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

如何帮助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第1张

如何帮助双相情感障碍孩子?双相情感障碍,有时也会使用早期的临床名称来称呼, 即 “ 躁郁症 ” 。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这种精神障碍极大地影响到儿童或成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自责自罪,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有许多过错,什么都做不了,是一个没用的人,是家人的负担。

2、食欲下降或者暴增,感觉吃什么都是一样,没有进食的欲望,体重下降,或者暴饮暴食,怎么都想吃东西,体重上涨。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孩子自己对于学习有高目标、高追求,忍不住不断自我施压,学习成绩优秀成了孩子自信的唯一来源,也成为了孩子生活中的重心。在这种不断自我施压的心态下,孩子容易焦虑抑郁,再慢慢发展到双向情感障碍。

2、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一味盲目鼓励孩子要考某某重点大学,不断给孩子灌输“考上大学就有出息了,未来才能够成功”的错误观念。在这种压力下的孩子,当在学习上取不到成效的时候会很崩溃。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就像癌症和心脏病一样致命。大家不明白这一点,认为这种障碍很容易治愈或克服,但事实并非如此。

2、自伤或伤人。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抑郁严重,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这种悲观的情绪就会导致病人出现自伤的想法,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心的焦躁不安。这种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产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2、研究表明,躁狂发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对抑郁发作的治疗和预防效果优于躁狂发作。

3、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好,充分锻炼,充足的睡眠,不熬夜,这些可以帮助他最大化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失调。尤其是因为沉迷与双向情感障碍通常紧密相关。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孩子真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吗?家长怎么应对?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在发病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情绪暴躁,甚至还会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

2、不断增强自己的意志行为。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碌,给人一种永远在做事情但又怎么都做不完事情的感觉。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过度评判型家长教育孩子都要求完美,必须善良、坚强、勇敢、包容大度、勤奋、诚实。然而却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允许表达自己的恐惧、懒惰、脆弱、胆小、撒谎、自私的自己。当孩子成长中做不到这些,他就会对自己批判,他自己内在就会冲突,觉得自己不应该是一个懒惰的人,一个脆弱的人,怎么别人都那么坚强,就自己恐惧胆小。

2、脑部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作用及精神压力也可能会引发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自杀率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年自杀率是正常人群自杀率的20~30倍,而纯粹的重度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状态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最高的自杀风险。

2、学习障碍迅速泛化,表现为连学校都不敢去了,勉强上学的话会非常恐惧、手心出冷汗,还用刀割自己。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帮助孩子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给孩子制造与同学来往的机会,比如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拜托同学约孩子出去玩等;处理好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比如请求老师多关注鼓励孩子。

2、即使真的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不要评判,也不要做出假设,依然可以正常的生活。许多有才华的、著名的、富有成效的热都患有躁郁症。

3、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家长面对孩子不去上学非常焦虑。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家长在和我倾诉的过程中泣不成声,无法理解自己的曾经那么优秀的孩子,如今自暴自弃,不去上学,不去工作,不想找对象,甚至于埋怨父母,憎恨父母,视父母如仇人。我非常理解家长焦虑的心情,我的孩子也遇到过很多学习问题,升学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我自己也曾经有过很多次的惆怅失望,甚至是绝望。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天无绝人之路。我强调过很多次:无论孩子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 情感 障碍、焦虑症、恐惧症,甚至强迫症,人格偏执,只要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我们都可以把这些看作是不成熟的表现。

有些家长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云尔老师,你能不能讲得更加具体一些,让我们家长更能够具体操作。其实,我同时指导着很多家庭,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我在这里所讲的,都是我总结的普遍适用的规律和做法。

实际上,心理学没有那么神秘,很多所谓的专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很高,很权威,故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人们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其实,你只要冷静下来,所有问题都能解决,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什么读心术,催眠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家排,沙盘,都是有些人故意神秘化而已。这些东西人人都能学会。我们身在其中,人人都 该懂点心理学,不要被所谓的大师专家所迷惑。

其实,我所做的就是让家长成为自己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今天来给大家讲解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第54集:如何用移情来平息心中的怒火。

伯恩斯所定义的移情,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并非什么高难度的心理学技术。这和佛洛依德的移情有所不同。佛洛依德所定义的移情,是来访者把自己的愤怒的目标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咨询师其实就是一个替罪羊,要承受来访者的批判、指责,甚至于被骂的狗血喷头,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来访者遇到的问题,然后引导来访者走出困境。当然,有的时候,咨询师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就需要反移情,来让自己脱离这种情景。很显然,这种移情方式如果把握不好,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会导致来访者的问题更加严重。而且,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治疗关系也会破裂。而伯恩斯所定义的移情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存在。

伯恩斯把移情看作是发怒的最后一剂解毒药。他是这样定义移情的:移情不是说你要具有和别人一样的感受能力。这不过是共情。共情能表达你对孩子的同理心,你可以让孩子感到欣慰。但是,共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或者具体地说,共情不能打开你孩子的心结,只能让她不那么难过了,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她不再孤独了。但是,要想引导孩子走出困境,你还需要学会移情。

那么什么是移情呢?移情就是一种去准确地理解他人想法与动机的能力,通过你的理解,孩子会说:“没错,我正是这样想的!”当你具备这种超常的知识后,你就会理解和接受孩子的行为,即便他们所做的事情或许是你并不喜欢的。

要记住,事实上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孩子的行为让你动怒、伤心、抑郁。最让你惊讶的事情就是你明白了为什么孩子用那样一种方式做事。

你或许会问,如果通过移情能够这么容易地消除愤怒,为什么人们每天都会出现这么愤怒的情绪?答案是,移情是很难获得的。作为人,我们拘泥于我们自己的认识,我们下意识地对别人所做事情做出反应。进入别人的思维状态需要艰苦地工作,而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你能吗?

当然,伯恩斯的移情其实是讲给有心理问题的人,让他们通过移情平息内心的怒火。而我所引用的移情是令父母们内心平静。有很多人给我提出意见说:云尔老师,你是不是在假借伯恩斯来宣传你自己呢?其实,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的目标读者是患者。我是在教给家长们利用伯恩斯所提出的认知疗法对孩子进行引导。这就是我的理念:让家长成为自己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下面就让我们以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家长如何通过移情降低你内心的焦虑,愤怒。

芳芳有一天给妈妈说,自己不想去上学。妈妈一听这话,心里腾地就燃起了怒火!怒气冲冲地问道: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不上学你干什么去?芳芳说:我学不会,听不懂课。我想在家自学。妈妈更生气了:有老师讲,你听课都听不懂,在家没人讲,你能学会吗?我在学校根本就听不懂,和听天书一样,别的同学都看不起我,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我没法在学校里待下去了。妈妈声调更高了:你在家就能待下去了?娘儿俩越说越激动,谁也不让谁。最后,芳芳一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从此再也不出门。

几个月过去了,芳芳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出门,甚至于有的时候吃饭是什么时候想吃就出来吃,彻底不知道人类还要一日三餐。更不知道自己还是中学生。似乎自己置身世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芳芳妈妈找到我,给我详细叙述了芳芳在家的情况。妈妈边说边哭,满脸愁容,眉头紧锁,泣不成声,说一句话叹一口气。那种对孩子的爱与恨,愤怒与担忧,那种面对目前孩子状态无奈的心情表现得淋漓至尽。

我对芳芳妈妈说,你给我说一说x无限趋于0时,sinx/x的极限是多少?她说,云尔老师,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极限我都不知道,我说你上过高中吗?她说,上过,还是本科。那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内容给我说说。她说,这都20年没有动过书了,哪还记得这些东西。我说,你把抑郁症的英文单词说一下。她非常不解的问我,云尔老师,我搞不懂你问我这些问题是什么意思?我说,我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你听不懂,如果你在课堂上也是这样,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我是数学老师,我正在讲历年高考试题,一节课下来你觉得感受如何?我如同听天书。那好,现在大家看一看刚刚发下去的导学材料,互相讨论分析对数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把当堂测试做一做,互换批阅,组长把成绩登记下来。芳芳妈妈说,老师,我上学的时候就是数学学不好,没考上好大学,这不是希望孩子能够把数学成绩搞上去,怎么也要考一个211大学啊!我纠正了她一下,我说,现在你正在上高中,我正在上数学课,你现在上课听不懂,而且在这个学习小组里,你的当堂测试分数最低。你问同学,同学们懒得给你讲。你现在感觉如何?她说:我现在感觉压力很大,不敢抬头看同学和老师。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太笨了,别人都会,我却不会,而且,我无法静下心来。

好,我说,现在放学了,你回到家,面对着妈妈,也就是我。你说,你明天不想去上学了。我说,为什么不去上学?芳芳妈妈说,我听不懂课,同学们也不给我讲,我一节课下来,就像一个傻子一样,还听到别的同学在笑,我不敢抬头。我说,难道你在家里就能学习?在学校有同学老师,在家里你能问谁问题。芳芳妈妈说,我宁愿在家待着,也不愿意在班里呆呆地待一天。我说,你在家里待着就能考上大学?你不上大学,如何找到工作?将来怎样生活?芳芳妈妈再也抑制不住放声痛哭。

我说,你能理解孩子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我们不能一味地给孩子讲大道理。我们要脚踏实地,帮助孩子。

芳芳妈妈说,现在孩子不理我,我该怎么办?

我说,你要调整好心态,冷静下来才能理智面对孩子的问题。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培养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只要孩子还在家生活,孩子就有走出困境的希望。孩子离不开我们。我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考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一个强大的心理。不能让孩子去实现我们的理想。现在可以办理休学, 社会 人员都可以参加高考,休学又能算什么呢?

如果家长能够放得下,看得开,孩子走出困境就不是困难的事情。通过移情你可以体验一下孩子的处境,孩子所面对的问题,你就能理解孩子目前的行为。

在你打开僵局之后,如果孩子遇到的是听不懂课,你可以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孩子进行辅导。如果孩子是师生关系紧张,那你就出面找老师,想办法缓和师生关系,如果是同学关系问题,你想方设法找到相关同学去化解矛盾或者仇恨。

总而言之,打开心门的钥匙在家长手里,而不是在医生手里,也不在咨询师手里。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打不开的心结。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台等着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4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