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工整跳脱,开笔清新自然,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出”和“归雁”遥相照应,写出了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青山”点题中的北固山表达了诗人希望鸿雁传书的思想之情和新旧交替的胸襟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的特点是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创作背景:

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沿江东下,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历来是人们交口称誉的佳句。同时诗人张说曾将此二句诗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之士,令为楷式。殷璠《河岳英灵集》更谓“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称:“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应当说,这两句诗受到普遍的喜爱是有理由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86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