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眷恋,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山水的流连之情,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全文如下: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白话文释义: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徵(zhēng),字元度,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声响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

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王英家族世代以读书为业,曾祖王颐贞擅长《尚书》,名冠江右,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本,优游不仕。王英11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王母非常重视教育,她节衣缩食,把王英送进了当地有名的学堂,让他有机会跟随优秀的老师学习。王英非常珍视学习的机会,天还未亮就起来读书,常常一个人学习到深夜。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王英的学问大有长进,刚及冠,就成了府学弟子。

王英在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当时的永乐帝刚刚登基,锐意进取,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他认为紫微星有二十八星宿拱卫,便令翰林学士解缙在考取的进士之中,选出最为优秀的二十八人作为朝廷的后备栋梁,以对应天上的星辰,王英便在这二十八人之列。永乐帝非常重视这二十八人,给他们提供丰厚的物资,同时将文渊阁古今图书对他们开放,以增长他们的见识。在这二十八人之中,永乐皇帝最为欣赏的就是王英和王直,他认为这两个人虽然年轻,但严谨端重,有大臣之相,便将二人调入秘阁,负责机密文件的收发工作。

永乐二十年(1422年),王英作为扈从跟随永乐帝北征蒙古。在大军凯旋回朝时,永乐帝询问王英如何看待北伐一事。当时满朝大臣都知道永乐帝将北伐视为自己一生的功绩所在,不容许任何人诋毁,这是他的“逆鳞”。王英却说北伐消耗了大量的国力物力,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明史》卷一五二《王英传》)。永乐帝听完后,哈哈大笑,认为王英正直敢言,是难得的人才。当时有立功的军官飞扬跋扈,肆意欺压士兵,下令不许给士兵发放口粮,让他们空着肚子赶路。饿得头昏眼花的士兵聚集在一起哭泣,军中气氛压抑。王英看到后,立即向永乐帝汇报了这件事,认为士兵都是精壮之士,不给口粮容易引起哗变,永乐帝便下令兵部尚书给士兵分发粮食,此举赢得了士兵的拥护。在王英看来,身为大臣,就有匡过的义务。《论语》即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王英在朝期间,不发阿谀之言,不唱圣明之音,切实地肩负起了臣子的责任和使命,展现了江右士子的风骨和担当。

稳重爱民的侍郎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皇帝在北征归来的途中染病去世。皇帝病逝于京城之外,储君茫然于皇宫之中,应对稍有不慎,便是人心骚动、天下纷扰的局面。王英建议太子镇之以静,以平时之礼正常接见大臣,不可惊慌失措,而他和杨士奇等人则安然若素地制定国丧大礼,讲研经学大义。看到太子近臣稳重端正的做法,京城的骚动之心安定下来了。而后王英主动宿卫内阁,以防患于未然,他连续在内阁巡视了七天七夜,等到大局已定,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永乐之丧,王英遇事临危不乱、处困镇定自如的表现,让洪熙帝和天下的士人对他赞赏不已。

正统时期,王英担任皇帝的主讲官,负责讲学经义。王英直言不讳,规谏正统帝要以民为本,“陈说详明,于文义外多有规谏语”(《国朝献征录》卷八)。后江浙一带大旱,皇帝派王英前去求雨,王英刚到绍兴,江浙便下起了大雨,雨水足有二尺之多。第二天,江浙又下起了大雨,百姓们都高兴地说:“此侍郎雨也。”虽然江浙下了雨,但收成还是大幅度减少,王英又上奏章,请求皇帝减免江浙赋税,发放赈灾粮食。仅此一项,活民无数。

心系家乡的乡贤

明朝的会试在北京举行,因路途遥远,举子们往往提前几个月就抵达北京,以方便调整身体状态,还可与全国各地的士子交流讨论。但北京居大不易,高昂的物价让很多普通士子只能居住在偏僻简陋之地,条件非常差。为了方便金溪举子,王英和前辈吴伯宗二人创立了京都金溪会馆,金溪举子可免费住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准备科举考试。京都金溪会馆是江西在北京最早的会馆,也是全国第一批设置在北京的地方会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家乡的先贤,王英有着强烈的敬仰之心。为了表彰乡贤之功,王英作了《六贤咏》,歌颂家乡的杰出人才。其中他最为看重的就是忠义死节之人,在历数金溪的人才时,特别指出金溪的死节之士之多,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忠孝节义,炳然焕然,昭如日月,他或未之有也”。他在拜访金溪忠义之士黄冔的故居后,写下了《展谒忠臣祠》,诗曰:“待制本儒生,素心亦何烈。临危仗孤剑,誓死以殉国。奋躯入重泉,正气浩充塞。”(乾隆《金溪县志》)王英极力称赞先贤黄冔的忠义贞烈之志,认为这种精神日月可表、天地可鉴,值得后世学习。

王英热心于宣传家乡的名胜、传播乡土的声名。金溪的石门寺重新修缮后,王英写下了《石门寺记》,称石门寺乃是禅宗大师马祖道一始居之地,在宗教史和文化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王英还写了《明谷书堂记》,说家乡的明谷书堂风景优雅,学风良好,学生们涵咏诗书,与朝霞同游;诵读经史,伴夕阳而归,“所谓适其情舒其志意者在是”。王英不厌其烦地宣扬家乡风景之美与人文之优,深深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殷殷期盼和无限希冀。

洪熙年间,金溪县的耆老乡绅自发修纂了《金溪县志》。恰逢王英回家省亲,金溪乡绅请王英作序,王英欣然答应。他在序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浓厚的自豪感,说金溪“地方百里,山深水秀,习俗淳厚”(乾隆《金溪县志》卷首《旧序》)。王英以为《金溪县志》的修纂,可以保护好金溪的地方文献,传承好优秀的历史文化。在王英看来,历史文化是地方的根与魂,它不但可以教化百姓,导民向善,令贪夫廉而懦夫有志,也可以为地方守令管理地方提供依据,起到很好的资政效果。

心系家乡的王英,也得到了家乡百姓的尊重和敬仰。金溪百姓将王英所住的地方改名为金马玉堂坊。金马,源自汉代学士待诏的金马门,玉堂,指的是待诏学士议事的地方,金马玉堂就是清高正直的含义。在金溪百姓看来,王英是他们心中的骄傲,在王英去世后,家乡人民将其供入乡贤祠,岁岁祭祀不绝,永享百姓的供奉。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大自然美景,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也表达出了作者归隐山林的知趣。

《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54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