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步步惊心中各个阿哥的心思以及对若曦的态度

分析步步惊心中各个阿哥的心思以及对若曦的态度,第1张

1、 若曦和老十

这是一段最纯净的情感,没有半分的杂质,没有功利、没有权衡。

老十无论是在以为自己爱若曦的时候,还是明白了自己爱的是明玉之后,都是对若曦没有计较的好,虽然他的好看起来那么浅,比如被泼了茶也不介意,比如送个灯笼讨若曦一笑,但是这是心思单纯的人最真挚的付出。哪怕若曦在与十四说话的时候,一次次让他回避,他也从未介意。若曦对于他而言是个美好而难以琢磨的女子,他不懂若曦,他只知道应该对她好,这是顺应自己的心!

“非关风月,只为真心”好像更适合描述若曦与十三的感情,但是实际上这是若曦对自己与老十之间关系的剖白。她没有看不起老十的鲁莽、笨拙,而是觉得与这样的人相处是那么单纯而愉快。她回护老十的心,并不比回护任何一个人的少。

2、若曦和老八

如果说若曦和八之间没有爱情,似乎难以解释草原上一幕幕的浪漫和恩爱,难以解释老八下朝若曦偷看他背影时,两人的灵犀;但是如果说他们是相爱的,那这份爱情实在有太多的功利和计较。 八一开始就没有充分地尊重若曦,不由分说地牵着她的手在雪地漫步,充分显示了一个男人在感情上的强势,不由分说地将镯子套在她的腕上,像是给她烙上了“你是我的女人”的印记。

八从未真正信任若曦,否则不会说“你心里是有我的”,不是始终怀疑,何来刻意的认定呢?

八从未真正懂得若曦,否则不会给出“许你做皇后”这样可笑的承诺,若曦要什么他根本不知道,自然不会为了若曦放弃他的野心。

八从未真正全心全意地为若曦着想,否则不会警告若曦“不要是老四”,当他敲碎了镯子,说“她到底跟了老四”时,是不是已经不再顾念若曦了?

最后他竟跑去跟胤禛抖出了自己和若曦的往事,并不讳言“我是有私心的”,你让我失去了我最爱的女人,我也要让你失去你最爱的女人,何况这个女人是因为你才放弃了我的!作者自己都说,只有若曦会相信,八是为了成全她才这么做。

而若曦对八呢?是爱多一点,还是迷恋、感恩和怜悯多一点?因为迷恋于他的风姿,感动于他的呵护,怜悯他悲惨的结局,才使得若曦想用自己的爱做砝码,消解他的野心,换来他的平安。

可是若曦啊,你为什么不计较他设计陷害四,并导致十三落难?在那个雨夜,你还想替他挽起长袍,你为什么不责问他的狠毒?为什么到了胤禛罚他跪的时候,你却要质问胤禛呢?你是否太不公平?

作为一个四爷党,我实在嫉妒作者给予八和若曦那么多的美好,为什么不能分一点给四呢?……

3、若曦和十三

十三和若曦惺惺相惜的知遇之情已有太多描述,太多向往,这里不再赘述。

到后面,开始有些恨十三,恨他的磊落和对若曦的理解与尊重,如果他对若曦能像他对胤禛一样,首先把若曦看作是皇兄最忠爱、最想呵护的女人,其次才是自己的知己,会不会有不同呢?如果他把不违逆皇兄放在首位,不顺从和帮助若曦一次次地想保护八爷党的冲动,不告诉若曦那些所谓的真相,而是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抚若曦,就像若曦对他做的一样,是不是更是对若曦的爱,更能体现两人的知己之情呢?

十三,你以为你懂若曦,其实你还是以理解的名义纵容了她对自己和胤禛的伤害!为什么你不能把亏欠和不安留给自己,义无反顾地为若曦挡住腥风血雨护她周全呢?

十三,在你临去的时候,胤禛或巧慧有没有告诉你绿芜的真相,你若知晓了若曦曾为了救你而欺骗你,你是会怨恨她,还是会突然醒悟到自己负了若曦啊!

4、若曦和十四

这是一段最难分辨的纠葛,这是一段亏欠最多的感情。

很多帖子讨论十四是不是爱若曦,或许有那么一点爱吧,但是这份爱却不能抗衡他的原则、他的野心、他的仇恨。

起初,十四认为既然若曦是八爷府上的人,自然要站在八爷党的一边,所以看到若曦与十三在一起,便押她回去兴师问罪。

后来,十四知道若曦是八哥中意的女人,便不能容忍她对四的上心,不能容忍她对八的犹豫不决,所以有了一次次质问和嘲讽;当他在草原上欣喜地叫若曦“好嫂子”的时候,一定是他最认同若曦的时刻吧?

赛马事件给他的震撼不小,他开始想像十三一样对待这个让他刮目相看的女子了。然而他不是十三,他心中也觊觎着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他逐渐从一个飞扬跳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心思缜密的夺嫡者,只要需要,若曦一样是可以拿来利用的工具。所以他会在还镯子的事情上作文章,他可以在背后故意怀疑若曦祭奠良妃的心意,甚至不惜把若曦要给太后送红梅的心意堂而皇之地抢过来为自己邀功,手段实在有些不堪了。

至于为十三求情罚跪都是为了他自己的野心,(人是他们害的,回过头再去求情和照顾,实在难脱猫哭耗子的嫌疑),而雨夜的芙蓉糕不过是顺道带来的吧,惠而不费。

所以,除了浣衣局时的照顾和后来的三次求婚,他还真正为若曦做过什么呢?

最后拿出圣旨让若曦出宫,与其说是想给若曦一条路,不如说让胤禛痛失爱侣是他最佳的泄愤途径,也许他还很想问问若曦,老四是不是夺了自己皇位。

故意引若曦为自己擦汗,故意留宿若曦的房中,他一定知道这是比歪诗更能触怒老四的方法!他与若曦卧谈的欢愉中,有多少是来自复仇的快感?若曦只盼望着最后见胤禛一面了,他却还在意自己侧福晋的字迹像御笔会被人耻笑,可见,直至此刻,若曦的分量仍然重不过他的面子。再狠心些猜度,是不是他潜意识里并不想让胤禛看到这封信?最后,他看到胤禛面对骨灰的痛苦时,是自责多一点还是快意多一点?

当胤禛要带走若曦时,他还在说这是胤禛欺他太甚,皇阿玛死他没有见到最后一面,额娘死他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现在他的侧福晋还要被带走。其实,他是不是在想,因果报应毫厘不爽,现在你也尝到了不能相见的痛苦和遗憾?他想留下若曦,是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胤禛感受痛苦?

实在恨十四,枉费了若曦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藏匿你、拼了性命去为你赛马,她带着遗憾走后,你还敢面对那支金钗吗?你知道她不是因为八哥才这么护着你,然而你可曾不计其他的对待过她吗?

十四是最不懂若曦的人,从开始到最后,十四始终不曾懂得若曦,也不曾真正的尊重若曦。最对不起若曦的就是十四!

那么若曦对十四呢?他没有十三那么知心,他没有老十那么单纯,他没有老八那么温柔,他没有老四那么摄人心魄,但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情谊,已经足够让若曦全心全意地对他好了。他一次次的嘲讽、质问,哪怕是伤害,若曦从未计较。

若曦唯一对不起十四的地方就是关于皇位的谎言吧,但是如同骗十三一样,这种谎言到底是善意的,已经于事无补了,知道真相岂不是更痛苦?(何况,若曦不是没有提醒过十四,不要再回西北了。)那么如果有歉疚,就让若曦独自承受吧。

5、若曦和老四

如果说若曦和八的爱情,就像那铺满屋子的茉莉花;那么若曦和四的爱情,就像那支破空而来的白羽箭。茉莉花美不胜收,有了确会惊喜万分,没有也不会太过伤感;而白羽箭却已钉在心上,如果拔出,就会心痛而死。

这段感情终于让我相信,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爱上爱情,还有这样的两个人,他们是逐渐爱上彼此,并深入骨髓,如同爱上生命。

他们之间没有奢侈的浪漫,只有相濡以沫的温暖和心意相通的理解,但是那些点点滴滴汇聚起来便是爱的汪洋,可以将心淹没。细节太多,上篇长文里已历数不少,这里不再赘言。最感动的是胤禛为若曦唱《离骚》的一幕,那是怎样的懂得,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啊!让胤禛如何能不刻骨铭心地爱这个女子!他的残忍是因为他在乎,太想保护她。

而最后他会那么伤痛,不是因为若曦与八曾经有一段过往,而是因为她违背了他们之间坦诚相待的诺言。

他最后看到了白羽箭,以为不会再痛的心又一次被刺痛,可他知道吗,她除了模仿他的字,还喜欢喝他爱喝的茶,像他一样喜欢微雨,讨厌大太阳,他的一切已经浸入她的生命?他知道吗,若曦走的时候穿得是他第一次要她时穿的那件绣着木兰的衣裳,带着他送链子和簪子?这个可怜的人,他可以广有天下,却无法留住心爱的女人!痛何如哉!悲何如哉!

若曦谁都不欠,却欠胤禛太多,是若曦负了胤禛对她的深情。她能够容忍原谅八爷党构陷四和十三,为何不能原谅胤禛呢?因为他最疼你最宠你,与你最亲近,因为他是成功者,你就要苛责他吗?

问题一:老四是什么时候注意到若曦的?

根据十三被圈禁的前夜所言,老四对若曦"不只是动动心思",是在她为敏敏精心筹画月之舞之后;但在此之前,我好奇的是老四是什么时候留意到这个姑娘的?

原文中:{他静了一会,淡然说道:"下次若还想知道关于我的私事,不妨直接来问我。"

这些十三大概已经告诉你了。不过你的问题太多,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就这些。还有想知道的,现在问吧!"}

老实说,这个段落非常绝妙,我读时既觉骇然又觉好笑;骇然,是为若曦不知是否惹怒了这个主子而前途难卜,好笑,是若曦竟然死马当活马医,和他两个一问一答,有了这场非同寻常的初次过招;但这段同时也是让人黯然低回的段落,因为若曦日后为他抵死相思,眼中心上,全是他的印记。

对于老四为何出此招,可以有两层猜想,一层比较旖旎,一层比较阴谋。

旖旎的那一层,恐怕是十三自动自发地为知己设想,要替若曦"制造"亲近自己兄弟的机会,因为若曦并没有告诉他自己为什么要打听这些事,以十三对若曦的了解,她不可能是别有目的,比方说,为了八阿哥拉拢四阿哥才这么做;那还有什么,那自然就是一腔女儿心思。于是十三把若曦打听老四喜好的事"泄漏"给了老四,恐怕还会加上暧昧的态度。

至于老四怎么想,他很有可能会像十三一样,朝花前月下的路子上去猜,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他并不像十三那样了解若曦,若曦也有可能是别有目的,才刻意打听他的喜好。

老四想争皇位的心思想必由来已久,以他的处境,带著想要掌握住康熙身边的人的性格或是弱点的企图去观察包括若曦在内这些御前伺候的人,是很合理的;逐鹿中原,要捕鹿,自然要用掠食者的方法。如果老八党采用的是狼群成群围捕的方法,那么他和十三,就是一对豹兄弟,匍匐良久,伺机而动,敏锐的观察力是必备的生存技能,他用这种方式观察若曦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若曦与十三的交情恐怕让他琢磨过这个姑娘的为人,他曾对若曦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若曦喜欢过老十,可是她不中意十三,他"当年"倒是疑惑过一阵子。

这个"当年"到底是多"当年"?因为有老十的事,这个"当年"恐怕远自老十与明玉的婚事底定,京城传言十三妹为此发疯时;而他很准确地发现若曦并不中意老十,也就是说,在与若曦没有多少接触的情况下,他已经可以多少掌握住她基本的个性,

他不了解的是若曦为什么连潇洒风流、文武全才的十三弟也不动心。

这种琢磨,以他的才智,其实只是一眨眼的事罢了,只是这种疑惑毕竟是留了下来,若曦进宫之后,在康熙面前得宠,他如果对她有所留意,恐怕是也是基于皇位,而不是她这个人。

可是十三的透露,一方面勾起他当年的疑惑,一方面也勾起他的警觉,到底这个姑娘是基于女儿心思才这么做,还是受了她姊夫的嘱咐?前者好办,以他作为一个男人和皇子的骄傲,他大可以小小地沾沾自喜一下:这姑娘不中意十三弟,原来是因为我啊!

后者就比较麻烦,必须要在提防打草惊蛇,或是采取敲山震虎的举措中做个选择;怕打草惊蛇,就装作不知道,而敲山震虎,也是有高明的方法。

于是他从容地直接面对若曦,也不罗唆地摊牌,一五一十地告诉对方自己这些无伤大雅的小喜好。他的目的是要看若曦的反应,若曦若是脸红扭捏,那就是一段风流韵事,捞个小美女回家也不错;她若是大惊失色,恐惧害怕,他也不会真把这个小姑娘放在眼里,只是要藉此告诉八党,自己已经有了提防,这颗棋子不能再用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小小的赌注,他恐怕押前者而不是后者,因为十三不至于那样为人所欺。谁知道若曦两者皆不是:

想到这里,忽然觉得事已至此,索性豁出去算了,反正不可能更糟糕了。

于是声音木木地问道:"最讨厌的颜色呢?"他很是一怔,大概实在没有想到,我居然真就问了。

他侧着头仔细看了我一小会,最后转回头看着前方,依旧声音平平地道:"黑色。"我点点头,继续问道:

"最讨厌的熏香?",他快速回道:"栀子香"

"最喜欢的花?""水泽木兰"

"最喜欢吃的水果?""葡萄"

"什么天气,最开心?""微雨"

"什么天气,最讨厌?""毒日头"}

他那一怔,第一遍看还没什么,可是第二遍、第三遍时越看越好笑;他这样心思缜密的人竟然也有算不到的时候,还真就陷入了被小姑娘追问喜好的窘境,想必是生平仅遇。

以爱情的萌芽来看,这个开始有点不寻常,可是很美,因为爱情往往居住在恋人心中最脆弱柔软的地方,这些小小的喜好有人在乎,甚至跟著喜爱,平淡,但是舒心。

以若曦来说,知道这些事,等于是知道了这个人最本来的样子,不是他的身份:

讨厌黑色,显示他的本性绝不是无情无绪,藏藏躲躲;

雨后青蓝的颜色,白地皴染花蝶图的瓷器,表示这个人素朴高雅;

喜欢狗,讨厌猫,表示这个人重视别人对他的忠诚,对无法掌握的人容易疑忌;

讨厌吃辣,不喜欢过多饮酒,表示这个人饮食有节,非常自制;

最讨厌栀子香,表示这个人不好浓香艳色,绝非纵欲无度;

喜欢吃葡萄,表示这个人喜爱小巧精致,内在凝炼的东西;

喜爱微雨、讨厌毒日头,显示他喜爱思辩浮想;

而水泽木兰里,藏著他的远志与野心。

老四的这些喜好,有一部份在本质上是对"美"的鉴赏,若曦的"美"就是底色素朴,花纹精致,香气悠远却自成个性。

首次过招,若曦的反应出乎老四的意料之外,也就是说他们的过招(虽然若曦没想要跟他比这一场),老四意外落败,于是草原上让我不敢相信的情景出现了;老四此时对若曦的疑心尽去,基于自尊,他于是自动得出了若曦是在玩"欲擒故纵"把戏的结论,但是他的推测,以若曦的表现来看,实在不能怪他太自恋。

在康熙面前,她给他最喜欢的水果汁,用的是他最喜爱的白木兰碗碟;而在令人惊艳的敏敏献舞后,"递还给那个女子的时候,正好看见我朝着他,带着笑意摇晃着脑袋。他眼中闪过几丝笑意,瞟了我一眼,自坐了下来。"

若曦此时,真没有对老四释放好感的讯息吗?我想她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她确实开始了解他,她知道他不是那种会为艳色所惑的人,那远远的留意与摇头,至少说明这一点。

对某些男人来说,一朵淡远的解语花远比有刺的玫瑰更美,更值得追求,若曦此时那种欲发未发之情,对老四来说,应该是很吸引他的。

但是再一次,若曦又出乎他意料,草原上,他强吻若曦时,她那种女人的恐惧与拒绝是很真实的,老四又不是没经验的毛头小伙也不是下作之人,不会认为若曦是在欲迎还拒(这世上没有这种女人!)他在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姑娘不但不中意十三,她也不中意我!那句"你还不是倾国倾城"实在有吃不到最爱的葡萄,赌气说葡萄酸的嫌疑。

如果在此之前,老四只把若曦当作压抑与高压生活下小小的调剂,一段赏心乐事的风月,并不特别把这个姑娘本人放在眼里,若曦作为一个女人所得到的尊重,还不如她作为自己最好兄弟的知己。

那么在此之后,若曦的心思举动因为成为一个谜,她于是进入了老四的眼界之中了。

问题二:老四是怎么爱上若曦的?

我自己是非常喜欢修改过后加入的一段,老四第一次教若曦骑马,闭目躺在草原上的若曦一开始以为来到身边的是十三,于是言笑晏晏地要他躺下来一起看星星,老四居然也不戳破,静静地坐下真打算一起"看星星"。

那个画面想来就很绝倒,一个胸怀大志却得压抑度日的男子,在非复少年的年岁,竟然作这种孩子气的举动;此时的老四,不能说是爱上了若曦,只能说他透过十三的眼睛,看到在这个洒脱少女的身边可以透一口气的可能。

老四对若曦的了解,在一开始时很大部分是透过她与十三的交情。对于老四和十三的兄弟之情,十三是这么说的:

"但此身已托帝王家,即使我可以跳出樊笼,却有我不能割舍的人,

不愿让他独自一人面对风刀霜剑!他虽有额娘、同胞亲弟,可和没有也差不多!"

反过来看,老四对十三的幽禁之所以五内催伤,不也正因为他了解十三之所以违背本心,卷进夺嫡争斗全是为了他,他比谁都更了解十三那天高地阔、无所羁勒的性情,他的性情与十三也许南辕北辙,可是他想必是欣赏与了解的,对他而言,和这样性情的人相处,恐怕是平生最自然舒心的事,他有一个这样的兄弟,而若曦,是一个近在眼前,这样的女人。

而若曦似近实远;老四不是个纵欲的人,可是他对认定是好的、想要的东西却很偏执,皇位如此,而女人,自然也是如此。

从关外回京,一废太子的大局底定之后,他很快地采取了行动,羊脂玉木兰甚至比老八的情书要早到。玉要雕琢需要时间,他一方面关注一废太子的变局,一方面还花心思为若曦找玉,而玉的样子竟然是自己最喜欢的花!

我看到这种追求法,又忍不住打从心底想笑;要送礼,也该送对方喜欢的东西,哪有人送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不是追求,是下定!

若曦因为一时误会是八阿哥送的,收下了,等意会到首饰的意义时,

"只觉得耳边好似又有微微的呼吸声,冷冷的唇轻轻抚过,身子发冷,而心却发烫。"

若曦此时一缕情丝全在八阿哥身上,可是她本能地知道四阿哥没有那么好打发;讲得难听一点,她伤害了一个骄傲男人的自尊心,在男女关系的角力上,这个男人除非把她追上手,不然何以自遣!

若曦收下首饰的误会,比前头打听喜好的误会来得大,老四原本以为若曦既然收下礼,那么俩人已经"定"了,

"他说完,手伸到我脖子处,轻轻扯了一下我的衣领,朝里看了一眼。冰凉的手指若有若无地滑过我的肌肤,只觉得身子也在变冷。如此轻佻的举动,他却做的坦坦荡荡、自然无比,好似我与他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待他意会过来这又是一个若曦浑不可解的举动,可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他并没有被再次拒绝所阻碍,只是把它视为必经的过程。他此时仍然不能说是爱上若曦,他只是在昭示他的决定而已,而这个决定,一定会成为事实。"他嘴角噙着丝笑意,神色淡定地看了我一会,收了笑意,淡淡说道:'总有一日,你会愿意带上它的。'"

人说强扭的瓜不甜,可是像老四这样的人,不知是对自己的才智、力量有过人的自信,还是他早已一眼看透若曦这个人绝对会爱上他,他不强扭,他栽培,他等待,等待瓜熟蒂落,自愿落入他掌心的那一天。

老四之后的举动,基本上的心态都是如此;若曦生日时他送依里木和海乃古丽是慰她思乡之意,意外得知自己的同母亲弟不但在战场上是对手,恐怕连情场上也是(这又是一个误会);撞见若曦与明慧、明玉对峙,送三只小狗鼻烟壶,明是打趣、暗里却是安慰;若曦与老八分崩,在雪地里自怨自艾时,他劈头一句冷话把她的生气又都激回来了;若曦退回他的链子,他也不以为意,那夏日午后的微凉荷塘,气韵悠远,中人欲醉,若曦几乎不能自持。

我不得不说,老四对若曦的"追求"非常高明,"攻心为上",他的确就像自己所宣示的那样,继续这样下去,若曦迟早会丢兵卸甲,芳心明许。事实上,若非若曦早已得知日后雍正手段酷厉,心下提防,他也用不著这样把功夫花到十分了。

可是伤敌十分,自伤七分,你要别人的心的同时,到底也得交几分自己的真心。

夏日午后的荷塘,若曦第一次听到他笑,可是这静好安适真是一场绿色的梦。

过了半晌,他淡声说:"过多沉溺于旖旎风光,只会乱了心志!"说完拿起桨,开始往回划,这次他让我背对迎面而来的荷花,他对扑面而去的荷叶不避不闪,任由它们打在他头上,他脸上,他身上。他只是一下一下地坚定划着,不因它们而有任何迟疑和缓滞。

此时老四还是没有爱上若曦;可是他恐怕已经意识到,自己竟会在这个小姑娘面前这样暴露最柔软脆弱的自己是危险的了。

如果照十三所言,老四很有可能因为意识到这种危险,趁著若曦退回鍊子的时机收手,但是命运有时会开玩笑;草原上,他目睹若曦为回护十四,赌命赛马;为了一圆敏敏对十三的一番心意,策划了一场华美的舞宴。

若曦做这些事都不纯然为了自己,只是两字"真心"而已;这种性情,在别的地方也许不怎么珍稀,做的也不是大事,可是在他们这些看似天潢贵胄、实则面临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困局里的皇子眼中,那恐怕是世上最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连父母兄弟都不会为自己舍命的地方,却有一个这样的人!

年少的十四当时感动,但对其中的深意也许懵懂,可日后体会过来之后,那根金钗的意义越显贵重;可老四当时立刻就懂了,敏敏舞后的夜宴,篝火外、星空下,因为蒙古王爷的那块玉佩,他是真心地为若曦的命运感到忧心了。

过洁世同嫌,他怕的就是若曦终究风尘肮脏违心愿。

他缓缓说:"宫里是最容不得做梦的地方!早点清醒过来,好好想想应对之策。否则等到事到临头,那可就真由不得自己了。"

当你单纯为一个人感到忧心,而不为自己时,爱才会开始。

回宫之后,贪污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他却选在此时把首饰再送给若曦,还用了一点几近无赖的手段,这种手法几乎是有点横刀夺爱的意图,他一方面想测试若曦和十四之间究竟是否有私,(我觉得他认为若曦和十四不过是少年少女的puppy love,若曦和十四性情不投,他恐怕是有几分把握)有的人打探这种事,得到肯定答案后就会放弃;但是他此举是要若曦收回首饰,表明了就算若曦与别的男人有牵扯,就算是与自己的同母亲弟,他也不打算收回他的意图;他不在乎若曦和十四究竟到了什么地步,横刀夺爱,只要他想,他就会去作。

---------选自candicechengllwin的博客解析《步步惊心》四爷是从什么时候真正爱上若曦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2ba7c80100v8hxhtml

《步步惊心》若曦爱的是四爷。

在步步惊心中,若曦爱的是四爷,若曦爱上四爷是因为四爷理解她,对她的真心没有任何保留,为了这份爱,她可以违背圣旨,可以被打板子,可以被罚苦力,她无怨无悔,这个时候的若曦下定决心等着四爷,和四爷相伴一生。

若曦的介绍:

若曦在她心里明白,四爷从一开始就对若曦有偏爱,若曦善良,她总想力挽狂澜,靠自己的力量拯救大家,到最后谁也救不了,还把自己搞得身心俱伤,更是把深爱自己的四爷,伤得体无完肤,刚穿越到清朝,若曦非常坚持只爱一个人的观念。

若曦心生仰慕,加上闻知他对姐姐痴情,姐姐却心有所属与他貌合神离,让若曦由怜生爱。八阿哥的默默守护让若曦在彷徨孤独中有依靠,芳心终被打动。若曦全心全意接受八阿哥,更毅然求他放弃争夺皇位,奈何八阿哥最终选择江山,若曦深受打击。

四阿哥毫无戒心的坦诚让她义无反顾相信,当四阿哥下意识舍命相救,若曦决定一生追随。得知几位阿哥相继悲惨收场源于自己,若曦情绪崩溃,心灰意冷离开皇宫。

个人觉得是四阿哥,四阿哥对若曦的爱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因为他的性格比较冷。

当初看《步步惊心》的时候就觉得若曦的女主光环太强大,老四、老八、老十爱她,老十三、老十四视她为知己,康熙爷欣赏她,连丫鬟们都喜欢她,今天我们来说个异类,这个人不仅对若曦没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讨厌若曦,不错,他就是老九!

这个电视剧当年真的拍得很精细,可以说是很还原小说了,第一没瞎改,第二角色选得都很贴切,袁弘的十三爷,林更新的十四爷,郑嘉颖的八爷,我觉得简直就像是从小说中走出来的。

老十要说老四和太子结党的话,话还没说完就被若曦故意泼了茶。老九对于夺嫡一向都是很积极的,好不容易抓到老四的小辫子却被若曦故意破坏了,从此刻开始,老九就对若曦非常有意见了,他肯定怀疑若曦是四爷那边的人。

如果你把何书桓从爱情里摘出来,单看他这个人,其实是怎么都和渣男不靠边的。满腔正义,路见不平,对朋友肝胆相照,即使是对可云那样并不熟悉的人,他也可以舍命相救。

同样的,如果你把若曦从情爱中分离出来,她也和作没有半点关系。心胸开阔,从不捧高踩低,和什么样的人都能做朋友,对自己身边的人百般照顾,满眼怜惜,可以用最大的同情心面对众生。

若曦把玉

檀死前留下的血书托老十三带给老九,玉檀的“不悔,无怨”终于击溃了老九最后一道防线,这个刚愎自用冷酷无情的男人流下了两行真情泪,他说若曦比老四还要狠,让他死也要带着后悔和怜惜。若曦是真的把玉檀当做姐妹,我想老九对若曦的那份怨恨随着他的死也一起烟消云散了吧~

欢迎大家评论互助!

帝王之家的爱情,利益交错,因为无法自由选择,所以阴差阳错地像注定了一样。

1、若曦当初并不喜欢四爷,因为他性格古怪,冷漠不好接近,之所以对他很关注,是因为她知道他以后是皇帝,不能得罪。而她当初是喜欢八爷的,八爷温文尔雅、很善解人意,很花心思地追她,小女生嘛当然希望有个男人无微不至关爱自己啊,所以她和八爷还谈了一阵子恋爱,这在八爷的团队里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后来四爷也开始追求若曦,并在接触过程中,若曦了解到他是个外冷内热、重情义、非常信任她、肯对她说实话的人,相比之下,她却也无意中得知八爷其实是对她有所保留的,一边和她谈恋爱,一边提防她,更不可能放弃权位和她私奔,相比四爷的光明磊落,八爷就显得有些暗搓搓了,这一点很让若曦失望。这么一比较,若曦也就选择了四爷了。

至于四爷喜欢若曦嘛,在封建年代里,个个女人都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像一个模子雕刻出来的,而若曦就显得另类了,有个性,有想法,甚至动手打架,这么鹤立鸡群,不注意到她都不行。再加上她心地不坏,古灵精怪,又漂亮,四爷喜欢她也是正常的。

2、阴阳相隔也是没办法。当时若曦与外族小女生情同姐妹,而且很被外族老大看好,想当她的干爹,明眼人都看出来,谁得到若曦,谁就能攀上外族老大的势利,谁也就有争位的嫌弃,也会使康熙怀疑,所以暗藏韬晦的四爷是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犯错的,也就是说他没办法要她,在加上二阿哥开口讨她做媳妇,四爷也没办法,机会就这么失去了。后来若曦因为不忍八爷落难,帮了八爷,谁知又害了四爷,无奈三爷顶下,若曦备受愧疚的煎熬,并因求情而落了病。紧接着康爷爷又把若曦许给十四,若曦忤逆,这得罪老板还聊得,直接从秘书助理降到后勤打杂岗位去了,一做十来年的,每天都操劳过度,没法保养身体,这四爷因为之前的若曦无意中酿成的风波要避嫌,一直不能接近她。若曦就这么患得患失地忍着,一直希望他们兄弟能和平相处,不忍看到他们悲剧,可惜还是一幕幕地发生了,若曦崩溃了,只好求十四爷带她离开皇宫,谁知十四爷手里的圣旨是许婚的,骑虎难下,事已至此没的路走,只能做假夫妻。这四爷并不知情,他只觉得很恨,很吃醋,十四因为位子被抢也心里不服,又经常给四爷弄点醋吃吃。若曦与四爷的隔阂就此越来越大。这身体病根不除,又心理病严重,度日如年的,若曦这昔日的鲜花过早凋谢也是合情合理。

若曦和八爷应该发生过关系。

若曦在进宫前其实已经喜欢上了八爷,并且两个人还有一段十分甜蜜的片段,比如在若曦去骑马,马惊动了乱跑,八爷赶紧去救若曦,还让若曦把头靠在自己脸上,十分暧昧,若曦痴痴地望着他,觉得八爷很有安全感。  

在若曦接受了八爷后,八爷就已经把全部心思放在她身上,并且他从若兰那儿得不到的遗憾都转移到了若曦身上,他能感受到若曦也很喜欢他,有一天若曦看到八爷的伤口时,心疼得要命,自那一集后若曦就彻底接受了八爷的爱,那天若曦泡了一个花瓣澡,与八爷在帐篷里看书,愉快地度过了一晚。  

快乐永远是短暂的,相处没多久,若曦与八爷因为权力这件事闹掰,若曦清楚地知道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八爷下场一定很惨,一直不断的劝说,但八爷执意不听,不可能为了她放弃多年的计划,更不会放弃自己的野心,他试图想让若曦接受她的想法。但若曦一直坚持自我,直到最后一别两宽,各生喜欢。  

所以四爷又是若曦的第二个感情点,比起八爷,四爷的这份感情比较明朗,偏爱若曦,对若曦有一种保护,但因为后宫的种种算计,四爷的狠心,又让若曦陷入了自我怀疑,她认为活在这个世上就应该有情有义,她接受不了这么残酷的世界,所以二人也是意难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5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