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啊,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仅仅会引起孩子不满,从而哭闹,还会有超出父母想象的坏影响:
1阻碍孩子感官发育
婴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感。
如果他听到父母的激烈的争吵声,他的感觉是痛苦的,甚至身体会变得僵硬,神经会收缩,以便自我保护。
在婴儿时期,如果经常受到痛苦感受的刺激,势必会影响听觉、视觉发育,严重的将来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因为感官协调不好,导致学习能力差。
2大小便失禁
稍大一点的孩子,会对父母的争吵产生恐惧心理,此时他接收到的信号是,不能靠近父母,不能和父母说话。
久而久之,也就不敢表达想上厕所的意愿,严重的,到上幼儿园了,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或是父母一吵架,就大小便失禁。
3造成性格缺陷
孩子很难理解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
在孩子们有限的认知里,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尤其是有时候,夫妻之间有冲突,却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发泄对象。
这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孩子会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久而久之,就不敢和别人交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
4模仿吵架行为
幼年时期,是人类模仿力最强的时期,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错误印象:吵架是交流的唯一方式。
在一个经常吵架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也会变成一个爱吵架的人,碰到任何问题,只会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严重的甚至无法正常与人交流。
自己琢磨吧,祝幸福!多看对方优点,及时夸奖,有问题私下谈心,不要争吵。
奉送婚姻守则:给夫妻、父母、子女。
一句话:学习做丈夫妻子、父母儿女、翁岳婿媳、兄弟姐妹。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大家都需要学习。
如何幸福生活:当成一家人,大家一家亲;索取不奉献,至亲也不亲!莫让爱成为负担
父母子女如何做:亲严姻慈。
结婚了,知道婚姻需要经营吗?写出来简单,真懂吗问问自己和父母。
我写的婚姻守则:仅供参考
1、把公婆岳父母、丈夫妻子、女婿儿媳、对方的子女当自己家的人。
孝敬对方父母,想想对方父母养子女多年,今天给你做了丈夫媳妇,感恩的叫对方父母爸妈吧。真心心疼对方子女,想想婿媳在家都是宝贝,今天给你家做了婿媳,你们一家人不心疼难道让别人心疼?
想一想丈夫妻子都是相爱才结婚丈夫或妻子是因为相爱才离开自己的家成立新家,要愿意付出、多看优点、平等沟通、相互包容、相互激励。
想一想不论婚生、非婚生、收养、继子女,都是夫妻双方需要抚养的子女对待子女要换位思考、平等沟通、适时激励、鼓励梦想。
想一想不论亲生、养、继父母,都是养育自己、需要自己赡养的父母对待父母也要换位思考、平等沟通、适当包容、适度孝敬。
2、生活中必然会发生矛盾,处理需要艺术
自己父母子女自己教自己吵,因为都是第一次做公婆岳父母和女婿儿媳。包括家中各种血亲,尽量不要与姻亲发生争吵。与姻亲的矛盾参照第3条。
3、夫妻有事,回自己屋争论、定主意、定规矩。如果爱,就会相互包容,容忍对方的错误,共同创造好生活
两个人、双方家庭也可能出现矛盾,两个人要统一意见,与家庭的矛盾参照第2条。
4、日常相处的艺术把自己当家人
叫对方父母、亲戚都是咱爸妈、咱什么;叫自己父母、亲戚是我爸妈、我什么不就更亲了?也分得清楚了。
5、学会处事逢年过节都应当去看望老人
去自己家,不管谁买的东西,一定要说是自己不让买,对方非让买。这样父母才觉得你找对了人。(不论谁的钱,都是你们俩的钱,一份投入两份收获)
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
相信有很多不理智的父母,脑袋一热就不顾谁在身边就开始大吵大叫,孩子看到肯定是吓得大哭,害怕,甚至还会想到你们会不会分开,那以后就可能缺少妈妈或者宝宝的陪伴等等。
家长在孩子面前吵架,最好这种具有很伤人的吵架的画面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因为这会让孩子的心理感觉到非常恐惧和无助,看见父母一次一次争吵让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其实这时候的孩子内心是非常脆弱和柔软的。看过一篇相关统计,百分之八十的恐惧婚姻的成年人,在幼年都有父母感情不和或经常吵架的经历,对婚姻失望,甚至恐惧,这是在他们幼年的心理就形成的一种不安全因素,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学以己用、不孝顺
导致宝宝不孝顺一点都不假,常常看到父母的争吵或者行为举止,通常都是会传染给孩子的,看不惯父母每次的争吵,当自己也有情绪或者是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小家伙也是有脾气的,甚至对父母发脾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孝顺,不懂得感恩,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父母,真不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