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相扣心连心》。是一首云南山歌。
大概歌词是:
男:为妹相思诉情愁啊 窗外的细雨往下流啊 心肝宝贝我爱你(我的好老婆) 红尘伙伴是长等候 时常的牵挂在心头啊 亲亲我宝贝(我的好老婆
”什么开花节节高哦,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歌词来自钟惠常,杨雪,罗小苗演唱的《什么结子高又高》,是**《刘三姐》的歌曲。
《什么结子高又高》
词曲:未知
演唱者:钟惠常,杨雪,罗小苗
哎
什么结子高又高,咧
嗨,高又高
什么结子半中腰,咧
嗨,半中腰
什么结子成双对,咧
什么结子棒棒敲,咧
嗨,什么结子棒棒敲咧
什么结子棒棒敲啰
高粱结子高又高
玉米结子半中腰
豆角结子成双对
熟了芝麻棒棒敲
熟了芝麻棒棒敲
熟了芝麻棒棒敲
哎
什么结子高又高,咧
嗨,高又高
什么结子半中腰,咧
嗨,半中腰
什么结子成双对,咧
什么结子棒棒敲,咧
嗨,什么结子棒棒敲咧
什么结子棒棒敲咧
嗨
高粱结子高又高咧
嗨,高又高
玉米结子半中腰咧
嗨,半中腰
豆角结子成双对,咧
熟了芝麻棒棒敲
熟了芝麻棒棒敲
熟了芝麻棒棒敲
扩展资料:
《刘三姐》是长春**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
《什么结子高又高》是《刘三姐》中的山歌,可以感受到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歌曲背景: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好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找寻,好不容易才找到刘三姐。三姐每天和村里的姑娘们到山上边采茶,边唱歌。
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莫怀仁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莫怀仁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但聪明的三姐凭自己的智慧和群众的支持把三个秀才斗得狼狈不堪,从而挫败了莫怀仁的阴谋。
一、山歌的表现手法 山歌虽短,但是,它可以调动多种体裁的表现手法,如**、电视的(其中蒙太奇手法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使作品更易于含蓄、跳跃),新闻的(明快洗炼,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等),寓言的(指桑说槐,寓理于事),小品的(它的辛辣和干预生活),诗歌的(诗句的凝炼和含蓄),散文的(淡化、虚化、弱化情节,优美隽永的语言),论说文的(形象的说理),和一些说不清的体裁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含蓄 山歌故意留一些妙不可言的东西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用读者的再思考来补充发展原作,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含蓄的妙处。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就难于成为真正的山歌。因为浅露的直说,是无法有诗意的山歌的。当然,含蓄不等于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否则反而叫人看不懂。常用的含蓄的方法有: 暗示: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或只通过描绘,让人推想问题本质;或只叙述有关条件,让人推想事实情态,把主题隐藏在瞬间镜头和典型细节里,让人凭借写出的形象来领悟深刻的哲理。具体说,就是写出一件小事而暗示某些大事,写出一个片段而暗示整体,写出一个瞬间而暗示过去和未来。例如: (遥望寻找村何在?山崖那边闻鸡鸣。) 幽野的山林中,放眼望去,哪里有人住?远远的山崖下传来一声鸡鸣。 (哪蔸树高哪蔸直,哪蔸树老哪蔸瘦。) 直、节、瘦、高,点出了竹木的特点,既准确又惜墨。借竹来暗示自己的品性:生来端直,老更刚毅。 (不求别人来赞美,只求能够放纷绯。) 不求别人的赞扬,只求自己尽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借用花的"话"来暗示自己清高绝俗的节操。 象征: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感情。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谜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山歌用形象方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 (赞美鲜花歌易来,招呼情哥口难开。)这是最常见的象征手法。触景容易伤情,可生情却很难开口。前句陪衬后句,表达人的容貌可以画出来,但幽怨的感情却难以描绘出来。 (来到人间当人娘,播种为的闻花香。) 来到世间当母亲,结婚自然是为了养育子女了(播下种子就想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这里,象征"结婚""共枕",象征"怀孕、生子"。 双关:利用事物音、形、义的有关条件构成的双重意义来布局构思。它借物表意,指桑说槐,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读者要由表及里地推想寻思,才能悟出"话外话"、"味中味",因而产生了含蓄的意味。例如: (你争我吵不相让,塘中青蛙抢蛙娘。) 字面写的是塘中的青蛙为争偶而哄鸣,而"话外话"却指你争我斗的双方,恬不知耻。 (露着赤膊打毒蜂,我苦与人不相同。) 为了一条活路,纵使是打赤膊,也要冒着黑蜂蛰死的危险,生活的"苦味"全部寓意于其中。
山歌虽短,但是,它可以调动多种体裁的表现手法,如**、电视的(其中蒙太奇手法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使作品更易于含蓄、跳跃),新闻的(明快洗炼,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等),寓言的(指桑说槐,寓理于事),小品的(它的辛辣和干预生活),诗歌的(诗句的凝炼和含蓄),散文的(淡化、虚化、弱化情节,优美隽永的语言),论说文的(形象的说理),和一些说不清的体裁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含蓄 山歌故意留一些妙不可言的东西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用读者的再思考来补充发展原作,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含蓄的妙处。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就难于成为真正的山歌。因为浅露的直说,是无法有诗意的山歌的。当然,含蓄不等于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否则反而叫人看不懂。常用的含蓄的方法有: 暗示: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或只通过描绘,让人推想问题本质;或只叙述有关条件,让人推想事实情态,把主题隐藏在瞬间镜头和典型细节里,让人凭借写出的形象来领悟深刻的哲理。具体说,就是写出一件小事而暗示某些大事,写出一个片段而暗示整体,写出一个瞬间而暗示过去和未来。例如: (遥望寻找村何在?山崖那边闻鸡鸣。) 幽野的山林中,放眼望去,哪里有人住?远远的山崖下传来一声鸡鸣。 (哪蔸树高哪蔸直,哪蔸树老哪蔸瘦。) 直、节、瘦、高,点出了竹木的特点,既准确又惜墨。借竹来暗示自己的品性:生来端直,老更刚毅。 (不求别人来赞美,只求能够放纷绯。) 不求别人的赞扬,只求自己尽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借用花的"话"来暗示自己清高绝俗的节操。 象征: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感情。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谜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山歌用形象方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 (赞美鲜花歌易来,招呼情哥口难开。)这是最常见的象征手法。触景容易伤情,可生情却很难开口。前句陪衬后句,表达人的容貌可以画出来,但幽怨的感情却难以描绘出来。 (来到人间当人娘,播种为的闻花香。) 来到世间当母亲,结婚自然是为了养育子女了(播下种子就想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这里,象征"结婚""共枕",象征"怀孕、生子"。 双关:利用事物音、形、义的有关条件构成的双重意义来布局构思。它借物表意,指桑说槐,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读者要由表及里地推想寻思,才能悟出"话外话"、"味中味",因而产生了含蓄的意味。例如: (你争我吵不相让,塘中青蛙抢蛙娘。) 字面写的是塘中的青蛙为争偶而哄鸣,而"话外话"却指你争我斗的双方,恬不知耻。 (露着赤膊打毒蜂,我苦与人不相同。) 为了一条活路,纵使是打赤膊,也要冒着黑蜂蛰死的危险,生活的"苦味"全部寓意于其中。
幽默:山歌用幽默、恢谐的笔法进行创作,也可以达到含蓄的有效手段。把自己的观点、感情隐藏起来,表面写的是幽默、风趣,甚至是荒唐可笑的语言,实则表现严肃深沉的主题。寓庄于谐,就是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例如:
(猴子帽红红,亮相闹市中;真龙破烂相,屋檐下装穷。) 猴子没有什么本事,却戴着红帽站到街市中"摆阔";而龙却穿着破衣服,睡在屋檐下"装穷"。用风趣的语言把那些不顾身份的人辛辣地讽刺得无地自容。 (屙尿放筛箕,想把渣儿滤;杀蚊想要肠,这人真小器。) 屙尿还想过滤要渣,杀蚊子要想吃肠子。刻薄的语言描写,把那种自私自利的人表现得"入骨三分"。这样逗趣的语句,让人有回味不尽的感觉。 2、简约 山歌短而精,但,如果你写的山歌过于简单化,就会给人一种单薄、空洞之感;如果你写得冗长而松散,又会像彻夜不停的梅雨,使人厌倦;倘若你写得短而空,又恰似一池无鱼的清水,令人失望扫兴。因此,单是写得短,还不一定是简约。应该既要短,又要包含尽量丰富的内容。正如远征的战士一样,必要的"军需品"不能缺,但又要尽量做到轻装上阵。例如: (人种豆得豆,咱种豆得蔸;人恋爱成亲,咱恋爱结仇。) 这首山歌,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暗喻、重复、对比等,简洁、明快,短短的四句,把失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项鸡未满斤,关起逼蛋生;姑娘年还嫩,当妈好苦辛。) 早婚早育的害处,说起道理来,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而山歌简约的艺术表现手法,则只用短短的四句话,就能形象、生动地感染人,并收到科学说理同样的效果。 (燕子也是鸟,恋旧檐为家;旧他也是他,妹心烦什么!) 以燕子留恋旧屋,来规劝多心女子不要移情别恋。不说大道理,只说人人常见的具体实例,分明在向当事人反问:你何必心烦意乱,难道连燕子也不如么?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山歌的力量3、巧思
除了前面谈到的技巧外,山歌也要注意"结尾"的效果。成功的结尾,往往是巧思的结果。所以,山歌的创作,应该在结尾处下一番功夫,以图显出豹尾之势,使之刚劲有力,给人留下较浓的韵味和长久的印象。即在收尾处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你本以为应该向东走,结果恰得其反,突然来个向西行,虽属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勾起人们无限遐想和沉思。当然,结尾无固定形式,可以在高潮中嘎然而止,也可以用点睛之笔在结尾处深化主题,也可以大团圆、光明闪烁,也可以中途而止,留下悬念。不论那种方法,都要尽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回味,留下思考。例如: (床下风声紧,梦中河水近;起来开窗看,洪水进眼睛。) 睡在室内静观、静听,仿佛风声、水声就在床铺的上下,起来开窗一看,洪水突然要冲进眼中来。洪水当然不可能进得眼睛来,这是形容江水的景象扑面而来。可见夸张想象力何等丰富。 有一首20 段的爱情山歌,男女双方在"斗嘴",男方总是不相信女方的说理,最后,女方出其不意地表态唱道: (讲一就是一,全正经老实;真话若是假,不怕雷公劈!) 男方于是无话可说,终于结束了这场"斗嘴"。如果没有这个巧思的结局,双方不知还要"斗"多久呢。 (比如斑鸠鸟,拍翅膀频叫;见妹走过来,唱山歌请邀。) 这首山歌同时采用了暗示、象征、双关等表现手法,roegfek bek fwed 无疑是为了找伴,给后句打下伏笔,暗示求爱。daezdaez 既是象声词,又是"啼"的老借音,后句的daez 既是"提"也是"啼",细心的姑娘一听就会明白。这样的结构可谓巧思。 (蝴蝶飞上天,相逢便成双;哥妹在一起,甜比蜜伴糖。) 这首山歌与上面一首山歌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Duzmbaj gap doiq 当然是象征爱情,如果没有这一铺垫,后句的guhdoih(在一起)就难以定性:是guhdoih 吵架?还是guhdoih 做工?有了这一铺垫就不言自明了,所以才有"蜜伴糖"的感叹。这样的构思不是很巧妙吗?4、以小见大
在这方面要求作者使用最少量的信息,给读者产生最大量的想象。作品中没有具体描写到的、议论到的,读者便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要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余地,使读者借想象取得"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例如: (嘱咐众子孙,别去做锯木;到六月大暑,木匠太辛苦。) 这首山歌以现身说法劝告人们择业要慎重,寥寥数句就"说清"了择业的重要性,对如今出门寻找打工不无借鉴意义,这便是以小见大了。 (过桥丢拐棍,过沟别忘锹;如今乐呵呵,老少颂党好!) 拐棍和锹是很小的农具,但它们能给农民以实惠,所以农民绝不会忘掉的。有了前面这一比兴,后句不用细说缘由读者也会深有体会了。 山歌之所以受人喜爱,以小见大的效应就是魅力之一。 二、山歌的语言表现力 1、 数词与量词 数词与量词字面上表示数量的多寡,在山歌里则常常用来表达丰富、繁多、大量(或其反义)等等。如: (五庹一橄榄,十步一枫树。) 以数字和量词来表示密,显示树木很多,处处绿树成荫。 (有三道九路,户户大门敞。) 用三、九来形容通道之多,用"大门敞开"来表示主人"好客";表现了交通发达,人烟稠密、好客迎宾的景象。 (花落零丁心不快,花落纷纷乱心怀。) 一片花飞,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以花之减,托出春的不可留,况且减势越来越猛,不可逆转,能不愁人吗! (清明家家雨,春分塘塘蛙。) 用量词(名词)的重叠来概括事物的特征,用字少但含意丰富。山歌描绘了清明时节多雨,处处蛙鸣的农村景致。
2、象声词与壮语重叠词
把事物的声、色、形、情逼真地描摹下来,使人感到具体、真切,好像事物就在眼前。(雾浓不见人,吱呀水荡漾。)水响声;水荡漾。用象声词入诗比较少见,而用得恰当却也十分生色且别具情趣。旭日初照,烟雾笼罩,山川寂寥,的水波中浮现,山碧水绿,朗然在目。境意多么富有诗意啊! (水吼山鸣轰,云烫满天红。) 浪涛咆哮而过,云霞如火燃烧,形容"浪"的声势、"云"的态势,好不形象;把流水、浮云写得有声有色,粗豪异常。 壮语重叠词,最有特色的算三字结构。 它与汉语中的重叠词截然不同,与汉语中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合成词也有很大区别。 壮语的三字结构不仅有象声、强调、加强语气等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词义上的变化,因为它可以派生妙不可言的词义,多处的使用不仅不令人生烦,反而令人产生新鲜感。试比较:同样是描绘"旗帜飞扬",壮语各用了fouzfangfang、mbinvagvag、mbinfefe 等。熟悉壮语的都能体会到,第一个描绘表示飞扬是软弱无力、无精打采的,第二个描绘表示飞扬是气势磅礴、威风无比的,第三个描绘表示飞扬是轻飘轻盈、令人愉悦的。可见,壮语三字结构简短明快、琅琅上口、铿锵有力的,处处给人以清新、形象、生动的感受,在山歌创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3、对比与对仗(对偶) 有意识地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对立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作比较,对比能将对立面更鲜明、突出地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对偶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整齐美观,节奏分明,读来顺口。 上下句对比或对仗,上下段对比或对仗,是山歌常用的语言表现形式,这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从而增强感染力。如:(狗叫就相见,鸡鸣就交谈。) 狗叫 和 鸡鸣对仗工整,"吠、鸣"的声音显示着村的远远近近,遣词造句非常精炼。语言不多,却生动地写出了乡间民居的动人景象。 (树叶落了见天高,水面如镜月亮好。) 一词对一词,非常工整。树木叶落,视野空旷,益显苍天远大;塘水澄澈,上下辉映,更见月色分明。月光因落叶而更显旷远,月色因水澄而更显明亮,衬托的手法应用恰到好处,这里其实也是一种对比。 (水清鱼愈白,树青花愈鲜。) 因为江水的碧,更显示鱼的白;因为树叶的青,更显示出花的美丽,四种物像四种颜色,互相对比,互相映衬,突出江山春景之秀丽夺目。 4、拟人与比喻 没有生命的东西,把它写成能说话、能行动的活着的东西,这叫做拟人化。这样的写法能把作品内容的主体拉近读者,有一种亲近感。如: (岩石底下泉声凄,阳光底下松叶碧。) 泉水本来不会daej 的,现在把泉水流动的声音比拟作有人在哭,从而渲染了环境清幽。后句,言深山树林葱郁,连照到松树上的日光也有碧寒之意。写山歌就要注意把字用活,让人读起来余味无穷。泉水从高岩下流出,幽咽作声;日光由松林隙中投射地面,似乎清冷。于对衬中突出景物之清幽,心境之宁静。 水面荡漾光进家,翠竹纷纷爬进院。)
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光映进屋里,一个raemh haeuj ranz 把阳光写活了;随着太阳的移动,竹影好象争先恐后地登墙入院,一个fan写得多么鲜活、形象。不直写日光,而通过其他景物描绘写出日光来,手法新颖,表现深刻。 (水流月移石,溪寂花伴云。) (月移石),把月亮写成有手搬动东西了,实际是月光从这片石头照到那片石头,石头影子的变动,就好像石头被移动了一样。山溪的寂静,仿佛只有花朵伴着云朵(buenx 字也是拟人化)。一句五个字,三个名词中间隔着二个动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耐人寻味,真可谓一字抵千言。江水静流,月移石影;山溪寂寥,云雾朦胧,花草迷离,浮现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图。 (绿水护田秧青青,家门逗坳屋荫荫。) 以拟人手法巧妙地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不说引水灌田,而说绿水护着田使秧更青嫩;不说留恋山色,不忍关门,而说家门挑逗山坳把荫凉送来。对仗工整,用词精炼。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有说"比兴"的。指用具体象形、通俗显浅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比喻又分为明喻(常使用好像、仿佛、例如,山路如天梯,攀登实在累,以天梯喻山路)、暗喻(也叫隐喻,常使用是、当作、变成等词,如山岭光秃秃,癞子疤疤头,以癞子头喻山岭)、借喻(一般不出现比喻对象,如溪边白带子,潺潺泄不歇,以白带喻流水)、引喻(先用类似的事物来做比喻,如人吃豆丢壳,我蠢被人丢,以正常行为的反衬喻我处境的反常)、博喻(用几个事物来比喻一个事物,除了长篇山歌在排比句式中采用外,短山歌通常少见用。) 5、口语与俗语 山歌是最口语化的作品,因为其句式简短,容不得用很多修饰词来加深句意,而生动上口的口语与俗语,蕴藏着丰富的多层的词意,所以最适合用来创作山歌。如: (桃花红丢丢,鸟儿叫啁啾;竖耳不眨眼,不愿回家休。)都是口语化的词汇,用起来得心应手,读起来悦耳顺口,最容易为读者接受。这首山歌,不言人留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味隽永、通俗易懂。(愁在肚肠中,哭在喉咙中。) 常用来对人心事作描述。愁在肚肠中,可见愁之长;哭在喉咙中,可见哭声欲出。一长一短,把人的心事全盘托出。 在口语化中,壮语的"四字结构"值得说一说。汉语的"四字结构"很多是成语,但壮语的"四字结构"则一般不是成语,只是一种似乎随机应变的构词方式或修辞方法。它虽然不是成语,但也不胡编乱凑,它也有诸如"平上去入"、"扬抑顿挫"的语音规律,特别是语调上的自然和谐,因而颇具一种令人喜闻乐听的音乐美。由于壮语四字结构不是成语,所以运用起来极其自由、灵活。四字结构的特定组合,能产生延伸义,不再局限于单词的原义。如 就有"精神焕发" 、"振奋" 的延伸义; 就有"窘得无地自容"的延伸义; 可以理解为"来这里丢人现眼"; 可以理解为"身首异处"等等。
《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手:才旦卓玛
作曲:朱践耳
作词:蕉萍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的光辉照我心。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三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充满深情和激情,表达了雷锋对党的热爱。
第二乐段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时而悲痛凄楚,如泣如诉,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仇恨;时而壮怀激烈,字字铿锵,具有部队歌曲的音调特点,表达了雷锋跟党闹革命的决心。
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加深了旋律的印象,并把音乐推向高潮,再次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
才旦卓玛(19378),女,中国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西藏日喀则人。藏族。大专文化。
主要歌曲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阿玛列洪》、《酒歌》、《我们在相聚》等。录制有唱片《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
朱践耳(1922——2017)作曲家。原籍安徽泾县人,出生于天津。早年即自学音乐,1940年开始作曲。1945年赴苏北解放区,在苏中军区前线剧团工作,1947年任华东军区文工团军乐队长兼指挥。
《沂蒙山小调》是小调好不好?
山歌是民歌一种体裁啊。你是要地区的山歌还是具体名字?
比如张家界的山歌有《花大姐》、《小小丫姑》、《一个雀子一个头》等
还有贵州土家族的《望牛山歌》,侗族的《嘎八月》, 壮族的《壮家妹》等
其他的据我所知还有《打支山歌过横排》、《弥渡山歌》、《对鸟》、《槐花几时开》、《马兰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山歌姻缘》、《难忘溪水》。
以上都是原生态的山歌。还有一些如《山歌好比春江水》,即《刘三姐》的主题曲,这是后来改编的。
四十年代尤其是建国那几年,很多的红色歌曲啊,例如
1、《十送红军》 2、《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3、《红星歌》 4、《映山红》
5、《情深谊长》 6、《过雪山草地》 7、《五月的鲜花》 8、《保卫黄河》
9、《在太行山上》 10、《二月里来》 11、《游击队歌》 12、《延安颂》
13、《南泥湾》 14、《东方红》 15、《歌唱二小放牛郎》 16、《团结就是力量》
17、《谁不说俺家乡好》 18、《红梅赞》 19、《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20、《咱们工人有力量》 21、《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22、《歌唱祖国》
2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4、《我的祖国》 25、《英雄赞歌》
26、《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27、《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8、《快乐的节日》
29、《我们的田野》 30、《让我们荡起双桨》 31、《人民军队忠于党》
32、《我爱祖国的蓝天》 33、《我们走在大路上》 34、《唱支山歌给党听》
35、《翻身农奴把歌唱》 36、《我为祖国献石油》 37、《边疆处处赛江南》
38、《工人阶级硬骨头》 39、《我爱北京天安门》 40、《北京颂歌》 41、《祖国颂》
42、《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43、《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44、《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4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46、《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47、《边疆泉水清又纯》 48、《我爱你,中国》 49、《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50、《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51、《我们美丽的祖国》 52、《党啊,亲爱的妈妈》
53、《在希望的田野上》 54、《长江之歌》 55、《我爱你,塞北的雪》
56、《鼓浪屿之波》 57、《嘀哩嘀哩》 58、《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59、《歌声与微笑》 60、《东方之珠》 61、《我的中国心》 62、《龙的传人》
63、《大海啊,故乡》 64、《祖国,慈祥的母亲》 65、《难忘今宵》 66、《小白杨》
67、《说句心里话》 68、《万里长城永不倒》 69、《少年壮志不言愁》
70、《共和国之恋》 71、《亚洲雄风》 72、《超越梦想》 73、《今天是你的生日》
74、《大中国》 75、《当兵的人》 76、《中国人》 77、《五星红旗》
78、《红旗飘飘》 79、《青藏高原》 80、《在中国大地上》 81、《我和我的祖国》
82、《春天的故事》 83、《走进新时代》 84、《祝福祖国》 85、《同一首歌》
86、《爱我中华》 87、《为了谁》 88、《好日子》 89、《最美还是我们新疆》
90、《七子之歌--澳门》 91、《天路》 92、《祖国不会忘记》 93、《说中国》
94、《红船向未来》 95、《光明行》 96、《共和国选择了你》 97、《江山》
98、《旗帜颂》 99、《和谐家园》 100、《国家》
壮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 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它不是以叙事方式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领主的兼并战乱作为背景,通过抒情的对唱表现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感情。四句一组,相互问答,拆开来是独立的抒情诗,连缀起来又是一首有头有尾的故事诗。
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壮乡民歌多,但传唱之时都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特别是时政歌、仪式歌和情歌,在什么场合唱是有规矩的。比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尽情地唱,而在家里,在父母面前,在夜歌圩里就不能唱。仪式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都是绝对不能颠倒乱来的。连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客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