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开车到乡下去参加了一个婚宴,是老婆小舅的儿子再婚的喜宴。在饭店办了五六桌,农村的那种大席,盘子里菜堆得高,光冷盘就十个之多,等最后一个肉圆子上好,算圆席了,桌子上已经是盘子摞盘子了,满满堂堂的。
新郎新娘在支客的陪同下,已敬了一圈酒了。吃着东西,叙着话。新娘跟着新郎已经五六年,俩人算郎才女貌吧,形象都很不错。女方家外地的,也是再婚,没要彩礼,只是办一个流程,要一个名分而已,现在的这种娶亲形势实属难得了。男方和前妻生的儿子已七八岁,生龙活虎地跑来跑去,问谁有现金,他想去小店买东西。其实男方也才二十多岁而已,还有个妹妹,已出落成大姑娘,也十五六岁了吧,有一米七几的样子。他们的爸爸去世的时候,那小姑娘当时只有四五岁,叫静静,因怕被疼爱的爸爸“带走”,而取名“磨静”的。他们的母亲在爸爸去世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嫁给了一个年龄较大的退休教师了。
想想时过境迁,竟是那么多年的事了。我在参加婚宴的同时,老是想如果老婆的小舅、也就是新郎的爸爸看到这一切,或是还活着能参加这一切会有多好。我感觉到了时间真是一个冷酷的东西啊,随着它的流逝,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多少的东西啊。
老婆的小舅,也就是我的小舅,就叫小舅。
十多年前,我跟老婆经过了漫长的恋爱长跑,终于办了结婚的程序。三天回门的时候,当时我坐在岳父老房子的八仙桌主位上,主陪位置上坐的就是小舅。他当时三十多岁,眉目清朗,五官端正,体态中等,说话必咧开嘴笑,连眉目都笑的那种,极和蔼亲近人的感觉。感觉很能说到一块去,有亲人的那种感觉。
那时候我还骑着我的那辆豪爵太子款的摩托车,走亲访友上班必备的交通工具。小舅在我摩托车前挡泥瓦后边又加了一个小小的尺寸极合适的橡胶挡泥板,用弹簧固定住,极牢固美观方便,泥水不会再甩上来了。他以前是在上海跑过摩的的,是个细心的人。
也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他算农村最早一批盖楼房的人。只要工人盖了一个框架,内部装修为了省钱,都是自己弄的。打水泥地,涂漆等。当时他已生病,老是肚子疼,吃点药应付,狠一点了,就去村医那挂几瓶水。最后实在撑不住,才去的医院。一查,是肠癌。肠子都有胳膊粗了,听说清洗了半天。
我和老婆有时间就过去看看,陪他叙叙话。他听说我们俩有时候爱吵架,还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要多担待点,不要太计较之类。他那时候经过去蚌埠的有效治疗,病情已大好。后期又去了上海打工,先是给人厂子看大门,做保安。后期又到棋牌室打扫卫生,端茶送水。因对身体保护不够,有时再生个闲气,病情就恶化了。其实本身肠癌也并不一定就是要人命的病。他又回了老家,再见他时,人已极消瘦了,精神也是一次不如一次,后来就病入膏肓了,前后时间还不到三年。后来每次知道我们去,就知道主动要吃烤鸭和猪蹄之类的食物了,大概是料定时日不多了,能多吃一点好的就多吃一点好的,也算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眷恋吧。我们就带了去,他吃的时候也极贪婪的样子,思路还算清晰,只是不时就显出烦躁及不耐烦的神色来了。喊身上疼的时候,我和老婆会给他捏捏背、捶捶肩之类,以缓解一下他的痛苦,但我们陪的时间大多只是一个片段而已,我们还有自己的事情。
后来,就接到电话,说他去世了。我和老婆孩子全程参加了他的葬礼,晚上就在那过夜,直到把他送下地。那时候岳母哭的昏天暗地,老婆的姥姥一把泪一句“我的肉呦”都能让人撕心裂肺,而我本身就极难过,看到她们这样,也不时地偷偷地抹过好多把眼泪,止不住要哽咽出声的感觉,搞的他家门里一个人不时地看我,意思是这个不太熟的面孔怎么也会那么难过。
社会上、生活中你可能遇见很多人,但让你觉得真能在一块说的来、处的下去,离开之后会有很大遗憾的人不多。小舅去世,我感觉到很遗憾,简直像失去了一个知心人那般。他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儿子(今天再婚的新郎)才十多岁,女儿才四五岁,老婆也才三四十岁。
一年后,他老婆改嫁。四五年后,儿子结婚。又二年,得孙子。又一年,儿子离婚。现在,儿子又婚。明天再婚的新郎去上喜坟的时候,也会告诉他这一件事的。他女儿在他去世时才刚懂事,按照农村习俗被拴在一处,怕被疼爱她的爸爸带走魂魄,改名“磨静”,也知道哭着要爸爸,现在也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比同龄的男孩还高出半个头,长大后也会找个好人家的吧。缺失他的日子,孩子还是该长大长大,该成家也成家了,只是方式不一样了,时间真是一个无情冷酷的东西啊。
小舅去世以后,我每年清明都去给他烧纸上坟,除了今年。去的时候,烧点黄纸,缅怀一下这段曾经的过往。后来的这几次,都是他已长大的孙子陪着我去的。小家伙一路就是活猴,开开心心,蹦蹦跳跳的,极开朗天不怕地不怕的的样子,你逗他,他知道保护自己,知道对打、反抗。在他生活的那个继爷爷家里,艰苦的生存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但没有让他变得嗫喏,反而磨炼了他坚韧的性格。烧纸的时候,他也知道说,爷爷,我来给你上坟了。
从今年清明开始,我不准备再去给小舅上坟烧纸了。我说过,时间是个冷酷无情的东西。随着它的流逝和冲刷,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形和变味。我原先需要这种到现场去缅怀和祭吊这段过往的形式,现在我更愿意把它放在心里,就像把东西藏在某个抽屉里,你知道有这样东西,你知道它在某个抽屉里,就足够了。
就这样吧。
2006年北京曲艺家协会召开反三俗大会,会议由姜昆李金斗主持,德云社郭德纲、于谦、李菁、何云伟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随同签署了“反三俗”《倡议书》,会议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也是迄今为止郭德纲姜昆最后一张带着笑容的合影。
在那之后,郭德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反三俗”运动,《我要反三俗》这个段子由此而生。据此也拉开了和曲协姜昆十几年的彻底对立,至今没有缓解。
曲协跟德云社,其实是典型的庙堂跟江湖之争。庙堂之高,需要教化大众,要高雅要批判;
江湖之远,要生存要挣钱,如何取悦更多人是德云社的宗旨。
从各自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对的。相声应该高雅吗?从文艺的进化角度来说,当然应该,但是高雅的解释权是谁掌握?现在所谓的高雅和低俗,全是大家划好立场再互相开枪,德云社个头大有影响力,行,那你就是三俗社团,我姜某人代表人民代表正义枪毙了你。为了能把你彻底打垮,我这边山精野怪什么都收编,李宏烨苗阜曹金何伟,都是我的乖宝宝,只要反郭德纲,你就是反三俗,是文艺阵线的精英。
其实姜昆一路走过来,自己都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堂堂曲协主席,厅级干部,干着城管的活儿,对一个民间社团各种针对各种打压。就算姜昆成功的把德云社抹杀了,将来中国曲艺历史上给姜昆留下如何光彩的一笔:
姜昆,一个用毕生精力搞死了一个民间社团,他是中国曲艺的大救星。中国曲艺家协会有一条重要章程:改革和发展我国曲艺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但现在的曲艺家协会,更像是搞小丑联欢会,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发展建议,只会给归顺的民间社团发命题作文,大家互相捧臭脚吹牛皮,末了布置布置反三俗的任务,准备下一次开会再交流。
姜昆霍霍这么多年,感觉他对相声的热情也降到了冰点,除了玩命给自己捞点政治本钱,他真的什么都不会了。这样的曲协开会,德云社如果要去,他们主题都得换,改成现场吵架,那多丧气,还是保持现状各玩各的吧。
《我躲灯的故事》
我的原籍是孟子故里邹城市,老家城西南双村镇(现唐村镇)。因自幼体弱多病,父母重聘算命先生,为我讨得破解方法:一是躲灯, 满九岁前不得看到自己家的元宵花灯。二是避神,满九岁前不得看到神像。任有一条没做到,必须认石婆婆为干娘方能破解,否则性命难保。所以,我小时候渡元宵节,不是在亲戚家就是在旅店里。尽管我异常喜爱花灯,可是,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自家的元宵花灯。
一九五六年我七岁,已能背着父母偷偷到临村的学校里玩耍。父亲每天赶集做手艺,我也能偷偷跑到集上找到父亲。那年的元宵节,父母惟恐我偷偷跑回家,看到自家的花灯而误犯了神灵,让兄长把我送到县城的亲戚家躲灯。
那天,天明前母亲就为我们出行做好了姜汤饭菜。饭后天已渐亮,我们起身步行进城。天气还很冷,我们一路急行,没有玩耍,9点钟就进了西城门。过去听人讲,县政府距西城门很近,进了城门就是闹区。城里正月十五的龙灯会极其热闹,常常有幸看到几条火龙同台比舞,比乡下的龙灯好看多了。我早就梦想进城看看火龙如何比舞,今天机会终于来临,一定能够梦想成真。因此,一直兴高采烈,行程十八里不知疲倦。其实,我们走的路,继承了古时的驿道,已经成为公路。过了五里迎,路上就渐渐热闹起来。到了三里迎,道边已是商铺林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进了城门,街面更宽,铺面更多、商行更大、行人更密,繁华昌盛,热闹非凡。南来的、北往的、东去的、西返的接连不断。挑担的、背篓的、推车的、骑驴的风貌不俗。处处人山人海,遍地熙熙攘攘。兄长怕我走失,一直拉着我的手在人群中穿行。不一会,我们从人缝中挤进一个店铺,原来这就是姨妈家在西门里租赁的铺面。姨妈看见了我们,把我们接送到后院。领我们拜见了老掌柜、姨夫、大伯、大妈和姨表兄。随后,哥哥随姨妈回铺面叙谈,我一溜烟儿跑回院子。
我在大院好奇地四处打量。呵!城里人家真阔气!所有的房子都铮明瓦亮豪华排场。家家新春对联依然鲜艳如初,美观大方。户户门前灯笼高悬,款式各异,品种繁多,绚丽多彩。有纱灯、裙灯、宫灯、鱼灯、八仙灯、荷花灯、走马灯、三羊开泰灯、金鸡报晓灯……节日气氛不同凡响。左边两个小炼铁炉,其中一个炉火正旺,表兄正垂头丧气地拉着风箱。大伯在一旁冲着表兄指手划脚,不时将一根大铁钩小心地插进炉膛,好像钩住什么谨慎提拉,大概是传说中的“看火色”吧。这时,火舌顺着炉钩喷出,明亮的火花带着爆裂声漫天飞扬。幸好铁钩特别长,只有少量的火花溅到大伯身上。不一会令表兄停下鼓风,把耀眼的铁水往模具里倒。顿时钢花急喷而出,火光闪闪、光彩夺目、噗噗作响,比燃放烟花时的景像更加精彩、更加振奋人心……右边一个宴席大棚,里面十张八仙桌摆放的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大大方方。跑堂正将茶具、酒具、餐具摆上桌,好像准备开席。旁边厨房里,厨师们有切、有片、有烹、有饪,个个神色傲慢、动作敏捷忙得热火朝天。后边是个客厅,老掌柜接见客人忙个不停。厅上厅下院里院外都是客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院子里有四位客人口音奇怪,像传说中深山找宝的“南蛮子”一样,我使劲儿地听也听不懂他们在交谈什么,越是不懂越好奇,愣在那里呆若木鸡。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邹城的龙灯会,正月十六至十八是邹城的钢山庙会,当地人观龙灯赶庙会称为“走北岭”。北岭,是指城北区内的“钢山”和“铁山”,当地的佛教、道教寺院庙宇分别坐落在这两个山岭上。常听长辈们讲:钢山进香除百病,铁山进香免灾情,农家上香五谷旺,商家上香就发财所以,走北岭的人中香客特别多。哪天,亲戚们走北岭来姨妈家落脚的不少,姨妈热情好客,备了个家庭宴会招待大家。但院子里的大席与家庭宴会无关。
原来,老掌柜(表兄的爷爷)是邹、腾、峄县小炉匠行的行首。每年一度的庙会时节,来至江南的金刚钻商人和全国各地的小炉匠、珠宝匠、玻璃匠,都汇聚到行里,举行三天的金刚钻交易。那些大席,是行里为客商准备的。由于这些客商从正月十五开始向行里汇集,行里的宴席需要连开四天,据说,已经成为百年之久的惯例。行里行外的客人,一直借此机会做买卖、交朋友、谈生意。
9点半左右,大伯已给表兄放了假。我跟着两位兄长到最繁华的县府大街观龙灯。表兄告诉我们,次日就是钢山庙会,爷爷、大伯准许他陪我们一起看龙灯、登斜塔、走北岭进香。他还说,在铁山的“道之处”石壁上磨过的铜钱叫做“北岭钱”,谁家拥有北岭钱,谁家荣华富贵。所以咱们也要爬到顶峰,看看“道之处”,磨几个“北岭钱”。虽然次日才是庙会,可今天元宵节龙灯会也不同寻常,从早到晚都能断断续续看到龙灯表演。我紧跟着他俩,边走、边听、边看,不久进了府门外大街。越是靠近府门广场,越发热闹非凡。看去,不大的广场上三条龙灯各占据一个道口,好像正准备入场。广场边缘的观者已经密密麻麻,街道挤的水泄不通。小孩看戏显得的困难,纷纷拨开人缝向前硬钻。我们侥幸找到了一个稍高的平台,不远不近,整好能够纵观全场。
舞龙起舞了,礼炮开道,鼓乐宣天。高跷、旱船、秧歌、木偶、黑驴儿紧随其后。巨大的火龙灯不是腾空摇摆,就是溜地滚翻。一会儿出水戏珠,一会儿龙盘高山。果然如同评书里说过的一样:“东边喇叭西边号,左面管子右面笙”。 场面如同疾风暴雨,锣鼓宣天礼炮齐鸣。阵阵鼓乐惊心动魄,串串礼炮震耳欲聋。舞场洪流滚滚,观众热血沸腾。龙腾一潮高一潮,欢声一浪高一浪,是如此的和谐,是如此的吉祥。舞手们不愧为山东大汉,人人像武士个个称英豪,虽说春风似剪,舞手门却是汗流浃背。舞出了邹城人民的水平,舞出了邹城人民的精神,舞出了邹城人民的幸福,舞出了邹城人民的希望。看:无论是舞者、观者、演者、奏者、唱者、听者,还是凑热闹者,辩门道者、学技艺者,无不情怀荡漾,共聚成浩浩荡荡的欢乐海洋。共同欢庆新中国的第八个元宵佳节、共同歌颂邹城人民的和谐、共同歌颂邹城人民的幸福。据说,晚上的龙灯汇演,是在点燃龙灯中的蜡烛下进行,那时的场面和效果更加精彩、更加迷人。
随着龙灯会结束,人群渐渐疏散,街道有所疏通。我们顺从洪洪人流,沿着府前大街继续逛景。除了沿途欣赏千姿百态的楼阁、牌坊、公馆、商铺、字号和五花八门的商品外,层出不穷的新玩意儿让我大开眼界。如:拉洋片的、吹糖人儿的、套圈圈的、抖空竹的、卖狗皮膏的、吹琉璃嘣嘣的举不胜举。打拳的、卖艺的、说书的、唱戏的、耍猴的、变戏法的数不胜数。满街都是玩具摊、果子店、杂货铺、插花棚、银匠楼不知看哪个好。还有卖泥人的、转把式的、抓彩的、刻猴的、蘸糖稀的也都进了城。连馍馍车子、烧饼筐子、地瓜蒌子、香袋挑子、糖球杆子、烟卷盘子、货郎担子、狗肉盒子、皮影箱子也进城枪地盘凑热闹。更有趣儿的是,他们招引生意的方式都很滑稽,十分吸引人的注意力。敲梆子的、打铴锣的、摇货郎鼓的、晃铃铛的、吹的、拉的、弹的、唱的都有,五花八门有声有色。但是,卖冰糖、麻板、糖球、烟卷的显然逊色多了。他们什么唤头也不用,干脆扯着喉咙阴风阳气地叫卖,南腔北调、千姿百态……我们正兴致勃勃尽情观看,表兄提示午餐,于是急忙回返。急行中举目眺望,真是满城繁荣景象,处处富丽唐煌。低头思想,怪不得父母再三鼓励哥哥姐姐努力学习,或许父母从来就没有放弃再返城做生意的希望。
回到姨妈家,姨妈正安排亲戚们坐席。这个筵席颇具特色,大盘饭菜都是姨妈自己亲手做成,亲戚们从乡下带来的众多土特品也装小盘摆上席桌,饭菜品种和数量极其丰盛。就座的客人,有老有少、有贵有贫、有工有商、有雅有俗。我与这些亲戚格外陌生,姨妈指点我逐一相识,并一一向他们问好请安。真是不愧为礼仪之乡,席上席下主人客人一团和气。或用酒、或用茶、或用餐、或言语,始终礼仪不止,互尊互敬,心心相印,自爱亲朋。席前席后畅所欲言雅俗共赏。客人们纷纷感谢姨妈的热情厚意,姨妈谦虚地说,都是亲戚不必客气。
后来才知,姨妈家所住的那个大院,是邹城“皮匠行”所在地,也是当地的回民区。那些作坊、店铺的业主多为回民。据悉,大院住着回汉两族历悠久,向来和睦相处同济与共,早已传为佳音。院首坐落着回民祠堂,每年的回民斋节,来这个大院的人更多,比元宵节更热闹,更繁忙。院内有60余间房子归皮匠行所有,其中近40余间属皮匠行商人的作坊和铺面。小炉匠行是一个穷行,只有16间房子,铺面作坊库房占大半,主要生意是铸造和经营明犁、犁铧、耧铧、耘铧。次要生意是修接犁铧、修补铁锅、维修水车、农具。生意小买卖少,房子紧张。所以,只有老掌柜、大伯、姨夫、表哥常住作坊。
晚饭后,兄长们把我丢给姨妈,他们到远处看火龙灯汇演去了。姨妈抽出短暂的时间,带我到西门口看花灯。我们的大院,各家门前的大红灯笼都已点亮,映得满院光辉,灿烂辉煌。出了大院,满街都是提灯笼、放烟花的小朋友,这里一群,那里一片。与我同龄小朋友十分的多,大些的小朋友自行成群结队。小些的小朋友多由家人陪伴。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衣着整洁、美丽健康,一个个圆润的脸袋,在花灯的照耀下格外漂亮。富家子女打豪华灯笼,华贵的新装锦绣闪亮。贫家小朋友天生丽质,嫣红的脸袋好像出升的太阳,一个个活泼可爱,一个个心情欢畅。纸制花灯较多,色彩鲜艳,精致亮丽,花团锦族,美不胜美。眺望西门里马路两侧,大红灯笼密集高悬,一排挨一排,一串接一串。随地势起伏,起起落落,层层叠叠,构成两条金色火龙,以远而近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烟花冉冉升起,光辉普天盖地,耀的街景金壁辉煌。鞭炮隆隆,声声入耳,回回荡荡,
此起彼俯。火龙灯边表演边行进,一队接一队,一场连一场,渲渲染染,浩浩荡荡。展示着龙的气概,渲染着龙的精神。龙灯到来无不欢声雷动,舞龙远去总是余韵不息。小朋友们如同花枝招展,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高举花灯歌颂伟大祖国,点燃焰花赞美礼仪之乡。多么令人珍惜的时光,多么令人迷恋的景象,可是,因姨妈甚忙,我门不能更多地观赏。
早听传说,城里人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乡下娃哪能不向往。可是,进城来只看见马路两边的路灯,不知道家庭的电灯是什么样,更不了解电话啥样。姨妈家道是有一架留声机,平时放在铺面的柜台上“唱洋戏”招揽生意,除外再也没有什么洋玩意儿。观灯回来一进大院,客厅立刻牵住我的目光。一道道强烈的白炽光柱,透过门窗射出,光照之处白昼般的明亮。我询问姨妈,这是不是电灯,姨妈风趣地告诉我:哈!乡巴姥,没见过吧!这不是电灯,这是煤气灯!咱们家只是在铺面里装了电灯,一会儿就能看到了。 我对煤气灯感到更好奇,怎么煤气灯比街上的路灯还亮?父亲道是经常使用噶石(电石)灯,看样子,煤气灯比噶石灯亮,噶石灯比路灯亮。想走过去从门缝里看个究竟,刚迈出两步,被姨妈一手拉回。姨妈告诉我,爷爷那里有客人,务切不能打扰他。我顺从姨妈回到家里。
那时,姨夫、大伯、大妈正悠闲地听留声机唱戏、饮茶、聊天。进屋后,还未等我张口向他们请安,就被大妈一手揽过去,令我依偎在他的怀里,问长问短。一会儿让我喝茶,一会儿让我吃糖,还不时地塞给我点心和水果。由于父母向来注重对我们兄弟姐妹礼仪教育,我感到依偎在长辈怀里不够雅观。于是,说了声给大妈甄茶,巧妙地离开大妈。这也难怪,据说大妈已近50岁了,还没有生养孩子。所以,不管她见到谁家的小孩儿,都是极其亲切、格外爱护。接着,我按照规矩,右手端茶壶,左手抚壶盖,一一给大泊、大妈、姨夫、姨妈甄茶,最后,甄自己的茶差衷。转动茶壶,让壶咀斜对“席口”,漫漫地放下,提议长辈用茶,自己退后坐下。也许是自己的举止过分规矩和恭敬了吧,我注意到,大家都停下讲话盯着我。只有姨妈例外,她正与大妈俯耳细语,不知在说些什么。片刻气氛改变,都乐呵呵地用茶。当然自己也十分欣慰和快乐。姨夫冲着姨妈说话:看明白了吧,大家主儿的后代是不一样,看来这家伙将来一定有出息。不知怎么了,话题转到姨表兄身上。真是无巧不成书,说曹操曹操到,姨表兄和兄长兴致勃勃凯旋而至。
他们给我买的一些玩具,一进屋就全抖擞出来,放在桌上,大家开始摆弄那些玩具:有手推的“王八打鼓”;有会走步的“皮老鼠”;有空竹、翻花、琉璃嘣嘣;有一个带表链的指南针,戴在腕上如同手表一模一样;还有一个“洋火枪”(火柴枪),每打响一次消耗一根火柴。我枪着试玩,笨手笨脚,不时逗的大家哈哈大笑。由于“洋火枪”射出的火柴秆有危险性,被姨妈当场没收,还教训了两位大哥哥几句。姨妈生怕我不愿意,变着法儿的哄我。其实,我完全理解姨妈的好意,我的一切回应,姨妈都十分高兴。
姨夫是抗美援朝二等甲残荣福退伍军人,在抗美援朝鲜战场上负伤,并荣立二等丙战功。退伍后回到家乡重操旧业,与其父(老掌柜,我称他为爷爷)一起经营这个铸造作坊。由于住房紧张,兄长和我的住宿已成难题。不得已在库房搭起一个临时地铺。库房与铺面毗连一体,前边是门市的柜台,后面就是长长的库房。姨夫和表兄拿上被褥,领我和兄长去库房休息。表兄先进屋,只听“喀吧”一声,哈哈!电灯亮了!他们忙者给我们理铺盖,我却置之度外,专心致志地打量那盏电灯。随后转身,顺着灯光看看库房里都是什么。原来,大大小小的铁器摆满高高的货架。多数器物都能认识:大个的有明犁、犁铧、犁铧尖、耧铧、耘锄铧、铁锅,水车管子、水车链子小点的有铁勺子、镰刀子、锅铲子、炉钩子、锄缚子、辘轳套子更小的都装在浅盒里,有顶针(指)、锥子、打皮刀,插板刀、切底刀、割脚刀(修脚刀)。货架尽头,还摆放着纺车锭子、猪草的铲子、扦高粱、谷子的掌刀(方言读作zhao dao)我正摸摸这个,敲敲哪个,兄长催我快去睡觉。表兄给我开了个玩笑:再看就给你挡住!让你什么也看不到!话音刚落,见姨夫拿来帆布和绳子,果然在地铺边拉起一道屏风,真的挡上了。其实,真正的目的是给我们挡风避寒。
我钻进被窝里,兄长拉灭了电灯。我并没有满足于白天的观赏所得,被窝里的我,闭目倾听城里的夜景。鞭炮声、礼花声、车马声、器乐声、喧闹声渐渐消失干净。看来与乡下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夜深人静,没有什么好景可听,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吧!
哪知火车站距我们只几百步远,白天市区渲闹,火车的轰鸣没有引起我太大注意。可夜晚就大不相同了!忽然注意到那轰轰隆隆,惊天动地的火车声。一会儿以远而近,一会儿以近及远,没完没了,无止无休。那鸣笛的怒吼声、砰砰的道轨声、闷雷滚滚的过桥声、惊心动魄的排汽声、鬼畜般的刹车声、机车打滑的咆哮声把我的耳朵眼儿灌了又灌,塞了又塞。一会儿逼迫我听“独奏”,一会儿强迫我闻共鸣。货架上的犁铧,被震的相互碰撞,叮叮当当。这“音乐”真还有几分诗情画意,不仅没有导致我厌倦,反而触发了我的好奇。这“美妙”的乐章也有暂停的时候,一经暂停,的确安安静静鸦雀无声。但屁大工夫又卷土重来。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反正是必须听。说来也奇怪,火车的鸣笛声不尽相同,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单有复、有轻有重。看来,这里边有名堂,明天问问表兄就知道了。由于兄长经常进城做事,常在姨妈家居住,我所好奇的东西,对他来讲都是司空见惯。我还在领略城里的深夜听景,兄长已经进入梦乡。不久,我也安然入睡了。
查看全文:http://hibaiducom/lxs8422101/blog/item/20033911e5c02376cb80c4aahtml
参看后续:http://hibaiducom/lxs8422101/blog/item/d1b7791f2475246af724e41chtml
“童言无忌”你听过孩子说了哪些让你哭笑不得的话
有小朋友的家庭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童言无忌”。什么叫语出惊人[呲牙],我跟大家分享几个让我超级尴尬的瞬间!
第一次:带孩子去聚会,有几个要好的朋友都已经成家有孩子了,只有一个一直单身,然后孩子被抱起来后就直接问了那个朋友一句话“叔叔,你的小孩呢”
第二次:当年还没结婚的时候有朋友来我们家玩,他们家小朋友当时就四五岁的样子,要一起出门玩的时候就直接问我老公“叔叔,你们家车呢”,当时我们还没有买车[抠鼻]
第三次:带三岁孩子去公司,临下班了我要带他去做地铁就说等一下其他的阿姨和叔叔。孩子非常热情的对着大家说“咱们都去我家睡觉吧,我和妈妈等着你们哦”。[飞吻]结果刚出门就撅着小嘴给我来了一句“真讨厌,都要去咱们家,真没办法”[惊呆]。等到大家再次一起等电梯的时候他又对着大家说“太棒了,大家都要去我们家啦”[紫薇别走]。被这孩子的心眼打败[鄙视]
有小孩子的爸爸妈妈,大家是不是也经常被小朋友的这些惊人语录逗笑。真的是又好笑又尴尬
然后我妈迅速起身打开灯,接着问我小侄女:“xx,鬼在哪里?”这个时候我小侄女把头蒙在被子里说:“奶奶,被窝里有一只捣蛋鬼”
真是虚惊一场!因为我小侄女爱看《朵拉大冒险》,里面经常说的一句台词就是:“捣蛋鬼,别捣蛋!”没想到,她会在关灯之后想起这句台词,真的把人吓得不轻呀。
当孩子会说话后,确实会说出一些让我们哭笑不得的话,因为孩子们拥有珍贵的想象力,而这正是我们缺失的。
女儿生下来一哭,我妈说,这孩子说话早,嘴巧。
我问怎么知道的?我妈说女儿的舌头又细又尖,将来绝对伶牙俐齿。
果然,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不间断地让我领教她的伶牙俐齿。
女儿在8个月时,就两个字三个字的往出蹦话。
1周岁生日那天,老公值夜班,女儿半夜4点就醒来,发现她爸不在身边,她就睡不踏实了,一个劲儿地翻来翻去往起爬,哭着喊着要爸爸。6点多天快亮了,我实在忍不住在她屁股上轻拍一巴掌,没想到她哭得更厉害了,我只好打电话让老公回来一趟(我们当时住在老公单位)
老公回来抱起女儿,女儿仰着脸,小手抓住老公的衣领哭着说,妈妈,打打。意思是说,妈妈打她了。
第1次说长句,是她1岁4个月。那是4月天,我爸在院子里翻地准备种点小菜。正在院子里玩的女儿突然问,姥爷你干啥呢?
过了一会儿,女儿又突然说,姥爷你看,太阳红红的,白云高高的。我这当娘的心里惊喜不已,感觉我女儿就是神童,不仅会说,还会用词描述。
3岁那年的“六一”,我妈逗她说,将来你长大了,姥姥也老了,你孝顺我多帮我干活,我就把金项链送给你。女儿一听,立刻端起院子里的簸箕去倒垃圾。没过3分钟,又端着簸箕喘着粗气满脸通红地跑回来,垃圾还在簸箕里。
我妈问她怎么了?她说,吓死我了,看到一个老讨吃,我怕他把我抱走,赶紧跑回来了。
正当我们夸她机灵的时候,她跑到我妈身后,直接从我妈脖子上往下摘金项链。嘴里还说着,你现在就给我吧,你这么大岁数的老太太了,还戴什么金项链?
我妈哭笑不得,说你长大我才能给你,现在不能给。
看到院子里小朋友骑着小三轮自行车,女儿也想要。我认为那种车子骑不了几天,不想买,我就说没钱。
女儿说,妈妈,你去银行取去吧,人家都去银行取钱。我告诉她,先要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用钱的时候才能去取。妈妈没钱存在银行,所以不能去取。她才似懂非懂点点头,但小自行车就让她落下了心病。
我下班和同事逛街买衣服,便宜的看不上,贵的又舍不得买,逛到天黑才回家。老公埋怨说,下班不赶紧回家就知道瞎逛,我又要做饭又要带孩子,做好饭还得等你。
我揶揄他说,挣不了大钱的男人,老婆想买件衣服都舍不得,还不想多干点家务?老公还没说话,女儿接话说,挣不了大钱的爸爸,给小娃娃买不了自行车,你就多干点家务吧。我抚掌大笑,老公却一脸苦笑。
有一次,我和老公不知道因为什么吵架,两人吵得面红耳赤,颇像两只掐架的公鸡,在我们将要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正看电视的女儿突然冲过来,挡在她爸身前,脸红脖子粗的向我大喊,你,你怎么回事?你一天就知道看别人的男人,骂自己男人!由于可着嗓子喊,女儿还呛着咳嗽了好几声。
老公听到这句话,满脸的傲娇。我当时的感觉是,冤枉死了!我什么时候看过别人的男人?
小孩在3 4岁是特别无赖的时候,我女儿也不例外。我们当时住在老公单位里,房子是水泥地,女儿老不穿鞋满地跑,搞的袜子上老有一层泥,说了几次都不听,我实在忍不住,在她头上打了两巴掌。
没想到站在我身后的老公生气了,一脚把我踹了个屁墩儿,我爬起来就和他撕扯在一起,老公抓住我的衣领,把我身子一转,又一脚把我踹倒。还没等我爬起来,女儿冲过来说,爸爸,打,打这个死猪,刚才她还打我了。
这句话把我和老公都逗笑了,也得亏女儿说了这句话,不然我那天真就让老公家暴了。
笑归笑,我悲哀地发现,我生了一个白眼狼,和我一点也不亲。
那时候电视剧《还珠格格》热播,女儿非常着迷,她说自己是紫薇,她爸爸是尔康,每天晚上10点左右,女儿就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开始喊,尔康,你去哪了?尔康,搂我睡觉。我问她,妈妈是谁?女儿想了想说,容嬷嬷。
这是传说中的小棉袄吗?
女儿5岁的时候,我们才从老公的单位搬出来。居住条件改善了,我觉得女儿该和我们分床了。书上也说,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到了5岁左右,家长应考虑与孩子分开睡。
于是我让女儿住主卧,我们住在次卧。那时候我还值夜班,我发现我上夜班走之前,女儿在主卧睡得好好的,等我下班后,女儿就睡在了次卧。
我问女儿怎么回事儿?女儿就说她主卧窗户上爬着白眉大盗武林高手飞檐走壁,她害怕不敢睡。我说你是武打电视剧看多了;老公则说孩子还小一个人睡怪可怜的。
我对老公说,你这样会让女儿有恋父情结,将来影响她的婚恋观。老公说你快别扯了,过去住房条件紧张,三代人挤在一条大炕上,也没见有几个人有心理疾病的。
老的教育不过来,我只好又去教育小的。告诉女儿男女有别,所以爸爸进男厕所,妈妈和你进女厕所;女大避父,你已经长大了,再不能和爸爸一起睡了。
女儿听到这句话,猛的抬起头,停下给布娃娃编辫子的手,黑黑的眼睛瞪着我大声说,你那么大的女人了,你就能跟男人睡,我就不行,凭啥?
我愣怔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公哈哈大笑,幸灾乐祸地说,你不是能的很吗?继续摆事实讲道理教育啊!
我稳了稳神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找到一个爱你的男人,结婚以后才能和男人一起睡。
女儿撅着嘴,扭着身子说,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找一个爱我的男人一起睡呀?
我老公说,长到你妈那么大就可以了。
现在,女儿长大了,她却不着急去找那个能和她同床共枕的男人了,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她所有的伶牙俐齿全部用于对付我这个老母亲,你说她一句,她能怼你十句,而且句句见血封喉,堵得你嗓子里火辣辣的,让你犯不上话喘不上气,只能干瞪眼。
今天“六一”儿童节,我们共同回顾她小时候的聪明伶俐和糗事,女儿乐得咯咯傻笑,说没想到自己小时候这么聪明。
我提醒她加强自身修养,赶紧学会做饭干家务,尽快把自己嫁出去,该气公公气公公,该气婆婆气婆婆,就是不要气我这个含辛茹苦的老母亲,我想多活两天。
没想到她说:“谁娶了我,上辈子绝对没做好事,他的报应就是我。”
1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三四岁,活泼可爱,伶牙利齿。
一次,他们家来了客人,吃了中饭后又逗留了一下午,最后说准备回家去了。
女孩的爷爷奶奶连忙挽留,说是让他们吃完晚饭再回去。客人当然是摆手,说算了算了。女孩的奶奶就不停地说,再多玩会儿,一定要吃了晚饭再回去。边说,还边去拽客人的手,那架势,真的是热情至极,简直让人盛情难却啊。
眼见得客人似乎慢慢地随着奶奶的拉拽,又有往回走的意思了。站在一旁的小女孩冷不丁地来了一句,晚上还在别人家吃饭,那多不好意思啊。
客人一听,似有醒悟,是哭笑不得,立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挣脱了老人的手,赶紧跑远了。当然边跑还边回头客气地对老人说,打扰了打扰了,下回再来玩。
你说这小女孩当时是怎么会想到说这样一句话的呢?
成人大都虚伪客套,但孩子却是直接了当。无意中说出了潜台词,犹如画外音提醒,让人立马清醒。
2
女儿小时候也是时常会冒出一些金句。
还记得她读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老公在家似乎很沉默,也不怎么和我说话。我虽然也察觉了,但并没有很在意。
谁想,有一天,女儿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爸爸这段时间都不理你?
我当然是说没有啊。
可女儿却十分肯定地说,他一定是外头有人了。
孩子虽然小,但她也会察言观色,分析推理。逻辑思维其实并不比大人差啊!
3
再还有前些时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小男孩。
他的弟弟出生不久,插着心电监护仪观察。小男孩趴在玻璃上看了半天,最后问妈妈,弟弟还要多久才能充满电和我们一起回家啊?
原本是一件让人心情沉重的事,但听了这个孩子稚嫩而可爱的疑问,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心底也不由得溢出满满的温情。
真是可爱的孩子们,童言无忌,想哪说哪啊。
我家大宝两岁多。有次到岳母大人家,他向岳母大人告状:“姥姥,爸爸打妈妈。”
我赶紧向岳母大人申辩,没有这会事。媳妇也说没这事。这小鬼头“理直气壮”的说,你骗人,前天晚上我看到你在床上打妈妈,妈妈痛得啊啊啊的叫。哎哟我的个妈呀,我和媳妇真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这孩子。
有次朋友来访,我问,嫂子干嘛不一起来?他说,上个月她走了(在我们这里指去世了的意思),我刚想安慰安慰他,这小鬼头突然来了句:叔叔,你干嘛不跟婶婶一起走?唉,我真想撕烂他的嘴。
侄子七岁,一家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结婚的镜头。他突然说:“我也要结婚。”弟媳来了兴趣,问他想要和谁结婚。他想了一下,说:奶奶最疼我,我要和奶奶结婚。弟弟来了句:你不胡闹吗?奶奶是我妈妈,你怎么能和我妈妈结婚呢?侄子“理直气壮”的反问:你能和我妈妈结婚,我为什么不能和你妈妈结婚?
我儿子四岁时,家里厨房装了抽烟机,他爸爸晚上吃完饭后,会到厨房的抽烟机哪里抽烟。
有一次我们三口在一起聊天,算计买东西花了多少钱,儿子突然冒出一句说,爸爸都是因为你抽烟,我们家里还要花钱买个抽烟机,如果你能把烟戒掉,我们会省一笔钱的[捂脸]
第二,我跟老公的婚纱照。儿子从会说话开始,就没怎么注意婚纱照上的人是谁。我当时也由于工作忙没理会,感觉儿子知道那是爸妈。
可是儿子在三岁左右的一个周末。看着我跟他爸爸婚纱照突然问我说,妈妈我知道了这个照片上的人是谁了,是你跟爸爸一起结婚拍的,你们俩结婚时,为什么不带着我一起去呀?我去了还能给你们俩放鞭炮[捂脸]
第三,儿子小的时候,我跟他爸爸用一个计算身高的公式计算了一下,儿子未来的身高会是多少。儿子说都是妈妈矮拖了我的后腿。可是等到青春期时,儿子的身高长到了一米八,我说再不用长了。可是过了几个月,给儿子测量身高还在长。儿子说都是妈妈闲着没事找个高丈夫,让我也长得太高了[捂脸]
现在儿子身高一米八八了,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但是我没事时回忆起儿子的成长经历,感觉成为了妈妈的美好回忆,既可爱又可笑。
儿子4岁,因为生病,有一周时间没去幼儿园了。一天我领他下楼,在小区里碰见他同班的小朋友萌萌,萌萌上来就给儿子来个拥抱,亲热地说,墨墨,这么多天你怎么没上幼儿园呢。儿子说,我有病了。萌萌拉着儿子的手很认真地又说,墨墨,咱俩结婚呗,一起过日子,这样我就能照顾你了。在一旁的萌萌妈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姑娘,你是个女孩,咋能在外面说这话呢。萌萌瞟了一眼妈妈,不是你说的吗,结婚了两个人才能总在一起,我喜欢和墨墨永远一起玩。
“妈妈,我可能有了!”
儿子四五岁时,有一天夜晚不明原因地上吐下泻,折腾好几次,我一边清理一边担心地问:“宝贝,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吐得止不住呢?”
等我给他擦完嘴角,儿子淡定地说:“没关系,妈妈,我可能有了!”
本来担惊受怕的我忍不住哈哈大笑,问他:“你有什么了?”
儿子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电视上演的,一个人呕吐就说明有了。”
谁能告诉我,他有什么了?
那时我还是一个单身汉,住在我隔壁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这对夫妻有个9岁大的小萝莉女儿,长得挺可爱的。有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去得有点晚。当我回到家时,已经是天快黑了。我看到隔壁那可爱的小萝莉自己在家门口,他们家门又是紧锁着,我就考虑带她去我家吃饭!
那次,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担心她害怕,又担心这个时候了,不知道她的父母什么时候回来。我这人一下子热心感爆棚,想着带她去我家吃饭,当我对那位可爱的小萝莉说,要她去我家吃饭时。她居然一反常态,哭着对我说:“叔叔,请你放过我吧,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听完这孩子说的话,我当时就凌乱了,我感觉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真的是那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啊!
这就是“童言无忌”我听过那孩子说了那些让我哭笑不得的话!
哎!当时我就在想,现在的这孩子,都在想些什么啊?我这可是好心啊!
不过,也不得不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这么小的孩子,心智还不太成熟,很多事情还不太懂,多点防范意识还是好的,这也倒是可以理解!
隔壁庄的一大爷去世了,我4岁的小侄子对我妈说道:“奶奶你也死了吧,死了我就可以趴桌了”。
只因前段时间,我们庄子有去世的,一门的未出五服,比较亲,全村都会随礼,然后吃大席。
这次邻村的一大爷去世,我小侄子拉着我妈,说要去趴桌,我妈就告诉他,不亲不可以去。我侄子小吃货为了吃大席就跟我妈说“奶奶那那你也死了吧,死了我就可以趴桌了。”
“那我死了,挖个坑一埋,你就再也见不到奶奶了”我妈很认真的回答他。
“再也见不到了吗?”
“是啊,都死了埋起来了,咋还能再见到呢?”
“那你别死了,我不想看不到你,我也不想趴桌了”我小侄子想了想慎重的回答道。
这是前几天我妈给我讲的,我妈还好点,我们村里有些大娘一听直接揪着耳朵开打,都不给孩子解释一下的。有时候听到孩子这些天真的想法,我们应该给他科普一下,让他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是什么,知道事物的界限是什么。
以上来自网络,我是 @v乌梦笙v ,分享给你好玩的生活日常。一个小问题:你家熊孩子有过“童言无忌”吗?评论区等你分享。
1 梦见小葱或蒜黄的周公解梦:
吉凶指数:82(由佛滔居士根据数理文化得出,仅供参考)
梦见蒜,预示秘密会暴露,导致他人与自己吵架,倒霉的事接连不断。
梦见小葱或蒜黄,会遇上特别投缘的人,有聊不完的话题,也容易因此而误事。夜晚会是比较轻松的时间,有什么想说的,不如约对方出来彻夜长谈吧!
出行的人梦见小葱或蒜黄,建议阻碍,延后出发。
怀孕的人梦见小葱或蒜黄,预示生女,春月占生男,平安。
恋爱中的人梦见小葱或蒜黄,说明虽然停顿一段时间不来往,好好沟通有希望成婚。
本命年的人梦见小葱或蒜黄,意味着诸事有波折,心情不稳定,慎防小人设计。
做生意的人梦见小葱或蒜黄,代表女性职员发生纠纷,慎防小人设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