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孟子也离过婚,古代圣人对离婚的看法是什么呢?

连孟子也离过婚,古代圣人对离婚的看法是什么呢?,第1张

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公认的圣人,那么圣人是如何对待爱情的呢?

有人说孟子离过婚?但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相关文献记录来看,孟子只是“提过离婚”。为何孟子会提离婚呢?因为孟子看到妻子独自在房时的坐姿太随意,觉得妻子行为举止“无礼”,继而向母亲提出离婚。

虽然孟子离婚的要求最后被母亲驳回,但是也足见孟子对“礼”要求十分严格。

至于古代圣人对离婚的看法,颜小二只能说,秉持不同思想观点的先贤,对离婚的态度,与他们所坚持的学说特色有关。

而孟子本就是强调“礼”之儒家的代表人物,所以能让他休妻的理由,大抵便是“对礼的违背”。于此,从孟子所提出的学说之思想特点来看,孟子心中的好妻子无疑是“知书达理”、“举止得体”的存在,而他提出休妻,大抵便是“失礼”。

就像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对于同一件事观点看法不一样所以,颜小二想说,对待古代圣贤的生平,以玩味猎奇的态度随意揣测,实则是对我们华夏文明几千年文化的一种“不尊重”,不要这样。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可能有一个奇怪的表象,但背后都会有一条合情合理的“线”,而对于类似“孟子因妻子坐姿不雅而提休妻”的事情,只要理解了古代先哲们学说思想,大抵也能从他们那“不太寻常”的举动中,找到“合理依据”。

1、荀子眼里的孟子休妻

关于孟子修妻的事情,可以从《荀子》一书中找到蛛丝马迹,当时荀子是这么写的“孟子恶败而出妻”。

而荀子举这个例子,其实有十分深刻的哲理,因为这个哲理有很大的启发,颜小二这里就额外发挥一下。

荀子说孟子因为觉得妻子不知礼,于此不想自己因为妻子不知礼的行为受到影响,而想要休妻。对于这一点,荀子的观点是,他可以理解孟子时刻“守礼”的心情,毕竟荀子本身也是一个严厉的大儒。

孟子时刻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能“有礼有节”,孟子妻子“散漫的坐姿”虽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但是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孟子来说,就格外“扎眼”。在“礼”这方面,孟子近乎有“洁癖”一般的“完美主义者”,于此,孟子想休妻。

而荀子的观点是,孟子休妻一事,虽然表现了他在“礼”方面的极致追求,但是却有些“自我勉强”的意思,真正的心之向往,是不会存在“强求”的迹象,更没有“主观努力”一说,而是自然而然,不假思索下的“守礼”。这其中的哲理,值得各位思索。

2、休妻事件下孟母对孟子的“教育”

从孟子休妻的事件大轮廓来看,大抵是孟子一日进入房间发现自己的妻子踞坐在地上休息,散漫而不符“礼节”。上承孔子思想的孟子,心里十分排斥,一气之下便和母亲说了妻子不守礼的事情,打算休妻。

有人觉得孟子这样是不是“不近人情”?

真的是这样吗?继续往下看。

孟母知道孟子要休妻的原因,提醒他说:“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孟子恍然大悟,是自己“失礼”在先,怪不得妻子“不守礼”。即孟子进入房间之前,没有按照古礼所说的“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导致妻子来不及恢复坐姿,便撞上了妻子“随意散漫”的一面。

而后,倍感愧疚的孟子再也没有提休妻一事了。

那么,现在可以再来说说孟子是不是“不近人情”的存在。

孟子提出“性本善”一说,于此认为人天性即善,只是自己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沾染了恶习,导致自己先天的“善端”被蒙蔽。

于此,孟子认为要时刻注意反省自己,继而让自己的“善端”自内而外自然而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孟子开门即见妻子坐姿散漫,我们可以推理得知,孟子可能认为,妻子此举便是其“善端”被一定程度蒙蔽的表现之一,于此孟子提出休妻。这是他于“休妻”一事上的“合理”。

而孟母让孟子明白的是,每一个人都在不断“自省”,以求达到“知行合一”这一结果的“路上”。孟子自己不发声就推门进入,这一举动已然“失礼”,又如何要求妻子在无人的时候也严格要求自己呢?这便是孟子于“休妻”一事上的“失礼”所在。

人的一生,更像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即便是自认为于仁义礼智上做得很好的“孟子”,也有“失礼”的时候。

“将心比心”之下,孟子发现了自己的“傲慢”与“无礼”,继而再也没有提休妻一事。

其实,“休妻”一事对于孟子来说,是一次“成长”,也是孟母给孟子上的重要一课。

3、如何解读“天才”“怪异行为”背后的“不平庸”

千年前的古代圣贤也好,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天才、伟人也罢,他们从众多平庸者中脱颖而出,留下让他们名垂青史的成绩。

但是有一个怪现象,一旦这些“天才”被挖掘出“怪异行为”,平庸者就有一种“将其拉下神坛”的兴奋。

不要这样,这种兴奋不过是一种无聊的与“嫉妒”类似的低劣欲望,需摒弃,要具备人之为人的基本“理性”。

面对先哲、天才等出现的“怪异行为”,我们需保持理性,根据事件的表象,了解更多该事件的相关信息,以及“天才”的特点,进行综合性解读和分析。

有时候,大多数平庸,是因为我们将“天才”的坚持,称之为“怪异”。

如此来说,孟子休妻一事,更多是体现了他在“礼”上的与常人大不一样的坚持,对错暂且不论,但是他于休妻一事上展现了风格,也恰恰反衬了他确实是那个提出“人性本善”之人与禽兽本质区别在于“善端”的孟子,各位体会一下。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离婚制度不只是现在有,在古代同样有一定的地位。当时有关婚姻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所以对离婚制度也会表现出一种不严谨。古代的离婚制度依旧是体现出男强女弱的社会观念,女性对离婚几乎没有办法说“不”,也只能服从丈夫休妻的要求而已。01、“七出”体现出了一定的休妻标准。

男性休妻有七个标准,只要妻子有其中一种行为,男性就可以马上无条件休妻,妻子甚至还会因此受尽侮辱。“七出”主要是指以下七个行为:不顺父母、无子、*、善妒、有恶疾、多言、盗窃。只要女子在婚内做出了以上任意一条,其丈夫就可以无条件休妻,然后再找下一位妻子,以此循环下去。

02、“三不去”体现出离婚制度对男性的放宽。

“三不去”指的并不是说女子可以休夫,而是关于男子休妻的限制性条件。换一个说法说,女子没有资格休夫,她们只能被休。这里说的“三不去”是指:没有娘家可回的、为公婆服丧三年及以上的、和丈夫同甘共苦而现享荣华富贵的。这三种情况下,丈夫是没有资格休妻子的。

03、“义绝”、“和离”和“呈诉离婚”也是当时离婚制度的种类。

“义绝”主要是针对夫妻之间的矛盾问题;“和离”是针对双方对离婚的协议结果;“呈诉离婚”有点像现在的“诉讼离婚”,也就是有第三方的介入而强制离婚。这些和我们现在的离婚制度都有所相似,但是却全部偏向于男权主义。这些看上去是比较公平,但其实还是女方处于一个弱势地位。

离婚这件事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必须用公正的角度去看。古代的离婚制度过度偏向于男权,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

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莫大荣幸,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头胎小子,取字“伯鱼”。

据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曾“出妻”,原因是原配施氏连生9个女儿,却未能生出一个儿子。后来,已是老头的叔梁纥将孔子的母亲、当时年仅17岁的颜徵娶回家,这才有了孔子。另外,孔鲤、之其孙孔 (子思)也都有与老婆离婚的经历,故有“孔氏三世出妻”一说。

“孔子离婚”一事,直到唐代才被曝光,首次将其曝光的是唐代着名学者孔颖达。然而,不少现代学者都在质疑,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记载孔子离婚的事情,已逾千年的唐代才曝光,可信度不高。

儒家文化讲究“礼”、“仁”,孔子离婚一说,让不少“孔粉”挺受伤的。而且,“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亚圣孟子也曾闹过离婚。

最早曝光孟子闹离婚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他在《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意思是孟子讨厌其妻子的不良品行,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孟妻做了什么样不好的事情,让孟子要“出妻”?原来仅因坐姿不雅。

孟母是一位十分明了事理的女人,仅因儿媳妇坐姿不雅,儿子就提出离婚,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离婚,在古代基本上是丈夫的权利,但妻子也不是不可以提出离婚。如果女性主动提出离婚,叫“请去”或“求去”,这意思很简单,我与你过不下去了,请求你放过我,让我走吧。

除“七出”之外,古代还有“义绝”、“和离”和“违法断离”三种离婚通道。“和离”便可能是女方主动提出的。

主动提出离婚的女人中,宋代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李清照与后夫张汝舟的离婚,在当年最轰动。李清照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赵明诚,俩人在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后,孤独无助、身心憔悴的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谁想张汝舟贪财,图的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金石古器。在发现李清照并没多少财产后,张汝舟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施以家暴。作为一名知识女性,李清照决心和张汝舟离婚。

古代风波名人离婚

离婚对于现代人来说,变得越来越平常,很多人甚至都认为是件小事儿,我们身边离过婚的朋友有很多,但是人民并不会因为他们离过婚就受人歧视,可是这种状况放在古代,尤其对女人而言,就宛如霹雳,很多离婚后的女性,在礼教束缚下,甚至选择以死明志。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古代是如何离婚的。

 说起古代人的婚姻,很多现代人尤其是现在的男人很羡慕,三妻四妾,妻妾成群,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古代虽然没有婚姻法,但是也是有婚姻制度的。古代虽说“男权至上”,但也不是男方说休妻就能休的。古代人“休妻”的理由便是“七出”,即:不孝顺父母、无子、*荡、嫉妒、身患恶疾、多口舌以及盗窃。

古人又规定,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即使妻子有“七出”的理由,丈夫也不得将其休弃,这就是所谓的“三不去”。用白话来说三不去:妻子无娘家可回,无依无靠的,不能休;为公婆服过三年丧的,不能休;与丈夫同甘共苦,后来家里富裕的,不能休。所以一般是只有在触犯到“七出”时,男子才有权力休妻。

其次还包括和离制度,和离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允许夫妻通过协议自愿离异的法律制度。然后就是义绝,这是一种强制离婚的规定。主要是夫妻双方经官府审理后,认为夫妻双方没办法继续下去,采取强制离婚的一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2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