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

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第1张

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

海棠之感、菊花之恋、梅花之怨、桂花之闲,正好与她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四个阶段:少女情怀、思妇情怨、才女情思、孀妇情结的心态变化完美对应。

李清照词作中咏花词占有很大比重,描写物件基本为海棠、菊花、梅花、桂花等。词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描绘花的品质,抓住花的风神韵致,以花自喻,在咏花中凸显自己的创作心境,投射出自己的人格情操,使词中所写之物与自身所处境遇、所抒之情水 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海棠之感、菊花之恋、梅花之怨、桂花之闲,正好与她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四个阶段:少女情怀、思妇情怨、才女情思、孀妇情结的心态变化完美对应。这种在抒情寄意中的自我观照,表现了词人高超的思致和擅长脱化的艺术功力。

一、海棠之感:少女情怀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当是女词人未出阁的少女时期所作,其惜春、恋春的情愫昭然在目。

二、菊花之恋:思妇情怨

人比黄花瘦。

这种新妇因暂时失去的夫妻相聚而产生的“思妇情怨”,较之对于“并蒂连枝”的爱情满怀憧憬的“少女情怀”似乎更加浓郁。因此,女词人的人生、心灵之旅从海棠“绿肥红瘦”的意境走到了菊花“人比黄花瘦”意境,这就是她的《醉花阴》词。词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梅花之怨:才女情思

梅心惊破

然而,靖康之变后,中年的李清照随夫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因病而亡。伴随着这个巨大的变故和不幸,李清照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泥潭之中。此时的她赋予梅花以新的意蕴。其《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词写到: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梅花之怨是李清照心灵驿站中才女情思得以迸发的重要阶段。

四、桂花之闲:孀妇情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实乃“花中第一流”的易安居士及她的词的写照!

随着红颜渐老,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的李清照迎来了她平静安闲的晚年,犹如狂风暴雨后天蓝云白、水明山静。此正同陶潜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白居易之灯灭卧迟、雨声睡美(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曰:“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这或许是她年享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①

此时,垂老之年的女词人似乎已了结了一切俗世的情欲纠葛,静美安闲的桂花成了她这个时候心境超脱的象征。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云: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个阶段 思春

二个阶段 结婚

三个阶段 赵明诚死

四个阶段 改嫁张汝舟及以后的生活。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她的一个阶段那就是到李清照结婚的那首词,也就是思春阶段。后面慢慢的就是她人生的三个阶段。从认识赵明诚起,李清照的生活那可不是雨后的彩虹,而是彩虹后的云雨 霹雳 乌云。

用几句话分别概括李清照人生的每个阶段,最好是分别用李清照的诗来概括

宋朝时年,李清照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

待字闺中的少女。天真无邪,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以词为证。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嫋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溼秋千。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结婚了,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爱的甜美,溢于词表。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声霹雳,金人入侵,宋主南逃。李清照,国恨家愁,逃至乌江,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如此才气,如此傲骨,如此多情,如此敏感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悲悲泣泣,愁苦如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晚年的李清照,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传,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国破家亡,独身寡居。别人看她如同怪异。落在四面不著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时时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落叶西风,身陷绝境。词的意境。如泣如诉,今天读来,犹然寒澈心骨!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李清照这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李清照的几个阶段

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及其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

李清照现存的48首词作,按其内容和格调来分,也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婚前和新婚期所作;第二部分为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所作;第三部分为南渡后所作。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土”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

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著乐趣。下面这首《点绛唇》则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的情感与心境 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脍炙人口的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似昔日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你再看她的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 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排多么难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深切多么惆怅“薄雾浓云”, “愁之昼”,这种相思又是如何地折磨人啊,它已使我们的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这两首词真是把一个思妇的相思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饱尝了两年多的相思苦后,李清照又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丈夫赵明诚的身边。这自然会给词人带来一时的喜悦,一首,《小重山》抒发了她此刻的欢愉心情:“春到长门青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匝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另一首《庆清朝慢》则通过咏牡丹委婉地表达了她继承父志、光耀书香门庭的意愿:“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带东君。” 仍然好景不长,厄运又一次降临这个家庭。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也不幸在朝廷争斗中败下阵来,并撒手西归。越明诚三兄弟则不仅被罢官,而且遭人诬陷入狱。这个结局无疑又使词人“柔肠一寸愁缕”

李清照在不同年龄阶段写的词

一、海棠之感:少女情怀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当是女词人未出阁的少女时期所作,其惜春、恋春的情愫昭然在目。

二、菊花之恋:思妇情怨

人比黄花瘦。

这种新妇因暂时失去的夫妻相聚而产生的“思妇情怨”,较之对于“并蒂连枝”的爱情满怀憧憬的“少女情怀”似乎更加浓郁。因此,女词人的人生、心灵之旅从海棠“绿肥红瘦”的意境走到了菊花“人比黄花瘦”意境,这就是她的《醉花阴》词。词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梅花之怨:才女情思

梅心惊破

然而,靖康之变后,中年的李清照随夫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因病而亡。伴随着这个巨大的变故和不幸,李清照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泥潭之中。此时的她赋予梅花以新的意蕴。其《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词写到: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梅花之怨是李清照心灵驿站中才女情思得以迸发的重要阶段。

四、桂花之闲:孀妇情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实乃“花中第一流”的易安居士及她的词的写照!

随着红颜渐老,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的李清照迎来了她平静安闲的晚年,犹如狂风暴雨后天蓝云白、水明山静。此正同陶潜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白居易之灯灭卧迟、雨声睡美(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曰:“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这或许是她年享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①

此时,垂老之年的女词人似乎已了结了一切俗世的情欲纠葛,静美安闲的桂花成了她这个时候心境超脱的象征。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云: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个阶段 思春

二个阶段 结婚

三个阶段 赵明诚死

四个阶段 改嫁张汝舟及以后的生活。

体现李清照人生观的一句诗是

吐血块怎么回事

李清照写的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阶段还会改变用一句成语什么来代替

不会停留在这一个阶段还会改变 用一句成语

世事无常

[释义] 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永远固定不变的东西。

变化多端

[释义] 端:头绪。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瞬息万变

[释义] 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日新月异

[释义] 新:更新;异:不同。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李清照写的词。词牌( ) 名句( )

李清照写的词(词牌名+名句)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淡云来往月疏疏。 ——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九万里风鹏正举。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 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风柔日薄春犹早。 ——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李清照早年写的词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少女时期)

李清照感慨人生的词

:baikebaidu/view/3066

自己去看吧

南渡前,李清照过得是较为幸福美满的**生活。思想上多受闺怨和思念影响。南渡后,先后经历丧夫,而后再嫁再离婚,使她精疲力尽,对人生感到惆怅。晚年时,她的朋友的孩子常常到她院子去嬉闹。词人便问孩子愿不愿意拜她为师。词人愿意将毕生所学尽交予孩子。然而,那孩子却说;我是女孩,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呢?这句话顿时打击了词人,也让她悲从中来,回想起自己饱读诗书,最后却落得个国破家亡,穷困孤独的凄凉人生。于是,她边恍惚地走出院子,边走边做出了令世人惊艳的《声声慢》。从《声声慢》这首词中,可以说交代了她南渡前和南渡后的思想变化,也交代了她那悲凉绝望的心情。前期的富裕、悠闲、自由、与丈夫的花前月下共赏词曲等等,到如今穷有一身知识,却遇人不淑、寄人篱下,想想,也许女子无才也是一种福啊

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又贴激情豪迈,作品变成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情调低沉。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