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最后的晚餐》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第1张

《最后的晚餐》讲的故事是指耶稣被钉十字架前的那一天晚上,在耶路撒冷城内的一座楼上,和十二门徒的最后一次进餐。

据《马太福音》第26章等处记载,耶稣和门徒们在耶路撒冷某人家中共进逾越节晚宴,席间,称门徒中有人要出卖他。门徒们甚感愁烦,一个个问:主,是我吗?犹大也问:拉比(即老师),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众人进餐时,耶稣拿起饼祝福,而后掰开,分给门徒们吃,说饼就是他的身体。又拿起杯,祝谢了,递给门徒喝,说那是他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晚餐后耶稣带门徒前往橄榄山,这是耶稣受难前的重要事件,基督教的圣餐礼即源于此。

基督教基本概念

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大陆的学术界使用时比较混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罗马公教、正教、新教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内,也就是英语中的Christianity之意;狭义的基督教是指其中的新教。

由于历史原因,在华人中长期以来都习惯只把新教称为基督教。大陆的新教教会也从不称自己为新教,而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将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正教称为东正教。

—《最后的晚餐》

意思是:这些人在一起吃晚餐是最后一次了,以后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意喻此时犹大已经出卖了耶稣,这顿饭吃后耶稣就要被逮捕了。

典故出自达芬奇的一幅名为《最后的晚餐》的画,该画取材于宗教故事,耶稣遭门徒之一的犹大出卖,与所有门徒吃的最后一顿晚餐,画中人物听说耶稣遭出卖后神态各异,达芬奇的画工可见一斑。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的使用差异很大,可以表达从此以后好日子结束,磨难就要来临,或麻烦将至。

《最后的晚餐》表达了什么: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以圣经中耶稣与犹大之间的冲突,来表现人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表现特定的人文主题,高扬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达·芬奇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戏剧性场面的描绘,深刻地再现了这一斗争的尖锐性。当耶稣说有人出卖了他时,在场的十二个门徒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惊讶的、愤怒的、诅咒的、紧张的,特别是犹大张皇失措的举止,刻画得惟妙惟肖。整个画面,情绪变化、性格表现、动势倾向、人物组合都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和冲突感,很好的隐喻了人间光明与黑暗、美善与邪恶的斗争。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著名著作,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达芬奇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一些达芬奇的个人背景。列昂纳多·达·芬奇 ,佛罗伦萨人,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曾在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1482年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后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所画杰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其中《蒙娜丽莎》是巴黎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总而言之,达芬奇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作在世界上都很闻名。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想要表达的内容。画中十三人的座次呈半圆形,基督坐在一头,他身后的大部分门徒齐刷刷盯着叛徒犹大。餐桌上摆的是耶稣显示神迹的五饼二鱼。这幅拜占庭镶嵌画比较简陋,11个门徒没有各自的特;犹大像个被同僚排挤的委屈受害者;强调耶稣的手法也很简单粗暴,只是给他加了硕大的光环,让他的位置在第一个并且身体体积比其他人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耶稣的姿势,他并非端坐着而是放松地半躺着,明明在预言自己的死亡,却像准备安睡一般淡然,也许那时候的画家已经对塑造耶稣的性格有了初步的想法。13世纪的《最后的晚餐》里人物神情依然呆板,动作依然僵硬。犹大那时就往往被描绘成正向碟子伸手取食的样子,因为耶稣说“与我共用一个碟子的人将要背叛我”,这个动作也有指责犹大贪婪的意味。这个时期的画作大多是宗教宣传的手段,画中人往往高高在上,鲜少生活气息。

总而言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发现其中的特殊意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2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