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自考教材2006年6月是最新版的。我还有一本是旧版的,里面的内容是一致的。
课程目录
散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秋水(节选)————庄周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论毅力————梁启超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容忍与自由————胡适
咬文嚼字————朱光潜
吃饭————钱钟书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罗素
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垓下之围————司马迁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司马光
前赤壁赋————苏轼
先妣事略————归有光
马伶传————侯方域
西湖七月半————张岱
秋叶————鲁迅
香市————矛盾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纪念傅雷————施蛰存
哭小弟————宗璞
都江堰————余秋雨
我与地坛————史铁生
蚂蚁大战————亨利 梭罗
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
诗歌
蒹葭————《诗经》
湘夫人————屈原
陌上桑————汉乐府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秋兴八首————杜甫
长恨歌————白居易
早雁————杜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撒江天)————刘永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贺寿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
一句话————闻一多
再别康桥————徐志摩
雨巷————戴望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我原是一条急流————裴多菲
诗歌的抒情方法
小说
婴宁————蒲松龄
宝黛吵架————曹雪芹
断魂枪————老舍
哦,香雪————铁凝
金鲤鱼的百裥裙————林海音
苦恼————契诃夫
麦琪的礼物————欧 亨利
小说的艺术特点
要求什么水平的?小学?高中?还是大学论文?
字数要求是多少???
这里先找一篇给你,看看合不合适~(提醒楼上的,人家都说了不要太抒情的)
还是这一篇,做了一点删改,基本不影响文章结构,500字左右~
独爱林黛玉——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了他们的虚伪、欺诈、腐朽和罪恶。曹雪芹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我独爱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宝玉的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就是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她不委屈求全,她就是她,她自尊,她清高。她敢想敢说,她言语犀利,别人都认为她小心眼,只有宝玉懂她,只有他俩心灵相通,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下互相扶持。
我喜欢黛玉的纯粹,她不似宝钗般工于心计。当宝玉挨打后,精于世故的宝钗送来药丸,而且还用教训的语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叛逆者、宝玉的支持者,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哭成了桃儿一般。她不是软弱,她只是将情感融入泪水,因为她知道宝玉会明白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红楼梦》中有太多的不透彻。林黛玉作为其灵魂人物之一,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黛玉一直在寻找着她的“香丘”,直到死亡。她悲叹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却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此刻,我不再为黛玉的早逝而感到可惜,也许,离开那个她融入不了的世界,对她来说是一件好事。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目录小说:
婴宁————蒲松龄
宝黛吵架————曹雪芹
断魂枪————老舍
哦,香雪————铁凝
金鲤鱼的百裥裙————林海音
苦恼————契诃夫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小说的艺术特点
自考本科和全日制本科区别
一、录取方式不同:
1、全日制本科的入学条件是考生需要参加全国高考并达到某院校的录取分数后,方可被该高等院校录取;
2、自考本科则没有入学考试,考生只要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身份,均可报考,在报考成功后,考生即可参加当次的自学考试。
二、毕业条件不同:
1、全日制统招本科生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就能毕业。
2、自考本科毕业需要有学信网上能查到的专科前置学历,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60分为及格分数)、并且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取得合格成绩。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在规定时间申请毕业。
三、毕业证不同:
1、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是由主考高校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
2、而全日制本科则是由高校单独颁发。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在高鹗续的后四十回《红楼梦》里面,贾母和王熙凤使用掉包记逼死黛玉,让宝钗冒充黛玉的名字嫁给宝玉。
总觉得这个结局太戏剧化。高鹗编故事的能力太强了。就象现在的一些八卦编剧,什么荒唐的事儿,都往历史人物身上凑。那些清宫剧以及皇帝公主剧的编剧们,个个都是高鹗的徒子徒孙。
一边洞房花烛,一边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悲是固然悲了,挣了很多老太太的眼泪。可是,这真的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吗?这真是能够发生在红楼梦里的故事吗?
作为贵族**,薛宝钗要冒用别人的名字,才能把自己嫁出去,也忒没面子了。而林妹妹作为公府的嫡亲外孙女,却传出已经婚嫁的消息,这叫她怎么做人?以后还有谁会要她呢?当然,老师们告诉我说,这就是封建社会里那些当权者的本来面目:阴狠,冷酷,无情,不会为他人着想,一心只考虑自己的家族利益,逼死人命也在所不惜。 小时候,这样的说法也能让我相信。但是,通读红楼之后,我只想怪那些老师太不看书了。
封建社会的当权者是不是冷酷无情我暂且不说。我只想说:贾母真的喜欢宝钗吗?
一:贾母喜欢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她喜欢凤姐。
贾母喜欢王熙凤,那是无疑的了。凤辣子活泼大方,能言善道,总是能把贾母哄的哈哈大笑。她不仅仅是贾府的当家人,也是贾母的开心果。
凤姐的性格,绝不是什么温柔端庄之人。她对待下人严厉苛刻,对二姐秋桐等人费尽心机,贪财妄为,心狠手辣。但是,她呈现给贾母的,却是活泼机灵,心细周到,爽朗大方的一面。贾母喜欢的,也正是这一面。她这样的性格,显然和薛宝钗“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性格,是大相径庭的。贾母再糊涂,也不会看不出凤姐不是安分之人吧?
她喜欢鸳鸯。
贾母喜欢鸳鸯,喜欢得一天也离不了,少了她吃不下饭。连那样胡子斑白的做了大官的儿子,问她要鸳鸯做姨娘,她也不给。不但不给,还怒恼的不得了。使得贾赦大半年的不敢见她,只打发贾琏日日向她请安。
鸳鸯是什么样的人呢?
从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那节可以看出,她是个性情刚烈的女孩儿,个性极强。鸳鸯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不仅是鸳鸯,琥珀,紫鹃,翠缕等一干丫头,本来都是贾母的丫头,从小一起长大的。若是贾母喜欢温柔端庄那样的性格,这些女孩子能一个个出落成那样千姿百态的个性吗?紫鹃帮着黛玉出主义,象姐姐一样照顾着黛玉,完全不是传统要求中的奴才丫鬟;跟着湘云的翠缕和湘云一样天真活泼;即使很少出场的琥珀,在看到宝琴极受贾母宠爱之后,她认为宝玉或者黛玉一定会妒忌。寥寥几语,显现出一个话语天真,没有心机的女孩形象。
难怪凤姐取笑贾母说:“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有人要?”
她喜欢晴雯。
晴雯的样子不用说了。“削肩膀,水蛇腰,妖妖侨侨”,“眉眼有些象林妹妹”。是个长像妖媚,性格刚直的女孩子。王夫人深憎她,把她赶走以后去回贾母。贾母却说:“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王夫人一听,编了一大堆谎话,什么晴雯“调歪”,“不太沉重”,“得了女儿痨”。说了一车轱辘话哄贾母。贾母一听,也只得罢了。
可是,她喜欢晴雯,却是肯定的。
宝琴“年轻心热”,十分可爱。贾母一见就欢喜非常。她问薛姨妈宝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妈估计她是想为宝玉求配,只得半吐半露的告诉她,宝琴已经许配人了。
这一段,现在已经有读者注意到了,贾母是明问宝琴,暗拒宝钗。 宝琴是和李纨的婶母,以及刑夫人的侄女一起进京的。三家人一路结伴同行,宝琴已经许配人家的事情,贾母会不知道吗?此时,金玉良缘的说法已经有好几年了,薛宝钗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宝玉也有十六岁了。若是贾母认同金玉良缘,她还需要等什么呢?何必去问已经许人的宝琴生辰八字?
贾母喜欢的女孩子,几乎都是一类人,都是性情直率,机灵活泼,能言善辩的。这些女孩子身上,都隐约有黛玉的影子。但是,没有一个人身上有宝钗的影子!
她不喜欢王夫人。她对薛姨妈说:“你妹妹可怜见的,木头似的,公婆面前就不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她?”
她虽然也当薛姨妈的面称赞过宝钗。但也不过是亲戚之间的场面话罢了。宝钗在贾家一住多年,若是贾母连这样的话都不说一句,成什么样子呢?
二,贾母真的喜欢宝钗吗?
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去了黛玉的潇湘馆,去了探春的秋爽斋。潇湘馆“更比大的越发整齐了。满屋子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刘姥姥语)。秋爽斋三间屋子并不隔断,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贾母在潇湘馆发现那纱窗旧了,命人用大家都不认识的料子“软烟萝”糊在窗户上。在秋爽斋,只找出一个毛病,就是“后廊檐下的梧桐”太细了,还没长成。可是,在蘅芜苑,她老人家几乎吓了一跳。“及进了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也许宝钗不是故意要显得自己朴素,会过日子,也许她天性就是如此。可是,她这样的性格,贾母会喜欢吗?
贾母摇头说:“使不得。倘或来有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我最会收拾屋子了。她们姐妹也还收拾的好。我看他们不俗。” 她们姐妹,指的就是黛玉探春了。因为贾母刚从她们的屋子过来的。
黛玉的潇湘馆,竟然摆得比荣国府的大房还整齐。满屋子的东西都好看,却认不出来。可想而知,黛玉是个挺奢侈的人。象她那样的小资女子,怎么可能会亏待自己呢?我甚至认为,历来扮演林妹妹的演员总是穿素净的衣服,是错误的。黛玉是很喜欢打扮的人。宝钗才爱穿素。
而黛玉这样的气派奢侈,才是符合老祖宗性格的。所以她才说:“我看她们不俗。”反过来,就是说,宝钗很“俗”。
后来贾母赏了宝钗几样东西,还说:“我的梯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说得那样珍贵,好象连宝玉都不舍得给似的。可是,鸳鸯却笑着说:“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哪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却原来是堆在不知道哪个箱子里,找都很难找到的玩艺儿。所谓人老成精。又是贾母这个饱经世故的老太太的场面话罢了。
贾母说“两个玉儿”,将宝玉和黛玉相提并论,一对都是她心上的人儿。放鞭炮的时候,她将黛玉抱在怀里;宝黛吵架,她急得哭了,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小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打这行字的时候,我只觉得眼眶都湿了。二玉不理世情,生存能力极差,她岂会不知?她只想着自己在一日,保护他们一日,不让宝玉挨他父亲的打,不让宝玉去社会上接触世情险恶,覆雨翻云;不让黛玉受贾府那些薄情的长辈,势利眼的下人欺负。她每天都为他们操心。她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她在一日,二玉衣食无忧,没人敢侵犯他们;她一旦闭眼了呢?
在贾府这样的温柔富贵乡里,贾母也是怕的。因为,她太知道,富贵后面的假象了。
老太太抱怨着说:“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也就罢了。便又不咽这口气!”
没有夸奖,没有客套,只有责备和泪水。这才是真情流露啊! 我想,贾母即使临死,也是放不下宝玉和黛玉的。她会托付又托付,叮咛又叮咛,才会含着遗憾离开人间。这样一个饱经世故,懂得真性情是多么可贵的老人,她绝对不会用那样恶俗的掉包计来拆散宝黛。即使贾府大厦将倾,凭薛家那样一个破落皇商能有什么用?更何况,宝钗还有一个动辄打死人命的哥哥。这样的人只会连累贾府。
宝黛二人,是完全在贾母的庇护下生存的。大观园的青春,诗意,和美,也是因为这个老人家的慈爱和宽容,才那样丰艳的蓬勃起来。她要存心害黛玉的话,根本就不会有红楼梦这本书。
曹雪芹写青春,写诗意,写爱,写女儿的清洁高贵,也写红尘的浑浊,写人情的冷暖,写世事的无常。他字里行间都是怜惜,怜惜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幻灭。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世间种种,终必成空。爱也罢,恨也罢,终归黄土。 红楼梦不是儒林外史。曹雪芹也不是批判家。他并不想写一个狼外婆的故事。用百万字来铺垫,最后,外婆掀开头巾,露出狼的面目,吃掉了小红帽
那个童话哄孩子都过时了。
而在红楼梦里,这个狼外婆的童话哄了人们几百年,还将继续哄下去
悲哉雪芹!!!
一、初中读的《红楼梦》。接触《红楼梦》是看八几年那个电视剧开始的。接触与真正静下心来啃下书的时间间隔大约是十年把。
二、读《红楼梦》的最大收益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兴趣,并且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观的萌芽。
三、首先读书做笔记这个因人而异,对于有的人会起到梳理记忆的作用,有的人不喜欢就可以不记。我读的时候没记笔记,脑袋记就好了,这个方法适合你就现实,不适合就不现实。
接下来我先说说我是如何读的,可能正如提问者担心的,是不是看的时候走马观花啦,是不是曾为人物多复杂而放弃,或者觉得复杂而难以读下去等问题。
首先我是初三才开始正式读原著,在读原著之前我做了一年的时间作准备——就是整个初二都在读《红楼梦》里的诗歌,我看的书是刘耕路写的《红楼梦诗词鉴赏》,因为我喜欢古诗,所以从诗歌入手。这一年来我基本上读过如周汝昌等各红学家有关《红楼梦》诗歌解读的书不下六本,其中也包括其他红学方面的内容。所以,一年以后我对每一首红诗都很了解,熟悉它的寓意,它每一个字的表面和隐藏的意义。
说实话,研究完了诗歌我基本上就对《红楼梦》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这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一列的问题。此外研究诗歌也顺便把金陵十二钗每一个人也单独一个一个拿出来研究了一下,读了一些人的书。
这就是我读原著之前一年所做的事情,有的时候因为研究诗歌和人物的需要原著也偶尔挑几章看了下,所以也算是粗读一遍。
那么在研究完诗歌和人物后我又花了3天的时间把《红楼梦》的小人书看了一遍,这个简单很容易理解,然后就是读原著了。读原著建议不要看那种有旁批的,就是当故事看就好了,由于之前研究过诗歌和人物,所以读起来很快。然后读完一遍原著以后,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第二遍你可以读有朱批的或者是三家评本,这时你就慢慢的看,结合旁批边读边体会,边回忆。
这就是我读《红楼梦》的方法。
四、我好像前前后后看了四遍吧,为什么重复看,是因为有的时候看了一些红学家的观点后不得不重读原著考证,所以就反反复复的读,反反复复的体会了。
五、我现在毕业了,不过如上面所说我读《红楼梦》的确是从初二开始的。至于中学生怎么读,我觉得就参照我上面的方法吧。我浅浅后后一共花了我初二初三2年的时间读完《红楼梦》。后来从高中到大学都是读中文。
如果是您身边的朋友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话,建议先看电视剧,再看看小人书,这个都不难吧,看了这些的话就算是一个中学生也应该明白故事情节了吧。好,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看原著吧,应该能看得懂。《红楼梦》已经是白话小说了。
《红楼梦》看与不看的区别,我觉得能在初中这个年龄段读一本古典名著(是潜心读完的),对孩子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性格中多了一份沉稳,以后不论学习还是面对社会都会懂得三思而后行,能认真读完它就说明孩子在耐性的培养方面有了进步。此外,就我个人来说,读了之后使我更坚定以后读文科这条路线了。说实话,在读《红楼梦》之前我读的文学作品都是如童话、十万个为什、中华历史故事或者资治通鉴(儿童版)这类孩子看的书,后来上了高中才开始读一些古代或者现代的名著的,如巴金、冰心、鲁迅等人的作品,现在想想比那些小时候就看名著的人落后几年,唉。
六、到了大学,我读《红楼梦》都是结合红学家的观点读的,观点提的什么我就翻到哪章哪回看。由于文科专业有“文学理论”这种课程,我就结合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用另一种眼光看《红楼梦》,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大学因为比较喜欢外国文学和先秦文学,所以古典小说就没怎么看了。
七、文章泛滥?这个倒没什么,学问嘛就是大家一起来讨论一起来“骂”,最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个现象很正常。这里本人的建议是,如果你初次涉及某领域的话,建议你先问问了解这方面的人,找一个权威人写的书看,然后再去那些鱼龙混杂的地方逛,要不你大方向不对,以后不利于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了,再补充一句,建议先看下《红楼梦》的关系图谱,那种比较全的,就是连丫鬟的名字都有的那种。网上一搜就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