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教育,第1张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属少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方面身体外形发生了巨变,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性生理达到了成熟水平,使他们产生了性驱力(俗成性冲动)。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理性发展未臻成熟水平,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失去了平衡,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和冲突。初中生这些心理发展特点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人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属于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1]

根据朱智贤、林崇德的观点,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这两个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要采用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说明初中生能够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从而使他们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自主学习方式,它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形式。接受式探究就是学习者从现成观点或结论中自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式(如学生直接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搜集或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等);发现式探究就是学习者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或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而自主获得信息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过程大概有这几步: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明确问题

第三步,提出假设

第四步,验证假设

第五步,解决问题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一般由第一、二步、第五步就可以解决了,而对于抽象的问题的解决则往往要经过这五步。

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苦境。而西蒙则通俗地指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性问题(指按定程思维即可求得答案的问题)、非结构性问题(指情境不明因素不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和争论问题(指带有情绪色彩的问题)三大类。

能够发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尔 G 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肯尼思 吕 胡拂明确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愿(提)问、知(提)问、好(提)问、乐(提)问,甚至可以采用问答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回答法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上成相对独立的“自问自答课”、“自问他答课”、“他问自答课”、“他问他答课”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是探究的问题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那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这样的程度也不容易达到,就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别人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完全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虽然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偏重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理论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不然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直观教学。所谓直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具、、投影及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与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形象生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并使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直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直观教学,正是通过从实际生活或能直观感知的、文字、声音、图示等多种信息来创设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另外,针对初中生“归纳推理水平高于演绎推理水平”的特点,我们应更多的采用归纳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归纳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2]

初中生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有人说,从少年期开始,孩子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教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且经常要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

当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是很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其思维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日常学业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往往把已经掌握的规则或原理,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条件中去,以致产生公式主义和死守教条的毛病。

针对初中生上述特点,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但同时要适时启发、引导,以克服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表面化。具体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复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指向于多种答案。其操作特征是大胆假设,思路广阔,灵活多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以发扬教学民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营造“标新立异、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同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生情感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情感有三大特点:

1、情绪活动两极化

初中生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同时,情绪表现也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情绪的体验不够稳定,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但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2、反抗情绪强烈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方面的。

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反抗方式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情绪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初中生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情绪的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心态不平衡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高傲和自卑: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针对初中生的情绪情感特点,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情感教学。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做到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其主要职责是①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学习氛围;②提供一些供学生随意支配的学习资源;③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以及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3]所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rogers,1983)。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概要如下:①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②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学习的责任;③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④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⑥把注意力放在促进连续的学习过程上,学习的内容屈居第二;⑦在学习纪律上,用学生自律代替他律;⑧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评价;⑨在这种促进生长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经验、个性、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5]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努力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迁移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讲授了,而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具体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会的不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

“以生为本”是情感教学前提和基础,是根本,“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6]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乐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二是冶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三是融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学教过程中积极交融。

三、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出生八个月—3岁),第二个阶段是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显然,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属于客观化时期,或者说客观化向主观化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初中生能比较客观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同时随着个性的逐渐形成,开始能够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

自我意识的基本心理成分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其中,自我评价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影响着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力度,带有主导和先决的性质。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最初,儿童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行模仿,依从别人的评价,他们一般是先评价别人后评价自己,先对外部后对内部进行评价。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上初中之前,学生的道德判断中往往着眼于行为效果,到了初中则转向注重内部动机的判断。同时,随着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较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比较深入地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初步分析这些个性品质优掠的基本原因。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初中生还能做出效果和动机的辨证判断。

另外,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是少见的。他们开始时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慢慢地就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年人的意见。

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自评互判、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自评互判(简称评判法)就是在学习目标指引或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行为。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7]。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意识的上成“自评课”,就是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后谈谈或写出自己收获、感受等。这是一种自主学习。

同时,根据初中生“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的特点,我们也可有意识的上成“互评课”,就是让学生先读书后互相考问。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上成“自评互评课”,就是让学生看书后自命试题,然后交换考评。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探究学习。

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它的理念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由为基础的。其目的不仅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养成其团体精神。

另外,根据“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控制的动力由主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变为以内部自立控制力量为主的转折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的特点,我们要特别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学和管理。

希望你可以想明白确

快过年了 。过年好哈。

一,各自得到双方家人认可。这种认可,不是双方家里人催着结婚的着急,而是融入双方家庭,各到双方父母的认阿。二,彼此对各自人品的人可。就算感情尚浅,至少你们在心里要认可各自的人品,这是将来婚姻幸福的关键。三,对彼此生活习惯的认可。婚姻说白了就是对各自生活习惯的认可,不妨多进行沟通和商量,真诚说出自己的缺点,对方能接受你的缺点,婚后多发挥优点,感情才会随之而来。明一悦读建议:大龄闪婚不可怕,只要认准人品,彼此愿意甘苦与共,婚姻也一定能幸福,祝福。

  文章是由内容和形式组成的,情感是内容要素的核心。情感与学生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为什么要写作时说:“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得它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值得写下来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用的时候还可以供查考,为了这个缘故,作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可见,情感在学生作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情感、精神、意志、个性以及情趣的作用,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失去了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让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呢?

观察生活,蓄积情感

思想和情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观察、体验、分析、认识社会生活的结果。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现实。从写作目的讲,应引导学生对社会及自身某些热点问题进行思索,展开讨论,用文章解决现实问题。从训练途径说,除了写文章,还要读文章,评文章,让作文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王尚文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颇耐人寻味的话:“写作教学的生活化,首先是写作动机的生活化。写作不是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是作为一个人源于生活的碰撞而产生的需要。前者出于一种外在的需求,作者是这种需求的奴隶。写作这种本来就是自然而然、自由自觉的活动,却要在不自由、不自然、不自觉的条件下进行,就好比硬要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跳芭蕾舞一样。即使是乌兰诺娃也不可能,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没有情感积蓄的大脑,就像干涸的水库。学生在生活中情感蓄积越丰富,作文的契机就越多,也越有可能写出具有一定情感深度和感染力度的作文。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包括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介绍、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认真地阅读,让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充分交融,引起共鸣。优秀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要让学生走进书籍,在阅读中感受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喜怒哀乐。

带学生走出课堂大自然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作文教学应该融入大自然,和社会同呼吸。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到郊外走走,让他们嗅闻花的芳香,聆听鸟的鸣叫,感受四季的轮回,寓作文教学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

关心时事,培养爱国情感

吕叔湘先生说:“写文章不仅仅是一个写的问题,这里边还有一个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问题。凡是认识不清,或者不肯、不敢照所认识的去写,都是不会写出好文章来的。”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教师要善于引导,给他们一双认识世界的“慧眼”。有一次,笔者听到学生议论一位在中国的韩国老板强迫中国雇员下跪。有个学生说:“不就是跪一下嘛,总比饿肚子强。”笔者抓住这个苗头,引导学生阅读吴晗的《谈骨气》,使学生认识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勇于维护个人尊严和民族尊严,并要求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操。

营造氛围,激发审美情感

学生写作前,教师要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动情点,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使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

品生活甘甜,畅愉悦之情童年用无邪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稚嫩的双手触摸世界,用天真的话语笑谈世界,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世界。在童年的岁月里,养一只小狗,种一棵小树,为爸爸妈妈过生日,这些都充满着无限的乐趣。写一则成长的日记,叙一件有趣的小事,编一个美丽的童话,都是童年难忘的记忆。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味童年,抒发美好的情感。

看家乡巨变,表自豪之情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拥有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的形象、情景中更易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这也是让人欣喜和振奋的。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展望家乡的未来。从而激活思维,自豪之情流于笔端。有的描述家乡美景,有的谈起生活的变化;有的从门前新修的水泥路说起,有的从议论家中的电器设备开端,等等。这样既给了学生丰富的写作空间,也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

尝劳动之乐,写生活之情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并以此为题材写作,可以使其受益颇多。习作中小作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也尝试父母劳动养家的艰辛,让他们感动于父母平凡中的伟大,劳动的深远意义。再把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感动地表达出来,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原生态的写作素材,更让他们懂得了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道理。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南赛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与开发学生学习情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中的积极作用,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学习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环境是否满足自身求知欲望需要的一种积极态度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起健康情绪的共鸣。

学生的认知活动始终伴随着情感。积极的学习情感表现为爱学、好学、乐学;消极的学习情感表现为厌学、弃学、逃学,情感本身就是动机,学习的内驱力只有经过情感的放大才有动力作用。因此,健康的学习情感是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的动力。怎样培养学习情感呢?现就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做一肤浅试论:

一、用教师的爱,去诱发学习情感

教师的爱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它既具有父母对子女的爱心,但又不存有偏爱与溺爱;它既具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但又不存在前就与姑息。爱伊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都是通过对教育对象的爱来体现出来的。不少学生极为重视教师的爱,甚至胜过追求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与教师一起度过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学习情感的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均与教师的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情是双向的,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会热爱教师。学生对教师的爱是极为敏感的,这可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程度。教师要把爱撒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当然我们并不主张“感化”的手段来“祈求”学生努力学习,但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与抵触情绪。尤其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爱。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

二、用教师的“导”保持学生的学习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组织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把学生推导主人的位置,给学生思考、发问、答问动手操作等机会,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练的被动局面。在学生认知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与创造的需求,健康的学习情感才能得到保持。

学习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恰当的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选择教学手段,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机智地处理教学矛盾。让学生在正确群体的学习环境中充分的体验探索知识时的神秘,体验遭到失败时的痛苦与逐渐成熟,获得成功时的愉悦与自信。教师正确的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保持健康的学习情感。

三、启用学科的“美”,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

数学中的数、形、定律、法则等等,无不蕴藏着抽象的美、对称的美、序列的美、平衡的美、规律的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充分地体现美,并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欣赏美。

此外,数学教师还从构建美,创造美的高度,严格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素养,做到仪表端庄、教态和蔼、举止自然、语言简练、幽默、板书规范、字迹美观、教具,学具制作精美等等,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进一步陶冶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从小学生入学后上第一节课开始,教师就要着意通过教学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都要求去发现数学的美。如:指导书写阿拉伯数字时,如何起笔、运笔、收笔才能把数写得规范美观,教师不仅要说,还要亲自范写,给学生做榜样。脱式计算,除了题目应计算真确外,在书写格式上也应严格要求:左侧等号对齐,等号的大小统一。出示的几何图形从线条、色彩、大小等方面也要规范,协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平日的书面作业,活动作业或单元、学期的综合练习等,也要做到书写工整美观,解题思路科学合理,让学生自觉地参加创造美的行列中来。

四、用集体的舆论,强化学习情感

集体舆论是学校教育效果远远超过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学生学习、劳动、生活在班级、学校的群体中,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及时获得集体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集体的正确的舆论,并利用集体舆论,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强化健康的学习情感。

当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时,教师应该给与肯定。当学生的回答不正确,还有独到见解时,教师不但要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加以肯定,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发动学生给予鼓励,给予赞扬的评价等。集体的赞扬能温暖孩子的心,最能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当学生不能正确的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教师的神态,语言将会直接影响到这名同学在集体中的处境,因此,教师要慎重地对待。既要保护回答问题同学的积极性,又要指出其中的错误与不足,最好的方法是当场启发,给出错的同学纠正错误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其转败为胜,仍能保持学习的自信;如启发无效,则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让其复述,而且注意以后给他提供“再表现”的机会。重要的是教师从教育认识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修改错误、提高认识的过程。学习中出现错误与问题,本该是很正常的事。某个学生回答得不正确,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因为听讲不够认真,也可能是老师讲解得不够透彻;错误的回答可能是个别现象,也可能有一定的代表。及时反馈情况,有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的关心与鼓励下不断强化学习情感。

总而言之,学习数学这一门学科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善于激发他们的内驱动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情感不成熟者,很难看见他人的情绪。其实,我们每天面对许多情绪刺激,感到emo、烦躁是很正常的。那么,该如何变得情感更成熟、更擅长调节情绪呢?

Step 1:情绪紧张时,尝试建立与身体的连接。

情感调节是自我的非言语、无意识的状态。我们的情绪会激活身体的反应,比如变得紧张僵硬、心跳加快。在情绪“上头”时,大脑中的理智部分会为情绪让位。此时,我们应当建立自己和身体之间的连接,感受身体的反应。通过正念、冥想的方式放松身体,然后再来做认知上的归因。察觉当前处境,理性分析,然后给出合理反馈,也是对情绪的一种排解和宣泄。

Step 2:恰当地书写情绪

书写情绪日记,是言语化自己的感受的过程。一方面,在叙述中,情绪能够得到宣泄,提供思考自我的契机;另一方面,书写本身很安全,具有疗愈性。

Step 3:调试自己的“情绪窗口”

“情绪窗口”,也就是“承受痛苦的能力”。情绪窗口的大小,就代表着人们承受着喜怒哀乐惧恶等情绪的能力大小。

承受痛苦并不是去忍耐我们的情绪,而是能够更自若地与负面情绪相处,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给自己每次和情绪打交道时设置一些小目标——比如,上一次发脾气的时候没忍住摔了东西,下一次虽然很难控制不发脾气,但是可以做到不摔东西,也算一个突破。

Step 4:在安全的关系中,反复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在自己信赖的关系中,去讲述、疗愈你的情绪。如同安全的依恋的形成也基于安全空间一样,只有确信自己能被接纳、被理解,我们才会敢表达,然后情绪才会被稳稳地接住,而不会失控。

这里所说的信赖关系,可以是与亲人、朋友、伴侣之间的。相信会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你的感受,ta不会评判你的情绪的对错。在这样的安全关系当中,你会被ta疗愈,也能够慢慢学到ta应对情绪的方式,从而一步一步地,成为情感更成熟的人。

沉稳,自爱,爱人。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人!

一、充分挖掘教材,寻找情感态度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外研版英语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注重能力培养、涉及题材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会充分利用教材中不同的德育素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二、注重培养师生情感,感染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如在课堂上挑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对了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树立他们的信心。在课后给他们布置相对简单的作业,并尽可能地做到当面辅导。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试着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我不仅仅是他们的师长,更是他们的朋友。

三、抓住不同时机,进行情感渗透

1、结合词汇和句子学习渗透。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很多是直接与词义相关的。很多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我会在教学这些词和句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课文学习渗透。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我会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解释中外礼仪差异,使学生充分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结合课堂操练应用渗透。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进行应用交际,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此,我在组织课堂活动时,会多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他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得体的语言和行为规范。也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积极大胆应用,养成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4、结合课外活动渗透。利用课余时间,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兴趣,更能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如举办生日聚会、圣诞晚会、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自主地学用结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69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