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的关心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也同样重要。例如,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对其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让他们在被关爱中成长。
2、必要时,可以采取奖惩手段心理学家指出,在适当的时候,对那些虐待小动物成癖的孩子,要给予批评和惩罚。在惩罚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受惩罚。如此孩子在下一次“施虐”时会想到上一次的教训,最终放弃虐待的想法。
3、创造条件让孩子养一些小动物,如金鱼、小鸡、小鸟、兔子、蚕等,从而让孩子建立跟这些小动物的良好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以跟饲养的小动物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改掉虐待动物的坏习惯,主动关心小动物,并且爱护它们。
4、避免独裁型的教育风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母应避免专制教育风格。有些父母喜欢独裁,不倾听孩子的意见,也不管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情感受挫,时间长了心理很容易挤压很多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尤其是那些在家里经常被体罚的孩子,体罚不仅伤害了他们的身心,而且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也起到了负面的示范作用,孩子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去“体罚”小动物,缺乏爱心,更具攻击性。
首先你要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要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培养孩子爱护动物?
一、培养宝宝爱护小动物的目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宝宝爱护小动物,究竟培养的目的又是什么,在培养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教育的意义呢?
1、培养宝宝爱护小动物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爱心
我们可以通过关心爱护小动物来培养宝宝的爱心。和宝宝一起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宝宝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他的爱心。当看到小动物受伤了,可以和宝宝一起想办法去帮助它,小动物生病了,可以带着宝宝去照顾它。宝宝也从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爱心教育。从关爱小动物开始,关爱身边的人。
2、培养宝宝爱护小动物可以丰富宝宝的情感
让孩子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各种关爱的情感。在与小动物接触的过程中,让宝宝了解,小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同样会感觉到痛,会感到不舒服,我们要爱护它们。家长要尽量避免宝宝由于无意识的抓捏、敲击等行为使小动物受到伤害,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宝宝作弄小动物好玩,甚至与宝宝一块作弄小动物,就会进一步让宝宝萌发出对有生命的小动物的攻击性,严重的时候,宝宝会将这种行为变成习惯的动作,在幼儿园里可能会攻击其他的同伴。所以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引导并给宝宝做出良好的示范,比如:爸爸妈妈们可以主动和小动物热情的打招呼“小鸭子,你好!小猫,你好!”,或是轻轻抚摸小动物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宝宝学会与小动物交流互动的正确方法。使得宝宝从心底里去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3、宝宝爱护小动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可以通过关心爱护小动物来培养宝宝的责任感。宝宝在饲养和照顾小动物的时候,爸爸妈妈要督促孩子,告诉他既然你决定要饲养他,就要有责任心,让宝宝也思考一下,如果宝宝饿了,爸爸妈妈会给你准备吃的,到喂食的时间应该去喂食,小动物饿了,你也应该给小动物准备吃的。再看看小动物每天都吃些什么,吃多少,小动物有没有长大啊,有没有生病啊。可不能三天打鱼四天晒网,宝宝兴趣来了就去喂一下,自己玩得高兴了忘记了就不去喂了,这是不行的,爸爸妈妈要及时提醒他,同时也可以陪着宝宝去做这件事。
如果家里养了狗或猫之类的宠物,那么当你和宝宝一起带它们去散步时,小动物在外面方便完之后,记得要和宝宝一起把粪便清理干净,大年龄的宝宝可以给家长当小助手,小年龄的宝宝可以让他在你身边看着你做这些,这样做既保持了社会环境的整洁,同时也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