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跟父母有隔阂 孩子跟父母吵架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会跟父母有隔阂 孩子跟父母吵架怎么办,第1张

有些家庭里面会发生这样的一种问题,那就是孩子父母之间是有隔阂的,而且还一直没有化解开,为什么孩子和父母之间有隔阂呢?

孩子为什么会跟父母有隔阂

其实,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往往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你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不管对错全要孩子接受,孩子怎么会服气呢?

他会这样想,为什么我做错事要挨打,爸爸妈妈做错了事却没人管?就凭你比我大吗?

父母们这样做,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从心理上分析,这是父母在显示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力,标榜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而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

结果,孩子就只能用沉默或是叛逆来反抗。这种亲子间不平等的交往会导致亲子关系急速恶化,甚至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孩子跟父母吵架怎么办

冷静冷静再冷静

当你发现一时冲动就跟父母吵架了,而且还说了狠话,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冷静,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等自己完全的理智下来。

找出吵架的原因

当你冷静下来,你觉得自己可以理智的时候。你要好好的想想,你们吵架的矛盾点,为什么事情吵架的,要非常清楚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吵架,是否是通过吵一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非原则性问题

如果你分析发现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你去吵架的话,作为晚辈建议你主动去示个好,毕竟父母养大你不容易,他们年纪大了,你去和解他们一定会很开心很欣慰很容易接受。

原则性问题

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你肯定是不能让步的,一定要说服他们的,那么你就要改变策略,不能硬碰硬,要用其他的方法去说服你的父母。当然不管用什么方法,还是要和父母和解的。

展现自己能力

在展现自己能力之前,还是要把父母哄开心了。这样他们才能更相信你,信任你。所谓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就是让父母相信你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生,自己能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这样他们才放心妥协。

子女和父母之间所谓的吵架,不过都是因为爱,因为太爱,才会不放心,才会害怕担心,才会发生分歧,才会产生矛盾。因此,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化解,将爱进行转化就可以了,同时也请可怜天下父母心。

孩子和父母是什么关系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成年之前,父母决定权大;成年之后,孩子决定权大。你现在成年了,你可以决定不与父母住在一起;你可以决定不上交工资;你也可以决定不听父母的劝告。当然,父母没有义务考虑你的房子和对象;你有义务在父母没有经济能力时提供经济帮助。你是为谁活?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你当然是为自己活。成年之前,父母有义务供养你,你依靠父母;成年之后,父母没有义务再供养你,你要依靠你自己。只要你依靠你自己,你想咋活,那是你的选择。父母唠叨,那是父母的权利,听不听是你的权利。你阻止不了父母的唠叨,但可以不听父母的唠叨。不依靠父母,就是独立。既然独立了,你可以决定干什么,怎么干。前提是:不依靠父母,包括不住父母的房子,不让父母为自己服务,包括做饭和将来带孩子之类的事情。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虽然受传统习惯影响,但是,各家自有自己的相处方式。不管怎样相处,最好不要弄成“相看两生厌”的地步。所以,孩子成年之后,尽早独立,尽早离开父母的家,自己独立生活,才是关键。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依靠父母,依靠父母还嫌父母毛病多,那是没有道理的。

怎么与孩子相处

学会和孩子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在沟通上孩子也不例外。倘若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行为时父母多和孩子沟通如“孩子乱发脾气时”耐心地询问什么事让你不高兴呢?能和妈妈说说吗?“这样不仅沟通起来容易,同时了解了自己孩子。

学会聆听

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聆听孩子的心声,特别是在孩子受到委屈与兴奋时跑来跟你分享他的乐趣时如”在班上他是第一个完成拼图而得到红星等“作为父母不妨放下手中事好好听他说。你的聆听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分享还能得到孩子的信任。

学会放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不该全成包办认为孩子还小。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自己的书包与玩具等“你的放手不仅让孩子有了条理性,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懂得信任孩子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有些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做这做哪三个字”不放心“这么做反而对孩子不好,孩子也不喜欢和你相处。我建议多信任孩子如”孩子主动洗碗等“父母让他洗不仅提升孩子自立性,还让孩子学会了主动性所带来的乐趣。

少打骂孩子

对于孩子的教育大多父母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喜欢用武力解决如”孩子成绩没考好或者不小心摔坏东西等“父母直接打骂不仅孩子失去信心还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不妨耐心地说成绩不是学习的观见或人没事就好等不仅孩子得到了安慰,孩子心里就会更喜欢和你相处。

少拿孩子攀比

很多孩子不愿意和你相处是有原因的,我们在接送孩子时能听到好多父母或长辈拿孩子成绩或拿小孩缺点与邻居孩子攀比如”我孩子成绩考了多少或你不如某某等等“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同是讨厌大人的这种虚荣。要想和孩子相处好就少拿孩子攀比不仅孩子愿意和你说事,还不伤孩子自尊。

那父母责骂后如何修复亲子沟通呢?

1先思考

很多父母了解她们在殴打和责骂孩子后犯了不正确。她们责怪自身,后悔莫及自身,因此她们用到各种各样方法哄孩子。这时,补偿心理是正常的,但赔偿以前,首先做的是“原谅自己”。最先根据思考原谅自己。如果你不自我反思,你能补偿你的孩子。下一次,父母依然会被一样的欲望所操纵。如果你生气的时候,你能一样的方式,之后深陷恶循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能丧失孩子的信赖。

思考是解决问题基本。最先找到情绪失控的缘故。比如,由于时长太迟了,你要督促你的孩子快点儿,但殴打和责骂只能消耗更多的是时长。最好是准备充分,下一次融洽一切。或是孩子进行了父母无法容忍的事,例如说谎和殴打,这必须一些时间来处理。暴力行为只能使孩子的个人行为更为隐敝,但不容易消退。或是孩子一些无意得话伤了父母的心,这就更不可以用责骂来解决了,必须的是两人坐下来沟通交流。

当孩子和孩子沟通交流时,父母的心情应当首先是平稳的。显而易见,当父母殴打和责骂时,它的情绪失控,这对文化教育毫无价值。假如父母不可以先与自己和解,不要说她们以后会与孩子调解。有时候气愤并不是对于孩子,反而是不接受它的不正确。

2找到情绪失控的缘故

每一次情绪失控全是有缘由的,假如可以用思考找到情绪失控的缘故,那便是寻找处理问题的根源。想清楚由谁来处理这一缘故。如果是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假如是孩子的难题,找一个孩子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让她们去做。

确立表达自己的规定,并与孩子探讨达到解决问题协议书。实际上,孩子们并不是她们想像中的那般蛮横无理。有些时候,它的骄纵主要是因为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让步或没有说清晰。当孩子作出一些问题的情形时,父母不应该仅仅需要她们下一次别做,还需要告诉他们恰当的表达形式是啥及其怎样这样做。责骂通常仅仅为了更好地解决困难“不能”这个阶段,可是如何做孩子还不清晰。

3确立区划界限

在文化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确立区划一些界线。比如,我们不能做任何事。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应该遭受处罚,但责罚并不是殴打和责骂。每一个孩子最关注的是不一样的。父母能通过不许孩子做她们最开心的事来标准孩子的个人行为。

假如父母一时控制不了,殴打和责骂它的孩子,她们就不能让这件事情完毕。以后,她们应当向孩子致歉。仅有当父母确立这件事情是他们自己的错时,孩子才可以学好担责任。致歉并不是一句话“真的对不起”这非常简单,但是告知孩子它的不正确。仅有当父母能作出好的示范性时,孩子才可以学好真心诚意致歉。父母能够向孩子表述她们那时候为何闹脾气,请在向孩子表述时往自身表述。

当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态早已恢复后,还会更愿意向父母显露心里话。如果你想在殴打和责骂孩子后修补亲子沟通,除开沟通交流,最好是有一个主要的办法来挽救。仅有协助孩子解决困难,你才不容易做出下一个错误,那样孩子才可以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文化教育应当有一个界线。有时候孩子们会做错事,由于它的父母和他们自己中间并没有确定的界线。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触碰禁区,只是因为它的父母从一开始就并没有告诉他们那样做是不正确的,随后犯了一个令人恼火的不正确。

父母的爱应该有界线。倘若她们不可以,她们就不可以。只能从一开始就制定规则,孩子们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她们不能做什么,进而防止殴打和责骂。

有两个或以上小孩的父母,经常会为一件事情烦恼不已,那就是手足相争。

有次我去朋友家拜访,就碰到了这样的场景。

朋友生了两个孩子,女儿9岁、儿子7岁,两个娃都属于活泼好动的性格,喜欢的东西又差不多,因此老是为抢玩具、看电视吵个没完。

前一秒他们还相安无事,下一秒钟就冲着彼此吼叫,弟弟有时候还会对姐姐发起身体攻击,比如捏她、抓她、捶打她等等。

朋友每次都会细心开导,让姐弟两轮流玩,十几分钟过去,又是重复地尖叫、哭泣和相互攻击。

次数多了,朋友也有点不耐烦了,于是尝试将姐弟俩分开,没过几分钟,他们两个又求着大人再让他们玩在一起。

小孩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我忍受你跟我抢玩具,但不能忍受你不跟我玩

其实我也能看出姐弟俩的妈妈,也就是我朋友在积极地介入调停,奇怪的是,她越是想要显得公平,孩子反而越不想接受

只要她对姐姐轻声细语地说,你先让弟弟玩这个,等一下再让你玩,姐姐就会噘着嘴说“为什么每次都要让他先玩?!”

手足相争,历来是大多数父母教养之路上面临的一大难题,并且这是父母认为最无法预防的突发状况。

对于接收了爆炸资讯的现代父母来说,有时候可能会产生困惑, 是不是应该遵循很多 育儿 专家的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相互之间的冲突?

很多情况下,一旦父母以裁判的角色介入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往往只会让局面变得更严峻。

作为局外人的父母,很难去判断准确到底是哪个先动手的,以及失控状况是由哪个举动挑衅而起的,父母要是维护其中一方,只会加深另一方的不满愤慨而已。

研究表明, 对资源的竞争 是导致手足冲突的主要原因,除了物质方面的争夺,还有父母的注意力和“不公平”的偏袒。孩子会感到不被父母公平对待心理失去平衡,继而用攻击兄弟姐妹来作出无声的控诉。

此外, 父母的行为模式 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们之间的和睦关系。经常争吵的父母,往往会让家庭内部的愤怒情绪升级,孩子们受身教“感染”,一旦情绪爆点被触发,就会模仿家长的所 为,将敌对情绪传递给身边人,特别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

那么,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手足冲突,并鼓励他们和睦相处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劳拉·马卡姆(Laura Markham)博士认为, 父母要扮演好联结和润滑的角色, 不要害怕或者避免手足相争,而是要利用 机会让孩子们学习如何解决纠纷,在竞争中找出合作的方法与能力。

要把精力放在协助孩子们相互沟通上面,不要过度执着于道歉这个动作。

只要父母帮助孩子表达出内心的需求、真正能听进去对方所说的话,孩子也会在过程中培养同理心,学习到更深层次的修复冲突,到那时道歉其实没有那么必要了。

关于具体如何做,劳拉支出了以下几招,父母们可以借鉴一下。

1保持冷静

研究显示,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他们的脾气,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要做到保持冷静。

因为孩子是需要去感受父母创造的是一种“ 抱持性环境 ”(holding environment),也就是孩子在陷入混乱冲突的时候,父母所能提供的安全的包容环境。如果你能够温和地安抚你的孩子,他们也会慢慢学会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而这正是学习管理自己情绪的第一步。

2不要选边站

只要父母介入,就要摆正态度、对他们一视同仁,切忌选边站或纠结于到底哪方先挑衅的。

父母要摒弃掉“大的让小的”的教育观念,而是要将重点放在纾解和调适大的孩子的心态上, 只有把大孩子教好了,小的那个自然就会跟着学好的。

3设立基本规则

设立相互尊重的标准,比如不能伤害人、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家中的物品, 一旦有人违反了而辱骂家人或者不尊重对方,他们就要自己去弥补行为对关系所造成的伤害。

同时也要强调,如果孩子争吵后又央求着继续玩在一起,而父母必须再次插手调停,他们就必须各自分开去冷静。

4找出孩子潜藏的感受

相比仅仅强调孩子的愤怒, 找出他背后隐藏的感受比如受伤和恐惧,能有效地缓解孩子的怒气。

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对弟弟很生气,因为他说你很爱哭,这是不是让你很受伤”,当孩子说道“我恨他”时,这时候父母要引导她,恨并非是一种感受,它更是一种态度和立场。

有时候,人们愤怒到了极点就会觉得恨极了某人,即便是对我们所爱的人。但我们可以一起去告诉弟弟,他那样说你让你多难过生气,以致于你都不想再跟他玩了。

5提供情绪处理的替代方案

如果孩子被愤怒情绪影响到无法冷静下来,可以让他去浴室、关上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在房间里用尽力气朝床上丢枕头,或者采用温和一点的做法,就是用画画表达不满。

6教授问题解决技巧

对于大的孩子,可以提醒他,大孩子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比较晚睡,但同时他也要兼具一些特别的责任,就是绝对不能伤害比他小的孩子。

遇到冲突问题,用双赢的概念教授一些基本谈判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比如零食平分,一人负责平分,另一人就可以先拿;玩具或 游戏 争夺,提议先玩一个人的 游戏 ,另一个人的 游戏 就要玩久一点。

7培养同理心

引导孩子去明白对方的感受,“你看看姐姐她哭了,我想她一定很受伤”“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让她感受好一点呢”,在平日的亲子相处中,父母也要对孩子的感受多给予同理心,这是他们发展他人同理心的重要基石。

8培养合作精神

留意每一个发展手足团队合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可以尝试设立一个“合作罐”,只要孩子之间没有争吵地、友爱地共同完成一件家务事或者其他事情时,就在里面投入一个硬币;当他们争吵时,就拿出一个或者更多的硬币,视具体情况而定。

等到硬币越积越多,再让孩子共同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钱。

9绝不体罚孩子

尽量不要采用任何形式的吼叫、殴打或者连坐式的处罚,这些行为只会告诉孩子,高压胁迫是达到目的的一个可行方式。

已有研究证实,受到体罚的孩子情绪会变得更加愤怒,也更容易和他人起争执,也比较容易重复不良行为。相反用正面积极的纪律,不但会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更愿意守规矩,也为他们示范如何理性处理愤怒情绪。

10他们还只是个孩子

大的孩子打了小的那个,不代表他会变成一个杀人犯。

父母固然要教孩子不要对别人做任何不好的事情,但不代表你就可以片面地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会学起来的。

我们都是从孩子慢慢长大的,小时候难免会对其他手足生气,甚至会做出一些应激行为,但成年后的我们学会地控制住了情绪,思考问题也不再非黑即白,这是成长的礼物,同样地我们也要多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如何看待亲子矛盾

如何看待亲子矛盾,亲子矛盾的产生是会随着孩子的长大儿渐渐出现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矛盾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所以父母要正确看待亲子矛盾,下面是如何看待亲子矛盾

如何看待亲子矛盾1

亲子矛盾的背后

1、孩子方面:渴望独立,追求自由,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

2、父母方面:期望高,要求严,过分关心,予以约束和控制。

亲子矛盾的分类

亲子矛盾具体表现为三类矛盾:

言语矛盾

因看待事情的观念、意见等不一致,导致矛盾放大,进而产生言语矛盾。具体表现为父母和孩子相互争吵甚至说出令对方难受的话语。

当孩子发现父母看待事情的观念、意见与自己不同时,通常会将内心想法用言语进行自我表达或以言语来改变父母的观点。同时,由于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在与父母争吵的过程中难以察觉与控制自身情绪,易说出一些难堪甚至让人伤心透顶的话。

行为矛盾

在言语矛盾产生后,若情况没有得到缓解,容易将矛盾激化,升级为行为矛盾,父母和孩子相互推搡、拳脚相向,甚至会用物品器具攻击对方。

行为矛盾是不理智的矛盾。通常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孩子没有表现出家长的预期效果或家长认为孩子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而造成。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压力也大,人容易产生担心、焦虑、恐慌等情绪,同时易产生情绪化行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

隐性矛盾

隐性矛盾可以理解为日常的“冷战”,父母与孩子没有互动和交流,相互冷落。如果亲、子双方其中一方变得寡言少语、面无表情,那么另一方会因为不适应这样的亲子关系而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是情绪崩溃,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如何看待亲子矛盾2

矛盾原因

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可以,小孩的世界有太多的好奇心。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了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并且不愿意走出“舒适圈”,很多时候即使意识到了问题,也很难去做出改变。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听从家长的要求,但当他们渐渐长大,对很多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个时候,如果还像小时候一样要求,那么必然会产生矛盾,甚至发展成亲子间的矛

事前预防

大多数的亲子矛盾都是可以在事前的相处中用合适的方式避免的,关键在于亲子间要有良好的感情基础。只要在相处中重视沟通,秉承尊重、理解、赏识孩子的原则,凡事和孩子有商有量,而不是一味摆出家长的“权威”。

你的尊重和理解孩子是一定能看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这样,即使有不能避免的矛盾发生,双方也会因为平时的感情基础而不自觉地怕伤害到对方,也就自然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

处理方式

当矛盾真的发生了,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怎样去减少矛盾对于亲子间情感的伤害和影响,最好在矛盾中发现孩子的需求和以往相处方式的不足,做出调整,这样的矛盾反而会拉近你们和孩子的关系。在这里给家长们几条建议:

1、注意表达

我们常说“说话是一门艺术”,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表达造成的结果千差万别。很多时候家长的初心是好的,但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唠叨,这种时候的教育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语言沟通是有技巧的:

技巧一只说孩子当下的行为,不翻旧账。比如孩子手机依赖的问题,你可以用“我看见你玩手机了”代替 “你怎么老玩手机”,孩子既能明白你的意思,也避免了孩子对于家长的话产生厌烦心理。

技巧二用关心代替指责。当你想要对孩子进行行为干涉时,不要一开始就说这个不要、那个不行,保持心情的平和,慢慢和孩子讲道理,把自己的关心和为他着想都表达出来,孩子会理解的。

2、让孩子有“帮手”

在矛盾发生时,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这样会放大负面情绪,造成的后果也更严重。拿三口之家来说,爸爸和妈妈一定要有一个人作为孩子的“帮手”,在矛盾事件中表现出理解孩子的想法

这样在孩子看来的矛盾焦点就会在事件本身,而不是“你们都是一伙的,没有人理解我”上,对于问题的解决大有好处。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3、双方商讨解决

当矛盾发生时,首先第一步,我们应该找出“源头”,也就是直接导致矛盾爆发的事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需求,加上自己的积极表达,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最后与孩子达成共识。

第二步是商讨列举出各种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先表达,然后家长再进行表达和补充。不要评判或贬低他的任何想法,先接纳,并且鼓励孩子多想一些方案。

第三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这时候父母可以坦诚说出自己不喜欢的方案,和孩子一起排除不可行的,把范围不断缩小,最后选出一到两个双方都认可的、最合适的方案,这时候就可以把方案细化,然后应用解决了。

注意事项

不要把一个决定看成是最终决定,认为是不可改变,可以先尝试去做,后续还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反馈进行调整的;执行最终方案时要细到明确“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

如何看待亲子矛盾3

亲子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亲子矛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缺乏沟通、孩子缺少同理心、父母和孩子有代沟等等。但我们今天主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一下父母在亲子矛盾中的不当之处。

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孩子权利和独立人格的尊重。

在教育内容上,一些父母不顾忌孩子的感受、需求、能力和他们的长远利益,习惯于把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强行灌输给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意志为孩子安排生活方式。

在教育方式上,父母热衷于对孩子单向度的、教条的说教,不屑于听取孩子的意见、取得孩子的认同;在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上,以成人为中心的“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循规蹈矩被奉为楷模……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当孩子们以其童心和对新事物的敏感接受新思想、模仿新事物的时候,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常常被父母们视为“不轨”而横加限制。

在家庭教育中,与其说是当今的孩子与父母对立、不好管,倒不如说是父母把自己放在了与孩子对立的位置上,“管”孩子的方式并不适合孩子的特点。

当孩子对父母的言行表示不满或反抗的时候,父母们又会以自己的长者权威甚至施以暴力对付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

控制情绪

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压力大、或者跟另一半发生矛盾等原因,导致情绪不好。当孩子出现一点小问题的时候,就容易迁怒,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家长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一些想法强制性地灌输给孩子,或者进行言语上的辱骂,甚至动手,这样就更容易激起孩子对家长的不满。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要想着刺激他们一下或者殴打几下,就能让孩子老老实实、规规矩矩。

遇到孩子让自己生气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冷静,再进行教育,这样才会更加客观,不会把教育当做一种坏情绪的发泄。

尊重孩子

家长要尊重、宽容孩子的行为,创造能够让他们表达真实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独裁。

例如,在这段非常时期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粗鲁行为视为无可救药,而是试图让他们说出埋在心底的动机,然后帮助他们正确地实现。

再比如,我们不要把孩子的执着态度视为任性无礼,而是尽量让他们说出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尝试着理解他们。

面对日益严重亲子矛盾,家长不妨试试这些做法:

第一步:自信乐观看待亲子矛盾

面对矛盾,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跟孩子的矛盾。如果父母自身有很多的消极情感,也会感染孩子的情绪,进而引发更多的亲子矛盾。家长不要太过着急和焦虑。

不要把青春期的亲子矛盾当成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允许合理的亲子矛盾的存在。然后,自己做一点小的改变,给孩子多一些信任和自由的空间,当孩子度过了这个特殊时期,矛盾自然会过去的。

第二步:反思自身不恰当的行为

有一种说法叫做“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就是说亲子矛盾不仅仅是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也有家长自身的原因。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和社会中学了很多的知识,但唯独没有学过如何做好一个父母,例如,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压力大等自身原因,情绪不好,当孩子出现一点小问题时

就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当下次和孩子发生矛盾前,先静下心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迁怒孩子,是不是自己不够耐心

是不是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跟孩子诚恳的道歉,说说自己发脾气的原因,跟孩子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这样,孩子会明白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烦恼,也许爸爸妈妈发脾气只是当时心情不好。也让孩子说说自己跟爸爸妈妈吵架的原因,一起交流一下,有利于相互理解,减少矛盾。

第三步: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自主性

我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是那个听话、顺从的小孩子了,他(她)不会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所以你的重复和唠叨是没有用的。

亲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自主性需求提高,要解决亲子矛盾就需要“对症下药”,即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自主性。家长需要用对待大人的方式去对待他(她),允许他(她)在行为上跟自己的要求有所背离,

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给他们做决定的机会,尊重他们的隐私。当家长自己有错误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四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青春期的家长确实不容易做,家长要舍得花费时间去了解孩子,主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与孩子不断进行互动,了解孩子的心理。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产生“孩子必须遵从父母”这种想法,并且保证自己此时处于一个平缓的状态,做好一个要营造一个和平而又温馨的氛围的准备,为接下来的交流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不要以父母或者过来人的身份自居,不要总是讲大道理,这样孩子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保持平等的地位,不要用命令式口吻“你必须…”“你不能…”,试着说“……好吗?可以吗?”。

3、 在交谈的过程中,语气要平缓而温和,有时孩子会不愿与你进行深刻的沟通,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循序渐进,内容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入手,慢慢谈,不要总是谈深刻的话题,孩子不感兴趣的话会起到反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0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