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第1张

荷塘月色》 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  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 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 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作品赏析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á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我家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小水塘,由于水塘里长满了美丽的荷花,我们那群孩子,问它叫小荷塘,一到夏天我们就到那玩个不停。

第一次到那我们就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荷塘里长满了荷花,阳光在水面上跳跃,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儿,在水里游,小虾在水底嬉戏打闹,唯有螃蟹躲在石头缝里吐泡泡,不时有几只胆大的小鱼儿跃出水面。好一幅迷人的风景呀!

因此,一到夏天那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我经常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小荷塘去玩。我们经常在夕阳下靠着柳树欣赏着美丽的荷塘,向小伙伴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者和小伙伴一起捉鱼捕虾,爬上柳树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多有意思呀!

我忘不了美丽的荷塘,更忘不了我的小伙伴!

荷塘美景作文作业帮

我家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小水塘,由于水塘里长满了美丽的荷花,我们那群孩子,问它叫小荷塘,一到夏天我们就到那玩个不停。

第一次到那我们就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荷塘里长满了荷花,阳光在水面上跳跃,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儿,在水里游,小虾在水底嬉戏打闹,唯有螃蟹躲在石头缝里吐泡泡,不时有几只胆大的小鱼儿跃出水面。

好一幅迷人的风景呀! 因此,一到夏天那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我经常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小荷塘去玩。

我们经常在夕阳下靠着柳树欣赏着美丽的荷塘,向小伙伴倾诉自己的心声。

或者和小伙伴一起捉鱼捕虾,爬上柳树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多有意思呀! 我忘不了美丽的荷塘,更忘不了我的小伙伴!

眉县千亩荷塘美景作文400字

微风阵阵,清香缕缕,啊,这别样的清新;香味四溢,恬静气息,啊,这醉人的美丽……我寻着一丝丝淡淡清香,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荷塘。

看那碧绿无瑕的荷叶,轻轻地托着一颗颗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的珍珠,在微风的吹拂下,在清爽的天空中轻轻荡漾……小珍珠在翡翠盘似的荷叶上滑来滑去,留下浅浅的水痕……如碧盘滚珠般美丽。

其中,那绿叶亭亭的荷花在荷叶的族拥下,显得更加纯洁美丽。

宛如让人美得心碎的灿烂云霞,轻轻地落入了那波光粼粼的水中,又像天上的仙女姐姐一不小心落下的胭脂……有的小荷花只露出一个可爱而又美丽的小花苞;有的荷花缩着头,只露出一点点小花瓣,害羞极了;有的则尽情的舒展自己淡雅、美丽的花朵,张开了美丽的“翅膀”……洁白如玉,粉红似霞的荷花像一位位披着轻纱正在沐浴的仙女,含笑不语,娇羞欲语,它们那出水芙蓉般淡雅的外表,更显得超凡脱俗……而那重重叠叠,沁人心脾的荷花瓣与那盈盈欲滴的嫩黄花蕊,更是让人不禁感到心旷神怡……默默地吟诵着“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不知不觉就陶醉在这宁静的美好时光里……可几只活泼的红白花小鱼打破了这无限的静谧。

它们快乐地在水中跳跃,扬起的水珠在天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晶莹的水珠摇散在天空……看着小鱼们快乐的身影,我仿佛也成了一只可爱的鱼儿,和它们一起欢快地在荷叶间穿来穿去,感受那说不出的舒畅……一串欢声笑语又一次打破了宁静。

噢!原来是几个孩子跳下了湖,他们互相泼洒着水,开心地打起了水仗。

你看!那胆小的小妹妹害怕地缩在哥哥背后,几个乐得哈哈大笑的男孩子又一不小心滑了一跤……他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把荷塘点缀的更美了……这清香,这笑语,感染了我的心,而那闯入我心境的,是那荷塘串串的思忆……

江南诗短文写了什么荷塘的景色

1、《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2、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原文江南两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模仿荷塘月色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这些天的心里颇为宁静。

我哼着小曲儿斜靠在大榕树下乘凉,远望着日日经过的荷塘,再仰望一下天,月影横斜,树影交叠,淡黄的纯洁的月之气息陆陆续续地充实着我。

我披上了风衣,踱步走向荷塘,心想着今晚的荷塘定有一副仙界之美。

我蹲坐在荷塘一旁的草地上,月光倾斜下来,照映在了平滑的大理石上,反射出了柔和的光芒,一旁的树影交杂在一起,形成诡异的身影,这身影随风摇摆,颇有韵味。

我一人踱步在此,斜瞟了一眼四周,竟空无一人。

我喜欢热闹,喜欢群居,头一次独处于郊外,颇有凄凉之感。

池里的荷花扭动着身躯,我独处于赏荷的“高峰”,也是荷塘的眺望塔,寻视着荷花中的种种景色。

叶子抖动着它婀娜的身姿,企图让那一粒粒闪耀的明珠从它的身间滑落,使它减轻负担;池里的荷花在显得那么的珍贵,脱颖而出,毫不矫情;而荷叶上的碧天里的星星般的露珠却在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倾倒似的。

微风吹来,送来缕缕清香,仿佛一碗润喉的清水从你的喉中流遍全身,使你的身心脱离一切苦恼,沉醉在这无边月色之中。

月光笔直地倾泻下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淡黄的月光直逼荷塘,映出了水中无忧无虑的那尾鱼,那轮圆月坠入了水中,随即被这毫不留情的波纹一次性撞碎,但随即又恢复了它刚才的容貌。

月色傍着荷塘的芬芳潜入了我的心扉,在里面无阻地消散,直至它停止。

我深吸了一口气,这气是柔和的,这气是芬芳的,这气是爽快的,紧接着又长了吐一口气,把心中的所有烦恼以及忧伤全部随着这吐出的气在远处的空气中渐渐消逝,永不再现……沿途的芳香仍旧沁人心脾,不知是我的身上残留着荷塘芳香,还是野花锲而不舍的清香,或是在树影间散发出来的树叶的气息,无论如何,它都久久地在我心间回荡……

作文 夏日荷花别样红,请你用五彩荷香之笔描绘夏天荷塘景色。

注只

夏日荷花别样红离我家不远处有一个小池塘,里面有许多荷花,每当夏天,就会满池生辉,一股淡淡的清香飘然而出,令人心旷神怡。

七八月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在挨挨挤挤的荷花中,花多是那样的 、高雅。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地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粉红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洁白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地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柔韧、富有弹性吧,它又显得那样纤弱而娇嫩。

总之,单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荷花开得有早有迟,放眼望去,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的含苞欲放,粉红的花骨朵儿饱涨的快要破裂似的。

有的刚刚绽放, 的叶瓣惹人喜爱。

有的全部绽开了,露出了嫩**的小莲蓬,那层层叠叠的花瓣拥护着它。

大雨过后,雨珠悄悄地滑落到荷花里,莲蓬尽情地吮吸着这滴滴甘霖。

荷叶富有韧性,鲜绿的叶片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有了它的衬托,荷花就显得更加清丽了。

冬天北风呼啸,河面结冰,但荷花在淤泥中却没有停止运动。

它在默默地积蓄力量,为的就是来年一展风采,重现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情景。

我爱荷花的清香与淡雅,但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江南诗短文写了什么荷塘的景色

1、《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2、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原文江南两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求一篇《荷塘月色》的作文,800字就行,要把景色写得很美很美,再

微风徐徐,我来到了让朱自清妙笔生花的荷塘月色,令人回忆多多的地方,在这片令我流连忘返的圣土。

头顶上方,四个显赫的大字——“清华大学”震威大江南北,举世闻名,在石狮的守护下,石拱桥愈发点缀出清华的书香琴韵。

来自:作文大全 水木清华,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期盼会不会在那里含苞待放?并从那一刻起,任何时候是否都会在心灵的一隅执着的散发着脉脉芬芳?也因为曾经到过这里,便决定不仅做他的过客,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在那里芳名远扬…… 来源:作文网 zuowenchazidian 清华,承载着太多人的梦,都希冀成为他的主人,周恩来总理曾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战胜欧洲则国战胜欧洲”以及“为中华之崛起之读书”的箴言,让我们对清华又多了一份期待。

忽然绵绵细雨飘落,轻轻的打在荷叶上,那荷叶上的露珠,像一颗颗光艳夺目的钻石,即使荷花已被秋风赶走,但仍不缺少发光点,那一湖清澈的碧水在微风中的吹拂中荡起柔柔的微波,低垂的翠柳把他那纤细的枝条伸入清凉的湖水中,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泻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中,几条鱼儿欢畅的游着,更渲染了清华宁静的美。

在清华的人来人往中,遇到了许多平时见不到而熟悉的面孔,这是我们欣喜,经历了百般风霜的他们早已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但他们懂得坚持,贵在坚持,则他们有幸成为了清华的学子,“只要你肯努力,并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就不用在乎结果”在雅典奥运会上世界冠军曾经说过。

看来真的只要努力,才会有收获呀!太阳渐渐趴下山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清华,你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深沉,如此令人沉醉,你是数亿学子的向往,在与你亲密柔和的拥抱后,我默默立下誓言:清华,等着我,我一定要把我最好的自己呈现给你,成为你的主人,等着我!!我静静的听滴水的声音我默默的想等待着等待着

作文题我的家乡十里荷塘

作文一个星期二下午,我的婶婶叫我和奶奶要不要去镜湖十里荷塘玩,听见这个消息,我欣喜若狂,连忙答应了,奶奶也只好随从。

不一会儿,婶婶就来接我们了。

到了镜湖十里荷塘,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背景,上面写着“十里荷塘”四个大字,下面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漂浮着许多荷叶,仿佛是一块碧绿的地毯,吸引着我们向前走去。

我们慢悠悠地走在宽敞的石板路上,一拨拨的人群和我们擦肩而过,熙熙攘攘的,真热闹!路两边绿树成荫,有樟树,松树,和高大的玉兰树,各种五彩缤纷的无名小花也点头欢迎我们的到来。

一阵阵凉爽的风迎面吹来,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一会儿,过了桥,我们就闻到了花的清香。

美丽的荷塘景色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啊!好美啊!”我情不自禁地感叹。

不由的想到了我们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荷花》,真是名副其实啊!成片的荷花和荷叶簇拥在一起,挨挨挤挤的,一望无际。

我们赶紧跑到离荷花最近的廊桥上,拿出相机,把最美的景色定格在相机中。

各种颜色的荷花都竞相开放了,有粉红色的,有白色的,还有淡**的,它们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也马上要露出头来,看看这个奇妙的世界。

有的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莲蓬了。

荷花浑身都是宝,荷叶可以做香料,莲子可以做一道美味的莲子羹,特别适合夏天吃,淤泥里的藕也可以做很多蔡,不信?你就去尝尝呗!1个小时的游玩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十里荷塘。

啊!荷花,你永远烙在我的脑海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早春》) 柳永《望海潮》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 王安石《桂枝香》词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清平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辛弃疾《清平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荷塘美景的作文怎么写300个字

天龙八部描述风挽荷香,蝉虫低鸣的美景西湖。风挽荷香蝉虫低鸣意思是风吹来淡淡的荷香,蝉和各种虫儿轻轻鸣唱,指环境静谧自然。夜晚的西湖,没有看到映日荷花的艳丽,却看到了月光下荷花的静谧安详,也别有一番风情。夜晚的西湖,皎洁的月光,草丛中的萤火虫四处游荡,在草丛中,荷叶边飞舞,宛若世间的精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3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