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有一些杂感,简单笔录。
《京华烟云》是一部长卷,鸿篇巨制,与《红楼梦》颇为相似,并且在读到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时,常常也会想到大观园中的人物。
比如由阿非会想到宝玉,由红玉而想到黛玉,由珊瑚而想到李纨,他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的个性,犹如莫愁总让我想起宝钗。
而木兰呢,她似乎集大观园中的女子的优点于一身,黛玉的聪慧诗性,宝钗的豁达圆通,探春的精明能干,是个人见人爱的可人儿。
对于立夫的感情是隐忍的,然而在其危难之时则奋力相救,是让人感动的。
她从自小享受繁华的富贵生活,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战乱中的忍苦勇敢,成为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是让人钦佩的。
林语堂先生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是林语堂先生心中的理想女子,因而也成为小说中父亲姚思安心目中理想的女儿。确实,木兰的形象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姚思安这个父亲也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从从前的浪荡子一个转身之间变成一位值得敬爱的父亲。从他的身上给人一个这样的念头,不管有过多少荒唐事,走上正道的那一刻,年轻的荒唐都是可以原谅的。
在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姚思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自由自在地去寻找他的“道”,云游十年而归。人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放下一切牵挂,云游四海,该是何等的乐事啊!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放下一切,自由的游历于自然山水之中,不用十年,二三年足够了!然后老老实实的与家人平安相聚,知足常乐!
博雅是体仁与银屏的孩子,他的父母在小说中不被姚家老太太认同,一出悲剧。虽然他们的结局让人同情,但因为当时体仁的荒唐无为,银屏的泼辣斗气,所以也没有得到木兰姐妹的支持,因而他们并不像有些悲剧人物那样很有光彩。而博雅的童年生活也在祖母的排斥中度过。
博雅是《风声鹤唳》中的主要人物,与《京华烟云》相比,明显的情节单调,人物关系也不像《京华烟云》那样错综复杂。
《风声鹤唳》以崔梅玲、博雅、老彭为中心人物。从博雅与崔梅玲相爱,到因为特发状况,崔梅玲和老彭不得不避祸先到上海,后老彭到汉口开始难民救灾工作,而崔梅玲等在上海终于与博雅汇合。但一段时间的恩爱后,终于因为一次特殊的原因,而让崔梅玲发生误会远离上海,走向汉口。
于是,化名为彭丹妮的崔梅玲和老彭一起展开救灾工作。彭丹尼因为善良细心亲切美丽被灾民称为“观音姐姐”,她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前所未有的工作中,从为灾民默默的付出中,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她的精神世界开阔了,她的精神升华了。同时,她还一直深深的想念着博雅,尤其是在接到博雅的信,澄清了这一场误会之后,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她更是思念着博雅,期待着和他的重逢,期待着博雅和她一样在国难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崔梅玲等待了博雅那么久,那么难,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发现爱上了老彭,并在自己婚期临近,而老彭生病的时候去看望老彭,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变化是让人震动的,难道真是因为老彭的两次牺牲,特别是第二次牺牲感动了她,爱上了老彭?放弃自己苦苦思恋的博雅,英俊有为的博雅,而爱上一个平常无私、人格高尚的中年人老彭?
细想的结果不是这样的,而是彭丹妮所说的:“博雅爱的是梅玲,也将永远是梅玲。在你眼中我是丹妮,是你创造了丹妮——我的名字和我的灵魂。”是老彭所说的, 她怕恢复自己从前的身份,怕再当崔梅玲,而她愿意是丹妮,永远的丹妮!
是啊!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说过,你喜欢某个人,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你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那个自己。
那个自己也许是放松的,不用紧张,不用伪装的;那个自己也许是自信乐观的,不用卑微,没有沮丧;那个自己也许是高尚的,是让自己容光焕发的,是快乐幸福的!
犹如和老彭在一起的彭丹妮,老彭创造的彭丹妮,是高尚纯洁的,是她自己所喜欢也是大家所喜欢的“观音姐姐”,而不是那个依靠男人生活、做过小妾的崔梅玲,让自己讨厌自己、让自己感到卑微的崔梅玲!
的确,哪个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个向善、向上的希望呢!
所以崔梅玲等待了博雅那么久,那么难,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发现爱上了老彭,这恐怕是聪明的木兰也意料不到的。木兰喜欢彭丹妮,她压根就没见过崔梅玲,所以她积极的为他们筹办婚事。
木兰出现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热,因为她似乎从很远的地方走来。
她是从《京华烟云》中走来,在汉口过着避战乱的生活。她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富贵生活的大**,而是平民中普通的一员。当然她依然是优雅而高贵的,也是从容勇敢的,这是属于内心的东西,物质贫民化和战争无法把这些美好的精神从木兰内心夺走。
当她出现在彭丹妮眼前的时候,不由得让彭丹妮回想起在姚家居住过的一段日子,也不由得让我回想木兰在《京华烟云》中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想起她的思想、她的性情、她的才学她的能干、她的感情、她的婚姻。在《风声鹤唳》中再次遇见她,她是平静的,却不禁让人心潮起伏。
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段岁月、一段岁月组成的。
而每一段岁月中必定有许多人和你一起度过,有的陪伴着你成长,有的见证了你的苦难……一个故人常常代表了你的一段岁月,为什么对他们念念不忘,见到他们欣喜激动,因为他们让你会想起你曾有过的奋斗过、快乐过的难忘岁月;而为什么有些人你是淡漠的,往往这些人在你最平淡的生活中匆匆而过;有些人你甚至不愿想起,不愿碰见,也许他们曾在你的难堪的岁月中出现。
后来居然又看到了陈妈,看到了陈三和陈妈相逢。从前《京华烟云》那个苦寻儿子的陈妈和那个脱下警服的陈三,终于在《风声鹤唳》中重圆了,这真让人喜极而泣!
《京华烟云》曾太太一生唯一做不到的事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京华烟云》中的曾荪亚的母亲曾老太太吗?一个精明狠毒却又自私至极的深宅大院里的老太太。而她一生中也有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儿子曾荪亚,曾荪亚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他是生理了断了奶,但心理没有断奶的长不大的孩子。众所周知,老太太在教育曾荪亚这件事上是特别失败的,所以她就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儿子求取一位好妻子。来挽救曾荪亚,挽救曾家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族,所以她只是自私想要给她的儿子求取妻子,而没有想到也不愿意去想别人家的女儿嫁过来会如何呢?
婚姻就像一本书,开头是诗歌,中间是小说,剩下的都是平淡的散文。记得曾太太在木兰家轻飘飘的说“我只是为了我的儿子”,确实母爱很伟大,可是伟大的很过分,这恰好暴露了人性中最自私的一面。所以换来了木兰半生的守寡,每次木兰想离婚时,曾老太太都会劝她别离婚,就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阻木兰离开。
而木兰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块顽石,所幸,曾荪亚虽然不算是精英,也算是真正意义上长大了,回归了家庭,担起了责任。 这是曾太太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一生的追求。她做不到的事情,姚木兰替她做到了。
一生要强,本领无边的曾太太,最失败的,就是教育不了自己的小儿子曾荪亚,但最成功的,却是替他娶了一位好妻子。木兰也算是苦尽甘来,尝到了婚姻的甜头!
一直非常喜欢晚清名臣沈葆桢的临终遗言: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读书的第一要义是立品做人,其次才是做官。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读书是为了成人。仁者,实则就是养成健全人格的人。
选择读一本文学类书籍,想要修心,调整状态。因为喜欢苏东坡先生,所以也很喜欢跟苏东坡性情颇为相像的近代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看过林语堂先生的小说《红牡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独立精神超越时代的女性形象,与毛姆的长篇小说《面纱》相似,都是塑造了一个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勇于改变,拥抱变化成就自我的“离经叛道”的女性形象,由于她们太跳脱,超出了道德规范,不大容易被俗世观念所接受,只在文学上具有颇高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就没有太多实际言行上的可借鉴之处。
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先生塑造了一个合乎规范却又不失活泼跳脱勇敢创新的角色:姚木兰。林语堂先生很喜欢,我也很喜欢。一个优秀的女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庭,这是她健康自然生长的环境,是她品格养成的土壤,是她灵魂的栖息地。聊到这不能不聊一聊姚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也许是因为职业的原因,看这本书时,对教育这块特别关注,姚家、曾家、牛家、孔家几个家族,孔家是寒门,但是寒门出了个贵子。在此不做重点讨论,重点对比讨论姚家、牛家、曾家三个富贵官宦家庭的教育。
可以看出,第一,不管是官宦富商还是豪强与平民,教育存在成功也存在失败。第二,夫妻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会影响孩子品质的一致性;第三,过度追求金钱名利会让孩子泯灭人性,唯利是图。第四,母亲是一个家庭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丈夫、儿女与孙辈。曾家的成功在于曾太太的成功,姚家的成功在于姚思安的成功,牛家的失败在于牛太太的失败。最终牛太太落得下众叛亲离晚景凄凉的下场。第五,从子女整体质量上老说,姚家无外乎是最成功的。
姚家最成功的不外乎是姚家培养的子女,尤其是对姚家对姚木兰的培养则最为成功。姚母给了姚家姐妹儒家传统教育,让姚木兰当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但是影响木兰情志品格最大的则是其父亲姚思安,姚思安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爱自由,但是在回归家庭有妻子儿女之后,则恪守儒家之道,在生活方式及思想层面还是追求着道家的自由超然。
姚家虽然是富商家庭,但是饱读诗书,对金钱财富看得特别开。主要表现在姚思安从来不过问生意上的事情,生意上全权交付给冯老爷也就是其大舅子处理;在长子姚体仁出国时也是毫不吝惜金钱,送孩子出国接受教育,寄希望于浪子回头;木兰出嫁时,嫁妆颇为丰厚,大半个姚家都作为姚木兰的配饰随送到曾家。
姚思安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却也会让孩子学习做饭干些粗活,所以姚家姐妹丝毫没有沾染富贵人家的不良习气,这一点在姚木兰嫁入曾家之后与其妯娌牛素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姚木兰在曾家赢得尊重,获得地位,牛素云飞扬跋扈、小肚鸡肠,在曾家尽失人心,落得个被休的下场,全是两个家庭教育的较量。牛素云被枪杀的悲惨下场也给牛家家庭教育一个响亮的巴掌。所以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在于对与子女的良好教育。
姚木兰面对挫折与苦难时能够大气从容,一方面源于天生的性格,更多的是来源于父亲道家文化对她的影响。原著中姚木兰说:“我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所以姚木兰在南迁到杭州之后,当起了村妇,安然过起了洗手做羹汤的日子,并且能够从容过好平淡生活。在日本侵华之后,被迫离开喜欢的杭州内迁至重庆,姚木兰依然没有沮丧悲伤,而是在迁徙的艰难路途中发现了新的人生意义。坚韧善良、豁达乐观、机智活泼、大气从容。我想这就姚思安赠予宝贝女儿最大的人生财富。
南怀瑾先生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以佛教的仁爱为真心,道法自然为风骨,儒家中庸为表象,用大度来包容对待整个世界。以一技之长在手,生存能力傍身,三思而行的头脑,用从容的心态来过生活。
美句摘抄
1、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2、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
3、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
4、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有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行,才能持盈保泰。
5、曾太太有中国妇女的落落大方、庄重贤淑,她处世合规中矩,办事井井有条,对仆人慷慨宽厚,治家精明能干,知道何时坚定不移,最重要的是,知道何时屈己从人,何时包容宽恕。在治家与驾驭丈夫上,宽容与督查是同样重要的。
6、妻子就像鲜花,花瓶儿可以提高花儿的高贵美丽,也可以因为花瓶儿而将高贵美丽一览无余。由于环境优裕生活安稳无虑,又因为她极有教养,深知自己的身份地位,曾太太才有她的高贵尊严的感觉。她能读书写字,桂姐则不能,而且太太和婢妾中间的分别也是地位人品决定的。
7、吃人家的饭不白吃,对人家有用处,就会觉得自己有身份。
8、旧式对女人的教育在四个方面:德、言、容、工。
“妇德”在于勤俭、温柔、恭顺,与家人和睦相处;“妇容”在于整洁规律;“妇言”在于谦恭和顺,不传是非,不论隐私,不向丈夫抱怨其姑嫂兄弟;“妇工”包括长于烹调,精于缝纫刺绣,若是生在读书之家,要能读能写,会点诗文,但不宜过于耽溺于词章以致分心误事,要稍知历史掌故,如能稍通绘事,自然更好。
9、家就像树一样,有的繁盛,有的虽经人照顾,竟渐渐枯萎而死。
1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11、大概立夫生于清寒之家,看不起财富,看人,都是人本身的价值。
12、木兰听见立夫的母亲说,打算卖四川的房子来供立夫上大学,她要把一切财力都投在立夫的教育上。
13、傅增湘评价孔立夫:“你性情太孤僻。本身并不坏,可是需要改正。最高的性格是其中有一分孤僻,或者说精神自由,但是要使之归为常态。你现在需要的,是有人稍微把你勒住一点儿。”
14、一切生命都是两种力量的结果。那两种力量就是正与奇。没有奇,便没有进步;没有正,就没有稳定。人生就来自此两种相反力量的中和,就如同阴阳产生了一年的四季。
15、天下纷纷,来自人心。
16、莫愁是土命。沉稳、安静、圆通、富足。
17、石蕴玉而山明,水藏珠而川美。
18、天下之上智亦有糊涂时。
19、木兰说:“我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20、治家之道只在两个字上,一个是忍。一个是让。
21、一个姑娘家受的教育越好,在家里就越有礼貌。若不然,念书有才学,反倒有害于人品。
22、生命是永久的流动,宇宙是阴和阳,强和弱,积极和消极交互作用的结果。
《京华烟云》结局是姚思安和敌人还有那百年的花园同归于尽,牛素云出家了,孔立夫和姚迪非及其黛芬参军打仗去,姚木兰和曾荪亚带着曾家以及姚家的家人一起迁出北平。
首先遇难的是曼妮。日本鬼子的凶暴,激起了所有人的怒火,迪非、黛芬、陈原、立夫都先后投入抗战。姚思安也云游归来。准备举家前往南方,加入抗战的洪流。这时牛素云打来电话,说莫愁已被牛怀玉劫持!要诱捕立夫,素云还叮嘱姚家,赶快转移甲骨。
可是,等到立夫前往要救莫愁时,莫愁已惨遭毒手!在王府花园,姚思安正要准备转移甲骨,牛怀玉和日本鬼子前来抢夺,姚思安宁为玉碎,一把壮丽的大火和敌人还有那百年的花园同归于尽!而此刻,山河破碎,烽烟弥漫,一场更为壮丽的民族抗战之火,正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着。
简介:
曾家的大公子曾平亚,染上了伤寒。曾文伯和曾太太先是遍请名医,无法治愈, 曾太太爱子心切,想出了结婚冲喜的法子。曾家有三个公子,大公子平亚与曼妮,二公子襟亚与牛素云都早有婚约。公子荪亚桀骜不驯,但姚家的莫愁却很喜欢他。
情急之下,曾太太提出让姚木兰代替曼妮嫁给平亚,但木兰喜欢孔立夫,而且曼妮是自己的金兰姐妹所以拒绝了。后曼妮回来,曾家想三喜临门,说服了牛家女儿素云和襟亚完婚,并想让莫愁嫁给荪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