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CD(进口正版的)中经常曲名是英文。 有没有大侠可以给我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

古典音乐CD(进口正版的)中经常曲名是英文。 有没有大侠可以给我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第1张

未显示完全,该死的百度,总是要提交什么审议!你可联系我,我把完全版发给你

A cappella (意)无伴奏合唱 没有器乐伴奏的合唱。

Adagio (意)慢板――TDMPO

Allegretto (意)活泼,小快板---GEMPO

Allegro (意)活泼,快板---TEMPO

Alto (意)

女低音――CONTRALTO

合唱班中第二最高的女声部

Andante (意,行走的意思)行板

温和步伐的速度---TEMPO

Anthem 颂歌

自16世纪的英语宗教作品,现代的意思可指爱国的颂歌如国歌。

Aria (意)咏叹调

充满感情的独唱曲,可以是音乐会的独唱曲或是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受难曲,或清唱剧---CANTATA的一部分。在传统歌剧中,咏叹调是在披露某一段剧情时暂时停下来的深思,让独唱者以丰富的声音发出的情感。

Ballad 叙事曲

叙述故事的歌曲(如舒伯特《魔王》)或咏叹调(如华格纳《漂泊的》中的辛泰叙事曲)。

Ballet 芭蕾舞剧

发展于法国18世纪初期的传统舞剧,通常配合以舞台装饰及特别创作的管弦乐。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鸟》及普罗哥菲夫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是现代的重要例子。芭蕾舞普遍地流行于歌剧,特别是法国歌剧或受法国影响的大型严肃作品,其中一些重要例子包括葛鲁克的《奥克菲斯与尤丽迪茜》,白僚士的《特洛伊人》,华格纳的《唐怀瑟》(巴黎修订版),威尔第的《阿伊达》及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

Bacarolle (法)船歌

原来是一种6/8拍子的威尼斯船歌,19世纪时运用到器乐与声乐之中,著名的例子有肖邦为钢琴写作的船歌,以及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的船歌。

Baritone (希)男中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 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一词源自16世纪奢华的艺术与建筑,音乐史上指文艺复兴与古典时期--CLASSICAL之间的欧洲音乐时期,约在1570至1750年。这段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作曲家,意大利有柯赖利、韦华第及史卡拉蒂,法国有卢种及库普兰,英国有菩赛尔以及出生于德国的韩德尔,而德国则有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巴赫。

Bass 男低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音色低沉、浑厚、老成、持重。

Bel canto (意)美声

字面意思是美丽的演唱,是一种以声音的技巧、控制与美丽为最重要因素的演唱风格,在罗西尼、贝利尼与唐尼采蒂等作曲家活跃的19世纪上半叶风行于意大利。

Brindisi (意)饮酒歌

歌剧中举杯祝酒的歌。著名的例子出现于威尔第《茶花女》,《奥赛罗》及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Csbsletta (意)卡巴莱塔

原意指节奏不断重复的短咏叹调--ARIA,使独唱者可以炫耀歌唱技巧。在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指增长了的咏叹调及二重唱快速结尾段落。--CAVATINA

Cadbaletta (法)终止式

乐句或乐章结束时的终止和弦。

Cadence (意)华采段

协奏曲乐章或歌剧咏叹调接近结尾时,由独奏者或独唱者表演出来的华丽技巧过门。在18世纪,协奏曲华采段是让独奏者依据乐意主题即兴演奏,展现其音乐想像力与技巧的段落。

Canon (希)卡农曲

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严格地互相模仿并呈示同一旋律的声乐或器乐曲,出就是第二个声部有第一声部完成之前,便以同一旋律进入,并继续依此推进。最著名的卡农曲是巴洛克作曲家帕赫贝尔的《卡农曲》。---FUGUE

Csntabile (意)歌唱般

可歌的演绎。

Castrato (意)清唱剧

以宗教或世俗文字为唱词,再配以器乐伴奏的乐曲,有时为一位或多位独奏者与合唱团而谱,但出有不使用合唱团,或只为合唱团而谱的清唱剧,乐曲分为好几部分,包括宣叙调---RECITATIVE、二重唱、圣咏曲、合唱曲等。

Castrato (意)阉人歌手

由17世纪至18世纪,往往有把男童歌手阉割,以保存其男童声音的特质,产生有力量而广泛的音域。最著名的有FSenesino,GCaffarelli及CFarinelli。

Csvatina 短歌

在18及19世纪的歌剧与神剧---ORATORIO中一种短短的独唱歌曲,在风格止比咏叹调---ARIA为简单,没有反复的字句。

Chaconne (法)夏康舞曲

巴洛克时期的3/4拍子舞曲,主题出现在低音上,并反复现,变奏曲就在这个低音之上发展。

Chorus 合唱团

由大数量歌唱者组成的团体以分部或联合形式表演。大部分的合唱团音乐写成四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可以是无伴奏---A CAPPELLA,器乐伴奏或是管弦乐伴奏。

Classical 古典时期

约从1750至1800年,这段时期从最伟大作曲家表现出来的音乐的特点,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理想平衡。海顿、莫扎特与年轻时期的贝多芬是此时公认的代表人物。

Coda (意)尾奏

一个乐章或乐曲的终结部分。

Coloratura (意)花腔

一种装饰旋律的高技巧艺术,主要出现在歌唱中,特别是歌剧。花腔可以是为任何人声而谱,但通常出现在女高音部分,所以才会有花腔女高音的声乐分数类。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及唐尼采蒂《拉麦摩的露契亚》的露契亚都属这类角色。

Concertato (意)竞奏

1、在17世纪的音乐形式,乐曲中用几件独奏乐器或几位独唱者,以类似现代协奏曲的模式与低音伴奏造成对比。

2, 在歌剧中,指与整个合唱团形成对比的独唱组。

Conductor 指挥

乐团,器乐或声乐团体的指导者。指挥的工作绝不仅限于打拍子,他必须为演奏的技术能力与演奏的艺术演绎负责,指挥可以运用他的个性激发音乐家的艺术能力。在贝多芬以前的时期,大多由键琴手或首席小提琴手负责这领导性的位置。经营现代交响乐团的繁杂事务时,指挥除了音乐上的职责外,这要肩负其他行政人员职责,如人事管理、财务及组织等。

Continuo (意)记号低音

巴洛克音乐中一种指示低音符号的和声方法,可由任何数目的低音乐器担任演奏,如键盘乐器(古键琴、风琴)、弹拨乐器(鲁特琴、竖琴)或是弦乐器(低音古提琴、低音大提琴)。演奏者必须在低音上即与配上和声,但通常乐谱上会大概指示出演奏者应奏的和声。

Contralto (女低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音质浓厚、结实、稳重。

Counterpoint 对位法

在多个声部音乐中让相等的旋律依据某种规则互相结合的艺术。卡农曲――CANON和赋格---FUGUE是最重要的对位例子,在巴赫作品中有很高的成就,例如《赋格的艺术》与《十二平均律》。

Countertenor 高男高音

一种运用技巧使声音达到女低音水准的男性歌手。在巴洛克或更早的时期中,女性不准在教会音乐中担任独唱,剧---ORATORIO中女高音与女低音部分便交由年轻的男童与高男高音演唱。

Crescendo (意)渐强

指音量的逐渐提高。

Da capo (意)返回开始

简称DC。指一首曲子要从头开始反复到结尾或到标明《结束》的地方。

Diva (意)

歌艺出众的女伶。

Duet (意)二重唱/二重奏

为两位演出者(独唱者或独奏者)谱写的音乐,可以有伴奏或无伴奏。

Ensemble 合奏

1、一个合奏组中各成员的合作性。

2、一个声乐或器乐家的组合。

在歌剧中,由几位歌唱家演唱的片段,可以是有或没有合唱团的配合。例子如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中的“Crude! Perche finora farmi larguir cosi”及普契尼《波希米亚人》中的“O Mimi,tu piu non torni”。

Fandango (西)方当果舞曲

一种由结他与响板伴奏的热烈西班牙舞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就有这样的一段。

Fsntasia (意)幻想曲

作曲家以想像力写作的器乐作品, 并不用遵循传统的曲式。

Finale (意)终乐章

多乐章作品的最后乐章。

一幕歌剧的段落

Fugue 赋格

复音音乐的重要曲式,在赋格音乐中,通常有三至四个声部,并有一个主题,旋律线会互相结合与跟随,或互相《逃离》。赋格曲在巴赫克时期获得最大发展,并由巴赫发展至顶峰。歌剧作曲家为了特别效果,亦有使用赋格曲,如威尔第《法斯塔夫》的末段。

Gavotte 加沃特舞曲

一种相当快的法国舞曲,17世纪后期由卢利把它运用于芭蕾舞剧---BALLET与歌剧,亦常见于巴洛克的组曲---SUITE。

Habanera (西)哈巴奈拉舞曲

一种特殊节奏的慢舞,并依据古巴首都夏湾拿(HAVANA)命名,再流传到西班牙。著名例子如比才《卡门》中的哈巴奈拉。

Harmony 和声

两个或以上音符同时发出某种特定的声响效果。和声的研究包括和弦的组成,发展及运用。

Impresario (意)剧院总监

音乐厅或歌剧演出的组织者,可能身兼的指挥、经理或公关人员。

Incidental music 戏剧配乐

通常指为戏剧而写的一组乐曲,包括序曲和间奏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与葛利格的《皮尔金》。

Intetmezzo (意)间奏曲

在戏剧或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音乐剧。

十九世纪曲目的名称之一,意指在几部大作品之间的乐段或乐章(通常是慢速度)的段落,以缓慢引子开始的著名曲例有德伏扎克的《第九交响曲》与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

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器乐曲,如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Key 调/键

调 乐曲以某一个大音阶或小音阶作为它的基本材料,而音阶的主音就是些曲的调。调有共24种,在半音阶的每个音上,各有一个大调、一个小调。

键 键盘或木管乐器上的指触部分,用以控制杠杆装置。

Legato (总)连奏

圆滑连贯以及持续的方式演奏或演唱,与断奏---STACCATO相对。

Leitmotiv (德)主导动机

反复出现的主题或其它音乐原素(尤其是华格纳的歌剧),显示出一个特定的乐思、感情或角色。

Libretto (意)歌词/剧本

原意是小册子,指歌剧或受难曲、神剧等大型声乐作品的唱词本。

Lied (德)歌曲

德文艺术歌曲,尤其指以钢琴伴奏、由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创作的歌曲。

Msdrigal 牧歌

为独唱人声或合唱团写作的声乐作品,通常没有乐器伴奏,常使用世俗歌词,,并与爱情有关。这是十四至十七世纪之间的一种重要曲式,和教会的经文相对。蒙特威尔第是最重要的牧歌作曲家之一。

March 进行曲

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是二拍子或四拍子的短曲,进行曲可以是缓慢、送葬般的速度也可以是游行般的速度 是快速的军队与马戏团进行速度。曾创作结婚进行曲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孟德尔逊(《仲夏夜之梦》中),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缓慢哀怨的葬礼进行曲也吸引不少作曲家写作: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缓慢乐章、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萧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华格纳(歌剧《诸神的黄昏》中)。其它著名的进行曲出现于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比才的歌剧《卡门》。

Mdlody 旋律

一连串乐音有组织的进行。

Mezzo soprano (意)次女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共15度,其音色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高的女中音近似戏剧女高音,低的女中音近似女低音。

Minuet 小步舞曲

一种源自民间的法国舞曲,3/4拍子,中庸速度。曾在巴洛克时期――BAROQUE,被用于器乐组曲---SUITE与芭蕾舞曲---BALLET。期后古曲乐派的作曲家把它用于奏曲---SONATA,交响曲---SYMPHONY或四重奏――QUARTET中。

Movement 乐章

大型器乐作品(如交响曲---SYMPHONY,奏鸣曲---SONATA,四重奏---QUARTET,组曲---SUITE等)中,自成起讫但不一定独立的段落。

Nocturne夜曲

浪漫时期一简短、缓慢的乐曲,旋律与气氛非常丰富,通常为独奏钢琴而写。作曲家费尔德(Hohn Field)首创夜曲的类型,萧邦则写出最精美的作品。夜曲也曾用于在些大型作品的乐章或段落,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德布西管弦乐团演奏的《三段夜曲》 (《云》、《节日》与《水妖》),以三首交响诗的形式出现,也是同样出色而迷人的音乐。

Opera 歌剧

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演唱加上乐器伴奏的戏剧作品。

在16世纪的意大利宫廷出现的以音乐为主的简单情节剧作是这一类尝试的先锋。1597年佩里所写的《达夫尼》在翡冷翠的一处宫廷花园上演,可惜谱已轶失。佩里在1600年同样根据希腊神话而作的《尤丽迪茜》,是音乐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歌剧。这之后是蒙台威尔第的《奥菲欧》,其中有大量合唱, 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罗马要到1619年才上演第一部歌剧,由蓝迪(Landi)所作的《奥菲克斯之死》。

Operetta 轻歌剧

与浪漫派歌剧相对的一种小开型歌剧体裁。结合了喜歌剧、闹剧以及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对话中采用的方言,充满了市井趣味和价值观的一种歌唱剧,以娱乐性为重点。最好的第一批轻歌剧出现在1850年代的奥芬巴赫手中,其后小约翰史特劳斯再领风骚,这位圆舞曲大王写了16部轻歌剧,其中的《蝙蝠》堪称一绝,加上圆舞曲的节奏,是极少数可以超出地域限制的异数。步其后尘的有赖哈,以《风流寡妇》为首的连作品在本世纪初再次造成轰动效应。英国的乔伯与苏利文也合作了一欢快诙谐的作品,在英联邦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Opus (拉)作品编号

作曲家用以按创作年代之先后表明作品的号数,略写这OP(或众数OPP)。

Oratorio 神剧

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曲、用合唱、独唱与乐队在教堂或者乐厅演出。

Orchestra 管弦乐团

十二至十五件乐器以上的合奏团(低于这个数目便是室乐团)。结合管乐器、弦乐器与敲击乐器的管弦乐,木管乐(1或2长笛,2双簧管,2巴松管)、铜管乐(2法国号、2小号)和2定音鼓。单簧管于十八时加入。管弦乐团于十九世纪时扩充,除了在故有的乐器中增多数目,也加进了一些新的乐器。

Overture 序曲

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芭蕾舞剧---BALLET及其他大型作品的器乐前奏。在巴洛克音乐中,序曲也是组曲第一乐章名称。浪漫时期发展出的音乐会序曲,是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作品,如孟德尔逊的《海布里地群岛序曲》与白僚士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等。歌剧序曲定出歌剧的气氛或性格,经常使用作品中出现的旋律,但也可以使用独立材料写成。

Pavan/Psvane 孔雀舞曲

一种缓慢、庄严的宫廷舞曲。十七世纪在欧洲特别流行,是舞蹈组曲的重要起点。孔雀舞曲的后面通常接加亚尔德舞曲。十七世纪早期沙因的《音乐宴席》中便出现了孔雀舞曲。

Pizzicato (意)拔奏

指示演奏者以指头拔弦,而不像正常情况时以弓拉弦。

Polka 波尔卡舞曲

快速适中的2/4拍子的民间舞曲,相传约1830年源于波希米亚,史梅塔那曾用于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

Polonaise 波兰舞曲

3/4拍子,中等快速及主要特征是庄重的节奏始终如一。在巴赫(如第一贝兰登堡协奏曲和第二管弦乐组曲)、莫扎特(如钢琴奏鸣曲,K284)、贝多芬、韦伯和舒伯特的作品中都可见到。萧邦作有大量的波兰舞曲,它们成为了波兰民族的象征。另外,这种舞曲亦可于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尤金奥涅金》与穆索斯基的《包里斯弋德诺夫》中找到。

Prelude 前奏曲

在浪漫时期中,前奏曲经常是经常是歌剧的前奏,如比才的《卡门》、华格纳的《罗恩格林》、《崔斯坦与伊索德》及《帕西法尔》等。但在十九世纪中,前奏曲常常是一种独立的乐曲,相当简短,而且不受其它明确形式所限制,和独奏钢琴的关系尤其深。著名的钢琴前奏曲作曲家有萧邦、德布西、拉赫曼尼诺夫、史卡拉宾与萧士托高维契。而前奏曲亦有独立的管弦乐曲出现,如德布西著名的《牧神的午后》。

Prima donna (意)首席女歌手

歌剧演唱中最重要的女歌手,通常是女高音---SOPRANO。现在也泛指一些获得世界性声誉、有自己独特风格、很少或从不受任何歌剧院合约束的女歌手。

Quartet 四重奏

凡四个人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也可用以指当中的四位演出者。常见的四重唱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与男低音组成,著名的歌剧四重唱有威尔第《弄臣》中的《爱情的美丽女儿》与贝多芬《费得里奥》中的《我觉得很奇妙》。在乐器中,由两支小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构成的钢琴四重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与布拉姆斯)。比较少见的四重奏组合,有魏本有小提琴、单簧管、色士风与钢琴写作的四重奏OP22,梅湘的《末日四重奏》则用了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

Quintet 五重奏

为五个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著名的歌剧五重唱于华格纳的《纽伦堡名歌手》与莫扎特的《魔笛》。

Recitative 宣叙调

以歌唱方式叙事或说话的一种音乐形态。宣叙调的文句最为重要,音乐(旋律、节奏)则附属其下、常出现于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等所有大型声乐作品之中。如果宣叙调只由附带的和弦伴奏(如以古键琴伴奏),便叫作《干宣叙调》。若由许多乐器或乐团以更富旋律性的风格伴奏便成为《伴奏宣叙调》。在歌剧中,宣狁调之后通常出现咏叹调---ARIA或合奏。

Rhapsody 狂想曲

19世纪和20世纪初带有英雄气慨,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自由曲式器乐曲。

Rhythm 节奏

音乐在时间上组织。乐曲中的短句、乐句、乐段或整个乐章的节奏气氛。例如莫扎特《D小调钢琴奏鸣曲》(K466)的第二乐章,贝多芬的《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

Romantic 浪漫时期

指1791至1910年间,此时期的音乐情感之表达甚为重要。广义来说,从古曲时期到浪漫时期的转变,可说是从保守至自由,从抽象到诗意的重点转移。在音乐风格与技术上,浪漫时期的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管弦乐队也为之扩大,钢琴作品的音域与音量也增大。这段乐期的重要作曲众多,如贝多芬、萧邦、李斯特、华格纳、孟德尔逊、舒曼、舒伯特、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马勒、史特劳斯、西贝琉士、白僚士、普契尼等。

Rondo 回旋曲

一种常用的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题乐段(A)与一段或多段的其它主题乐节(B和C等)轮替出现(ABAC…A),很多奏鸣曲与协奏曲都以回旋曲作终章。回旋 有以独立的乐曲形式出现,如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K511。

Rubato 自由速度

指的控制的灵活速度,有些音符的长度因速度略为减慢或略为加快而有所增减,通常用于浪漫时期的作品,如萧邦的钢琴曲。

Serenade 小夜曲

字面意思即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一种多乐章构成的管弦乐曲,是经常于露天演出的敬礼、庆祝生辰或余兴的音乐。到十九世纪已丧失原来的性格。但这个名词依旧保留,可以用来指一首歌曲、一首情境乐曲或是大型的管弦乐曲。例子有布拉姆斯的两首小夜曲,以及柴可夫斯基与艾尔加的小夜曲。

Solo (意)独奏/独唱

只由一个人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如巴赫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或独唱的咏叹调---―ARIA和宣叙调---RECITATIVE。

Sonata 奏鸣曲

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写的音乐,最早期的奏曲是一个章的对位乐曲。古典时期的键盘奏鸣曲(如C.P.E巴赫、海顿、莫扎特等)通常有两至三个乐章。贝多芬的奏鸣曲通常有三至四个乐章,他为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如舒伯特、韦伯、舒曼、萧邦与布拉姆斯等的奏鸣曲创作立下范本。二十世纪的一些作曲家对奏鸣曲形式则没有作出十分严谨的传统处理。

Soprano 女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1-C3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

Staccato (意)断奏

一种将音符演奏或演唱得短促与分离的演出方式。

Staretta (意)忽然加快速度

在歌剧---OPERA将近结束时加速进行,以加强紧张的气氛。偶尔也用于器乐曲的高潮部分,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终章。

Suite (法)组曲

由系列舞曲其它乐曲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组曲有各种类别:巴洛克舞曲组曲(台巴赫的六首法国组曲、六首英格兰组曲)、浪漫组曲(经常有标题),以及在音乐会上演奏,由芭蕾舞剧、歌剧、舞台配乐等大型作品的选粹构成的管弦乐组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比才的《卡门》等)。

Symthony 交响曲

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作品。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出来,而在古典时期---CLASSICAL完成确定的曲式。古典交响曲是管弦乐团的奏鸣曲---SONATA,第一乐章是以奏鸣曲式(sonata form)写成的中等快速的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音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以诙谐曲取代,并沿用至今),最后是活泼的终曲,经常是回旋曲式音乐。在海顿与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交响曲的曲式与已达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时期,从贝多芬之后,交响变得更个性化,带有作曲家的一些个人情感(如柴可夫斯基,马勒),但也有人仍力求维持平衡的古典形式(如布拉姆斯)。

Tempo (意)速度

原义为《时间》,即乐曲演绎时应该使用的步速。演绎速度传统上是以意大利文(如Allegro,Andante,Adagio等)在乐曲或乐章的开端部分表示。

Tenor 男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C2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抒情男高音(lyrictenor)、戏剧男高音(dramatic tenor)。

Theme (希)主题

乐曲结构的实体,由若干音符组成,通常具有旋律性,是乐曲的主要乐思或几个主要乐思之一。

Toccata 触技曲

意大利原文是《碰触》的意思,是一种以表现弹奏者《碰触》或技巧能力的演奏,而非演唱曲。触技曲是特别为键盘乐器而写,在巴洛克时期中,触技曲是一种带有赋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风琴或古键琴乐曲。触技曲通常分为数个乐段,每乐段中贯通一个乐思。

Trio 三重奏

为三个乐器或歌唱声部写作的乐曲。

三个演奏者构成的团体。

诙谐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

Variations 变奏曲

变奏曲作品的出发点,是一段会在系列变奏中以不同模式出现的旋律或主题---―THEME这旋律或主题每次重新出现时都会相续作出变化,变奏的技巧包括装饰、移调、转位、逆行、节奏修饰、改变和声等。

Vocalise 练声曲

没有歌词的声乐作品。

Voice 人声、声部

人声,可以依音域与音色分为六类,从高到低分别是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 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E与男低音---BASS。

对位作品中的其中一部分,也叫作声部。

Waltz 圆舞曲(华尔兹舞曲)

三拍子的舞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晚期,由古老的德意志舞曲发展而成。这种舞曲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为受欢迎的舞会乐曲。主要归功于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和约翰.史特劳斯,以及后者之子小约翰.史特劳斯――著名《蓝色多瑙河》的作者。舒伯特、韦伯、萧邦、布拉姆斯也写过成套的钢琴圆舞曲。圆舞曲出现于芭蕾舞剧的例子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与《胡桃夹子》,亦曾出现于歌剧中,如理查.史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和《阿拉贝拉》。

1、Luobin Wang [中] 王洛宾 1913-1996

2 Zuqiang Wu [中] 吴祖强 1927-

3 Zhanhao He [中] 何占豪 l933-

4 Gang Chen [中] 陈钢 1935-

5 Guangnan Shi [中] 施光南 l940-1990

6 Joseph Haydn [奥] 海顿 1732-1809

7 WAMozart [奥] 莫扎特 1756-1791

8 Franz Schubert [奥] 舒伯特 l797-1828

9 Johann Strauss[奥] 施特劳斯(小) 1825-1899

10 Gustav Mahler [奥] 马勒 1860-1911

11 Chopin,Frederic [波] 肖邦 1810-1849

12 Fritz Kreisler [奥-美] 克莱斯勒 1875-1962

13 Johann Pachelbel [德] 帕赫尔贝尔 1653-1706

14 GFHandel [德-英] 亨德尔 1685-1759

15 JSBach [德] JS巴赫 1685-1750

16 LVBeethoven [德] 贝多芬 1770-1827

17 PITchaikovsky[俄]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18 Carl Weber [德] 韦伯 1786-1826 098%

19 Felix Mendelssohn [德] 门德尔松 1809-1847

20 Robert Schumann [德] 舒曼 1810-1856

21 Johannes Brahms [德] 勃拉姆斯 1833-1897

22 Max Bruch [德] 布鲁赫 1838-1920

23 Rachmaninoff [俄-美] 拉赫曼尼诺夫 1873-1943

24 Leonard Bernstein [美] 伯恩斯坦 1918-1990

25 John Williams [美] 约翰·威廉姆斯 1932-

26 Hector Berlioz [法] 柏辽兹 1803-1869

27 Camille Saint-Sans [法] 圣-桑 l835-1921

28 Georges Bizet [法] 比才 1838-1875

29 Jules Massenet [法] 马斯奈 1842-1912

30 Claude Debussy [法] 德彪西 1862-1918

31 Maurice Ravel [法] 拉威尔 l875-1937

32 Nicolo Paganini [意] 帕格尼尼 1782-1840

33 Gioacchino Rossini [意] 罗西尼 1792-1868

34 Antonin Dvorák [捷] 德沃夏克 1841-1904

35 Dmitri Shostakovich [苏]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36 Jean Sibelius [芬] 西贝柳斯 1865-1957

37 Liszt,Franz [匈] 李斯特 l811-1886

不是我选择了此生一个流浪歌手,抱着一把电吉他,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唱着一首叫不出名字的

歌曲。  一曲罢了。他说:“我六岁的时候知道自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无法治愈。妈妈

告诉我,以后不能太悲伤,也不能太高兴,因为不论是悲伤还是高兴,都会刺激心脏。”  他笑

了,是那种淡得像水一样的微笑。  “但是,我还是想做一些努力,为自己筹一些钱,希望能到

上海或者北京的大医院去治疗……”  他的歌唱得挺好,人围得越来越多,给的钱也越来越多。

有一个人挤进人群,看了看流浪歌手,大声对他说:“骗人的吧,街头像你这样的人多的是,谁

知道你有没有心脏病?”  流浪歌手的脸抽搐了一下,又浅浅地笑了。  他说:“不是我选择了

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在场的人并没有听懂,但我听懂了,非常震惊于这样的话是从一个

流浪歌手那里听到的。  这是一种旷世的淡然情感。命运之潮非常强大,许多时候并非人力所能

扭转,“认命”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这样笑对人

生,才能把苦难放下,有责任地去面对多舛的命运。

24部**,24句话,24个哲理 2008-10-31 19:38 | (分类:默认分类)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 只要自己不放弃, 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 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 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艰苦的抗争,于是, 他用了19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诗式**《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著,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国上流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阿拉伯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裸露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星星在哪里都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它们。

——《玻璃樽》

浪漫的故事似乎总是那样的透明。漂亮的姑娘阿不从小便生活在台湾的一个小渔村中,阿不从小到大脑子中总是充满着幻想,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并永远生活在一起。一天在海边散步的阿不突然发现了一个被海浪卷到海滩上的玻璃樽。好奇的阿不捡起了这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玻璃樽,樽中有一张写着“我很寂寞,你呢?”的纸条,在纸条的下面还留着发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阿不认定这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写给她的,她毅然决定孤身一人前往大海对岸的香港寻找她的白马王子……影片让一种希望贯穿着始终,那是一种带着感恩而生活的心才能发现的美。就像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汤姆李琼斯让威尔斯密斯考虑是否要加入MIIB时 说:“一千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五百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而十五分钟前你认为地球上只有人类……”

——《黑超特警队》

犹太民族有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黑超特警队》是一部讲述捍卫地球安全的秘密特警,与企图引发宇宙大战的邪恶外星人抗争的科幻动作片。片中千奇百变的外星人和超眩拉风的武器装备让人耳目一新。故事的主人翁是两名{黑超特警组}的成员汤姆李琼斯的老鸟形象与威尔斯密斯的鬼马也恰成鲜明对比,在影片中,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竟来自于那只八哥犬,它说:“你们人类呀,为什么总是要以大小来决定它的容量呢?”看来,人是不可能研究自己的思维的,需要一种比人更高级的动物才能研究,就象人研究猪一样。

都市求生法则第一条——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恶似乎一直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的主流。在**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被那个高深莫测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仿佛一道蛛网暗示着观众:它是承载宿命的罪与罚。在自私、贪婪、充满欲望的大都市里,上帝曾发动过洪水来洗涤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罪犯却似乎只想用鲜血来召唤那宿命的审判。

据说,“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教父》

冷静的法则与狂热的欲望似乎永远都是孪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规则”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地借此形式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教父却似乎是可以自由游走其间的骇客,只需要用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就可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病毒。规则在他们的手中只是用来束缚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终目的。他们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以弥补法律在自由社会下的不足。

维托科利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以宗教为掩护的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维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动声色地来贯彻他的主义。

道德似乎在这里变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天堂**院》

这是一部温情的**,每个画面都可以带你在记忆里翻山越岭。

一位母亲正因远方的儿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离家的儿子现已是罗马著名的导演。儿子回来了,他是来参加老放映员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礼的。

在他的童年时代,村民们都喜欢到镇上的“天堂**院”里看**。慢慢的,还是小男孩的也与老放映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小男孩在一场胶片引起的火灾中救了老放映员,老放映员的眼睛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当上了放映员。后来男孩长大了,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结果女孩与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员的劝告,远走他乡。

三十年后,成名的Salvatore回来参加老放映员的葬礼。老放映员给他留了一份礼物,那是当初被镇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每一场吻戏,每一场吻戏如走马灯般在宽大的银幕上跳跃着。Salvatore沉吟无语,他那些生命中曾经懵懂的时光,在一次次重温中闪回。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延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这样的家伙面前丢脸……

——《猜火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如果说何勇的高亢是一种醒着的痛,那么马克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被麻醉后的苏醒。

这是一场酝酿于青春期的暴动,一种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愿意回家,只愿在冷冷的街灯下孤独游荡的叛逆。

这**仿佛有一种呼喊,要么砸碎这万恶的社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要么完全的融入其中,当一个随波逐流的傻蛋。

他们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钞票去咒骂周遭的一切,你也说不清他们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土豆”说:“时装在变,音乐在变,迷幻药在变,一切都在变。”

马克终于“醒悟”,在出卖朋友后,大笑着扑入那个他曾经鄙视的世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也许是一次结束,但影片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当马克钻进那个肮脏的抽水马桶,一个新的世界就已经诞生了。

这世上只有两种人:骗人的和被骗的

——《不夜城》

刘健一是这夜色里,霓虹灯下最悲情的背影。你看不到他的脸,只能看到他脑后垂下的马尾,和他那身笔挺的皮衣,那拖在歌舞伎町街头上长长的影子。作为一个黑社会,他似乎注定了要孤独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中日混血的身份让他不能被两个族群所接受,他只能如独狼般在命运的交叉线上游荡。

夏美的出现让建一冷漠的个性有了些许的转变,两个人似乎终于在冷漠的空气里找到了可以温暖身体的理由,但残酷的宿命却早就注定了要把他们狠狠的玩弄!在那忽明忽暗的歌舞伎町,“自己就像一只蝙蝠,没有感觉,四处乱撞。”刘健一这样说。

在这片茫茫如沙漠般空虚的城,他注定是一个不被祝福的生命,他是一颗凄凄冷冷的孤星,他是一棵不能停留飞鸟的仙人掌。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盗火线》

警察与贼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而他就是一个警察,他就是一个贼。他说:我不能任由你们纵横霸道我终将为你们送葬。他说:我一定等到最后。

两个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温暖的。

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伤心的城市里展开追逐的游戏,天生注定他们就背负了不同的使命,这让他们只能各走各的,然后决一死战。

**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变成诱饵,当基斯看见阁楼妻子,他的爱人却含着泪摆了摆手让他赶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种放不下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

有一种男人,宁可忍耐野火把心烧焦,也不会让火星溅到情人的发梢。

有一种男人,心里藏着一个重洋,流出来,却只有两颗泪珠!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爱玛》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爱玛》是英国与美国1996年联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爱玛•伍德豪斯这一漂亮、聪明、性格开朗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并充作穿线人物,通过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但什么是爱情呢?在一部瑞典**中,有两个男人互相谈论女人,A对B说:别傻了,她们根本不需要爱,她们需要的只是重视,独一无二的重视。大仲马曾说,其实世界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死去的人不会欺骗我们。

牵着你的手,就像左手牵右手。

——冯小刚《一声叹息》

“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没贼胆,等有了贼心和贼胆,贼又没了。”这部关于婚外情的**是这样阐述那种有点小钱的中年男人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我对你和女儿的是另一种感情,晚上睡觉的时候摸着你的手,就象摸自己的手,但要是锯掉你们的手,就象锯自己一样,疼。……我是爱她的。你们是两种不同的爱,谁也不可以代替谁…”

当这个中年男人最后终于踉踉跄跄的回到家中,一切亦如片子开场的引子说得那样“有时候开场上演的明明是一部喜剧却以悲剧收场,只是无论上演的是喜剧还是悲剧或是闹剧,最后也只有一声叹息,用驻心底。”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勇敢的心》

事实证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学家们精心编纂的字眼或者君主们大发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对于无产者来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绘了压迫与自由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这种对抗大多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结构的矛盾。

对于一个努力来说,自由的含义也许仅仅意味着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挞,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华莱士其实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人权”,哪怕流干鲜血。这种精神令人敬畏。但时代的先行者们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几百年后的变迁,因为醒来得太早,他们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条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发现地球是圆的。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意义就在于,虽然注定失败,但毕竟触痛了那根神经。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霸王别姬》

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了别人而活。似乎已经成了自私与无私的界限。而事实上,大多看上去正确的真理其实却充满了谬误。《霸王别姬》是一段关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纪录,这纪录虽然有着几分的不真切,但是却足以成为历史的外延。一场是戏里的《霸王别姬》,一场是戏外的《霸王别姬》。它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若是真的只唱好一出戏,其实也真的不容易。在**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力量在强大的历史进程里的卑微,甚至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历史就如同一驾横冲直撞的马车,注定只有少数人可以驾驭它,而大多数乘客能做的只是抓紧车辕,不至于被甩到车外。

那些年代、事件、人物,鲜活得如一个个字正腔圆的唱腔,于生旦净末丑中演绎着那轮回其间的曲目讨无聊看客的一二声喝彩……

关全发说:讲这出戏,是里边有个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苍蝇》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曾该片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据说镇压斯巴达克斯的大奴隶主苏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在他的《希腊名人比较列传》中说,年轻时的苏拉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笑容,极富同情心,常常会因为同情而潸然泪下。然而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残酷无情。尽管他以权力和荣誉会败坏人性为由谴责过分地占有权力和荣誉,但是他并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欲和荣誉感,而是拼命地去追求。他不仅使自己在追求权力荣誉时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也使他的竞争者们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尔说,政治使人变得罪恶。

“人要是没有了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少林足球》

周星驰的**始终都有种自强不息的草根精神,而生活中的挫折在他的**里更如同一场太上老君炼丹炉的磨练,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彻底踹翻那三昧真火的考验。《少林足球》中从失落的六位师兄弟,到被生活遗弃的黄金右脚,都必要经过身心的凌辱,才能提升归位。这种锻炼比“张良拾履”那种冲击尊严的考验更甚,因为它往往来得更残酷,也更直接,而这就是生活。

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

——《东邪西毒》

王家卫说它的**《东邪西毒》是鸦片,而更让人心悸的则是它那个带着有点看尽沧桑的味道的英文名字《时间的灰烬》。

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叠中,故事里的每一句对白都似乎经过了千百次的锻打。在大沙漠的包裹下,那种空洞而苍凉的画外音,常常能让人神游天外。在这里,没有绝对的爱,也没有绝对的恨,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空幻、迷离、心碎。它似乎想要说的是,就算是再惊天动地的故事,再荡气回肠的人生,其实到最后也只是一场大梦而已。

拒绝与不拒绝,全在一念之间。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怜的75,但阿甘脑袋里的世界却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国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着便竭尽全力。他周游着历史,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见证着一切,自己也变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他就如一片羽毛,飞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很少回头来估计自己的损失,对于他的人生,也许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永不停止尝试!”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堕落天使》

杀手将在明天死去,爱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堕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世界没有你真正要的坚持。

生活就像我们上小学时候的算术题:有一个水池N立方米,进水管每小时进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请问什么时候水池是满的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生活。成年以后的你就会明白,进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体验,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这个水池永远不会注满,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里面是空虚、挣扎与茫然。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不开心,就算长生不老也没用,开心,就算只能活几天也足够!

——《大话西游》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一种黑色的经典,其中夹杂的爱情悲剧更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得的童话。张爱玲在她的文章里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至尊宝的生命也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妖精,一个是神仙。一个叫白晶晶,一个叫紫霞。而这种开心是什么呢?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她。 《尼罗河上的惨案》,大侦探波洛在结尾所说。

你们都知道我的性格,我喜欢西逛逛,东逛逛,我喜欢流浪,其实爱一个人并不是要跟她一辈子的,我喜欢花,难道我摘下来你让我闻闻,我喜欢风,难道你让风停下来,我喜欢云,难道你就让云罩着我,我喜欢海,难道我去跳海

——阿海《纵横四海》

爱一个人就是给她以应有的自由。张国荣,周润发和钟楚红联手演绎的这部经典之作有着很多耐人回味的地方,在**的开头,盗画成功后三个大盗在车上的相视而笑就已经说明了这将是一个浪漫的开始。

你中意的人,就像你手里握的一只小鸟,抓的松,怕他飞走;抓得紧,他却可能窒息而死。**《夕阳天使》中有着一句与之异曲同工的对白。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

中产阶级的莱斯特伯哈姆已经活不到一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

他就着在那个繁华的美国,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市郊,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该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象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没有成就,他厌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刚做完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珍妮和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好象又重新的复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幻想中,事态逐渐地向着十分有趣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幻想而变得有意义,但起码它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可能不,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吗?是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

——《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矶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终日奔走于生死之间,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天,他来到一家医院,可惜他来晚了一步,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已死在了手术台上。主刀大夫玛吉•瑞丝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决定留下来帮助玛吉战胜精神上的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美丽的玛吉。为了能真实地接触到玛吉,他冒险使自己显了形。

天使的爱也许更带着几分人世间所未有的纯净,而塞思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凡人的世界。面对着无法割舍的对玛吉的爱,为了能与玛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身份,堕落于人间,从此做一个凡人。这对于他来说也许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愿望,但是在愿望与付出之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对于天使的爱情,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于是变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6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