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对夫妻,最初几乎都是为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而结合的,而在实际生活中,极少有不吵架的夫妻。经常争吵,会使夫妻感情受损、淡漠,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甚至有一些夫妻,因为经常争吵而产生郁闷、生气、愤怒、痛苦情绪,不能继续在一起生活,最后分道扬镳。看争吵内容,并不总是因为三观不合、人品问题。大多夫妻吵架,在外人看起来可能都是因为一些可以沟通和协调、甚至是鸡毛蒜皮、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夫妻会吵架呢?
1争对错,争好坏,满足自恋的需要。当夫妻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如果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想法、做法是对的好的,是客观的完善的,对方的想法、做法是有问题的、不如自己的好,对方就应该听自己的,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说话、做事甚至思考,二者互不相让,发生争执吵架。家庭中的“应该”是导致很多夫妻矛盾冲突原因。
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的和好的,而别人的是不对的、不好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恋表现,自恋是在每个人在成长之初形成,即因为我是好的,我是对的,妈妈才爱我,我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妈妈就不爱我,我就没有价值,所以我一定要是好的和对的才行(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认知模式,健康的认知模式是我好或者不好妈妈都会无条件的爱我,但是大部分妈妈都难以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导致了许多人形成有问题的认知模式)。成人之后在和伴侣的相处中,成长之初形成的不健康的认知模式在很多时候会发挥作用,即和伴侣争对错、争好坏。因为很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如果在某件事情上承认自己是错的、不好的,就会让自己觉得整个人都会被否定,所以一定要设法争取证明自己是好的、是对的,从而自己才有价值。这也是许多人从小被父母标签教育的自然结果。如一个人小时候做错题或做错某件事情会被父母训斥为“笨蛋”(因为一件事情做不好就被贴上这个人都是个“笨蛋”的标签)。
2争控制,争权力,满足控制欲的需要。从一些夫妻吵架的起因看,事无巨细,都可能引起争吵,如今天吃什么、明天穿什么、谁洗碗、谁拖地、家具、床单买什么颜色、周末带孩子去哪里、做什么、在哪里买房、买什么价位的车、对方的言语行为等等,都可能因为意见不统一、不符合自己的心意而抱怨或吵架,双方都想自己说了算。有些争执和吵架在很多时候并不在于事情的大小,关键在于,这件事情,到底谁说了算,到底谁有权力做决定。有时候表面上是争事情本身该怎么做,而在潜意识深处,是在争控制、争权力,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控制欲人人都有,不过有强弱之分。强烈的控制欲望来自安全感的严重缺失和不足,未来发生的事情的如果不确,就会引发人的不安感。如果未来的事情是确定的,甚至即将发生的事情都是由自己决定和安排,如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会有什么后果,自己也知道如何应对,那么内心就不会有不安的感受。确定带来安心,失控带来不安和恐惧。所以人们的控制欲是为了满足安全感。越是安全感不足的人,就越需要从日常事务的决定权中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控制欲越强烈。控制欲望强烈的人甚至会控制伴侣的言行举止,这就是内心深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3向外攻击,释放攻击力的需要。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攻击力和力比多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驱动人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两股力量,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发挥出来以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攻击力可以通过专注做事得以发挥,也可以通过管理、训导他人等方式得到疏解和释放。经常吵架的夫妻,大多一方或者双方没有找到可以将自己专注力投注的事情,从而将注意力、攻击力集中到了离自己最近的伴侣的身上。如果有让自己特别忙碌的事情,就没有时间发现伴侣身上的问题并有精力和对方争吵,因为攻击力已经在忙碌的事情上得到释放。攻击力如果不向外攻击释放就会向内自我攻击,这种本能的力量总是在发挥作用。这也可以解释那些无事可做也无人与之争吵的人,为什么会活的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攻击力的不能有效向外释放,也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对外人很客气很有礼貌而对家人却很粗暴脾气很大,动辄发火,也是攻击力释放,寻求心理平衡的表现。
4寻求爱与关注,满足被看见的需要。寻求爱与关注是许多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的。夫妻吵架,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方看不见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因为不理解、不体谅、不关心自己,心生不满而吵架。两个人如果心的距离远了,就需要提高说话的音量、改变说话态度、反复强调以满足被看见的需要,而其核心就是寻求爱与关注,看见就是爱。恋爱中的人声音小,就是因为心的距离近,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容易被对方看见,拥有足够的爱与关注,不需要大声说话对方也会理解自己,所以更容易亲密而不容易吵架。这也许就是一些夫妻吵架之后反而关系会更好一些的原因。如果会运用正向沟通的方式,就不需要以这样反向的方式来进行情感链接。毕竟这样的方式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即真的伤害了感情。
5原生家庭关系模式影响。有一部分夫妻吵架,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至深。一个人在原生家庭里,父母如果经常争吵,他就认为经常吵架是夫妻相处的正常模式,没有学会夫妻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在自己结婚后的小家庭内,也会引导对方和自己吵架,并把这一模式传送给下一代。如同一个从小不受家庭欢迎的孩子,长大后会引导别人不喜欢自己一样,**《芳华》中的何萍因家庭成长环境对她的影响而形成的性格、行为方式也呈现了人的这一特点。
…………
婚姻中夫妻间的长期争吵,使夫妻感情受损、淡漠甚至离婚,不仅使自己痛苦,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数,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严重的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生活中也不乏因为个人成长而认识到夫妻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离婚后反而过得很好的案例。
一个人一旦结婚,需要学习经营婚姻,努力成长自我,提升自我功能,学会理性处理婚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总是用吵架、用感觉来解决问题。从当下的不良情绪和言行中觉察吵架的原因、模式和吵架背后的心理需求,从而改变认知。不断从自己吵架中总结经验,从别人成功的婚姻关系中学习经营婚姻的方法和技巧,改变导致问题产生的言语和行为模式,以促进婚姻家庭的和谐美好。
如何改变自我,成就美好幸福婚姻,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怎么控制吵架时情绪的爆发?
一旦对方进入了高度情绪化的状态,对方是不讲道理的。这时候,你首要的任务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把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只有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你才可以和他讲道理。
比如夫妻吵架的这时候,不妨试试裸露的皮肤接触,矛盾便会迎刃而解。在争吵不休时,你可以主动给对方一个拥抱,把脸贴过去,亲一下对方的额头,轻轻地说:老婆,别生气了哈,我会心疼的。这往往能消除大部分的情绪,从而让对方逐渐冷静下来。
另外反馈式倾听会让对方感到被重视,从而减弱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应对妻子喋喋不休争吵的办法就是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一个巴掌拍不响,让妻子自己唠叨,没趣了累了自然就会自己停下来了。殊不知,男人这么做不仅没能让妻子消停,反而会二次激怒妻子,让她变得更加恼火,然后加大火力不停地指责、批评甚至谩骂,直至男人有所反应为止。因为在妻子看来,不回应就是冷暴力,就是不屑一顾,就是不尊重自己,最终只会越想越来气,导致矛盾不断升级。这时候,丈夫明智的做法是适时地在表情和言语上不断地做出反馈和回应。丈夫可以是点头回应,也可以说些简单的话语,比如:“老婆,这样啊”“这么辛苦啊”“真没想到”“啊?还有这种事情?”“你说什么?刚才没听清楚”“真是不容易,辛苦老婆了”……当丈夫适时地做出以上这些反馈式倾听和回应时,让妻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理解,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便得以化解了。
除了工作与学术外,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只有小是小非,没有大是大非。小事情没有约定俗成的对错标准。
发怒或激烈争执时,手脚总是失控似的微抖,
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
想看详细,请看下文!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众多的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一)主观体验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有许多主观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惧恨等。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对敌人凶暴的仇恨,事业成功的欢乐,考试失败的悲伤。这些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如我知道"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内疚"等等。
(二)生理唤醒
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害羞时满脸通红。脉搏加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及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数,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常常是伴随不同情绪产生的。
(三)外部行为
在情绪产生时,人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情绪的表达过程。如人悲伤时会痛哭流涕,激动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开怀大笑。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但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时人们的外部行为会出现与主观体验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在一大群人面前演讲时,明明心里非常紧张,还要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作为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在评定情绪时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例如,当一个人佯装愤怒时,他只莉愤怒的外在行为,却没有真正的内在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因而也就称不上有真正的情绪过程。因此,情绪必须是上述三方面同时存在,并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旦出现不对应,便无法确定真正的情绪是什么。这也正是情绪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对情绪下定义的困难所在。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如当人们满足了饥渴需要时会感到高兴,当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会感到恐惧,这些都是人的情绪反应。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如友谊感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交往需要得到了满足,当人们获得成功时会产生成就感。友谊感和成就感就是情感。
(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人出生时会有情绪反应,但没有情感。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人刚生下来时,并没有道德感、成就感和美感等,这些情感反应是随着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如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极度恐惧,但危险过后恐惧会消失。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如大多数人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其民族自尊心不会轻易改变。父辈对下一代殷切的期望、深沉的爱都体现了情感的深刻性与内隐性。
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要对情绪进行准确的分类就显得尤为困难。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其中有两种分类方法颇具代表性。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
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它是具有正性享乐色调的情绪,具有较高的享乐维和确信维,使人产生超越感、自由感和接纳感。愤怒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当人们意识到某些不合理的或充满恶意的因素存在时,愤怒会骤然发生。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引起恐惧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与手段。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悲哀情绪体验的程度取决于对象、愿望、理想的重要性与价值。
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二)情绪状态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如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心境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也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顾一切的鲁莽行为。因此,在激情状态下,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冲动性行为。
3应激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例如,当遭遇歹徒抢劫时,人就可能会产生上述的生理反应,从而积聚力量以进行反抗。但应激的状态不能维持过久,因为这样很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 可能导致适应性疾病的发生。
(三)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对己会产生自豪、自慰等情感,对他人会产生敬佩、羡慕、尊重等情感;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对己会产生自责、内疚等情感,对他人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感。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发现问题时的惊奇感,分析问题时的怀疑感,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对认识成果的坚信感等等。理智感常常与智力的愉悦感相联系。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美的体验。如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美感的产生受思想内容及个人审美标准的制约,丑陋的内涵冠以漂亮的外表,也无法使品德高尚的人产生美感。而且,不同人的审美标准不同,也会使不同个体的美感产生差异。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一)表情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人们除了言语交往之外,还有非言语交往,如表情。在人类交往过程中, 言语与表情经常是相互配合的。同是一句话,配以不同的表情,会使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地依赖于表情的作用。而且,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有时人们能够运用言语来掩饰和否定其情绪体验,但是表情则往往掩饰不住内心的体验。情绪作为一种内心体验,一旦产生,通常会伴随相应的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交往活动中的信息表达时发现,表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表情的种类
表情可以分为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如眉开眼笑、怒目而视、愁眉苦脸、面红耳赤、泪流满面等。面部表情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面部表情有泛文化性,同一种面部表情会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承认和使用,以表达相同的情绪体验。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七种表情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都能认出的,它们是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视。研究者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精确辨认这七种基本表情,5岁的孩子在辨认表惰的精确度上便等同于成人了。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还发现,最容易辨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辨认的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一般来说,情绪成分越复杂,表情越难辨认。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捶胸顿足,成功时趾高气扬,失败时垂头丧气,紧张时坐立不安,献媚时卑躬屈膝等。身段表情不具有跨文化性,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截然不同。如竖起大拇指在许多文化中是表示夸奖的意思,但在希腊却有侮辱他人的意思。手势表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隐蔽性也最小。弗洛伊德曾描述过手势表情:"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3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例如人们惊恐时尖叫;悲哀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时声高,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
总之,面部表情、身段姿态和语调变化成为情绪的有效表达方式,它们经常相互配合,更加准确或复杂地表达不同的情绪。
情绪情感的功能
在人类生活中,情绪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二)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动机潜力是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例如当个体面对一个危险的情境时,动机潜力会发生作用,促使个体做出应激的行为。对这个动机潜力的分析可以由对情绪的分析获得。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绪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以及行为的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当面临危险时,有的人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地离开;而有些人则惊慌失措,浑身发抖,不能有效地逃离现场。这些情绪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们动机潜能的个体差异。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
(一)促进切能
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如图7-2所示,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情绪唤醒的最佳水平。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的操作效果;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情绪水平是最佳操作效果的条件;在简单工作中,高情绪唤醒水平是保证工作效率的条件。总之,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我们了解了情绪与操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情绪状态,使情绪成为我们认知操作活动的促进力量。
(二)瓦解作用
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操作的破坏就越大。考试焦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考试压力越大,考生考砸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紧张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过于松弛或极度紧张都会瓦解学生的认知功能,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当一个人悲哀时,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思维流畅性降低等。
由此可见,情绪的调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情绪的好坏与唤醒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操作效能。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常听人们叹息"人生苦短",在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在喜怒哀乐爱惧恨中,正面情绪占3/7,反面情绪占4/7。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有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一项长达30年的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追踪研究发现,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所以,积极而正常的情绪体验是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曾有人说过,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心理学家研究了英语使用者的交往现象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 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在婴儿不会说话之前,主要是靠表情来与他人交流的。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和敏感性。特别是在言语信息暧昧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所以,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
吵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情绪不激动,处理好双方关系呢?
1、找原因。 吵架是因为情绪被影响,感觉不公平,不接受。要找到自己哪里不对劲了,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激动发脾气,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去说,要压着性子想。找到原因,就应该分析原因,理性解决。
2、换位思考。 没有人喜欢吵架,因为吵架不光是对别人的一种打击,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吵架时,心里很激动,会伤心,难过,对自己的精神打击很大;而对别人打击也不小,别人也很生气。吵架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吵架是把双刃剑,双方都有伤害。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想想别人,权衡利弊,还有吵架的必要吗?
3、长远考虑,理性对待。 比如,两个人过日子吵吵闹闹很正常,但有的人吵着吵着感情就淡了,时间一长也就散了。发生争吵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不仅会影响两人的感情,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大家都在一起生活,都不容易,对待问题心平气和地去解决,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4、加强个人修养。 情绪激动,吵架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人品。吵架是检验一个人人品的试金石。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激动,动不动就和别人吵架,谁还愿意和他交往呢!有修养,有教养的人一般不会和别人使性子,动不动情绪就激动,甚至和人吵架。人要一颗宽容、平和心。大家都在一起生活,何必使性子,耍激动呢?
吵架不能让自己的情绪有激动。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能坦然释怀,就不要斤斤计较;能大度的,就不必耿耿于怀。微笑面对生活,微笑面对我们周围的人,不好吗?
您好!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要想做到吵架时不让自己情绪激动,得需要看您是因为什么而吵架了?
如果,只是为吵架而吵架的话,比如说找事、消遣等等,那么吵架就成了一种乐趣,这样的情况下吵架一般都不会被情绪所裹挟,即使在对方看来您是义愤填膺、慷慨激越,于您自己而言,您十分清楚,那是表演的需要。
如果,您是被吵架,那么很大程度上,您会觉得不爽甚至会很委屈,那么一般情况下,您能很难做到不被情绪裹挟与影响。在这样的情形下,要想不被情绪影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是先深深地吸一口气,让自己沉下心来,从当下的情形中、对方的语误与过激行为中、对方的错误中,等等,就利用当下的环境与清醒,冷静地寻找攻击与反击的靶子;二是把自己从当下的情境中抽离出来,自我阿Q式地劝慰自己,人是不和狗争吵的,就当自己是被狗咬了,总不至于也要去咬狗一口吧,从而从现场逃离。在等对方冷静下来之后,再进行沟通。
如果您是因为受到了误解、委屈、攻击等之后而主动去吵架的话,那么您本身就是带着情绪的,要做到不带情绪吵架估计很困难,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吵架。
很多时候,吵架不在声音大小高低、也不在于言语激烈低缓,而在于 道理在哪里,在于能抓住对方痛点给予其致命一击。更多的时候,吵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彼此都在各自的频道中,没有相互认可的逻辑框架下沟通、交流,是难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以释放,当然那应该是您在吵架吵赢并战胜对方的情况的,更多的则是彼此两败俱伤。
生活那么美好,未来还那么长远,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少花些经历在吵架上,不是更美好嘛?!
我手下的信访办主任告诉我,吵架这种事,要想情绪不激动,必须做好三份功课:
第一课,嘴要快能在吵架中获胜的一方,一定是平时话就多的人,说的多了,嘴就快了,而嘴快的人思维反应也一定快,因此,多与人交流交谈,既训练了嘴,也训练了思维速度,一举两得。
第二课,知识储备吵架之所以能吵赢,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道理和道德上占了上风,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很多知识,也就不能清楚很多道理,便无法实现吵赢的目的。因此,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增长的见闻越多,吵架的胜算也就越大。
第三课,逻辑思维思维的反应能力并不是逻辑的组织能力,一个人无论反应的有多快,无法通过合理的逻辑,有效的组织将语言表达出去,也就不能实现冷静吵架不激动的目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多做一些数学题。
最后一个人吵架时之所以能够做到不激动,就是因为其能够使用逻辑思维组织语言,再通过迅速反应,以嘴为枪,滔滔不绝,持续表达,最终获胜。
情绪的控制分两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自我的情绪觉察,也就是之前提到 “情绪笔记化解法” 。
平时可以做这样的练习,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带着一个笔记本问自己:“过去的三个小时中,我感觉到了什么样的情绪?(愤怒、焦虑、伤心、嫉妒……)因为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件事里的哪些细节引发了哪种情绪? ”
然后在日记中记下这些内容,比如:
当我们记录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明白自己的情绪爆发点,接下来就能有意识的去规避。
其次,对自己的负能量进行合理归因。
每一次负能量爆炸的行为,不论是争吵,冷战还是抱怨,其实都隐藏着我们自己内心当中很柔软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
所以第二步就是反省,分析自己内心深处柔软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什么情绪造成了你的行为,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你的情绪。
通过做这两项工作,就能够让我们的情绪, 第一得到控制,第二得到合理的安顿。
对待负面情绪,不是压抑它,也不是宣泄它,你要安顿它;你要找到它的来处,才能知道它的去处。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希望大家积极讨论、评价我的回答。
听过“呆若木鸡”的故事吧,斗鸡为什么要选那种看起来很呆,实则战斗力很强的呢?因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吵架也是一样。吵架的双方都想赢,想说服对方。所以,总喜欢以不断地言语攻击,夸张的动作表情来恐吓威胁对方,希望能以气势压倒。
但高手却往往是理性对待。
自己有理时,根本不发声,对方的攻击,仿佛是打在棉花之上,力无处使,等到时机合适,一两句总结的话,四两拨千斤;或者一个幽默,化解对方的激动,缓和尴尬的场面。
自己无理时,主动承认错误,反而显得真实可靠,双方都有台阶下,何乐而不为。
吵架说明存在争端,吵架的目的是解决争端,而不是为了赢。你没有输赢的争斗心,自然不会情绪起伏。
将这种思维植入到头脑里,吵架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解决争端。控制不住要宣泄情绪,那就去健身馆撸铁啊,吵架干什么,伤身不如健身。
情绪激动很伤身,好的情绪激动都容易另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何况吵架带来的坏情绪呢。
所以能不吵架尽量不吵,问题如是有解决办法就想办法,没解决办法吵也没用。
可我不排除有些问题真是靠吵架才解决的,比如售后服务!你跟他吵他就给你解决,你不吵,那么他就和稀泥。
为了自身 健康 怎么能吵架时保持情绪稳定呢?首先清楚吵架是武器,是对准对方的,而不是指向自己。也就是别真往心里去。
你吵架的样子真的很丑,情绪失控也会导致面部管理失控,把吵架控制在表面形式上,时刻提醒自己我要赢但不要赢的很惨。
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我是个不会吵架的人
怎么会不激动,只要吵架就肯定会激动啊,这是控制不了的。
吵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积极行动,情绪不压下去,发泄出来对身体才好。吵架不激动,一定是假装把情绪咽下去了,对身体损害极大。
我觉得很难做到吧。一般来说,如果能控制情绪不激动的话就不会和别人吵架的。如果真的吵起架来,双方情绪都会越说越激动的,如何能控制?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吵架之前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有可能的。当控制不住情绪忍不住要吵架时可以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吵架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吵架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又何必费那个脑力和体力,只为了说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气话?由其是在和家人之间有争执时,切记多思考一下。
吵架有什么后果?吵架之后难以控制情绪,激动中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如果做了就会产生不好的难以挽回的结果,为此是否值得?如果双方吵架升级再大打出手又如何收场?这个适合在和外人发生纠纷时,特别是明显在体力上、言语上不占优势时。
我们吵架有固定的模式:一件事情吵两次和冷战。我这人,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一次吵完,我想着本来不是多大的事,我主动缓和一下,哄哄他,这事就算过去了。在我看来,这事本来就是他的问题,我已经放低姿态,不和他一般计较了。
他却坚持自己是对的,让我反省,这怎么可能?于是又是一通吵。都有理,都委屈。谁也吵不过谁,然后就是冷战。这么吵很伤感情。好几次午夜梦回,在黑暗中,我有些黯然神伤:不知道自己的婚姻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到底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直到这几年,我们都开始学习成长,我学习心理学,他也通过做自己的事情修心养性,我们走的路不尽相同,但互相影响,逐渐进入了良性循环。学习和成长,让我们的吵架和以前不太一样了。首先,觉得没有那么多事可吵的。
学习首先改变的就是认知。当认知提升了,格局就变大了。心态就会更加包容,以前觉得“怎么能这样”的事情,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关系。小到喝汤时发出声音、点什么菜,大到职业选择、人生规划,会更多地尊重对方的选择。即使有不同想法,也尽量做到尊重对方的意愿。
其次,通过学习,会有更多的觉察。觉察,会让人更多地摆脱本能冲动的驱使,跳出情绪的漩涡。有觉察和没觉察的区别,就像和蚂蚁打架,和看蚂蚁打架的区别。有了觉察,这架就不容易吵起来。就像那对心理机构的夫妻,当她说出“你滚”时,瞬间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生生地把一场吵架变成了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