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讨厌父母做什么事情,对孩子容易造成伤害呢?

孩子最讨厌父母做什么事情,对孩子容易造成伤害呢?,第1张

父母孩子出生,就对孩子寄托着很大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不辞辛劳,付出所有的心血。可是,并不是父母付出了,就能达到心里所想。有时候,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抗议。

第一:父母说话不算话。

父母说话不算话,恐怕是孩子最讨厌父母做的事情。没有人喜欢被欺骗的感觉,本来孩子满怀希望,憧憬着父母答应自己,实现心中所想的时候,父母一句“不行了。”轻描淡写地抹去了承诺。更让孩子郁闷的是,面对父母的失信,自己毫无办法,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失望和无法言说的被欺骗。

《少年派》中王胜男许诺女儿林妙妙只要成绩上升,便给予进步奖。然而当林妙妙拿着全校50名的成绩向妈妈所要进步奖时,妈妈便开始反悔了。她认为女儿就是一个小孩,要钱干嘛?

林妙妙因为妈妈的食言十分的生气,她认为家长不应该答应孩子的事情而言而不信。但是无论她怎么说,妈妈依旧不为所动,视当初的约定为无物,拒绝兑现进步奖。

这画面也许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甚至,很多成年人在自己的童年也经历过。

但是,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一次次失信,让孩子的内心的失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后,他就很难再对父母信任,从而也可能失信别人,对别人也可能不再信任。也许父母认为自己不过是没做到对孩子的承诺,只是小事一桩。但就是父母失信了孩子,让孩子失去了对人的信任,如果对人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无法产生,那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作为父母,不要对孩子轻易撒谎。做不到就不要对孩子承诺。如果承诺了,无论怎样都要做到。

第二:父母喜欢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人活在这个是世界上,难免被拿来跟人比较。人往往在跟人比较中,来获得心理上的某种满足。

有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人比较,来促进孩子的成长。孩子小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走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还不会走?别人的孩子说得那么顺,自己的孩子怎么还不行?别人家的孩子上了课外班,我家孩子也要报。

孩子上了学,成绩更要跟人比。父母动不动对孩子说“你看看谁谁,学习成绩那么好,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你们班的小明考的比你多5分,你怎么每次都考不过他呢?”

孩子就在被比较中,自信心受到打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的努力父母看不见,在他们的眼中,自己没有优点,从而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缺点,也有优点,父母不要拿别人孩子的优点跟自家孩子的缺点比较,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多看看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优秀的。

第三:父母吵架。

父母吵架对孩子来说是噩梦。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一个高赞回答列出了8条吵架对孩子的危害:

1、性格存在缺陷;2、对人生充满悲观;3、不自信;4、亲情淡漠;5、社交恐惧;6、影响恋爱和择偶;7、缺乏安全感;8、不会表达情绪。

有调查显示:夫妻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比离婚家庭更高。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夫妻,关键是夫妻双方有没有考虑到孩子,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比如尽量不要把双方的的抱怨传递给孩子,并且及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是因为你而争吵,不管爸妈关系怎么样,都不会改变我们永远爱你的事实。

两个人有这样的共识,孩子才不会那么容易受伤,千万别让孩子的童年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对孩子的爱,通过言行表达出来。但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当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伤害。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不断学习,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看来矛盾挺深呐

造成这种现象

有很多种原因

在没有得到更多信息之前

难以进一步分析

就你所述

可以看出

家庭矛盾已经十分尖锐

而且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建议你积极化解

家庭矛盾

主动与家人沟通

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促成相互谅解

早日实现和睦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越来越反感、甚至讨厌自己父母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许还有父母不能给予你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能给予你经济上的援助的原因。

反感父母的原因大致还有以下4点:

一、没有共同语言

年轻人与年老的父母无话可说的现象普遍存在,年轻人有自己的世界,父母有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孩子和父母喜欢的人和事物截然不同。

没有共同的爱好,也就不可能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语言的后果就是父母与孩子互不理睬、互不过问。

二、自己有了生存能力

当孩子们有了独立存在的能力,就有了想摆脱父母控制的想法,他们要证明自己离开了父母也能生活的很好,事实上,有的孩子确实生活的很好,每个月除了负担自己的开销还略有盈余。

可是,有的孩子根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每个月都要靠着父母的接济生活,甚至有的孩子还会透支、借网贷生活,这样的生存方式着实让父母担忧。

赚不到钱,就吃点辛苦,节省点开支,不能去借网贷。

网贷就是一个无底洞,放贷的人靠高利息生活,基本上就是利滚利,是新时代的高利贷。

即使生活的不好,也要避免去借网贷,年轻人有的是力气,出力赚钱不丢人,没有钱花才让人耻笑。

三、深不可测的代沟

我个人认为,代沟是切实存在的,父母大都与孩子之间有20多年的年龄差,这个年龄差就是代沟,是年龄和时间融在一起的难以解脱的思想、见解、知识水平的巨大差距。

父母和孩子的知识层次相聚越大,代沟越深,而这种代沟根本无法弥补。

懂事的孩子不与父母理论、争吵,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经常与父母吹胡子瞪眼、大呼小叫。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把孩子抚养养大,供孩子读书、衣食住行,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有些孩子知道心疼父母,有的孩子却从来不想父母为他们成长过程付出的一切。

这样的孩子,根本不用想孩子会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事,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

四、性格浮躁

有的孩子性格浮躁,没有耐心,做事我行我素,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把父母也不放在心上。

性格浮躁的孩子,做不了大事,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性格,最多也就是维持自己的温饱而已。

你有时候想与父母断绝关系,那就按照你自己的心愿去做,因为父母从来没有想过从儿女那里得到回报,没有你他们也一样可以生活。

父母与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生育孩子,把孩子养育成人,孩子长大了,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

“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去做,失败与成功、过的好与不好都是你自己的事。

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父母已经把你养大成人,他们老了,不再有能力负担你的一切,即使你有了困难,也不要去给父母添麻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46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