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意、三国签订针对俄国的同盟条约目的是什么?

德、奥、意、三国签订针对俄国的同盟条约目的是什么?,第1张

德国主要和法国、英国有矛盾,奥匈帝国主要是和沙皇俄国在争夺巴尔干半岛上有矛盾,这些是一些没什么办法调和的矛盾,所以最后诉诸战争。意大利主要是因为与法国之间有贸易和领土上的小矛盾,而且其本身实力较弱,所以愿意加入较早成立的同盟国盟约,以获得保护。然而在一战爆发时意大利聪明地保持中立,只是在后来协约国同意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土要求才同意加入协约国作战。

据外媒4月23日报道,英国警方足球特别部门负责人马克·罗伯茨已经警告本国球迷,俄罗斯社会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绪”。罗伯茨指出,“球迷们以‘逗你玩儿’这样很糟糕的词来表现自己,但这种举止在俄罗斯是不被接受的。”

报道援引罗伯茨的话说,“球迷们应该谨慎,他们必须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表现出一些敏感性。”

近期英俄两国外交关系紧张,不建议英格兰球迷在俄罗斯挥舞圣乔治旗、唱爱国歌曲,因为这样或许会激怒俄罗斯球迷。

此前,英国警方就曾警告,如果英格兰球迷在俄罗斯重演法国欧洲杯期间的暴力行为,他们可能被驱逐出境,甚至可能面临8到15年的监禁。

此外,世界杯组委会和安全局将与参赛国进行合作,所有的足球联合会都向俄罗斯提供流氓球迷名单。根据这份名单将拟定禁入名单,这些人申请签证时被拒绝的概率非常高。

首次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7月15日举行,比赛将在俄罗斯11个城市的12座体育场内进行。

来源: 澎湃新闻

英国在经历了三年僵局、两次大选、三任首相的后,终于正式的脱离欧盟。随着英国正式脱欧,正如许多英国民众企盼的那样,英国又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在接下来,英国又重新制订自己的贸易、金融、国防和对外政策,在对美对欧这些重大外资政策之外,英国对俄政策无疑也引人关注。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英国首相约翰逊

在历史上,英国曾经和沙皇俄国也有过蜜月阶段。1682年,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国王,后来人称“彼得大帝”的彼得一世继位。彼得大帝在位时,俄国与英国关系紧密,在拿破伦上台前的"资本主义大发展阶段",英俄两国处于外交上的蜜月时期,当时彼得大帝甚至偷偷访问过英国,可见当时英俄关系之亲密。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时,两国不仅关系亲密,上层之间还是亲戚。尼古拉二世与英国的乔治五世是姨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当时丹麦皇室的公主。这两个表兄弟长得很相像,从母系这边的关系来看的话,乔治是维多利亚的孙子,尼古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婿。也就是说尼古拉的王后是乔治的表妹。所以当时的俄皇,英王彼此以兄弟相称。

尼古拉二世与乔治五世

然而,皇室之间历来权力之争要甚于亲人之情。在1853年俄罗斯和土耳其发生矛盾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俄国一度处于优势,在锡诺普海战取得一场大胜,眼看就要以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此时,英法两国却开始插手了。当时的情况是,俄国一旦取得优势将削弱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影响力,势必对英国等欧洲老牌强国的利益靠造成损失。

随后,英法组织舰队开赴黑海,为土耳其军队护航。看到这种局面,愤怒的俄国人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并不顾一切地同时向英法宣战。在当时,英法联军的武器装备还是要优于沙俄的,再加上英法土三国联手,俄国自然不是对手,最终,在英法的干涉下,俄国很快便宣告失败。

到了近代,英俄之间依然矛盾冲突不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协定签订,组成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同德奥同盟国集团对峙。1914年德国挑起战争后,一战爆发。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俄国长达长达三百多年的的专制统治被推翻。而在当年的“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宣布退出一战。从此之后,英俄两国一直处于对抗状态。就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英国以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为借口,纠集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直接入侵苏俄,并且为苏俄国内的叛军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大有一度颠覆苏俄的态势。

而苏俄也毫不示弱,苏俄建立后直接宣布废除沙俄和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一切外债,这其中就包括英国,当时沙俄欠了英国75亿英镑,这75亿英镑苏俄政府直接宣布作废。不仅如此,苏俄还将国内所有外国公司收归国有,更进一步的损害了英国的经济利益,同时苏俄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更是直接冲击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统治地位,也使得这些国家无法进入苏俄的市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被迫与苏联联手对抗德国,但一俟二战结束,德国战败,苏联通过二战变得更加强大后,英国对苏联更是恐慌与敌视,于是联合美国组建北约集团,压制苏联。

2018年3月4日,俄罗斯前间谍斯克里帕尔和其女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遭神经毒剂袭击,从而再一次引发了英俄的紧张关系。英、美等国认为俄罗斯是这起中毒案的幕后黑手,相继驱逐逾百名俄罗斯外交人员。俄罗斯也做出相应回击,驱逐相关国家外交人员。直至今日,这起事件带来的后遗症依然影响着英俄关系,不过对于中毒事件中的斯克里帕尔和其女尤利娅,是否是俄罗斯出手下的毒,英国始终没拿出确凿的证据。

虽然英国脱欧后,将制订新外资政策,但从历史发展来看,英俄关系大概率不会有很大的改观。这是由两国之间多年的恩怨和大环境造成的,短期内恐很难改变

  2003年6月24日,应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了对英国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普京此次英伦之行倍受礼遇,英国女王倾全力为其准备了皇家仪仗队检阅和国宴等盛大欢迎仪式,英国王储查尔斯亲王亲自到希思罗机场迎接普京和夫人,然后共同驱车到伦敦市中心与英国女王和布莱尔首相会面。在进入白金汉宫之前,普京与英国女王按照英国传统礼仪同坐一辆敞篷车经过王宫前的迎宾道。大大小小的英国媒体都争相报道英女王象“接待沙皇一样,对待骄傲的普京”。 《每日电讯报》还特别指出,普京从希思罗机场到阅兵场时遇到交通堵塞,使他比原定时间晚到了15分钟;而《泰晤士报》则报道称“普京的迟到使女王成为了一位等待的贵妇”,但“女王似乎并不介意”。

  普京此行正逢英俄两国建立外交关系450周年,普京还成为继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后,129年来第一位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受到“国宴主礼宾待遇”的俄罗斯国家元首。这引发了各大媒体对英俄关系高度关注,成为他此行倍受关注的焦点。

  英国历史学家称,450年英俄关系起落沉浮。1553年,一队英国冒险家的一次向东方的远征,阴差阳错到了莫斯科,受到沙皇伊万的款待,自此揭开了英俄关系的历史。187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首次访问伦敦,并参加了他女儿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独生儿子阿尔弗雷德的婚礼,沙皇与英国王室自此联姻,末代沙皇则为英国王室的表亲。十月革命后,由于末代沙皇一家被处决,莫斯科与英国王室的关系跌到冰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虽并肩作战,共同对敌,打击德国法西斯,但俄与英王室的矛盾并未化解,百余年来英国王室从未以皇家礼仪如此正式接待过俄罗斯元首。此次英女王对普京的款待,似乎着意表明,这段历史已成过去。

  百年家族的宿怨、历史伤痕究竟为何而骤然弥和呢?盛大尊贵的英国王室礼仪的背后,再次表达了英国人推动英俄关系的愿望。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布莱尔率领新工党上台以来,英国积极致力于发展对俄关系,这成为了英国全球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有所建树。布莱尔曾表示,要利用“英国历史的强项——我们在欧洲的地位,我们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我们与阿拉伯、印度,中国、俄罗斯联邦的传统联系”,推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变化,“建立一个足以影响英国国家的稳定的未来”。在布莱尔的推动下,俄罗斯与北约签署了《罗马宣言》,建立了“俄罗斯—北约委员会”;与此同时,布莱尔与普京之间的私交甚好,也成为促成英俄关系改善的有利因素。

  2000年,在时任代总统的普京正陷入车臣危机的艰难时刻,布莱尔和夫人前往圣彼得堡访问,并与普京夫妇一起观看歌剧,给普京透露了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英国乐于与普京交往。普京也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在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他首站到访的西方国家就是英国,与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的交往相比,普京和布莱尔的私人关系更为密切。今年1月6日,在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召开驻外使团首脑会议上,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称“英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使过去十年成为英国外交部历史上最成功的时期之一”,这足以体现了后冷战时代的俄罗斯在英国外交棋局上的重要性。

  但是,由伊拉克战争而引发的主战反战阵营之争,使大国关系格局骤然变化,对英国而言,“法德俄结盟不啻是一场噩梦”,不仅欧洲的均势要被打破,英国被欧洲边缘化的危险也在加大。因此,不等伊拉克战争结束,布莱尔就已开始全力修补与反战国家的关系,穿梭外交斡旋,恢复英俄关系自然是其中重要一环。4月28日,布莱尔对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希望能在此问题上有所作为,但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凸显了英俄之间的分歧,普京甚至公然表示了对布莱尔的不信任。当时,舆论甚至怀疑普京6月访英的计划会被取消或推迟。

  在这种背景下,王室的出面,表面是要化解历史的干戈,更重要的是再次向俄罗斯人表达和解讯号。这次普京顺利成行,英国人期待甚高,欲把握时机,缓和关系,至少也要避免再次扩大裂痕。在白金汉宫设国宴招待普京的仪式上,英女王公开表示希望英俄双方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合作,她说,“两国在最近几个月面对明显的分歧虽是不争的事实,但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对两国至为重要”。 她对普京说:“普京总统,我想传达的信息是对你的赞赏、尊重和支持”。6月26日,布莱尔首相还将与普京总统会谈,伊拉克战后重建、俄罗斯的利益分配以及中东和平进程将是他们会谈的主要议题,当然也必定要涉及朝鲜半岛危机等热点问题。英国外交部官员表示,“普京此次对英进行的国事访问将巩固两国不断发展的政治和商业合作关系,并将推动两国在共同投资开发俄罗斯能源方面的合作”。而布莱尔此前也已经透露,“英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与俄罗斯新签署的协议很快会使用英国成为俄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正如俄罗斯历史杂志《罗迪纳》的主编谢尔盖伊·库德里雅舍夫所言,“英俄关系背后的主要因素,已经成为相互理解和互利互惠的合作。”

  时事变迁可以抹去俄罗斯与英王室之间的历史伤痕,但要修补英俄关系,还要看普京与布莱尔会谈的成效如何。

1871年德意志获得新生后,便借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欧洲大陆均势,还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灾难,整个世界政治格局被弄得破烂不堪,把老牌帝国英法拉下马,美国借势崛起,苏联浴火重生,全球独立民主风暴刮起,世界中心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一战前新生德国是怎样把英法俄逼成为自己对手的呢?俾斯麦的一手好牌又是如何被威廉二世打烂的呢?究竟是谁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又坑害了世界?这些问题,您看完就清楚了。

俾斯麦是近代德国乃至欧洲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于德国俾斯麦有建筑师和领航员之称。可见他对德国的贡献之大。然而,一般都认为俾斯麦最伟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七零八落的德意志,往往忽视了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就是以他高超外交智慧为新生德国的崛起创造了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而且没有让欧洲老牌帝国对新生崛起的德国产生疑虑。

那么,在矛盾错综复杂的欧洲俾斯麦是怎样做到的呢?

德国一建立,俾斯麦为孤立打击法国,建起了三皇同盟,为此与俄国和奥匈帝国化敌为友,西班牙最起码不主动与德国为敌,而孤悬海外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在俾斯麦竭力鼓励下和自身外交需要,与意、奥订立《地中海同盟》,而使英国与德国友好。对死敌法国,虽然德国千方百计孤立它,但为不留死结,在法国获取殖民地上德国表示支持,也使法国心里舒坦一些。

这就是俾斯麦高超的外交艺术,不仅使新生的德国得以崛起,而且没有遭到欧洲大国的嫉妒。他保证了德国稳稳当当发展几十年,使德国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成为了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看似和平安稳环境的背后,也存在着惊涛骇浪,明争暗斗始终伴随其中。只不过是俾斯麦在自己亲手打造的三皇同盟框架下,操作得游刃有余罢了。

当时,寒冷帮助俄国打败了拿破仑,而名声大噪。但事实上俄国已经外强中干,地理上远离欧洲中心加上政治制度腐朽落后,国内矛盾此起彼伏,工业化也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尽管国家实力不济,但是在对外上还一直挺豪横、挺强势。

当时俄国的地缘环境并不好。在东边的东亚与新兴的日本有矛盾。在西边的中东伊朗甚至中亚与英有冲突。在南边因黑海和地中海,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不断。在西南方向俄国奉行“大斯拉夫主义”,插手巴尔干,跟奥匈帝国明争暗斗。

如此之俄国,岂能安分守已?就算是在俾斯麦的斡旋下能消停一时,但迟早还是要出手的。

从德国看,它的最大敌人是法国。尽管在普法战争后,抢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重要工业区,并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孤立了法国,但是德国仍顾虑俄法结成同盟。因为俄国不想在自已的西边有一个强大的德国。它的这个心思,在1875年的德法危机时暴露无遗。因为德国对法国想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因俄国坚决反对而被迫停止。这也让德国看明白了,在法国问题上俄国的底线。

而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英国主要对手不是德、法,而是俄国。因为在中东、伊朗、黑海、地中海所有利益上英俄都有冲突。所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英国联手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起,搞了一个“反俄大合唱”,使俄国不得不放弃“俄土战争”大部分利益,东进占领黑海海峡的目标也落了空。

总之,弄明白了俄国、英国和自已,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和艺术才有了用武之地。这就是俾斯麦为新生德国布下的外交牌局。

到了1888年,好大喜功而自卑的威廉二世成功上位。他是一个被公认没有正确成熟心态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了一国之主。从此新生德国的梦魇开始了。

威廉二世先是在1890年把德国的建筑师、领航者75岁的俾斯麦赶回了家。其实这也预示着德国从此开始俾斯麦的牌局已经走到头了,往后的牌怎么打要由威廉二世来决定。此举当然也引起了欧洲国家警觉。

此时最不安的是俄国。因为当时俄国和德国先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快要到期了。而在东亚俄国和日本剑拔弩张,因此极想延长《再保险条约》六年,以解除后顾之忧。

但是威廉二世听了亲信的意见,认为俄法政体、意识形态迥异没有结盟的可能。这样,牵制法国就及不着俄国了。基于此,德国对俄国的示好并没放在心上,而去接近英国,想与英国结盟。即便如此,俄国仍未死心,最后建议恢复曾经的“三皇同盟”,并以让一个日耳曼王子任保加利亚国王为条件,示好德、奥匈,进而换取政治妥协。

然而,此时的威廉二世不但不顾俄国的示好,还居然在跟俄国没有彻底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就告诉铁杆盟友奥匈帝国,德国已与俄国没有关系了,以后咱们要加强合作。这严重背离了俾斯麦当年跟奥匈帝国、俄国缔结“三皇同盟”的初衷。

当初俾斯麦设计的“三皇同盟”是有他盘算的。他清楚地明白,奥匈是德国用来牵制、压制俄国的,不是德国生死伙伴,而是德国外交上的筹码。德国不顾德俄关系,而去交好奥匈帝国,就意味着奥匈帝国将决定德国的命运。而奥匈和俄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样失去了与俄国关系的德国必将成为俄国的敌人,从而被奥匈帝国牵着走。

这些复杂的关联,俾斯麦早已看清清楚楚,而后来发生事情基本跟俾斯麦预测别无二致。

而重建“三皇同盟”,由于奥匈帝国的坚决反对而失败。德国从此失去了俄国,俄国继法国之后在欧洲也成为光杆一人。

这样一来,在欧洲英、德关系还行,奥匈与德国是铁哥们,奥斯曼土耳其和英德关系还算可以。这样都是光杆一人的俄法就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重启了外交关系。

至此,协约国的雏形已现,只差英国了。德国与英国本来关系密切,那么后来为何势不两立了呢?其实这也是威廉二世的对外政策造成的。

俾斯麦当政时,德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大陆政策”,即立足欧洲,孤立法国,不在世界谋求扩张,说到底就是不与老牌帝国争夺殖民地,从而保持了对外关系稳定。

在俾斯麦看来,殖民地的弊端颇多,而国力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也对参与殖民地争夺会激化与欧洲列强矛盾心存顾虑。所以,主张专注国内经济发展,才使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使德国综合实力称雄欧洲。

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赶回家,就是嫌他碍手碍脚,影响他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阻碍他“世界政策”的推行。所以,威廉二世主导的德国,不仅叫嚣要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而且气势咄咄逼人。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中“找寻世界市场”、“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建设强大的海军”等关键词,件件直戳当时世界霸主英国的心窝,件件都颠覆英国赖以称霸的基点基石。而这正是当年俾斯麦竭力避免的,但在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下冲突在所难免。

面对这样强势的德国,曾经的英俄矛盾也就可以放一放了。因为这个新生而又迅猛崛起的德国实力确实不一般,让这个世界霸主英国的内心着实产生恐慌和担忧。

19世纪末的德国工业发展超过了英国,国际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仅低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两国在全世界形成了直接竞争的局面。殖民地从一块没有到一战爆发前,德国硬是在被瓜分完的世界,抢占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且还声称按国家实力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

德国扬言要打造一个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赤道殖民帝国,而这正与英国当时要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殖民帝国相冲相碰。德国甚至还在背后搞英国。大家都知道的布尔战争,为什么英国人大动干戈而还打的那么艰难,就是因为德国在后面支持。

当时的德国在德兰士瓦共和国投资近五亿马克,还计划修建铁路,若此计划成功,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就被德国掌控,那么那里盛产的黄金、钻石就是德国的了,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

布尔战争是以英国付出巨大代价而惨胜,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借此打劫了英国,把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萨摩亚群岛抢夺过来,从此两国的梁子结下了。

之后,这样的争夺还在中国胶州湾、奥斯曼土耳其陆续上演,威廉二世还突发奇想要修建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直达波斯湾巴土拉的铁路,这简直就是要英国的命!一旦铁路建成,英国在中东、在波斯湾几乎无立足之地!所以英国恨坏了德国。

然而,最让英国闹心的是,德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又在建设强大的海军。大家知道,海洋霸权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德国为海军建设不遗余力,十年不到,德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惶恐的英国只有迎战,全力以赴进行海军装备建设。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开始了,德国下水一艘,英国就下水两艘,这样下去让两国都吃不消,之后两国进行了无数次谈判,但是都无果而终。

英国终于明白了,有勃勃野心的德国,不光要世界市场、殖民地,还要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德国的敌人不是俄国和法国,而是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别无选择,只有加入俄法协约,于是,协约国铁三角就建立起来了。

英法俄这三个国家本来就矛盾重重,也曾被俾斯麦利用而玩弄于他的股掌之中,为新生德国的崛起提供了安稳的外部环境。然而,伟大的俾斯麦布下的牌局,被这个愣头青德皇威廉二世打得稀烂,最终把他们都逼成自己的对手、死敌。同时也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坑害了世界,但却直接促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因前俄特工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在英中毒一事,3月14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议会中宣布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几天后英国政府宣布驱逐23名俄罗斯驻英国外交官,暂停与俄罗斯的双边高层接触,英国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也将不出席今年夏天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特蕾莎·梅宣称:“今后如果有证据显示俄罗斯人资产被利用来威胁英国公民或居民的性命或财产时,我们将会冻结这些资产”。英国还计划寻求建立一个欧盟、北约甚至联合国支持的“抗俄联盟”。于是,媒体纷纷预测“一场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新冷战已经来临”。

英国政府在应对事件时的态度特别强硬,在要求俄罗斯政府作出详细解释后,旋即出台对俄制裁系列措施。近年来英俄关系在叙利亚以及网络安全问题上冲突不断,但此次冲突英国政府表现得格外强硬。究其根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对特蕾莎·梅而言,强硬态度既是保守党的传统,也符合保守党的现实利益。每当英国面临重大危机时,保守党总会展现其强硬的一面。无论是40年代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反抗德国纳粹,还是80年代撒切尔夫人解决英阿马岛危机,强硬的态度从未改变。同时,特蕾莎·梅政府的强硬态度也有利于保守党获取民众好感,提升日渐下降的支持率。

在执政的一年多时间内,特蕾莎·梅麻烦不断,接二连三的突发事件,饱受批评的财政政策,英国脱欧等等,导致保守党的支持率一路下跌。因此,在斯克里帕尔事件中保守党希望通过强硬态度重新获取英国民众的好感,提升日渐下降的支持率。

其次,对英国人民而言,强硬态度反映出英国强烈的大国意识。19世纪英帝国的辉煌为英国民众带来无上荣耀,即便英帝国经历了20世纪的衰退后荣光不在,但高傲的贵族底色成为英国国民性的典型特征。以“绅士”著称的英国民众不能接受生化武器“毒杀”事件竟然会发生在自由和文明的现代英国,认为俄罗斯的“疯狂行径”已经触碰了英国的大国底线,严重冒犯了英国的大国尊严。在此情况下,民众势必要求政府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应对俄罗斯的“挑衅”,以维护英国的大国形象。

最后,英俄两国在价值观、宗教、文化等领域内的差异与彼此敌视加剧了此次英俄冲突。亨廷顿就将俄罗斯文明划入斯拉夫东正教文明,而非西方文明。历史上的英俄两国关系极为复杂,19世纪英国与俄国在中亚展开全面的外交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丘吉尔就在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认为中欧和东欧古国的名城及其居民全部受控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受到莫斯科的高压控制。这篇演说被视为冷战的开始。

英国叩关开商埠,主要形式是经济掠夺为主,武力打击为辅,领土只是割占了香港岛,属于高级的殖民掠夺

俄国是西方的落后国家,主要以武力夺取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在其次了,属于典型的低级殖民侵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64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