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湖七月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西湖七月半》如梦境似的朦胧而又清晰,作者追忆、怀想,发而为文,既表现了对往日繁华生活的怀恋,又时时透露出国破家亡的隐悲。

《西湖七月半》对昔日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风习和情景的追忆,通过具体生动地描绘,表现了作者清高自傲的思想和风雅不俗的情趣。

扩展资料:

《西湖七月半》写人物场景,极纷繁复杂,而又极有条理。五类人物,两种场景,写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其观察之深人细致,笔墨之精练老到,确实令人佩服。

行文错综,富于变化,转接呼应,均极自然。开头奇警峭拔,结尾则韵味悠长,全篇运用对比映照,严于雅俗之分,而又妙在不作正面按断。

-《西湖七月半》

全诗如下: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写了七月的星云,露珠,花草,树木。

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不能同亲人团圆的孤寂、悲伤之情。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原文为: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月夜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是人的情感。赋运用得十分广泛普遍,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书写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的方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再《诗经》中式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书法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情感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多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5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