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使馆发微博祝贺中国,为什么网友直呼用心?

伊朗使馆发微博祝贺中国,为什么网友直呼用心?,第1张

伊朗大使馆在发微博祝贺中国的时候,配图用的是中国非常火的电视剧《山海清》的照片,也让网友们觉得非常的用心。伊朗大使馆并不是只走了个台面,非常表面的给中国进行祝贺,而是记得用中国非常出圈的电视剧,所从照片可以看出要大使馆对于中国也是非常了解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网友觉得伊朗非常用心的原因之一,《山海清》在中国有着非常高的热度。

因为《山海清》并不是那种注水剧,而是真真切切的反应了扶贫攻坚路上非常艰难困苦的这件事情。而伊朗大使馆也说,贫穷是实现人类进步的最大障碍,而中国能够实现解决14亿人温饱的问题上,依然感觉到中国对人权非常的尊重,认为实在是非常的佩服,而用《山海清》的照片也非常好的能够呼吁中国脱贫攻坚的这一主题,让大家都觉得非常的振奋。而中国能够实现全面脱贫,消除了中国所有的贫困人口,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情,是能够彪炳史册的。因为中国有14亿的人口能够让每一个人都不掉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可是没有想到是中国在党的带领之下居然做到了,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网友们也觉得伊朗应该和中国一起加油。《山海清》这部剧讲的是开发大西北的脱贫故事,在上世纪就是年代的时候,大西北也会说是非常的荒凉,可是现在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人民现在已经过上了非常好的生活。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频道工作人员,还是专家,甚至是当地的农民,都为脱贫攻坚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如果不是这些力量全部凝聚成一股绳的话,那么西北会是不会出现这么令人震惊的变化,而中国现在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现在中国也让所有的贫困人口脱贫,可以看出中国真的非常的厉害,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世界其他民众如果知道中国为了让民众们摆脱贫困,做了这么大的努力,真的会非常的感动。而且中国能够做到现在这样的成绩,可以看出我们的政策和方针问题大方向整体是正确的,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但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我们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而中国也一定会在未来实现大腾飞。

文本限制和低门槛信息传送机制,使微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些问题:

  1信息传播广度有限

  微博用户可以自由设定自己希望关注的用户也可以自由解除关注或被关注。设定通过后,被关注者(followee)的信息会由服务商即时自动发送给用户,或取消信息发送。微博用户按照各自关注点的不同,自我选择形成组织。自为组织的形成,使信息传播多数情况限于所在群体或组织中。关注点的差异使组织之间形成交流壁垒,传播广度受限。

  2内容松散、可信度差,信息利用成本高

  微博追求快速传递,很多信息在发送过程中未经加工,文字内容松散,不能清晰有效地向受众传达事件信息。简洁的信息发布方式,促使用户频繁上传信息,微博页面上的文本多数是闲言碎语或重复信息,信息超载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在Twitter上有4055%的内容属于“我在吃三明治”之类的无意义的嘀咕。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Twitter传播内容的80%以上[3]。有效信息很容易被湮没,若对其进行提取,成本耗费高昂。目前,微博还没有确立信息管理机制,也没有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筛选,信息的发布取决于用户的自律。低门槛的操作制度、迅速激增的信源,人人皆可传播的权力,软性的道德自律,使得很多信息未经核实便已发布,可信度受质疑。如正在和胰腺癌对抗的派屈克史威兹(《第六感生死恋》男主角),被网民在Twitter上多次公布其死讯。他只好不断出来澄清,告诉大家他还活着。

  3对突发事件跟进难度大

  微博上的信息呈现文本碎片化的特点。不完整的信息经过用户不断转发后,难以找到信源。当突发事件即时公布,用户或传统媒体想要对信源进行调查、核实或对事件进行跟进时,困难重重。当用户不上线时,对事件的跟踪调查无从下手或被迫中断。2009年6月20日,对伊朗竞选结果不满的人们在德黑兰进行游行示威。年轻女子妮达不幸中弹身亡。众多目击者拍下她中弹后的情景,将其上传到Twitter等网站。CNN、BBC纷纷转播这段视频,该报道曾广为人知。但在其后的官方调查中,事件报道细节存在严重的缺失:妮达前往事发地的原因、妮达的伤口、妮达意外中弹还是一场阴谋嫁祸等都无从调查。在提供实时的现场信息时微博虽具有一定优势,但非专业的信息采集者提供的信息在关键环节上容易出现断层,使其难以对事件做跟踪调查或深入分析。

伊朗球员休息过来了。伊朗球员本界世界杯表现优秀,虽然说他们最终以0:1输给了美国队,但是我还是要为他们点赞,他们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终于等到在本界世界杯上与美决一死战,虽然说结果输了,但在气势上没输。我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战胜美国队!

关于这个问题,《蒙特利尔公约》可能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公约。

空难很可能出现在公共海域或空域,但也很可能出现在某一个国家的海域或空域,而这个海域和空域可能还与这个时候就需要制定国际法来处理这方面的争端。

蒙特利尔公约的正式名称是《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CarriageByAir),1999年签署,由各国立法机关批准后生效。

公约的目的在于确保国际航空运输消费者的利益,对在国际航空运输中旅客的人身伤亡或行李损失,或者运输货物的损失,在恢复性赔偿原则基础上建立公平赔偿的规范体系。

公约里面关于如何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有这么一些内容可以参考:

关于“国际运输”的定义

“国际运输”系指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不论在运输中有无间断或者转运,其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是在两个当事国的领土内,或者在一个当事国的领土内,而在另一国的领土内有一个约定的经停地点的任何运输,即使该国为非当事国。意思是马国和中国参与了,算是国际运输。

在一个当事国的领土内两个地点之间的运输,而在另一国的领土内没有约定的经停地点的,不是国际运输。意思是如果没有准备降落在越南,即使是迫降或者坠落,越南理应不算在内的。

关于免责的话,是这么规定的

承运人证明有下列情形的,不应当承担责任:

损失不是由于承运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或者其他不当作为、不作为造成的;或者

损失完全是由第三人的过失或者其他不当作为、不作为造成的。意思是如果是越南打下来的(囧),或者妖风吹下来的(再囧),马航可以不追责。

有微博网友补充表示,免责条款仅限于超过10万个特别提款权的部分,没超过部分不适用,so那句被越南打下或妖风打下马航就不承担责任是错误的,如果没有超过10万马航还是要负责

在关键的管辖权问题中,条文是这样的:

一、损害赔偿诉讼必须在一个当事国的领土内,由原告选择,向承运人住所地、主要营业地或者订立合同的营业地的法院,或者向目的地点的法院提起。意思是当事国(马国、中国)都算。马国是起飞国、中国是目的地,承运人是中国/马国,合同订立地泰国,都可以管。

二、对于因旅客死亡或者伤害而产生的损失,诉讼可以向本条第一款所述的法院之一提起,或者在这样一个当事国领土内提起,即在发生事故时旅客的主要且永久居所在该国领土内,并且承运人使用自己的航空器或者根据商务协议使用另一承运人的航空器经营到达该国领土或者从该国领土始发的旅客航空运输业务,并且在该国领土内该承运人通过其本人或者与其有商务协议的另一承运人租赁或者所有的处所从事其旅客航空运输经营。另外,旅客主要且永久居所作为可选的诉讼地之一。伊朗是可以管的。

永久居所(伊朗)作为管辖权有前提,注意后面的两个“并且”,要make sure 两点被满足。

也就是说,除非灰机是伊朗人本人的,如果票是买的话,还必须要从伊朗或者到伊朗才行。

不过越南没有在蒙特利尔公约上签字呢……

中国、巴西、朝鲜和伊朗都是拥有庞大互联网用户和网民数量的国家。以下是一些共同点:

1 互联网普及率:以上四个国家都拥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量庞大。

2 社交媒体:每个国家都有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

3 网络安全:以上四个国家都面临着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是常见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共同点,每个国家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和特点都不同。

封面是为王俊凯的新歌设计的,王俊凯团队给设计师钱,虽然最后收益的还是王俊凯,但如果真的是抄袭,王俊凯也是受害者,因为设计师抄袭的作品,让王俊凯的名誉也受损了。而王俊凯的粉丝们也是比较理智的, 不乱发言,不盲目为设计师说话,王俊凯的饭圈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算是比较成熟的饭圈了,尽量给王俊凯造成最小的影响。

最近 娱乐 圈抄袭事件频发, 和王俊凯新歌封面同样面临抄袭风波的是何洛洛的一首歌,这首歌被牛奶咖啡组合指认抄袭,其实这件事情和TFBOYS也有一点的关系,给何洛洛写歌的人是刘佳,刘佳早年也为TFBOYS写过很多首歌,把TFBOYS当成自己的孩子,后来刘佳自己开了公司,不再为TFBOYS写歌。

可以说写歌的人是刘佳,受益者是何洛洛,何洛洛对于这件事情也是有一点责任的,但是粉丝们就没有那么理智了,牛奶咖啡不断寻找抄袭的证据,最后粉丝群体甚至觉得牛奶咖啡在蹭热度,牛奶咖啡微博评论全是指责受害者。

现在国内对抄袭这件事情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人都是主观动物,有人觉得抄了,有人觉得没抄,不是一模一样就不能称作抄袭。但对于专业人士自有判断,不管是王俊凯的新歌封面,还是何洛洛的新歌《舒克贝塔》,既然与抄袭的作品有染,他们就没有办法全身而退,粉丝们还是要理智一些,不要给自己的爱豆招黑了。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编辑本段起因

  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编辑本段停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编辑本段起因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编辑本段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

  编辑本段联合国制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连同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因为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伊朗和美国在这段时间没少吵架,双方都是一副随时撸袖子准备干仗的架势。美国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将伊朗分裂,这样一来伊朗就再也无法威胁到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了。如果伊朗被分裂,那么对俄罗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就是伊朗是俄罗斯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一旦这个盟友被美国分裂,那么俄罗斯在中东就只能孤军奋战了。其次就是伊朗和俄罗斯一直有着军售往来,如果伊朗被分裂,那么俄罗斯就丢失了一个重要的客户。最后就是世界石油价格将被美国彻底掌控,俄罗斯的能源行业将受到巨大的打击。

首先就是伊朗是俄罗斯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一旦伊朗被美国分裂,那么俄罗斯在中东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盟友了,这对俄罗斯的中东利益会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俄罗斯在叙利亚好不容易打出的局面都会被彻底粉碎。

次就是伊朗是俄罗斯军火最重要的买家,如果这个买家被美国分裂,那么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将出现非常大的问题。那么俄罗斯也会因此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

最后就是世界石油价格将被美国彻底掌控。毕竟伊朗是世界上第五大产油国,如果伊朗被美国分裂,那么其出产的石油必然会被美国控制,所以世界上的石油市场将全部被美国掌控。这对俄罗斯的能源产业可谓是扼颈之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22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