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一诗中,作者杨万里抒发的情感: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稚子弄冰》感情: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2、注释
稚子:幼儿,小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稚子弄冰的诗意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1、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2、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5、磬: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诗意: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
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
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赏析: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冰从盆里剜出。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表达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儿童的调皮与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夏日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描绘了农村在初夏时分的劳动场景与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稚子弄冰》古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无限向往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诗人杨万里描写了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诗人对于童真的尊重,并向往着如同孩童一般自由自在的生活。
《村晚》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以及喜爱之情。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傍晚景色的诗,落日、回家的牧童在诗人的描绘下,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更是选取池塘、短笛等,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的美好,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牧童》《稚子弄冰》《湖上杂诗》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想象画面来深入理解课文,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