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是指的什么?

归属感是指的什么?,第1张

归属感,指的是一种人希望被接纳为一段关系或群体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们渴望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作为真实的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视。 同时,归属感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柱。

人们之所以会在某个地方,某人身上,某段关系或是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是因为对方满足了一些获得归属感必要的条件。在几个与归属感有关的方面,只有当绝大多数或全部都得到满足时,归属感才会产生:

1 感到安全

归属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你能够在那个人身边、那个环境中或是做那件事情时有一种安心和踏实的感觉。你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或者因为怕受伤害伪装起真实的自己。

2 一定的相似性

要获得归属感,意味着你能在其中找到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各个层面上的——可能是你和某个人、某个群体有着共同的爱好、价值观,或是理想,可能是某个地方和你的故乡有相似之处,还可能是Ta像你曾经爱过的某个人。

3 认可及被认可

你需要认可这段关系中的另一个人或是这个群体所秉持的理念或价值观,认可他们所倡导的事。同时,你也需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4 能够参与

你在这段关系,或是这个群体中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感,而不能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承担和接受。也就是说,你可以主动地做出一些行为,并且你知道你的行为是有意义且能够对他人造成一些影响的。

5 情感上的链接(连接)

归属感的获得不在于量而在于质 ——我们需要在表面的热闹之外,与他人建立更深的、情感上的链接。找不到归属感的孤独是因为亲密感的匮乏,而不是缺乏社交。

人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

人们在不被肯定时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比如,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总是觉得自己被“嫌弃”,以至于你不敢再发表不同的意见,或是勇敢地表达自己。你会觉得,被否定的不只是你的观点,就连你这个人的存在,似乎也都一并被否定了。

感到自己不被需要也会造成归属感的丧失。这种情况下,人们感受不到他人和群体对自己热切的渴求,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是可以轻易被替代的。

不被在乎也可能会引起归属感的缺失。当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和考量时,人们也无法对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建立真正的依赖。比如,自己的意见总在做决定时被忽略,常常被迫“牺牲”,或者是关系或群体中的他人对自己的情感需求毫不在意。

为什么归属感对人而言如此重要?

归属感是人们在保障基本温饱和安全后最重要的需求。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在我们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处于最基层的是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寻求爱与归属感(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我们需要爱人与被爱,想要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心、被接纳的地方和群体,从而摸索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正视自己更根本的需求,就陷入无止境的对于成就的追求,或者认为爱与归属感仅仅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么人们即使取得了很多成就,“越级”满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无法填补独处时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归属感还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归属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我们提供好的社会支持,这种支持既是资源上的,又是情感上的。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还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归属感的匮乏也会引发大量的焦虑。

我们该如何增强自己的归属感?

有一种十分简单的、常常被人们用来寻找归属感的方式,那就是怀旧。当我们怀旧时,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情境与事物,更是那些与我们走过那些地方和经历那些故事的人。

当我们去到一个新的环境,被不熟悉的人和事包围时,也是归属感最容易受到威胁的时候。而此时,怀旧就能让我们与过去的社会关系再次建立起链接,这种遥远的寄托和宽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们当下的孤独感。因此,如果你时常怀念过去,可能是由于在现在的生活中找不到归属感。

然而,怀旧只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暂时的归属感。并且,一些人可能会在从回忆过去的链接中得到了短暂的慰藉之后,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过去,反而在当下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增强归属感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你的身边至少要有一个能与你建立情感上的深层链接的人。有这样一两个人存在,可能比拥有一群可以一起吃吃喝喝、休闲娱乐的朋友都要来得重要。

当来到或是身处一个让你感受不到归属感的环境,想要找到这样一个人,最重要就是先放下自己的各种预设和偏见。

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一些能够结识新人的活动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如果你还在学校,可以从加入一些你感兴趣的社团或者同乡会开始;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也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创立的组织或兴趣小组。

然后,你需要在一群人之中小心地摸索和试探,他们之中有没有人是能够和你进行一些更深度的交流的——Ta可能有着你很喜欢的性格,可能你们有相似的价值观,也可能你们莫名地信任彼此,都愿意在对方面前进行一些自我暴露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试着制造更多的回忆——与人之间的回忆,以及与这个地方之间的回忆。这种回忆除了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特别的、带有一点仪式感的事情。

最后,自己内心的平静能让我们更好地在外界找寻归属感。因此,不要停下去做那些能让你找到内心平静的事情。这件事可能是每天泡澡、读书、写字,也可能是看某一部特定的**。在我们还暂时未能从外界获取归属感之前,我们可以做得最好的事,就是先努力让自己静下来,以一颗不那么浮躁的心,去寻觅归属。

拜拜,祝你好运

餐饮tc和ac的算法如下: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平均总成本(AC)是指直销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直销产品产量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AC不变的时候,通过盈亏平衡点可以解决保本点时候的TC,通过盈亏平衡点,可以确定选址时候所确定房租的最高值,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势能与实现销售收入的能力水平,过高的房租产生了较高的固定成本,企业盈利是生存的根本,没有盈利水平的店铺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注意事项:

注意与客户的双向信息沟通,提供增值服务。充分利用各种体验营销方式在网络上进行品牌传播,不但可以大范围地传播餐饮消费者所喜好的体验,吸引目标消费者,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更能通过给予消费者人情化、感性化的体验,与餐饮消费者建立一条特殊的情感纽带与沟通渠道。

因此在进行网络营销创意时,必须基于食客的角度及心态展开思考,应考虑如何让消费者主动地在最快、最顺畅的环境里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并且留下一次愉快的感官及心灵的经验。

女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供情感价值:

表达关心和理解:女性可以表达对伴侣的关心和理解,展示自己对他的情感重视。她们可以倾听伴侣的想法和感受,积极参与他的生活,并表达出理解和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女性可以在伴侣情绪低落或困惑时给予情感支持。她们可以倾听他的烦恼,提供安慰和鼓励,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女性的情感支持可以让伴侣感到被理解和接受,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创造浪漫和温馨的氛围:女性可以通过浪漫和温馨的举动来提供情感价值。她们可以策划浪漫的约会、制造惊喜、写情书或准备特别的礼物,以表达对伴侣的爱意和重视。这些小小的举动可以让伴侣感受到被珍视和特别对待。

建立情感连接:女性可以积极与伴侣建立情感连接,通过分享彼此的内心世界来增进理解和亲密度。她们可以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经历,鼓励伴侣也打开心扉。建立情感连接可以加深双方的信任和共鸣,增强情感的稳定性。

培养积极的沟通方式:女性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方式来提供情感价值。她们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与伴侣进行真诚的对话,共同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积极的沟通可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协调,建立更健康的恋爱关系。

总的来说,女性可以通过表达关心和理解、提供情感支持、创造浪漫氛围、建立情感连接以及培养积极的沟通方式来提供情感价值。这些行为可以加强与伴侣之间的情感连结,促进健康、稳定和亲密的恋爱关系。

《深夜食堂》这是一间营业时间从午夜十二点到早上七点的特殊食堂。这里的老板,不太爱说话,却总叫人吃得热泪盈眶。

《深夜食堂》中,自卑的舞蹈演员偶遇隐退多年舞界前辈,前辈不惜讲述自己不堪回首的经历不断鼓舞年轻人,最终令其重拾自信;轻言绝交的闺蜜因为吃到共同喜爱的美食,回忆起从前的友谊,重归于好;乐观的绝症患者遇到同命相连的女孩,两人相爱并相互给予力量,陪伴彼此完美地走过了最后一程;一味追求事业成功的白领,在这里结交了真正暖心的朋友,发现真情比成功更有意义。

食物、故事、真情,汇聚了整部剧的主题,教会人们坦然面对得失,对生活充满期许和热情。每一个故事背后都饱含深情,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流连忘返。

在深夜食堂中,老板会根据现有的食材,制作顾客想要的食物。

与日版《深夜食堂》不同的是,该剧在黄磊的影响下少了一些冷硬,多了几分温暖。老板细心地观察着每个人的情绪变化,所以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调解三人间的矛盾,也能用一碗泡面去化解三人和解时的尴尬。先用温婉、平静的语言讲述发生在城市一角的故事,再用故事独有的深沉情感打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最后用一道看似家常实则连结无限情感的美食做收尾。该剧以独特的叙事模式和内敛的情绪赋予其本身“广阔的疗愈力”,能让忙碌的食客心灵得以停靠,情感有所寄托,也是它能给予观众温暖的原因之一。

1

家乡菜

小时在南海的外婆家生活了几年, 外婆家的广东菜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现在我想起了广东就想起了外公外婆,也想起了那叫人嘴谗的广东家乡菜。所以,一放寒假,急着和父母一起赶着回广东南海,补美食,补辣椒。

外公外婆一家见着饿鬼似的回来,生米都能吃下几把的样子,不说二话,马上去广东最热闹的粤菜城解我的搀,我很高兴。

广东却是正宗寒冬腊月,正适合吃又辣又烫的火锅。大家围坐一桌,既满足了我对吃的渴求,又满足了对家乡人喜庆的热爱。外面寒风凛冽,乌漆麻黑,人迹稀少,饭店里却人声鼎沸,热气腾腾。象我这种好呷的人一进入这种饮食环境就兴奋。瞧瞧,服务**扎着头巾,捧着菜碗鱼贯穿梭,迎进客来客往;那火锅下的火苗红红直窜,火锅上的热气白白直冒;还有满店的香气奔到我的鼻子里,不由得血管贲张。人气旺,热气旺,香气旺,夹杂着飘到耳边的家乡话“再呷点咯”让我这个好吃鬼吃性大发,饿虎扑食

广东人注重营养,可是咱广东人吃饭不光是吃营养,还要吃气氛。每盘菜都是红彤彤的辣椒,才喜庆,才好看。辣得流泪流汗,宽衣解带,道出肺腑之言,呼朋唤友,让敢爱敢恨的鲜明个性在食桌上淋漓尽致地绽现。可是在这里我却不敢吃太多辣椒

我们的桌中间放的是火锅,旁边是豆豉辣椒蒸香干、酱辣椒蒸大鱼头,以及专为我点的大鱼大肉等典型粤菜。 胡椒粉,又应景又好吃。家乡人告诉我,辣肉还讲究吃未出正月的,最纯正。

其中有味道好极了的白云猪手。

相传,广州白云山上有座庙,有个和尚喜吃荤食一天趁庙里长老外出,就用一瓦煲煮猪手谁

知长老早回,和尚怕受罚,赶快把刚猪熟的猪手扔到旁边的小溪里第二天有一樵夫路过,拣了

猪手回家,加些糖醋吃发现味道好极了以后就用此法猪猪手吃方法流传开来,就称此白云猪手

不一会, 菜上齐了,火锅开了,酒也倒满,我们亲朋好友围成一桌,正式开吃。“来来来,为峰仔从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回来,又逢新年团聚,大家干一杯!”火锅里的雾气,掩住了我眼角的雾气。这就是久违了的家乡饭啊。我知道,当我再回学校读书,吃不到家乡菜,想念家乡人时,我将长长地回忆起曾经食在广东天空下的这餐饭,热气飘香,热泪纵横。

其它资料:

广州: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麻雀、鹧鸪、穿山甲、蝙蝠、海狗、鼠、猫、狗、蛇、猴、龟……超过一千种材料可以变成桌上佳肴,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广州地处亚热带,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故有“水果之乡”的盛誉。广州的水果品种有500多种,其中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萝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

食在广州,流传历史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它是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讲求营养科学的特点。广州饮食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

2

说到重庆菜和成都菜,外省人可能不了解,说不都是川菜吗?其实,大的模样差不多,菜的品种也差不多。但本省人看来,却是大大的不同。重庆的菜就像重庆的地理一样,大山大河似的,有一种气吞万象之势。而成都菜就像竹林小院门前潺溪似的,有一种小家碧玉之美。这样的一种内涵在里面,使得成都厨子和重庆厨子就是做同样一个菜,也会大大的不同。

对比回锅肉这一个川菜第一金牌菜,成都的回锅肉是比较软绵一点,糖、醋、辣椒、面酱什么的放得比较中庸,整体感觉比较适口。重庆的回锅肉就比较爆脆一点,而调料就狠得多了,整体感觉就是比较痛快。不过这个口感,外地人一般感觉不出来。

重庆人喜欢刺激,有一种无法无天的直爽文化在里面。吃客不墨守成规,当厨的就不爱去照菜谱做菜,因此常常风流各种各种新式菜。而这些新式菜一般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江湖厨师创造出来的。

而成都人生活喜欢雅致,有一种行云流水的小资文化在里面。吃客要讲究正宗,当厨的就不敢怠慢。一个成都厨子做回锅肉,从选肉、切片、配料、火候都无比地讲究。每一家餐馆都想宣称自己的厨子是四川烹饪大学正规毕业的。成都菜是越做越雅致,越做越讲究,越做越精益求精。

如果我请衣冠楚楚的朋友,我请他吃成都菜。比较有品。如果我请衣冠浪迹的朋友,我请他吃重庆菜。比较有味。

3

重庆菜的创新

重庆人都无条件地支持创新菜,从80年代开始,一大批的江湖菜源源不断地涌现在重庆人的面前,有些没有经受住重庆人的考验,慢慢就消声匿迹了,但凡是经受住考验的,一般都要先传到成都,然后传到大江南北。比如流传的比较著名的重庆菜有十多种。

重庆火锅。历史比较悠久的江湖菜,据说是长江纤夫、渔夫、挑夫发明的。火锅的种类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毛肚火锅,然后还有鳝鱼火锅、海鲜火锅、鱼头火锅、羊肉火锅、狗肉火锅、鸳鸯火锅等。

江津酸菜鱼。出自重庆江津津福镇朱二哥的路边食店,为来往司机服务,然后由司机传遍重庆。1988年开始风行。本人比较擅长这道菜。

歌乐山辣子鸡。出自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镇,一个叫林中乐的路边小店最先推出。1990年开始风行。食客的乐趣是在一个大盆辣椒里搜寻黄豆大的爆脆鸡丁。该店位于重庆市的森林公园歌乐山,靠近著名的蒋介石在重庆的官坻——林园(据说不游林园,不算到重庆,但该地不开放),游客加食客形成了现在的辣子鸡一条街。我擅长这菜。

啤酒鸭。出自重庆南岸区7公里的一个路边食店,据说发明者的灵感来自贵州。1992年开始风行。做法是一瓶啤酒炖一只鸭子,比较鲜辣可口。该店最火爆的时候一天要用几千只鸭子,不过现在比较式微。

泉水鸡。出自重庆市南岸区南山镇。1993年开始风行。采用的方法是活鸡快杀,然后急火猛烧,从杀鸡到成菜不能超过5分种。该菜出自号称“山城花冠”的南山。因此也形成了泉水鸡一条街,还举办过泉水鸡节。

太安鱼。出自重庆市潼南县太安镇。1994年开始风行。也是由司机传出来并风行。但这个菜比较讲究技巧,仿冒不容易,因此不像其他的菜那样大流行。我媳妇比较擅长这个菜。

火锅鱼。出自重庆市江北区两路镇。最开始也是针对司机朋友的。1996年开始风行。火锅鱼也是特别的生猛。鱼选用10斤左右的快要流油的肥鱼,片成巴掌大的片。将一个缸似的大铁锅像练铁似的烧得飞红。成菜后用大脚盆端上来,红艳艳热腾腾。一圈人就围着这大盆端着啤酒瓶捞鱼。吃完了再煮点青菜豆腐之类,特别地干脆利落。

水煮鱼。其实水煮鱼的前身就是火锅鱼。火锅鱼流传开了之后,很多城里的食肆就开始仿做,但这些食肆的厨房,没有办法弄一个大铁锅并像炼铁似的烧火,再说食客也不方便吃10斤的鱼。因此就弄成小锅、小火、小鱼。美其名曰水煮鱼。但我个人感觉,没有宽汤、猛火、肥鱼那样的火锅鱼痛快。

香辣蟹。这个菜应该是重庆的饭馆发明的。因为江湖菜馆不般不涉及到螃蟹这样高档的东西。但香辣蟹在重庆还是属于阳春白雪似的东西,在江湖上并不胜行。1996年开始风行。

泡椒牛蛙。1996年就开始风行。最开始是牛蛙,然后是泡椒墨鱼仔。并衍生出各种泡椒系列。这个菜也是从饭馆中流传出来的。

酸萝卜炖鸭子。用很酸很酸的泡酸萝卜,这个萝卜是特别泡制的,外省没有。一般要泡半年,越久越好。这个菜衍生出很多品种,如酸豇豆炖、泡山椒炖、炖羊肉、炖鸡等。1996年开始流行。

邮亭鲫鱼。出自重庆市大足县邮亭镇。1997年开始风行。调料非常多,吃法讲究。

乌江鱼。出自重庆市涪陵地区。乌江贯穿重庆涪陵、黔江地区,支流众多,胜产各种野生鲜鱼,乌江鱼的做法是讲究鱼的鲜,但城市里一般都是养殖鱼,所以城市里做乌江鱼一般用鲶(黏)鱼。1998年开始流行。

毛血旺。出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镇,一个保留了重庆古老码头文化的小镇。将毛肚、血片(鳝鱼)、鸭血旺一起煮。也是从贫苦的码头力工那里流传开来。这几年比较火。

上面都是一些比较典型、也比较风行的创新重庆菜。另外还有什么来凤鱼、球溪鲶鱼、城口烧腊肉、黔江酸汤鱼(贵州也有)、南川竹笋肉、武隆的山菌烧山鸡、土匪鸡等很多。

一般一个创新菜出来之后,最先的几个店,先是通过司机朋友流传,然后是万头攒动,然后像一阵大风一样,流行全市。所有知道的,都按耐不住急迫的心情要去品尝一下。

重庆的这些菜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般是由江湖厨师创制,原料、制作都比较大众化,不像成都的什么樟茶鸭子要几蒸几熏的,老百姓吃不起也做不来。重庆菜的烹调方法一般是大油、猛料(有的菜是辣椒比菜多)、大火、大锅、大盆,讲究现杀现做。在吃法上,也是比较粗鲁的,像泉水鸡,鸡头、鸡脖、鸡肝什么的混成一大盆,有时候鸡毛都看的见,比较符合重庆人的无法无天的心理和粗鲁直爽的性格。

4

成都菜的改良

而成都菜就谈不上有什么创新菜了,比较著名且风行全国的好象就是冯鱼头,但其实也是一种鱼头火锅的改良。因此成都菜很少有风行全国火暴异常的菜品出来,而重庆菜常常保持一种独领风骚的姿态。比如现在风行北京的水煮鱼,连我家楼下的东北小饭馆都隆重推出了他们的水煮鱼。简直让人觉得水煮鱼像强力流行感冒一样,杀伤力太大了。

但成都菜却一直在挖掘川菜这个古老的宝库,不断地总结改良。从选料、烹调、服务、经营,全方位的不断改良。这个改良,不是某个厨子个人意识的改良,而是一种全民意识的不断积累基础上的不断改良。

从汉代成都的相如涤器、文君当炉以来,成都的食客就讲究吃的意境、吃的体会、吃的完美。李白(江油人,江油离成都150公里,少时常游历成都)的月下独酌对影成三的感觉,喜欢当街豪饮的重庆人是不会有的。苏轼(眉山人,眉山在成都以南,离成都80公里)发明的东坡肉需要文火慢炖三个时辰,喜欢生吞活剥饮毛茹血的重庆人是不会有这个耐心的。

你要吃地道川式小炒,成都的大小馆子都做得差不了太多,都比较讲究一致,干净程度要比重庆高一个数量级。而要在重庆就花样百出了。炒回锅肉,重庆的馆子有的放豆腐干、有的放莴笋头、有的放白菜,反正厨子他高兴放什么就放什么。至于调料的选用,更是花样百出。而成都的大小馆子,一律是放青蒜苗。如果青蒜苗没有了,他会给你说回锅肉不能炒了。这会让重庆人诧异万分。

成都人精心总结每一个小菜的炒法,一个成都厨子总结一个回锅肉炒法,可以写上一万言,教你30天,然后一个师傅一个师傅地传下去。一个重庆厨子总结回锅肉炒法,就是三个词:肉、辣椒、豆瓣,其他无可无不可。你在成都随便的一个街边小店,吃一个干煸空心菜,都是那么香脆爽口,回味悠长。而离开成都,走遍全国,你都吃不到这样好的炒青菜。成都人说,炒青菜是很难的,在重庆没有一个人同意,因为他们没有像成都人钻研这样深。北京的炒青菜,就更不值得一提。

当我还在成都读书的时候,我每周都要走两站地去吃一家小饭馆的烧白。小饭馆的门脸不大,人也不多,一个三分羞涩的川西姑娘素面站在柜台里,然后轻轻地走来,轻轻地问要什么。我一般要一份烧白、一碗米饭、一碗豆花、一碟泡菜。然后姑娘轻轻地给地给你端上饭菜,再轻轻地走开。烧白做得非常好,肉和芽菜都选得很考究,蒸的火候就更不用说的。箴子米饭(成都一种蒸米饭的方法,将米饭放在一个木桶里蒸,有特别的清香)永远都是热腾腾软绵绵的。而我就一个人静静地享用,休闲的感觉很有些月下独酌的味道。而同样地在重庆吃,泼辣的紧张气氛就是像在吃牢饭。

我不是很爱吃锅巴肉片,将锅巴和肉片放在一起,有什么吃的。但我在成都安仁镇(就是大地主刘文彩的老家,离成都60公里),那里的小馆子做的锅巴肉片真是太完美了。那里的饭馆都很小,古老青石板路旁的川西木板房店面,收拾得很干净。店家将准备的原料放在一个大台板上,新鲜得好象它们一个小时前还在地里长着。你想吃什么,没有菜谱,就看着这个案子选。他们做锅巴肉片,是非常精心地选择玉兰片和香菇(主要靠这两个东西提味)做鲜汤,锅巴和肉片的火候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将汤油一浇,轰隆隆的火光以后,剩下的就是满屋的香气了。我们在一个春雨淅淅的傍晚,经过60公里的骑行,享受着这美妙的锅巴肉片,真的是妙不可言,永生难忘。此后我骑车连去3次。可惜这样一道名菜,你到成都以外,吃起来就味同嚼腊了。因为没有人像成都人那样细致地研究锅巴的软硬、肉片的嫩滑、汤油的鲜美。甚至上菜的方法,都对锅巴肉片的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成都人做菜,考究的程度和重庆人比起来,那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每一个菜,成都人都是要精心总结,选什么料、用什么锅、烧什么火,以及怎么装盘、怎么上菜、餐桌怎么布置等等,无不细心周到反复推敲。反观重庆人不管做什么菜,都是一个大盆子给你端上来,外带服务员泡在汤里的大指姆。虽然豪爽,但其中隐藏的粗枝大叶胡作非为就可想而知了。

成都菜擅长改良的基础实际上是总结。因此成都菜的优势就体现在一些家常小炒菜和小吃上。说起成都的小吃,那确实是成都人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改良总结才有现在这个面貌。像青石桥的肥肠粉、提督街的夫妻肺片/钟水饺、春熙路的龙抄手,以及麻婆豆腐等等,都是经过好几代人的耐心总结改良出来的。而九眼桥的薛涛豆腐干做法,据说是唐代怨女词人传下来的,非常适合那些喜欢咬牙切齿的醋女孩。成都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小吃,种类凡多,如果要吃一遍,估计要1个月时间。而重庆的小吃,则就逊色多了,就是有的少数东西,都是抗战的时候由外地人带来的,如凌汤圆、杭州小笼包之类,都没有原来好了并在逐渐消失。因为传统方法都被接手的重庆人丢掉了。重庆人可没有耐心来总结这些经验。据说创造出酸菜鱼的朱二哥,虽然很是风光红火了好几年,但现在还是守着他原来路边的三间旧瓦房,期待已经没有激情的顾客的光顾。

人是“理性的卫道士”,也是“情感的俘虏”。一个品牌最能打动人心的不仅是其产品的物理功能,更在于品牌蕴含的情感感染力。关爱、真诚、友谊、快乐、激情、自由……这些情感无不感动震撼着我们的内心。一个品牌如果能够充满丰富的感染力,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就会使品牌从冰冷的物质世界跨入到有血有肉的情感世界,也会使品牌楚楚动人、魅力无穷。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广告语将冷冰冰的钻石融化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中,从1948年流传至今,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雕牌洗衣粉的情感广告,更是抒发了亲情的爱,不知温暖了天下多少父母的心。

将“情感”作为产品的卖点有两种:一种是产品本身具有感情色彩,另外一种便是为产品注入情感。建立产品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让它能代表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的想法和精神追求。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就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有些产品本身就具有感情色彩,比如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纪念品“福娃”。“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好客和会友好,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人们喜爱福娃,不单纯是因为它那可爱的形象,更多的是从中体验着奥运的激情与欢乐,感受着国人的骄傲与荣誉,也正是“福娃”这种有纪念意义的产品,把人们的心与北京奥运会紧系在一起,这就是产品让消费者产生了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购买一些纪念产品。例如,游客会买明信片以纪念游玩过的景点;打高尔夫的人会买绣有标志的衬衫或帽子,以纪念某场特别的赛事;为了庆祝特别的日子,爱人可能为对方挑选一张精美的问候卡;年轻人为摇滚音乐会而搜集专门制作的T恤等。他们买这些纪念品,以此作为对难以忘怀事件的留念。这些纪念品往往是他们个人珍藏的一部分,是他们对那段日子的感情纪念,那些经历往往比纪念品本身更有价值。所有那些体验,如果没有纪念品的话,很快就会被遗忘。当然,那不是消费者购买纪念品的唯一目的,但如果能够加重产品的附加值,并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感情,这就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赢得消费者,巩固市场。

  另外一种就是为产品注入情感,从而让消费者产生感情。2007年1月,“第二代巧克力”手机 LG KG90n登陆中国。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注入,“巧克力”系列手机也只是外观设计独特而已。在后消费主义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益表现出个性化、情感化,消费者已经把注意力从产品功能、质量方面转移到了使用产品的感觉上。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提高了,开始寻求和家庭装修、家具环境相搭配的彩色家电产品,以获得一种心情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享受。比如LG设计的拥有镜面、宝蓝、酒红三种色调的LG对开门冰箱,放在明亮简洁的厨房中相当赏心悦目。在家电世界,另一大设计则是把双开门施华洛世奇水晶冰箱引入客厅,在把手上镶嵌了近5000枚施华洛世奇水晶,营造出一种家居奢华感,形成身份象征和审美的双重满足。

喜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品牌,其品牌强烈的感染力功不可没。喜力的许多广告看似简单,却蕴含无穷,常常演绎着人生哲学、真挚情感,令人难以忘怀。例如,在一则喜力广告的画面中,两瓶喜力啤酒拟人化地脱去商标的外衣,拥抱在一起,广告语“够交情,就不用表面文章”生动刻画出真心朋友对饮时不必客套,痛快畅饮的心情。

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曾说:“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那么余下来的那一点点是什么呢?

其实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穿越百年时光,关键在于它“占领”了消费者的情感。可口可乐公司欧洲太平洋集团公司总裁约翰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可口可乐并不是饮料,它是一位朋友。”

可口可乐塑造的“乐观向上”的品牌形象感染了几代人。而且,可口可乐品牌感染力的塑造不光停留在品牌宣传的层面,还上升到社会公益事业的高度。可口可乐将公益事业视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出钱而且出心,为了塑造“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可口可乐对公益活动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迄今为止,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此外,可口可乐还捐助成立两个江西可口可乐希望之星高中班,并捐赠800万元支持家庭贫困的第一代农村大学生。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可口可乐成功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认真、积极、负责”的良好形象,同时也增强了品牌的感染力。

  一种产品要在市场上长久地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的生命力。产品的生命力除了源自产品的品质保证外,还要让每一个产品与消费者建立牢固的联系。只有消费者与之产生了共鸣,产生了感情,才会产生品牌忠诚。

  过去一款产品想要热卖,它的决定因素是价格和服务。如今,“因情感而热销”已经逐渐成为主流。21世纪情感营销时代的来临,决定了未来一款产品在市场中能否被热卖的关键因素是能否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情感反映在经济力量上,就形成了所谓的“情感经济”,它是继价格、质量和服务之后,又一重要的产品竞争要素。如果企业还像过去那样,把提升竞争力和重点放在研发产品上以此去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做法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因为消费者是有感情的,他们不光要消费产品,他们还希望被关心、被疼爱。因此,企业不光要爱你的产品,更要爱你的顾客,还要爱你顾客的所爱,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清楚消费者为什么喜欢自己的产品,或者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产品。所以,只有先从心里爱消费者,才有可能让消费者爱上你的产品。

  我们拿一个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商品来举例,宠物消费是一种情感的休闲体验。当人们从市场上买回一只心仪的狗仔、猫咪或是其它宠物时,他们之间就已经完成了一种情感的链接。宠物消费因为其情感化的特点而具有显著的不同。大致说来,宠物消费在休闲体验中的情感功能主要体现在情感替代、情感补偿、情感转移、身份表现等方面。

  联系传统家庭结构向核心家庭的转变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离家就业,家庭提早进入了空巢期,老人们通过饲养宠物可以实现一种情感的替代或转移。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来看,初级群体与初级关系的衰落,基于血缘的次级关系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社会关系,这种人情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宠物成为情感支持的一种替代源,人们通过建立一种人与宠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获得某种情感上的补偿和寄托。另外,一些人也基于宠物所唤起的情感愉悦而购买宠物,通过在长期的喂养中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来增进对这种积极情感的休闲体验。此外,一些高收入人群也通过饲养名贵的宠物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宠物消费是现代都市人情感消费的一种方式,宠物的本质是市场所提供的一种情感化的休闲产品。无论是一度流行的电子宠物,还是现实中的活体宠物,其作为商品的诉求都在于通过购买和消费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同时也是感性的动物,要想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感情,企业必须先为产品注入情感,增添更多的感性因素。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增加消费者接受或体验产品时的感觉完成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产品对每一个顾客都是标准化的,但是对其产品的印象却是为每一个顾客量身订做的,其附加于产品的是无形的且根据需求随时送达的情感。所以,虽然卖的是实物的产品,但是销售的过程却也附加着情感。情侣衫专卖店的老板说:“‘情侣衫的价格’等于‘普通T恤衫的价格’加上‘爱的情感溢价’。”当企业能够给予消费者同情感需求最接近的产品时,就能从为数众多的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就提升了产品的相对价值,同时也能向消费者索取更高的价格。

01 建立情感"联结",形成"联结式"陪伴

比起物理上(如距离、时间)的陪伴,大多时候人们更希望有心理上的陪伴,孩子也不例外。情感"联结"就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上有联系,即使相隔两地,孩子也能感受父母在陪伴着自己。这样的陪伴是高质量高效的"联结式"陪伴。

"联结式"陪伴是父母们陪伴孩子三种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陪伴。

第一层次是"假装式陪伴",仅仅是"陪"着孩子。

这样的陪伴在生活中我们很常见,比如孩子想爸爸妈妈带她去公园玩,爸爸妈妈答应了,但是到了公园孩子在一边玩沙子,家长在一边玩手机或者思考事情。这是因为很多父母以为,"我在这里看着你"就等于"我和孩子在一起"。

然而,物理距离并不能代表心理距离。人在心不在,有陪无伴,并没有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妈妈/爸爸和我在一起"的感觉。只陪不伴,父母花了时间,却不走心,这种陪伴只是父母的心理安慰。

第二层次是"负重式陪伴",把陪伴变成了教育专场。

这类父母,付出了时间,也付出了精力,而且他们一般都很有责任心。他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但往往表面上是陪玩,心里想的却是怎样改变孩子。一边陪孩子玩,一边不停挑剔,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我妈妈和妹妹下跳棋,总在说"你应该这样走,要考虑周全"等等之类的话,妹妹听得已经不耐烦了便不再找妈妈下棋。

为什么想改变孩子?因为他们看不见自己孩子的真实存在,只看见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孩子,还要让孩子朝"他"靠拢。

本来是玩乐的时间,却被条条框框限制,孩子当然不愿意和这样的父母一起玩。这种陪伴,更多是带给孩子压力而不是轻松愉悦。

第三层次就是"联结式陪伴",高效且真正的陪伴。

这样的陪伴时间不一定长、彼此距离不一定近,但是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这是因为这样的陪伴父母是花了心思、全身投入地陪伴孩子,不像前两个层次。这样的父母会和孩子拼乐高,各自创造小天地;这样的父母出差了每天都会和孩子打电话互动玩游戏。

像著名主持人每天都会很忙,但是她会在固定时间把所有事情放下,回到家中和孩子一起拼图、打闹,给他们讲故事,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感受,认真听孩子诉说。即使在外出差也常打电话回去和孩子交流心声。

再比如,我们睡前会给孩子讲故事,第一种陪伴就可能是放音频或者简单读下故事,第二种陪伴就是边讲边说大道理,第三种陪伴就是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听孩子说"我是公主,这些娃娃是我的小矮人,我和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和孩子说"那我是皇后,爸爸是父皇"的话。

联结式陪伴既是肢体语言上的表达,像给予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更是彼此敞露内心的情感流动。

02 用心和情感,做到"联结式"陪伴

英国著名儿童教育家Sally Ward也明确表示,爸妈完全不需要因为工作陪不到孩子而感到不安。唯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固定时间段的陪伴,如果是高质的,只要一天有30分钟也许就够了。

同样的,想做到"联结式"陪伴,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用心和情感,就可以有多种陪伴孩子的方法。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三个指标参考:

参与度的重心偏向。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热心参与,但主角一定是孩子,这样能避免进入上面说到的假装式的陪伴和负重式陪伴。

既然孩子是主角,父母也应该放下手机和工作找出一个固定时间,认真陪伴孩子,热心、积极主动陪伴孩子,不要以方便自己为主。如果有着急的事就把事情处理好再陪伴孩子,一心二用的陪伴孩子能感觉地到,不旦不能高兴反而感到失落。

不只是晚上的时间,早上起来的时间也是可以陪伴孩子。仅仅是一顿早餐,也可以和孩子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或者最近的感受。又或者在早上的半个小时内,陪孩子读书、听音乐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父母们可以缩减通勤时间,或者由一方带着孩子到一方上班地方吃个午饭、一起逛逛书店和超市。

既然孩子是主角,那么就以孩子为主导,父母不要太紧张孩子这一点玩耍或者聊天的时间,相信孩子能在陪伴中有所成长。所以孩子玩的时候不用太过注意引导,因为太过用力引导就会变成控制孩子,这样的陪伴就好像枷锁一样捆绑孩子令孩子窒息。

比如面对孩子的想法,不评价对错,而是客观说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孩子的游戏,以孩子的角度看待并投入,少些大道理和说教等等,有意识简单引导下就可以了,这个引导以"善良"和"正义"为主,或者对孩子可能出格的行为先约法三章,温和地与他设定界限:不伤害他人和玩具。

像一位母亲陪四岁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每次孩子沉浸在他的搭建的城堡里的时候,他的妈妈让他给自己分配个角色任务,然后叫妈妈这个角色去做什么事,有时候为了更加地贴近人物角色的需要,妈妈还会和孩子去做些服装需要的道具,像里面给小娃娃穿的衣服他们就用孩子穿过的旧衣服去改造缝制,真是别出心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7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