郑宏伟爱徒,张玉浩是郑宏伟干儿子。

而在郑宏伟加盟相声新势力后一个月,就发生张玉浩打苗阜的事件,所以难免让人联想两件事情是否有关联。

当然更有可能是新仇旧恨一起爆发的结果,当初卢鑫玉浩退出青曲社,苗阜就很不满意,还在小剧场砸挂二人,后来又发生挖角事件,再加上郑宏伟这个导火索,于是双方情绪里面都带着火,只要稍微有点由头就可以变成武斗。

当然苗阜的伤情来看,也就是脸上被抓了一下,更可能是双方吵架,情绪失控后变成抓扯,苗阜运气不好被张玉浩抓到脸上,这也是大脸人群的苦恼,别人可能未必拿你的脸当目标,但因为实在太大所以被动受到攻击。

微博上的版本有很多,有说苗阜欺负玉浩,结果玉浩忍不住动手打了他,也有人说是两边吵架拌嘴,结果场面失控动了手,还有说是张玉浩喝大了撒疯,打了好些人苗阜只是其中一个倒霉蛋~~

无论如何,动手都是不对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应该讲究嘴上见真章。也希望两位老师放下仇恨,把主要精力放到相声本行上,多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少搞一点恶臭的私斗。

苗阜:年轻的80后相声演员,师从郑小山。陕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青曲社创始人。代表相声《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杯酒人生》等!搭档王声,师从郑文喜。

11月3日晚,苗阜发文:20年了,没被打过。张玉浩老师,感谢你让我知道,你已经离开青曲社了!

——发文同时并配图一张被打过的“大”脸!虽然很快删掉了,还是被网友截图传开。随后发文配合的打人者“张玉浩老师”,仅用十个字就解答了这次的“打人事件”,既:因果有循环,阴阳自流转!

那么,相声演员苗阜为什么被揍呢?各路网友分析出以下三点原因:一,利益之争。玉浩和搭档卢鑫曾经是青曲社的兼职相声演员,自从在《笑傲江湖》和《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大火以后,就离开了青曲社。并自立门户,创建“相声新势力”。与苗阜同在西安地区彼此竞争,难免会有些利益瓜葛!

二,苗阜的搭档王声的师傅是郑文喜,郑文喜是青曲社的功臣,郑文喜的儿子郑宏伟拥有青曲社百分之十的股份。郑宏伟曾经被王声打过,并且离开青曲社,投奔了“相声新势力”的玉浩卢鑫。而玉浩就是郑宏伟的干儿子,这次对苗阜动粗,显然也是替干爹出气!

三,《相声有新人》的全国八强选手,窦晨光和常鹏旭离开了“相声新势力”,加入了西安曲艺团。而苗阜是西安曲艺团的总经理,自然有“挖墙角”之嫌!

——此次打人事件是发生在“深圳非遗相声大会”的后台。据说当时姜昆,冯巩,李金斗等名人都在场。

可见郭德纲说的“相声这行的水深”,“演戏盼着得奖,说相声盼着死同行!”这类的话也不是危言耸听。不知道以后相声的四门功课,会不会有“拳打脚踢”这类教学来增加文哏,武哏,甚至于“文武哏”的现场效果!

相声演员苗阜挨揍?苗阜是谁还不知道呢,他为什么被揍,不外乎几个原因:

第一,苗阜欠揍,自找的 。有的人要被赞扬,有的是被唾弃,有的人就要被挨揍,如果他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趾高气昂的对方一忍再忍无需再忍,最后挨揍是必然的。

第二,苗阜花钱买揍,想火一把 。目前相声名人除了郭德纲之外就没有了,苗阜是个相声演员,但是如果没有上了台面的作品,想让受众群体记住他是很难的,既然是演员你就演个戏给大家看看,说不定热度蹭的一下上去了呢。所以就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戏!果然,苗阜挨揍火了!

第三,苗阜挨揍不报警却曝光,值得深思 。因果关系我们都不知道,但是你苗阜挨揍但是报警啊,为什么不报警却有时间去发微博,可见这事颇为费解呀。

我想经过事这样的。苗:玉浩啊,你看你也是青曲社出去的,咱们以前合作也不错。现在德云社敢在咱们兄弟地盘来场子也没拜码头,这是看不起咱们,咱们合力再加上太监的力量把他们赶出西安!当然了你们如果想回归青曲社我也是欢迎的。玉:谢谢您的好意,我们只想说相声赚钱糊口,我们德云社没矛盾,也不想参与争斗,各凭本事吃饭吧。苗:好说歹说不行吗?你们忘恩负义的东西,如果不合作我联合太监连你们一起办了!出名几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狗东西!玉:我打!应该是这样!没错!

具体原因和过程不清楚,但看他那紧抱姜昆大腿的样子,觉得他挨揍应该是必然。姜昆还是贡献过好东西的,比如称得上“伤痕文艺”的《如此照相》,比如比较纯 娱乐 的《虎口遐想》。但个人觉得姜昆是相声界脑子最活络的人,恐怕也最善投机。他最先“名人出书”(里面什么内容都没有),最先“触网”(这应该是他后来勉强抟出的段子的来源),最先从政,甚至混到如此高位。才思枯竭、艺术本身难以为继了,就一方面死怼苦苦支撑之后蒸蒸日上的郭德纲(面对杨振华的精彩相声新作时,马季的反应是大骂自己的弟子,然后让他们深入生活,寻找创作源泉),另一方面拉腿子给自己站台。苗阜就是给姜昆站台的唯一一个还可以的(姜昆也想拉那个交大博士,但地球人都知道那纯属吃错药)。平心而论,苗阜的专业还是不错的,也有佳作,但他显然脑子不好使,利令智昏了。他是姜昆“高雅相声”旗下仅有的独苗。而现在通过这件事,他的所谓“高雅”也肯定烟消云散了。

我一般不太关心演艺界的事,现在的演艺界无非是某某红杏出墙、某某用矿泉水造井,一个基调是收入畸高、偷税漏税。之所以说几句,是因为觉得中国的相声在郭德纲们的努力下还有希望,想帮他们吹一吹风。

马季有言:“我太喜欢相声这门艺术,又太讨厌搞相声这门艺术的人了。”中国相声界应该好好反思。

郭德纲经典相声台词(节选) 1、现在的女人,漂亮的不下厨房,下厨房的不时尚,时尚的乱花钱,不花钱的没女人味,有女人味的看不住,看得住的……那就没法看了!�0�2  2、一切都跟童话故事写的一样,王子和公主开始了没羞没臊的生活。�0�2  3、我当年交过一个女朋友,名字叫爽,每当我到她家找她,站楼底下喊:“爽啊——爽啊——” 后来我们分手了,她给我留了张条:不要再找我,我死了。我流着眼泪站她楼底下喊:“爽死啦——爽死啦——”�0�2  4、她脉脉含情地对我说:“你对我太好了,下辈子当牛做马,我也要给你拔草吃。”�0�2  5、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可能时间是最好的药,我开始以为我永远不会再谈恋爱了,一天一天过去了,第三天我想通了。�0�2  6、我伸手搀她:“别紧张,我不是什么好人。”�0�2  7、“我下决心追求她,住在一个小区方便一点。她买报纸我也买:‘真巧,你也买报纸啊?’公车站等着:‘真巧,你也等公车啊?’对面超市:‘真巧,你也逛超市啊?’洗手间出来洗手:‘真巧,你也尿手上了?’” “她要真能尿手上你还追人家吗?”�0�2  8、“姑娘体重多少?”“260。”后来我才知道我上当了,秤就到260斤,我由衷的赞叹,姑娘,你真是条汉子。�0�2  9、老虎不发猫,你当我病危啊。�0�2  10、那段美好的时光最终过去了,我们俩经常吵架,还吵的挺凶,她骂我:“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我说:“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你说谁冷酷无情无理取闹?”“我说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你才冷酷无情无理取闹。”“我才不冷酷无情无理取闹。”“要说我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可不如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我根本就没有冷酷无情无理取闹要说起冷酷无情无理取闹…”于谦:“行了行了,你还有完没完,你是娶了哪个女说相声的?””�0�2  11、郭:我的眼前总有这么一张画儿,一张特别美满的油画儿。于:画什么?郭:天清水碧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大森林绿油油的。于:啊?郭:河边飞过几只海鸥于:啊,你先等一会儿,河边儿有海鸥么?郭:海边儿,海边儿飞过几只河鸥于:诶,不叫人话了郭:�0�2  反正飞过几只小鸟去。于:那倒可以郭:林荫小道上,公主和王子两人牵着手缓缓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匹白马,一边吃着草一边往前溜达着,王子这低声唱着歌儿:我当个柴油工人多么荣耀(唱)于:就这个,行啦!郭:什么,卖什么,香油?柴油香油?于:石油啊郭:我……于:也没有唱这个的郭:石油王子么,沙特那边来的。于:诶对,马怎么过来的郭:马这边买的。旁边公主也得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荷兰的太阳照耀着我们,美国人的脸上都笑开颜。�0�2  12、在我的小区里边,无意中一抬头,有一女孩冲我招手,后来我才知道,人家擦玻璃!于:咳,您不看手里那毛巾?就看手!�0�2  13、我仔细参观了一下她,大约有个一米四左右,小脸蛋儿,紫不叽儿的,长一脸雀斑,我怀疑是不是给LV代言的?�0�2  14、她的长相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想象,这个妇女实在太好认了,极具后现代风格,准有变形金刚的血统!�0�2  15、我胃口不舒服,昨天做梦吃面条,早上发现鞋带儿没了!�0�2  16、我说不,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0�2  17、郭:世上没有这不透风的裤子于:您老穿着开裆裤出来?�0�2  18、那姑娘说你到底想干嘛?我说我很仰慕你,你觉得我哪里不好,我改!姑娘点点头说你觉得我哪儿好,我改!彻底没戏了,恋爱又失败了!�0�2

有个笑话。

是两个人。一男和一女。走到一个桥头。谁也不让谁过。于是男的说斗诗。谁输谁让开。女的说可以。

于是男的想了想说:“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去了桥边木,添女便念娇,人人接爱娇。唯我更爱娇。”

女人小脸一红。然后想也不想就念了一首:“有米也念粮,无米也念良。去了粮边米,添女便念娘。人人接爱母,哪有儿戏娘。”

公式相声创始人李宏烨博士终于在网络直播的时候,很少再批评郭德纲的相声了。目前的他更热衷于在网络直播的时候和一些网友做连线聊天,也就是所谓的直播连麦。不过和别的主播连麦互相PK或者聊天不同的是,李博士却经常在和网友连麦的时候“吵架”。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一直试图通过网络直播,传播自己公式相声的李博士,总是在直播的时候,会宣传自己的相声,以及自己对传统相声的看法。换句话说,就是如今他不吐槽郭德纲了,而是会随意的评说别的相声或相声演员。

只不过我们的李博士在直播的时候,好像还是没有学会接受别人意见的习惯,而是经常的“自说自话”,也很少考究自己说的语言(观点)是否真实准确?他只管自己肆无忌惮的说,所说内容的准备性、真实性,却从来不是我们李大博士考虑的。

所以每当看他直播的时候,小编都替他担着心,这么不计后果的信口胡说,就不怕人家举报你?也有网友说,他是吃准了郭德纲不会和他计较,才敢这么大胆乱说的。因为在他的直播中,经常被他随意提起名字,信口开河吐槽的基本上就是郭德纲了。当然,现在他不怎么说郭德纲了,但就是他肆意评说别的相声的很多观点,也还是会让很多网友根本听不下去,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网友和他做直播连线的时候吵架的主要原因。

如今他又和一位来自天津的网友吵起来了。而两个人之所以又吵起来了,就是因为李博士说传统相声低俗,而且还进一步说天津的传统相声低俗,说什么“含天津早点”的相声包袱就是低俗。也正是李博士这些含有地域歧视的语言,直接让这位和他连线的天津网友生气了,在直播间大声质问李博士:传统相声怎么低俗了?天津相声怎么低俗了?

这位怒气冲冲的网友还进一步质问李博士说:你不是天津人吗?你听过天津相声吗?看来这位网友真是被李博士给气着了。也许是觉得自己理亏了,所以李博士只好狡辩说,说低俗的东西就是不好,但他极力否认了自己说天津相声低俗的说法。不过这位网友又说: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没想到李博士又反问道:我刚才说什么了?总之,前面刚胡说完,后面便不承认了,也是李博士直播时的一贯作风:他只负责胡乱说,从不负责对错。不得不说,大部分人都很难达到李博士的这种思想境界的,毕竟人家可是上海交大的高才生,不是吗?

李宏烨的不自知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境界,装睡的人别人永远也叫不醒他。相声永远是面向大众的,观众的不满意,吐槽就是相声的失败,不能用一次的侥幸成功来认定自己就是成功的。好事多磨,真理来自于实践,是有道理的。李宏烨如此这般,只能是观众心目中的“小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而相声界本来就属于跑江湖的行当,纷争自然少不了。

只是,有的纷争出于艺术,比如关于吉他相声的争议,有的艺术出于利益,比如关于捋叶子和捋活的争议,而有的纷争则纯属于胡闹,白白让同行和外界看笑话。

这不,已经沉寂半年多没啥幺蛾子的相声界近期出了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苗阜的师兄郑宏伟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代表父亲郑文喜“开除”王声的师承。

1、他们都是谁

苗阜,名声在外,上过春晚,西安青曲社的班主,西安青曲社演艺艺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师承西北相声名家郑小山,师爷是王本林,师祖是周德山的徒弟、马三立的师弟连秀全。

王声,苗阜的铁杆搭档和创业伙伴,西安青曲社演艺艺术有限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相声师承西北相声名家郑文喜,师爷是全常保,师祖是郭启儒。评书师承田连元。

郑宏伟,苗阜的师兄,西安青曲社演艺艺术有限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师承相声名家郑小山,师爷王本林,师祖连秀全。同时,他还是王声师父郑文喜的儿子,此外还是“相声新势力”卢鑫的师父。

西安青曲社演艺艺术有限公司还有一位股东叫师戈,他也是郑宏伟和苗阜的师兄弟,不过好像这次没有参与此事。

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到,苗阜和郑宏伟是师兄弟,王声是郑宏伟父亲的徒弟,他们同为西安青曲社公司的股东。

2、郑宏伟为什么要“开除”王声的师承?

郑宏伟在社交平台的正文里说的是王声“狂妄自大”,这倒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理由,因为“狂妄自大”就是个筐啊,上到欺师灭祖下到一个眼神都可以算。

而在评论里,郑宏伟给出了一个具体原因:“他打过我你知道吗?他还要打我你知道吗?目无师长,我比他大十四岁……”

笔者愚钝,没看懂郑宏伟的行文意思,到底是“打过”还是“要打”?这是两个性质不一样的概念。至于目无师长和大十四岁,这个稍微有点儿扯,因为不论怎么论,郑宏伟都谈不上是王声的师长,两人应该是兄弟关系、同事关系和创业伙伴关系。

正因为郑宏伟给出的理由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所以网友猜测,郑宏伟和王声的矛盾多半来自于公司层面。

《中国合伙人》里佟大为怎么说的来着:“别和朋友一起开公司”。

3、郑宏伟有资格“开除”王声师承吗?

没有!

很简单,郑宏伟的师父是郑小山,师爷是王本林,王声的师父是郑文喜,师爷是全常保,两个人的师承关系压根没有交集,郑宏伟比王声岁数大入门早也不好使,在相声界郑宏伟如果拉拢自己的大师兄开除苗阜的师承是存在理论上可行性的,但对于王声,则连理论性都不存在。

虽然郑宏伟是王声师父郑文喜的儿子,但他最多只能做到阻止王声逢年过节去拜祭师父看望师娘,其他方面他还真管不着王声。

这就像相声界著名的两次事件一样,一次是所谓的“马志明代父收徒李文华”,在相声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只能做个证明人,能代表马三立收徒的只能是当年在场的常宝华。

另一次则是侯耀华扬言要开除郭德纲的师承,这也是不合规矩的。侯耀华是常宝华的大徒弟,他只能开除常宝华的徒弟,不能开除赵佩茹和侯宝林的徒子徒孙,你三弟的徒弟更不行。

不过,有意思的是,王声在其他方面似乎是可以管郑宏伟的,王声可是青曲社公司的总经理,郑宏伟只是财务总监,原则上王声是可以收拾下属总监的。

综上,所谓“郑宏伟代父开除王声师承”纯属一个闹剧,滑天下之大稽,除了让外行和内行一起看笑话之外,毫无意义。

笔者一直是相声师承制的支持者,认为相声师承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门槛,有着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但从现在的情况看,相声师承制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相声行业内部排除异己、打压同行的工具,有时候甚至沦为吵架时用来攻击对方的鸡毛蒜皮,在师承制积极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情况下,那么其存在的意义也许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了。

http://hibaiducom/xiuble/blog/item/cd62783e218bbf3d70cf6c93html

相声的表演技巧-侯宝林2006-12-19 08:57“说相声,说相声,”可见相声主要是靠说话。平常说话,没有说清楚,可以再说;对方误会了,可以解释,而说相声是绝对没有这个机会的。相声不管是叙述一段故事,描写一个人物,都是通过说话。因此,相声演员的话要说得更真切,更具有表现力。

一、语言

说话声音有长有短,有轻有重,长短轻重不同,给人的印象也就不同。我们说话的时候,往往把一句话的主要部分,在声音上加以适当的强调,使人一听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个被强调的地方就是这句话的重音。

比方,“夜行记”里有这么几句对话:

“乙说:人家知道你是谁呀?

甲说:是呀,我知道他喊谁哪?

乙说:那就是喊你哪!”

第一句话把重音加在“是”字上:“人家知道你是谁呀”,这句话就说明了,马路上那么多的人,警察不可能全认识。第二句话把重音加在“喊”字上:“我知道他喊谁哪”,这句话就表达出甲蛮不讲理,明明是他违反了交通规则,交通警察喊他,他不认帐。第三句话把重音加在“就”字上,“那就是喊你哪”,就把甲乙两个人刚才的对话全部弄清楚了。“没别人,就是喊你,因为就是你不遵守交通规则。”

如果把重音的位置变化一下,意思也就变了。

重音还有加重语气的作用:

比如“夜行记”里:

“您说这不是呕气吗?这不是受限制吗?”

这句话里有两个“这不是”。这两个词由于轻重音的不同,语气就不同。第二个“这不是”比第一个重一点儿,因为第一个“这不是”多多少少还带一点商量的语气,感慨、不满、的情绪还不太重;第二个“这不是”就是完全肯定的了,而且感慨,不满的情绪也特别重了。

重音在相声表演里还有特殊的作用,在一定的语句里强调一定的字或者词,是为了使这些字或者词给观众特别深的印象。

比如有一段相声有这么一段对话:

甲:老太太把份旧的烧了以后,从纸店又买了一份新的,很尊敬地抱着往回走.碰见街坊一个小伙子。年轻人见着上岁数的谁不得关照两句呀?

乙:是呀!

甲:“大娘,上街了?买佛龛了?”

这不是好话吗?

乙:啊!

甲:老太太不愿意听啦!“年轻人说话没规矩。这是佛龛,能说买吗?得说请!”

乙:请!

甲:“大娘我不懂,您那个多少钱请的?”

“就他妈这么个玩艺,四千!”

这段对话再三强调“买”字和“请”字,是为了表达老太太对神佛虔敬的心理,使观众对老太太的这种心理状态产生比较深的印象,后边问到钱数,老太太心疼钱,冲口说出了对神佛特别不客气的话:“就这么个玩艺要四千!”前后对照,对老太太的迷信发生了此较强烈的讽刺作用,激起了观众的笑声。如果观众对前边的“买”字和“请”字印象很淡漠,后边的讽刺作用就不可能发生了。

我们日常生活里说的话也都有重音,不过不像舞台上演员说的那样显著。掌握这方面的技巧,仔细研究人们说话,对于说相声会有很大的帮助。

表演相声,说话光有轻重音还不够,还必须掌握说话的“迟、紧、顿、挫”。

“迟,紧”是说话的速度,“顿,挫”是说话的口气,所谓“迟、紧、顿、挫”,就是指的说话的节奏。

要想把一句话,一段话说的层次分明,意思清楚,就需要把这句话或这段话根据话的意思,划分成若干段落,段落之间耍有停顿,这样才能把事情叙述清楚。

比如在“医生”这个段子里有一段话,叙述医生给人开刀的过程:

“助手拿过来——刀子——剪子——药棉——纱布。——我哥哥——拿起刀来——割开肚皮——用镊子夹好。——找着盲肠——把腐烂的地方割去——放归原处——这里边——可不能有污血——有污血——它就化脓——”

这段话中间有很短的停歇,这样做一方面是演员要利用这短短的停歇来做形象化的表演,同时,是利用这个停歇表示开刀手术进行的不同的程序。

要是一鼓气地说出来“助手拿过来刀子、剪子,药棉、纱布,我哥哥拿起刀来,割开肚皮用镊子夹好。找着盲肠,把腐烂的地方割去,放归原处,……”演员没有办法表演,观众也听不明白。

说话的“迟、紧、顿、挫”和说话速度上的变化,可以促使观众注意下边比较重要的话。

比如“戏剧杂谈”里有一句笑话:

“甲说:……

乙说:您这论文的题目是什么?

甲说:是戏剧和水利的关系。”

如果甲说话的时候,不注意语言上的速度和顿挫,最后的这句话就不可能引起观众的笑声。这句话必须这样说:“是——戏剧——和水利的关系”。观众就会哄堂大笑。这是汁久原因呢?因为“是”字以后的稍一停顿,是使听众注意力集中;在“戏剧”两个字以后的停顿是为了引起听众猜想:“是戏剧和什么的关系呢?”当甲说出“和水利的关系”,听众完全意想不到,这样就产生极好的效果。

又比如“戏剧杂谈”里还有一段:

甲今年只有三十五岁,可是吹嘘自己研究戏剧五十多年。乙问他:“您今年三十五岁,倒研究戏剧五十多年……”甲接着说:“啊! 他这个……”“啊”字说得理直气壮,脱口而出,“他这个”说的吞吞吐吐,声音也比较轻,很紧凑的对话,到这儿突然缓和下来了,这促使观众思索其中的的原因,接看,甲自相矛盾的说出“就这个差点儿!”出乎观众意料之外。

总而言之,“迟紧顿挫”在相声演员说话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相声演员说话如果囫囵吞枣,缺乏“顿、挫”观众就不容易明白,也就不会有好的艺术效果。

“迟、紧、顿、挫”虽说是非常重要,但是并不等于说每句话都得划分成最小单位,把话说得一字一板的,这样反而会说的很不流利。有时候还故意在应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比如“医生”里最后一段:

医生给病人开刀割盲肠,动完手术,刚缝好,想起把纱布丢在病人肚子里头了。又鹂 撸 焉床既〕鰜恚 旌靡院笥窒肫鸢鸭糇佣 嚼锿妨恕W詈蠹子姓饷醇妇湓~:“把线拆开,把剪子找出来,刚要给缝,病人说:“你甭给缝啦!你给安个拉锁吧,再落进东西,拉开随便拿吧!’”

这段话,说到“你给安个拉锁吧!”应该是一个段落,但是在这儿稍一停顿,观众就会大笑,这样就听不清下边的话了,即或勉强说出来,也容易松劲,所以在这儿决不能给观众任何一点儿思索机会,一气贯穿把这句话说出来,再叫观众笑个痛快。

说相声音调还得有变化,要根据内容所规定的情景和情绪,在音调上适当地有所上升或下降。这就是我们相声演员们通常说的“高矮音儿”。

“高矮音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巧,说话不分高矮音儿,必然是平淡无味,一个相声演员说话平淡无味,他的相声也就没人听了。

“高矮音儿”主要是根据人物精神上的紧张和松弛,内心节奏的变化来决定的。比如着急、生气、吵架,在一般情况之下,情绪都是紧张的,说话也就不能四平八稳,声音自然就高;反过来,懒惰、疲倦,失望,在一般情况之下,情绪都是比较消沉的,说话也就是懒洋洋的,无精打彩的,声音自然此较低一点儿。

比方前头举的破除迷信的一个例子:

小伙子对佛龛不太恭敬,引起老太太不满,赶到小伙子问到佛龛多少钱,老太太嫌佛龛贵,对卖佛龛的特别不满意,有点儿愤慨的情绪,她说:有时候为了求得舞台上的效果,突然把音调提高,使人感觉有些可怕“嘿!”“豁!”“吁!”“我呀!”“走!”“瞧本儿!”“赔啦!”这都是不应该的。

刚才我们谈了相声演员说话的“重音”,“迟、紧、顿、挫”和“高矮音儿”的问题,现在再谈谈说话的语气。

语气反映着说话的人的思想感情。人的精神活动是非常丰富、复杂的,因而语气也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候说话人的情绪完全是靠着语气来表达。

比方“夜行记”里说到甲夜里骑车不点灯,买个纸灯随便凑和,走着走着,马路上有人喊“灯!灯! ”这时候乙在旁边接着问:“不是着的吗?”甲说:“是呀!连袖子都着啦!”乙说:“你看怎么样?推车走吧!”

乙说“你着怎么样”这句话,不但是表示对甲的关心,而且还有一点埋怨的情绪。“……怎么样?纸灯笼着了吧?它根本就有危险吗?刚才我说什么来?是不是出错啦?”这些都是乙内心的话,都包含在“你看怎么样”这五个字里头,这些意思都要靠这句话的语气表达。

比如在“医生”这个段子里,甲乙两人对话,甲说相声可以治病,“将来医院里都得增加相声科!”乙说:“那么将来每一个医院都得增加相声科,演员不够分配呀?”甲说:“那可以把大夫和护士都组织起来,……成立相声训练班。”

上边由于甲非常幽默地说相声可以治病,引出了一些难题,没法解决,虽然是开玩笑,仍然非常郑重其事的说出:“那可以把大夫和护士都组织起来,……成立相声训练班。”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一边郑重思索,一边说出并不怎么高明的办法。郑重思索的态度和说出的这么不高明的办法,这两者是非常不调和的,因为不调和,它才可笑。有的演员单纯追求笑料,不顾内容,不管语气,看到这儿有笑枓,就特别加以强调,这佯反倒削弱了这句话的可笑。

又比如“夜行记”,甲说交通警察看他走马路,就对他喊:“喂!便道走,便道走!”“喂!我有名有姓没有哇?”

因为甲觉得这样对他很不客气,所以“喂!”也学民警的口吻,然后把“有名——有姓——没有哇?”说的一字一板的,表示出一种不满的语气。

“夜行记”里还有这么几句:乙建议甲买车灯,甲说:“甭说没钱,有钱我也不买呀!”乙说“是呀!你有钱竟留着修理车啦!”

“是呀!你有钱竟留着修理车啦!”这句话从字面上解释,是一种肯定的意思,可是这实际上是对甲的一种讽刺、讥诮,所以这句的语气应该非常俏皮。

由此可见,相声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情感,说话的时候,要表现出不同的语气,具体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关于相声演员说话方面的技巧,我就谈这么几点。这些都是日常生活里可以见到的,没有什么奥妙。不过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技巧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过比较长期的锻炼,还得随时随地注意观察、体验生活。

二、动作

相声表演中的动作是语言的辅助,它和戏剧演员的动作不同。

相声的动作第一重要的是“手势”。在很多时候演员是借着手势,把语言所不能完全表示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

比如“夜行记”里,甲骑车太快,车又没有闸,把一位老大爷给撞着了。甲赶紧下车给老大爷赔不是。“哟!老大爷,这怎么说的,碰着您啦吧?您瞧我家里有点儿急事,我……给我爸爸请大夫去,我一急就把您撞啦,这下子更耽误事啦!”

这段话的中心目的是甲撞完人以后,企图逃避责任,先发制人地编造了一些理由,来博得老大爷的同情。因此,说这段话的时候,根据情绪,手势前后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说话的时候双手抱拳,好似在道歉,又装得很可怜的样子;第二段,说话的时候表现很着急,两手掏着心窝,好像心里有许多东西要掏出来;第三段,说话的时候双手作揖,表示恳求的意思。

又比如“戏剧杂谈”里有这么一段,甲和乙谈到京剧的表演。

甲说:“真吃有什么意思呀?真来四菜一汤,炒肉片,红烧海参,老生把胡子摘下来吃海参。吃完了嗓子也哑了,甭唱啦!”

甲说老生把胡子摘下来吃海参的时候,一边说一边比手势。双手抓一下耳朶,表示摘胡子。甲做这个动作多少夸张了一点,使观众印象深刻,借以帮助表达“京戏在舞台上不能真吃、真喝”的意思。

由此可见,手势在表演上是起一定的重要作用的。但是手势用得不恰当或者是无目的的乱动,反而会把观众视线搅得非常乱,而影响了语言。另外还需要注意,说话的时候,手势不能太多,太大。

表演相声还得注意地位,地位的变化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内容。

通常表演相声,演员都是站在“场面桌儿”的后面。捧哏在左边儿,逗哏在右边儿,在一般的情况下,演员地位变化是不大的。过去也有一些节目,根据内容需要,捧哏和逗哏互相变化表演地位。

我个人认为演员的地位变化,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不要墨守成规,死板着不动。但也不要乱动,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还需要注意一下“捧哏”和“逗哏”之间的距离,要站的合适,远了观众视线不集中,近了妨碍表演。并且“捧哏”和“逗哏”前后距离也不要相差太远,远了出容易使观众视线不集中。

三、设景和视线

设景就是假设出人物和故事发生地点的景象。

由于相声演员在表演上具有两重特性,一会儿进入剧情表演人物,一会儿又可以退出剧情做客观的叙述。一个演员要叙述许多事情和表演许多人物,如果想把当时的地点、环境、以及人物的活动都说得清清楚楚,事先设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比如前面举过的例子。

甲:老太太把那份旧的烧了以后,从纸店又买了一份新的,很尊敬的抱着往回走。碰见街坊一个小伙子。年轻人见着上岁数的谁不得关照两句呀?

甲:“大娘,上街了?买佛龛了啊?”——这是年轻的小伙子说的。 ‘

“这不是好话吗?”——叙述人。

甲:老太太不愿意听啦!——叙述人。

“年轻人说话没规矩,这是佛龛,能说买吗?得说请!”——老太太。

甲:“大娘我不懂,您那个多少钱请的?”——小伙子。

“咳!就他妈这么个玩艺儿,四千!”——老太太。

上面这段对话,同一时间有三个人物出现:一会儿做叙述人,一会儿扮演小伙子,一会儿又扮演老太太。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身份都说的清清楚楚,就必须“设景”把人物的表演位置设计一下。我过去表演,常把叙述人的位置放在中间,老太大的位置放在叙述人的左前方,小伙子的位置放在叙述人的右前方。这样,小伙子和老太太互相对话,叙述人进入退出的表演,都可以让观众看清楚。

其次,相声演员通过视线的变化,来表示表演位置的转换。所谓视线就是演员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甲在扮演小伙子的时候,眼睛要向左看,表示和老太太对话。扮演老太太的时候,眼睛要向右看,表示老太太和小伙子对话。甲做为叙述人叙述故事的时候,眼睛要向前看。这样,演员的地位不需要很大的栘动,就可以把上面一段对话中的人物,表演得清清楚楚。

比如:“夜行记”里,甲骑自行车追汽车,汽车猛一停,甲的自行车撞到汽车上了。

甲说:开车的示讲理——叙述人。他说:“谁叫你往我车上撞啦!”——司机。

甲说:我们俩一嚷嚷,警察过来啦——叙述人。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警察。

我说:“您看他把我车给撞坏啦!”——甲。

“你是在汽车头里走?是在汽车后头走?”——警察。

我说:“我……在汽车头里走。”——甲。

“你在汽车头里走!他怎么把你前轱辘给撞坏啦?”——警察。

“啊……是啊,……那谁知道他怎么撞的?您问他去吧。”——甲。

甲说:警察说:“甭问人家啦,这事儿我全看见啦!你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吧?”——警察。

“那怎么解决呀?……他……我自己修理车不就完啦!”——甲。

上面的这一段对话,同时有四个人物出现:一个是叙述人,一个是司机,一个是警察,一个是甲,并且在现场上还有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演员表演时候,要把环境、地点、事件、人物,完全交代清楚,单凭左右眼神的变化,是不足应付的。所以我们把现埸情况及人物的位置,设计成这个样儿:汽车在甲的右边儿,司机在甲的左边儿,警察从对面跑来,并且假设警察的个儿比甲高一点。司机同甲对话,可以采取左右不同的方向。警察和甲的对话,可以采取高低不同的角度,这样处理不但人物的位置不容易互相混淆,并且警察低头和霭的讲理,甲抬若头(把面目全部向观众)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也便于刻划人物。

四、表情

介绍了相声表演的说话和动作,现在再谈谈表情。我们相声演员平常把表情叫做“神儿”和“象”。

相声演员说相声的时候,除了说话和做一些手势以外,“神儿”和“象”也是很主要的问题。一段相声表演是不是传神,“神儿”和“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相声演员对周围事物所给他的刺激都茫然无所感觉,不论表达什么内容都是一个神情一个外貌,那么这个演员就必然的是在毫无生命的死背台词儿。通常的习惯把这样演员的表演叫做“一付脸儿”。

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夜行记”,“逗哏”的叙述甲追鞋回来,不按顺序站队,为了先上车而采取另外的方式和人对付:

甲对排队的乘客说:“同志!您在这儿等车呀?挺幸运,头一个。因为您来的早吗。可我来的也不晚,等车应该您先上。刚才我追鞋去了,等车来了无论如何可得让我先上。”

可以看出,甲这一段对白,实际上是和乘客对话。甲是根据这乘客所表示出来的不同的态度,逐渐试探的和他对付。而这乘客最先看见了甲追鞋的窘态,接着就遭遇到了甲突如其来的“对付”。当乘客听完甲的“说明来意”以后,不由的被气的乐了,厌恶的说:“后边去!”因此,“逗哏”的在表演这段的时候,首先不但要把甲当时的心里和情绪表达出来,而且从甲的“神儿”和“象”当中把乘客的情绪也要表示出来。其次“逗哏”的迅速的转换表演的位置,从第一人称的表演换到客观的叙述:“嗯,我说完这话,这位同志冲我一乐……”随后又进入剧情表演乘客“后边去!”这一段“神儿”和“象”。从轻松到紧张,如果脸上死板板的就一点风趣也没有了。

比如说前边举的一个例子,当提到“特别是老太太迷信”“捧哏”的觉得不太妥当,往台下一瞅,观众马上就注意到了。“逗哏”赶紧进行解释,一直到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很自然的表情。但是我们反对有些演员故意向台下去找,或者是“挤眉弄眼”强迫观众产生反应。

这种和观众直接交流的方式,用得巧妙、恰当,所产生的效果就好,假如用得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28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