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审理过的名案有哪些?

包拯审理过的名案有哪些?,第1张

名案:

1、狸猫换太子

能够将几十年前的后宫奇冤昭雪于天下,并且迎回皇上生母李娘娘,包拯功勋卓著,并且因审理此案,找到太后这样的大后台,也是包拯以后惩奸除恶能全身而退的最基本原因。

2、审乌盆

通过审问一个冤魂附体的乌盆将一桩冤案大白着实令人称奇,狸猫案靠的是一个勇,乌盆案则是包拯智慧的体现,至于民间故事中有关包拯审的其他案件无外乎都是包拯不畏权贵惩恶扬善之类大同小异的案件,故而只推荐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奇案。

3、割牛舌案

在天长县时,包拯就处理过一件偷牛案。有一个无赖,将农家的牛舌割掉了。农民告到官府,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宰杀吃了。那农民真的回家把牛杀了。宋代法律规定,擅杀耕牛是犯法的。因此,那个无赖到县里,控告那农民杀牛。

包拯大怒,立即审问那无赖,你为什么把人家的牛舌割了。无赖只得招供。其实,包拯是依推理法作出的判断:既然有人要害别人,那么别人犯法,那人一定要乘机告状,所以包拯叫农人干脆把牛杀了,以引诱割牛舌者来告状。

扩展资料:

包拯的成就:

1、包拯在三司任职时,凡是各库的供上物品,以前都向外地的州郡摊派,老百姓负担很重、深受困扰。包拯特地设置榷场进行公平买卖,百姓得以免遭困扰。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机会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儿抓起来,包拯都给放了。

2、包拯性格严厉正直,对官吏苛刻之风十分厌恶,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嫉恶如仇,但没有不以忠厚宽恕之道推行政务的,不随意附和别人,不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平时没有私人的书信往来,亲旧故友的消息都断绝了。虽然官位很高,但吃饭穿饭和日常用品都跟做平民时一样。

包公赔情--唱词 三口铜铡放光明 倒坐南衙黑包公 金殿以上领圣旨 陈州放粮把民清 人马拖拖往前走 眼前来到十里长亭 十里长亭扎公馆 文武百官来鉴行 这个包相爷 我一怒铡了小包勉 陈州放粮去不成 陈州放粮我不去 给我恩嫂来赔情 来时坐的八台轿 回来我骑的马能行 旁行正走来得快 相府不远面前迎 不用禀不用报 自己就把堂楼登 走上近前忙跪倒 口尊恩嫂你试听 嫂嫂好来三弟好 嫂嫂康泰三弟我安宁 王月英忙回话 叫声三弟要你试听 三弟好来嫂嫂好 三弟康泰嫂嫂安宁 你今天不到陈州把粮放 你今日回府为何情 你侄儿小包勉给你把行鉴 你回城来他怎没回城 怕她问来她偏问 怕她明来她偏要明 恩嫂尊你试听 你不叫小冤家在家里把书念 十里长亭鉴的什么行 小冤家说了贪赃卖法的话 我拿冤家即铡钉 你说此话我不信 难道说我的儿你的侄儿我疼你不疼 我说此话恩嫂若是不相信 馆椁就在二堂停 老张便在头前走 后跟着三重四德王月英 一前一后来的快 二堂不远面前迎 叫老张打开馆椁盖 我请恩嫂看分明 月英这里仔细看 一见我儿死尸灵 哎呀一声说不好 咕咚载倒地溜平 王月英我正在昏迷之处 忽听见耳旁有人声 不爱睁眼我就强睁眼 叫一声三弟掺我一把 包相爷不消停掺起嫂嫂王月英 叫一声三弟你在一旁站 听嫂嫂诉一诉当年的功 像人家娘怀儿十个月为满 哪像那婆母娘怀三弟三年三冬 三年这三冬三十七个月 有一个润月年才把你生 三弟你降生来没有人模样 黑头黑脑亚赛活妖精 公爹他说你呀活不久 婆母娘说你活也活不成 赐给你一领芦席三道枯草绕儿 把你扔进养鱼坑 人不该四总有救 斗大那荷花叶把你来捧 三弟你大哭三声惊动天和地 小哭三声嫂嫂知情 带领丫鬟把楼下 下了八五十三层 旁行正走得好快 眼前来至在这个养鱼坑 打发小丫鬟打捞上岸 轻轻放在地溜平 打开了一领芦席三道枯草绕儿 三弟你手也挠来小脚也是蹬 我有心把你抱到婆母娘堂楼上 恐怕公爹婆母二次把你扔 为奶你饿死侄女名叫小桂姐 那时节包勉我儿他又降生 一双乳不够你们叔侄用 嫂嫂嚼奶布子累得我牙根疼 三弟你从小好尿炕 左边尿来右边扔 前后左右你都尿个到 嫂嫂把你搂在前胸 三弟你从小好噪夜 嫂嫂我抱你外边去数星星 数到旁的星星三弟你都不乐 数到了文举星你大叫三声 不用人说知道了 就知三弟你有官升 三弟你一岁两岁嫂嫂我的怀中抱 三岁四岁学会了打能能 五岁六岁大街玩耍 遇见旁的小孩把你骑缝 遇见旁的小孩都把你骂 骂你是有娘无父是个丫头生 那时节你哭哭泣泣跑到楼堂上 管我叫亲妈我没敢答应 从那时咱二人就把叔嫂称 三弟你长到七八岁 嫂嫂我想起来把书供 请来了旁的先生放心不下 无奈何请来了王袍老先生 为什么要把王袍来请 王袍是我的大长兄 三弟你念书念到一更鼓 嫂嫂陪你到二更 念书念到二更鼓 嫂嫂陪你到三更 念书念到三更鼓 嫂嫂门外去听声 念书念到四更鼓 嫂嫂给你去拨灯 念书念到五更鼓 嫂嫂做饭为你把饥充 念书念到龙虎之日 宋祖爷开了一个科考棚 三弟你一心进京去科考 嫂嫂我靴帽褴衫给你准备成 打发旁的书童放心不下 无奈何打发包勉给你当书童 三弟你进京科考三篇文章做的好 宋祖爷亲自把你封 给你三口铜铡二口剑 先斩后奏不留情 给你秦龙秦虎八员上将 八员上将都有名 有王朝和马汉 有李贵和娄青 四个上山能打虎 四个下海擒蛟龙 三弟你陈州放粮发人马 人马发到十里亭 十里长亭立公馆 文武百官来鉴行 我叫包勉我儿给你把行鉴 你不该给他即铡钉 嫂嫂眼前两个子 铡死包勉断后承 嫂嫂眼前一个子 杀死包勉断后承 嫂嫂我寡妇失业六十花甲子 到后来路死路埋道死道扔 押呦呦我那难见面的儿 说着恼来道着怒 忙把宝剑拿手中 你有铜铡我有剑 我剑也是宋祖封 照着黑头砍下去 吓坏了到坐南衙黑包公 走上近前忙跪倒 虎腕就把长腕擎 嫂嫂你老慢动恼来你老休动怒 听三弟我对你诉诉下情 我今一剑把你杀死 你到阴朝府里再诉下情 嫂嫂你疼包勉也该疼我 我也是嫂嫂你拉帮长成 宋祖爷江山能有千斤重 三弟我担当八百有余零 嫂嫂你一宝剑把我斩首 最可叹宋祖的江山就得白扔 以前没有你这个黑贼子在 宋祖爷江山也没白扔 嫂嫂啊你休怪三弟我心肠狠 你哪知小冤家犯了死刑 怪不得昨天晚上作了几梦 一梦一梦都记得清 头一梦三间房子折了中檩 二一梦一屉包子全都蒸生 三一梦一摞子花碗全都打碎 四一梦包家门前塌个大坑 房折中檩当家的死 包子蒸生难以回笼 花碗打碎家必得散 门前塌坑定有灾情 三弟我涑腥是一梦 就知道此梦不吉星 第二天金銮宝殿领了圣旨 一到陈州把民清 十里长亭扎公馆 文武百官都来给我鉴行 鉴行之人有靠山王爷胡裴显 二一位永安王爷叫高穷 三一位吏部天官吕盟正, 四一位镇守三关杨总荣 五一位兵部司马刘文进 六一位新科的状元赵连成 久住深宫的陈驸马 天波杨府长寿星 这八大朝臣都给我把行鉴 嫂嫂你打发包勉给我来鉴行 他进得芦棚说好话 当时得了一个洋口风 平地蹦起五六尺 不叫三叔叫包公 他言说咱们两个一个怀里吃过乳 他为弟来我为兄 他言说陈州放粮都是假的 一到陈州积草屯兵 有一日杀死宋天子 抢来了八姐九妹做正宫 这时惊动了哪一个 九门提督赵连成 一把拉过相爷手 要到金殿把理平 我言说撒手吧来撒手吧 我拿冤家即铡钉 吩咐一声给我绑 呼啦啦上来一窝风 单三扣双三口 哪扣要是不紧用足蹬 从清晨绑至到过了午 并没有一个人来讲情 头上要有乌鸦叫 也算是小冤家的救命星 铜铡不拜自己倒 三道铁箍六下崩 仓啷啷一声响人头落了地 三弟我好似怀里抱着冰 陈州放粮我没走 我给恩嫂来赔情 嫂嫂你容我陈州把粮放 回朝后一本奏到有道的龙 宋王爷准了我的本 给嫂嫂修个养老宫 嫂嫂你养老宫院去养老 我叫你荣华富贵老也不受穷 荣华富贵我愿意受 我愿意跟我儿子讨着吃要着吃我愿意受穷 我叫你把命顶 看起来杀人家儿子咱就没有理 人家要愿意怎行就得怎么行 面对着包家老坟把头来扣 尊一声下世的大长兄 等着吧等着吧 封都城里再相逢 面对着金銮宝殿也把头扣 尊一声宋祖有道的龙 再不能金殿之上论国事 再不能金銮宝殿谈论民情 我面对天波杨府也把头扣 尊一声干娘长寿星 早来一时能见面 晚来一时活不成 回过身给我嫂嫂也把头扣 也算我报答了养育之情 我把黑头递过去 嫂嫂你愿意怎行你就怎么行 你宝剑留点情 直哀告得王月英心慈面软 铁打肛肠软了十成 常言说杀人不过头点地 人要认错就算中 长腕擎不住无情的铁 宝剑仓啷啷落在地溜平 三弟你起来吧来起来吧 想让我掺你万想不能 嫂嫂不掺弟自起 一旁站起黑包公 嫂嫂有话只管讲 三弟我陈州放粮就要起程 久以后想包勉身得重病 是何人大街请先生 先生请到堂楼上 是何人拿个枕头把脉平 先生临走扔下了几副药 三弟我煎汤熬药把你侍奉 久以后想包勉黄金入柜 是何人打个木排将我来停 装老衣服谁给我穿身上 寿鞋寿袜谁愿蹬 沿口金钱谁给我放 梦脸纸谁给我蒙 在脖上横着黄香一捆 脚底下点着一个照尸灯 头上供着一碗倒头的饭 上插着三团棉花绒 是何人头戴白来身穿孝 腰中紧系苘麻绳 搬个梯子烟囱上 是何人西方大路喊我几声 久以后想包勉黄金入柜 三弟我打个木排将你来停 装老衣服我给你穿身上 寿鞋寿袜我给你蹬 蒙脸纸蒙脸上 脖子上横着黄香一股 脚底下点着一盏照尸灯 头顶上供着一碗倒头的饭 上插着三根棉花绒 我能够头戴白来身穿孝 腰中紧系苘麻绳 搬个梯子烟囱上 西方大路我为你指明 三天头上走马入炼 是何人拿着芦苇把太阳蒙 尸体入进馆椁内 开开耳明和眼明 木匠师傅来刹扣 是何人跪在灵前喊我躲钉 亲戚朋友来吊孝是何人亲妈亲妈哭我几声 单等着三天头上走马入炼 我能够抱着脑袋馆椁里乘 尸体装进馆椁内 开开耳明和眼明 木匠师傅前来刹扣 我能够跪在灵前亲妈亲妈喊你躲钉 别碰你的眼睛也免得到阴间变个独眼龙 七天头上起灵走 是何人拉着老丧绳 三十二杠谁抬头一杠 打领头幡来谁愿应 卖路纸钱谁给撒 有一个破丧盆子高高一扔 单等那七天头上起灵走 三弟我能够头前拉着老丧绳 三十二杠我抬头一杠 领魂幡来我愿应 卖路纸钱我给你撒 有一个破丧盆子高高一扔 把我抬在包家老坟上 深深挖了一个黄土坑 宽打墓子深挖井 在当中垫着两条土龙 阴阳先生来拨正 是何人抓把黄沙把我来蒙 守孝守到了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三十五 鬼年鬼节上坟茔 清明佳节来插柳 七月十五鬼钱生 十月初一寒衣送 正月十五送盏灯 若问送灯为何事 怕的我坟前坟后坟左坟右黑咕隆咚 守孝守我三年满 包家家谱添个名我叫王月英 将嫂嫂抬至在包家的老坟上 深深挖一个黄土坑 宽打墓子深打井 里边不平垫土龙 阴阳先生来拨正 抓把黄沙才盖蒙 我能够守孝守你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三十五 按着鬼年鬼节上坟茔 清明佳节来插柳 七月十五纸钱生 十月初一寒衣送 正月十五送盏灯 要问送灯为何事 怕的是嫂嫂你坟前坟后坟左坟右黑咕隆咚 守孝守你三年满 包家家谱给你添个名你叫王月英 我有那儿孙后代管你叫祖宗你看行不行 般般大事都应下 还有一事谁愿应 老嫂比母谁留下 小叔为儿谁愿应 老嫂比母你留下 小叔为儿我原应 你说此话我不信 二堂以上要证凭 要证凭有证凭 文房四宝拿手中 上写拜上多拜上 拜上四门工商五行八桌老庄农 老嫂比母嫂嫂留下 小叔为儿我愿应 哪个准了我的本 五百纹银送家中 哪个不准我的本 乱棍打死扔进万人坑 刷刷点点写完毕 开封府大印按当中 说罢这里递过去 月英这里接手中 月英这里心欢喜 叫声三弟你试听 你今天一到陈州把梁放 不许欺压老庄农 你要欺压庄农汉 和你侄儿一样刑 吩咐以毕往回走 一见我儿死尸灵 用脚一跺拉倒吧 就算我没养你没生 月英哭哭泣泣回楼去再表相爷黑包公 人马拓拓往前走 平地塌个大窟窿 包相爷要把地穴探 不知探成没探成 包公赔情全了本

包公的传说

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宋朝合肥人,曾任开封府尹,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执法公正不阿,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

断鸡蛋

传说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隔着窗棂吹喇叭——响声在外啦!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大师王延龄。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我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这天一早,老太师刚刚起身,漱洗完毕,要仆人端上早点,三个五香蛋。他一个鸡蛋刚吃完,忽听家人禀报:“新府尹包拯来拜。”

王延龄一听,惊喜异常,一面吩咐:“快请。”一面脑子转开了:“我何不借此机会当面试试他呢。”

怎样试呢?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只蛋时,主意来了。他赶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对丫环说;“秋菊,你替我办件事好吗?”

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把这两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问,不管怎样哄骗、威胁、烤打,你都不要说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赏你。”

秋菊听了一愣,可是老太师的吩咐又不敢拒绝,只得照吃了。

王延龄看她吃了,就走出内室,到了中堂,见到包拯后寒暄了几句,便说;“舍下刚发生一桩不体面的事,想请包大人协助办理一下。”

包拯说:“太师不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办。”

“那好。”

王延龄说罢,便起身领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当早点。今日,刚吃了一只,因闹肚子,上厕所一趟,回来时那剩下的两只蛋竟不见了。此事虽小,不过太师府里怎能容有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人?”

包拯点点头,问道:“时间多长?”

“不长。头尾半顿饭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家里有没有外人来了又走的?”

“没有。”

“老太师问了家里众人吗?”

“问了,他们都说未见。你说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说:“太师,只要信得过,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师: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气。”

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小众人,全部集中,一厢站立。”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这些家人虽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

包拯一见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今日,我来办案,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谁偷吃了太师的五香蛋,快说。”

众人一惊,顿时,老实了。可是包拯连问三次,这些家人竟象木头桩子一样,闷声不响。秋菊站在那里,也象无事的一样。王延龄在一旁睁大眼睛,装着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样子,眼看众人一言不发,他想:“包拯啊包拯,这事够你喝一壶了,下一步你难道和一般官员一样动刑吗?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来,也不算高明。”想到这,故意说:“包大人,常言说,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们不说,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摆说:“不。”转脸对众人冷笑两声,说:“偷蛋的,你不招认,我自有办法。来人啊,给我端碗清水和一只空盘子来。”

“是。”随从答应着去办了。

王延龄看到这里,心里乐了,包拯果然名不虚传。审理案子能够动脑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师正在想时,随从把一碗水和一只盘子拿来了。包拯个随从把盘子放在屋中间。然后说:“每人喝口水,在嘴里激漱吐到盘子里,不准把水咽下肚。”

头一个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盘子里。包拯瞅瞅盘子里的水,未吱声,又让第二个人把水吐到盘里。包拯又瞧瞧,又未吱声。轮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绝喝水漱嘴,包拯离了坐位,指着她说:“嘿嘿,鸡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顿时脸红到脖子梗,低头搓弄着衣角。王延龄忙说:“包大人,你断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说:“大师,刚吃过鸡蛋,一定会有蛋黄渣子塞在牙缝里,我让他用清水漱嘴,再吐出来,就根据吐出来的水里有无蛋黄沫子来判断。她不敢喝清水漱嘴,不是她是谁呢?”

一席话说得太师点头称是。心想,这包拯还真有招数哩。口里却说:“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让他们散吧!”

包拯摇摇头说:“不行。案子到此,只明了头,尾还没收呢。”

“此话怎讲?”

包拯严肃地说:“秋菊只是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

王延龄一惊,想不到包拯这么年轻,遇事想得这么周全,办事这么干练。索性试到底吧,便说:“包大人,这样说她吃鸡蛋是受人指使啦,此人又是谁呢?”

包拯认真地说:“此人就是太——师——你。”

“啊!”

王延龄笑着连连点头,转脸对众人说:“这事正是我要秋菊做的,为的是试试包大人怎样断案。包大人料事如神,真是有才有智。你们回去,各干各的吧。”

这时,秋菊脸上才现出笑容,和大家一道散去。

等人走后,王延龄问道:“包大人,你根据什么断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说:“秋菊已是个大姑娘,懂得道理,犯不着为两个鸡蛋闯下祸,这是一,二是,当我知道是她吃了鸡蛋时,她感到羞愧和委屈;三,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在全府众人面前她被当众说出是偷吃,这事根根绊绊的不向众人说清楚,秋菊就不能过安分日子,会因羞愧而寻短见的。太师虽是开玩笑,试试我的才智,我要是一步处理不慎,不是会闹出人命来吗?”

一席话,说得王太师连连点头,佩服地说:“包大人,有你坐开封府,我放心啦?”

苏桦 整理

选 师 爷

包公做了开封府尹后,为了使自己的主张能够很好地施行,决定选一名称心的师爷。什么是师爷了就是在府衙帮助做文书工作的人。

包公选师爷的告示一贴出去,汴梁内外、四面八方的文人学士纷纷前来应试。只三、四天时间就来了上千人。考试的第一个项目是做文章,由包公出题,让应试的人去做。上千张卷子包公一一亲自过目,从中挑选出了十个文才最高的人。考试的第二个项目是面试,包公要把这十个人一个一个地单独叫进去,随口出题,当面应答。

第一人被叫进来了。这个人对包公毕恭毕敬,唯恐稍有失误,不能入选。他未进门就向包公打躬施礼;进得门来,一步叩一个头,一直叩到包公面前,口中说道:“小人恭听老爷训教。”包公说;“这不是什么训教。你既来本府应试,就请起来入座攀话。”那人说:“小人不敢。”包公说:“哎!叫你起来,你尽管起来。”那人说:“还是跪着听老爷训教。”包公见他这样,也不再勉强,就说:“你的书面文章做得不错。今天老爷我还要对你面试一番。”那人说:“请老爷出题。”包公指指自己的脸说:“你看我长得怎么样?”那人说:“小人不敢放肆。”包公说:“这是考试,恕你无罪。”那人抬头一看包公的面容,哎呀,真是难看死了,头和脸都黑得如烟熏火燎一般,乍一看,简直就象一个黑色的坛子放在肩膀上;两只眼睛大而圆,瞪起来,白眼珠多,黑眼珠少,令人害怕。那人大吃一惊,没想到包府尹长得这么丑陋。他想:我若把他的模样如实讲出来,他一定火冒三丈,别说当师爷,不挨他的狗头铡都算好的。当官的都爱听恭维话,我何不奉承他一番,讨他个欢喜呢!于是嘻嘻一笑说:“啊,老爷长得真是好看极了!方面厚耳,红润润的脸膛,浓眉虎目,格外精神。真是有福的相貌呀!”包公听了,望着他向外摆摆手说:“行了,你回家去吧。”

接着第二个人被叫进来。包公一看。这人漫长脸,白面皮,两颗大眼珠没看人就滴溜溜打转。当包公又拿自己的脸进行面试时,他偷偷溜了包公一眼,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包公要他随口应答,他眼珠儿转了几转,满面春风地说道:“哎哟,老爷真是个清官呀!”包公问:“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看老爷长得眼如明星,眉似弯月,面色白里透红,纯粹是副清官相貌啊!”包公一听又好气又好笑,心里话:如果照你所说,我这面如锅铁、容貌丑陋的大概就该是好官相喽。真是一派胡言!于是,不耐烦地对那人向外摆摆手。

包公面试完第九个人时,老家人包兴进来了,问:“老爷,可有如意的?”包公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眼下还没选上一个。这些人为了讨得我的喜欢,他们竟然颠倒黑白,胡说八道,如果都象这样拍马溜须、专说瞎话,谁去为百姓办事呀?”包兴说;“忠良难找,你就将就着选一个吧。”包公说:“不行。开封府如果选不着实心眼儿人,我宁愿自己多劳,也不能凑合。唤最后一个进来!”

第十个人进来了。只见他坦然地来到包公面前,施礼说:“见过老爷。”包公说;“免礼,坐下!”那人坐了。包公说:“你的文章做得不错呀!”那人道:“老爷,文章做得再好,那只不过是纸面上的东西,不值几个钱。以小人之见,要报效国家,为百姓办好事,第一是要有德,第二才是要才。”包公一听,暗暗称是,便说;“老爷我今天当面口试,你要马上回答。”那人道:“请老爷出题。”包公说:“别的题也没什么意思,就说说我的脸面吧。你看我的容貌如何?”那人向包公打量了一下说道:“老爷的容貌嘛……”“怎么样啊?”“脸形如黑坛,面色似锅底,实在该说是丑陋。”包公一听,故意把脸一沉;“嗯!放肆,你怎么这样说起老爷来了?难道不怕我怪罪吗?”那人说:“老爷别生气。老爷的脸本来是黑的,难道我说一声‘白’它就变白了?老爷长得本来是丑的,难道我说一声‘美’就会变美了?老爷若不喜欢听老实话,今后怎能秉公断案,做个清官呢?”包公说:“我听人说,容貌丑陋,其心必奸。此话当真吗?”那人说:“不然。奸不奸在心而不在貌。只要有忠君爱民之心,报效国家的愿望,就是长得再黑,也会做清官;相反,就是长得再白,也保不住不做贪官。难道老爷没见过白脸奸臣吗。”

包公听完,心中大喜,说:“你被选中了。”

刘秀森 搜集整理

妙对破案

相传包公带着包兴,微服私访。这天,来到一个地方,看看天色已晚,决定找个人家投宿。

他们顺街走着,见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门前石阶上流泪。包公忙上前问:“请问老翁,何事伤心?”老人抬头看了包公一眼,并不说话,只是流泪。包公不便多问,便提出想在这里借宿。老人一听,连连摇手:“不行,不行!实不相瞒,这里前几天才死了人。”包公一听死了人。便问死者何人?何故而死?这一问不要紧,倒引出一段奇案来。

原来,这位老人姓徐,夫妇两人,膝下只有一子,年方十八。不久前,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新娘子聪明贤慧,全家人都很满意。

新婚之夜,新娘子听说丈夫正在攻读迎考,便出了一个上联考他。这是个连环对:“点灯登阁各攻书”。新娘子开玩笑地说:“对不上下联,不准进洞房。”偏偏新郎书生气太重,一时答不出,竟赌气到学堂去了。

第二天,新娘发现丈夫愁眉不展,便问是何原因?新郎说;“我正为答不出你的对联发愁呢!”新娘说:“你昨天夜里不是对上了吗?”新郎感到很奇怪;“我昨夜睡在学堂里,并没有回家,怎么会答出对联来呢?”新娘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这才知道昨夜是被人钻了空子失去贞操,悔恨交加,一气之下,便上吊死了。

一见出了人命案子,衙门马上来人,将新郎捉拿归案。文弱书生抵不住糊涂官的严刑拷打,被逼供认,判了死刑,秋后问斩。老夫人徐氏闻讯,投河而亡。活生生的一个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好不凄惨。

包公听老人讲完了经过,心里也很难过。是谁促成新娘子冤死的呢?要破此案,必得先对出这个对子来。

这天晚上,包公就宿在老人家里。夜深了,他还在苦思着那个下联,一个人在后院里踱了一会,索兴叫包兴搬来一张太师椅,倚在梧桐树旁,对月而思。想着想着,包公禁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个下联正是“移椅倚桐同赏月”。对联想出来了,破案的办法也就有了。

天明后,包公来到县衙,叫人贴了张榜,上写欲在本地挑选一些有才学的人,带进京城做官。条件是:能对出“点灯登阁各攻书”的下联来。

榜贴出不久,一个书生揭了榜。他得意洋洋地来见包公,说:“本书生看过榜后,欲随大人进京,还望大人多多栽培。”包公说;“你对出那副对联了吗?”书生假装思索了一下,说:“这是个下联,上联应是‘移椅倚桐同赏月’,不知大人肯不肯带学生进京?”包公嘿嘿一阵冷笑。“行,我带你进京!”说罢,惊堂木一拍:“还不快给我拿下!”左右一拥而上,把书生捆绑起来。

书生正做着官梦,不想被当场拿住,吓得连喊冤枉。包公厉声说:“歹徒,你居心不良,乘夜间*人妻子,害死两条人命,岂能饶你!左右,掌刑!”书生一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下,高呼:“小人愿招!”

原来,那日新郎赌气跑到学堂后,几个同学开他玩笑,说他放着如花似玉的新娘不伴,却到学堂来守夜,新郎便将考对联的事说了。谁知,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书生乘机潜往新郎家去答对联,新娘子不辨真假,竟与他同入洞房,以致酿成了这场悲剧。

包公当堂叫书生划供,打入死牢,并叫来姓徐的老人,让他将押在狱中的儿子领回家去。一场冤案,被包公巧妙地判明了。

陶锦生 搜集整理

长嫂如母

合肥地区,敬重嫂子比敬重姐姐还讲究,说句把怠慢姐姐的话,还可以原谅;要是说了怠慢嫂子的话,那可是捅了马蜂窝,不能善罢甘休的。人们常说:“长嫂如母”。老到白胡子的翁,小到穿开裆裤的娃,都晓得这是因为清官包公的缘故。

那还是宋朝,庐州府出了个清官包拯。这年,包拯巡按到赤桑镇。嗬,在赤桑镇,包拯遇到了“咬手”的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哭奔衙门,状告包拯侄儿包勉,打死她儿子,摔死她孙子,强奸她儿媳妇,致死人命三条。包拯准了状,发签拿人,一连数日,缉拿不到凶犯。包拯为这事,吃不香,睡不稳,显得更黑更瘦了。

这天,包拯坐衙,仍旧拿不到凶犯。散衙后,他满脸愁闷地回到家。他妻子——李夫人却手拿一只拨浪鼓迎上来,一本正经地说;

“相公,这玩艺是清东西时翻出来的,年深日久也坏了,要这玩艺干啥?放着还占地场,我看,不如扔掉了吧!”

包拯从夫人手里接过拨浪鼓,郑重地说:

“这,这哪行!”

说罢,端详着拨浪鼓,那么凝神,象是看一件罕见稀奇的珍宝。包拯为啥这么喜爱这件玩具呢?这里有包拯孩提时的故事。

原来,包拯是老罕(指最小的儿女)儿子,母亲生他时已上了年纪,年老体衰,加上产后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在包拯未满月时就死了。嫂嫂怜爱这个未满月就失去母亲的小叔子,就把包拯抱回自己房里,放在比他小日分的儿子包勉——包拯的侄儿——的摇篮里抚养。嫂嫂心地善良,为人朴实,喂奶先尽小叔子吃,剩多剩少才是自己儿子的。一人奶,两人吃,自然不够。“奶不够,粥来凑”。包勉可是吃米粥长大的。

包拯两岁时,哥哥从集上买了一只拨浪鼓回来,拿给包勉玩。小孩家爱新奇玩艺儿。包拯一看到,就要;包勉不给,包拯就哭着要。嫂子看到这情况,一面责备丈夫不该只实一只,分配不均,一面从包勉手里夺下拨浪鼓给了包拯。包拯止住哭了,但她自己的儿子却哭个不住。一看,才知道刚才因为用力过猛,拨浪鼓的蔑把子把包勉的小嫩手拉破了,血糊淋拉的。爷爷心疼大孙子,又要从老罕儿子手里拿过拨浪鼓,让嫂嫂拦住了。

“爹,没娘的阿叔可怜。包勉哭两声有啥呢?老辈常说:‘葫芦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就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还年轻力壮嘛!”

嫂嫂一席话,感动得公公说不出话来,也就没有从包拯手里再拿回拨浪鼓。嫂嫂转身就从书案的香炉里,抓了一把香灰,捻在包勉的伤口上,止住血。从那儿,包勉的手上就留下一条显眼的疤痕。直到包拯十岁,他父亲临死前,把拨浪鼓交给他,把这件事讲述了三遍,让包拯记住。他才放心地闭上眼睛。之后,包拯就一直把拨浪鼓带在身边。

李夫人看着包拯拿着拨浪鼓这样动感情,又进一步地说:

“相公,这玩艺儿又破又旧,不金不银的,实是没有留头。”

“呸!”包拯动气了,说:“娘子,你马不知脸长,怎么就忘了?从你过门那天起,我就不止一次给你讲了嫂子那颗无私的心,和她金子般的语言。这只拨浪鼓是嫂嫂亲手给我的,它比金比银还贵重咧!”

李夫人并不是忘了这件事,而是故意要引起包拯回忆起这事的。原来,包勉知道外面告了他,包拯准了状。老叔这个人一向铁面无私,他害怕了,就躲到老婶身边,求老婶给他讲情。李夫人自然就答应了。可是,她熟知包拯禀性刚直,怕一时不容情,就想点子来打动包拯的心。

这时,她觉得有门了,就说:

“好吧!拨浪鼓我来好好收藏!相公——”

包拯急躁了,说:

“夫人,有话,你就脆崩点说吧!”

“相公,嫂子就只有包勉这点骨血,念嫂子抚养之恩,赦了包勉吧!让他改邪归正,服侍嫂嫂晚年。”

“啊!”

包拯一惊,明白事故点儿出在家里。李氏拿出拨浪鼓原是为了给包勉讲情的,包勉缉拿不到,是“家鬼害家人”。这怎么能行呢?岂能因包庇自己的骨肉,坏了国法呢?本来,包拯想发怒的,但一想这样会让事情更麻烦。于是来了个“老鸭浮水——表面不动”,说:

“这……这……这事,往后再说吧!”

李夫人以为包拯动情了,为包勉担忧的心也松了点。

当天下午,包拯带着李夫人登衙升堂。让王朝、马汉把白发大娘请上堂。包拯说:

“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屈,说出来,我与你做主。”

白发大娘忍着悲痛,说:

“我叫肖刘氏,赤桑镇人。包勉为强奸我儿媳妇,杀害了我一家三口,请大人为我做主伸冤。”

“肖刘氏,你可看清了,不是坏人冒充包勉的吗?”

“大人呵,贼子行凶时,我在场。我亲耳听他说,‘我是包大人的侄儿,状子是告不透的。’他杀我儿子时,我亲眼看到他左手心中有条又粗又大的疤痕。连我那哭着要娘的两岁小孙孙,他也不放过,伸出疤痕的左手夺了小嫩手中的拨浪鼓,又伸出右手抓起小孙孙,摔死在地上。儿媳妇被抢走,抵死不从,也被杀死。惨呀,大人啊!”

李夫人听了,也气得脸儿发青;包拯听了,心似刀绞。可他故意说:

“肖刘氏,包勉是我的侄儿,你就原谅点,我给你三百两俸银,给你安排好晚年生活。”

好似一声霹雳,肖刘氏一怔,眼里泪水没有了,圆睁着眼,怒斥道:

“呸!我不要你的臭钱,你也甭为我这孤老婆子操心。常言说:‘屈死不告状’,原来你包大人也是‘官官相护亲为亲’,枉有清官的好名声!”

包拯并不动气,转脸对李夫人说;

“娘子,你看这事如何处理?”

李夫人咬着牙,说:

“相公,你照国法发落吧!包勉藏在我后花园。”

“砰”的一声。包拯一拍惊堂木,叫道;

“带凶犯!”

“喳!”

声音一落,包勉就给带上了大堂。咋会恁快呢?原来,包拯把李夫人带上街,就命令张龙、赵虎搜查自己的家,没有李夫人的阻拦,包勉自然被捉拿归案。包拯计策用得好啊!李夫人想通了,自然交出凶犯;李夫人想不通,也照捉凶犯。

包勉一带上堂,肖刘氏就叫道:

“正是这贼子,大人你与我做主,替小人儿媳报仇。”

包勉晓得事情不好,哭着向李夫人说:

“老婶,你答应替侄儿讨情的;老婶,你快向老叔说说吧!”

李夫人掩着脸,哭着说:

“包勉,你的罪孽太重了,老婶救不了你呀!你不要怨怪老婶,老婶给你备了纸钱。”

包勉贼人也有贼智,看看求李夫人不行,就伸出有疤痕的手,只是摇着,想打动包拯。包拯一看,胡子直抖,便毅然画下“斩”字,说:

“包勉,你妈留给你的是只‘无私’手,你怎么用这手做歹事呢!国法无情,只有斩了你,才能对得起一世无私的嫂嫂。”

说罢,扔了笔,吩咐行刑。

“喳!”

张龙、赵虎把包勉推出大堂。

包拯对肖刘氏说:

“肖刘氏,斩了包勉,替你那惨死的儿子媳妇伸了冤,只是人死不能复生,本官念你孤苦无依,生活无着,仍将三百两俸银给你去安排晚年吧!”

“谢包大人。”

一会,斩了包勉,张龙、赵虎呈上一颗血头,包拯一见,一改他往日那种刚硬的性子,放声呼陶大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还在饮泣的李夫人,止住了悲伤,说:

“相公,包勉已正法了,你还哭什么呢?”

老包说:

“包勉被正法,他是罪有应得。我哭,是对不起嫂子呵!嫂子不仅用乳汁把我喂大,而且也给了我一颗无私的心。我光知道报嫂子恩情,对侄儿一味宠爱,没有教育好侄子,以至使他犯下大罪。我对不起嫂嫂呵!”

说着,又哭;越哭,越伤心。李夫人只得劝说:

“相公,你要以身体为重。嫂嫂深明大义,她也不会怪罪你的。我们还是多想想嫂嫂的晚年吧,一个人够凄苦的。”

包拯停住了哭泣,说:

“啊,这你就把心放到肚里吧。我早考虑好了。嫂嫂,我来供养。‘长—一嫂——如——母’,‘敬—一嫂—一似—一母’,往后,你也得记住。”

“是!”

自那,“长嫂如母”的话头,就流传下来了。

陈义侣 搜集整理

清不过包公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老包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在心,借个由头,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样,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策划了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当日就动身回家。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走。却没有料到太监还跟在后面盯梢咧。

那时正是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走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天,汗淌了几桶。这会儿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葱的瓜藤上开了黄黄的花,西瓜结得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有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们一气吃了两个大瓜。两个象鬼样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

“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老包愉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

“吃瓜给钱,那有啥说的。”

傍晚,包公住到小镇上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盯着跟进去。包公钱不多,就要了素莱米饭。哪知这客栈小,米不干净,碗里尽是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拣,满桌子上堆的尽是谷粒。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大监说:

“糟踏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着走着,眼看走到淮河边上,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么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从小路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单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弄脏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一看,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正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心想,老包真是天下无双的铁清官,再跟下去,也找不到他的问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回复皇命。

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就说:

毒不过皇上,

奸不过太监,

清不过包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8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