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语文评课记录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评课记录与反思 开学之初,初中语文组听了衡老师的一堂汇报课,他所执教的课文是初二的《大道之行也》,现将评课及反思简单摘录如下: 姚老师:1、本堂课的导入设计平淡却很有效。
老师让学生背已读过的《桃花源记》引入课堂教学,这既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又强化了所学知识的积累。紧接着提问《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起到了较好的激趣作用,应当说这种导入是比较成功的。
2、教师将本课设置了六个问题,课前让学生将预习结果分组板在黑板上,从检查预习效果以及帮助学生完成对内容理解的角度来说,此环节是安排合理的,这样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书写能力、解题能力。 商榷:学生陈述答案时,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
若考虑让其他组发表见解展开讨论,或许更能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谢老师:通过设计六个问题,重点突出,知识点落实到位,并且老师能引导适时的朗读,只是学生展示时声音较小。
刘老师:本堂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结构完整,知识点基本落实到位,不足点就是老师讲课声音不太洪亮,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不是很多,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牛老师:老师讲课思路清晰,语速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过学生的展示还有待于老师进一步强调并引导,让展示自然、大方的学生做榜样。
金老师:能将本课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问题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对“大同”社会特征的理解。 本文是文言文,还要强化朗读,学生可通过多样的朗读形式来展示,在读中感受、领悟、赏析。
巩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衡老师深知:课堂越开放,对自己教学越有利,因而,作为明阳的新成员,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凭他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开放性课堂是人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它要求人人参与,人人有话可说,课堂的话语权属于学生,课堂的主宰权属于学生。
其实,这样一来的课堂对老师要求更高了,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是严峻的考验,老师一定要不断充电学习。 教育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辛的,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正所谓:“呕心沥血探新路,吹尽黄沙始见金”,相信,我们如果有衡老师大胆尝试的魄力和精神,咱们的教育事业一定回日臻完善、成熟。
反思 开学伊始,学校就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教研教改的理论学习;还邀请了县教研室的主任举行了新课改理论的讲座。9月7日,我还有幸听了同校老师的示范课:新颖的课堂模式,热烈的课堂气氛,机智的点拨……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期间,我还听了其他老师的课,觉得启发很大。因而,我想借这次汇报课的机会,尝试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并向各位同行求教。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篇幅较短,理论性较强的文言文。初中生很难理解透彻。
但我认为有点难度,正好可以给自己和学生们一个好的锻炼机会。于是,就按照教学进度,用这篇文章来上课。
上课前,要求学生利用早自习去预习课文。自己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结合课文注释,掌握课文大意。
并布置了各小组的讨论题。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题上。
把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来组织课堂。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没有我预想的热烈,有些小组的准备明显不够充分,答案过于简单。六个小组有两个小组准备充分,答案全面,还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效果良好。
有两个小组回答还是比较准确,没有引起其他同学的异议。当然,也不能激起讨论,显得平淡。
第一小组的回答比较简单。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补充的同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完善,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
可谓是有失有得。 仔细地回顾整堂课。
认为这堂课虽然完成了预先设置的课堂教学任务,但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 1、学生的课前预习还不够充分,必须认真组织好课前预习。
从学生的讨论情况来看:有些小组的讨论还不够充分,讨论的结果较为简单,得出的结论不够全面、深入。 2、学生还不够适应这种课堂模式。
有的小组组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时,声音太小,甚至有些手足无措,课堂环节不熟。还要经常参与、锻炼,才能不断进步。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提高。 由于自己对这种课堂模式了解不深,接触得不多。
对学生的情况不够熟悉,个体、班级之间的差异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在组织学生预习、讨论时,针对性不强。
对学生的评点也有不到位之处。没有营造出活跃、灵动的课堂气氛来。
以上是我自己对这堂课的一点浅陋想法,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指正。
2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评课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评就可以了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是否完成,是否合适;教学内容是否合乎学情,是否系统,是否准确细致;课堂讲授是否清晰,问题设置是否合理,课堂用语是否准确精炼,教学姿态是否大方得体;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讲授内容是否过多,有没有课堂训练,讲练结合是否恰当;有没有课堂小结等等。
简要的说的话:目标是否清晰明确,课前预习是否设计并且检查,学情是否掌握全面,课堂设计是否规范,讲解是否点拨到位,师生互动是否有设计并且高效,讲练结合是否恰当;目标是否全面达成,小结是否全面精准,学法指导是否涉及且科学细致。
3 初中语文说课稿以下是说课稿,供你参考一下:《往事依依》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2、过程和方法: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读中注意圈点勾画 (2)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3)比较阅读,将本文与后面的几篇文章从内容、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比阅读,找出异同点,加以感悟、品味 (4)心领口诵,在反复诵读中引起感情共鸣,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与难点: (一) 重点: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二) 难点: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想 1、第一课时: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在独立、合作研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理解本文选材的精当,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第二课时:讨论、品味语言小组讨论交流,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对精神生活的描写,进一步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 四、学习方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选材的精当 2、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及要求: 1、自学生字词: 徜徉 浩淼 绚丽 雨晦 镌刻 雕镂 婵娟 感慨万端 谆谆教导 搜索枯肠 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三、导入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四、预习展示 1、展示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 2、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课前搜集) 五、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能复述出所回忆的四件事 (1) 学生自由朗读(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 (2) 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4 初中语文在新课程下如何评课一、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如何指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首先,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其次,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和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
第三,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第四,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完善的学习条件。
以上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听课评课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主要如下: 1、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发展基础。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改变,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3、倡导教学民主,促进合作学习。
4、提倡语文听课评课的多元化。 在上述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语文听课评课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语文听课评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3、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语文听评课要提倡听评课主体的多元化。 5、语文听评课要采用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 根据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准确把握听评课的四大标准: 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即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
(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和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
(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 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教师教学设计创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等。
综上所述,听评一节语文课,必须站在全面的、发展的高度进行,体现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参与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等四个方面内容纳入到听课评课的指标、标准体系,从而确定各种听评课的具体标准,以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 三、评课内容: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恰当。
2、体现课标要求和教学重点。 3、体现层次性和拓展性。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1、教学内容组织得当,安排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
注重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3、教学过程科学合理,自然流畅。
各教学环节衔接紧凑,层次清晰。教学节奏适度,时间安排得当。
4、教具和多媒体电教手段使用得当。 (三)教学效果: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3、听说读写训练扎实,效果好。
(四)教学基本功:1、教态端正,教学行为体现新课程理念。 2、能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强。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书写规范。 5、提问和练习设计科学合理,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的。
(五)建议: 根据新课程“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特制定“新郑市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附后,供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听评。
感知课文
文章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句总领全文,对“大同”社会作总的说明;随后,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依次展开;最后总结:在和平安定的“大同”社会里,黑暗现象将不再存在,暗含对现实生活中黑暗现象的厌恶
学法点拨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2、抓住关键排偶句,领会“大同”社会的特征
3、查找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大同”的社会理想对后世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的影响,认识这一理想的积极意义
4、结合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必然规律,正确理解孔子提出“大同”社会理想的含义及其在当时社会基础(奴隶社会)上不可能实现的局限性
自主学习——学习要点检索
1、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通“举”,推选)
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选贤与能通,意思: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意思:
③可爱者甚蕃通,意思: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通,意思: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男有分,女有归分:归:()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译文: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
5、填空:《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是儒家经典之一“大道”是指
6、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答: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研读
问题探究
一、鉴赏语言
1、说说文章第二句中的“人”“使”字的作用
答:
点拨
联系这两个词的语境作答,当然如果了解古文中常有的省略现象,或诗词赋中的领字更好。
二、理解句子
1、说说文中的排偶句式的作用
答:
点拨
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思考。
三、体会情感
1、课文所说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你对这个“大同”社会怎样认识?
答:
点拨
扣住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四、综合评价
1、如何评价孔子的“大同”理想?
答:
点拨
先弄懂文章中思想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理解按照我们现在审美观点评审对于先贤思想的评价,始终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联系历史背景看。
品悟写法
一、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简洁明白,说理透彻,结构层次分明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1、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这样层次清楚,结构形式是()
2、语言生动优美,简洁明白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是因为文章大多采用()
学考对接——知识迁移运用
(1)积累运用
1、请划掉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①选贤与能A、yǔB、jǔ
②矜、寡、孤、独A、guānB、jīn
③男有分A、fēnB、fèn
④货恶其弃于地A、èB、wù
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选贤与能()
②讲信修睦()()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
④不独子其子()
⑤矜、寡、孤、独()()()()
⑥废疾()
⑦男有分()
⑧女有归()
3、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按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5、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6、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答:
二、阅读探究
(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习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答:
②男有分,女有归。
答: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答:
2、找出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
答:
3、①本语段可分为层,每一层的大意是。
②这几层的关系是:
4、总领全文的语句是,照应此句的是。
5、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
6、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
答:
(二)课外类文阅读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1)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2)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1)什佰之器,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佰:指数目众多。
(2)结绳:在绳子上打结古代原始人没有文字,采用这种办法帮助记忆、传递消息。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使有什佰之器()
(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3)美其服()
(4)使人复结绳()
2、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的意思
(1)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答: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答:
3、就《小国寡民》一文,谈谈老子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答:
4、试将此文与《大道之行也》相比较,看老子与儒家学者理想的社会有何异同。
答:
三、文采展示
1、孔子描绘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请按照大道之行也的结构与写作思路写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生活(150字左右)
自主学习——学习要点检索
参考答案
1、B(害人)
2、①“与”“举”推举
②“矜”“鳏”老而无妻的人
③“蕃”“番”多
④“说”“悦”愉悦、高兴
3、①分:职分归:女子出嫁
②恶:憎恶
③乱:造反作:兴起
④闭:用门闩插门大同:指理想社会
4、①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拥戴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担任领导,讲究信实,培养和睦的气氛
②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够受到供养
③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④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5、礼记礼运;礼记;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6、课文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论述大同社会的特征。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研读
问题探究
1、参考答案
这两个字是领字,“人”字领其后两句,理解时前后句都要加上这个字同理,“使”字领其后四句,理解它们时都要加上这个字
2、参考答案
内容上看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形式上看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排山倒海而来,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3、参考答案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社会和平安定,人人都收到关爱,人人都安居乐业,人们珍惜劳动成果,无子嗣之心,尽全力工作。
尽管这个理想不能实现,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改革家向往的目标,如洪秀全,康有为等受其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4、参考答案
孔子的“大同”理想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决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当然,这样的理想也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根本出发的,有其局限性。
品悟写法
1、总分总
2、排偶句式,
学考对接——知识迁移运用
一、积累运用
1、①A②B③A④A
2、①通“举”,选拔②讲求;培养③以……为亲④以……为子⑤老而无妻的人,通“鳏”;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⑥残疾人⑦职分,指职业,职守⑧指女子出嫁
3、①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的实行,就是天下为大家所有。②因此人们不只以他的亲人为亲,不只以他的儿子为子。③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④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4、(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外户而不闭。
5、《大道之行也》中构想的“大同”社会是《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根源,“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共享出来的《大道之行也》是对这种社会理想总体上的构思,文中既有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的说明,也有对“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桃花源记》则再现了”大同“社会的这种特征与生活风貌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因此可以说《大道之行也》是《桃花源记》的理论基础,《桃花源记》是《大道之行也》的艺术再现。
6、点拨: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我也很希望生活在这个“大同社会”中,因为现在社会中人们都太自私了,比如说果皮纸屑在外面就随手乱扔,在家里会不会呢?我敢担保不会孔子在文中首先强调了“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我想,如果人们真的能做到“天下为公”,这个社会一定就是充满爱的世界了。
(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1、①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
②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③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④所以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插门,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2、排比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效果:结构整齐,使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
3、①一层:德才兼备的人管理大家的天下。二层:大家互相帮助,各得其所,不谋私利。三层:总结大同社会的景象。
②总—分—总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略
(三)课外类文阅读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即使(2)迁移(3)穿戴(4)再
2、(1)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
(2)邻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也互相听得见,可是人民直到老死,都互相不来不往。
3、在“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里,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科学、艺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主张回到远古无论是社会的上层还是一般百姓,大家都自食其力,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彼此合作而不相争,上下同心而不离散,民心淳朴,社会稳定,五谷丰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这样的国家是很容易垂拱而治的老子强调静观、无事、无为,也是一种理想境界。
4、不同点:
老子: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超出满足自然之外的欲望,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和交往,最终消灭战争。
儒家: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为己”。
相同点:都是共建心目中的和平安定的理想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原因是其是人类共同价值的根本。
文化孕育理念,思想引领方向。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
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承着“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中华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将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追求向世界维度延伸升华,实现了中外话语体系的对接,是中国观念国际表达的光辉典范,是中国智慧国际分享的成功探索,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处及解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时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其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美好愿景。
“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我转自另外一位道友的回答
五十年之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代是商品经济时代 人类对与物质的需求和渴望空前膨胀
造成了社会上许多变态了的价值观,处处为己处处向“钱”看,这种情况下要想达到大同境界是不可能的
要想“大同” 必须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1 初二语文评课记录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评课记录与反思 开学之初,初中语文组听了衡老师的一堂汇报课,他所执教的课文是初二的《大道之行也》,现将评课及反思简单摘录如下: 姚老师:1、本堂课的导入设计平淡却很有效。
老师让学生背已读过的《桃花源记》引入课堂教学,这既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又强化了所学知识的积累。紧接着提问《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起到了较好的激趣作用,应当说这种导入是比较成功的。
2、教师将本课设置了六个问题,课前让学生将预习结果分组板在黑板上,从检查预习效果以及帮助学生完成对内容理解的角度来说,此环节是安排合理的,这样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书写能力、解题能力。 商榷:学生陈述答案时,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
若考虑让其他组发表见解展开讨论,或许更能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谢老师:通过设计六个问题,重点突出,知识点落实到位,并且老师能引导适时的朗读,只是学生展示时声音较小。
刘老师:本堂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结构完整,知识点基本落实到位,不足点就是老师讲课声音不太洪亮,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不是很多,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牛老师:老师讲课思路清晰,语速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过学生的展示还有待于老师进一步强调并引导,让展示自然、大方的学生做榜样。
金老师:能将本课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问题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对“大同”社会特征的理解。 本文是文言文,还要强化朗读,学生可通过多样的朗读形式来展示,在读中感受、领悟、赏析。
巩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衡老师深知:课堂越开放,对自己教学越有利,因而,作为明阳的新成员,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凭他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开放性课堂是人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它要求人人参与,人人有话可说,课堂的话语权属于学生,课堂的主宰权属于学生。
其实,这样一来的课堂对老师要求更高了,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是严峻的考验,老师一定要不断充电学习。 教育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辛的,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正所谓:“呕心沥血探新路,吹尽黄沙始见金”,相信,我们如果有衡老师大胆尝试的魄力和精神,咱们的教育事业一定回日臻完善、成熟。
反思 开学伊始,学校就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教研教改的理论学习;还邀请了县教研室的主任举行了新课改理论的讲座。9月7日,我还有幸听了同校老师的示范课:新颖的课堂模式,热烈的课堂气氛,机智的点拨……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期间,我还听了其他老师的课,觉得启发很大。因而,我想借这次汇报课的机会,尝试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并向各位同行求教。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篇幅较短,理论性较强的文言文。初中生很难理解透彻。
但我认为有点难度,正好可以给自己和学生们一个好的锻炼机会。于是,就按照教学进度,用这篇文章来上课。
上课前,要求学生利用早自习去预习课文。自己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结合课文注释,掌握课文大意。
并布置了各小组的讨论题。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题上。
把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来组织课堂。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没有我预想的热烈,有些小组的准备明显不够充分,答案过于简单。六个小组有两个小组准备充分,答案全面,还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效果良好。
有两个小组回答还是比较准确,没有引起其他同学的异议。当然,也不能激起讨论,显得平淡。
第一小组的回答比较简单。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补充的同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完善,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
可谓是有失有得。 仔细地回顾整堂课。
认为这堂课虽然完成了预先设置的课堂教学任务,但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 1、学生的课前预习还不够充分,必须认真组织好课前预习。
从学生的讨论情况来看:有些小组的讨论还不够充分,讨论的结果较为简单,得出的结论不够全面、深入。 2、学生还不够适应这种课堂模式。
有的小组组织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时,声音太小,甚至有些手足无措,课堂环节不熟。还要经常参与、锻炼,才能不断进步。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提高。 由于自己对这种课堂模式了解不深,接触得不多。
对学生的情况不够熟悉,个体、班级之间的差异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在组织学生预习、讨论时,针对性不强。
对学生的评点也有不到位之处。没有营造出活跃、灵动的课堂气氛来。
以上是我自己对这堂课的一点浅陋想法,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指正。
2 语文评课用语,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小学语文怎样评课对苹果Siri语音功能提出批评的并非莫斯伯格一人。商业/娱乐新闻网站BusinessInsider主编兼CEO亨利·布洛杰特(HenryBlodget)此前就曾表示:如果乔布斯还在的话,他几个月前就会叫停Siri功能。他还曾表示:坦率地说,苹果现在仍然在对一款像Siri那样有缺陷的产品做广告宣传
这着实令人担忧。《财富》杂志资深自由编辑亚当·拉辛斯基(AdamLashinsky)也曾表示,一些曾在苹果任职的知情人士认为,
苹果公司的员工都因Siri尚不成熟就推出而感到难堪。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目前,深圳唯冠从苹果公司获得的6000万美元和解金由相关法院保管。
语文评课用语
与此同时,竞争却越发激烈。与Android相比,我还是更喜欢iOS,我还认为Windows与iOS基本打成平手。但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这是因为这三大移动平台不相上下,没有一款平台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它们的功能优势都很微弱。这三大平台几乎在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情。3年前,如果你购买任何一部iPhone以外的智能手机,肯定会满腹牢骚,但现在早已今非昔比。
3 初中语文在新课程下如何评课一、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如何指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首先,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其次,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和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
第三,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第四,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完善的学习条件。
以上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听课评课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主要如下: 1、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发展基础。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改变,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3、倡导教学民主,促进合作学习。
4、提倡语文听课评课的多元化。 在上述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语文听课评课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语文听课评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3、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语文听评课要提倡听评课主体的多元化。 5、语文听评课要采用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 根据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准确把握听评课的四大标准: 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即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
(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和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
(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 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教师教学设计创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等。
综上所述,听评一节语文课,必须站在全面的、发展的高度进行,体现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参与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等四个方面内容纳入到听课评课的指标、标准体系,从而确定各种听评课的具体标准,以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 三、评课内容: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恰当。
2、体现课标要求和教学重点。 3、体现层次性和拓展性。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1、教学内容组织得当,安排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
注重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3、教学过程科学合理,自然流畅。
各教学环节衔接紧凑,层次清晰。教学节奏适度,时间安排得当。
4、教具和多媒体电教手段使用得当。 (三)教学效果: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3、听说读写训练扎实,效果好。
(四)教学基本功:1、教态端正,教学行为体现新课程理念。 2、能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强。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书写规范。 5、提问和练习设计科学合理,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的。
(五)建议: 根据新课程“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特制定“新郑市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附后,供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听评课时参考使用。 。
4 翻译文言文《稚犬斗虎》《稚犬斗虎》翻译: 某村有一个姓赵的人,家里的狗生三只小狗,刚两个月,小狗随着母狗出来走。
有一只老虎呼啸着从树林冲出来,飞快地奔向母狗。 母狗急忙召唤小狗躲伏在身子下面。
然而一只小狗已经被老虎吃掉。姓赵的人叫来村里的年轻力壮的人,拿着矛来追老虎。
两只小狗跑过去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拖着两只小狗跑。小狗被荆棘挂住胸部,身上皮毛几乎掉光了,始终不肯脱口。
老虎因为尾巴被小狗咬住,尾巴摆动还是不能摆脱,越走越慢。众人呐喊着冲上前,追上了老虎,老虎终于死在大家刀下。
啊!小狗也勇敢啊。 《稚犬斗虎》原文: 某村赵氏,犬生三子,甫二月,随母行。
一虎呼啸出林,疾奔母犬。母犬亟召子伏身下。
然一子已为虎所噬。赵氏呼邻里壮丁,持矛逐之。
二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 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
虎因尾为稚犬累,掉尾不得脱,行渐迟。众人呐喊而前,追及,毙于众人刀下。
噫!稚犬亦勇矣。 此文出自清朝·徐谦所著的《物犹如此》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物犹如此》为清代翰林徐谦所著,书中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关于动物的种种有趣的见闻辑录成编,并将这些动物们互助友爱、聪明机警的诸多感人事例,按孝友、忠义、贞烈、慈爱、恤孤、眷旧、践信、守廉、翼善、救难、酬德、雪冤、知几、通慧的类别分为十四篇,加以点评、诗赞,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引人入胜。
原书中各篇都以“鉴”为名,如“孝友鉴”、“忠义鉴”等,就是希望读者以书中这些动物的美德善行作为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的不足,获取做人的良知。书名“物犹如此”,意为“动物尚且如此”,乃是希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够更加深刻地反省自己,努力追求道德人格的完善,成为天地的良心。
作者简介: 徐谦,字益卿。号白舫。
江西省广丰县永丰镇人。文学家。
少时聪敏颖悟,秉性孝顺友爱,县令陈万里称为奇才,亲书“太史第”三字送他。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
改庶吉士。散馆授吏部主事。
丁丑年(1817)补授考功司,派充会试对读官。乙卯年(1819)为监督储济仓,谨慎秉公,清明廉正,任期届满时,前来送行的不绝于途,都认为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好仓官。
次年,转海运仓,工作仍象储济那样。钦差莫宝斋颇器重他。
徐谦和林文忠、毛春门、刘眉生、李兰卿结为莫逆之交。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最崇高而远大的关于人类美好社会超越性的理想和愿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是孔子在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为人们刻画和描绘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这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指理想社会。
所谓大道之行就是要行大爱,爱天下、爱子民、爱我们的这个世界。它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情感倾向,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群体所呈现出来的共有的一种特性。所谓大同就是和谐,是指我们的社会在大爱的光照下,所显现出来的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均衡发展的大乘气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道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前提条件,大同是施行大道的最终结果,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