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技艺看中国文化中的情感,美感与人

从传统技艺看中国文化中的情感,美感与人,第1张

2016年11月15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办的“直面名师”系列讲座之《凭诗问道---从古典文学看中国文化中的情感、美感与人》在学院5号楼A110举行,主讲人是深受美院人喜爱的汉语言文学专家、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女士。

何为“凭诗问道”

董梅首先就“凭诗问道”的主命题做出了简短解释,借由《庖丁解牛》中庖丁将屠牛这件本是残忍之事却做到“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产生出舞蹈、音乐之节奏美感,问其缘由进而解释“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屠牛”变成庖丁“形而上”的“问道”之举。那么,“凭诗问道——诗、文学便是我‘问道’的路径、法门”那为何种道呢,董梅补充道“我希望由此来追寻更为本质的中国文化的内在含义”,而这个过程则是终其一生。“从古典文学看中国文化中的情感、美感与人”是具体的角度,她围绕“中国文化的理想是什么”、“在其范围能够生成的人格与艺术又是怎样的”“何谓五层高楼境界”等问题与听众分享了丰富的、精彩的文学素材。

“文学是借以文字来表达人类情感及思考的,这一思考区别于哲学的纯理性思考,而是属于生命的情感、思考、经验、感悟活动。”而中国文学就是以“汉语言”和“汉字”来表达的艺术形式,所属族群涵盖了地域概念、时间概念上的国人,在这些形式中,“诗”当属最高成就。

我们应该做一个善感而不多愁的人

董梅接着阐述了题中“感”与“情”二字的相关概念,这两个时常同被提及,实为相互独立的语词内涵丰富而细腻。感,可有感动、感慨、感想等词。她以《易经》中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解释了五感“眼、耳、鼻、舌、身”是作为通外界“色、身、香、味、触”的桥梁和渠道之用,外界入心,心有所触,进而“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情”不同于感,可有情绪、情操、情怀,它是人生而具有的一种属性。《礼记》所言人而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为我们生命的禀赋。

她举以南朝钟嵘《诗品序》来解释这个概念:“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诗歌描述的外在物之变化对人的内在心起到了影响,因此“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万物之情便由此体现,有感而发。外界之物对我们内心的作用即经表达之后寄托于某种形式,若是寄托于色彩和线条则成绘画,寄托于音符和旋律则成音乐,寄托于文字则成诗歌。

董梅笑谈曾因是身份为女性所以研究古典文学被贴上“多愁善感”之标签的事情,她则表示,一个个体生命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如果能够保持健康连接,即在这种“见真色”、“闻真声”的明朗、强健的状态中构建起的强大内心是不易被打垮的,是有着“源源不息的心理源泉的人” ,“我们应该做一个善感而不多愁的人”。

随即列举了例如《世说新语》中评论早慧之人王戎的“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的“万物皆有情”、欧阳修《玉楼春》“樽前你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非关风与月”等,来解释“敏于感而富于情”这一概念。

中国文化理想能成就的人之“五层高楼”

那么,中国的文化理想所能够成就的人是处于什么样的一种境界和状态呢?董梅以带领听众登“五层高楼”的形式给出了答案。作为一个健康的生命,自我的“敏于感而富于情”,同时重视他人的感情、能够搭建起与外部事物广大的连接,而非“手足痿痹为不仁”、隔绝于他人、外部和万物是为第一二层楼。“敏于感而富于情”的合二为一是我们所应具备的感情,在此基础上不失为一个丰富饱满的生命,不失为有一颗富于生气的心灵,一个有生趣的生命个体。遂列举秦观《木兰花慢》描写秋色之句“红凋岸蓼,翠减汀萍”来理解诗人“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的情感表达。

第三层楼,“才情欲其高,是大才子莫做小文人,要做大才子大文人。”则是人突破、超越小我的寓于群体之中的“正于性”。“性”乃广于情的一个观念,具有普遍特征。董梅分享了她自身很喜欢的一首温暖小诗来为我们讲解了第三层的含义: “迟日江山丽,春城花草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为日光笼罩的山色、抚摸在肌肤上的风、空中呢喃的燕子、沙岸柔软的河泥等等所的声色相触都被笼罩在一“暖”字之中,诗的背景作于安史之乱后入蜀居草堂的春天。杜甫的诗将自己已然水深火热的苦难排除在外,传递出远超越“小我”的情怀——何谓“诗圣”,就是生命价值观与其艺术风格之高度合一,梁启超评价这类诗人实为“情圣”——他们的生命本性就是追随太阳的“物性故难夺”,是广含苍生之念的。

“知古今,会于意”是第四层楼,它包含了故国“神游”、精神血统构建之含义,能否以自己的位置建立起由古而今的历史观坐标轴是这层探讨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中“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描述的乃此道理。

“古往今来”、“贯通古今”这类词语都是古今通流、而非断流关系的体现,是所谓“阳光之下,并无新事”。生命与生命相连,以文字这个船与桨作为工具,使你在历史长河中与另外一个生命愈合,是为会于意。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快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元好问之诗描述的就是这种“在生命上下是有一个与你相通的灵魂,是何等之乐事,还有什么好垒平(痛楚)的呢。”董梅阐述道。

再建立了时空观、宇宙观之后,我们来到第五层的“生死观”。董梅重点列举了“内心圆满而平静之人”陶渊明的诗以作为解。“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冬去而春来,一切是流转的,在这样的流转之中,没有一个时刻不是“良朝”(好的时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与人互见为悠然,物与人之间是有情的,人永远不会失去自然。

“我曾尝试过与自然对话,如果那个时候真正有所感的话,自己是随之而在的,语言成为杂质,更多的是在于一种无言的交流。孔子说“我欲无言”,我感受到无言之可贵。”董梅分享起自己与自然相处的状态。她借用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立,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来诠释 “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此刻便是永恒。彻底超越了生命存在的时空局限性,使生命获得无限”的道理。

那么,再弄清五层高楼后又该如何下楼呢?我们不能停在空中楼阁里,只与大道对话,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们还要伺机而下,在切实的行动中体会”。

烦恼是种子,智慧是萌芽。“烦恼若尽,佛从心出”相反来说,你遭遇了多大的烦恼,就会催生多大的智慧,“腐朽若尽,香从树出;树外有香,既是他香”,董梅最后做出总结“儒家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忠恕等社会性问题;道家的自然观讲究个人心灵处之,人的内心宇宙与外部广大宇宙乃一体;而佛家进驻后填补了本土哲学重生而轻死的空白,做了一个补充。”她把这三家称为“三足鼎立”,也是缔造国“人”和艺术的精华,提倡我们鉴古至今也要知未来,就可以生成什么样的人格的研究,愿与同学继续以“致广大而尽精微”地方式来继续讨论。

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词源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

上述各种文化定义,互有长短,反映了近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文化认识的历史过程

文化的要素 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没有精神文化,人类便无法与动物相区别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②语言和符号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二者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语言和符号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③规范体系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⑤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一般特征 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连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时也成为社会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阻力

  “情感地理”(Emotional Geographies)[1]是都市空间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情感表现与地理空间关系的具体化。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都市亚文化的情感—空间—身体结构呈现出“杂糅感”和“抵抗欲”等包容性特质。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游民心态”也参与到了地理身份的构建,并且借助“群落生态”的亲缘聚合效应在亚文化中重构了社会关系。这种激进的人文地理学孕育出了集体主义均分式的空间观,进而形成对“五四”传统中指向个体解放的存在主义空间观的压制。这对当下都市亚文化的研究和规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文化的大繁荣很大程度得益于亚文化的大勃兴。随着一大批“薄海民”(小资产阶级流浪文人)在上海聚集,一个激进的都市青年亚文化社群初具雏形。

这些“浪子”基本生活在租界亭子间中,并且抱有左倾的观念。经过毛泽东两次讲话的界定与重申,“亭子间来的人”一度成为上海文人代名词[2]。这一时期,上海亚文化弥漫着颓废、抵抗、悲哀、亢进、屈从、团结的复杂情调,这既来源于历史的观念、作家的灵感,同样来源于亭子间和租界的空间创造。在批判人文地理学视野下,这个“他者”被视为外在于“城市共同体”,但作为城市的一种要素却不可或缺。如曼海姆所说,社会学研究中知识分子的共性在于往往“不是把精力集中于环境的积极的潜在性上,而是成了潜在于环境中的诱惑性的俘虏”[3]。在错综复杂的理想、主义、人事、 口号 之争的背后,基于“情感—空间—身体—社会”差异结构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超越琐碎,理解都市亚文化潜在的人文地理脉络。

一、杂糅感:情感与空间

在都市人文地理学中,租界和亭子间在某种意义上都代表一种“定位政治学”无法看清的领域,具有包容性和混杂特质。都市亚文化是“大都市精神”的体现。现代大都市居民具有在情感上亲近亚文化的冲动,他们往往以隶属于某一亚文化空间为荣,以期获得一种新的文化、性格和身份。

在不同的环境、居所有着不同的历史想象,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可以看见各种情感地理的社会结构。虽然被家人几番催促北上投考北平女师大,谢冰莹却割舍不了上海这个“文人的摇篮”,宁可躲在亭子间喝自来水,“但不受别人限制的生活是自由的、痛快的,那里的一切是活跃的,进步的,她爱这所‘社会大学’”[4]。作为城市边缘和灶披间的上层建筑,上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亭子间是一个多方杂处的市民社会的底层。穷学生、失业者、妓女、小贩、佣工借此生息,这里也是滋生青年作家、流浪艺人的域外飞地。在同一空间中,不仅通俗文学和左翼的边缘知识分子日渐成长,即使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先锋的新感觉派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也翻译出版过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而且还“转向”写过一些普罗小说。

作为早期的带有全球化色彩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飞地,上海都市文化带有鲜明的“杂糅”色彩。贾植芳先生说:“要定义海派文化或海派文学确实是个难题。”[5]我们不必讳言这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物,西方世界用一种“异托邦”的幻象来陪衬和确证自身的优越,并且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侵略扩张服务。但在部分知识人的心中,这恰恰是“必要的邪恶”,边缘文人于其间可以实践知识的挑战者的角色。1850年代以后,上海租界便成为商人、政客、激进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聚居的城中城。无论“云里雾里的第三种作家”“跳舞场里的前进作家”,还是“亭子间里的无名作家”都有自己的存在理由。这个控制松散的空间,却充满了活力和能量。徐志摩在《新月》的发刊词中,将当时的上海“思想市场”分为感伤派、颓废派、唯美派、攻击派、偏激派、*秽派、热狂派、标语派、主义派等等十三个派别。至于鲁迅的杂文更是拉拉杂杂,报刊新闻电报信手拈来、随意拼贴,更加从形式上衬托了租界文化的混杂色彩。因此,当1927年南京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为收回租界做准备的时候,大部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并不响应,他们并没有因对租界外国势力不满而迁入特别市。

先有现代都市“矛盾特色”,方有早期的都市公共空间形态,这激发了“小群”与“大群”之间的能量转换。1930年2月16日,夏衍、鲁迅以及一批亭子间文人在公共租界的公啡咖啡馆秘密集会。在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域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随后便宣告成立。租界为亭子间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宽松自由的语境。当然租界也不完全是一个安全地带,但是正因为它始终处于危险的边缘,这个反抗的社会更需一个乌托邦理想照耀他们前行。如小派正之所见,社团已经是“日常生活的社会依托” [6]。沈从文也痛感,如果底层文人不参与社团,门路便会越来越窄,感情自然越来越坏,终有一天会在“都市病”中一蹶不振。租界和亭子间作为亚文化飞地的重要特点就是,这种居住区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他们愿意临近亲密关系群体而聚居的偏好。底层阶级在这里聚合,以左联为代表的租界社团和亭子间文人群体因此具有了天然的“邻里关系”。这是带有革命文化亲缘性的亚文化团体的标记。

要言之,都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为多样化的亚文化群体提供寄居的家园。虽然在“新月”的号召下,精英文化人依然保持着骄傲的姿态。但是在左联的周围,新兴的亚文化社群因为空间的“亲缘性”正逐渐聚合,这里才是孕育着希望的“另一度空间”。

二、抵抗欲:情感与身体

寓于亚文化空间中的底层文人生活呈现杂糅性特质—一种“色—魔—幻”的杂糅。这体现出现代都市亚文化中身体解放与革命激情互为表里的关系。亭子间是一种开放的空间的边缘,一个意义深远的边锋。这一亚文化空间需要诉诸于一种挑战性的身体姿态完成自我的建构。

早期的“享乐主义青年”的形象,例如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的王曼英、《追求》中的章秋柳,醉心于到跳舞场、到影戏院、到旅馆、到酒楼,甚至于想到地狱里,到血泊中感觉一点生存的意义,追寻时时刻刻热烈的痛快。并且章秋柳的“要求新奇刺激的瘾是一天一天地大起来了”,这一点和海派的性爱作家以及刘呐鸥、穆时英的新感觉异曲同工。性的刺激和身体的迷向是新生的都市诱惑的最好表达。沈从文在《论海派》中讥讽海派文人既关心“现代人的悲哀”,也关心“十月革命”,也经常谈到小说的内容与技巧的问题,谈到没落的苦闷,以至于还大谈嘉宝的“沙嗓子”“眼珠子”和“子宫病”,追究“沙嗓子的生理原因”,以及她的“性欲的过分亢进”。可见,亭子间青年作家选择文学道路更多的出于革命“热情”,而不是对文学的“热爱”。这一激进的人文地理风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亲近政治多采取“恋爱”的态度,所以很容易成为“社会主义追求者或信仰者”。成仿吾们对斗争哲学的“机械的地运用”,也不仅仅因为他们脱离国情,还与他们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浪子”的劣根性有关。鲁迅先生批之为中了“才子加流氓的毒”。至于京派文人更是以“流氓和妓女的文化”形容海派激进的抵抗欲。

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感的时候,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变化,心理学是研究、分析、疏理、归纳、总结情感的一门学科,二者互为依存,情感是动物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客观反映,心理学是对动物内心世界在现实中客观反映的抽象理论,就好比如把一只猴子,被定义为公猴或母猴,弥猴或金丝猴,亚洲猴或非洲猴,等等不同属性的名称一样,而无论什么名称的猴子,都无非其实就是猴子而已,情感与心理学的关系亦然,无论在心理学中被冠名划分为那种类型的情感,也无非都是动物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客观反映而已。

情感不仅表现在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指人所有感官的、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精神的感受。而情感又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常说情感生活。这两者关系勿须赘言,主要说下情感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情感的载体,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情感的承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和基础。例如各种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生活习俗、方言俚语、服饰文化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的原因,若丢了我们的文化就失去了根基。由此,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就是表现在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尤其是中国文化,是一种情感认识的文化,主要讲求善;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理性认识文化,主要讲求真。我们常讲商人与顾客之间的鱼水情,官员与人民之间的官民情,家庭中的亲情、爱情,朋友之间的友情等,所有这些情感表达方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要依托和表现形式。但是文化绝对不等于情感,因为我们因人而异对同一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你文化的理解与他人理解的文化不一定是一致的。这种差异也会造成情感反应不一样。所以文化可以影响情感,情感等于文化。文化一定是过去时,情感一定是进行时。尊重文化会产生情感。懂得文化不要情感用事。情感属于自己,文化属于大众。

个人认为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情感能力和关系成功与否。因此,如果两个人的文化程度相差很大,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感情无法维持或不能得到支持。

实际上,一些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和情感关系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联,而更多地取决于双方是否有相似的价值观、兴趣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因此,如果是我,我会尊重这份选择,并根据彼此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慎重的考虑,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同时,我还会尽可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和共鸣,并帮助彼此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和成长。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特行为,是主观能动意识循环,即一个群体所拥有的“道、术、器、法、势”行为。其中“道、术、器”是组织的文化基因,“法、势”是基因密码,它们是量子化的文化最小组合。具体内容见《解密文化的基因密码——用五个字读懂文化》

在文化的统一定义明确之前,文化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是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行为的自然表现,因此得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文化行为,几千年从来没有人在刻意的做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文化都是人们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自然形成的,文化的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文化基因的自然循环。我们必须承认,组织文化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刻意建设,先进文化是有质量的文化,只有质量文化是有方向性的文化,认识到这点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它从反面说明了文化建设是有意识的文化行为,这种行为必须建立在文化定义已经明确的基础上,大家知道文化是什么,才有建设方向。因此,破解文化的定义标准是当今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问题。

“道、术、器、法、势”五个字的文化定义,言简意赅,不但体现出了文化丰富的内涵,还能够替代“文化”二字,直接应用到各种文化的概念和解释中。例如;文化自信就是对组织治理的“道路、制度、行为、理论、未来”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只要与文化相关的理论和概念都可以直接用新的“道、术、器、法、势”五个字来代替,可以做到 让文化深入人心的目标,是组织文化管理实践的福音。

这是文化思想领域的重大创新,原有的文化基础理论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否则,文化早就定义出来了。我们不能跟着西方后面走,不重视国人自己的研究成果。“道、术、器”的文化基因理论成果已经上传一年多,但始终没有引起关注,说明现实社会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很低,文化已经被边缘化了,形成不了文化的群体意识、组织意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文化属于管理范畴,迫切需要国家的文化标准定义,否则,我们就只见大树,不见森林,只有出台统一的国家文化评价标准,用评价体系推动全国的组织文化建设。才能让文化的大树变成森林。

文化意思 。文化意识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知识、文化理解等。所以情感态度属于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都属于意识范畴,这三个要素本身是相互独立、具有层次渐进性的,而且最终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感性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81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