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所述学生是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是个问题家庭,这个案例也是如此。学生已经是初中生,也是最叛逆的阶段,成了这个样子要想完全改变确实很难。但是,无论从学生自身出发,还是从班级来看,这个学生都值得班主任认真对待,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班级的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此类学生。
我的班主任生涯中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学生,虽然没有此案例这么恶劣,并且是个高中生,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个学生也是缺少父母管教,整个高中三年都是在打架、谈朋友、吃喝玩乐中度过,直到高三最后阶段,他二叔多次找他交谈,取得了他的信任,让他意识到那样下去自己会成为社会混混,他也意志要改变自己,因此离开原来的生活学习环境,到济源一中来补习。由此他慢慢改变了人生轨迹,与之前整日打架玩乐的朋友们渐行渐远,最终考上了较理想大学。
对于案例中的学生,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学生工作。
第一,防。这个防字,主要是预防的意思,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对班级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预防学生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恶化。
从案例叙述的内容看,此学生说谎成性,随口就来,思想品质也有问题,骗多名女孩子去开房还拍照片,并且把照片给别人看,经常游走于网吧、歌厅,到处借钱不还,还放高利贷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对上初中生的身份,给人感觉十分扎眼,此学生对班级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因此班主任必须要预防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此学生还是初中生,从他平时的表现来看也还带些幼稚,一些行为可能存在较大的模仿性,因此还具有较强可塑性,班主任应该做些工作预防他真的变成社会的破坏者。
第二,感。指得是感化,通过关心和帮助来感化他。此学生虽然有种种恶行,但也并非完全不明是非,更多的是叛逆期走上了斜路,想以此来展示自己所谓的个性。
从成长过程来看,学生自小跟奶奶长大,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理,由此学生内心是缺少关爱的和关注的。从内心来看,他是非常自卑的,他的种种特别行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以此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真诚的关心去争取他的认可和信任,由此打开进一步真诚交流的大门。
从案例中学生记恨班主任处理他与班长的冲突事件来看,对于班主任对待他的态度他是特别敏感的,而班主任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也失去了一次取得他信任的好机会,反而成为以后管理的一个绊脚石。可见,对于特别学生,特别的教育机会是多么重要,班主任一定要有足够的敏感性,要通过好的机会去感化他,创造好的机会去争取他的信任。
同时,通过感化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会让学生因为对班主任的信任而觉得不应该随意破坏班级,这样也会减少对班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他的转变直接产生正面影响。
第三,引。指得是引导,通过正面或侧面的引导,使学生逐步走上正确的轨道。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正面形象的内心冲动,谁都不想一辈子都是小混混,所以问题学生也是有很大可能走向正路的,这里需要一个合适的引路人。之前我遇到的那个学生的关键引路人是他二叔,案例中这个学生的关键引路人需要班主任帮他寻找,同时班主任也是充当这一角色的良好人选。
第四,借力。除了寻找引路人和当好引路人外,还应当借助多方面的外力来帮助他。适当的引路人是重要的外力,还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人物,比如名人、明星或亲属来进行引导。如果是正面人物,可以当成榜样来引导学生;如果是反而人物,则可以通过分析人物来进行反面引导。
在获取学生信任和找好引路人的基础上,还要认识到改变这个学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可以帮他树立一个个阶段性小目标来引导他慢慢转变。与此学生的交流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真诚,并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真心帮助他。
最后,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的管理有诸多掣肘,首先想到的是要自保。但此类学生很容易发展成为社会破坏力量,作为班主任必须足够重视,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帮他们一把,我们的工作使他们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平凡教师的伟大一面。
互相道歉,劝解。
处理这种问题是需要技巧的。主要要看是因为什么而发生了争吵,争吵的双方有一方或许是正确的,不妨都派出自己班级大家都信服的人来做代表,小事情会很容易解决。
学生发生争吵,老师先是让两人站到讲台上罚站,但是两个人向两边扭着头,完全没有和解的意思。接下来老师让两人手拉手,在同学们的欢呼下,两个刚刚争吵的同学无奈地将手拉在一起,面目表情十分尴尬,但比之前互看两相厌的表情略有缓和。可能老师觉得这药劲还不够强烈,所以干脆要求两人十指相扣,在老师的迷之微笑,同学们的揶揄笑闹下,两个学生不好意思的一笑泯恩仇。
2019年5月10日,上饶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学生家长刺死女儿男同学的案件。事件经过如下:
上饶市第五小学的一个女孩,一年来长期遭受到同桌男同学的欺凌。女孩告诉了父母,其父母几次与男同学沟通无效,后与男同学父母沟通后,事情也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于是女孩父亲与5月9日学校上课期间冲进教室,拿刀杀死了女孩的同桌。
这是一个谁都难以接受的悲剧。
可怕的是,由于校园欺凌而导致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
那么怎样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她的观念令人耳目一新。
在《开讲啦》节目现场,有人向李玫瑾教授提问:“如果你的小孩有一天跑过来跟你说我的同学欺负我,他们打我’,你会不会跟他说‘打回去’呢?”李教授肯定地回答:“打回去,我支持你。”她解释说:“在中国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我反省,这反而纵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李教授鼓励孩子要进行体育锻炼,她说:“有运动就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别人欺负。”
作为一个当了三十年初中班主任的我,非常认可李教授的观点。
对于班级霸凌事件,班主任可以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一年秋天,我担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
刚开学两周,我得知,班里有个叫小海的同学总是被几个调皮的孩子欺负。
我有些纳闷,小海学习成绩不错,长得也比一般孩子高,印象中他遵守纪律也热爱劳动,这样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比较受同学的欢迎,怎么会一直被欺负呢?
但小海被欺负的场景几乎每天上演。
间操后,男生A抢走了小海头上的帽子,小海追着想要回帽子,A却把帽子扔给了B,小海又去追B……就这样帽子在教室传来传去,小海很生气却无计可施。
上课时,小海的座位下边有一堆纸片。经班长调查,是那几个淘气鬼故意把垃圾扔到小海座位下面的。
但小海从来没有向我说过这些事儿。
为了整顿班风,我在班会上宣讲了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案例,学生讨论后,制定了相应的班规。
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明辨是非,但我知道要彻底解决班级欺凌问题,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我把小海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小海说:“他们说是和我闹着玩的。”
“你认为是在闹着玩吗?”我追问。
小海不回答,我从他的眼中看出了委屈和无奈。
“如果你不愿意同学们这样对待你,你要勇敢地说“不”,要告诉他们你不允许这样。”我建议小海,“下次谁敢再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解决问题的。”
我又把那几个男生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也一致回答:“我们就是开开玩笑,闹着玩的。”
“假如其他同学与你们这样玩,你们愿意吗?”几个同学都低下了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和同学再开这样过分的玩笑。”我警告那几个爱欺负小海的学生。
我又与几位相关的家长沟通了这件事儿,家长都十分配合。
我给小海家长的建议是 ,一要让孩子锻炼身体,最好能够练练拳击什么的;二要在受欺负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要鼓励孩子在班里多交几个好朋友,这样可以得到舆论支持,最起码保证有人及时向老师报告;三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但要把握“适度”二字。
我对另外几位家长的要求是, 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欺凌行为的恶劣后果,养成尊重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好习惯。
这次谈话以后,那几个欺负小海的男生有所收敛,但过了一阵儿又故态复萌了。
一天下午放学后,那几个捣蛋鬼又一次把小海压在座位上你一拳他一脚的开始了,小海一反往日的逆来顺受,死死地抓住挑头的那个同学的头发不松手,其他两个同学抓着小海的胳膊想迫使小海放手,小海就是不放。
当我随着班长走进教室的时候,小海才放了手。我一看,小海的手里竟然有一小绺拔下来的头发。
我把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写了事情的经过和各自的认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那几个同学先向小海道歉,小海也向被抓了头发的同学道了歉。他们握手言和了。
后来,一直到初三毕业,再没有人敢欺负小海了。
小海被欺负这个事件告诉我们, 校园里,被欺负的同学不是长得瘦小的,也不是学习不好的,往往是那些性格比较懦弱的又没什么好朋友的同学。这样的同学,面对欺凌不能有效反抗,又不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从而助长了欺凌者内心的“恶”,他们会一步步地变本加厉的。而一旦被欺凌者无所畏惧地反抗了,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年少时,有的学生不能保护自己,这就需要班主任的高度关注。
班主任要利用班会引导班级的舆论导向,要对相关学生做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要通过与各方及时有效的沟通,把欺凌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
多年班主任的经历告诉我, 欺凌事件每个新班刚开始几乎都有,班主任绝不能“民不告官不究”坐视不管,一定要察微洞幽,主动出击,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班级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班主任就会在短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向上的班级成员是良好班集体的体现,只有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才能明辨是非,从善如流,拥有良好的品德。可以说,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班级欺凌事件近乎绝迹。
我当班主任的经历告诉我,对于班主任来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比问题成为星火燎原之势后再去解决,既省力气效果又好。
要把班级欺凌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单靠班主任不行,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在欺凌事件中,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果教育孩子讲文明有修养,孩子就不会去欺负同学,欺凌事件就不会发生;如果被欺凌者不是那么无底线地隐忍,能够及时地告诉老师或家长,那么欺凌事件就能及时解决。
但孩子千差万别,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欺凌事件发生后,家长由于角色不同,反应往往也各不相同。
事不关己的家长会认为,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乃是小事一桩;加害孩子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批评批评就行了,至于大动干戈吗?而被欺孩子的家长,那火可就大了,有能理智解决问题的也有拿刀取命的。
有一年,我的班里期中考试后进来一个插班生张盼盼。
张盼盼进班不到一个礼拜,已经打哭过好几个同学,还给好几个同学要过钱,后来他专门欺负张乐。
这样的孩子往往带有极强的“杀伤力"和隐蔽性,在张盼盼的威胁下,那些被欺负的同学不敢告诉我,也不敢告诉家长。
没过几天,张盼盼又要钱,张乐不给,张盼盼不但扇了张乐几个耳光,还拿烟头在张乐的胳膊上烫了好几下。
被烟头烧伤的张乐在家长的追问下,才道出实情。家长一听火冒三丈,半夜给我打电话要求解决此事。
我答应第二天十点解决问题,并微信通知了张盼盼家长。
第二天我七点钟到校,利用早读时间把张盼盼和张乐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
没想到,张乐父亲闯进办公室,径直走到张盼盼身边,问:“你是张盼盼?”
我赶忙说:“请你先坐下,我问清情况再解决问题好吗?”
说时迟那时快,张乐家长手拿点着的香烟火直接按到了张盼盼的胳膊上,咬牙切齿地说:“我烫死你,我让你再欺负人……”
“你不能这样……”我一边语无伦次,一边本能地把张盼盼拉到我身后。
幸亏当时办公室的一位男老师把张乐家长强行推到了门外。
后来学校政教处解决了此事。
直到现在,我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有些后怕。假如当初张乐家长手里拿的是一把刀呢?我不敢想象。
我能够理解张乐家长的愤怒,但我实在不能苟同他的做法。
孩子被欺,他心疼孩子保护孩子这是对的;能及时与老师沟通,要求追究张盼盼的责任也是对的;但他“以暴制暴”私自伤害张盼盼的行为却是非常错误的 。
张乐的家长与上饶五小杀人的家长一样,都在孩子被欺后怒发冲冠而且不计后果。
我们不能预测被欺凌孩子的家长是什么人,他在盛怒之下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只能防患于未然,郑重地提醒每个家长尽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负同学,这既是尊重同学,也是在保全自己。
万一自己的熊孩子对同学实施了暴力,一定要第一时间真诚地道歉,积极地与老师与对方家长沟通,真正地解决问题 。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责无旁贷。
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能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共同努力携手合作,把校园霸凌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还孩子们一片净土。
类似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试题在课堂上,小明把前面同学的板凳抽走导致前面同学摔倒,两个同学打了起来。作为老师,你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上课期间,小明把前面同学的凳子抽走,导致前排同学无辜摔倒,双方打了起来。作
为老师,我会及时处理,积极引导。
首先,立即制止同学打架,稳定课堂纪律。我会大声喊话,并跑下讲台迅速将两个同
学分开,使双方冷静下来。我会观察是否有同学受伤,并立刻处理。分开后,我会简单询
问原因,并对双方进行劝说,批评调皮的小明,也会批评先动手的同学。同时,我也会让其他的同学不要围观,叮嘱他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其次,继续上课。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冲突,我会将两个同学的位臵暂时分开,并继续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期间,我也会随时留意两个同学的听课状态,并通过提问等方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再次,谈话教育。下课后,我会找到小明,询问小明为什么抽走同学凳子。并告知小明此种行为会导致彼此间矛盾的激化,即使开玩笑也要注意场合、把握尺度,鼓励他向同学赔礼道歉。同时,我还会对小明前排的同学进行引导,告诉他小明开玩笑的尺度确实有些大,但上课打架是不对的行为,希望他能原谅小明,以后遵守课堂秩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