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商帮起源于什么朝代?什么时期?

龙游商帮起源于什么朝代?什么时期?,第1张

  龙游商帮是指以浙江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它萌发于南宋,兴盛于明代中叶,以经营珠宝业、贩书业、纸张业著名。明万历年间(1573—1602),它与徽商、晋商以及江右商人在商场中角逐,称雄一时,故有“遍地龙游”之谚。据《明代浙江龙游商人零拾》等文献记载:明成化年间,仅云南姚安府(即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就聚集了浙江龙游商人和江西安福商人三五万人。龙游商帮是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中唯一以县级单位为区域的商帮群体,因而其内在的影响力尤为巨大。

  浙西龙游点燃了浙江人商业精神的第一把大火。遗憾的是,作为浙商血脉源头和精神祖父之一的龙游商帮,也未能超越区域主流人文观念的桎梏,其可贵的商业精神最终仍淹没于强势农耕文化中。到民国时期,连龙游本地商业也几乎全落入外地商人手中,“遍地龙游之说”渐成绝唱。龙游商帮未能成功演化为现代浙商。

  文化既是龙游商帮崛起之利,也是龙游商帮衰落之弊。地处南宗儒学中心的浙西地区,从内心深处鄙视商业和商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农抑商,二是重仕轻商。在这样具有很强宗法色彩的儒文化观念的支配下,龙游商人中从商而终的极少,多数人无论是发了家或是赔了本,最终还是落叶归根,返回到农为本的老路上来。一些富有的商人或把精力和财产投入官场经营;或如龙游叶氏家族将经商所得巨资悉数投入叶氏建筑群,而很少有人去投资产业扩大再生产。

  而值得深思的是,同样受南宗儒学滋养的温州、金华等浙东南地区,却批判地继承了朱子理学,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区域文化——“永嘉学派”和“金华吕学”、“永康之学”等流派。区域文化的核心区别就是价值观:文化传统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而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永嘉学派” “金华吕学”讲究实效、注重功利的思想及其价值取向和逐利追求,又有力地塑造和强化了温州、金华等地的民间心理和区域文化传统,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遗传因子”。

  就在晋商辉煌的后期,浙北水乡突然崛起一支商业劲旅,其实力之强财力之雄并不逊于晋商徽商,而且他们比晋商徽商发家更快、财富更集中,但时间更短促,这就是靠辑里湖丝发家的南浔商帮。

  南浔商帮中财力最盛者称为“四象”,下还有“八牛”和“七十二金狗”,为首的刘家在鼎盛时聚财2000万两。这些“象”、“牛”还有“金狗”们的财富总额为8000万两白银。而在19世纪90年代,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7000万两白银,这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

  发端于一县一镇,就创造了“敌国之富”,但南浔商帮从辉煌到落寞,仅只半个多世纪。20世纪20年代后,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南浔商人开始淡出舞台中央,地位逐渐下降,开始走向没落。

  依靠辑里湖丝发家致富的南浔商人,大量投资主要集中在盐业、钱庄、典当业和地产,这些行业大多带有浓厚的封建年个经济色彩,并且已逐渐趋于没落。而在铁路、造纸、金融这些近代化的工业与经济领域中,南浔商人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与影响。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近代化的大潮涌起,曾经执财富牛耳、开风气之先的南浔商人却开始掉队。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上升而不停止,必有困苦的一天,所以接着是困卦

 

  难中知勇 悟修自省

  47、困卦 泽水困

  《困》(下坎上兑)  第四十七

  学高八斗荐良言,幽谷三栽未出山;

  满腹经纶非用所,进退维谷面妻难。

  锦衣御食无忧虑,心急如焚受熬煎;

  空有全身回天力,暗投明珠能保全。

  原文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困卦象征困穷之意,惟君子处困穷之时,能努力以自求救济,故可致亨通。卦中九五爻阳刚得正而处中,当困之时,犹如处困之大人,能固守正道,故可获吉祥而无咎害。然处困之时,欲以言语说明解困,必难取得他人信任。

 

  解除穷困,必须审慎,徐图突破,不可操之过急。穷困反而促使惕励奋发,被怀疑穷困,容易迷失,最为可怕,必须坚持刚毅中正的原则,经得起考验。以不正当的手段解除穷困,反正愈陷愈深,必须及时反省,才能突破。

 

  上天欲使你兴旺  先让你艰辛遍尝

  生命,的确有了坎坷才美丽,但如何使坎坷的生活变得尽可能的平坦,是一件很难的事。好好把握自己,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为了更好的明天!

  十年桃花运光阴似箭,一朝蹇难天度日如年。福祸相当,能量守恒,不亏不盈,天道有常。《升》卦之后就是《困》卦,可见古人已明白:前行的路必然是曲折的。进两步退一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寻常百姓柴米油盐过日子,英雄豪杰顶天立地做大事,全不是坦途,都不会一帆风顺。《序卦》说:“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卦初爻妻财戊寅木爻变风泽中孚初爻

 

  原文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化。

  译文初九:考虑好再去做吉祥,有其他的猜疑会导致不安。

  虞,斟酌审度也。安神之礼,属丧礼。它,指心意不定或声闻过情者。

  燕,通宴。讌饮之礼,属吉礼。

  初九为阳上行遇阳有窒为阻,爻当位不动则为安为“虞”,即称谓“虞吉”。

  初九与六四有应,外“巽”占天时为‘进退不果’为不安。“燕”与宴通,意思亦为安定。“兑”占人事为‘喜悦’为“燕”,初九不安现位而应四,四爻属“巽”的主爻,为“兑”覆卦象,故称为“有它不燕”。

  初九阳刚得位,上应六四,居中孚之初,为人处事,能斟酌审度其诚信是否合乎正道,故可获吉祥。若有心意不定或声闻过情者,不合乎中孚之道,则将不得安宁。

  《象辞》说:考虑好再去做吉祥,是因为没有他求的志向没有改变。

  初九得位与六四有应,四爻属上“巽”为“志”,安于初位而不应四爻,因此称为“志未变”。

  虞犹专也。为信之始,而应在四,得乎专吉者也,志未能变,系心於一,故“有它不燕”也。

  虞,驺zōu虞。传说中一种野兽,白虎黑纹,尾长于身,这里引为猜度、揣度、推测之意。“虞吉”遇事经思考再决断可获吉祥。想一想“中孚”所处环境,那么多规章制度制约下非如此不可,想不周全就可能招致灾祸。传统将“虞吉”作“安乐”解,那意思就完全整反了。“他”,这里指思虑不当之处。“燕”,燕处、安乐、安裕。传说燕子筑巢非常慎重,不是和睦人家不选,成语“燕居之乐”意即虽不宽绰却自得其乐。“有他不燕”,如有思虑不当之处则得不到安居之乐。这就有如做生意偷漏税款,那在法治健全时很难心安,时刻都要担心露出马脚,又怎么能有燕居之乐呢?官员贪污腐败一如是理,有研究数据显示凡此类官员都会缩短寿命,“有他不燕”寝食难安,总忧心忡忡又怎么会不影响寿命呢?看来还是老老实实做人才有悠闲。

  初九《中孚》之初,遇事多些考虑可防患未然,若是基础工作就没做好,其后拆东墙补西墙,要想安宁就难了,甚至随着自我发展,多少年后都可能东窗事发断送前程,国外不少官员都是这样被人撩了以前“屁帘儿”,弄得灰头土脸终于不得不辞职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初九当位不当中,自身得当环境不利,是以“虞吉”而“有他不燕”。

  初九是这一卦的开始,虽然是诚信的卦,但开始却不可轻信,必须忖度对方,是否可信,才能相信,这样才会吉祥。不过,一旦相信,就应当坚信到底,如果再有疑惑,反而使自己不能心安。相信的对象,指六四,因为初九与六四相应,看起来应当毫不考虑的相信;然而,任何事情,开始都必须慎重,不能说相应就立即相信。象传说:初九之能斟酌审度,使其诚信均合于正道,而获吉祥者,乃因其居中孚之初,初位潜藏,行事谨慎,其意志专一,未尝改变。

  马其昶曰:凡孚之先,必度于义之当否,所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朱熹曰:初九当中孚之初,上应六四,能度其可信而信之则吉,复有它焉,则失所以度之之正,而不得其所安矣。此戒占者之辞也。

  杨万里曰:邪不闲则诚不存,家人之闲,中孚之虞,皆见于初九,防家,防心皆在初也,故传以志未变赞之。

  这一爻,说明开始应当慎重;一旦相信,就不可再疑虑。

说的差不多了,想知道的更多,给加个采纳吧,完了给你讲那两个变爻,谢谢。

 

1、黄培

黄培(1603~1669),字孟坚,号封岳,即墨城里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

明亡后,黄培返归故里,忧郁悲愤,常以诗文抒发情感。清康熙五年(1666年),因自刻《含章馆诗集》致祸,遭姜元衡告发,史称“黄培诗案”。

黄培被囚禁于济南,清廷判曰:“黄培因系明朝世宦,隐怀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书,已属不法,吟咏诗句,尤见狂悖,且宽袍大袖,延用前朝服制,蓄发留须,故违当朝法令,大逆不敬。应按隐叛诽薄之罪,但律无正文,无从援引,谨援他律比附,定拟绞罪”。

黄培于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初一被处以绞刑,临刑时,昂然阔步,从容吟诗明志。终年六十六。

2、黄嘉善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黄嘉善出生于即墨城,字惟尚,号梓山。黄嘉善从小聪慧,渐大学习勤奋努力,他少年时入崂山石门西麓的上、下书院就读,饱读经史子集,精心体会治国安邦的道理,所作的文章流畅优雅,胸有韬略。黄嘉善成年后仪表端庄伟岸,风度儒雅,人品出众。

3、秦纮

秦纮(1426年-1505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朝名臣。

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官至三边总制、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弘治十八年(1505年)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皇明经世文编》有《秦襄毅公奏疏》。

秦纮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明史》赞其“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4、尤淑孝

尤淑孝(生卒年不详),字孟仁,大兴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尤淑孝被任命为即墨知县。在任十几年间,为即墨地方兴利除弊,政声显著。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他将位于县城南偏西的龙王庙移建至南门外偏东处。当时,位于县城西南的淮涉河(今墨水河)大坝,由于年久失修,经常被洪水冲溃,不能预防河水泛滥。

为使百姓免受洪水之灾,尤淑孝组织民工,重新修建了大坝。同时,由于位于城北部的北大河(今龙泉河)桥年久失修,早已倒塌,为方便地方百姓,1760年,对其进行重建。

尤淑孝还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在任期间,他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地方史资料,甄别真伪,确定体例,重新编纂了《即墨县志》,共计12卷,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地方史料。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即墨百姓在县南三里的登高埠建造了遗爱祠,四时奉祀。

5、郭孟泽

郭孟泽(1913—1972),山东省平度县(今平度市)人。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活动。同年冬,受中共胶东特委委派,来平度协助郭士先组织抗日武装。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1941年3月任平南县行署主任兼县大队大队长。1944年3月任中共平南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政部监察司监察专员、甘肃省高级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共民勤县委书记、武威地委纪委书记等职。1972年病逝于青岛。

参考资料:

-黄培

参考资料:

-黄嘉善

参考资料:

-秦纮

参考资料:

-尤淑孝

参考资料:

-郭孟泽

龙游农村立夏饮食:七家粥

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 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立夏饮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箅。

立夏,是民间的”八节“之一,预示着夏季的到来。

民间有一副对联写的是“八节康宁”。在这”八节“的日子里,夫妻间原则上不进行房事,从而清净身心,以示对天地神灵的敬重。这里的八节,作为农历的重要节日,指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27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