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看是什么情况。
1若是在考场上,你帮助他(作弊),不被抓卷算好的,分要考的比你高,就会对你造成威胁。是矛盾的
2若在复习期间,你帮他讲题,不但帮助了他们,还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是一致的。
求分 谢谢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
为自己,即利己;为他人,即利他。这是十分简单明了的一对矛盾。我们无时不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不庸讳言,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利己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想通过怀疑建立起哲学系统,最后承认:“我思,故我在。”他从哲学方面证明自己最实在。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最能感受,也最清楚。因此,讲人生,讲社会,都不得不由自己出发,甚至以自己为中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于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这段话的意思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总是从他特有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一切。他对社会的看法,尽管受到他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是鲜明地打着个人的印记。不管你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他人(如民族、团体和家庭)之中的“我”。同时,每个人也实实在在生活在他人之中,自己的生存、发展、利益、幸福都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矛盾冲突。正因为如此,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一是绝对肯定利己,否定利他。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自己的发展依靠自己个人的理性、天赋以及个人奋斗去实现;认为个人服从社会就是损害个人的利益,就是不人道。在这种利己主义原则主导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他人”,“点着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便成了损人利己者的真实写照。具体表现,如:为了发家致富,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甚至偷摸扒窃,谋财害命;为了自己升官,不惜打击、诽谤、陷害他人;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砸公家的东西,或拆他人的台:我不行,你也甭想行等等。这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行为,都是可恶的不道德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
二是绝对否定利己,肯定利他。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曾出现了对社会利益的绝对肯定和对个人利益的绝对否定的思潮。利己与利他被置于水火不容的地位。推行“一大二公”,都吃公共食堂,不能有自己的“家”;不能有自己的“自留地”,更不要说私有财产;人们无休止地“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求人们盲目地服从他人的利益,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结果自然会扼杀个人性,阻碍社会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利己与利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是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就蕴含着利己与利他的合理性。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靠一技之长“利他”,进而“利己”,从中得到报酬,两厢情愿,各得其所,何乐不为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金元动乱年代,颠沛流离,十口之家,就靠他给人撰写碑文墓志赚钱养家糊口。
他在《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中写道:
并州一别三千里,
沧海横流二十年。
休道不蒙稽古力,
几家儿女得安全
他尽其所能,撰文取钱,当然觉得理直气壮。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在利他的前提下利己,用中国古代墨子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合乎道德的。《墨子·兼爱》云:“兼相爱,交相利。”“为彼,犹为己。”意思是说,人在交往中应该互爱、互助、互惠、互利;为他人,也为自己。
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点看,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比尔·盖茨开发微机软件之初,仅仅是为了开创自己事业,实现其发财致富之梦,没料到他所开发的微软利国、利民、利天下,以致推动了世界“电脑革命”。他在大赚其钱的基础上,也为世界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谓既利己又利他。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所捐建的以“逸夫”命名的学校、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已遍布全国不少的省、市、县。他在关心、资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谓既利他又利己。
在现实生活中,利己又利他,利他又利己的人可以说“芸芸众生”,而要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确属难能可贵,但也不乏其人。如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离开优越、安全的生活环境,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硝烟弥漫的中国,为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印度修女德雷莎,平时布衣疏食,帮助穷人,把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金又都用于慈善事业,被誉为“穷人的圣者”。他们的“利他”行为并不完全是为了“利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这正是他们道德境界的高尚之处,也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片面地强调利已是行不通的;片面地强调利他,也是不合时宜的。利人亦可利己,利己而不损人,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
每个人都对“自我”产生高度的执着,又因为对“自我”的执着带来了种种烦恼。
按照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讲,“以自我为中心”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无法避免的执念。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我们的关系一般是在“五伦”之内比较亲密。
哪怕脱离了“五伦”,在社会上也是“有熟人好办事”。所谓的“熟人”,很多时候往往也就是认识而已,甚至有一些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
之所以关系在这之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因为我们觉得以自己为中心这些关系和我们有关。而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辐射圈,那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每个人对陌生都是恐惧的,那会带来不安全感。
科学家已经论证过,人和人之间最少只要通过六层关系就可以建立链接。从这一点上看,人类社会其实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只是这个整体中的其中一个环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同。
正是由于我们对“自我”的高度执着,无形中把我们和这个社会分裂开来,从原本一张大的人类网络中,将自己孤立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网络。
在放弃集体资源的情况下,我们更加依赖于小网络中的自以为的稀缺资源,造成了不公平、不完善、不平衡等情况的出现,烦恼也随之而来。
对个人来说,握紧拳头只剩拳头里的一个小小空间,张开手将和整个世界有更亲密的接触。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局限的范围内保证自己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我们要放下的是对“自我”的执着,更多地与这个世界交流沟通,跟同样是人类的同类进行互动。
同类之间最好的互动形式就是互相帮助,如果每一个人都抱着一个时刻,想要利他的心,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会更紧密更友善。
利他和利己,这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帮助的是其他的人,和我们属于同一物种的人。我们所有的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都是在帮助整个物种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提升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效率,更是整个物种进化的效率。所以我们才会说利他就是利己。
这里的自己不是说我们每一个个体,而是指我们这个命运共同体,我们这个物种。
执着于自我,只是让自己和这个世界离得越来越远的方式,心中始终挂念着帮助他人的心,才是融入这个社会,更有效的方式才是我们整个物种得以持续前进的有效途径。
人性的两面性,之前大致说过,暂时观点没有变化。善和恶是有一个相对性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一句话其实就是很好的解释,但并不完美。因为孔子是主张以直报怨,但假如对方是本拉登,而且还有着十几个保镖,外加各自拿着比我们先进很多的武器,显然没有几个人会“以直报怨”,而是会选择隐忍,然后以图他日——这就类似游击战,或者说人在矮檐下,该低头还是适当低下头。冤冤相报何时了,和纵容别人伤害自己,或伤害自己在乎的人,完全是两回事,当然伤害有大有小,有些仇不报,是因为不屑或不值得,有些仇不报其实仅仅是懦弱。这其实就是善恶的两面性的问题,不能因为对垃圾没有好心,就说人有两面性,就说自己和那些垃圾是差不多的,都有恶念。因此,善恶还是要看针对谁,针对什么程度,是肆意的害人坑人,是连那些对他好的,也是一心欺压,还是仅仅针对那些无耻的人。反之,我也懒得结交那些对恶者善良包容的人,纵容他人行恶者,当然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在他眼里,无论你是对他报以善念,还是恶念,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当然,这些人毕竟又不是卑劣的恶人,不必以仇人待之,但做朋友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当你被恶人欺压的时候,他绝不会站出来帮你,毕竟他觉得恶人也有很多好的一面,甚至觉得你以恶治恶,不过和恶人没有区别——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是朋友,最多是有利益关系时,互相交换利益,互不亏欠。
利己和自私,利他和互利,以及体谅,善恶,应该也都有关联。
利己是每个人的正常需求,但利己不等于自私(这本身是人们对抽象概念的定义问题,如果非要定义利己就是自私,也是没办法的)。利己更应该是一种心态定义,比如得了乙肝的人需要喝水吃饭,比如医生药厂也需要赚钱养家,老师也需要赚钱养家,这是利己心态。但得了乙肝的人明知自己有乙肝而且会传染人,还去用别人的杯子喝水;医生和药厂为了钱,故意卖无效的假药,或者夸大病情加钱;或者老师借助自己的优势地位上课不好好上,下课了喊学生补课,或者恶意利用别人的私人信息,这些就是自私,甚至卑鄙无耻,其心可诛!
利他,的确本质上更多是希望有利己的地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释放善意,希望互惠互利。比如有人给老人让座的心态,就是说人都会老的,自己家也有老人,也希望出门有人让让坐。但这不等于被让座的老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就可以随意逼迫他人让座,特别是有些无耻的,不敢去喊身强力壮的人让座,于是去欺负小姑娘小朋友,这些人,也是其心可诛,以自己的无耻无德,去逼迫别人行善——这也比如劫匪喊村民捐款一样。
体谅,当然就是去尽量体谅他人,不绑架他人,能尊重和感恩别人的明确付出或隐含付出。比如之前我曾接受朋友的邀请,一起卖电动晾衣架和指纹锁。他自己做老板,也才自称月收入万元左右,开一家毫无关系从来没涉足过的屁大点儿分公司,居然就可以自称是给了我一个平台——我选择相信他也是希望我好,希望把事情做起来大家都好,但如果自以为是给我一个平台,这也未免太自大了。他几套房子加宝马X1,半年损失五万,我半年损失四万,还用亲人的房子免费给他做仓库——连他自己的亲舅哥都不给他房子做免费仓库。前前后后差不多半年,只领了2000块钱的生活费。他家因为和做假货的有关联交易,他老婆被突袭抓到外地1000多公里外看守所,他两眼一抹黑,不知道找那里的律师靠不靠谱,于是我四处打听,找到十几年不联系的人,碰巧人家改行做律师了,还有朋友是当地律师,于是给他谈妥了,价格虽然不算便宜,但起码安心吧,起码也没有多坑他吧,还告诉他怎样找律师去见面和注意事项,推荐靠谱的法律书。
结果门店决定关门大吉后,他老婆被取保候审出来,一家人不接我电话,两天也不回我信息——这不就是明摆着懒得搭理我吗?当然我不恨他们,毕竟那是自己的选择,只是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认识再多年,我都不会有丝毫眷念——除非我的损失和付出能得到公正看待。不清楚这是不是自私,毕竟人家以前也对得起我,但至少是极不体谅吧,人心如此脆弱……
每个人身边关于自私和互利、体谅的例子都是数不胜数的,无需多说,每个有闲心的人大可自己去搜集整理和思考,见众生、见自己,看看疫情过后的余生,怎样才是最好的不辜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