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十大网红打卡地

庐江县十大网红打卡地,第1张

庐江县的十大网红打卡地分别是: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实际禅寺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万振逍遥别院酒店、果树老街、汤池国轩温泉宫、合肥汤池温泉风景名胜区、中国稻米博物馆、庐江虎洞生态旅游区、庆复禅寺。

1、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

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是一家集度假、健身、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商务型度假酒店,拥有药膳浴、名酒浴、SPA疗养馆、漂流河、人造沙滩、大型温泉洗浴中心等,是调养身心的唯美境地,被誉为“人间瑶池”。

2、实际禅寺

实际禅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东部南麓,为唐代伏虎禅师创建,修建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屡历沧桑,几经兴衰。

3、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

4、万振逍遥别院酒店

万振逍遥别院酒店位于安徽庐江县汤池镇,占地约五千亩,是按白金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度假酒店;酒店内所有客房可直接享受到温泉浴,还设有露天温泉泳池、室内温泉冲浪泡池、凉亭药用泡池等设施,拥有装饰典雅的各类客房及别墅100余间。

5、果树老街

果树老街是汤池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保存着原始生态美,村落民居粉墙黛瓦,散落于群山之中若隐若现,数千年沿袭的淳朴民风民俗都得以保存至今。

6、汤池国轩温泉宫

国轩温泉宫,由安徽汤池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发,位于“中国最美村镇”——庐江汤池,总占地面积845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743平方米,整个项目由国际著名设计师“刘继东”亲笔设计。

7、合肥汤池温泉风景名胜区

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是华东地区一个以温泉为特色且融湖光、山色、翠林、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疗养胜地,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8、中国稻米博物馆

中国稻米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博物馆展示了稻米历史和稻米科技知识,设“带你认识水稻”“稻米从远古走来”“民以食为天”“现代化水稻生产”4个展厅。

9、庐江虎洞生态旅游区

虎洞风景区地处大别山余脉,位于庐江县城西16公里。她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素以奇山、古刹、香茗(虎洞绿茶)、金桂、潜溪、甘泉、名人、遗址而闻名遐迩。

10、庆复禅寺

庆复禅寺由九华山百岁宫住持释慧庆出资修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新河村境内,距安徽省省会合肥不足50公里,距著名的三河古镇不到10公里。

—庐江县

汤池镇位于安徽省庐江县西部,是镶嵌在巢湖南岸的一颗明珠。北枕杭埠河,西襟大别山余脉,身处合肥、安庆、铜陵、六安、巢湖、芜湖六市交汇点。省道军(埠)二(坝)公路横贯东西,合安公路、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汤池为-历史古镇,相传在汉文帝时建镇。因名烁古今的汤池温泉而得名。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477万人,耕地面积26万亩,茶园053万亩。城镇规划区面积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万人。全镇共有中小学22所,其中完中1所,初中3所,完小18所。镇中心小学庐江希望小学荣获全国模范希望小学,市、县农村示范小学称号。

汤池山环水翕,人杰地灵。自然景观绚丽多姿,人文胜迹底蕴丰富。揽湖光、山色、温泉、奇花、翠林等自然景观于一体,融古迹、遗址、记念地等人文景观于一身。马槽河玉带萦绕,金汤湖碧波荡漾,相思林入画成诗;二姑尖黛峰叠翠。古有张良隐逸留佳话,近有叶挺渡江赋奇诗;古朴厚重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更让人忆起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特别是华东第一泉--汤池温泉,古称“坑泉”,具有涌量稳定、水温稳定和化学成分稳定的三大特点,富含10多种对人体医疗保健具有极高价值的化学元素,自西汉以来,就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北宋文豪王安石曾在此濯足疗疾,留下了“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的千古赞誉。此外,汤池还享有“名茶之乡”的美称,尤其是名茶“白云春毫”,产在终年云雾缭绕、兰花丛生、人迹罕至的二姑峰尖,萃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香气清爽,滋味鲜醇,视为茶中珍品,先后获省优、部优和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沐浴着改革开放得春风,汤池镇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农业生产稳步迈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开发大显身手。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旅游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8%。近年来,安徽省外经集团投资数亿元,建设了集温泉疗养、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得金孔雀温泉度假村。先后被省列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安徽省重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被巢湖市列为十个建设示范镇之一。荣获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桂冠。

不划。

庐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根据《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庐江县划定有4个“三区三线”试划方案,均不涉及汤池。

都好。

1、庐江泉东汤池的温泉具温度高、出水量大、微量元素多等优势,享有“华东第一泉”的美誉,水温高达63℃,含有63种矿物质,全年的平均气温是17摄氏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经常洗浴,可以净发肤、祛风湿,对心血管、消化道疾病。

2、舒城西汤池温泉,常年水温为摄氏65度左右,最高水温达摄氏69度,出水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属典型的高热氡矿泉。水质清澈透明,无异味,所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经常洗浴,可以净发肤、祛风湿,对心血管、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汤池镇因隶属于安徽省舒城县,所以建置沿革必须从舒城县说起:  舒城县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分合肥、庐江两县地置,治故舒县城,故称舒城县。  建县前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舒地,古为蛮夷聚居地,后为东夷偃姓所建群舒方国集中居住区,历夏、商、西周三代,并为西周分封。春秋时期,随着吴国北上,群舒附吴。鲁僖公三年(前657年),徐人取舒。后,楚北上东渐,为吴楚争夺交战之地,楚很快成其宗主国。群舒亡后,楚没有因旧邑设县。  秦 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设九江郡(治寿春),地属六县(治今六安市城北乡白沙城)。  西 汉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县,次年别置龙舒县,属淮南国。七年(前200年),封刘信为羹颉侯,领舒、龙舒两县。  东 汉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李宪据舒称帝。是年九月,为马成所斩,入东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许昌受封龙舒侯,遂改为龙舒侯国。  三国时期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因地处吴魏交战处,废龙舒、潜县、并入六安县,属扬州庐江郡六安县地。  西 晋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复置龙舒县(今龙河口以上)、舒县(治舒城,今城关镇)地属扬州庐江郡。  东 晋  舒、龙舒二县,仍属扬州庐江郡(初治阳泉,今霍邱临水。后治舒城,今城关镇),后改属豫州(治寿县)。  南北朝时期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宋代晋,今县境设舒县(治今城关镇),属南豫州庐江郡(治舒城,今城关镇)。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析原龙舒县南境属吕亭左县,北仍属舒县。泰始二年(466年),改属西豫州。泰豫元年(472年),属南豫州。  升明三年(466年)四月,齐代宋,仍设舒县(治今城关镇)属豫州庐江郡。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梁代南齐,初仍设舒县(治今城关镇)。后废舒县,改属湘州庐江郡庐江县地。  武定六年(548年),地属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齐取代东魏;太建五年(573年),陈伐北齐;建德五年(576年),地属北周。今县境属合州庐江郡庐江县。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今县境仍为合州庐江郡庐江县地。开皇三年(583年),废庐江郡,庐江县改属庐州(改合州为庐州)。今县境分属合肥、庐江两县。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庐州为庐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建县后历史沿革  唐朝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划合肥县南,庐江县西,置舒城县(治舒城,今城关镇),属淮南道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庐州为庐江郡。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庐江郡改属淮南节镇;二年十二月,复名庐州。  五代十国时期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唐亡,舒城县属吴国庐州。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代吴,舒城县属德胜军,又称庐州节镇庐州。  显德五年(758年)三月,后周改德胜军为保信军庐州。  北宋  显德七年(760年)正月,北宋代后周,舒城县属庐州。至道三年(997年),庐州改属淮南路。熙宁年五年(1072年),庐州改属淮南西路。金天会五年(1127年),北宋亡,仍之。  南宋·金国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舒城县属南宋淮南西路庐州。建炎七年(1134年),庐州曾为刘豫伪齐所括。十一年(1138年),南宋收复庐州。二月,牛皋败金兀术于舒城,地属南宋。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庐州降元,舒城县改属元江淮等处行省淮西道宣慰司。二十八年(1291年),舒城县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淮西江北道庐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吴王朱元璋收复庐州路,改设庐州府,创江淮行省。后复为元兵所据。二十六年(1366年),复克庐州府,改属江南行省。  明朝  吴二年(163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舒城县仍属江南行省庐州府。是年,八月庐州府直隶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庐州府改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属南京,后称南直隶。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张献忠破舒城,改名得胜州,进取庐州。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亡,舒城县仍属南直隶庐州府。是年五月,改属南明弘光政权滁和镇。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入清,舒城县仍属南直隶庐州府。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已,舒城县改属江南省庐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甲寅,庐州府改属安徽省,九年(1670年)四月丁亥,改属庐凤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七月十三日,改属庐凤颖道。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甲午,舒城县改属安庐滁和道庐州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甲午,改属皖北道。  咸丰三年(1833年)十月二十九日,太平军占领舒城。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六日,太平军全部撤出舒城县城。在太平天国建政期间,舒城县属安徽省庐州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甲午,改属皖北道。  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十九日,庐州军政分府光复舒城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废道、府,舒城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改属安徽省安庆道。  民国16年(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一、二师克舒城。是年7月,改属南京国民政府安徽省。21年4月,舒城县改属第三区。同年10月,改属第三专区。27年(1938年)6月7日,舒城县国民政府迁往中梅河镇,是年6月8日下午四时,日军侵占舒城县城。29年(1941年)县国民政府迁回舒城。7月改属第二专区。 中国***建政·解放战争后期  民国36年(1947年)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三团解放县城,组建舒六县民主政府(驻毛坦厂),舒城毛竹园、晓天、中梅河、张母桥四个区归属舒六县民主政府 ;组建舒城县民主政府(驻城冲),辖乌沙,杜店、西沙埂、西汤池、西衖、曹家河及庐江马槽,桐城大关区(时称关马区)。是年11月15日,成立皖西行署,舒城县属二专区,舒六县属三专区。民国38年(1949年)元月21日,全县解放,是年5月1日,舒城县人民政府成立,恢复旧域。属皖北行署六安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年10月1日,建国,舒城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  1955年,舒城县人民政府改称舒城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5月13日,成立舒城县革命委员会。  1979年11月27日,舒城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舒城县人民政府。  汤池镇  1992年撤区并乡,将原姚河乡并入汤池镇,称汤池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1个街道居委会。  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城冲乡并入汤池镇,称汤池镇,因庐江县亦有汤池镇,故称西汤池镇,下辖31个村民委员会1个街道居委会。  至今未变。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有以下好玩的地方:

1、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2005年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点和4星级酒店。这里不仅空气清新,古树参天,奇花遍布,还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配套建有:金汤湖水上娱乐中心、相思林、综合运动场、驼鸟园、保龄球、网球、攀岩等项目。周边有金刚寺、白云禅寺等古迹。

2、绣溪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公园以天然风光为依托,岛屿相连,自然天成,湖中波光粼粼,荷莲飘香,岸边鸟鸣声声,绿柳成行。绣溪公园是—座寓史于景,情景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8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