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黄梅挑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的范畴,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溯源
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1958年,在黄梅县蔡山脚下发掘的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墓葬中,墓中女尸头上搭有彩线挑绣的福寿双桃方巾,可以证明黄梅挑花这门民间工艺,最少距今有约500年历史。
黄梅挑花被国内许多民间工艺研究专家称为彩挑。黄梅乡下百里棉区的彩色挑花更为精美,花样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郁。当地有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蔡山、新开、孔垅等地的挑花工艺最为兴盛,女孩刚懂事就跟着妈妈或婶婶做针线活,一直做到出嫁。当地人把不会挑花的女孩叫做整巴掌,这对女孩是一种羞辱。
艺术特色
黄梅挑花不同于一般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
农家姑娘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按照代代相传的纹样样板,以白色棉线为纹线骨架,配以多彩丝线的十字交叉针法挑制成的一种刺绣。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绣,针脚为一字形的称平线绣。
黄梅挑花的图案有团花、边花、填花、角花和花边之别。各纹样造型迥然不同。取材广泛,构思精巧,如团花就有富寿双全、龙凤呈祥等;边花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等;填花则有斑鸠石榴、龙舟竞渡等;角花则无一定格式,多以 字、柏叶、莲花为主体,组成三角型图案置于四角;边花多以二方连接为主,大多用作挑花头巾的花边。分述如下:
团花:凤戏牡丹、富寿双桃、四季骨牌花、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鲤鱼穿莲、丹凤朝阳、恩哥蟠桃、打骨牌、鹭鸶戏莲、凤追凤、十样锦、喜鹊弹梅、四虎钻山、五彩宫灯等。
边花:送子娘娘、七仙女、七女送子、天女散花、福禄寿禧、二龙戏珠、双狮爬球、二虎出洞、状元游街、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女将列阵、打莲湘、桃园结义、八仙过海、娶媳妇、四凤恋花等。
填花:蝴蝶戏金瓜、斑鸠石榴、莲花骨牌、划龙船、八角莲、瓶插莲花、莲花铜钱心、石榴花、 寿、喜、八卦花、鱼、鸟、人等。
角花: 字花、柏叶花、莲花等。
边花:多用 字、蝴蝶、水鸭、云头纹、如意纹、蚕头尖(小三角形)、茉莉花苞(长六边形)、狗牙齿(锯齿形)、瓜子米(正六边形)等连续组成。
表现手法简练、高度夸张变形、高度程式化、几何化;描绘的对象有龙凤、花鸟、人兽、虫鱼、器具及少量的文字;反映的内容有吉祥富贵的婚嫁、娱乐、戏曲故事等等;挑法上有单面挑与双面挑,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品种有近40种,大至被面、门帘,小至香袋、袜带,均为妇女、儿童日常生活穿戴和卧房内的部分用品,也有的是用于男性所需的女工制品,如褡裢、腰带、烟袋,或定情信物。黄梅挑花作品通过图案、文字等表达人们的情感,寄托人们的理想,一些图案和文字分别蕴涵各种不同的寓意。
1、连年有余,丰衣足食。在黄梅挑花中,“鱼”是“余”的谐音,寓意富足有余。“鲤鱼”是“利余”的谐音,寓意“吉利有余”。有的把“鱼”和“莲”连在一起,取“莲”和“鱼”的谐音,寓意连年有余。“龙”是我国祖先崇拜的图腾,在黄梅挑花中,都以“龙”能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寓意人民征服大自然后,所得来的风调雨顺和丰收。
2、爱情忠贞,婚姻美满。除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用“鸳鸯”寓意夫妻永不分离、相亲相爱外,黄梅挑花还有很多独特的寓意表现形式。如把鲤鱼、喜鹊、鹭鸶视作男性,把凤凰、荷花、梅花视为女性,并以此组合成“龙凤呈祥”、“鲤鱼穿莲”、“喜鹊登梅”、“鹭鸶戏荷”等,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美好生活和美好前景。在黄梅挑花中,有的作品还干脆用直接叙情的手法,明白无误地表达对美满婚姻家庭渴望的寓意。如“迎亲图”,图上二十多个人物用“S”联成四排,前排为华盖、红灯、彩旗开道,紧接的是三乘大轿,按黄梅习俗第一乘为媒人,第二乘为新娘,第三乘为新郎,殿后的是嫁娶和吹打的乐队,从阵阵锣鼓、阵阵鞭炮的热烈气氛中形象地寓意着人民对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祝福。
3、驱邪镇妖,富贵如意。在黄梅挑花图案中,大量使用了龙、凤、狮、虎等人们敬仰和敬畏的动物,寓意驱病免灾、平安吉祥、富贵如意、家庭兴旺等。如狮为百兽之王,有至高的降魔镇邪的威力;虎能生威,有旺盛的生命力;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能呼风唤雨;凤代表着吉祥,古时就有“凤不落无宝之地”之说。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植物被运用到黄梅挑花中,如莲花,寓意多子;并蒂莲,象征夫妻感情和睦、婚姻美满。
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这种布被染成青色作底,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七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在图案构成上,黄梅挑花除了有上下、左右对称式(如角花蝴蝶戏金瓜等)、旋转式(如鹭鸶戏莲、凤追凤等)、向心式(如福寿双桃、柏叶花等)、放射式(如八角莲花、八卦花等)以外,有很多表达一定故事情节的图案。如七女送子、状元游街、穆桂英挂帅、桃园三结义等。这种图案不遵从格律,无一定法规,全凭艺术随心所欲地增减人数针数,但又不脱离民间自然形成的特有程式,而产生了独特的构图效果。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就是一段历史,这种极为罕见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所以产生于黄梅,是因为黄梅是一个戏曲之乡。
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
在色彩处理上,除极少数用单色挑绣外,基本上都是以彩线挑绣。黄梅挑花以青粗布作底色,以白色作基本骨架,以大红、桃红、水红、浅红为主色,配以橘黄和淡黄,形成作品的暖色基调。其间或点缀些湖蓝、普绿等冷色,使整个作品丽而不佻、暖而不燥,繁复中展现和谐。既加强了色彩对比,又丰富了变化层次。加之作品多以深沉浑厚的宝蓝作底色,工艺的精细,图案的朴质,使整个作品绚丽而庄稳、多彩而清新、沉着而流畅,给人以典雅古朴、圣洁的感觉。
黄梅挑花1938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4年获波兰美展奖牌和奖金,并获波兰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览纪念章;1956年获首届湖北民间工艺美术展一等奖;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众多湖北工艺品中亲自选其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改革开放以来,黄梅挑花多次作为国家和湖北地区的工艺品代表作赴国外巡展,受到广大观众、顾客的青睐和各路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誉它为无声的抒情诗,立体的中国画。1990年获“首届全国轻工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黄梅县申报的另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也一起入选国家级,使得黄梅县成为当时全国唯一有两项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县。
黄梅县新开镇挑花艺人石九梅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挑花项目传承人。2010年8月中旬,“黄梅挑花”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国家质检总局即将予以批准。同时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黄梅县海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共同起草的黄梅挑花地方标准《黄梅挑花生产技术规范》,为组织生产、销售验收提供了依据。 简介
花瑶分布在隆回北部海拔1300米以上的虎形山瑶族乡、小沙江镇、大水田乡和麻塘山乡,共有七千余人。
花瑶挑花美轮美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间工艺美术的绝品。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隆回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
溯源
花瑶挑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代以前,花瑶挑花就已兴起。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花瑶祖先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唐代魏征在《隋书》中记载:长沙郡杂有夷蜒,名曰莫瑶,其女子蓝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履。这种描述与今天隆回花瑶女子的服饰正好相同:交缠五彩斑斓的挑花头巾,上着蓝色圆领衣,腰系挑花彩带,下穿彩色挑花筒裙,腿扎挑花绑带。在她们的头巾、衣领、裙口、绑腿、小孩背带和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除筒裙后片以外,其他地方一般是彩绣。筒裙后片则是在藏青色的直纹面布上用白线挑出各种图案。由于筒裙后片面积较大,大小一般长100厘米左右,高50-60厘米之间,故其挑花图案题材最丰富,主题最突出,反映的文化意识也最鲜明,是隆回花瑶挑花中的精华。
花瑶没有文字,挑花便成为记载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列为珍品收藏,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称其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1994年花瑶挑花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获得铜奖,2003年又获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金奖,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因此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艺术特色
花瑶挑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多样,有上千种之多。主体图案的题材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以蛇、龙、鸟、鹰、虎、狮最为常见。二是植物类,以花草树木为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主要表现瑶族先祖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类,如反映花瑶传统习俗的对歌定情打蹈成婚等。
花瑶挑花主体图案的材料都用平粗深蓝布作底,白色粗线挑成,花纹古拙粗犷。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坐标,对角插针成×形,通称十字花,或作一字形。基本上是几何图形,它的基本形式是几根平行长线并列,其中有在双根平行长线之间加横线而成若干方格的,有折作U形的,有作单线或双线菱形的,有大方格套小方格而呈回字形的,有作多根直线交叉成网状的,等等。各种形式中间如有较大空隙时,即挑小花填满。小花常见的有:×、#、十、口、回、V、和小圆点、旋涡等。
花瑶挑花的花纹种类很多,使用最多的纹样有: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也叫南瓜纹)、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等。还有一种用得最多的被称为干杯约的像花的纹样(汉语叫花路岩),这是模仿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种生物菌体的图案。据说,每到年成好时,这种花路岩石的图案特别显露。花瑶姑娘便把这种美丽而又预示吉祥的图案做为挑花的一种基本纹样。
花瑶挑花工艺非常精致,挑花时行针的长短、用线的松紧,均需一致。繁密处针针相套,不现底色,简练处仅一支花,几条线。在主体图案两边,配以用红、黄、绿等七彩丝线挑绣的彩色花饰。整件挑花画面黑白分明,疏密有致,动静相济,色彩对比鲜明,远看颜色近看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花瑶挑花在工艺上独具一格。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花瑶姑娘从七、八岁起就在长辈的口传身授下学习挑花,需几年功夫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艺。每位姑娘将绣品针线随身携带,利用劳动的间歇时间进行挑花,吊脚楼前,溪边石上,古树林里,到处都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挑花姑娘们。有人曾统计过,一件筒裙挑花约有30多万针,累计需180余个工日才能完成。
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均在花瑶挑花中有生动形象的表现。如“乘龙过海”、“盘王升殿”、“朗丘(瑶语,意即头人)御敌”等。 “乘龙过海”中的盘王,头带三尖神冠,英姿焕发,骑在龙背上。骄龙昂首,腾云驾雾,呼呼生风。盘王冠发飘逸,上下群龙朝贺。盘王头顶的太阳与蛟龙头部的鸾鸟飞舞,使整个画面造成一种飞腾流动的感觉,非常形象生动,有很深的历史内涵。“盘王升殿”中的盘王则头带王服,端坐殿中。宫殿是瑶族典型建筑,风格独特。翘檐宫殿上横书“寿”字,寓意永久。寿字左右挑绣富贵花,两边插旌旗,迎风飘扬。盘王头像两边绣有竹子,殿柱两边绣有双龙。整个图案造型稚拙,表达了经常遭受杀伐、生活贫困的瑶族先民祈求平安吉祥,兴旺发达的美好意愿。“朗丘御敌”则是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瑶族将士守卫家园,英勇杀敌的场面。朗丘骑在马上,头带神冠,身着铠甲,手执羽箭,马下有来犯者的首级。这幅图案既是对历史的记载,又是对英雄的讴歌,也是对先祖的崇敬。
花瑶挑花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许多以动物和花瑶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瑶民族的宗教信仰、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在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花瑶挑花中,蛇图案最为丰富,有盘蛇、交体蛇、昂头翘尾蛇、无尾双头蛇、蛇缠图腾蛇等,多达上百种。且蛇的形态各异,充满奇思妙想。如训子蛇、比势蛇、吐信蛇、群蛇聚首、双蛇戏珠等,花瑶挑花对这些蛇都赋于了灵性。这是因为花瑶长期生活在山深林密,湿热多蛇的环境中,对蛇的习性十分熟悉,而蛇又具有游水、上树、钻地、长寿、耐饿等能力,是早期人类力所不及的,因而视之为灵物,成为花瑶部落的图腾,有类于汉族对龙的崇拜。
对歌定情、打蹈成婚是花瑶挑花中的珍品,表现场景宏阔、人物众多,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瑶独特的风俗。可惜的是,由于这些挑花技艺难度很大,已濒临失传,留存下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幅作品,已难得一见。
花瑶挑花脱形写神,简炼传神,以少寓多,主题鲜明,极富装饰性。在造型上大胆地夸张,大胆地取舍,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从自然物中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情真意浓的神似形象,体现出丰富的神韵,产生出违理合情与谐美怪诞趣味,表现出朴实的美感。瑶族妇女在绣挑动物时,常在动物体内再绣以小动物和花草,如在一只母虎体内又绣有花草和小虎。或问为什么要这样挑花?就会得到风趣而朴实的回答:老虎要怀崽,还要吃东西,这样绣出来的才是只活老虎。这种解剖思维的方式大胆而浪漫。
花瑶挑花将不同视觉的物象做奇妙的艺术处理与组合,构图均衡或对称。如用树木花草变化的图案组合并按几何排列做主体图案,显得整齐大方;有时在一块绣片中要挑几十种花纹,自由、不规则地组合成主体图案,或花中藏花,或把几只鸟、昆虫等自由组合成花;或几只鸟共一个翅膀。这样的精巧构思,使整个图案具有丰满富丽的充实感,形成热闹气氛,使主题得到充分揭示,并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
花瑶挑花不但讲求实用,而且更追求色调装饰美观。远看色彩近看花,她们喜欢用强烈的刺激色彩,鲜红色的头饰笠(瑶语称派特典)和头巾(瑶语称笑童),深蓝色的上衣(夏装为雪白色),五彩缤纷的腰带(瑶语称特档),灰白色的统花裙(瑶语称顿)前沿以两叶红艳艳的裙边(瑶语称 补)接连映衬,墨色的的绑腿(瑶语称扣烘),使整个服饰形成黑白相间、冷暖协调、鲜艳夺目,令人感觉到花瑶女子把所有的色彩匀称地打扮在自己身上。若头饰笠和统裙以灰白色为主,色彩暗淡,那是守孝穿戴的服饰。 简介
望江挑花是流传在望江县境内的一种家庭手工技艺,源于唐代,用麻与发为材料,制作祭祀供品。至晚唐始用本地棉花为原料制作,用于生产衣饰及家庭器用装饰制品,并逐渐形成每家每户女性必须精通的手工技艺。
望江挑花以其构图精美、正反成趣、内涵丰富、美观实用而为望江人民所喜爱,世代相传,保留至今。
望江挑花在传承发展中逐步形成挑、钻、游、织等四种针法技艺。构图元素取材于生活,除各类几何图形外,常见的植物有藤蔓、花果、茎叶:如梅花、竹叶、牡丹、金瓜、莲花、菊花、石榴、柏枝、栀子花等;常见动物有蝴蝶、蜜蜂、孔雀、喜雀、鸳鸯、松鹤及十二生肖等。其他如太极、八卦、宫灯、日、月、星、云、山、水、舟、船及如意、元宝、金钱、寿字、福字、喜字、吉羊、平安等各种文字。其他还有各类人物的生活、生产、游戏,及喜庆、图腾、宗教等活动。
望江挑花三分传承,七分创造。有规有矩,千变万化。象形与会意、单独或组合、花中套花等,表现形式多样。望江挑花制品细腻精湛、色泽淡雅,曾三次被选入北京,成为人民大会堂显目的艺术饰品。又多次在各种交易会、博览会上获奖,声名远播。
望江挑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望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简介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12000余人,居住在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和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挑花是花瑶人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制作时,花瑶妇女以靛青色土布为载体,用挑花针通过数针法,将白色或彩色纱线挑入其中,制作而成。花瑶妇女们从小学习挑花,用以制作终身的服饰。
花瑶挑花的图案,分彩色和黑白两类,多为连续图案和对称图案,题材有山区常见的飞禽走兽、树木花草,有日月星辰、山川河岳,也有瑶族的民族图腾、神话故事。想像丰富,构思奇巧,更有深刻的内涵。新娘出嫁时,要将挑花制作的嫁衣,放在一块竹篾编织的大晒簟上,由母亲、姑嫂为她着装。新娘头戴的橙红色大盘,象征太阳;大盘中间的头带象征月亮;周围是饰物象征星辰。裙子上的6对红色和12对**横纹,代表远方的长江和黄河;各种小图案则分别体现河流、山脉、田园和村庄。花瑶人用巧夺天工的挑花,展示出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花瑶挑花已成为旅游产品进入市场。 简介
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的广泛传播,在江南及罗泾镇形成广种棉花、民皆纺织的习俗;较之上层达官显贵使用的丝织品加绣花,土布挑花更符合平民百姓层面广泛的衣着要求:民间久有在土布制衣上配以花样纹饰,以色线“游花”,后随布之“势流”挑十字形成图案,这便是“罗泾十字挑花”。据传说推算,应为明末清初,距今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罗泾十字挑花,将花挑于土布所制的衣物或帕巾之上,作为“兜头手巾”、“系身钩”、“肚兜”、“布裙”、“鞋面”的纹饰,尤以“兜头手巾”和“系身钩”为多,在江南水乡渐有不挑花不能用之势。据田野调查记录,“兜头手巾”底色有别,一般老年妇人常用深色土布“兜头”;姑娘、妇女用白色,新媳妇必用绿色,上面的花样纹饰均为黑色;“系身钩”之图样挑于顶面的两个侧角,挑花之线不拘一格。生活中,此两物又是姑娘的备嫁品,既用于“压箱底”,又借此展示新娘“手巧”的程度。加上“系身钩”还是“还疼”礼品,所谓“还疼”,是对给新娘见面礼的长辈表示敬意的习俗。在刺绣制作上,罗泾十字挑花看似简单,却要求颇高。既要求正面全部用十字形成花样,反面也要形成均匀点状,基本针法有“行针”、“绞针”、“蛇脱壳”等。罗泾十字挑花的图案,历经长期衍展,形成独特的表现程式,有着数十种独立纹样,例如:“蝴蝶花”、“鸟花”、“荷花”、“腰菱花”、“柏枝花”、“八角花”、“一根草”、“攀藤草”等等。由这些独立纹样的元素构成丰富多彩的整体图型。十字挑花的画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自然景色、有传统祈福禳灾题材的花样、也有传说故事的描述,更有心中意愿的体现等。民间女子小技,物不希而难贵,也难登大雅之堂。故在乡史里志中无文字记载;经广泛传播,仍旧是头顶脚面比比皆是。因此,既不能否认巧手女子所织就的璀璨传统,又抹不去世代农家妇女的智慧创造。罗泾十字挑花,以土见长,凝聚着本土文化的积淀,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实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之处,申报方己收集到几十件“挑花”实物,也找到了十多个能织善绣的传人,其中少数人还能演示兼讲授技艺,己进行办班,并筹措举办艺术展。 在兴化,很早就有姑娘家一懂事就跟着家中妈妈、奶奶,门上婶婶、大妈,亲戚中的姨娘、姑妈之类,学做针线的传统习惯。这针线一拿上手,就丢不开了,并且要一直做到姑娘出嫁。因而,姑娘在娘家做的最后一件针线活儿,多半是自己的嫁衣。在这众多的针线活当中,青布挑花便是其中重要的技艺之一。一个姑娘家如果不会青布挑花,与旁人比起来自然就逊人一筹,就是嫁到婆家去,在婆婆面前也就似有欠缺,头不能抬得那么高呢。 青布挑花从技法上讲,它不同于一般的刺绣。一般而言,刺绣注重的是“绣”,而青布挑花注重的是“挑”。待字闺中的姑娘,多半在自家织造的藏青土布上,依照代代相传的花纹纹样进行挑花作业。挑花的针法为“十字交叉”法。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之为“十字绣”;针脚为“一”字形的,则为平线绣。青布挑花在“挑”法上,有单面挑和双面挑两种。不言而喻,单面挑与双面挑相比要简单许多。双面挑,则是用特殊针法,挑出正反两面都一样的图案。 青布挑花,包括团花、边花、角花、填心花等等,其图案有近40种之多。这些图案,挑绣在被面、门帘、窗帘等大一点物件上的有,而像香袋、袜带、方巾、围裙等女性用品上则更为常见。当然,这样一种独特的挑花技艺,其用品也是不会排斥男性的。像褡裢、腰带、烟袋之类,皆可绣上花案。这当中,年轻姑娘最喜欢绣的,则是给自己意中人的定情信物。哪怕是一方手帕,也要绣上个并蒂莲,以表心迹。 前面已经提及,青布挑花所用的布多为自家织造的,俗称“家机布”。被染花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这种布被染成青色作底,挑花的人,靠手中的一根针、一根线,在“大布”上交替挑绣,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里所用的针,和通常的绣花针并无二致。所用的线,是白线。挑花的人,用针将白线挑在“大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较强的立体感。挑花时,行针的长短,用线的松紧,均须一致。挑绣至繁密之处,讲究的是针针相套,不露底色。而简省处,则可能仅有一朵小花,几根线条,亦需要用针到位,线条流畅,绝不能拖泥带水。青布挑花往往会在主体图案两旁,配以一些陪衬彩饰。这些彩饰,多用红、黄、绿、蓝、青、紫、橙七色丝线挑绣而成,起到丰富整个绣品的效果。让绣品色彩斑斓,对比分明,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呈现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兴化青布挑花,在构图造型上,体现民间艺人的大胆追求,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概括,大胆取舍之后再进行夸张性处理,从而使整件绣品简练传神,极富装饰性。既有青铜纹饰的高古,又有秦砖汉瓦的粗犷;既有宋瓷的典雅,又有剪纸的简洁;既有苏绣的细腻,又有织锦的华美。藏青的布与绵白的线,在“大布”上创造出了如此的多姿多彩,如此的质朴素雅,饱含着特定的地域风情和民间气息。 这一特殊的民间技艺,所展示的是兴化女性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时代和社会的变革,这一起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的古老工艺,目前因传承断代,材料匮乏,制作困难,已经处于濒危的边缘,需得到保护和抢救。
复方鱼肝油滴鼻液对非过敏性鼻炎有效,对过敏性鼻炎没有说明。
过敏性鼻炎:在一定环境下,如温度、花粉、粉尘、异味、饮食、药物、情感、疲劳等等内因和外因,使鼻腔细胞内部基因发生强烈反应,使鼻腔细胞生理活动出现障碍,造成鼻腔细胞发生肿胀膨大,造成鼻塞及炎症,这就是过敏性鼻炎。
因此,治疗过敏性鼻炎必须用两种方法:一是治疗细胞内部基因分子的强烈反应,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二是治疗由此造成的病态细胞,使细胞恢复正常。只有这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才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真正治疗过敏性鼻炎。
目前只有鼻敏AB通是两种方法同时使用。3小时左右见效。不含激素,没有依赖性,不反复。没有副作用。
英盛观察由于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差异,城乡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距。特别是地处边穷地区的中小学受到传统语文教学的观念影响较深,一时无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因此,教师除了认真、负责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更应该结合实际,探索边疆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语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来提高当地的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
一、当地师生情况分析
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现时“应试教育”长期对老师的压力,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学校都把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的高低与老师的工资待遇和晋级挂钩,驱使了教师功得观念的强化,为高分而教。故导致教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加班加点(同末补课)、正所谓是时间加汗水等办法来训练学生的应试本领,甚至使用猜题的手段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也制约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长此以往,教师们就只能是照本宣科了。
边疆地区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八九岁未受幼儿教育就直接进入小学一年级读书。他们有的入学从未接触过汉语,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使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部分教师不得不使用“双语教学”,尽管如此,成绩还是不理想,少数几个学生进入中学后仍然不会写作文,根本无法用汉语表达清楚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情况要学好语文谈何容易?
其次,大部分学生进入中学时,学习积极性较高,越到高年级,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就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原有的汉语基础较差,对于理解、掌握高年级的语文知识、技能越来越困难。另外,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家庭困难、未来去向等各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的厌学的情绪。虽然政府、学校都给了他们大力的支持(想方法开展各种帮扶活动,甚至向他们承诺将来找工作的问题对少数民族有特别照顾)但是,近年来国家扩大招生,上大学不再那么难,找工作却越来越难,面对这样的结局,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难以看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态度在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语文教学。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面对当地教学的种种困难,我们如何才能跟上形式,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记得曾经有人把教师比作老驾驶员,把学生比作实习驾驶员,师傅要带好徒弟,当然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目前贫困山区最需要的就是具有真本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可根据目前的了解,语文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紧缺语文教师的情况下,中专毕业就被分配到各所农村中学任教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教育改革的急迫性。但是这些教师是利用假期十多天的时间去被动的接受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教育,主动提高教学能力,认真研讨教育教学理论的干劲仍然不足。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培训,同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勇于创新。我们要做到任何改进教学的尝试都是一种创新,大胆的去尝试,让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配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不能全靠父母,也不能光靠学校教师,家长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淡薄,认为小学毕业会写名字就可以,所以不支持子女上学,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就是把子女送到学校也很少过问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个别家长连孩子的中文名叫什么,在几年级几班就读都弄不清楚。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家长、学校、班主任和任科教师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配合,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来改变本地经济落后的面貌,从而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
(二)更好地了解学生
由于我们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都较城区相对落后。又因少数民族学生跟汉族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样,教师就更应该对教学对象作进一步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才更有利益开展教学。因为汉族学生是从母语(汉语)到语文,而少数民族学生则母语(瑶语、状语、苗语、傣语、彝语等)到汉语又到语文。其中很多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一,有的甚至用汉语沟通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少数民族学生要越过汉语学习并非易事。例如:曾经有个学生对我说:“他打我的‘堂兄’”,我听后问了半天才弄明白他是说“他打我的胸膛”。
总之,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要比汉族学生多,他们中汉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学习语文就更容易。因此,要加强汉语知识的学习,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解能力。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而不愿“开口”,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创设语言环境,如:游戏、讲笑话、讲故事、开晚会等,培养学生勤开口的习惯,做到有话肯说。那么,大声模仿,大声朗读、大声回答问题、大声练习口语就不是问题了。再培养学生勤读、勤动手、勤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只要给说会做就自然产生了兴趣。
(三)教师要全面地关心学生的学习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转译”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过滤”“选择”才能完全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转弯”多,费时也相对较多。少数民族学生用母语思维,在造句作文中常出现语序颠倒现象。如壮、汉语“直”译时,汉语的“我妈把新书包放在桌子上。”壮语为“妈我放书包新在上桌”等等。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语序由逆到顺的调整过程,且单词还得“对译”。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是民族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呢?
对刚入学的民族小学生,还得用方言辅助授课,但随着时日的增多,师生都要增加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难度。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拐棍,要让他们掌握好,但也不宜做过高的要求。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常因学生接受汉语不快而把教学时间不断拉长的现象在民族教学中较普遍。对此现象我们不妨引进“快节奏求高效率”这个概念。
“快节奏求高效率”在民族教育中应按正常教学节奏或稍快些的节奏教授语文课,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同时,适当加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的壮、汉对译练习(或其他民族语言与汉语对译)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认识的词语应是课文虽暂时还没出现,但是学生却容易认识,且对下一步的学习有用的词语,让他们对这些词有初步的认识,且能对译。如在上第四册《骄傲的孔雀》时,第一课时是解题,接着让学生根据拼音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让大家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骄傲、炫耀、拖、散步、礼貌、一模一样、五彩洒金、迈步、挣扎、丑等,这些词语要让学生分别用壮、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当学生基本理解后,再提出以下词语(课文中没有)自豪、自卑、夸耀、大话、吹牛皮、拽、漫步、闲逛、礼节、怪模怪样、五彩缤纷、起步、挣开、丑八怪等等,这些词语一般只以小黑板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认识,并与前面要求掌握的词语稍作对比,如骄傲——自豪,夸耀——炫耀等。通过加强词汇量的积累,为学生用普通话思维打下基础。
总之,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他们对汉文认识的视野,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是提高他们汉语言实践能力,尽快走上用普通话思维的有效方法。
身处边疆贫困地区的教师除了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保证他们能留在学校,并平、健康、快乐地往返校园,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让他们认清当前的形势和学习的重要性,诱导、激励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动机,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学才是最好的办法,在学习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理解和鼓励。
另外,对优、中等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分别他们不同难度的目标,以便于他们能获得成功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少,让学生知道自己能行。要以满腔热情去关爱所有的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要尊重他们的民族情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提高边穷地区的语文教学质量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得把学生留住,让学生能够安心读书,其次才是设法用各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方法方式来教学。在这样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我们不求最好(不能跟发达地区相比较),但求更好,在努力抓尖子生,培养国家栋梁的同时,更要特别注意培养中等生和后进生,升学无望不等于一生无望,他们才是改变地区贫穷、落后面貌的主人。
总而言之,在边疆少数民族多的地区,语文教育需要教师更进一步的努力,需要老师们的齐心协力,争取让语文教育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红寿《中国民族教育论丛(五)》[M]成教科技出版社,1992
2、江平,朱松年《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谢启晃,孙若穷《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抉择》[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4、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
人丁节:又称庙会,称“本地人”的汉话大部分村寨都有,日子各村不同,相沿老祖宗所定下的日子,如农历正月十九、二月二、四月十六、六月六、八月十五、十一月十八等。人丁节本为姓氏节日,时间长了,迁来村寨定居和有依附关系的异姓人也随俗,便转化成一地多姓或多村的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备丰盛酒肴,亲戚朋友必来坐宴,非亲非故亦可乘兴参宴。轩有“越吃越旺”之说,“食客”多,主家人丁会旺,故主家招待客人不会吝啬。为使来客吃得称心,玩得高兴,节日里有坐歌堂、唱戏、抢花炮、放**等文化活动。
花炮节:里松和开山乡的瑶族聚居区,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盛行花炮节,节日由各村选定沿习不变。节日这天清早,由师公带领花炮、长鼓、狮子队到盘王庙前,由狮子队、长鼓队各献艺,师公则向盘王烧香,祈请盘王降临与瑶民一起欢度佳节。仪式毕,队伍转到野外空旷之地抢花炮。别村的人既可围观热闹,也可以参加抢花炮。倘若去年的花炮由别村的人夺得,今年的节日里,那个村里的人便打着长鼓,舞着狮子将所获得的炮镜如期送来。两个村子的长鼓队、狮子队相会一起,自有一番比赛的热闹。长鼓队除比舞姿外,还要比桩技艺,先是舞蹈击鼓上矮桩,次而舞上高桩,最后登上高台,一招比一招高,狮子队则比舞狮子头舞得活灵活现,舞的矮有功底。抢完花炮后,长鼓队和狮子队将众多围观的客人迎进村里,由各家各户款待筵席。夜里,先是舞火龙,火龙由一个个中间燃有蜡烛的龙珠组成,珠能转动,夜里观看只见一条火龙在盘旋翻滚。火龙舞摆后,即转入歌堂对歌。些时,老人们会知趣的回避,让一帮帮青年男女围火塘而坐,唱着缠绵情歌,寻找意中人,尽情地度过一个欢乐的不眠之夜。
牛节:汉族多数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节。这天,用枫树叶煮乌色糯火饭,先用菜叶包一团喂牛,同时念诵:“牛呀牛,你幸苦,好好吃饱肚;牛呀牛,你能干,犁田粑地是硬汉。”待牛吃饭后,主人牵牛下河洗澡,之后放到预先选好的草地上让牛饱食一天。这天,决不用牛劳作。南乡壮族以四月八日为“牛王节”,这天打扫牛栏,并在住房大门头和牛栏门头插枫树枝,在牛栏门口祭奉牛王。养水牛的以枫树蕊作汁蒸黑色糯米饭,养黄牛的则以山羌根块捶烂取汁蒸**糯米饭,除用菜叶包糯米饭喂牛外,还灌一杯糯米洒给牛吃。水口乡汉族四月八日除吃“乌米饭”外,晚上禁点灯,伟说这天夜里点灯会惹蚊子入屋,整年人们会有招致蚊子搔扰之苦。
补天穿及粘鸟嘴
铺门人以农历正月二十日为“补天穿”,这天,各家各户做糍粑,借以补天上所穿窟窿,不致遭水灾;并用竹技串挂糍粑插在在自己田中,让鸟饱食,意在避其来日害稼。水口乡的汉族也在这一天做一脸盆般大的糍粑“补天穿”,传说只有如此,才不会春雨绵绵面烂秧。 瑶族以农历二月初一为粘鸟嘴日,这天,各家各户做糍粑,并用竹篾织成四只小鸟,分别插在大门口两边和神龛两边,从做好的第一个糍粑上掐下一片粘在竹织鸟嘴上,意在使其不能啄食五谷。
尖头瑶服饰:(又分东山尖头和西山尖头)妇女头饰,先用1块长60余厘米宽165厘米的黑布,将头发包扎成竹笋关尖形,然后用10-30块长方形白色、红色饰边的青色布帕一圈圈重叠沓成尖形斗关的帽子。帽缘16-20厘米厚、高40厘米左右。
土瑶服饰:妇女剃光头,戴桐木皮制作的罗斗关圆形帽,以白纸染成黄或绿色贴于帽的外缘,漆光油,再用黑色画上一条条竖线,之后糊盖上透明的玻璃覆盖10-20条对折毛巾。土瑶男子一般用3-4条毛巾裹头,参加婚礼时增至10条左右,上穿4个口袋的对襟布扣短衫,短衫长约40厘米,只齐肚脐,下摆肥大前翘,一蓝一白搭配,白里蓝外,下穿裤管口径40余厘米的长裤。
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铺门、信都、仁义3个镇沿贺江两岸的村寨便开展龙舟竟赛活动。龙舟长10米,船身窄似梭形,在船头击鼓、船尾打锣,中插名色旗帜,两边划桨。划手40多人,由鼓手击鼓协调划桨节奏。沿岸各村的埠头渡口,均以榕树技扎青门,上贴横批对联,村内场上设东海龙王供位。三镇各村龙舟队于五月初一自铺门镇最南端的扶隆圩起游上溯,行至每一处村庄的埠头渡口,都要在江面上奋力划数圈,以示向村里的父老乡亲致敬,而岸边村庄民众则敲锣打鼓迎龙舟队员入村,设宴款待,筵席由村里的民众分设,有一户设两三席,较贫者则一户一席或几户共设一席的。筵席除肉类菜肴外,有两大碗酒和4碗糍粑。如此反复登岸,游完铺门、仁义、信都3个镇沿江两岸村庄要费时四天。初五日休息,五月初六日,龙舟游江数十里,划手往返回家住宿不便,便有两地村庄互结“龙船亲”,划手可以就近食宿。结“龙船亲”的两个村庄情同手足,当龙船兄弟入村作客时,主村的人以八音乐队迎接,留宿一夜,招待两餐,次日离村登舟里主村又以八音吹吹打打相送。初六日开展龙舟竟赛,龙船亲还会各自选出最好的划手集于一舟,以最强的实力争先夺标。结“龙船亲”双方倘有一方遭灾,另一方会慷慨解襄,以金钱、粮食或其他物资援助,可谓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六日为“禾黄节”,双称“田头翁生日”、“中天节”、“天贶节”,家家户户备三牲酒醴到田头奉拜“田头翁”。拜毕,入田摘取几枝将熟禾穗,挂于厅堂的门头和神龛上,以表向祖先神灵报喜并请他们尝新。莲塘镇汉族以此日为“中天节”,家家户户备酒肉供奉立琴庙的钟立琴判官,祈祷丰年,形成县内的最大庙会之一,从六月初一至初六都要供神。南乡壮族以六月六为“天贶节”,“天贶”赐丰,皆大欢喜,因之家家包粽粑以乐食。大平乡的汉族以六月初二为“求含(谷粒饱满)节”,以酒肉奉天地和祖先,保佑稻谷粒粒饱满。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又称为“还盘王愿”。各地时间不固定,由师公择吉日举行,一般选在农历十月以后,多集中在农历十一、十二月。各地“还盘王愿”形式不同。典型的要请还愿师、招禾师、赏兵师、五谷师4位师公和歌娘、歌师、长鼓手、唢呐手等艺人以及6位童男童女,还有厨官、厨娘等参加。整个仪式要进行3天3夜或5天5夜。仪式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招禾、祭五旗兵马、引禾归仓、祈求保佑来年丰收;第二部分主要是请瑶族祖先盘王同瑶族人民一齐欢庆节日,瑶语称作“围堂”。“围堂”时,长鼓艺人表演36套长鼓舞;歌娘带着童女与歌师带着童男互相对歌,唱24段或36段盘王大歌以庆贺盘王。
定情筷:热恋中的男青年,会精心制作一双筷子(称情感人筷)送给心上人。筷子选择质地洁白的千里香木制作,上端4个方面雕刻有山水相依、蝴蝶采花、藤花蔓缠、并蒂莲花、树枝连理等象征爱情的图案,还在每面都刻上一首4句的蝇头小字情歌,饰以绿、红两种色彩,外涂光油,系上五色丝线连结。也有男青年精心制作扁担、锄柄、木刀鞘之类工具,并在其上雕刻精美的图案和一首首情歌相送情人作定情信物的。
酒歌长:土瑶青年结婚时不拜堂,无八音,只办喜酒。男家在新娘过门的头天夜里设筵,请六客房(新郎的亲朋宾客)饮宴。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便唱歌互相敬酒,边吃边唱,不休不歇,总不离席,困倦了只趴在桌边小憩,醒来后又投入唱和吃。筵席亦长设不撤,只调换热酒菜。第二天送新娘过门的亲家客(新娘的亲朋宾客)队伍临门,即参加长饮,直至第三天上午客人辞去。宴间,姑娘和小伙子会入席佐酒助兴。姑娘陪男客,小伙子陪女客。密密围坐,互喝交杯酒,有时佐酒者会有意以大块肥猪肉敬客,客人如不领情,他们则先自食一小口,将余下的一大半强行喂入客人嘴里。男女青年入席陪酒,使气氛活跃。
长鼓舞是瑶族的传统舞蹈。
长鼓舞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过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瑶族长鼓已有800多年历史。
长鼓舞分类与制作:
1、长鼓舞分类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至90厘米,鼓腰直径为4至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至10厘米。
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至130厘米,鼓腰直径约15至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至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180至200厘米,鼓腰直径约20至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至40厘米。
2、长鼓舞制作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
长鼓舞的文化价值:
1、传承历史文化
长鼓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民间。通过长鼓舞的表演,人们可以了解和感受到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它是一种有形的文化遗产,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2、弘扬民族精神
长鼓舞常常展示出民族精神的力量和激情。它呈现出对生活困境的顽强抗争和对自由、独立的渴望。它象征着民族情感和集体意识,并通过舞蹈的形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体现审美价值
长鼓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鼓乐凝聚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它通过舞者的动作、姿态和鼓乐的节奏,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展示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它的动感、雄壮和华丽的舞台表演常常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艺术上的享受。
太多了!
拉萨(圣地---藏语)
邯郸(邯郸学步)
浅谈中国地名
从猿到人,由野蛮到文明,造就了人类以语言、文字命名事物的禀性。试看:天上地下,宏观微观,似乎找不到已被人类认识而没有名称的事物,连古代不可能涉足的月球也被富于想象的中国人虚拟出一座“广寒宫”。
人类把许多地理实体标记为一个地名,用来识别不同地域的符号,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交往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文化宝藏。而我国存在着大量古地名和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名。它们遍布在山岭、溪渠、湖塘、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场所、古遗址、古建筑及街巷等处,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地理标志和生动写照。有的古遗存虽在历史沧桑中湮没了,只留下名称,但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历史的记忆而寻觅其踪迹。它是古老的地理座标。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视了中国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是展示中华历史的漫漫长卷,也是活生生的时空民生画卷,理应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的定位。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仅是世界上地名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也非一般国家所能比拟,是一座地名文化资源的“富矿”。而文化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物质文化,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其二为精神文化,包括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其三为行为文化,指人闷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文模式;其四为制度文化,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社会规范。地名的起因和分类,一般也都从这四个方面谈起。
地名的分类和起源
地名种类繁多,意义各异。在这里只能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种类。而且部分地名分类的界限也比较模糊,既可以说是以姓氏分,也可以说是以地貌分,所以在本文中就不细抠其类别了。
一、以地貌特征或地物命名。
如黑龙江、大横沟、青崖头、石崖只、窑子门、中岔口、岭底、坡头、沙凹、红土坡、苌池、红崖底、窄门只、车箱、磁盆水、宽坪、白石、黑石窑、黄龙头、岑峰等。有典型性的是“四龙村”,它是以背着一条南北走向如龙的山貌与村落所处的地形而命名为黄龙头(龙王头)、黄龙凹、龙潮湾和青龙坡。还有桂林的象鼻山等等。
还有一种格式,是姓氏与地名的结合,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格式的综合部分。在人口密集、地貌各异的地方,这样的名称不胜枚举。如家,一般第一个是姓氏,第二个一般说的是地貌,如沟、梁、峪、陵、丘、阜、畈、墩、乡、亭、聚、坞、壁、垒、戍、堡、镇、铺、集、市、场、务、平、坪、门、砭、碱、寺、塔、咀、店、渠、岭、湾、汇、垴、川、场、窑、城、台、池、坳、屯坎、坟等等。具体如:亢家沟、李家梁、戚家庄、马家砭、肖家汇、梁家寨、蔡家坪、郭村、贺村、路家村、牛家村、傅家垴、贾家峪、郑家沟、刘家坡、赵家岔、郭家坪、苏家岭、袁家梁、王家湾、朱家坟等。
其中如 “岳各庄”这种名称,是由于发音的变化演变过来的。岳各庄其实就是岳家庄而已,这些都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而来的。
先秦时代,华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这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地貌起伏不平,人们择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则说明它们日后被黄河等河水漫流所挟泥沙淤平;两汉时,以“乡”、“亭”、“聚”命名地方,表现了当时的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唐中叶以后,内地出现的“镇”、“集”、“市”反映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表明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不而”、“不夜”、“不其”等沿海地名常带“不”字,可以认为是“不”这一古代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造成的,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有些是姓氏+地貌词+子这种格式的,如:牛寨子,郝窑子等。还有如八王坟、公主坟等格式的地名。与地貌和姓氏有关的地名种类繁多,是最常见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河北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 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我国的很多地名中都带个“洲”或“州”字,在这里也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
古人在制作了“川”字的基础上,为表达“川”中的小岛,才制作出“州”字。“州”的本义是河道中的小岛(或称沙洲)、水中陆地。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周南·关睢》篇中有“关关睢鸠,在河之州”句。《说文解字》:“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在上古洪荒时代,人们还没有建立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区划单位,帝尧曾经把“水中高土”“州”划分为九个区域(九州)来进行管理。这就是后人把“州”作为一种行政区划的雏型。但秦、汉前“州”的范围很不确定,有“九州”和“十二州”之说,还有“大九州”之说`。皆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实际上并不存在。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始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境内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置刺史巡视境内。东汉末“州”始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后世“州”作为行政区划或存或废,范围或大或小,但仍沿用至今。当“州”被用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来表示“赤县神州”之后,再用它表“水中陆地”似有欠妥,于是古代文人又在“州”字前面加上一个“氵”部首,用“洲”来替代“州”,让“洲”拥有了“州”原来的涵义,而“州”在现代汉语言中只局限于作地方行政区划名,城市地名。在我国县级以上带“州”或“洲”的城市名称中,除了“株洲市”和“满洲里市”用“洲”以外,其他一般皆用“州”。
二、以家族或族群姓氏命名。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决定了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以及其意识形态。孟子也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因此,以姓氏或族群姓氏命名的村落或城市在中国地名中是最多、最常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宗法社会的人们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为地名中最富区别意义的亮点。其格式一般村(乡、县)。如河南省的卢氏县,还有部分村名如姜家、韩家、弥家、李村等。此外还有诸如秦村刘家、秦店张家等格式的村名。
但是,也有地方是反过来的,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三、以方位命名。
如北坡、北社、北娄、北沟、北崖湾;东寨、东垴、东坪、东园、东坡、东山、东拦;南村、南沟、南河、南岭、南社、南流、南峪、南咀、南贝子;西村、西杜、西社、西湾、西峪、西掌、西坡、西垴、西山头;中兰、中庄、中社、中兴道、中心梁等。方位常常还与姓氏相结合,这个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与“州”一样,“阴”“阳”也是地名中常出现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都知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中国古代根据《易经》等发端出来的风水堪舆学大有讲究(并非完全迷信,参看《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一期)。因此将地势的起伏等都采用阴阳五行的方式加以描述。
因此,山的南方因为能照到太阳,称为阳,山北称为阴;而水(河)正相反,水北为阳,而水南为阴。但也有例外,湖北汉阳却在汉江的南面,其原因是历史上汉水改道,由汉阳城的南面改到北面,而城市名称未变,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特例。
四、以植物命名。
如苹果园、枣林沟、榆林垴、麻地沟、杨林窑、香草坪、柏石、芦芽沟、椿树底、檀山沟、杳树坡等。
五、以动物命名。
有鹿峪、马乡、熊坪、鹤山、猫铺、豹川、羊泉、鳌头、骆驼道、獐儿坪、绵羊坡、虾蟆垴、狮子坪等。
六、以神话命名。
有仙人、神泉、石佛、普贤、寺坪、禅房、佛堂、泥河、石牛、神头、观音堂、罗汉堂、降香坪、狮子神、老石神、玉女峰、望夫台等。这些地名的起源都跟某个古老的传说有关,如:
山西神池县——因明代在境内建有神地堡,并在堡西门外有池水,相传其水“出无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名曰神池”而得名。
陕西凤翔县——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
狮子神村——传说,一少女路经此地遇虎,呼救,突然跳出雄狮咬死老虎,女得救,狮无踪。村民立狮神庙供奉,易村名为狮子神村。
寺底村——在昔日此地无水,一日忽见白鹿刨乱石,泉水涌出滔滔不绝。故村名曰神泉村。又因村落处于北寨坡“当里寺”之下故俗称“寺底村”。
罗汉堂村——传说,五台山文殊寺运送100尊铁罗汉经此遗失一尊,化人借宿未留而坐化原形,村民建崖堂置其中供奉祭祀,随即更村名为罗汉堂村。
七、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地名。
即以历史人物或与其相关的历史活动为背景而生成的地名和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以及某一历史史实为背景形成的地名。如:长仙门、通远门、迎恩门等。
祁县,因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食邑于此,而得名。
介休(市),因相传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偕田隐居并死于境内之绵山而。
稷山(县),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稿,后称为此山为稷王山,此地又因其山而得名“稷山”。
左权(县),古称僚阳,后几经改名。1942年9月,为纪念左权将军在此殉国,改名左权县。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原名左邑县,因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经此地时,听到官军破南粤(今广东)的喜讯,遂改县为为闻喜。
灵石(县),因隋文帝开皇十年挖河道时发现的古代陨石而得名。
八、含有寓意的地名。
这些地名要么是有史料记载、要么有时引诗为名。一般来说都为城市的名称。山西有个繁峙(县),因“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而得名”。因此,“繁峙”,实际上就是对该县境内高山环绕的地势特征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举例如:
成都: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还有一说是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再有就是根据《山海经》有“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记载,认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国名,其字形为戊与丁的合体,戊是斧钺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这个字来作为部落酋王的权力的象征。“都”字在藏语中指两条河的交汇处 。按照这样的的解释,成都二字的含义就应是成侯居住的(两河交汇的)地方。也有人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这种起源饱含争议的地名,在中国也是比较多的。
长春:关于长春地名的由来,从一些地理资料记载,有如下说法:一说是,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此种说法,《满洲地名考》中略加提到:即“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二说是: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放由此起。而建置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由此得出长春之名,是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而故名。然而长春堡之名由何而来呢,据1982年《长春地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则,长春堡是沿用了辽金时代的长春州的旧名,因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三说,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爱”的诗句,于是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
无锡:“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有些人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九、合并或更改的地名。
主要是指在建制变更中,因两地名合并而成的新地名。如:
山西临猗(县):临猗(县)因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两县合并而成,而得名。
陕西的醴泉(县):因有泉水甘甜的醴泉得名,表明该县拥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而1964年为简化“醴”字改作“礼泉”。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市、海勃湾市合并。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博山县合称,后设特区,辖有两县;后建制名屡变化,最后为地级淄博市。
辽宁省盘锦市:锦州市盘山县升格,取盘山、锦州各一字。
通过对地名起源研究,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特色等。四川安乐县有个“卧佛沟”,人们沿着这个耐人寻味的地名,果真发现了一尊巨大的石佛及盛唐时期释迦牟尼涅磐的岩刻画像,还发现古人埋藏的40多万字的佛经,为佛学研究和唐代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夏、商、周是我国上古时期三个相继的朝代,然而长期找不到夏朝的物证。1977年,考古学家以河南登封县一个叫“王城岗”的古地名为线索,在那里挖掘出城墙基槽,经C—14测定为夏朝遗址。
地名的简称
随着汉语语汇的日益丰富,由若干单词联合表达复杂意思的词组大量涌现,影响了人们书写、口述的便捷,于是许许多多地名的“简称”油然而生……
京、津、冀、晋、内蒙古、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或蜀、贵或黔、云或滇、藏、陕或秦、甘或陇、青、宁、新、港、澳、台――这是沿袭多年的全国现行34个省级政区的“简称”,但其中也有可探讨、可商榷的之处。其中冀、晋、沪、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等14个只能算作是“别称”而已,因为都不在其政区全称的用字范围之内。部分大、中城市也有自己的简称或者别称。南京市~宁,广州市~穗,宁波市~甬,福州市~榕,成都市~蓉,太原市~并,开封市~汴,九江市~浔。
难读、易读错的地名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在我国的地名中有着许多易读错和难读的地名。像福建厦门、广东番禺、安徽蚌埠,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读错涪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主要还是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ó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ān尖)利;
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
湖南的耒阳(Lěi垒) 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
郴州(C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
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ó);
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县,正确读音是Shì(是);长子县,正确读音是Zhǎng(掌);
山东莘(Shēn深)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上海有个莘庄(Xīn新)。
江西铅山(Yán盐),误读率很高,“铅”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
还有很多难读的地名:
山西的隰县(Xí),山东的莒县(Jǔ),茌(Chí)平,河北的井陉(Xíng),蠡县(Lǐ),四川的郫县(Pí),珙县(Gǒng),犍为(Qián前),安徽的黟县(Yī),枞阳(Zōng),湖北的郧县(Yún),江西的婺源(Wù);浙江的鄞县(Yín),江苏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湴bàn,方言指“烂泥”,江西萍乡市的源湴乡以地处山间多烂泥田得名;
luó,瑶语指“茅草”,湖南洞口县溪瑶族乡的名称起源,相传是明代有瑶族在溪边盖茅草屋定居。
还有特定含义的自造字。例如:氵鵣chí,用于浙江永嘉县五氵鵣乡,相传猎人在此发现水边有五只美丽的水鸟鸂鶒(xī chì),后人为此地取名五“氵鵣”――因“鸂鶒”二字书写复杂,每字取一部分组合而成;石太tài,广东英德市民间用以指称一边高一边低的石山,高处称上石太,下石太镇座落低的一边,故名。曾深入探索我国古代地名学理论并颇有建树的金祖孟先生谈到:“中国最古的地名,往往同一字包括专名、通名两部,如‘嵩’字,上半‘山’字为通名,下半‘高’字为专名;‘汾’字,左旁‘水’为通名,右旁‘分’字为专名;‘郿 ’字,左旁‘眉’字为专名,右旁‘邑’字为通名。此外,如岐、岢、岱、崤、岷、崞、峄诸山名,汝、江、汶、沁、沂、沅、河、泌、沭、泗、洛、洙、洧、浙、淮、淝、济、淄、渭、湘、汉诸水名,邠、邢、邲、邳、邰、邽、郫、郢、郓、郑诸地域名,都是古代地名。这种古地名的产生,不仅是‘用字命名’,而且是‘造字命名’。”
淼miǎo,形容水大,江苏常熟市淼泉镇以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得名,而其正体字“渺”却有微小意;甽zhèn,“山下根之受山上流水处曰甽”(《释名,释山》),浙江宁海县深甽镇起名于千年前的宋代,且“甽”原是本字,而今之正体字“圳”却是岭南俗写;tún,同“坉、屯”,意为寨子,在贵州省兴仁县脚镇则形象表现其“建村于土台之上”的地理特征。
当然,语言是流动的,是液态的,今天的错误有些或许就成为明天的正音了,这一切都是人逐渐造就的,字典只是一个特定时代的语音规范。但是,读对一个地方的地名,是对别人的起码的尊重。
地名文化中的奇葩:北京胡同文化
在中国地名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北京胡同了。北京地名的以胡同相称的居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城区,郊区的数量较少。可以说胡同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地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观和文化景观。老北京就是由胡同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所以有关胡同的研究也就成为北京地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几百来,有关胡同的著述数不胜数,从不同角度对胡同的起源、形成、命名、变化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考证和研究,逐步形成了独具北京特色的“胡同文化”。
对“胡同”这一地名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也是最通常的说法,是说“胡同”一词的本意为蒙古语“水井”的意思,其最初的发音为“忽洞”。现在内蒙古地区用“井”做地名的也很多,“赛因忽洞”(好的井)、“哈业忽洞”(双井)。因为城镇居民生存离不开水井,所以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有水井,于是“井”便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也将此语带入中原,于是人们将“忽洞”逐步谐音为“胡同”。
第二种说法是说“胡同”的原意为“浩特”。蒙古语中称城镇为“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将北京作为大都城,于是便按照他们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的汉族人讹成了“胡同”。
第三种说法是说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的汉族人仍私下里叫他们“胡人”,并把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胡同”,为“胡人大同”之意。
第四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完全不同,认为“胡同”一词的起源与水井无关,而是与火有密切的关系,即与汉语中的“火巷”有直接关系。这种“火巷”就是南宋时期人们在城市中设置的防火隔离带。因为城市中人员密集,房屋鳞次栉比,水源缺乏,一旦失火就会延烧百家,为了防止火灾的蔓延,便设置了防火的隔离带——“火巷”。“火巷”一词本是汉语,但从蒙古人口中读出,再由其读音转译成汉语,就成了“胡同”了。
第五种说法是说“胡同”两个字的正写是“胡衕”,它是从蒙古语而来的。在蒙古人居住地,比村落稍大的部落叫“胡衕”。元朝在建大都时,最初是按片建设居民区的,每一片就是一个比村落小的居民聚落,于是便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将其称为“胡衕”。因“胡衕”书写繁琐,于是就简写成“胡同”。
第六种说法是说元朝初期,蒙古人开始兴建元大都,当时城内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建设的,中间辟有通道等,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读音为“火疃”,后来北京人便将那些居住区之间相通的小通道、小过通、横街、小巷等通称为“火疃”,以后被谐音为“胡同”。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如司礼监胡同、恭俭胡同(内宫监变音而来)、织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钟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蜡库胡同、瓷器库胡同等等,都是历代内府太监的监、局、司、库,各衙门所在地,显示了当时皇城的范围。从前众多的衙署也遗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东厂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锦衣卫所在地,是太监残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贡院胡同,为明清的考场。许多权贵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阁老胡同,《长安客话》说李东阳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为永乐年间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时宠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时,手艺好的手工业者、买卖公道的商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刘兰塑胡同、磨刀儿胡同、粉房刘胡同、豆腐陈胡同、沙锅刘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称,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据说这类以贫贱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过权贵者命名的胡同,这是北京胡同名称值得称道的地方。
地名文化源源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地名正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层面。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要对一些逐渐消失的地名加以保护,才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使古老的地名更好地为当今、为后世服务,必须增强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从我们身边做起……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