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孙悟空,你这个畜生,你为了跟牛魔王的妹妹成亲,居然把你师傅唐三藏作贺礼,还约了妖魔鬼怪一起吃唐僧宴,你认不认错?
悟空:三八婆!你追了我三天三夜,因为你是女人我才不杀你,不要以为我是怕了你!
唐僧:悟空,你怎么可以这样跟观音姐姐讲话呢?
悟空:哗--!闭嘴!
唐僧:你又吓我!
至尊宝:孙悟空、唐三藏?
观音:你知不知道你已经犯了弥天大罪,你还抢了紫霞仙子的月光宝盒,分明就是想避开我嘛!
悟空:既然避不了,我老孙就跟你决一死战!
(将月光宝盒一抛)
唐僧:干什么呀?
(月光宝盒向至尊宝飞来,至尊宝伸手去接,却被唐僧抢先接过去。)
唐僧:哎哟,悟空你也真调皮呀!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呀,唉,乱扔东西是不对哎呀话没有说完你怎么把棍子也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
乱扔它会污染环境,唉,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悟空一把抓住宝盒。)
唐僧:你干什么?
悟空:放手!
唐僧:你想要啊?你想要说清楚就行了吗?你想要的话我会给你的,你想要我当然不会不给你啦!不可能你说要我不给你,你说不要我却偏要
给你,大家讲道理嘛!现在我数三下,你要说清楚你要不要
悟空:我Kao!
(一拳打倒唐僧)
观音:啊?孙悟空!
悟空:哈哈哈哈哈!大家看到啦?这个家伙没事就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叽叽歪歪,就好象整天有一只苍蝇,嗡对不起,不是一只,是一堆苍蝇
围着你,嗡嗡嗡嗡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救命啊!
(悟空倒地翻滚,异常痛苦。)
悟空:所以呢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条舌头都伸出来啦!我再手起刀
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现在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杀他!
唐僧:真的吗?
观音:诸多借口,你根本不想去取西经,不管怎么解释,也不能原谅你欺师灭祖的行为!
唐僧:姐姐,这是你的不对了!
观音:啊?
唐僧:悟空他要吃我,只不过是一个构思,还没有成为事实,你又没有证据,他又何罪之有呢?不如等他吃了我之后,你有凭有据,再定他的
罪也不迟啊!
观音:唐三藏,你罗嗦我早就听说过了,不过没想到你居然这么罗嗦!我给你的金刚圈要你用来制伏这猴子你居然不用!
唐僧:唉,那个金刚圈尺寸太差,前重后轻左宽右窄,他带上之后很不舒服,整晚失眠,会连累我嘛!他虽然是个猴子,可是你也不能这样对
他,官府知道了会说我虐待动物的!说起那个金刚圈,啊,去年我在陈家村认识了一位铁匠,他手工精美、价钱又公道、童叟无欺,干脆我介
绍你再定做一个吧!
悟空:闭嘴!
观音:闭嘴!
(悟空和观音同时伸手去掐唐僧的脖子,甫一掐着观音才猛然惊觉,急忙缩回手去。)
观音:罪过罪过!
悟空:现在你也体会我的痛苦了吧?回答我!
(悟空用月光宝盒向观音打去,被观音挡飞。至尊宝上前去接,却又被唐僧抢先接住。一番斗法,悟空被观音降服,收进甘露瓶。)
观音:今天我要替天行道!
唐僧:观音姐姐手下留情啊!试问人谁无过,他总算是我的徒弟,徒弟有错作师傅的也有责任,求姐姐放他一条生路吧!
观音:我不消灭他无法向玉皇大帝交代!
唐僧:我不会使你为难的。请观音姐姐跟玉皇大帝说一声,贫僧愿意一命赔一命!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求姐姐你体谅,我这样做,无
非是想感化劣徒,以配合我佛慈悲的大无畏 精神啊!
(唐僧合十坐地,将月光宝盒放在一旁。)
观音:善哉善哉!悟空,希望你有一天能够领悟到你师傅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
唐僧:(将法杖向空中一抛)
喃呒阿弥陀佛!
(至尊宝冲过来拿起月光宝盒,法杖没有打中唐僧,却打中了至尊宝,月光宝盒坠地打开,一道月光闪过,将唐僧送走了。)
(第二天天亮,被砸昏的至尊宝醒来,四周空无一人。)
至尊宝:啊?难道又做梦了?这下麻烦大了,没有一次做的梦是好梦。青霞呢?没来过。青霞!
(一路寻去)
(半夜至尊宝又和手持月光宝盒穿梭时空回来的唐僧相遇。八戒和沙僧也找到了师傅,而牛魔王也来找孙悟空要唐僧肉吃,人人均将至尊宝当作
已被观音收服的孙悟空。牛魔王以为至尊宝如约将唐僧送来,大喜过望。他抓住唐僧,拿走了月光宝盒。)
(第二天牛魔王为至尊宝和妹妹香香举行婚礼,同时向群妖宣布自己要迎娶新娘子。八戒和沙僧混进婚礼现场,约至尊宝半夜去救师傅,至尊宝
敷衍了事。这时牛魔王请出新娘子,却是紫霞。)
(原来紫霞前天傍晚与至尊宝分手后不久就遇上孙悟空,后者将她打伤并抢走了月光宝盒(也许当时她是青霞)。牛魔王将她救起,并对她一见倾
心。紫霞因为感情落空心灰意冷,遂答应下嫁牛魔王。)
《西游记》第27回(关于三打白骨精)和第14回(关于唐僧收悟空为徒)的相同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两回故事都与孙悟空有关。在第14回,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在第27回,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到唐僧的误解和驱赶。
2 两回故事都涉及到了“三”。在第14回,孙悟空三次被唐僧逐出队伍;在第27回,孙悟空三次打败白骨精。
3 两回故事都有一位关键人物进行调解。在第14回,观音菩萨化解了孙悟空与唐僧的矛盾,并给予唐僧紧箍咒;在第27回,观音菩萨化解了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并给予唐僧紧箍咒。
4 两回故事都涉及妖邪。在第14回,路上遇到的妖邪被孙悟空逐一击败;在第27回,白骨精化身为民除害,却因孙悟空的金箍棒而现出原形。
5 两回故事都有神佛庇佑。在第14回,观音菩萨护佑唐僧收服孙悟空;在第27回,观音菩萨护佑唐僧解决与孙悟空的矛盾,并让孙悟空重新回到队伍中。
以上是《西游记》第27回和第14回的相同点,两回故事都展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仁慈和观音的慈悲。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是说唐僧把孙悟空从五指山救出来,到陈猎户家借宿,孙悟空打死来犯六强盗,师徒争吵,悟空离去,后受观音责备重保唐僧,但唐僧收观音安排给悟空带下金箍。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是说收服白龙马的事。即在鹰愁陡涧这个地方,原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错烧明珠被发配于此苦修,不想错吃唐僧白马,后被悟空请来观音收服,化为唐僧座下白龙马。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
看章回就知道,是黑熊偷唐僧袈裟,后被观音收服去守山的事。先是师徒三人投宿一寺院,方丈好收藏袈裟,并拿出来摆显,悟空好胜,拿唐僧从观音那得来得袈裟出来比,方丈崩溃,遂起贪念,想烧死唐僧师徒,夺取袈裟。
后被悟空识破,用法术护住师傅,结果反烧毁了寺院。寺院方丈本认识附近得黑熊精,黑熊精本想来救火,后看见袈裟,起了贪念,把袈裟偷去了。悟空正准备去找它。后面得十七回就是讲悟空和观音取回袈裟,收服黑熊精得事。
扩展资料:
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
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又称八部天龙马)。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白龙马在原著中被称为“玉龙三太子”。原著中没有“小白龙”这一称呼。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在总体上,孙悟空是一个“古典式英雄”。既是一个充满游戏精神的可爱英雄,又是一个也会遇到艰难困苦,遭受人生挫折的的英雄。显然,在被如来佛的魔法镇压之后,孙悟空显明为一个不彻底的英雄和遭遇灾难的英雄,身体和精神同时被囚禁。
从具体细节考察,孙悟空是一个神话的虚幻英雄,而且是一个不断求援的英雄,是必须借助法术和宝物的英雄,在大闹天宫之后,他的英雄形象则表现出在对凡人的救助上。
——西游记
话说唐僧新收了孙悟空和白龙马,来到了黑风山观音禅院,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和唐僧比起了谁穿的衣服好看,结果唐僧完胜。毕竟唐僧的袈裟是如来亲口向玉帝请求让天庭第一裁缝织女制作的,上面如意珠摩尼珠夜明珠舍利子红珊瑚玉玛瑙等等一应俱全,并非凡间所有,金池长老自惭形秽,半夜哭的厉害,想把袈裟据为己有,手下广智广谋二秃驴献计,一把火把唐僧孙悟空连带白龙马一起烧了,毁尸灭迹,神不知鬼不觉,袈裟就是咱们的了。于是金池长老大喜,安排手下人半夜动手。
没想到孙悟空是个灵猴,听到动静起来一看,我待要拿棍打他,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于是上天向广目天王借辟火罩,天王道,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懂个锤子。我只要借此罩护住唐僧无伤,其余尽他烧去,赶紧的莫误了我下边干事。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自家不管别人,遂将罩儿递与行者。结果此火: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燥干柴烧烈火性,说甚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正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弭灾,反行助虐。烧得那当场佛象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烧的处处通红。
第二天唐僧问孙悟空,这火是不是你放的。孙悟空说我怎么会干那种缺德事,我就是给吹吹风帮帮忙而已。唐僧问,我的袈裟在不在,孙悟空说完好无损。唐僧二话没说,牵马走人。照说唐僧是得道高僧,爱惜飞蛾纱照灯扫地不伤蝼蚁命,孙悟空打死六个毛贼都叨逼叨半天,现在一把火烧死二百多和尚,把偌大一座观音禅院烧成灰烬,更应该生气才是,不把猴头咒死不算完。但奇怪的是唐僧对此毫无表示,甚至还有赞许之意。就连广目天王一个局外人都说孙悟空这事干的太不地道。那么唐僧为何表现如此反常,只因这是一座观音禅院,唐僧也想把它一把火烧了。唐僧孙悟空为啥要火烧观音禅院?原因有二。
第一,唐僧孙悟空都看观音不顺眼。从真实历史来看,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纯属自愿,无问西东一心想去。但是从西游记的设定中,唐僧是被观音下了套才去的。本来唐僧在长安城呆的好好的,忽然之间李世民被观音安排下地狱走了一遭,回来就找人去西天求取大乘真经。其实李世民根本不信佛,可是他怕不听话再被阎王爷请下去走一遭,到时候回不来咋整。人家能把一十三改成三十三,当然也能把三十三改成一十三。所以唐僧去西天取经其实是给李世民续命的。唐僧一路上遭遇豺狼虎豹吓个半死,早就对观音菩萨心怀不满,只是没法说。正好收了猴子做徒弟,猴子因为被戴了紧箍,更是一肚子怨气,两家伙心照不宣。李卓吾先生夹批,三藏不过偶然一念之炫耀耳,遂致僧谋怪窃,兵火相寻,几罹不测之祸,诚为炫耀之害也。或曰,卖弄袈裟乃行者之过,与三藏何与?曰,行者为三藏之心,岂有心动而身不知者耶?意思很明显,火烧观音禅院是唐僧授意的,孙悟空只是执行者而已。
第二,孙悟空此举是向观音示威,我就把你禅院烧了,断了你的香火,看你能奈我何。从后来观音的表现来看,的确也对孙悟空没辙,虽然痛斥你这孽猴胆敢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但却对猴哥毫无实质性惩罚,只能说说而已。而且在降服黑熊精时还被孙悟空逼着变了形,可以说跌份大了去了,之后五庄观孙悟空请她救活人参果树算是扳回一局,直到收服红孩儿时孙悟空被烧的哭爹喊娘去请观音出面,观音把他耍的团团转,这才彻底服了观音。
参考书目:《西游记》
《西游记》当中这与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并得到如来佛祖的赏赐的故事,是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的,但是在《西游记》当中唐僧师徒五人之所以能够到得西天取得真经,其中也少不了观音对于他们的帮助,但是我们会发现再进行赏赐的时候,观音却被晾在了一边。而有说法认为观音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对待,就因为有一件事情他没有按照如来佛祖的安排去做。我们都知道在《西游记》当中,如来佛祖赐给给观音三个金箍,而这三个金箍原本的计划是分别用来禁锢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的。但是在《西游记》当中的人物设定之中,只有孙悟空一人是桀骜不驯的,所以说这三个金箍也只用在了孙悟空身上。而原本有所安排的两个金箍,在观世音看来猪八戒以及沙僧是没必要去带这个金箍的。所以说他就把这两个金箍用来收服黑熊精以及红孩儿。而在红孩儿而被束缚以后,观世音把他收为了自己的散财童子。就连黑熊精到最后跟观音也是有所瓜葛。要知道当初如来送给观世音这三个紧箍咒是让观世音去帮助唐僧提高一些实力,好控制他的徒弟,而不是让观音用来作为自己的用处的。对于观音这样的做法,虽然说如来佛祖表面上不说,但是私底下他肯定是记在心里的。这就导致尽管说观音对于唐僧师徒五人取经路上帮了不少忙,可是在师徒五人修成正果之后都得到了如来的赏赐的时候,观音却得到了被晾在一边的结果。当然对于关于这样的做法,如来没有进行追究,可以说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毕竟观音擅自动用了两个如来赐给他的东西作为己用。
前言: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孙悟空对唐僧真是恨之入骨,因为唐僧用金箍咒控制孙悟空,使其苦不堪言但又无法摆脱。后来孙悟空对唐僧不离不弃,无论遇到多少危险,都一直保护唐僧,直到护送唐僧到达西天,成功取经。孙悟空对唐僧的态度是180度的大转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1、金箍咒和观音的强迫
唐僧第一次见孙悟空的时候是奉命解救孙悟空,因此,孙悟空对唐僧的救命之恩满是感激。但是不久,唐僧竟然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让孙悟空痛苦不堪,怎么也无法挣脱,所以他三番两次地在唐僧背后偷袭唐僧,但还是不成功。接着观世音菩萨又开导孙悟空,并且和孙悟空做交易,即孙悟空陪伴唐僧到西天取经,事成之后紧箍咒消失,孙悟空便可恢复自由。
2、被需要,有存在感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各种妖魔鬼怪,八戒的三十六计只能应付法力微弱的妖精,沙僧的法力很弱,基本上派不了什么用场。所以唐僧最主要还是依靠孙悟空的高超法力,因此孙悟空有被需要的用处,而且不管是哪一种妖精,孙悟空都可以冲在前面杀敌,最大的功臣依然是他,连妖怪们听到他也闻风丧胆。因此,他可以从取经路上获得很强的存在感,他享受着,无法放弃。
3、唐僧教化了孙悟空的野性,助其成佛
孙悟空就是一只石猴,无人管教,所以刚学会了法术就大闹天宫,要不是有如来阻拦,三界早就混乱了。唐僧是和尚,性格佛系,而且尊重生命,因此,每当孙悟空要大开杀戒的时候,他总是慈悲为怀,尽可能地阻拦孙悟空的杀戮,也让孙悟空懂得了什么叫爱恨情愁。什么叫做适可而止。也正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过程中唐僧一次又一次的教化,孙悟空最后才能修炼成佛。
总结:孙悟空之所以对唐僧由恨转爱,刚开始是因为被紧箍咒和观音的逼迫,无法反抗。接着就是一路上化险为夷,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孙悟空上瘾了。同时,孙悟空还发现唐僧虽然柔弱,但其实也刚好和自己的性格互补,能帮助自己修炼成佛。
观音菩萨给唐僧找的徒弟虽然都犯过错,但是他们都是可以改过自新的,所以观音菩萨才会给他们西天取经的机会,并不是说观音菩萨和唐僧有过节才故意给唐僧找一些犯了错的徒弟。
首先,观音菩萨会让孙悟空当唐僧的徒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孙悟空本领强大,唐僧有了孙悟空的保护以后,在取经路上才能够更加顺畅;而是孙悟空本身就是一只灵猴,而且具有通天本事,这样的好苗子若是能够皈依佛门当然是最好的,不然任由孙悟空在凡间作乱的话,其实是有些“暴殄天物”。况且,孙悟空其实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而且他内心其实也是很善良的,虽然犯了大闹天宫的错,但是并不是不可以改,所以观音菩萨愿意给孙悟空机会。
其次,观音菩萨让猪八戒去给唐僧当徒弟也是为了给猪八戒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而且是太上老君座下的弟子,虽然说犯了一些错误,但是观音菩萨不会因此就放弃猪八戒,观音菩萨本就以慈悲为怀,她也是希望猪八戒能够在唐僧取经的路上好好表现,以此来救赎自己曾经犯下的错。除此之外,猪八戒还能够在唐僧取经路上帮帮孙悟空,毕竟猪八戒的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最后,沙和尚虽然也犯过错,但是沙和尚曾经也是天庭上的卷帘大将,也是有着很多年的修为的,与其让他在凡间作恶,不如让他重新位列仙班。
综上所述,观音菩萨其实并不是因为和唐僧有过节才给唐僧找了三个犯过错的徒弟,观音菩萨是觉得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个人的能力都很强,所以才愿意给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凤音显象化金蝉。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观音奉佛旨去东土寻取经人,巧遇唐王建水陆大会,内中讲经之人正是玄奘法师。于是故意拿出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来卖,要很高的价钱,没人买。后唐王欲买之赠玄奘,而菩萨言说遇到有缘之人,愿意赠送。
扩展资料:
如来佛祖说西牛贺洲不贪不杀,南赡部洲贪*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以大乘佛法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光蕊得中状元,被丞相殷开山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李彪谋害。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见。报了前仇。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他们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揩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
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
——西游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