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然一得】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有感

【菊然一得】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有感,第1张

        这几天在陪闺女写作业间隙,拿起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课堂实录之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这本书。一口气把口语交际卷读完了,我深深被于老师的教学智慧折服。这本书共收录了于老师十一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有八十年代的,也有九十年代的,还有零几年的。无论是哪个年代的课堂实录,恍惚之间就像小学生一样坐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但这毕竟是幻想。真是羡慕能坐在于老师课堂上的那些小孩子们,也羡慕那些现场聆听于老师课的听课同仁们……不过还好,我看到了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于永正教育文集中的这本书。关于口语交际卷,浅尝辄止地看懂了于老师上口语交际课的几个流程:

    设置情景,无痕导入

    这也是我们每位老师上课的第一个流程,“设置情景”一般有谈话导入、复习旧知、激情导入等几种。于老师的导入却如行云流水,生动、自然,有趣。

《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教学实录和评析中的导入

(上课铃响,老师还没有来。一陌生的年轻女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们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转告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谢谢小朋友。我再把这个通知说一遍。(略。说完走出教室师。)

(师走进教室,小朋友纷纷举手)

师:小朋友,刚才有学生家长找我,晚来了一会儿,真对不起!大家举手有什么事儿啊?

生:于老师,刚才有个人找你。

师:有人找我?哪儿来的?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争先恐后地)是文教局的一位阿姨,是个女的!(众笑)

师:阿姨当然是女的啦!小朋友,文教局的老师我都认识,你说说这位阿姨的样子,我猜猜看,她是谁。――看样子,她有多大岁数?

〔评:先识其面,后听其声,于老师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们描述“阿姨”的样子,这既是本节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又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

    《 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教学实录和评析中于老师这样导入:

(上课铃声一落,师挎着一只盛着水果和蔬菜的篮子走进教室)

班主任:于老师,你怎么挎着篮子来上课了?

师:我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买点东西准备中午回去招待一下。刚走到学校上课铃声响了,没来得及送到办公室。

生:于老师,我给你送到办公室去吧!

师:别!我正好用它来上说话课。

(生睁大眼睛,露出了新鲜、好奇并略带怀疑的目光)

〔评:这里,于老师巧妙地借助了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参与,是整个开局显得格外自然化、生活化,为言语交际活动回归于生活应用创造了条件。〕

      像这样的导入还有好多,于老师导入无痕的做法我很欣赏。在口语课堂上,我注意到,于老师不但注重学生说的能力培养,还注重写的能力培养。读写结合,层层递进。

      口语交际课上于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事情经过,然后,在说的过程中,启发孩子们一句一句说,到同桌互说,或者个人默说。这个过程无疑是培养孩子们说通顺、说流畅的前提。同时,还能提醒学生学会说,说清楚。更妙的是于老师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达到了完美。

    在《借粉笔,写借条,当“导游”》教学实录和评析中,于老师先让学生练说――怎样向别人借东西;再练写――写借条;借来粉笔,画好菊花,又练说――当导游;当完导游再一次写――写菊花。构思精巧,环环相扣,可谓是匠心独运。

    于老师课堂上,精彩之处无处不在,他的每句话,每一个动作,看是无意,实则用心,这样的课堂听一次还想听第二次,听第二次还想听第三次、第四次……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40年,学生想学好语文,牢记哪几个“重”?

于永正从业语文教育已经超过40很多年,自打在师范毕业以后,他一直冲在教学的第一线,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授课,拥有极其丰富经验及其体会心得;而且梳理出关于教育的五“重”学习法,然而这对于许多老师们的教学特点,都有着非常大的危害。

出生于莱阳的于永正,拥有与同年龄人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童年生活。那时候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造成物资供应十分贫乏,但是对于于永正而言,却但不十分煎熬,因为她除开每日学习以外,还也会跟着当地张敬斋教师学习戏曲,针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越大,越让于永正坚定不移要想从业教育教学工作,让更多学生们掌握,传统式文化之美。

再从师范毕业后,于永正立即来到运送中小学,在这儿他宣布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于永正不但重视小孩的考试分数,更为重视对于孩子乐趣塑造,其实就是五重里的“重乐趣”。

授课与歌唱、古诗词、古典文化融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还可以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是被简单粗暴被传递解题技巧。“重乐趣”积累的经验,也在于于永正的幼时家庭环境,他一边学习戏曲,一边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才算是使他可以一直保持学习热情地重要。

“重感受”是于永正在教学中的另一特性,他认为学习既需要“汲取”,更应该“沉积”。孔子曾经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足以说明在学习以后,独立思考、沉积,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这其中的真意,学习重在“脚踏实地”,而不是一时速成的考试成绩。

在于永正来看,只会在学习中“重累积”,才能真正的弥补短板,提高语文成绩。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这类学科而言,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会是一个小知识点,而且能将语文学科知识应用于现实中,反而更加能掌握有关知识。

于永正觉得,每学习到一个新知识点,本身就是旧知识点转移,因此“重转移”在日常学习中,也至关重要。每进到一个新的学期,总会有学生们会发生知识断节、成绩下滑问题,但这些都是由于旧知识和新知识中间连接出现了难题,而扎扎实实把握旧知识,试着用旧知识了解新知识,而且了解这其中的演化,都是快速学新知识的关键所在。

重视对于学生学习偏好的正确引导,都是于永正在教学过程的一道“体会心得”。“重习惯性”不但表现在使学生维持勤奋的学习,更为重要确保行为持续性的惯性力。在学习环节中,有些学生可以事倍功半,有的却只有事半功倍,因此重视对学习习惯性的提升,都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一课。

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好书,要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去读。每读一遍,都能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收获。于永正老师的教育名著——《我怎样教语文》就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一般的教育学著作,大多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研究或分析,虽科学但却缺乏趣味,很难让读者入心。这本书则不同,于老师通过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将点点滴滴的教育智慧通过幽默、风趣的故事、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展现给读者,对于像我这样的一线老师给予了近距离的实践指导,使我受益颇多。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读得比较细致,重点被吸引在书中所描述的一个个场景之中。我跟随者于老师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故事中穿梭,我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感受着于老师对学生深厚的爱和他独具匠心的教育智慧。每读完一个故事,我会将其中的金句摘抄下来,并把故事中精彩的场景和做法简单概括并做好笔记。一遍下来,竟写了洋洋洒洒近万字,并总结归纳了20余条宝贵的教学法宝。这次暑假,我决定再次打开这本书,重读第二遍。第一次读时已经极为细致、认真,这次该怎么读?难道是再重复温习吗?思考过后,我决定由走入变走出,将作者的这些理念进一步消化、吸收、归纳、整合,从而真正理解、领悟,并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所用,即所谓的把书读薄、读活!以下我就从5个方面谈谈这本书中对我的影响!

    玩转 “教”与“学”

一、要想教好语文,转变思想是根基。于老师形象地把教学比作是“熏锅屋”,即是需要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们的教学却违背了“熏”的规律,没有引导学生下苦功夫去读去背去写,而是一课一课去讲,去条分缕析。难以改变“分数论”的思想,一边怀揣着美好的教育情怀,一边却又沉浸在喋喋不休的应试漩涡中。想想自己的读、写能力从哪儿来?是教师讲出来的吗?不是,是我们自己在大量的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因此,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应当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读课外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批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真正的课堂是老师配合学生,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对我们的意图心领神会,学生领悟了。课上得顺利了便心花怒放,反之,则恼羞成怒,埋怨学生愚笨。殊不知,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配合,就像篮球教练教初学打篮球的人一样,递球不能用力太猛,他一旦接到了球,就必须掩护他让他投篮,他投篮的那一刹那,教练就要设想到他可能投不中,赶快跑到篮下准备抢篮板球,好再转给他。倘若要他来配合老师,是如何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的。 什么是教?不就是教学生学吗?什么是启发?不就是像跟猜谜语的人提示一下“朝哪儿猜”那样,为学生提供一点儿线索,揭露出一点儿端倪,鼓励学生去发现吗?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展示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关键时候是看老师如何点拨,如何启发,如何讲解。一句话,看老师在这个节骨眼上如何去配合学生……于老师的比喻通俗易懂、恰如其分,朴实中却蕴含智慧,让我幡然醒悟!

三、学习在于贵积累,重迁移。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就比如写作文,即使孩子有再多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但肚中空空如也,如何出口成章,文思泉涌。即使能用的上几句名言,几句古诗词,也无非是再贫瘠的土地上撒种,难以开花结果。于老师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积累好比攒钱,运用好比花钱。如果没有平时的攒钱,如何会如“囊中取物”般拿出来花呢?因此,学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就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于老师的做与思教育改革后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把教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是不是教师就不用做吗?当然不是,那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做什么?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他说,这里的做,是指教师的示范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指的就是老师的示范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良好的示范:如绘声绘色的朗读,娓娓动听的创造性复述,写的具体生动的下水文,端正秀丽板书,作业批字等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模仿的欲望。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中,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那么教师写“下水文”,经常练练笔,写日记,笔记之类,对指导学生写作不无好处。什么是思?思就是思考,想一想。其中他提到了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比如有一次他听到特级教师张庆先生说怎样修改文章——读一读,语感好了,写文章就通顺。叶圣陶先生讲:念一念问题就出来了!改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念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如此而已。张庆的话简洁,明白。于老师认真深思,并努力践行。第二种想,就是遇到问题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再想一想!没有素材再想想;备课没思路,再想想,反复读文抓关键;上课失败再想想,放松心情退几步,杂志报纸找灵感;黔驴技穷再想想,请教同事来支招。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勤学善思,教育就能产生奇迹 !于老师最后还告诫我们青年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学习,倾听名家的课,不要拒绝上研究课,不要拒绝别人听你的课,更不要不屑于听别人的课,哪怕是普通的课,如果别人请你去上课,不但不要拒绝,还要好好感谢他,感谢他为你创造的这个锻炼的机会,到别的班去上课,他告诉你的,绝对是你在自己班永远得不到的。这句话我铭记在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我们上完一堂课后,总希望能产生亮点》什么是亮点?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于老师的课,亮点归纳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他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以及他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博得大家的掌声。这就已经为这堂阅读课埋下了精彩的伏笔。其次我觉得朗读的亮点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为确保每个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教师要严字当头,“一字未宜乎”,就连标点,逗号,句号也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而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就是对这节课是否掌握最好的反馈。另外,把字写好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指导学生写字,先读帖,再描红,然后临帖,临完后让学生对比与字体的不同,再观察,师范写,教师自己一手漂亮的汉字赢得师生的由衷赞叹,这也是课堂的亮点。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于老师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他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于老师说:“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当我们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共读于永正老师《我怎样教语文》第五天。

《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于老师举了三个例子,自己执教《我第一次抱母亲》纠语病,听徒弟讲课放过两个语病,夏衍临终前一句话“是请不是叫”。

语病,有的看似小问题,语文老师有时会放过。但这样不对。因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读言的能力,当出现语病时,是用语不当,缺少语感。老师去纠正,去引导,正是在教。放过,不是放过学生,而是放过了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夏衍临终前的纠正,“是请医生”“不是叫”,更让人感到,有时,一个人的用语不当,语感的缺乏,不仅仅是语病,更是做人的一种态度。那是一种融到了骨子里的礼貌与尊重,是一个人对外多展示的自己的素养。

所以,不放过,既是语文老师应有的习惯,更是语文老师应有的感人。因为,我们教的不仅是语文,还是做人。培养学生的素养,就在教学与生活的点滴间。

《从雪中送“灰”说起》文中借特级教师的一节公开课后,孩子竟然还有生字“炭”读“灰”,很是感慨反思,同时也引来他人的深思。

一、国家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为什么学?怎样学?

这就牵扯到语文的两个特性:工具性,人文性。在这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对于工具,如自行车,你得拥有,再去学。语文呢?也得拥有,但学,伴随其中。同也不同。并借用朱作仁教授的规律总结: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语文也是文化,以文化人。但这个化,大有可研究之处。要化,就要熟读精思,离不开感悟。有人喻之为不可“深挖洞”,但要“广积粮”。很形象。洞,不可深挖,又不可太浅,所以有度。我理解为老师不能不讲不点拔,但不可过度的解析。广积,应该是多读之意。化人,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代文,书不用读百遍,其意已现。老师没必要过多的讲析。而是适时点拔催化,化的重点,还在读,在学生的读与思。其中作者所列举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先生提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真的不错。感觉现在的专家大咖讲课,基本上是抓住了“读”这个工具。

“四三二一”这个评价标准,也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法。讲得多析的多不如读得多。一节课,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这得占40%,字词句是否落实了占30%,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落实点20%,课文内容是否理解占10%。阅读阅读,读是关键。

这个标准,对小语特别适合。对初中仍然适合,要读,重点读,循序渐进的读。这样,遇到大长篇,有了积累有了语感,就可以快速默读了。读得化了,自然悟了情,悟了理,悟了趣。

二、理性的说教是否有用

有一句话,很认同: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有一句话,值得细研:披文以入情。读进去,悟其意。老师点拔要适时。这一点,和第一部分是一意贯之的。语文对于儿童教学要有形象性,要有情感纽带的联结。初中教学,也要创设情境,有了境,触了情,学生才愿读爱读读进去,只有读的“入境”,才能引发对文中人、事的关注,才能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从而被化之。所以,决不是理性说教。

语文教学,多些趣味,多读多感,情在其中,理自在其间了。

记得前段,中心要制宣传栏。所有骨干教师要有照片与教育格言。当时,不知怎么,一句话就涌现在脑海:把学生,当孩子待,把学生,当孩子爱。也许,这就是语感,这是教了语文后,由实践中得出的适合自己的结论。中小学生,就是孩子,所以,要俯下身,关注他们的世界,他们的身心,贴近他们的年龄特点。而你怀着爱,把他们当孩子,便多了几分宽容,多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快乐。

诗人说:微笑是阳光。

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愉快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

有人说:“于永正教学生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

以上所说,可见微笑功效之大!

用微笑和诙谐化解班级里偶尔出现的令人不快的事。须知,惊蛰的是春蕾,化语的才是春风。

微笑教学,能形成宽松的气氛。“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

微笑,是思维的催化剂,信心的增强剂。

微笑隐含着理性、美德。

综上所述,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微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

反思:

日常教学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境,面带微笑上课。此时的状态也是最佳境界,易于和学生配合默契。课下,有学生来请教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也能和颜悦色,耐心解答,偶尔调侃一下,缓解师生之间气氛,自我感觉还是做得不错。可也免不了,某些学生会时不时“撒把盐或者胡椒面之类”情景出现,让人措手不及。那冲天的怒火,自心中升腾而起!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只有采取冷处理,待心平气和之后,再处理事情。不管怎样,这时老师和学生都比较冷静,易于处理事情。

包括于老也提到,“课堂上,我努力保持着欢愉的心境”。看来,微笑也是需要时常培养,需要努力追求,需要不断修炼,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01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