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地上哭闹撒泼?李玫瑾教授:哪几个方法让你不打不骂轻松应对?

孩子躺地上哭闹撒泼?李玫瑾教授:哪几个方法让你不打不骂轻松应对?,第1张

孩子躺地上哭闹撒泼?李玫瑾教授:哪几个方法让你不打不骂轻松应对?

我不知道你以前是用哪种方法来面对孩子哭闹问题的啊?可是无论你是用哪种方法,我都要很残酷地告诉你:你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三种作法不论是使用的哪一种都是会给孩子的心态留有非常大的损害,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的身上许多的难题都会慢慢显现出来。著名心理学教授钱铭怡,在《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提到:爸妈的消极学习会直接关系儿女之后的个性。

科学研究中指出:常常遭到责骂的孩子的个性:难除,冷酷无情,残酷,单独或怯弱的,自信心不足、自尊,盲目从众,不守信用这些。我坚信这一定不是大伙儿想要看见的结论。那么面对孩子哭闹的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心理学专家李玫瑾专家教授一直强调:孩子3岁以后,有些时候的又哭又闹都是有一定目的性,因此在孩子6岁以前父母要会说“不”,却不是靠责骂来让孩妥协。李玫瑾专家教授分享一个方法,非常简单合理,只需4步,使你不打不骂从容应对孩子哭闹问题。

要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步:把孩子迅速抱离当场有些时候孩子会到某一情景或是条件下,由于自己的要求并没有获得满足而又哭又闹。例如,在超市里边孩子看见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含泪规定一定让家长们买为自己。父母一再跟孩子表述说家里已经有不少相似的玩具了,可孩子仍然不闻不问地大吵大闹,这个时候父母最好是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快速把孩子抱离当场。

第二步:给孩子找一个安全自然环境让孩子来宣泄情绪把孩子抱离当场以后,孩子不容易立刻终止抽泣,而且还会由于想要的东西无法得到而心态更加奔溃,这些都很有可能的。那无论孩子如何对自己的,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便是给孩子找一个安全自然环境,例如家里卧房,十分安全,给孩子提供一个室内空间让孩子来宣泄情绪。这一以前我们都共享了好多次,心态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最先见到孩子情绪的,随后协助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情绪,而且找寻适宜的排解情绪的途径。

第三步:一对一对孩子开展教导把孩子放在一个安全自然环境里边以后呢,父母不要走开,不必纵容孩子一个人独立待着,由于孩子年纪还小,因此这个时候家里要有一位父母的方式对孩子开展一对一的教导。但这个教导并不是说你去说服教育,并不是去和孩子讲理,也不是责骂孩子,反而是跟孩子处在同一个地方,清静地接着孩子。想让孩子了解,我并不是不要你,也不是不爱了,我就是先陪在你身边,使你直接把情绪处理好。

第四步:坚持不懈心态,同时对孩子作出抚慰前三步做完后,还是还是会又哭又闹,这一没什么问题,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能心软,一定要坚持心态,刚刚我们所说的那一个玩具,不要买便是不要买。可是这个时候孩子哭了很久了你能给孩子一点爱和抚慰,怎样做?给孩子拿条洁净的纯棉毛巾让孩子擦把脸,痛哭这么久的,孩子也难受呀。有可能会这个时候孩子看见你逐渐关注他了,就觉得你心软了,很有可能自己的目标要变成,这个你仍然要和孩子注重:还哭吗?要哭就接着哭。

现在的孩子有爸爸妈妈爱,姥姥姥爷疼,爷爷奶奶宠,有什么要求,只要手一指,嘴巴一动,就能够得到满足。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为,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大哭大闹不算,还会摔东西,躺在地上打滚,甚至是打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不能因为心软败下阵来。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地提出要好吃的东西、新玩具,稍不满足就大发脾气呢?这是因为孩子心里清楚:只要我哭闹,父母就一定满足我。这个方法是他屡试不爽得出来的结论,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哭闹,直至达到目的。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应该在考虑其可行性,认为有必要满足的就满足孩子,否则要态度坚决地告诉孩子“NO”,即便是孩子哭闹不止,纠缠不休,父母都要挺住,不能看孩子哭得伤心就放弃了,这只会强化孩子的行为,助长他的嚣张气焰。

其次,父母在对孩子要言而有信。在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很多父母常用的一招“灭火法”就是给孩子许愿,“听话,乖一点,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园玩。”“你要是乖乖地吃饭,爸爸就给你买新衣服”等。然而,在平息了孩子的怒火之后,父母的这些许愿却很难兑现,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说:“你们大人说话从来都不算数。”父母都无法做到言出必行,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先做到呢?

第三,热处理不如冷处理。有些家长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往往以武力压制,你脾气大,我比你脾气还大,一场“战斗”下来,常常是家长和孩子都累得够呛,效果却甚微。其实,与其这样大动干戈,倒不如置之不理,来一个冷处理,孩子看到发脾气没人理会,自然会觉得没意思,平息了怒火。待孩子的嚣张气焰被削弱了之后,正是父母“乘虚而入”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个技术活,既要掌握技巧,又要掌握火候,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方能成为一个好父母。当宝宝躺地上打滚、耍赖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止宝宝

跟宝宝讲道理,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且告诉他妈妈也会生气,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达不到他想要的结果

第二步:无视宝宝

很多时候,第一步往往是失败的,没关系。如果宝宝不听你的劝,执意要做,这个时候你必须无视他的需求,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让他躺着哭。

第三步:安慰宝宝

等宝宝躺了躺了、哭也哭了、闹也闹了,肯定没什么力气了,这个时候去把他扶起来。温柔的安慰他。也可以用好吃的引诱他一下。不过这个办法最好不要多用,一方面会失灵,另一方面宝宝为了吃零食而再用这一招,你就得不偿失了。

第四步:引导宝宝

告诉宝宝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用这一个烂招。妈妈平时也要注意,要适时地给宝宝一些关注和关爱,他的基本需求都能及时满足,宝宝做的好的地方也要给予表扬和赞赏,这样宝宝就不会用这个办法了。

《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

如果家庭教育中,没有了规矩会是什么样子呢?

前段时间,一个不到10岁,看起来很壮的男孩,在大街上和奶奶发生了争执,俩人互相推搡,互相踢打,孙子甚至一使劲儿,将奶奶推到路边护栏上。

一老一小,当街对打,这样的场景,谁敢相信?

不懂得控制情绪一生气,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互相拿对方撒气;孩子不尊敬老人,老人没有教育方法,两人毫无规矩。

两个人失态的行为,透露着背后 毫无章法的家庭教育, 平时随意随性,关键时刻拿出大棒乱打一气。

而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在某地铁上,为了让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来,8岁左右的男孩对奶奶破口大骂。路人劝阻还遭怼“干你的事去不要管我”。

在某高铁上,一名女子因为房子的事情,怒骂自己72岁的母亲“我咋不打死你”,乘客出面制止,反被怼

到底为什么,我们精心照料,付出所有爱的孩子,长大后都变成了“白眼狼”。

归根结底,都是毫无规矩的爱。

孩子年幼时,父母声称给予孩子宽松的环境,让他自由成长,我们为孩子倾尽所有,付出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成长得肆无忌惮,随心所欲,他们的情绪行为从来不受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同时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往往也非常随性的,他们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天天和孩子一样肆意潇洒。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已经不满足父母给的,而是 期待自己得到的更多。

一方面他们没有能力独立,一方面又希望远离父母的唠叨和家庭的束缚, 于是矛盾出现了。 他们开始出现各种出格的行为,对父母不敬、一天到晚就希望被父母满足。

这个时候,当父母意识了问题, 然而一切都晚了, 家里谁也不服谁,天天鸡飞狗跳,争吵不断,亲子矛盾越来越激烈。

毫无规矩的家庭,从上到下乱成一团麻。

最终,所有人都会被这种肆意的放纵反噬,尝尽苦头。

教育一定要有规矩, 我们可以给孩子自由,但是自由是有边界的;我们可以让孩子肆意成长,但是成长是有底线的。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6岁以下,父母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将教育中的规矩立起来,引导孩子成长。

一哭就心软,一闹就妥协,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孩子习惯被满足,一旦被拒绝,他就会用 更加激烈的方式 去争取,甚至走向极端。

演员马雅舒曾说自己就是一个容易妥协的妈妈,在《妈妈是超人》中,感冒的米娅想吃冰淇淋,被拒绝后,米娅就躺在地上哭闹,马雅舒选择了妥协。

孩子吃完蛋糕,又要吃面包,经过一番哭闹撒娇,马雅舒又服软同意了。

马雅舒无奈地说 “每次只要她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了零下。”

其实,孩子非常聪明, 他会一点点试探父母的底线 ,这次同意了,下次他就会继续耍赖,甚至会使出更激进一点的方式让父母妥协,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最终这种关系就失衡了,父母越来越卑微,孩子越来越强势。 家庭关系出现问题,何谈家庭教育?

孩子的成长必须有底线和边界,父母就要做坚守教育的底线的那个人:

孩子可以和父母保持轻松的亲子关系,但是必须尊重父母长辈;

孩子可以将不好的情绪带回家和父母倾诉,但是不能用坏情绪伤害别人;

要设置好这个底线和规矩,一旦孩子触碰,马上说“不”,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样才有边界意识,长大后分寸感会更强,也不会惹人讨厌。

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很多错误就遮遮掩掩地过去了。

我们现在帮孩子逃避错误,只会让孩子未来犯更大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中累积起来的,坦然面对,学会自己担事儿。

一是, 让孩子明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 让孩子懂得犯错不可怕,要及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地改正错误,并且避免未来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学会承担,才能学会守规矩,孩子才能够拥有更加顺利的人生。

很多父母很在意教育中的规矩,然而却用错了教育的方式。

孩子一犯错,不是打就是骂,希望孩子对规矩有敬畏之心。这种情绪化的行为,其实反而会让孩子形成一种 错误的认知,他会认为所谓的规矩就是父母,而不是事情本身。

就像开头的奶奶,孙子出现错误,竟然是和孩子对打。由此可见,平时的教育也是这样,直接上手,那么孩子现在出现打人的行为,一是出于模仿,二是认为人就是规矩,我不遵守规矩,只有打你才能破坏它。

教育,绝不是情绪化的,而应该是 春风细雨润无声 ,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感受到的。

成长不是漫无边界,随心所欲的。

想让树苗成材,就要从小精心修剪。

想让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就要从小在爱中,在教育中立好规矩,用尺度和边界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那就赶紧把孩子带回来,自己带呀,干嘛还要让父母带孩子呢,他们根本不懂的教育,只会跟孙子吵架,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两房关系的,时间一久的话呢,孩子就会觉得老人也不过如此,而老人的也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越是这种情况的话,两家越是特别的痛苦,赶紧的自己来照顾孩子,不要再让父母去照看孩子了。

如果孩子撒泼哭闹,身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处理呢?这个状况,恐怕是每一个带娃的宝妈都会常常遇到的吧。

而大家的处理方式,也不外乎三种:一是用 暴力解决 ,二是 漠视孩子的行为 ,采取冷处理,还有一种就是 由着孩子的脾气劝解

这三种方式中,毫无疑问, 最后一种是害处最大的 ,常常这样对待孩子的家长,孩子也必然要学坏。

上周末在街上就目睹了一个男孩坐地撒泼,而孩子的奶奶却束手无策。当时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

不知怎么的,那个约莫五六岁的男童突然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后两腿一弹,就开始无理取闹。

男童的举动立刻引来了很多人的注意,搞得奶奶十分尴尬。但很明显, 这奶奶治不住孙子 ,用手拉了几下,都被甩开了。

男童一直不肯起来,嘴里还不依不饶地说: 你不给我买我就不走了,我要坐到天黑。 奶奶又好言相劝,男童却依然不从, 情绪还越来越恶化,不停地用手打地。

过了一会,围观人群中有一个年轻女性看不下去了,就赶上前去对奶奶说: 孩子不能这么惯着,你今天惯着他,以后就会害了他,我也是当妈的,我家的孩子就从不这样无理取闹,因为我从不惯着他。

年轻女性说完后,人群里也发出阵阵附和的声音。奶奶似乎也被说动了, 突然对着孙子拉下了脸,男童似乎从未看到过奶奶如此生气,一下子无所适从,过了一会,就自己站起来跟着奶奶走了。

这个案例中,奶奶一开始就是采取了咱们开头所说的第三种处理方式,即"劝解式处理"。

然而男孩显然不吃奶奶的这一套,所以奶奶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让孩子平静下来。

然而当她听了围观路人的话,转变解决方式后,却马上管用了,可见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多么地重要。

1 公开场合"热处理"是最正确的方法

处理孩子无理取闹,首先就要分清场合,到底是公共场合呢,还是私下场合?两种不同的场景,正确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公开场合里,建议家长采取"热处理"手段 ,这样可以减少被别人围观,不给孩子留下过深的心理阴影。

像上面案例中,奶奶突然对男孩拉下脸,就属于一种热处理的手段。但要注意,所谓 热处理不是让你直接打骂孩子 ,那样会给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至于具体应该怎么做,则很简单, 直接把孩子拉走就完事 ,毕竟一个小孩子,难道还能在大人手下翻天不成?

2 私下场合"冷处理"是最正确的方法

如果是私下场合,那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冷处理了,也就是漠视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

这样 孩子闹腾一阵,见没有收益,也就自己消停了 。冷处理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想要得到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要孩子明白这一层,自然就不会继续无理取闹,毕竟他这样做也会很累,也是要付出成本的。

同样的,公开场合热处理后,如果孩子仍未消停,家长就可以顺势把他带到私下场合进行冷处理。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和坏孩子,只有他们背后不称职的家长。孩子的每一次无理取闹,就是在试探家长的底线。

如果你的底线一低再低,那就相当于让孩子在歧途上越走越远,长期如此,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家长态度要坚决,不要让孩子找到软肋 当孩子撒泼时,无论是热处理还是冷处理, 家长都应该始终坚定自己的态度,千万不能一时软一时硬 ,这样只会让孩子找到你的软肋,以为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家长的想法,管教当然也就越来越难了。

无论什么情况,底线不可破 不管孩子闹得多厉害,家长都要深知, 该坚持的底线是一定不能破的 。因为底线一旦突破,就会一破再破,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嚣张,最后会彻底不服管教。

心疼孩子不是看不得他哭闹,而是看不得他的人生之路走偏。家长只有始终采取最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无理取闹,才能让他真正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虽然暂时会有气,但随着孩子的成熟,他会越来越理解家长的做法,这种气也是会渐渐消散的,亲子关系当然也不会受影响。反之,一味纵容,孩子则会愈发叛逆,以后什么情况就很难说了。

如何看待孩子喜欢闹脾气,把自己关起来?

孩子在小的时候淘气、叛逆等是很正常的事。教育孩子是家长一生的事业,如果想安度晚年就要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

孩子年龄小动不动就哭闹这很正常。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但孩子经常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是很危险的,家长要引起重视。

一、先冷静分析原因,给孩子做正确引导。当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多半是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不是违反原则问题的小要求,就尽量满足吧。

二、允许孩子们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现在就处于哭闹的阶段,家长要正确面对,不是孩子一哭家长就要发火,这样只能激化矛盾,甚至会养成孩子胆小懦弱的坏毛病。

三、要讲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孩子反锁在屋里是很危险的。要跟孩子非常严肃的讲清楚这个行为的严重性。平时家长也要经常去跟孩子讲安全知识。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18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