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第1张

1)压抑

弗洛伊德把压抑称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 压抑 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内容不能接近意识(不是装作不知道,而是压到意识外,发生过但似乎没有任何记忆,不知道发生过)。压抑看似有效,但它并不是无需付出代价的,因为压抑是一个稳定、主动的过程, 它需要自我持续地消耗能量。压抑大量强烈的想法和冲动,使自我没有剩余能量可以运作,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那么一场维持稳定人格的战斗必将失败。

2)升华

精神分析学家们通常认为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在 升华 的作用下, 自我会把危险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认可的行为 。如在体育运动中,本我可以表达其攻击性,自我无需耗尽能量抑制这些冲动。

3)替代

与升华一样, 替代 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不同的是,替代性冲动不会带来社会奖赏(例如,将怒火转向更弱小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许多不合理的害怕或恐惧都只不过是象征性替代(如儿子害怕马是替代害怕父亲)。

4)否认

和压抑不同, 否认不是忘记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尽管所有证据都表明是事实 (如否认伴侣的去世,生活还是像他活着一样,吃饭留座等等)。

5)反向作用

在运用 反向作用 时,我们会 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怕的念头或欲望。 原因在于这种真实的想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使得自我必须证明这种想法不正确(如内心憎恨母亲的人总是告诉别人自己多么爱母亲,强烈性欲望的人参加反色情斗争)。

6)理智化

对可怕的无意识念头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方法是, 在它进入意识层面之前,先从中去掉情感的成分 ,使用一种严格的理智而非情感的方式检查我们的意念,可以使某些想法进入意识,而不造成任何焦虑(如一个女人想象她的丈夫会出可怕的车祸,于是反复念叨系安全带,弗洛伊德学派的治疗师可能会认为,她在无意识中对她的丈夫怀有某种憎恨)。

7)投射

有时候我们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这种防御机制称为投射 。(如一个认为她周围邻里私生活都不检点的女人,可能她自己想做些不检点的事;宣称世界充满猜疑和欺骗的人,无意识中承认他自己就是猜疑别人的骗子。)

阿德勒认为,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弱小,无助的,完全依赖成人。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由于人们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环境不同,个体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 生活风格

阿德勒将常见的生活风格分为四种类型

支配-统治型

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和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

在儿童期,他们在地板上打滚、哭闹,希望父母向他们屈从;

这样的人容易发展成虐待狂、违法者和药物滥用等。

依赖-索取型

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依赖别人照顾他们,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在儿童期,他们的父母可能过于溺爱,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些孩子很少需要自己努力做事,很少感受到挫折。

回避型

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

他们常常是自我关注的、幻想的,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优越。

社会有益型

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互相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霍妮根据人们避免焦虑的不同方式确定了三种交往风格。霍妮指出,大多数人会根据应对焦虑的不同场合,选择这三种风格中的一种来使用,但神经症患者在各种社交场合,只能使用其中一种。

爱因斯沃斯和她的同事在对婴儿和母亲的研究观察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类型:

荣格根据力比多的倾向性将个体性格划分为外倾性和内倾性两种态度类型,外倾性的人力比多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内倾性的人力比多活动倾向于自己。外倾型(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倾型(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孤僻、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荣格指出,个体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向何处去。一般地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

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结合,荣格描述了性格的八种机能类型:

1)外倾性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如科学家;外倾思维型的人,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

2)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他们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如哲学家;内倾思维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3)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的情感符合于客观的情境和一般价值,荣格指出,外倾情感型的人在“爱情选择”上,表现最为明显,他们不太考虑对方性格特点,而考虑对方的身份、年龄和家庭等方面;外倾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外露,爱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4)内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情感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激发,思维压抑,情感深藏在内心,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气质常常是忧郁的。

5)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头脑清醒,倾向于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但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外倾感觉型的人,寻求享乐,追求刺激,他们的知觉是客观对象的直接反映,一般情感是浅薄的,直觉是压抑的。

6)内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远离外部客观世界,常常沉溺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的知觉深受自己心理状态的影响,艺术性强,直觉压抑。

7)外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力图从客观世界中发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他们对各种尚孕育于萌芽状态但有发展前途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并且不断追求客观事物的新奇;外倾直觉型的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

8)内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内倾直觉型的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如艺术家。

荣格并没有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地划分为8种类型,他的心理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兼具外倾型和内倾型的中间型,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有些人更多地发挥某一种机能,另一些人发挥另一种。此外,外倾型或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两种态度和四种功能类型的基础上,有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16种个性类型(2^4)。

偏好 是类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被理解为 最自然、轻松地去做 ,类型理论经常使用利手的比喻来解释偏好的意义。 这意味着个体在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过程中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每一个维度的两极中个体总是倾向于使用某一极的方式,偏好和行为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

卡特尔利用 因素分析 技术确定了16中基本的人格特质(根源特质):

确定和描述人格基本维度的工作并没有止步于卡特尔的最初模式,研究者们近来在对人格进行因素分析时却有了一个惊人的、相当一致的发现。一些不同的研究群体从许多不同的人格研究资料中不断地发现了五个人格维度的证据。

还有些人格描述不能被五因素模型所包括,如 虔诚、朝气蓬勃、节俭、幽默、狡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合理的归因能够提高成就动机。

在成就情境中,人们不仅渴望成功(为了掌握or为了成绩),有时候更在意不要失败(趋近成功or回避失败)(2×2):

医学专家发现,心脏病患者与没有心脏病的人相比,表现得更主动,精力更充沛,更具有支配性。简单说,他们的人格看起来与众不同,心理学家很快找到了这种特质(A型特质)的三个主要特点。第一,A型者更具竞争性,为成功而更努力地奋斗;第二,A型者有时间紧迫感;第三,A型者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斯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这四种液体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气质的四个类型:

一个普遍接受的气质模型划分为三个气质维度:

两位发展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经过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特质都有变化,但有一个特质显示出了明显的稳定性。

二种态度:内倾型与外倾性

内倾型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这种类型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关注事物的本质,不会太多考虑他人或者社会的感受和约束,有很多内心想法、幻想甚至幻觉。

外倾型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这种类型的人更注重外在世界,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做太多关注,甚至是厌恶、拒绝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关注事物外在的现象,并以事物的外在现象吸引自己的关注,经常用他人或者社会的标准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简单看来内倾型好像依靠自己想法而活的人,天天生活自己的梦幻世界里;外倾型是现实的、理性的,这种类型的人才能在社会存活下去。然而在荣格概念里人不应该只有现实,还应该有内心,因为内心是力量强大的“潜意识”,每个人都逃避不了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不关注内心,那些强大的“潜意识”会压抑不住的跑不出,自己会被潜意识牵引进入“古代时代”或者“野蛮人时代“。

四种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通过加入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功能,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外倾型思维、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八种类型。

思维,荣格所谓的思维区分,就是看他进行思维判断时是由依据外界提供的资源,还是依据自己的主观资源。而“外界”指个人的感觉--知觉系统提供的信息,也包括传统和教育传达的信息。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内倾型思维的人更多的像现实中那种欠缺理性考虑和综合判断,经常靠自我经验判断的人;外倾型思维就是现实中的“改革者”“检查官”“良心净化者”。

情感,对事物的好恶感受。内倾型情感的人,对事物好坏判定出于自己内心对事物的好恶感受;外倾型情感对事物好恶判定出于事物本身,比如某事物别人都说美,那自己就认为这物就是美的物,我应该喜欢。

感觉,用感官觉察客体是否存在。内倾型感觉的人很难接受客观的理解,同样他也很难理解自己,因为感觉本身是不理性的;外倾型感觉的人简直就是为感觉而活的人,一切的感觉都来源于客体,如果客体能够引发感觉,那客体就具有了价值。他渴望得到最强烈的感觉,所以一生都在不断寻求强烈的感觉,他的思维和情感只与感觉有关系。

直觉,对事物的变化发展的预感,无需解释和推论。直觉更贴近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的心理结构。内倾型直觉要么是神秘的梦幻者和预言家,要么是艺术家和幻想狂人。

当然是外倾的。这里你要注意,内-外倾是一个维度,思维—感情又是一个维度。它们是互不影响的。

外倾表示更关注于外界,思维表示更为理性。

因此,外倾思维型的人往往更偏向于喜好关注社会问题,以群体和规范的角度理性地思考问题,他们会遵守法规,以外界标准来衡量自己——这样的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考试成绩爱与别人相比而不是与自身水平的进步与否相比;但是又因为能理智思考而不会由于成绩落后而自暴自弃。

答案:荣格根据里比多的倾向而把人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内倾型和外倾型。除了这种态度类型或一般态度倾向外,荣格还提出了个人心理活动以及解决问题的四种心理功能: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感觉发现事物的存在,思维叙述这是什么东西,给予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名称;情感告知一件事情是接受还是抵制,是否满意;直觉则在不能获得有关现实的信息时,就会产生有关过去或将来事件的预感。荣格利用两种态度倾向和四种功能的组合,描绘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性、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性、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性和内倾感觉型。

荣格首先将心理类型分为外向和内向两种,又按人类心理的四种功能---思考、情感、感觉和直觉,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

1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唯一看重的是感官的对象。他们热衷于积累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经验,是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头脑清醒,但并不对事物过分地追根究底。他们按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待生活,并不赋予生活以自己的思想和预见。

但他们也可以是敢于享乐、追求刺激的。他们欠缺理性,情感相对浅薄。他们的全部生活仅仅是为了从生活中获得一切能够获得的感觉。他们中典型的极端者,或者成为粗陋的纵欲主义者,或者成为浮夸的唯美主义者。他们可以根据感觉倾向,沉溺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嗜好,具有变态行为和强迫行为。

这种类型以男性居多。

2内倾感觉型

和所有内倾型的人一样,内倾感觉型的人也远离外部客观世界,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有的时候,他们会被集体潜意识表象困扰,不堪承受外界的各种印象,他们需要较多时间来吸收和理解这些印象。他们还会为一种标志着内向特征的东西难于表达而感到苦恼。

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是平淡寡味、了无生趣的。除了艺术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表现自己,然而他们创作的作品又往往缺乏任何意义。他们也是缺乏理性,感情功能不发达。在外人看来,他们可能显得沉静、随和、执著和自制,而实际上由于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贫乏,他们往往并不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

这种类型以男性居多。

3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思维指向外部客观世界,对事实感兴趣,很容易为客观思维所吸引,使客观思维上升为支配他生命的激情。他们可以将感觉、感情置于一旁,不予理会,坚持思想流动从客观的已知材料出发,并重返这些材料,换言之,外在现实是其思考的起因也是目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认识客观世界,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目标是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创立理论体系。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在外倾思维方向上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通常倾向于压抑自己天性中情感的一面,因而在别人眼中,他可能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显得冷漠和傲慢。

如果这种压抑过分严重,情感就会被迫采取迂回曲折甚至病态反常的方式来影响他的性格。他很可能变得固执、自负、迷信,不接受任何批评。由于缺乏情感,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这种人中最典型、最极端的就是所谓"学术狂",或周期性地变成一个精神反常的怪物,即所谓"科学怪人"。

这种类型以男性居多。

4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思维是内向性的,他们对事实不感兴趣,而对观念感兴趣。主要品质看待事物另辟蹊径,能创造一些新的理化和新的视野,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对他们而言,外界事实不是目的,只是证明其观念的论例证而已。

哲学家或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家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希望理解的是个人的存在。他们对外部世界很少注意,对周围的人、事往往心不在焉,会引时不合时宜的注意,与人一起时羞怯而沉默寡言或反映突兀;独处时会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极端的情形下,他们探测自身的结果可能与现实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最后甚至可能割断与现实的联系而成为精神病患者。

他们具有与许多外倾思维型的人一样的性格特征。因为与外倾思维型的人相同,他们也不得不随时保护自己,以免遭受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情感的纷扰。他们往往显得冷漠无情,因为他们并不重视其他人。

他们渴望离群索居,以便沉溺于玄想。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思想是否为别人所接受。尽管他们很可能有那么几个与他们属于同一类型的人作为他们的忠实信徒。他们容易变得顽固执拗、刚愎自用、不善于体谅他人;易变得骄傲自大、敏感易怒、拒人千里之外。随着这种倾向的加强,被压抑的情感功能很可能以变态和狂热的方式对其思维施加影响。

这种类型以男性居多。

5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使理智服从于情感,容易受到客观外在标准的制约,经常被身处的环境控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与世界可以协调发展。

他们会固守已有的价值观念,历史感和传统感较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类人在团体活动中很受欢迎,大家喜欢和他们相处,认为他们热情,能干,有魅力,有道德感,觉得他们真诚助人。

另一个极端,则让人觉得浅薄、虚伪,失了人情味。这是他们过于压抑思维功能引起的,这类人的思维能力并不发达。

它更多地体现在女性身上。由于她们的情绪随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往往显得反复无常,水性杨花。外界的任何一点极轻微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她们情绪的变化。她们往往多愁善感、浮夸卖弄、过分殷勤、强烈地依恋于他人(这种依恋又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的),她们的爱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变为恨,她们的情感没有什么新颖的内容,完全是一套陈词滥调,她们总是乐于追逐最时髦的风尚。

通常情况下,这类型的人往往能相对顺利的找到不错的伴侣。

6内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也较多地见之于女性,她们最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被主观感受支配,关注点会集中于内在情感,内在感情是由一些原始的情感意象所激发,所以会表现出原始的、不同寻常的和富有创造力的特点。这种类型的人不在关注外部世界,因此适应性会比较差。

她们不像外倾情感型的人那样炫耀自己的感情,而是把它深藏在内心。她们往往沉默寡言、难以捉摸,态度既随和又冷淡,并且往往有一种忧郁和压抑的神态。然而,她们也往往能够给人一种内心和谐、恬淡宁静、怡然自足的印象,往往在别人看来显得具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她们属于那种所谓“水静则深”的人。

事实上,她们也确乎有某种深刻强烈的情感,只是不善表达,他们的创造力会表现在文艺作品之中。

7外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的特征是异想天开、喜怒无常,他们从一种心境跳跃到另一种心境,借以从外部世界中发现新的可能性,新奇事物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是他们生活的动力,不愿意忍受一成不变的事实,颇具叛逆精神,风俗习惯和宗教法律并不能对他们造成多大的约束力。当他们专注于追寻新的事物时,他们的感觉信念完全不能影响他们,但他们也有建设在他们直观、合理的看法上的道德和信念。

由于缺乏思维能力,他们不可能长期顽强而又勤奋地追随某一直觉,而不得不跃向新的直觉。他们可以作为新企业或新事业的推动者和发起人而作出特殊的贡献,但他们却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始终维系在那上面。他们容易把自己的生命虚掷在一连串的直觉上,毫不吝惜的把自己的发现、创新拱手让人,而自己最终却一事无成。

他们不是什么靠得住的朋友。尽管他们同别人每打一次新的交道,总是对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可能性抱着极大的热情,但他们在交往中往往由于自己缺乏持久的兴趣而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他们有许许多多的兴趣爱好,但很快就会厌倦并放弃这些爱好。他们通常很难固定地从事某一种工作。

这种类型的人不容易忧愁。

8内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从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可能性。荣格认为“内向直觉的世界是集体潜意识,是模糊不明的经验的背景,即所有那些对于外向来说是主观的、奇怪、诡异的事物”。

最典型的代表是艺术家,但也包括梦想家、神秘主义者、充满各种幻觉的古怪的人。

内倾直觉型的人往往被他们的朋友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人,而他们自己往往把自己看作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由于他们与现实和传统都不发生任何关系,也就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甚至也不可能与同一类型的人交流沟通。他们禁闭在一个充满原始意象的世界里,而对这些原始意象的涵义,自己并不理解。如果内倾直觉型的人是个幻想家,他们会在幻想中确定自己,沉浸在直觉的冥想;如果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们会擅长从感知到造形的变化,会以他们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一些非凡的奇异事物,这些事物既庄重而又平凡,既美好又怪异,既崇高而又可笑。

和外倾直觉型的人一样,他们也从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始终在寻找着新的可能性。但他们的全部努力,却从来也没有超出过他们的直觉范围而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兴趣不能始终停留在一个意象上,因此就不能像内倾思维者那样,对心理过程的理解作出深刻的贡献。但不管怎样,他们却拥有可供别人思考、整理并加以发展的绚丽多彩的直觉。

导语: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人格类型学说,至今为止,百年前荣格提出的理论依然是活跃在我们心理测评和人才培养中的经典,下面的内容,带你了解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

荣格提出,人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个人的经验。即,他们对生活持不同的态度,运用不同的心理过程或技能来理解其经验的意义。荣格在其心理类型理论中描述了这些基本态度与机能。

外倾性/内倾性

荣格的类型学中两个基本态度是外倾性与内倾性。外倾性是指“一种开朗、率真和适应性的性格,易于适应给定的情境,依恋形成快,不将任何疑惧放在心上,在面临未知的情境时常常自信而又欠考虑、草率”。内倾性则相反,指的是“一种犹豫不决、深思熟虑、害羞保守的性格,不善交际、退缩,总是有些防御,倾向于以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荣格指出人不是完全内倾,也不是完全外倾的,而是同时具有内倾和外倾的方面。

四种机能

除内倾性与外倾性这两种基本态度外,荣格提出了四种机能,或者说人们与现实相连的四种方式:感觉(sensing)、思维(thinking)、情感(feeling)和直觉(intuiting)。感觉是关于现象的最初的、具体的经验,不涉及推理(思维)和评价(情感)。思维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逻辑的运用帮助我们理解事件,使我们获得被感觉的事件的意义。情感是对事件的评价——判断它们的好坏、可接受与不可接受。最后,当我们要应对我们不了解的陌生情境时,就依赖于预感,即直觉地行事。

荣格将思维和情感称为理性机能,因为它们涉及对经验做出判断。感觉和直觉为无理性机能,因为它们是被动地记录经验,没有评价或对之进行解释。尽管我们中许多人将思维与理性相连,情感与无理性相连,但荣格指出,思维与情感都涉及对经验的价值做出评价。思维主要涉及真假,而情感则反映我们对某一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语义上的一个更进一步的困难是荣格认为无理性一词不包括过分或盲目的情绪性。相反,他用这一术语指称不涉及推理的处理经验的方式。可能,非理性的(non一rational)是一个更恰当的名称。

类型学

根据两种基本态度和四种机能,荣格提出了一个八种类型的分类——心理类型理论。事实上有16种可能的人格类型,如果我们考虑到辅助对中的任何一个在分化程度与意识程度上多少也有些差异的话。但是,在其对这一课题的经典论述中,荣格关注的是八种人格类型,即内向和外向的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型。

外向思维型

在荣格看来,外向思维型的人的特征是:

他有一种根据理性结论来确定其全部生活活动的需要,这种理性结论最终通常是基于客观资料而确定的······,这种人按照知性规则(inleltectuat formula)(生活)。好坏美丑都依此规则而被测量和确定。······如果这一规则足够宽泛,则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有用的作用,或许作为公众错误的改革者或提醒者······,或者作为重要发明的传播者。但是,他能严守这种规则,则越易成为一个满腹牢骚的人,一个狡诈的说理者和一个自以为是的吹毛求疵的人。

这种人在追求其想法和理想过程中会压制其情感,倾向于拒绝“审美活动、情趣、艺术感觉和交朋友等”。荣格进一步谈到,发展起这样一种消极的方式的人可能看起来关注他人的福利,但实际上只关心其个人目的的实现与否——如,自私的活动家会利用他人的友谊来帮助自己实现其目标。

内向思维型

内向思维型的人,"同相应的外向型的人一样,受观念的影响很大,只不过他的观念不是来自于客观资料,而是主观形成的,像外向型的人一样,内向思维型的人也按照其观念行事,只是以相反的方向:指向于内而非指向于外“。内向思维型的人的主观基础是集体无意识。创造性的想法来自于集体无意识,而非来自于外界,如传统的道德权威。因为关注内部力量,所以内向思维型的人看起来冷漠、和别人疏远、不善解人意。此外,他或她倾向于社会无能,不善于和他人进交流。

外向情感型

荣格对外向情感型的人的描述是:他们按照“客观的情境和一般的价值”行事。这种人的情感和行为受社会规范的控制——即,受他人的期望的影响。结果,他们的情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不同的人,是不一的。荣格认为女性是这种类型的最好例子。一个最好的例子是一个女大学生因其父母不喜她的男友而解除了婚约。她对其男友的感情是基于其父母的判断的。如果她的父母喜欢他,则什么都好;如果其父母不喜欢他,她就得拒绝他。在这种人身上,思维机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了。

就这一类型的积极方面讲,荣格认为外向情感型的女人也能拥有满意的婚姻。“这种女人是很好的伴侣、出色的母亲,只要(她们的)丈夫和孩子能够幸运地具有传统的心理特征”。关于“传统的心理特征”,荣格意指他们认可与接受社会关于适应良好的家庭的规则和规章。

内向情感型

荣格认为女性也是内向情感型的好例子。“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很安静、不易接近、难以让人理解:她们看起来通常有些孩子气或者很平凡,们的性格倾向于是抑郁的。她们不出众,也不善于表现自己”。尽她们看起来对他人毫无感情,但实际上她们有很强的感情——这来自于集体无意识。这情感会表现于宗教或诗歌上。

外向感觉型

荣格认为男人是外向感觉型的最好例子。这类型主要是现实定向的,通常避免思考和沉思。进行感知本身就是目标,每一感觉经验又会引向新的感觉。这种人通常好交往、很快乐,具有相当的享乐能力,包括享受可口的食物。此外,他们通常是优雅的审美学家,关注绘画、雕塑和文学及食物和身体外貌等的美。如果这种类型的人过于迷恋某一事物——如食物或身体外貌,则成为了一个“粗俗的享乐主义者或······寡廉鲜耻、颓废的审美学家。

内向感觉型

在荣格看来,内向感觉型是一种非理性类型,受“客观刺激激起的主观感觉的强烈程度”所引导。这种人对外界刺激会反应过度。他们可能会将别人的无伤大雅的评论按照他们的想象而对之做出奇怪的解释。他们看起来也很理性,能完全控制其行动,因为他们与环境中的事物,包括他人,都不发生关系。这种类型的人把客观世界(外部现实)只是当作就那么存在在那儿的东西,甚至认为客观世界是无足轻重的。来自于原始形象的力比多影响他们对事件的感知。力比多有积极的作用,比如使人具有创造性;也有消极作用,如使人表现出精神症状。

外向直觉型

外向直觉型的人主要关注探索外部机会。用荣格的话说,他们的“鼻子很敏锐,能嗅到任何新奇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政客、商人、承包商和投机者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例子。女人比男人更可能有这种倾向。

从积极的方面讲,这种人会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的开创者和促进者,通常激励他人使之获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具有这种倾向的人也会有很大的危险。尽管他们会使他人的生活更有生机,能激励他人,但是,他们自己受益很少。并且,因为他们不耐心,总是在寻求新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是不能将他们的任何行动实施或完成。

内向直觉型

内向直觉型的人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通常使他与外部现实相疏远。即使亲密的朋友也可认为这种人神秘莫测。从积极的方面讲,他可能成为伟大的幻想家和神秘主义者。从消方面讲,他们可能会成为艺术怪人,赞成古怪的语言和视觉形象,这种人难以被理解,因为们的判断机能(思维和情感)相对被压抑,所以其有效地和人交流的能力更有限。

心理类型理论研究的证据

为考察荣格提出的类型学的正确性,研究者们做了很多验证。比如灰色的诸动机结构问卷,麦尔斯-勃雷格斯氏类型调查表(MBTI);研究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很多与荣格的类型学相关。其它的研究为荣格的类型学提供了另外的证据。

“卡尔森(Carlson,1980)的研究表明内向思维型的人和外向情感型的人在对其生活中的重要时刻的记忆类型上存在相当的差别。研究者要求内向思维型和外向情感型的成人描述其最为清晰的过去的经历,包括其感到开心、激动或惭愧的经历。

与荣格的理论相一致,外向情感型的人最经常讲到的记忆是涉及他人的经历(社会性的经历),而内向思维型的人最经常提到的是其独自经历的事情(个体经历)。内向思维型的人回忆的开心的经历包括:(1)从专科学校毕业;(2)在医院里醒来,看到自己新出生的孩子;(3)第一次打死兔子(10岁)。相反,外向思维型的人报告的是:(1)在参加玫瑰游行的人群中碰到我的女朋友;(2)我的男朋友提出结婚;(3)在一个教堂营地被选为最受欢迎的劝戒者。内向思维型的人的激动的经历包括:(1)期盼着去旧金山旅行;(2)开始在一个针对心理障碍的项目中承担新的工作。外向情感型的人的报告包括:(1)庆祝一个朋友在跨国田径比赛中的胜利;(2)和我的妻子(先生)一起开始一项小生意投资。内向思维型的人的惭愧的经历包括:(1)在一次聚会上喝得太多,然后变得“过于坦率”;(2)在一个聚会上喝得醉熏熏,呕吐。外向情感型的人报告的是:(1)和一个朋友偷商店的东西而被捕(12岁);(2)叫母亲“老女巫”而被父亲训斥。”

因此,荣格主义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可以转化为被实证检验和证实的术语。事实上,这些研究对荣格的心理类型划分提供了相当的支持。

术语解释:

外倾:荣格提出的两种基本态度之一。主要特征是外向的、相对自信的生活倾向。

内倾:荣格提出的两种基本态度之一。主要特征是持退缩、沉思的生活倾向。

非理性机能:对事物不进行评价就接受的方式。在荣格看来,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的功能。

个人无意识:荣格理论中,包含所有的个人经验但不为意识所察觉的领域。

集体无意识:超越个人经验的原型和本能的积淀。这些超越个人的经验是人类进化的残留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被激发。

十六种人格类型介绍

十六种人格类型介绍,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在心理学上,一共分为16种人格类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划分,下面分享十六种人格类型介绍。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十六种人格类型介绍:

1、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2、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低分者迟钝、学识浅薄。

3、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低分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4、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低分者谦虚顺从。

5、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6、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7、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

8、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着重实际。

9、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信赖随和。

10、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像、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11、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人情练达、善于处世;低分者坦诚、直率、天真。

12、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自责、缺乏自信;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13、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尊重传统。

14、独立性: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15、自律性: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自我矛盾、松懈、随心所欲。

16、紧张性: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时常感到疲乏;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自若、知足常乐。

八种人格类型:

1、外倾感觉型(extroverted sensation,Se)

“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

外倾感觉型的个体常常拥有一种魅力和明快地追求欢乐的能力,他们需要感知客体、要拥有感觉、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欣赏感觉。但同时,过度地追求感觉可能导致个体沦为寻欢作乐者或肆无忌惮的酒色之徒。外倾感觉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参与(engaging)—体验(experiencing)—享受(enjoying)。

2、内倾感觉型(introverted sensation,Si)

“离开幻想,我便不复存在”

内倾感觉型的个体定向于客观刺激所释放的主观感觉要素的强度,他们对于偶发事件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常被所发生的事情牵着鼻子走。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主观幻想中,在他们的感觉和实际客体之间不存在协调的'联系。内倾感觉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落实(implementing)—确认(verifying)—计算(accounting)。

3、外倾直觉型(extroverted intuition,Ne)

“三分钟热度,行动力max”

外倾直觉型的个体对那些具有远大前景而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具有敏锐的嗅觉,不断追求新鲜事物和可能性。他们通常被认为是不道德和冷酷的冒险家,一旦感受到摆脱稳定与限制的可能性,便会将全部命运托付给它。外倾直觉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考虑(entertaining)—洞察(envisioning)—促使(enabling)。

4、内倾直觉型(introverted intuition,Ni)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在荣格看来,内倾直觉型的个体一方面是神秘莫测的梦幻者和窥测者,另一方面又是幻想的狂热者和艺术家。他们试图把自己与幻觉联系起来,通过主观的幻想来指导直觉和自己未来的行为。内倾直觉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想象(imaging)—确信(knowing)—预测(divining)。

5、外倾思维型(extroverted thinking,Te)

“我追求绝对的理性,臣服于自然的真实”

外倾思维型的个体常常将他们的整个生命活动与理智的结论联系起来,且这些结论总是定向于客观事件。他们希望用理智的程式来衡量世间的善恶与美丑,并想要尽可能多地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外倾思维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调节(regulating)—规划(planning)—执行(enforcing)。

6、内倾思维型(introverted thinking,Ti)

“在我的世界里,我就是唯一的规则”

内倾思维型的个体同样重视思维,受到理念的决定性影响,但是这些理念并非来自客观事件,而是源于其主观判断,这有时会使得他们的理性判断显得冰冷、固执和武断。内倾思维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命名(naming)—界定(defining)—理解(understanding)。

7、外倾情感型(extroverted feeling,Fe)

“情感是我的氧气,我是爱的奴隶”

外倾情感型的个体会逐渐将情感发展为一种调节功能,他们的情感与客观环境和普遍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对他们而言,快速地调节情感以符合客体需求比思维过程更加重要,所以他们的思维通常是被压抑的,成为了情感的附属物。外倾情感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验证(validating)—肯定(affirming)—协调(relating)。

8、内倾情感型(introverted feeling,Fi)

“沉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汹涌”

内倾情感型的个体大多沉默寡言,难以接近,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将自己生命的控制权交付给了主观倾向的情感,所以他们的真实动机一般都被掩盖起来了,呈现出了一种内敛的特质。内倾情感型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判断(judging)—评价(appraising)—确立理念(establishing the value)。

1、转变内外两因素:

1)外部原因:

社会:世界经济危机、纳粹上台。泛性论解决不了失业、消费、食物和房租的困扰等。

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对原始部落民族的研究发现,导致心理上有差异的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子女抚养方式的不同,而不是本能。

学派: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前者强调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重视社会文化。“用进废退,物竞天泽”。后者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内部原因:

弗的性格人:一作为科学家,不怕修改自已的观点;二作为***,专制暴戾,认为任何偏离其观点的理论都是反叛。轻则痛斥,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被逼梁山,自立门户。"

理论局限,关键有三:一是认为人格在五六岁时完全形成,与后来经历无关;二是认为影响人格的是本能,与社会文化影响不大;三是整体上呈消极特征,即认为人在很大程度上受本能和无意识控制。

2、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自卑与超越》

1)生平:维也纳出生,犹太谷商家庭。“一个男人努力克服自卑感的优秀样板。”

六个孩子中老三:出生顺序带来的自卑,姐姐们能做的,他做不了。

幼年多病,佝偻病、肺炎;车祸;成绩平平,数学不及格。

为了克服幼年体弱多病的恐惧,选择学医。

1902年拜读《释梦》,撰文辩护,与弗结缘。

1912年创立个体心理学,创办了学派刊物,把理论的重点应用于儿童的培养与教育,并取得很大成功。

1937年讲学途中心脏病发。

2)主要的三个观点:

一摆脱自卑,寻求优越:反对弗把性本能视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认为 摆脱自卑,寻求优越才是人生动力。

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

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 ,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二强调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出生后的头几年对人成年后的人格形成绝对重要。

两类父母行为肯定会导致儿童的人格问题:

溺爱: 没有应付生活的能力。

忽视: 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出生顺序:

第一个孩子容易被溺爱,但随着第二个孩子出生,自卑感变得强烈,多成有问题的儿童。(后期若弟妹优秀,易自卑,易被忽视,再次加剧自卑。)

中间儿童发展比较积极。(前期被关注,相比哥哥或姐姐易自卑,很多他们能做的,他不能做,如果发展积极,发展好,自卑易被消化和承受。)

末生儿也容易出问题,容易被忽视。(也可能被溺爱。)

3、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人格结构:

1)生平:1875-1961,瑞士人,父亲与八个叔伯均为牧师。小时候受宗教影响深远,内省、封闭,喜欢思考梦及超自然的东西,10岁时雕刻小人与其对话。

读《梦的解析》后,对弗感兴趣。1907年见面,相谈13个小时。

1909年,随弗出游美国,开始怀疑泛性论。

1914年辞职,彻底断绝关系。

2)主要观点:

一人格动力:

生命力——用“ 心理能量” 取代了力必多;

等值原理——如果精神的某个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然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为代价;

熵原理 ——热动力的第二原理,它说明在一个系统内存在着一种能量相等的恒常趋势。人格动力(心理能)总是倾向于从高能量的心理结构向低能量的心理结构转移,直至能量趋于均衡。若个体的人格面具过分发展,而阴影呈低度发展,则心理能会从人格面具原型流入阴影原型。

二人格结构: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个体无意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自卑情绪、性的情结、钱的情结。

集体无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怕蛇、怕黑。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 原型 ,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目的在于表现出一种对自已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阿妮玛(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在漫长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和阿妮姆斯(在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阴影(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的邪恶倾向。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源泉)和自身(集体无意识的核心。作用:协调人格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三八种人格类型:一外内倾、二思维、情感、直觉、感觉。

思维外倾:分析思考外部事物,情感压抑;思维内倾:离群索居,倔强偏执,情感压抑;情感外倾:不重思维,重视与他人的情感和睦;情感内倾: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体验丰富;直觉外倾:追求外部世界的新直觉,易变;直觉内倾:富于幻想,性情古怪,体验奇奇怪怪;感觉外倾: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易变成寻欢作乐;感觉内倾: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缺乏思想。

4、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c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生平:1902-1994,一生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

私生子,未婚先孕,16岁得知亲生父亲另有其人,重省人生,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

跟随安娜学习精分。

2)主要观点:

一自我概念: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已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

二心理发展八阶段(毕生发展):

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

儿童早期-3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学前期-5主动感对内疚感;

学龄期-11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年期-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25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中期-65繁殖对停滞感;

老年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三少年成名之痛,许燕:

麦考利克金:小鬼当家--毒品持有者,悲剧

秀兰邓波儿:成功故事

5、新与古关系:

1)继承:

一保留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

二同意童年早期经历影响人格的发展;

三接受弗的梦的解释、防御机制等概念、方法和技术。

2)发展:

一强调 自我 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二强调 文化和社会因素 对人格的重大影响(主要发展点);

三重传统研究方法和实验法的结合;

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和研究;

五人性善观。

PS: 弗的力必多,阿德勒的自卑,荣格的熵原理,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主要矛盾

出生顺序对心理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0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