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之间生气了怎么去和好(情侣吵架要怎么和好)

情人之间生气了怎么去和好(情侣吵架要怎么和好),第1张

凡是不能只看表面,吵架得看为什么吵,一般来说,吵架的原因是意见不统一,但是实际上架吵到后面,往往跟意见无关了,情侣之间的争吵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同时也是情绪发泄的出口。

双方都想要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对方拒绝以后,事态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慌了,产生负面情绪,说出一些口不择言的话,用暴躁的状态掩盖自己内心的无力感,这就是吵架的内在逻辑。

吵起来的,是两个无助的人,但凡有能力解决当下的问题,也不需要用这种尖锐的方式。

先搞懂了吵架的内在原因,再去看吵架的形式,就能明白,他跟你吵的是生活琐事,表达的是自我需求,但背后透露出的是这个人内心的无助感。

为什么会无助呢?

因为度过热恋期的情侣们,面临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你为什么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

刚刚步入恋爱关系的情侣不会天天吵,他们彼此对对方还有滤镜,互相都挺迁就对方,过了激情期,来到平淡期,两个人要实打实的相处了,必须坦诚相对,这时候缺点就暴露无遗了。

生活习惯不一样,处事方式不一样,三观都有偏差,尤其是同居之后,生活交集很多,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空隙,就会出现很多意见不合,频繁争吵是一个磨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发现这个问题,就是褪去了光环效应之后,对方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人。

他身上有很多你看不惯的地方,还有很多让你讨厌的缺点,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你喜欢上的是他这个真实的人,还是你想象中的他?

这将决定你是要继续还是要放弃。

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你不可能得出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答案。

有些人承认自己喜欢的是想象中的人,就是想找一个足够完美和爱自己的人,两个人足够契合,不会吵架,OK,这没问题,赶紧放弃这个去找下个,不要浪费时间。

另一部分人就走上了努力改造对方的路,一遍遍表达自己的需求,一遍遍吵下去,最后又回到问题本身,又想放弃,换人。其实这也是停留在“喜欢想象中的人”,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象中的人。

当发现对方难以改变,就陷入无助,感到自己对现状无能为力,僵持在一些情绪里。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想象中的人”,是一个像母亲一样能够包容自己的人,一个极度喜欢自己,能理解自己情绪的人。

但是谈恋爱的过程中,你不可能遇到一个这样的圣人,人人都有自我,你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他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不仅不是你想象中那个条件完美的人,甚至都不是一个足够在意你的人,现实就是这样,他可能很自私,可能是个妈宝,可能很邋遢,可能出轨,可能向你提出奇葩的要求,可能控制欲强喜欢管束你……你们有一万种争吵的理由,但有的人还是放不下,因为喜欢。

争吵就是因为不接纳彼此,然而真正的喜欢都是从接纳开始,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或者说决定喜欢一个人,你是从接纳他跟你的不同,以及接纳他的缺点开始的。

不接纳等于不喜欢,放弃没什么可惜的。

真的喜欢一个人,是看见了对方真实的自我,发现了对方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人”,仍然接受。

如果你想把他改造成一个你想要的人,那放弃吧,如果你是真的喜欢对方,争吵没有什么可怕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按我说的下面几点做。

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多么简单的一个点啊,在座的却没有一位能做的到。

吵架里面大部分吵的都是情绪,吵的很凶的时候扯什么皮出来的都有,就是羞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真实感受和情绪行为有很大的差别。

举个例子,你有重要的事情打电话给对方,对方迟迟不接,你的怒气上来了。

情绪表达A:你死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接我电话!

感受表达B:你不接电话我着急,我现在都生气了。

用A来表达,也是为了证明B,很多人都是弯弯绕绕攻击了对方一大顿,不过是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补偿自己的感受,或者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你想想A和B的回答能一样吗?

情绪表达A一般就带节奏了,回答的那个人要么开始解释“我刚刚在干嘛,不是故意不接你电话”,要么就是同样被你气到反驳“你吼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么!”都不是在讨论你的感受,忽视感受的后果就是接着吵,上升到“你根本不在意我的感受/你就在意你自己/你根本不爱我”的高度上,翻出旧账不停的互相指责。

感受表达B,回答的那个人不会凭空骂你为什么着急生气,生气有错等等,他只会跟你说“你别生气了”,谈感受会被安慰,闹情绪会被攻击。情绪的目的也是指向被安慰的,所以说你要是别的技巧不会,就打直球,直接告诉对方结果“我在生气/我在愤怒/我在难受”。

总之就是,因为XX事,我现在的感受是XX,一切花里胡哨的发泄方式都是低效率的表达,不如直接告诉对方你因改变不了他而感到无助、不安。这一次争吵就会消弭于无形。

沟通的时候尽量不要翻旧账,也不要主观臆测、判定和联想。

举个例子,事件是男生和女生约饭,男生没有提前订好餐厅,两人在外面等。

女生:吃顿饭要等到什么时候,干脆回家得了,你做事就是这么不靠谱(判定),上次让你帮我取个东西也是丢三落四(联想和挂钩),你不想做你就早说(臆测)。

男生:我那不是忘了么,你靠谱,老叫我订桌干嘛

女生:你什么意思,你怎么不把自己忘了,每次都这样跟你说了多少遍,说到底你就是不把我的话当话(进一步挂钩和升级,已与当下的事件无关了)

男生:你能不能别这么自私,什么都要听你的,你尊重过我吗,我那么忙能记住所有事吗?(情绪对抗)

原本一件小事,还是因为外力的作用,只要盯着吃饭的问题解决,换家餐厅就可以了,结果两人话赶话,怨气原来越大,小事化大,性质也一步步升级,可谓是得不偿失。

很多争吵只要就事论事,不向外扩散,杀伤力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甚至两个人都吵不起来了。

事态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上就能消灭争吵。

有些人会说自己做不到,就是想翻旧账,前后联想,不,你做的到,只要你真的愿意改善这种情况,你就做的到不翻旧账。

越稀释,得失心就没那么重,才可以客观的看待问题。 有些争吵都是没有必要的,鸡毛蒜皮,你自己的心态好了,视野开阔了,自然不会计较鸡毛蒜皮。

奔着两个人在一起的结果,过程中的困难就更容易被一笑了之了。

人总是有局限的时候,尤其是在恋爱的磨合期中,智商情商都被需求感拉低了,给你造成的不适感,其实是在提醒你是时候要平衡一下感情生活和个人生活了。

把重心落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让自己变得更好,其实也是给这段感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固执的一面,想谈长久的恋爱,就要适应人性的自私,吵架吵到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你们俩都是情绪型,没一个能理智刹住的,那么你们可以制定一些情侣之间的游戏规则,约束彼此的行为,比如:

今日事今日毕,吵架不过夜,问题一定要在睡前解决掉;

约定好吵架吵得再凶也不能提分手,这是底线;

只要有一个人喊停,或者喊出某个约定的暗号,两个人必须停止争吵;

先道歉的人可以得到对方的罚款五百……

根据情况制定被双方都认可的规则,遵守规则行事,可以有效的遏制吵架的蔓延。久而久之,相处模式才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这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接纳对方的一些缺点,不要强制对方为你改变什么,该迁就的时候就迁就,多付出一点,多包容一点,别计较谁先低头。

谈恋爱肯定会遇到困难,哪对情侣不争吵?如果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却因为克服不了磨合这一关,吵着吵着就分了,我觉得太可惜了。

多少人对象换来换去永远在吵,换到的是自己不那么喜欢的那一个,最后自己可以跟任何人好好相处了,可是却不是那个最喜欢的人,多可惜啊。

尝试着去交流,提升谈恋爱的技巧,留住喜欢的人吧,你不会后悔的。

心理测试:测试前任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

1 在一起时你们是否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经常觉得很累 —2

很少为了小事争吵 —2

偶尔会,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认为你是一个喜欢自我反思并愿意改正错误的人吗?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会把自己的烦恼主动告诉你?

经常说—5

不怎么说 —4

4你会把你们恋爱的过程跟你的父母说吗?

事无巨细,经常跟我爸妈吐槽 —6

偶尔他们问起来就说一下 —5

几乎不说,没啥好说的 —5

5面对你想要的东西,你愿意花费多少精力去获取?

一切随缘,是我的终归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说不定能成功—6

拼尽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们分手是因为出现了第三者吗?

是—A

否 —7

7分手后对方是否主动联系过你?

是— D

否 —C

态度一:子女始终不闻不问

徐先生的父母争争吵吵经历了三十多年,父母的感情并没有因为争吵而出现大的变化,有些小摩擦、小矛盾,他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都不会去管他们吵架的事情。当父母吵架时,他要么出去,要么就干自己的事,只当没发生。而且现在生活压力很大,回家希望能够开开心心地和父母一起吃顿饭,如果参与父母的争吵,容易影响自己的心情,所以干脆不管。

专家点评:父母之间的争吵,子女不能完全不管,有些时候父母吵架也是引起子女重视的一种暗号,所以遇到父母吵架时一定要分析他们争吵的原因。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之间的拌嘴是不需要干预的,因为共同生活了一辈子,尤其年老了产生摩擦难以避免。而且有的老人挑起事端的时候纯粹是为了调剂生活,就好像我们平时生活里的问候和打招呼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并没有横眉立目,反而有几分玩笑在里面,包含了关怀与温情。

另外,父母争吵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可以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争吵出现冲突,子女还是应该加以干涉,防止争吵升级为冷战甚至暴力。案例中徐先生对于父母争吵一律不管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子女可以用一种较为幽默诙谐的方式来协调,说一句玩笑话,淡化一方的缺点或者过失,活跃气氛,转移话题,让气氛重新变得和睦起来,防止父母长期吵架出现新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为情绪激动而出现危险事件。

态度二:一旦吵架强行拉开

父母吵架大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不阻止他们会越吵越来劲儿。父母年纪大了,吵架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伤害感情。因此韩先生不希望看到父母吵架,每次看到他们为了一点小事争执,他总是极力相劝,要是觉得他们动真格了,韩先生就强行把父母分开,以缓和一下情绪,否则争吵升级,可就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定要冷战好久呢。

专家点评: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作为子女参与父母的吵架,首先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好分寸。晚辈干涉父母的事情,本身就有些不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待问题的看法也不同,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年龄差距,必然存在代沟,这样不加协商地强行拉开正在吵架的父母,容易把自己置于裁判的位置,当裁判的裁决不能让双方信服时,换来的可能是父母双方将对对方的不理解埋在心理,下次争吵时更容易翻出旧账。

另外,强行拉开正在吵架的父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父母吵架升级,但这也相当于强行剥夺了他们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机会,有些事情在争吵中反而能够说清楚、讲明白,强行拉开后可能话还没说清楚又出现了新的误会,使得矛盾越积越深。

父母吵架的时候,子女最好的办法是做完家务活,然后再来轻松地问一句,“你们吵完了没有啊?我活都干完了”,“吵完了就吃饭吧”,“吵完了咱们出去走走”之类的话,轻松地缓和气氛,转移争吵的情绪,也给父母留了面子,可以说这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态度三:子女偏向一方

熊女士因在北京工作,平时回老家的时间也不太多,回家如果是遇到父母吵架,她一般都是偏向母亲。她的理由是,父亲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工作上,很少操持家里的事情,不知道其中的麻烦,如果是因为家里琐碎的事情争吵,很显然父亲是没有道理的。另外,母亲相对于父亲而言,在发生争执时,无论从气势还是声音上都处于弱势,女儿很自然的就会向着弱势的一方。而且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父亲在女儿心中都处于威严的位置,女儿自然与母亲更亲近些,所以当父母发生争执时肯定偏向母亲。

而郝先生则认为,父母因为家庭琐碎事情吵架,大多是因为母亲太啰唆,一点小事总要唠叨半天,父亲难免会怒言相对。而且很多次吵架时父亲的观点自己也很认同,所以偏向父亲让母亲妥协。

专家点评:首先,当父母争吵时偏向一方并非明智之举,有时还可能激化矛盾。因为父母吵架时,如果子女在场,一种情况是为了家庭和睦不再争吵,另一种情况是碍于面子力争胜出。如果是后者,子女参加进来且偏向一方,另一方会觉得很失望,甚至因此更加恼怒。

从案例中看,女儿更偏向母亲,儿子更偏向父亲,这其中也不免带有感情色彩,这与子女各自对事物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女性天生同情弱者,自然站在母亲一边,但如果是理在父亲,女儿的这种偏袒,会让父亲感到委屈,长期下去,会导致父女关系的疏远。而儿子因为很多看法和对事情的理解与父亲相似,偏向父亲在所难免。但儿子偏向父亲给母亲的伤害会更大些,因为当父母争执时,母亲更希望儿子站在自己这边,因为儿子成人以后是一种力量的象征,这种力量甚至高于父亲,且大多数母亲会更心疼儿子,看到儿子偏向父亲,母亲从情感上难以接受。

子女最好的办法不是积极干预父母的争执,而是始终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来协调,做到不偏不倚,讲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冷静下来,停止争吵。

态度四:当时不管事后协调

自黄**懂事以来,她就觉得父母经常吵架,典型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以前没有办法,现在大了觉得他们吵架很影响感情,但又不知道如何制止他们吵架,只好等他们吵完后再去跟他们讲道理,尽管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但也没有出现大的矛盾激化。之所以她选择事后劝说,是因为父母吵架时,一旦她介入,父母就会吵得更凶,有时连他们争吵的原因都不知道,劝架行为很难奏效。

专家点评:这是子女对待父母吵架时一种比较普遍的态度和行为,特别是随着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父母吵架时子女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另一方的孤立,当时很难插手,为了劝和父母只好事后找他们协调。

相对其他办法,这也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可取的办法。因为这样既不会导致父母碍于面子一争胜负,也不会因子女的参与节外生枝。但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一定不让他们出现超出常理的谩骂和暴力行为,所以父母吵架时并非绝对旁观。

这种事后协调的方法也有一些好处,比如遇到父母因争吵后出现“冷战”几天不说话的局面,子女可以在父母之间互传歉意,遇到父母不能相互理解时,子女可以帮忙分析,尽量劝说父母,达到让父母尽早和解的目的。

专家提示

1绝大多数老人在生活中与老伴小摩擦比较多,属于正常现象,儿女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老人行动不方便、记性差、沟通能力也相对低一些,更主要的是,大多数老人的生活并不充实,很多时间都和老伴在一起,摩擦自然会多些。

2 一般情况下,儿女最好不要当时就直接参与父母的吵架。只要是不涉及原则上的问题,小摩擦很快就会被感情化解,儿女的参与反而会让老人的小摩擦升温。另外,有的老人会碍于面子开始较真儿,甚至大动干戈。有时候,事后和父母讲道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3儿女更不应当做的是,站在父母其中一者的立场“帮忙”,这样另一个老人就会觉得儿女不向着自己,感觉自己被孤立了,会产生寂寞感和嫉妒感。

证明你的女朋友有了意中人,一路向北这几个字是暗号,现在了一个暗号被对方知道,既然你是她前男友都不懂!就更有问题。一:现在还是春天,花草树木不是青青绿绿的,(春天也容易走绿色之路)所有的很多的人…在春天 花难成~容易吹掉下来…在春天:青青绿绿的年轻新人也多!(在春天桃花是最多;别人不变心是很难)跳槽的人也多…比如是工作,这个公司或这个工厂 又来了新人…女的变心了,男的变心了,见到新人来了又帅气,这刚好合适她的口味了!所以已经变了,不再是你的人了…!该放下时就放下,免得伤了自己还伤了人生财富运。特别是在春天;贪新鲜的女人…最难得到结果!特别是见到一个爱一个的人,无论男女…如追求这种这样的人最怕了!难有结果只有结束(剧终)。

很多同事朋友和我说,自己和丈夫在结婚后好像吵架越来越频繁了,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

以前看别人的生活觉得"这点小事有什么",但是等到自己也成为局内人时,才会觉得生活的琐事总会让人想发脾气。

比如谁送孩子去学校、谁多在家陪孩子、谁打扫家务做饭、谁来管理钱财收支、谁来辅导孩子作业等等,双方总觉得对方做的太少没有替自己分担,或者根本没有关心孩子。

很多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是一个"大忌",大家都说,每次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事后都懊悔不已,暗暗发誓下不为例,可到了下一次又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千万不要将恶气堵在心里,学会做好吵架的"技巧",吵吵更 健康 。

看到很多家长们都为自己失控吵架而事后反省,一派的忏悔痛苦,我其实觉得这样反而更不 健康 。

我们之所以觉得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主要是因为这会给孩子造成主要的三点影响:1孩子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变得自卑;2孩子会害怕,产生心理阴影,没有安全感;3会给孩子树立坏榜样。

但是我们脱离这三点,要想在孩子面前做到"零吵架",我相信没有多少家长能做到, 有时候你觉得隐藏地很好,其实孩子还是能发现。

我们懂得其中道理,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强行将那股埋怨、怒气、委屈、愤恨憋在心里,但往往都会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小心泄露出来。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心理医生朋友和我说过,在他咨询中心那片找次数最多的那类人,竟然都是被人认为懂事乖巧的学生,而少有暴躁易怒爱发火的人。

因为懂事的孩子总是将怒气和委屈都压在心里,但这些情绪并没有消失,常年沉积在心里总会早某一刻爆发,引发更大的祸事。

所以,在家中我们为了避免让孩子看到争吵现场,常常以孩子来作为"休战暗号",可是矛盾没有真正解决,下次只会新账旧账一起爆发,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回到起点,我必须要说,父母吵架确实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爱丽丝( Alice Schermerhorn)就曾经对此做出过研究,并得出结论: "童年的任何'不愉快的小事',比如父母争执,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但同时,爱丽丝也说:

"矛盾很难完全消除,但是我们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即便发生争执,也依然在乎着彼此,问题总是能够得到解决的。要让孩子对父母的婚姻有信心,这一点至关重要。"

但是吵架是个广泛的概念,吵架也分很多种。

我们所要真正避免的,是那些"破坏性吵架",这种吵架父母们进行人身攻击和威胁、充满暴力行径、没有底线以及会不和谐很长一段时间的争吵。

这种吵架对孩子是最有害的,长期如此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痛苦、焦虑的情绪,导致孩子无法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同时也容易导致孩子暴躁情绪的形成。

不过,心理学家发现,有一种吵架叫 "建设性吵架" ,这是对孩子有一定好处的。

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帕特里克·戴维斯和其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235个有5至7岁孩子的家庭,发表结论:他们 发现建设性的婚姻冲突会增强孩子的 情感 安全感。

其他研究发现,这种婚姻冲突 对孩子的解决能力和应对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所以他们提倡父母们应该有互相妥协和积极的部分在争吵。比如你埋怨丈夫总是忙于工作而对家务毫不上心,但也要换个立场,丈夫同样用工作为家庭做出贡献。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最终通过某种方式解决了矛盾。 比如在上述例子中你和丈夫沟通交流了你的感受,你们两个一起为此做出改变和牺牲,他能更多地参与到家庭中,你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打辅助"。

这样,比起关起门来掩耳盗铃,以为孩子听不到你们争吵,或者是将情绪压在心里进行冷战,这种"建设性"吵架更能让孩子看到"矛盾出现——冲突——解决"的过程。

就像爱丽丝说的,让孩子知道父母即使发生争执,也依然在乎着彼此,问题总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这样的过程比起一味隐藏怒火,假装幸福更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增进亲子感情。

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从"破坏性吵架"向"建设性吵架"转变,或者直接避免"破坏性吵架"呢?

家长们只需要做到以下3点,家庭的幸福感就会有所提升!

1首先,吵架时避免攻击和威胁

"破坏性吵架"最大的特征就是使用暴力,不论是暴力的行为还是暴力语言,只要是谩骂给对方造成了人身攻击和身体的打斗,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

攻击会让孩子潜移默化中学到错误的解决冲突的方式,而威胁会导致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所以如果你们不可避免地要吵架,首先双方先冷静几秒, 遵循"以事代人"的原则,以解决冲突为目的。

很多妈妈们和我说,有时候吵架完会发现纯粹只是过了嘴瘾,或者就是伤害彼此的感情,除此之外冲突和矛盾还摆在那没有解决,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并且,父母们应该要告诉孩子吵架的原因和理由,并勇于承认错误,像孩子表示父母还是爱他的,不要让孩子在一旁成为无人在意的透明人。

2尽量"建设性吵架"

我们没法控制吵架,那么我们就选择"建设性吵架"。

我们或许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但回过神来也要和对方说明问题所在,达成和解,在孩子面前表现了争吵, 也要表现出对对方的理解。

必须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再怎么吵架也不会影响爱他的程度,吵完就完,不要再围绕同一个问题重复唠叨,做到"今日架今日毕",而这就凸显最后解决方式的重要性了。

一定是双方都认同并且都能接受的让步,避免冲突的反复。

3及时安抚孩子

吵完架一定要及时安抚孩子,这里我们要做到2点:

(1)将吵架的结果和道理都告诉孩子

既然吵了架就不能白吵,在解决问题后我们将结果和道理告诉孩子,不仅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也会因此更认真地倾听道理;

(2)告诉孩子父母吵架不是他的错

孩子在认知发展不成熟的时候,会认为是自己做不好才会导致父母吵架,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

"每个人都会吵架的,就像你和你好朋友也会闹别扭不开心一样,等吵完架睡一觉第二天不是又好了吗?"

总而言之,规避吵架不现实,如果实在控制不住,那不如当做一次教养孩子的机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道理,吵吵更 健康 。

我是童心妈妈 育儿 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85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