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怕什么?
除了家庭暴力,就是父母之间长期的炮火与硝烟。
很多人都有过在父母经常争吵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体验:
小时候,孩子把父亲当作无所不能的超人,把母亲当做最亲近的人,然而孩子最爱的这两个人开始争吵的时候,孩子心中想的只有逃离。
父母长期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夫妻两人经历和成长环境不同,又有不同的价值观,加上性格中固执的那部分,争吵不可避免。
争吵也是沟通方式的一种,只不过我们常常把这当成攻击彼此的方式,比如指责威胁、人身攻击、翻旧账、冷战甚至是诉诸暴力。
经常目睹父母这些吵架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心理影响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当看到爸妈激动的情绪和举动,孩子第一感受是恐惧,很容易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孩子成人之后的的恋爱与择偶。
毕淑敏在《家问》中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孩子眼中,歇斯底里的爸爸妈妈又可怕又难看。
发生争吵,如何才能减少对家人的伤害
吵架时:对事不对人
父母吵架,大多数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些小事,常常升级成大吵大闹。
为什么会这样呢?
除了情绪失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彼此说话太伤人,揭对方的短,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吵架升级,给孩子带来焦虑不安的情绪。比如:“你娘家人就是这样xxxx!”“你看哪个男人像你这个德行!”“我真后悔嫁给你”
很多人一辈子听过最难听、最伤人的话,都是出自身边最信任的人。
作家刘墉曾说:好话坏话只在一念之间,试着坏话好说,狠话柔说,重话轻说,急话慢说,把话说到心窝里。
所以吵架的时候,再怎么生气,有些话也不能说。不人身攻击,不翻旧账,不踩对方的痛点,对事不对人。
吵架后,及时安抚孩子
吵架后,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不好,主动向孩子解释争吵的原因。
**《怦然心动》里面有一幕,因为父亲一直攒钱照顾傻弟弟,女儿朱莉被朋友嘲笑,妈妈为此与丈夫大吵一架,这是父母第一次当着女儿大吵,朱莉吓得哭了起来。
看到难过的女儿,夫妻俩分别找到女儿,向她道歉,爸爸说:对不起,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妈妈则告诉朱莉,自己其实非常爱父亲,因为他的坚强善良。
**中的这对夫妻在争吵之后表现得近乎完美,他们让孩子知道:
第一,爸爸妈妈不是因为你而争吵;
第二,爸爸妈妈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只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三,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
世界上没有哪对夫妻是完全和谐的,区别是,夫妻之间在争吵之后,是否愿意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去修复家庭关系。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间流动的情感和彼此尊重的生活状态。
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容易成长为一个有爱的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更容易温暖幸福。
父母吵架,多数是由于观点看法不同,也有为生活琐事,作为儿女,首先弄清楚父母吵架的原因,然后分别单独与父母谈谈,从中化解矛盾,缓解家庭气氛,营造祥和家庭氛围,做一桌饭菜,陪父母一起聚餐,共同回忆以前全家聚餐时开心的场景,让父母快速忘却吵架的事情,彼此原谅对方,相互体谅对方,回到互敬互爱轨道上。你正确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影响着父母,也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团结,与家人同甘共苦,才能幸福长远。
遇到这么好的家庭教育问题不容易,恰好我的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父母吵架终日的喋喋不休,还伴有打架。可以说我的童年一半是甜蜜,一半是苦涩的,刚好通过自身是个受害者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1 父母经常吵架,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内向,内向到一定程度是很可怕的,会产生多种极端行为。
这在当今心理学上得到了证实,研究得出:内向是一种不良性格。在我工作期间,为了摆脱儿时造成的内向性格,义不容辞的去做了很多推销工作,终于把自己拉了回来。
2 父母经常吵架,会使孩子缺乏对他人的热情,从而冷漠。
记得我的小时候,看着别人家的欢天喜地,自己会躲起来不回家,碰到亲人也不会说上一句话,很难受的时候不想看见任何人。父母间的隔阂直接导致了家庭的整个温度,孩子失去了温暖,冷漠是必然。
3 父母经常吵架,会使孩子遇到事情胆怯,有不安全感。
就是说对一些正常的事物会产生过度的敏感,扭曲常规认识,容易对人生失去正确的判断力。我深知自己的这些问题都是父母吵架带来的,但我不怪他们,因为我没有时间怪他们,活着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为此,我在马不停蹄的改变着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尽快的使自己的未来愈加美好。
最后: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去呵护和照顾。父母亲老是吵架,让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管理,也许会沾上许多的恶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埋下隐患。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父母老是吵架,让孩子学习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到学习中去,影响了学习成绩,考不到好的学校,耽误了一生的大好前途。父母经常吵架的害处还是在于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养成简单粗暴、强词夺理、遇事不让人的扭曲心理,走向社会后,很难与人和睦相处,遭到孤立。
有一次早上,我说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我爸妈突然有什么事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我哥从房间里冲出来拦住我爸,可我爸却把我哥按在墙上掐脖子,我哥一直在跟我爸斗气,我爸恨不得把他掐死,我哥也拼上性命跟我爸斗,我妈哭着喊着:“女儿快出来帮忙,你爸要杀人啦,呜呜呜。。。”,于是,我就从房间急急忙忙的冲了出来,我跑到我哥面前拦住他,可他打到了我头,我开始感觉不舒服,后来我们从客厅打到一个小房间里,他把我哥和我妈掐在床上,我努力的打我爸,打他的手,可他嫌我烦,把我推倒在床上,打了我几下,说:“我却你不要多管闲事,不然的话我连你一块掐!”这时候的我十二岁,过生日的话就十三岁,就这样被他打,我真的好讨厌他,他打了我几下后,我哥说他是个“人渣”,于是他就继续的把我哥按到柜子上,继续掐,还打我妈,用胳膊肘捶到我妈的背上,之后我说要报警,我跑去我哥的房间拿手机,拿起手机刚要报警,他就跟过来把我的手机给砸了,还说:“我辛辛苦苦把你养的这么大,你居然敢跑去报警!”于是他们继续打到客厅,我也跟着跑到客厅,求他们别打了,可这时我感觉头有点晕,我就想到是那时候他打到我的头的时候,我拼命的求他们别打了,那时候我真的精疲力尽了,感觉没有力气去阻拦了,我爸要回到沙发上继续坐,我哥敢要骂我爸,被我我捂住了嘴,并说:“别再说了,给我滚回到你的房间里去!”我哥说:“你没听见他这样侮辱你吗?!”当时我太累了,根本没在意,只求他们别打了,可我听到“侮辱”这两个字,我心里很难受,小时候我还不懂事的时候我爸很宠我,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没想太多,我把我哥拖回他的房间,关好他的房门,他还在里面骂,我着急的说:“你要是敢出来,我就死给你看!”之后他不出来了,也停了,我爸和我妈还在继续吵,我爸用手指指点点的骂我妈,那手好像要把我妈的眼睛抠出来似的,我立马跑过去阻止,求她别说了,可她却依然在说,于是我就说:“别说啦,妈,难道你要我跪下来才肯停吗?!”可她依旧在说,我还是不敢跪,这可是我的尊严啊!我跑过去捂住我妈的嘴,我说:“别说了,让他说到累行不行!”她就不跟他说了。
这件事已经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心里阴影,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我心里已经开始怨恨我爸了,就连最后一点的亲情都被他毁了,我现在开始咒我爸一出门就被车撞,我真的恨不得把我爸给杀了,可是我却不敢,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可是我的亲生父亲,我怎么敢做那样的事,我心里一直在怨恨他,我究竟该怎么办?!
给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1.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消极情绪&a ·给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1.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无助感等。夫妻吵架时往往吵得脸红脖子粗,用高八度的嗓门大喊大叫,常常把幼儿吓的不知所措。夫妻俩吵得投入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理会孩子,对孩子的哭喊、恳求也听而不闻。幼儿不由得以为爸妈不要自己了,倍感伤心和无助;而看到自己认为最亲密的人之间也针锋相对,孩子会感到自己认为最安全的避风港也不复存在,内心涌起深深的恐惧。
2.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是由于学习,也就是模仿。其模仿的来源包括:暴力电视、父母及教养者的行为、同伴的行为等。夫妻吵架过程中,不仅仅是合理的争论,往往会丧失理智,许多刻薄的话、粗话乃至脏话也脱口而出,有的夫妻甚至大打出手。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他们都有可能学到。日后小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3.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同意见或者冲突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社交中的冲突。在小学低年级儿童写给"知心姐姐"的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诉说有关人际关系方面的苦恼。在幼儿园中,幼儿的社交技能即出现了很大差异,也开始对人际关系问题敏感:小朋友为什么不跟我玩?有的幼儿只会采用强制性手段来解决问题。达不到目的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结果小朋友们更不理他。社交技能不是天生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训练。夫妻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就吵架或者打架,往往使孩子误以为吵架、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知道应该克制自己的怒气,不会采用其他的、真正有效的办法解决冲突。
4.使孩子的情绪、性格、行为出现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硝烟弥漫"的家庭中,除了攻击性显著增强以外,孩子的`情绪、性格发展都会出现扭曲,变得感情冷漠,对他人缺乏信任,为人刻薄,爱挑剔,脾气暴躁,或者性格内向,压抑,容易退缩,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这样长大的孩子,易于和不良少年交往。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后怎么做首先,夫妻俩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和好,明确无误地向孩子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经过去,爸爸妈妈不再吵架了。其次,鼓励孩子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宽慰解释。比如孩子说害怕,要弄明白具体怕的是什么,是父母当时的高声喊叫,还是怕父母不要自己了。然后向孩子解释,说爸爸妈妈当时是一时冲动,没有控制自己,等等。孩子尽管对这些解释有点似懂非懂,但是看到爸爸妈妈平心静气地讲话,自然也会平静许多。时间久了,只要父母一直不再吵架,孩子就会把父母吵架的事情渐渐淡忘。第三,注意孩子有没有模仿父母吵架的情形。孩子可能是无意的模仿,告诉孩子这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就可以。有的孩子会说,"爸爸那天就这么说的!"家长不要一句:"大人说的,小孩子不能说!"把孩子堵回去。应该承认,那天爸爸这么说也不对。
如果是夫妻关系的确难以调和,双方也应该尽量为孩子着想,理智地对待冲突,尽量对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保证不会不管他。既不能利用孩子年幼,对孩子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叫孩子不理另一方,把恨和报复的种子撒进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不能因为觉得愧对孩子,从而溺爱孩子。
我想每个孩子呢,都看见过父母吵架,当看见父母吵架时,你可以做什么呢?
孩子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试图去劝架,试图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你年龄还小,你是无能为力的,如果你大一些,开始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想要去拯救父母的想法,你试图去干预,那我劝你退下来,把父母的功课还给他们。
自己看见自己的父母在吵架时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是不想看见父母痛苦,其次呢,还发现自己很无能,自己无论怎么做,站在父母父亲这边,或者是站在母亲那边,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也没有办法帮助解决任何问题,他们下一次呢,该吵还是会吵,有些时候战火呢,还会烧到自己身上,而有些父母还会责怪孩子没有理解自己,没有站在自己这边,觉得孩子是对方的帮凶,这真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
怎么面对父母吵架的问题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第一是我要提醒自己,这是他们的功课,他们自己面对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哪怕他们的吵架是因你而起的,比如关于如何教育你的问题,要不要上补习班或其他的事儿,但这些都不是你的错,而是他们本来就存在的关系上的问题,所以你需要把他们的责任还给他们自己。
第二是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在父母吵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很糟糕的感受,你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很自责,也会感到害怕,父母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情绪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扰动,所以你要先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这个部分。
第三是你不要去站队,去结成同盟。
第四是如果你有能力,比如说你长大了,你成长了,也有力量,那么你可以去倾听和理解他们中的任何一方,注意,只是倾听,不去站队。如果你自己很累,你的精力又不够,你需要先退回来好好照顾自己。你可能会因为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愧疚感,但要学会提醒自己,这不是你的错,这也不是你的责任。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的父母也如此,需要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担负着。
当父母吵架时,孩子们会感到恐惧、害怕和自责! 你们吵架的凶猛程度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普遍有缺陷,有的变得敏感母亲经常吵架,脾气容易被孩子模仿,孩子会变得暴躁,还会让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产生心理阴影,自卑、孤僻、压抑、不合群、恐惧 吓唬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失去自信,性格上可能会变得孤僻、封闭,经常不愿意向父母发脾气。
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而痛苦 父母经常发脾气,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孩子无法体会到父母的爱,或者说对父母的爱感妈妈只顾着吵架,没有人关心孩子,孩子会害怕平时善良的爸爸妈妈如何改变一个人,会伤心难过,无奈。父母的争吵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矛盾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父母经常争吵,孩子就无心上学,感到无法帮助父母,感到内疚。
有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父母吵架,更加自责。孩子经常看到父母吵架,在孩子心里会有一种家庭不幸福的感觉,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心里会觉得自己的家庭已经破碎,父母经常 父母吵架,孩子容易形成性格缺陷,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小时候父母吵架的画面,会刻在孩子的脑海里。
让他想逃避,想远离,渴 一个从小就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会有自卑、胆怯和不安全感。他觉得每个人都在反对他,甚至觉得他不应该存在。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使他们害怕和不安全。结婚后,孩子会因为不安全感而与爱人争吵,让孩子重复童年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