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三五:反映农历十五。四五:指农历二十。蟾兔:月亮。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两句写初春月夜景色:月光皎洁,似乎不是夜间,树叫—还没有长齐,好像又到了秋天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门长九龄《望月怀远》 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晓天:微明的天空r-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两句写赏月感受: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因为出屋久久望月,不觉满身露水。 唐/张久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水波闪动貌。两句说月光随着潮水涌进江流,万里江水,无处不有皎洁的月光。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两句描写寂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惊醒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王,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却月桂,清光应更多 斫(zhuo)却:砍去。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贾至《别裴九弟》 2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真珠:珍珠。露珠圆莹有光,似珍珠。 唐/自居易《暮江吟》 2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自居易{琵琶行) 23、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千重翠:形容松树层层,翠色重叠。一颗珠:月映水中,似一颗珍珠在水。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24、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千声: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2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阑干:横斜。形容北斗星即将隐没。 唐/刘方平《月夜》 2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韩愈《山石》 27、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擘絮:撕碎的棉絮。 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 无赖:即无奈。诗人因见明月而思念意中人,但又不能见,故有抱怨明月之意。两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杨州独得其二。 唐/徐凝《忆杨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 宋/晏殊《寓意》 30、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张先《菩萨蛮》 31、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月长先《天仙子。送春》:“沙上并禽池上瞑,~~~” 32、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琼瑶:美玉,此处比喻美丽的月光。 宋/苏轼《西江月》 34、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paihuai):往复来回。斗牛:二星名, 宋/苏轼《前赤壁赋》 3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春 宋/苏轼《中秋月》 36、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村 清/袁枚《春日杂诗》 3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8、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濮淙《闻梁蘧玉己寓京口》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揭徯斯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⑧,白映苍梧暮。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玄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
这首古诗可分两段,前八句写月出与月色,写赏月时的愁思,后四句写离别。全首均用冷色调,以景衬托自己的心情。
这首诗作于大都七年(103),时揭溪斯客居武昌。他同时还写有《远归曲戏赠李九时毅还江西》诗,复与李时毅夜宴南楼而作此诗,故题云“重饯”。
月夜是最能引起人们浮想联翩的时候。那淡淡银光,如水似霜,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由月而勾动故乡之思;“落月满屋梁,犹疑照色”,杜雨由月而引起对朋友的怀念苏轼一曲“明月几时有”,更寄托了无限遐思,留下千古绝唱。月光在诗人笔下,不再单单是淡漠凄凉,而随着诗人的心情同步变化,成为一种感觉得到触摸得着的既抽象又形象的东西。揭溪斯这首送行诗,则是通过咏月寄托自己诚挚的的友情与依依惜别的惆怅,以及自己久客他乡孤孑自吊的凄情。
诗一开始便紧紧捕捉住月亮以切题。用“娟娟”、“晃”两个词,一以形容月亮之妩媚,一以形容月亮之光明,把的形态包涵殆尽。月亮升起来了,照耀武昌城外的古代战垒,在成片如烟似雾般的树林上空缓缓而上,一片清澄透亮。这两句写近景,以下便把视野竭力放开。月光如水,寒气逼人,仿佛与广阔无垠的云梦泽水连在一起,又与南方的苍梧等名山巨岭相接。诗人与朋友坐在南楼上,眼见月亮越升越高,仿佛正向南楼逼近,但因心怀离愁别绪,对此大好月色,无心观赏,饮着酒却无法销愁。时间悄逝,不知不觉,已经夜深了。露宿野外的大雁,已入睡乡,一动也不动,寒霜在它们背上渐渐凝结泛出一层银色。树梢的水气慢慢团聚,从枝叶上
滴滴往下掉着,显得分外凄清幽静。诗人由此而想到,如此良夜,留人不住,没过多久,好朋友就要分手了。明晚的月光中,他不知停舟何处,默默地对着月亮想念我。那时候,月亮虽然还是同一个,但人已经在不同的地方了。想到这些,怎么能不令人悲伤呢末两句与题饯别呼应,说李时毅是回南昌去,不久又要赴归州任所,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诗仍用“照”字贯联,使全诗无处无月,将月与情、与景紧密关合揉杂在一起,并把归程之“归”与地名归州之“归”参差其间,相映成趣。李时毅是回南昌去,揭斯的家乡丰城离南昌不远,他的思乡之感由李时毅之归而被激起,所以诗写得格外深沉。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 "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 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
元 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