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方言你能听懂几个因语音和地域差异,东北各地,各城市、乡村之间口语读音略有不同也有些词语需要儿化音,本文并未做儿化音处理如有不同,留言探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东北话方言你能听懂几个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东北话方言你能听懂几个
叽叽jìji:在黑龙江,叽叽表示争吵。吵且不愉快,闹别扭,闹掰了。近义词为“叽格”。例:小王和小张闹叽叽了。
叽叽jīji:鸟叫声;小声且不停地说话、语速很快。
喳喳chācha:耳语,小声商量、议论;喋喋不休说个没完。例:你俩在一起喳喳啥呢?老王不能说话,一说话就喳喳起来就没完。人家在那说话聊天,你过去喳喳啥?近义词“喳咕chágu”。
喳喳zhāzhā:鸟叫声;高声叫嚷;说话语速快,声音大,不停顿;许多人同时说话,混乱听不清楚。近义词“喳呼”。例:老张家那小丫头片子可能喳喳了。就听你在这喳喳了,快消停会吧。
犟犟jiàngjiang:争吵;辩驳。争吵双方各执一词,都非常固执。近义词“犟固”
杠杠gànggang:争吵;拌嘴。例:小王和小张杠杠起来了。
吵吵chāochao:高声争吵;吵架;许多人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大声说话;环境本来需要寂静却有人开口说话。例:最经典的东北语句之一:都小点声,败吵吵,领导来了。
叭叭bāba:贬义。与自己无关却硬要出头且不停地说话。形容人能说会道。例:有你啥事,你在这瞎叭叭啥?
哔哔bībi:贬义。说话啰嗦。说或磨叽些自认为对,别人却不以为意的话。
叨叨dāodao:唠叨不停,絮絮叨叨,唾沫翻飞说起来没完没了。
哔哔叨叨bībidāodao:过分的磨叽、唠叨、絮叨。贬义。同义词“叨哔叨”。
嘟嘟dūdu:嘟囔。小声、反复的自言自语,发泄情绪。例:你在这嘟嘟啥呢。
嘚嘚dēde:唠叨;絮叨。贬义(厌恶)。近义词“嘚啵”“嘚啵嘚”。例:就这么一点小事,你怎么还嘚嘚起来没完没了。
嘞嘞lēle:说个没完;没完没了地唠叨。例:别听他瞎嘞嘞,没有的事儿。你们去旁边剌儿说去,别在这嘞嘞了。
咧咧liēlie:胡说、乱说;咧开嘴哭。例:你走开,别在这瞎咧咧。这孩子咋这么能咧咧(哭)呢,咧咧起来没完没了。
忒忒tēte:乱说。同“嘞嘞”“嘚嘚”
翻翻fānfan:唠叨;翻旧账;指责;数落别人过去的不是。翻找;翻白眼。例:过去的事情老是拿出来翻翻,有意思么?那本书你再翻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去把衣柜再翻翻。老跟我翻翻眼睛,想吓死人啊。
曲曲qūqu:耳语嘀咕;曲咕。例:你俩不好好上班,在这曲曲啥。别人家的事儿,你不要跟着曲曲,在家消停的待着。
哝哝nēngneng:鼻音重且语言不清晰地嘟囔。复式叠词为“哝哝吃吃”,“哝吃哝吃”。例:你别哝哝了,哝哝也没用。
嗷嗷āoao:喊叫。例:老张在那边嗷嗷喊啥呢?还是别嗷嗷了,嗓子嗷嗷破了他们也听不见。(嗷嗷的áoáode:adj待续)
嚎嚎hāohao:大声叫嚷。同“嗷嗷”。
嚎嚎háohao:大声哭泣。例:老王媳妇可能嚎了,一吵架就开嚎,嚎嚎起来没完没了。
嚷嚷rāngrang:大声吵嚷;声张。例:大家别嚷嚷,听一个人说。这事不能往外嚷嚷。
抓抓zhuāzhua:大声快速说话,没有停顿地连续说话;吵闹、嚷嚷、无理辩三分;叫嚷。作为形容词用时多用来形容妇女比较厉害,口才好,嗓门高。近义词:贴近“碴拉”。
呛呛qiāngqiang:众人一起议论、争辩;七嘴八舌地吵吵。近义词“呛咕”。
哽哽génggeng:有时也读作一声。小孩似哭非哭、没有眼泪、没有语言输出的哭泣声。通过撒娇、耍赖、哽咽等方法来祈求达到某种目的和需求。近义词 “哽叽”。例:快去看看孩子,怎么刚放下就哽哽上了。
吭吭kēngkeng:低声哭泣;吭哧。同义词“吭叽”。
鞥鞥ēngeng:哼唱;轻声哭泣。“鞥”表示回答,是可以、好的、行、中、知道了的意思。在黑龙江,鞥就是“嗯那”的意思。鞥鞥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一个人在轻声哼唱。
哼哼hēngheng:哼叫。猪的叫声,过去年代“哼哼”代表的是猪。现在是指因某种原因发出声音,主要是疼痛难忍而发出的声音。还表示一个人低声吟唱发出的声音。
磨磨mòmo:磨叽、磨磨叨叨、翻来覆去地说。例:昨天老张来了,跟我磨磨一天,我也没答应这事儿。
磨磨mòmo:没有理由的纠缠;转来转去。例:这孩子太能磨磨人。他围着锅台磨磨一天。
嘎嘎gāga:放声大笑。有时也读作二声。例:这孩子不禁逗,一逗就笑的嘎儿嘎儿(gárgár)的。
因语音和地域差异,东北各地,各城市、乡村之间口语读音略有不同。也有些词语需要儿化音,本文并未做儿化音处理。如有不同,留言探讨。
海安方言的语言根基
上海财经大学汪如东先生的著作《海安方言研究》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特别是他对积20多年之努力收集的5000多个海安话词汇进行分类列举,给许多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字工作的同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仔细研读会发现,其对海安方言语言根基的形成尚欠深入的剖析,这里笔者想粗略的作点介绍。
众所周知,海安方言隶属江淮方言区。
江苏境域被长江、淮河两条大河分为三块,而这三块大地正好各有一个自己的方言区。大体上说,长江以南是吴方言,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是江淮方言,淮河以北约一百公里以外是北方方言。
我国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间,气候物产,语言风土,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语云:“桔逾淮而北为枳。”这是地理环境使然。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方言差别,固自己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或失在浮清,或滞于重滞。”扬雄《方言》记载显示,早在汉代江苏境内偏西地区,西接淮河南北是一个方言区。这个方言区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为江淮方言区,进而横亘江苏中部,使全省成为三个方言区。
认真研究江淮方言区的语言特质,又可以分扬淮片、南京片和通泰片。
从商周两代开始,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发展。现今江苏方言的分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华夏族向南发展,从关中、中原出发首先到达江汉流域。《诗经》国风中《周南》有《汉广》,《召南》有《江有汜》,都是江汉地区的诗,可以称为“楚风”,说明殷周之际那里已被视为诸侯国之列,语言文化已经华夏化了。周初周公旦曾率军东征,战胜东夷,但是南面今江苏安徽境内的徐夷、淮夷仍很顽强,曾多次与周互有攻伐,战争使敌我双方进行了语言文化的交流。到春秋时期,徐夷、淮夷才被吴国征服,今江苏全境几乎全被吴国所有。这时吴国与中原诸国关系密切,与蛮夷各族一起共同接受华夏文化。春秋《左传》记载的“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就是对这种密切关系的真实记载,而“郧”,即是今天海安的立发桥。吴侯会卫侯、宋皇瑗于海安立发,说明当时海安已成为吴国与中原诸国密切交往的要冲之地。而海安人的语言从那时起就既受吴语的影响,又受中原华夏文化的灌输。
东周以后,楚国向东扩张,吴楚连年战争,虽然楚国失败,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进文化却因战争的缘由更多更快地传入吴国,加速吴国烙上华夏印记的进程。这时吴国与中原内地的往来更多,公子季札出访鲁、齐、郑、卫、晋诸国,表现出很高的华夏语言文化修养。晋国助吴攻楚,派去战车队,教以战法;齐国军事家孙武到吴国帮助训练吴军;齐景公还把小女儿嫁给吴王阖闾的长子;孔子的弟子子游是吴人,曾在鲁国任武城宰,另一个弟子子贡是鲁国人,则多次游说夫差、勾践之间;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吴,过江时渔父唱歌交流示意,这表明南北语言可通。还有文种、范蠡也是楚人,他们到越国做官,出谋划策,语言上也没问题。所有这些都表明吴越两国已放弃原来的蛮夷语言,成为与楚方言相近的华夏语的一个方言。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心开始东移,楚语对江淮地区的语言影响就更大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处于分裂状态,战争频繁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纷纷避乱南迁,江淮和江南地区受到中原汉语的冲击,以致江淮之间逐步演变为江淮方言,甚至扩大到南京、镇江一带。
再后来,南京先后多次成为全国的都城,其语言在北方洛阳人南迁南京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类似洛阳话的通语,即后来的官话。到了明代,南京又成为帝王京邑,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南京话就因之取得官话的地位。而江淮地区与南京紧密相连,因此江淮方言也就受官话的影响而形成上江官话与下江官话。海安地处长江之尾,在江淮方言区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中隶属通泰片。
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一书将海安方言归入第三区;1978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海安方言归入江淮方言泰如片;1998年出版的《江苏省志.方言志》把海安方言归入第三区通泰片。不管怎么说,海安方言始终与江淮方言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人说,海安人从北京坐火车到扬州,一上火车就像到了家一样,因为海安话与扬州话本质上是一致的,海安人与扬州人、泰州人语言上交流没有障碍。
海安方言既然隶属江淮方言,并且是下江官话,其语言自然大多可用书面文字表述;而其语言特质也就更接近于官方话,有的在古汉语中就可以找到依据。海安方言有些词语,外乡人一听,云里雾里,不知何意。但若仔细推敲一下便会发现,原来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古语。时至今日,海安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较为古老的上古、中古的语言、词汇。如:
杲(gǎo)昃(zī)。杲昃可以说是海安方言中最具特色的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东西”。
古代称日出之处为“杲”,日落之处为“昃”。《文心雕龙.物色》曰:“杲杲为日出之容。”而《说文》则曰:“昃,日在西方时侧也。”因此太阳东升西落,喻为“杲昃”相连,可借指东西方位,再引申为物事意义的“东西”。所以海安人说“什的杲昃”就是“什么东西”,并不土。
再如“釜冠”。海安城乡所有老百姓都称锅盖为“釜冠”。古汉语中“釜”是指锅子,冠是指“帽子”,由“帽子”引申为“顶”或“盖”,因此锅子的“帽子”就是“釜冠”了。海安方言的深厚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海安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称谓,也可以看出悠久的文化色彩,比如:
妈妈:在海安方言中,“妈妈”读作“māmā”,指的是母亲;如读作“mama”,则指的是伯母(伯母与母亲平辈);如果读音儿化,读作“mǎmer”,则是丈夫对妻子的呢称;若后面再带点尾声,读作“mǎmergǎ”,那就是对女人的蔑称了。
爹爹:爹爹在海安方言里不读diē而读diā,辈份则增加一辈,用以称呼祖父辈的人。
细、大:海安方言中通常将最小的称为“细”,如“细姐”(最小的姐姐)、“细哥”(最小的哥哥)、“细舅”(最小的舅舅);也称最大的为“大”(头儿tou),即不读“da”而读“tou”,如“大(头儿tou)爹”,用以指排行第一的中老年男人……
当然,海安境内的方言也略有差异。总体上是操下江官话,但实际上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还是可以分为四类,即海安话、东路话、南乡话和下河话。东路话中又因李堡、角斜历史上有启海移民而操吴语,进而形成当地人能说两种话的现象。
海安县城居民大多说海安话,并以县城为中心,向东、向西辐射15公里左右的扇形区域构成方言小区。其他方言有向海安话靠拢、再向普通话贴近的趋势。下河话受海安话影响较明显,南乡话次之;东路话较稳定,向海安话靠拢的速度相对比较慢。
海安方言虽有特殊称谓的差异,但总体上语言、词汇仍沿袭江淮方言区的语言特质,因此与扬泰方言非常融洽。这就是今人捧读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常可以读到类似海安话句式的缘故,而许多外地人真正接触听懂了海安方言也觉得不土的根本原因。
海安方言举例
爷爷-----嗲嗲 外公----葡嗲嗲 伯父---大大
姐姐---假假 哥哥---锅锅 妹妹------眯子
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偶溜啊溜啊溜蛤四不曾拴到她!(吾溜啊溜啊溜啊还是不曾栓到她)
不得了,水泼出来了——没得命,水斧出来喽!
这件衣服是我自己缝的——这千衣上四偶自给儿绞的(这件衣裳是吾自给儿绞的)
你吃饭了吗?——你各曾7帆啊?
睡觉——猴皋
受苦——挨稿
晚上—雅里 (夜里)
东西 ------- 杲昃(gǎoze,口语中讹音为gǎozi, 杲,太阳刚上树梢,代表早上,是为东;昃,太阳在西)
看什么东西呀——望神尼杲昃啊(望什呢杲昃啊)
很早——老早八早
很大——无大不大
嚣张---老象 (老相)
罗嗦-----恰(第二声)咀 (嚼蛆)
很-----的没的命
小板凳——爬爬凳
什么东西----什里搞子(什呢杲昃)
吃饭了吗----额成吃嘎
一下子——一哈子
刚才——先老儿
拖鞋---嗒嗒儿
脖子---井刚 (颈干)
丈夫---孪强
老婆----女将 或 马马儿
没办法——么得八发
螺蛳----乌裸儿
锅盖 ---- 釜冠("釜"是锅,有成语"破釜沉舟",冠就是帽子,锅盖就是锅的帽子)
螃蟹-----旁海
回家------嘎去 (家去)
聊天——搭寡
明天见---门淘见
吃晚饭---床牙饭
吵架---刚丧
死相---死刑样子
到你家玩---到里嘎耍仔
温开水----闷汤咽
小男孩:细拿宝 (细拿褓,细是小的意思,"拿褓"是骂小孩的话,意思是夭折后拿去埋了,还有"背锹","摆夭"都是骂小孩子的话连起来就是咒小孩死了,要背上锹,拿上褓,把死掉的小孩摆在那,埋了)
小女孩----细啊头 (细丫头)
费话多----穷嘴
吃东西----床倒头
摩托车——魔耷差
故弄玄虚——拿乔、拽
蛤蟆------癞保 (癞宝)
青蛙-------田鸡
蚯蚓 -------湖仙
蜈蚣---百脚
小提桶——小亮子 ---小瓷亮
驼裸----- 淘米的器具
汤普子----- 热水烫壶
腊月子----- 月亮
沙儿 ----- 调羹
做什么==做什呢啊
瞎说==恰区(嚼蛆)
笨蛋=二里不登的
短裤——裤头
烧水的罐子——汤罐
斧头——胎五
尺子——测
厕所——毛缸
鸟——恰儿
鸟窝——恰阔
鸽子——过子
鲫鱼——就鱼
黄鳝——长鱼
鲤鱼——花鱼
河蚌——活外
文蛤——差偶、欢子
臭虫——骚气娘子
猪要生了——猪子要哈
水开了——水忒啊(水透了)
粥溢出来——粥噗出来啊
流水——侯水
就是这样——秋搭样子
小心脚下——相咯脚的
就这么多了——秋大多(就这样多)
打架-----擒搞
瞎说--活嚼大头蛆
女儿——阿头 (丫头)
儿子——小火儿(小伙)
是的——恩拉
美国——米国
去哪儿——上哪爱去啊
不上路子---吾儿禄山
小——滴滴点儿(点点)
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她的存在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至今还有很多古汉语词汇,以及一些生动的、有意思的口头语。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剧等。这些曲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狭义上的“扬州话”一般指扬州城区方言,扬州郊区又称其为“街上话”。而广义上的扬州话还包括邗江、江都大部以及仪征东部、高邮、宝应、淮安主城区、淮安楚州区、淮安金湖、盐城、建湖的方言,还有安徽的天长市,俗称“大扬州话”。
音系特点
声母方面:
扬州话有17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与普通话相比,只比普通话少了zh,ch,sh,r,n这5个声母。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一致。普通话的平卷舌,扬州话里是不分的,扬州话用z,c,s,l来代替zh,ch,sh,r。
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如:家,“家去”中念ga,“家庭”里念jia。不可混淆。
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与普通话一致。
泥母、来母、日母混同,就是所谓的n,l,r不分。洪音韵母前为l,细音韵母前为n。如:脑=lao,凉=niang。但是,扬州郊区很多地方是区分n,l的。
韵母方面:
扬州话有47个韵母。和多数官话方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保留入声韵,入声收喉塞音韵尾。古咸山摄三分为桓欢、寒山、先天韵。如:关=guan,官=guon,山=san,扇=xian等等,这些是与普通话不同的。
北京话的前、后鼻音韵尾,在扬州话中分别合并。冰=宾,静=进。
果摄不区分开合口,一律读o。如:贺=货=ho。和=河=ho。
声调方面:扬州话有5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今归入去声,古次浊上声今归上声。古清去、浊去;清入、浊入则分别合并为去声、入声。 除入声外,其他字的调类与普通话基本相同。
关于扬州的诗句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南朝宋人殷芸《小说》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孤狼说明:这个“上”字现在多用“下”字)
另外孤狼自己一向认为: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扬州出怪杰。
没去过黄梅县的人大概也听过黄梅戏。黄梅戏最初形成于黄梅县孔垄一带,后因种种原因,在安徽安庆发扬光大。黄梅话跟普通话很接近,只是音调有所不同,仔细想想,其中有些词汇很有意思,譬如: 马马:老婆、女朋友的统称。让人不由得想起王洛宾歌词: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呦……“马马”一词形成年代较早,也反映了过去女人地位低下,只能做牛做马、沦为男人的附庸。
苕:骂人的话,傻的意思。黄梅话中,“苕”又是红薯的口头称呼,红薯成为傻瓜的代名词,就因为它长得笨头笨脑?附近武穴市(原广济县)称傻瓜为“椭子”(音译),莫非也喻外形笨拙之意?
搞钱:黄梅话中的“搞”可作多解,等同于东北话中的“整”:搞钱——赚钱;搞么事——做什么;搞鬼——捣鬼;搞点吃的——弄点儿吃的……可活用于诸多场合。
撤白(念拆沛):意曰撒谎。这个词有点匪夷所思,全国独一无二,从字面上看,应作空口说白话解,倒也贴切。戈孽(音译):夫妻吵架,邻里闹矛盾都称“戈孽”,这个词不大好解,据我揣测,应该算针尖对麦芒、于己于人都无好处之意,既如此,还是少与人争斗的好。 …………
黄梅方言常把ch 念成q,后鼻音省略,有的zh ch sh 和z c s不分……有规律可循,像上述有意思的词汇还真不少,倘要编著一本《黄梅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词典》,估计没个三五年下不来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儿(下乡)
傻瓜: 嫂(上乡)、苕、夯巴(下乡)
要饭的人: 讨米的(上乡)告胡子(下乡
婴儿 毛恩阿(上乡)、灭乃(轻声)(下乡)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㔚。三声。
汉语拼音kou的音序里,没有kou二声字。只有:抠(kōu)、口(kǒu)、扣(kòu)、三种声调。其次,全国大部分方言多是有音无字,只能找个近音、近义字表义。
建议用“㔚”三声字,变读二声。
抠的意思:
1、提挈、撩起。
2、探取。
3、捉拿、拘留。
4、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从里面往外挖。
5、不必要的深究;向一个狭窄的方面深求。
6、北平方言。指吝啬。
排名第十:湘新方言
湘新方言 分布在湖南长沙,湘潭,洙洲三角洲及周围。长沙是湖南的省会, 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湘新方言的代表排名第十。讲话人口占中国人口的2。5%
排名第九:湘老方言
湘老方言与湘新虽同被人叫为湖南话,却有很大的不同。湘老方言比湘新方言更接近古汉语,在外人听来,比湘新方言更难懂。且湖南话这两派方言相互听不懂,无法交流。虽同为湖南人,却只能用普通话沟通。
所以衡阳话作为湖南湘老方言的代表排名第九。讲话人口占中国人口的2。5%
湖南人讲话我们听不懂像是在吵架一样。
排名第八:广州话 (白话,粤语)
广州话可以说现在是流传广泛,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州话,但是我把广州话排名七的原因是,广州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有些珠三角的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广州话纵然我们听不懂,但听起来很好听,唱歌压韵起来也是蛮不错,自从有香港撑腰之后,广州话越来越泛滥了。
排名第七:赣语
赣语,或称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於江西中北部、安徽西部及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靠近江西一侧的狭长地带(如浏阳、平江、茶陵等地)以及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区。使用人数约为汉语总人口的24%。
排名第六:苏州话
吴语的分支。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
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
排名第五:温州话
吴语的分支。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排名第四:客家话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客家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为客家方言。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 右。
排名第三: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12%左右。
排名第二:闽南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 3%左右 。
排名第一:潮汕话
潮汕方言,即汕头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但它比闽南更特别。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意为一辈子都学不会的语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
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问方言,音韵与现在的闽南话大体相同。现在的潮汕人与闽南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潮语中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等等;潮语中古汉语保留较完整,潮语一字多义,一个 “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现在使用潮汕话的人数大概有3000多万,1000多万在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另外的就是分布在海外的1000多万的潮汕华侨。潮汕人占香港人口的六分之一,潮汕帮又是香港第一大黑帮,因此香港第二语言就是潮汕话,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在香港**听到有人用潮汕话骂人的。
东南亚使用最广泛的方言就是潮汕话,潮汕人遍布全球,其中在新加坡就有70万,在泰国有500多万。
五个口就是五与口合在一起,所以是吾字。
一个口 日 ,二个口 吕 ,三个口 品 , 四个口 田 ,五个口 吾 , 六个口 唔(五口加一口) ,
七个口 叱 ,八个口 只 ,九个口 味 :八加(+)一口 ,十个口 古。
吾是一个汉字,读音为wú ,上下结构,部首为口。从五从口。五,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口指生命。吾,施身自谓也,自称;我;我的意思;姓。
扩展资料:
吾wú
代
形声。从口,从五,五亦声。“五”在九个个位数中位置居中。“五”与“口”联合起来表示“位置居中的”、“中立的”、“介于两者之间的”。
本义:中立的。
引申义:在你、我、他三种单数人称中介于“你”和“他”之间的人,即“我”。
同引申义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常清静经》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吾其为民佣者乎。——《民佣石瑶臣》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同列为缩项。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
特书以志吾愧——明 王时敏《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袁可立子)》
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我的住所);吾党(我的同乡;吾辈)
我们〖we〗。如:吾匹(我类);吾曹(吾辈,吾俦,吾侪,吾等。我们);吾属(我等);吾伦(我辈);吾们(吾人。我们)
参考资料:吾_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连吵个架也是极富地域特色。
不同地方的人,永远不知道哪一句话的惹着了别人。然后,那个刚刚还和你一起笑着的人却已对你怒目而视了。
北京人吵架不带脏字,却能骂的你找不到北。
比如,“还甭跟我耍哩格儿楞。敢情你也有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的时候儿,平时那大嘴叉子一张不挺能白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费了半天的吐沫,我也不跟你嚼舌头了,借光儿,我找个豁亮的地儿焖得儿蜜去了。”
瞧,顺溜的你还没回一个字他已说完了。
或者,吵着吵着,你突然会多一个孙子,转眼自己也会变成孙子都有可能。
“诶唷我的祖宗诶,您可真把自个当大爷,你算哪根葱啊,孙贼,你丫给我站那别动!”
从祖宗降到大爷,瞬间成了孙子,对面的人一脸懵逼。
东北人呢,一般吵架不过三句,因为他们秉承着“能动手尽量不吵吵”的原则。
“不是我埋汰你,不是你老婆有点二儿,还真没人嫁给你,大老爷们娶个彪娘们儿,嗑趁死了。
你算哪根葱?
有本事你再说一句!
嘿,你瞅啥?
瞅你咋地?”不用说,后面就开始了全武行。
四川方言挺可爱,别看他们吃的火辣辣的,但说起话来还是挺萌的。
一个说:你吃饭垒尖尖
一个说:你做事梭边边
吵架迅速升级后,一个说:你个锤子,吃你X个铲铲,另一个不甘示弱:你个龟儿子,X你X个仙人板板!
如果这不是吵架,场合不对,让外省人听得只想笑场。
天津人可能血液里都带有相声基因,连吵架也不放过。你看,这就来了:
干嘛呢!干嘛呀您介四?
嚷嚷嘛呀?你这烧包臭狗屎
介不没眼的事么,您说您介是干嘛呀?
嘛玩意儿!信不信我削你?
上海话骂人真的很毒了,刚坐在公交车上马路中央横过来一辆三轮车,司机好大声的用上海话吼“喂!死人啊侬,脓脑子瓦特啦?小赤老!”
不过上海人骂归骂,却很少动手。从开吵到结束,围观的人都已散了,吵架的人还没吵完。放在东北人身上,架都干完了。
这里列举的仅仅是几个地方的吵架,是不是挺有意思?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吵架方言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