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策略主要有六种,就是 补偿策略, 社会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

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策略主要有六种,就是 补偿策略, 社会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第1张

补偿策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英语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也是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偿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如猜测、迂回等)。补偿策略这一概念是由Oxford(1990)[2]提出来的,Oxford指出补偿策略能够使学习者在语言知识的不足的情况下更好地使用新语言进行输入或输出。补偿策略的目的是弥补一些技巧的不足,如语法,特别是词汇。Oxford总结出十大补偿策略,并将它们归类为两类:听读时聪明地猜测和说写时克服局限性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根据查询文化常识显示,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与态度五个课程目标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意识就是对认识的认识。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在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学习策略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观点:(1)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具体的方法或技能(Mayer,1988);(2)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和步骤(Rigney,1978);(3)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1982);(4)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Nisbert,1986)。(转引自史耀芳,2001)[1]上述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综合各家观点,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1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3个阶段

    11 60、7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起步阶段

  Aaron Carton(1966)[2]首次发表《外语学习中的推理方法》一文。他认为学习者所具有的善于推理性以及有效地合理地推理的能力不尽相同。这可以说是开了学习策略研究的先河。Aaron Carton(1971)[3]又发表论文详细讨论了推理策略,并把推理策略划分为语内线索、语间线索和语外线索3种推理线索。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能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带入这个过程。

  70年代初学者们对学习者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可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1972年Gardner和Lambert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研究,1973年Richards和Carroll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外语学能的研究。(张日美,1998)[4]

  70年代中期和后期转向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分析和归纳了成功外语学习者的一系列学习特征。比如1971年,Robin对优秀学习者所运用的策略做了一项调查(同上)。

  Wong-Filmore(1976)[5]对在美国上学的5个5~7岁的墨西哥孩子做了一项试验。通过该项试验的研究列出了孩子们学习语言的9项策略(3项社会策略和6项认知策略)。Wong-Filmore认为运用社会策略对提高语言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在语境中学习语言,学习的效果最佳。

  Naiman等人(1978)[6]根据他们与34位语言学习优秀者的谈话情况,总结出5项主要的学习策略,主要的内容是提高对语言系统的认识,认识语言是交际和交流的工具,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用推理和监测手段不断复习以及发现社会文化价值,运用语言时不怕犯错误,勇于克服困难等。这个时期的学者们对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1979年Biggs、Bialystok、Entwistle、Saljo等人还分别探讨了学习策略同学习成绩的关系(转引自王小萍,2000)[7]。

  总之,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多为描述性的研究,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描述学习者使用的各种策略上,目的是想揭示语言学习优秀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或者企图发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以便把这样的学习策略在较差的语言学习者身上推广开来。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归类还不足以成为关注的焦点(Ellis,1994)[8]。

    12 8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大发展

  进入80年代,有关学习策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而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定义也五花八门。关于学习策略是外现的还是内隐的,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等说法不一。归根到底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有的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种可观察得到的外现的行为,比如Oxford(1989)[9]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的行为或行动,它们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定向,更带劲。这也是学习策略的有倾向定义的代表,所谓有倾向的定义就是这些定义肯定了学习策略对学习有帮助。

  学习策略有倾向性的定义还有Chamot(1987)[10],他提出学习策略是学生使用的技巧、方式或者有目的的行为,以达到帮助学习、回忆语言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信息的目的。Robin(1987)[11]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由学习者构建并直接影响学习等等。

  有的学者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心理活动,比如Wenstein和Mayer(1986)[12]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思想,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

  有的学者区分“策略”和“技巧”,比如Stern(1983)(转引自张日美[4])认为学习策略最好用来指一般的倾向,或者指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带有总体特征的方式,“技巧”这个词可以留作描述可观察得到的学习行为的特定形式。

  除了上述分歧外,一些与学习策略相关而不同的概念,比如学习过程、学习者策略、交际策略、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在这一时期的许多文献中都有论述,有关文献指出了这些概念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随着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范围不断地扩大,语言学习策略体系的构建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虽然70年代也有学者尝试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但是这样的分类缺乏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或认知理论的支持,显得比较粗糙。进入80年代以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分类,使得分类更加细化和科学,并且日渐成熟。

  比如Robin(1981)[13],从认知的角度,把学习策略两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O'Mallv和Chamot(1990)[14]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分法: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各种活动之中;社交/情感策略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每一类包括若干小类,比如元认知策略包括预先准备、预先学习、定向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延迟表达、自我评价等。认知策略包括重复、组织、推测、概括、归纳、想象、迁移、精加工、利用资料、语言与行动结合、翻译、分类、记笔记、演绎推理、重组、听觉重现、利用关键词、利用上下文、背诵、替换等。社交/情感策略包括获取反馈、互通信息、澄清问题、询问老师或本族语者,让他们重复、解释或举例说明等等。

  这个时期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从对学习策略的描写、学习策略的确认和分类的研究发展到研究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

  总之,80年代以后,学者们加深了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有关学习策略的三分法对今后的研究也有深远的影响。学习策略的研究从对学习策略的描写、学习策略的确认和分类的研究发展到研究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研究者们把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策略置于认知理论的框架中去研究,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是习得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努力发现学习策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13 90年代以来:学习策略研究的新领域

  9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来确定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者训练方法。这些定性定量的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的成功比从他们的策略中找到的原因更加复杂,训练学习者的理论投入实践,也只得到有限的成功。

  Anderson(1991)[15]研究了第二语言阅读及阅读测试中使用策略的个人差异,发现没有一种策略跟两次阅读测试中的成功显著相关。

  Nyikos和Oxford(1993)[16]从信息处理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因素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对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爱好或学习风格的原因,还和现存的各种奖励制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有关。

  Ress-Miller(1993)[17]指出在成功的学习者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策略并不具有可推广性,策略训练中要考虑诸如文化差异、年龄、学生的教育背景、学生和教师的语言观、不同的认知风格等因素。

  Green和Oxford(1995)[18]研究了不同水平学生的策略运用,发现策略运用和语言学习成功之间有明显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发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Cook(1996)[19]提出对策略训练过分的热情要降降温。有人甚至对策略到底有多少用处表示怀疑,比如Oxford(1990)[20]等发现亚洲学英语的学生比拉丁美洲的学生较少运用所谓“好”的策略,但英语提高得却更快。

  当然也有研究表明策略运用有助于语言学习,提倡对语言学习者进行策略训练。如O'Malley和Chamot(1990)[14]发现被教师认为高效的学生比被教师认为低效的学生更经常使用策略,策略也更多样化。O'Malley和Chamot(1990)[14]在实验中对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训练了3种听讲座的策略,结果表明,用元认知策略的那组口语提高最大,用认知策略的那组比什么策略也没教的控制组好。在实验中证明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可行性,并出版了描述外语学习者策略的著作。

  90年代出版了O'Malley和Chamot[14]、Oxford(1990)[20]等几本有影响的语言策略研究专著,这些著作主要对语言策略的研究方法、语言策略训练、策略教学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和策略运用的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实质、定义、分类、结构的研究,学习策略发展脉络的研究,个体学习策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年龄特征和水平特征的研究以及策略的体系构建和策略教育训练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沟通

企业方面的经营者和终端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产品说明书、宣传品及广告的情感传递者属于情感营销。实际就是指在销售或服务过程中通过语言及行为的信息交换,达到将企业服务理念和产品的特色更人性化地传递消费者的过程。

2、心态

营销人员应该将自己定位成消费者的知心朋友,对消费都要充满爱心,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疑虑。这才是在与消费者沟通过程中,掌握好企业最终目的与消费者追求目的最佳结合点。通过观察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心理,运用销售技巧达到最理想的销售目的。

3、内容

运用情感沟通的内容有拉家常,问寒暖等,包括运用情感效果将产品的功能等因素传达给消费者。

4、环境

环境包括终端包装气氛的营造和营销人员的个人包装。在不同的营销场所,最好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不同的环境布置。对于营销终端或者服务机构来说,营造合适的服务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5、素质

高素质的营销人员会在短时间内领会企业的营销理念并且假造性地发挥,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平时工作中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6、维护

情感维护手段大体包括建立客户档案,标注特殊情况,便于跟踪回访;定期的电话回访,了解恢复情况,提示注意问题。

一、以情感人的沟通策略

二、以理服人的沟通策略

三、形式上的沟通用语策略

一是要注意沟通过程的规范用语。二是要注意沟通用语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轻松、自然的幽默,甚至有必要添加或者点缀一点时尚的、网络的、新新人类的语言,引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增强人格魅力。三是沟通语言的内涵,要体现悲观悯人的情怀和公正平等的终极价值精神。

第三节语法学习策略研究

一、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

的学习目的。语法学习也是一样,学习语法时,每个学习者首先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

题: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语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学习者对语法学习的重视程

度和对语法学习策略的运用。

谈到语法学习,许多学生总认为太枯燥无味,语法学习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翻译句子、

通过各种升学考试。诚然,没有足够的语法知识储备,就无法顺利通过现行的各类考试。

但如果认为学语法仅仅是为了考试,必然会导致语法学习的被动性。从长远看,对语法

学习甚至整个英语学习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Hymes(1972)在谈到外语学习时指出,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学

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

力和策略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是其他诸能力的基础,对于准确表达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swan(1985)指出,语法对于关系独立而又松散的语言体系来说是一把保护伞。因此,语

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离开语法知识

的学习,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要学哪些语法

英语语法知识虽不如单词那样浩瀚无边,但也数量庞大。那么一般的语言学习者应

该学习哪些语法知识呢一般来讲,语法可分为理论语法、参考语法和教学语法。理论

语法主要是为专门研究语法的人提供理论依据,对语言实践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参考语

法是某种语言的语法集合。语法学习者和语法研究者遇到语法难题时可以从参考语法中

l2

寻找答案。教学语法,也叫实用语法,是专门为指导学习者学习语言而编写的语法。这

类语法一般只包括某种语言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语法规则。英语学习者一般要以学习实

用英语语法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每个学习者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全部实用语法。学习者要

根据自己的最终语言学习目的和各阶段的学习需要,规定自己在语法学习方面的目标。

例如,以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分词是高中二年级的重点和难点语法,但学生

在高一时可能就已经接触到相关的包含分词的句子,教师此时不宜做重点讲解,只要点

到为止即可,学生也只要看懂就行,没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

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就学习哪些语法和什么时候学这些语法之类的问题达成共识。

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在语法教学和学习中相互配合,从而整体提高语法学习和语法教学

的效果。

(三)语法要学到什么程度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确定语法学习的范围之后,还应考虑语法应掌握到什么程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思考一下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语法学习本

身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言。但是,关于语法在语一言学习

中究竟起什么作用的问题,过去研究的不够深入。近年来对语法的研究表明,语法最终

对语言的作用主要有两个:1促进理解;2监控输出。所谓促进理解,是指运用所学语法

知识解决学习中尤其是阅读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当学习者不理解某个复杂句子的

意思时,往往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句子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期达到理解的目

的。语法的第二个作用是监控输出。很多英语学习者学了多年的英语,总的英语水平己

经相当高,但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仍然是错误百出。这说明学习者没有掌握足够的语法

知识或没有充分利用掌握的语法知识来监控和调整语言输出。如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

习者的语言输出质量。

笔者认为,对于高中英语中所出现的一些重点语法,高中生不仅要看得懂,而且能

用得上。也就是说,他们要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语法,

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外语学习服务。

二国内外语法学习策略研究

关于语法学习的一些认识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学习语法,也就是语法学习

策略。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外开展了针对具体的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国内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教授语言规律的语法教学也在不断的变化,对

它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而语法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见。众多的研究者主要侧重

语法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然而,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学生语法学习策略的不多。文

秋芳(1996)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探讨,说明了由于英语学习成功

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导致其在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异;有一些专家、学者

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一些语法学习策略。程晓堂认为:语法学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积极主动归纳总结语法规则;从错误中学习;在交际中学习语法等。贾冠杰认为应通过

阅读文章学语法。在语法学习中要善于自己发现错误,避免重复错误。同时,要一记熟语

法规则。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语法时或多或少地使用语法学习策略。不同类型

的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也不一样(晨梅梅,2003)。赵明(1999)以实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

行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策略的三组之间,语法学习效果存在极

其显著的差异,其中组织策略的有效性优于精加工策略,更优于复述策略。陈兆军、陈建

春(2006)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本科生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情况,

结果发现:语法学习策略与语法学习成绩呈现一般显著性正相关,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

在各类语法学习策略使用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使用频率,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依次使

用情感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但这些调查大多来自于大学,没有来自高

中的。很少有人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对中学英语语法学习策略进行过系统地研究。

二国外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

根据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语法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使语法学习变得更容易、

更快、更好而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语言学习的策略。在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确定和分类过程

中,许多研究都间接地论及了具体实用的语法学习策略。有关专家指出,工t’5betterfor

learnerstostudythegrammarindividuallyandindePendentlythanasaPartof

ClaSSroomlesson但很少有单独的语法学习策略被深度研究。尽管如此,结合语言学习

策略研究的结果和具体的语法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就会从中得出许多的英语语法学习

策略的初步性的结论。

在理论上,当代英语语法存在着各学派间的分歧。由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代表里奇和斯

瓦特维克(LeeCh&SVartvik)倡导的交际语法,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实际操作,重视听

说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侧重剖

析句子深层结构,采用动态观点,说明句子的生成过程;以美国语言学家福莱斯(Fries)

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法则崇尚词类、句型等语法结构。(转引自赵明,1999)

各学派的语法纷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策略的选择。有证据表明,

上述各语法流派与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奇尔(Mckeachie,1990)等划分的认知策略—包

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以重复、试背、多

感官参与为主要方法的复述策略与交际语法的要求相吻合;精加工策略力求寻找字面背

后的深层意义,以便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其核心内容为生成策

略,与转换生成语法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组织策略以归类法和纲要法为代表,与结构主

义语法相对应。实验证明,在语法学习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组织策略最优、精加工策

略次之、复述策略再次之。

ElliS认为,向学习者教授语法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对学习者语法意识的培养。他认为

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能使学习者主动地去发现目的语本身的规律和特征,然后通过思考

逐步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Rutherford和Sharwood一Smith认为,

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有赖于对其母语和目标语进行语法结构比较,

而语法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目标语语法结构特征,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这

种语法比较,提高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呢ElliS指出语

言教学中至少应提供学习者运用语言交际的机会,包括听说读写,使他们在交际活动中,

增强语法意识。ElliS(1995)还认为,语法练习活动包括尽量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机会,

以通过控制的和自由的语言运用来产生目的语的结构。

鉴于此,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同样应在培养学生语法意识、加强语法基础知

识训练的前提下,以认知策略的各种方法为教授重点,开展语法教学,以便学生在高效地

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和智慧的培养。

第三章高中英语语法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调查和分析

第一节高中教师语法学习策略教学观念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策略

教学与培训,本人首先采用访谈为主、随堂听课为辅的方式调查了解本校五个同年级的

教师语法教学的方法及他们对语法学习策略教学的看法。

一教师访谈

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方法

2教师对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了解

3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教学的程度

4进行语法学习策略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

被调查的五位教师中普遍采用教师讲解,然后让学生练习及考试加以巩固,最后教师再

讲解的方法。他们还提到,教师讲解得越详细,学生听得越糊涂,越觉得语法学习枯燥

无味,实在不知该怎么教语法。后来的随堂听课也充分证明了以上的观点。

2教师对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了解

被调查的教师普遍对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教学认识不够,个别教师甚至无法分清学习

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教学的程度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一位教师曾经进行系统的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教学。但都在

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教给学生一些英语学习方法。

4进行语法学习策略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被调查的教师提出了以下一些疑问:语法教学有别于词汇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

英实施哪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教学需要占用一定的课

时,如何保证语法教学和策略教学两不误同时他们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训练才

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并运用好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二节高中学生语法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本校(浙江省慈溪育刁’中学)2005届高二(9)(10)两个班的113名学生参加了本

次调查和实验。两个班均为理科普通班,在高一结束分班后,两个班的期中、期末英语

平均分十分接近,相差不超过一分。调查工具是一份英语语法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表,是

笔者参考oxford(1990)设计的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InventoryforLanguage

Learning(SlLL)及文秋方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之后,结合自身的语法教学体会,自

行设计的。整个问卷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情感和社交策略

1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2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