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2零点多,蒙牛集团发布《蒙牛集团关于“安勇事件”及诽谤与被诽谤的声明》。蒙牛表示:“安勇对伊利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声明中称,安勇是蒙牛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一个产品经理。在蒙牛,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经理。例如当年酸酸乳超级女生就是由产品经理做的,在做之前,公司高层都不知道。
声明称,“2010年7月,安勇发现伊利集团的儿童成长牛奶产品在其包装上标明含有鱼油(DHA)后,在未向任何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擅自与合作公司联系,发表了鱼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的言论。安勇这种行为,造成什么后果,就承担什么责任。公司负有教育不周、管理不力的责任。安勇对伊利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蒙牛声明还表示,“安勇原是伊利集团的员工,2005年才来到蒙牛,他在做损害兄弟企业的事时,没有向任何人请示,擅自而为,其中缘由,我们也正在了解。目前,安勇已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批捕,并已被蒙牛集团除名。下一步,我们将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对员工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蒙牛:曾遭伊利雇人诋毁
近日,疑为伊利方面发布的网帖爆蒙牛系圣元奶粉导致性早熟的幕后黑手,昨天下午,内蒙古警方就伊利、蒙牛恶意竞争纠纷做出通报,称案件已经基本告破,攻击伊利QQ星案件系安勇等人个人行为,与蒙牛公司没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昨天还正式对外披露了鲜为人知的新闻:伊利曾花巨额资金雇佣公关公司陷害蒙牛,而相关人员也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警方认定
发帖攻击伊利系个人行为
昨天,内蒙古警方就伊利蒙牛恶意竞争纠纷做出通报,称案件已经基本告破,攻击伊利QQ星案件系安勇等人个人行为,与蒙牛公司没有关系。
昨天,呼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刘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案件经过初步调查已经基本告破,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其中包括一名蒙牛员工安勇。嫌疑人安勇等人的作案动机是针对伊利产品QQ星,炒作鱼油话题,属于个人行为。刘江表示,从案件来看和蒙牛公司没有关系,安勇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对他负责的产品有关系。
同时,刘江还确认了4名嫌疑人身份,分别是蒙牛乳业儿童奶负责人安勇及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赵宁、郝历平、马野4人。
>>蒙牛声明
业务经理正在接受调查
昨天晚上7点多,蒙牛发布公告称:有关互联网流传公关公司的两位管理人员为本集团总裁助理及首席顾问,均为虚假谣传,此二人并非本集团员工;集团没有任何董事或高管人员被拘捕,均在正常工作。同时蒙牛确认:集团一名业务经理(并非高管人员)正在配合国家有关当局调查。
此前,网帖称:蒙牛的公关公司博思智奇总经理杨再飞同时为蒙牛乳业总裁助理;副总经理赵士勇为蒙牛乳业首席顾问。同时还有传言称杨再飞被监控,还有说法称其被批捕。
记者昨天从有关媒体报道获悉,杨再飞本人于20日接受了某媒体的独家采访,但记者昨天拨打杨再飞电话仍为关机状态。
随后,蒙牛方面还向记者发来一份声明,就鱼油事件首次做了说明:“我们目前所了解到‘鱼油事件’的情况是,2010年7月16日,某报刊登了题为《鱼油故乡难觅鱼油》的文章。该文根据业内资深专家披露以及记者的调查,曝光了国内鱼油市场以次充好、工业鱼油横行的乱象。见报后,我公司儿童奶产品经理安勇注意到伊利集团的儿童成长牛奶产品在其包装上明确标明含有鱼油(DHA)。该员工在未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与合作公司联系,发表了鱼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的言论”。
蒙牛同时再次声明, “蒙牛策划圣元性早熟事件”传闻纯属恶意诽谤,公司将追究编造、传播这一虚假信息的个人、组织的法律责任。
>>蒙牛反击
伊利592万雇人员诋毁蒙牛
昨天,蒙牛声明还首次公开证实了外界此前一直流传的“未晚”事件。
“近年来,蒙牛集团曾多次遭遇类似的诽谤事件”,声明称:其中经公安机关查实,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曾花费超过590万元,雇佣公关公司对我公司进行新闻攻击。
蒙牛声明称,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委托其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简称“未晚”),采取收买媒体等方式,广泛制造并传播蒙牛负面信息。经公安机关查实,在所实施的5次行动中,双方共签署合同款总额59217万元,在全国11个省会城市的平面媒体及网络发表诋毁蒙牛乳业文章上百篇。事发后,“未晚”总经理杨XX等3人被刑事拘留。
蒙牛称,在公安机关查获的多份伊利集团与该机构签署的合同中,其中的一份合同里,双方约定,伊利集团付给后者4443万元,用以实施所谓的“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
呼和浩特和北京多地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 所谓的“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中,共有6次行动方案(五次执行,一次未执行),分别是:(1)“霹雳”行动;(2)“雷霆”行动;(3)“航空奶”行动;(4)“广告标王”行动;(5)“号外”行动;(6)打击“概念营销”整合行动。合用总额高达59217万元。
这6次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针对蒙牛的打击方针:其行动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支付“广告费”的名义购买版面、收买记者,发表诋毁蒙牛的虚假新闻。
记者昨天从蒙牛提供的一份伊利现任某高层与未晚公司于2003年8月签署的一份《公关代理合同书》中发现,伊利当时同意先支付“未晚”40万元启动费用。
蒙牛方面昨天表示:截至目前,此案(“未晚案”)仍未结案。昨天,伊利方面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不知情。
>>圣元呼吁
政府查清真相
昨天,因蒙牛伊利内斗而牵扯自身的圣元公司再度声明,呼吁政府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查清真相,如事情属实,严惩肇事机构或个人。
■事件背景
俩“星”交恶竞逐“DHA”
让两大乳业巨头公开撕破脸的起源是一个在牛奶中添加的名叫“DHA”的物质。
2008 年3月,蒙牛宣布推出专业的儿童液态纯牛奶“未来星”并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2009年1月,伊利推出“QQ星”分羹儿童奶市场。 “QQ星”比蒙牛的“未来星”技高一筹——添加了深海鱼油DHA。2010年5月,蒙牛宣布旗下“未来星”产品升级,全线产品添加DHA藻油。因为外界一直有说法称学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的DHA,能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儿童乳制品中。据了解,DHA可以提取自海鱼,也可自含 DHA的藻类中提取。随后的今年7月份,也就有了出现在网络、媒体上的有关各种攻击伊利“QQ星”鱼油的文章。伊利报案,直到近日案件基本告破。
延伸阅读:
近日,许多记者来电了解“安勇事件”及“未晚事件”的细节,为了让社会各界及广大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实情,同时促进中国乳业真正的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我集团此前及最新掌握的情况公布如下:
一、公安机关调查表明,“安勇事件”确系其个人行为,与其私利有关,不是蒙牛集团的企业行为
(现在看明白了吧,是蒙牛诽谤伊利)
安勇是蒙牛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一个产品经理。在蒙牛,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经理。
2010年7月,安勇发现伊利集团的儿童成长牛奶产品在其包装上标明含有鱼油(DHA)后,在未向任何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擅自与合作公司联系,发表了鱼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的言论。安勇这种行为,造成什么后果,就承担什么责任。公司负有教育不周、管理不力的责任。安勇对伊利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安勇原是伊利集团的员工,2005年才来到蒙牛,他在做损害兄弟企业的事时,没有向任何人请示,擅自而为,其中缘由,我们也正在了解。目前,安勇已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批捕,并已被蒙牛集团除名。下一步,我们将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对员工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再飞,既不是蒙牛的员,更不是蒙牛的总裁助理。该公司是我集团长期业务单位。
二、“未晚事件”是由当时伊利集团液态奶的主要负责人主谋,并亲自操作;事发后,郑俊怀当年保过他;郑和他两人产生矛盾后,郑曾拿着有关材料控告过他;未晚事件的案子至今未撤,仍悬在那里,等待处理!
近年来,蒙牛集团曾多次遭遇类似的诽谤事件。其中,经公安机关查实,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曾花费超过590万元,雇佣公关公司对我公司进行新闻攻击。
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委托其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以下简称“未晚”,采取收买媒体等方式,广泛制造并传播蒙牛负面信息。经公安机关查实,在所实施的5次行动中,双方共签署合同款总额59217万元,在全国11个省会城市的平面媒体及网络发表诋毁蒙牛乳业文章上百篇。事发后,“未晚”总经理杨XX等3人被刑事拘留。
在公安机关查获的多份伊利集团与该机构签署的合同中,其中的一份合同里,双方约定,伊利集团付给后者4443万元,用以实施所谓的“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
呼和浩特和北京多地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 所谓的“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中,共有6次行动方案(五次执行,一次未执行),分别是:(1)“霹雳”行动;(2)“雷霆”行动;(3)“航空奶”行动;(4)“广告标王”行动;(5)“号外”行动;(6)打击“概念营销”整合行动。合用总额高达59217万元。
这6次行动方案时明确提出针对蒙牛乳业的打击方针:“擒牛”、“斗牛”、“打牛”,最后把“猛牛”变成“病牛”直至“死牛”。其行动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支付“广告费”的名义购买版面发表诋毁蒙牛的虚假新闻,标题有《蒙牛不会做“牛疯子”》、《蒙牛广告涉嫌欺诈》、《蒙牛现象——皇帝的新装》、《蒙牛暗藏危机,战略缺失、核心能力不足》、《高速扩张引专家质疑央视“标王”蒙牛面临三大难题》、《狂飙蒙牛暗藏危机》、《难阻狂奔的“蒙牛”》、《“标王”蒙牛暗藏危机》等。
截至目前,此案仍未了结,我们也希望这次全国整顿行业不正当竞争之际将此案一并解决。
我以为由于健身的原因,因此大家是很需要牛奶补充蛋白质,而在原来偶尔喝的话我会随便,伊利蒙牛都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后来长期喝了,我就会慎重的选择了。
全面分析
若在这里要说的是蒙牛、伊利 、双汇等企业,因为它们都是大企业,所以在质量管理上与一些小公司相比会更负责。另外还能够说是,若这些大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被发现问题,如此这些问题并非个例了。
究其原因,并非是企业不作为,不去抓质量管理,而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实在抓不起来。
食品安全
若大家去一味的追查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那么在国内实属空白。国内的餐饮卫生检查制度都如同是虚设的。那么究竟一个食品从原材料加工成事物,需要多少条检测,具体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这一点没有人会注意到。
真相
我个人以为真正知道真相的人事实上很少,若明明已经清楚了还去买,要不是脑子有问题。也是清楚但并不认为那是真相;更多人是根本不知道。其实也简单,用以下两个条件一筛选,剩下的人本来就没多少:(1)有机会接触真相(2)具备辨别真相与谎言的能力
总结
我以为说到底还是一个企业的责任心的问题。一个企业若存在的意义也只是为了去追逐利益,为了赚钱,同样是能够突破任何底线的。责任,对于他来说,只是出现问题后,如何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来摆平的问题。
我们祖国缺乏的是对食品行业的专业规范细则。就抗生素奶而言,国家做了好多年,才在2005年左右开始实施,立马市场上就没有抗生素奶了,三聚氰胺呢,其实也很简单,没出事之前国家又没说不让加,奶农有可能加,兽医有可能加,饲料中也可能加,奶站老板最有可能加,企业是最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出现问题责任最大的将是企业。所以三鹿垮了,其实,当初的情况是全国的奶农都一样,国家没有政策呗,出事了政策也就来了,可爱的政府总是事后的诸葛亮
同是从呼和浩特走向世界的乳品巨头,蒙牛与伊利一直被同台比较。营销上,前有蒙牛冠名“超级女声”等打造现象级营销,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后有伊利拿下上海世博会唯一乳制品高级赞助商;产品线上两者也“相互追随”,长期占据中国液态奶状元、榜眼之位。2019年,蒙牛二十岁,与伊利的缠斗也已二十年。
回溯至今年3月,蒙牛乳业发布2018年业绩,年总收入689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净利润3043亿元。成绩喜人,但是离蒙牛的“千亿目标”还有些距离。
2017年,蒙牛乳业CEO卢敏放对外公布:2020年蒙牛销售额要达到千亿,市值也要达到千亿。
同样,2017年中国乳业巨头伊利也提出了自己的“千亿目标”:2020年伊利要进入全球乳业排名五强、营业收入突破千亿。据伊利公开财报,2018年伊利全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达到79553亿元,比蒙牛多105亿。净利润6439亿元,是蒙牛的一倍。

伊利、蒙牛1999—2018年业绩对比 来源:FBIF
与千亿目标还差310亿元,但是蒙牛只有两年时间可以冲刺。
即便面临着与伊利的巨大利润差距,蒙牛从未松懈“千亿计划”。据《经济观察报》报道[1],在蒙牛2018年业绩说明会上,卢敏放反复强调,“这个目标是坚定不变的”
前段时间蒙牛、伊利相继上了热搜,这一切都是由一篇名为 《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引起的。
文章主要讲述了过去十几年,蒙牛和伊利的发家历程,并“揭露”了在几起乳制品安全重大事件中它们发挥的作用。
该公众号受到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的联合投诉,文章已经删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也出来辟了谣。
蒙牛介绍: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或蒙牛),成立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 。
蒙牛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供应商,专注于研发生产适合国人健康的乳制品,全球乳业8强。
首先,从口味上来说,有些顾客认为伊利的纯牛奶口感更醇厚,喝到口中相对清爽,但有些人则认为蒙牛的纯牛奶口感更好,无异味。我认为,从口味上我们无法判断这两个品牌中哪个品牌好,因为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口味都不相同,而且他们喜欢的事物也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从口味上判断这两个品牌。好吧,每个人都喜欢喝牛奶,并取决于自己的口味。
从营养成分的比较来看,我们都应该知道牛奶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且还含有少量的矿物质。根据有关检测报告,伊利纯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较高,如蛋白质含量,伊利纯牛奶含量为333g/100g,蒙牛含量较高。纯牛奶为320克/100克。可以说这个值非常接近。因此,就营养成分而言,伊利比蒙牛略好。
从奶源进行比较,虽然这两个品牌都非常注重奶源的质量,但是它们的奶源实际上有一定的差异,例如伊利的奶源,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目前,有一个大规模的优质奶源基地,除了许多其他优质牧场外,对奶源的控制也相对较高。目前,与蒙牛合作的农场有2000多个,他们还成立了富源牧业有限公司,对原始生态畜牧业进行投资,进一步加强对自己奶源的控制。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这两个品牌的牛奶来源得到保证,每个人都可以放心购买。
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公司,所以作为不同的公司,它们生产的产品必须不同!为了获得更好的利润并获得更好的市场,双方必须在生产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除了口味不同外,还有包装,销售渠道等。因此,从宏观角度看,伊利和蒙牛的区别可能与他们的企业理念,市场营销等不同!
总体来讲,蒙牛在这次冲击中,风浪要大的多。损失比伊利多一些。
1“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全国乳制品行业陷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公关是摆在每个乳制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领导者面前一道急需化解的难题。
一向以管理能人著称的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反应最为迅速,他9月17日在蒙牛全员大会上的发言立即出现在他的博客上,他称:“昨天,是乳制品行业最为可耻的日子。”,表示“大品牌要负大责任”,保证要为消费者、奶农、股民、经销商负责任。暂且不管这个表态性发言是完全出自牛根生本人之手,还是出自他的智囊团,但这篇文章对蒙牛的危机公关确实是及时有效的,文案的策划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因为那时候为自己辩护的任何说辞都是无效的,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事实大于雄辩。所以牛根生知道以情感人,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情形象,以“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道义形象,博取人们对他以及他所代表的蒙牛集团的同情与谅解。确实,作为一个大集团的领导者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很多人要跟着你吃饭,你做不好会影响许多人的饭碗,会影响许多家庭的生计。那些只介意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问员工福祉的所谓企业家们绝不是这个社会应该树立的榜样。
牛根生实在是很懂得咱中国人的心理,我们的广大消费者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说话的消费者了,八、九十年代地摊上的暴利货,我们傻傻的都不知道还价,现在除了知道和那些没有诚信的商家还还价,看看3.15晚会义愤填膺一下,受到些小伤害一般也不会有什么过激行为!而今人家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放他一马吧!
接着,蒙牛集团又采取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措施,努力化解事关企业存亡的危机。
有人认为,事件发生之后,那些问题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通过降价等手段开展促销活动,以谢广大消费者对他们的继续支持,但是他们也知道降价之后的涨价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再一次反感,所以他们大都采用了买一送一的策略。蒙牛在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中打出了“拯救千万无辜奶农”的旗号,这样有些让人觉得不买它的产品就是无视千万无辜奶农的利益,就会陷自己于不义的境地,而蒙牛反而好象是没有什么事了。为什么不说此举事实上是蒙牛在拯救自己,蒙牛为什么不可以用行动向广大消费者谢罪?
11月初,牛根生又发表“万言书”,希望化解股市危机,在“万言书”中不但声称“不知情加入三聚氰胺”,而且对这起祸起“三聚氰胺”的乳制品行业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与辩白,他的认识甚至深入到了社会学的层面:“‘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的耻辱,蒙牛的耻辱,我的耻辱。它打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链,一夜之间让人们开始‘倒过来看世界’”。但是他的这份“万言书”一经出笼,便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大有墙倒众人推的样子,尤其是牛根生所打的“民族牌”并不被一些人认同。所谓言多必失,人家光明、伊利等品牌企业没有多言语什么,就你牛根生话多!
这次事件蒙牛集团也在其中,实在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不但因为牛根生的名气大,更由于他过去说过的那些颇为经典的话还声犹在耳。他的团队里一定有些水平不一般的文人秀才,他们知道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来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根生牌管理名言甚至被一些企事业单位当着了管理宝典,有的张贴上墙,有的影印成册。这里不妨抄录几段: “我母亲教我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在经营理念上我们有四句话,经营的百分之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百分之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百分之九十八来自误会;资源的百分之九十八是靠整合。”
确实有些时候是“做的好不如说的好”,但关键时刻还是“说得再好都比不上做的好”。
最近,蒙牛“牛奶安全工程”全面启动,公开向全国招募一万名“安检员”,接受消费者的公开监督,并邀请消费者实地现场见证蒙牛透明化生产基地。这也是蒙牛危机公关的又一举措,但效果怎样,人们还要试目以待。
“三鹿奶粉”事件再加上“全球金融海啸”,实在够让乳制品生产企业伤脑筋的了,这年头出来混,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中国人还是要喝民族奶。只不过,中国的企业家们实在需要补补商业道德的课了,“三鹿奶粉”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下不为例,不管是谁,如果再犯,定当不饶。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