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之一,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女主人公娜拉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别人借钱。海尔茂发现原委后,担心因此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对她大发脾气,甚至要剥夺她教育孩子的权力。当债主受到感化主动退回借据时,他马上又对妻子做出一副笑脸。但娜拉已经觉醒,意识到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偶,愤而出走。
主要情节
海尔茂律师刚谋到银行经理一职,正欲大展鸿图。他的妻子娜拉请他帮助老同学林丹太太找份工作,于是海尔茂解雇了手下的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准备让林丹太太接替空出的位置。娜拉前些年为给丈夫治病而借债,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柯洛克斯泰拿着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后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罪犯”、“下贱女人”,说自己的前程全被毁了。待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动,退回字据时,海尔茂快活地叫道:“娜拉,我没事了,我饶恕你了。”但娜拉却不饶恕他,因为她已看清,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所谓“爱”、“关心”,只是拿她当玩偶。于是她断然出走了。
《玩偶之家》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Duh0IDItV8-Kq8At_eA9A
pwd=dnpr 提取码:dnprEnglish Literature:
1 The Canterbury Tales (by Geoffery Chaucer) 《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著
2 Haml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
3 Waiting For Godot (Samuel Beckett)《等待戈多》贝克特著
4 Ode to a Nightingale (by John Keats) 《夜莺颂》 济慈著
5 David Copperfield (by Charles Dickens)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著
6 Middlemarch (by George Eliot) 《米德尔马契》 乔治·爱略特著
7 Jude the Obscure (by Thomas Hardy) 《无名的裘德》 哈代著
8 The Waste Land (by T S Eliot) 《荒原》 汤姆斯·斯特·爱略特
9 Mrs Dalloway (Virginia Woolf) 《达罗维夫人》 弗吉尼亚·沃尔芙著
10 Ulysses (James Joyce)《尤利西斯》 乔伊斯著
American Literature:
1 Walden (by Henry David Thoreau) 《瓦尔豋湖》 梭罗著
2 Uncle Tom’s Cabin (Harriet Beecher Stowe) 《汤姆叔叔的小屋》 斯陀夫人著
3 Leaves of Grass (by Walt Whitman) 《草叶集》 惠特曼著
4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
《哈克贝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著
5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lliam Faulkner) 《喧嚣与躁动》 福克纳著
6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rnest Hemingway) 《老人与海》海明威著
7 Daisy Miller (Henry James) 《黛茜·米勒》 亨利·詹姆士著
8 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了不起的盖茨比》 费茨杰拉著
9 The Color Purple (Alice Walker) 《紫色》 爱丽思·沃克著
10 Death of a Salesman (by Eugene O’Neill) 《推销员之死》 尤金·奥尼尔著
French Literature:
1 Tartuffe (by Moliere) 《伪君子》 莫里埃著
2 Notre Dame de Paris (by Victor Hugo) 《巴黎圣母院》 雨果著
3 Les Miserables (by Victor Hugo) 《悲惨世界》 雨果著
4 la Rouge et le Noir/ The Red and the Black (by Stendhal) 《红与黑》 斯汤达著
5 Le Pere Goriot (by Honoré de Balzac) 《高老头》 巴尔扎克著
6 Madame Bovary (by Gustave Flaubert) 《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著
7 The Necklace (Guy de Maupassant) 《项链》 莫泊桑著
8 The Counterfeiters (Andre Gide) 《伪币制造者》 安德烈·纪德著
9 A la recherché du temps perdu/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Marcel Proust)
《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士著
10 The Second Sex (Simone de Beauvoir) 《第二性》 西蒙·德波娃著
German Literature:
1 Emilia Galotti (by Gotthold E Lessing) 《爱米丽娅·迦洛蒂》 莱辛著
2 Faust (by Wolfgang von Goethe) 《浮士德》 歌德著
3 Cabal and Love (by J C F von Schiller) 《阴谋与爱情》 席勒著
4 German, A Winter Fairy/ Deutschland, ein Wintermrchen(by H Heinrich Heine《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海涅著
5 Dantons Tod (by Georg Büchner) 《丹东之死》 毕希纳著
6 The Tin Drum (by Gunter Grass) 《铁皮鼓》 格拉斯著
7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 by Die Wahlverwandtschaften)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著
8 Im Westen Nichts Neues (by Erich Maria Remarque) 《西城无战事》 雷马克著
9 Papa Hamlet (by Arno Holz & Johannes Schlaf) 《哈姆雷特爸爸》 施拉夫著
10 From Morning to Midnight (Georg Kaiser) 《从清晨到午夜》 凯泽著
Russian Literature:
1 The Inspector General (Nikolai Gogol) 《钦差大臣》 果戈理著
2 Fathers and Sons (by Ivan Sergeyevich Turgenev) 《父与子》 屠戈涅夫著
3 Crime and Punishment (by Fyodor Dostoyevsky) 《罪与罚》陀斯妥耶夫斯基著
4 Anna Karenina (Count Leo Tolstoy)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著
5 The Man in the Shell: A Portrait of Belikov (Anton Pavlovich Chekhov)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柯夫著
6 Mother (Maksim Gorky) 《母亲》 高尔基著
7 The Quiet Don (M A Sholokhov)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著
8 Lolita (by Vladimir Nabokov) 《洛丽塔》 纳博科夫著
9 The Cherry Orchard (by Anton Pavlovich Chekhov) 《樱桃园》契柯夫著
Spanish Literature:
1 Don Quixote (by Miguel de Cervantes) 《唐吉柯德》 塞万提斯著
2 La Gaviota 《海鸥》 费尔南·卡瓦耶罗著
Italian Literature:
1 The Divine Comedy (by Dante Alighieri) 《神曲》 但丁著
2 Decameron (by Giovanni Boccaccio) 《十日谈》 薄伽丘著
3 Cuore/ Heart (by Edmondo De Amicis) 《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著
4 The Name of the Rose (by Umberto Eco) 《玫瑰的名字》 埃科著
5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 (by Luigi Pirandello)
《六个角色寻找作者》 皮兰德娄著
Austrian Literature:
1 Metaphorsis (by Kafka) 《变形记》 卡夫卡著
Norwegian Literature:
1 A Doll’s House (by Ibsen) 《玩偶之家》 易卜生著
1、《热与尘》Heat and Dust
作者:[英] 露丝·普拉瓦尔·杰哈布瓦拉
介绍:五十年,两代女性,印度的溽暑与烟尘中,相异而别样的爱与纠葛。英国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获奖作品。
2、《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Ark
作者:Thomas Keneally
介绍:《辛德勒的名单》是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创作的一本小说,讲述了原是纳粹党成员的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波兰和德国境内的集中营内拯救了1200多名犹太人。它的同名**《辛德勒的名单》就由此而改编。
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The Life of Pi
作者:扬·马特尔
简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作者马特尔的第四部小说,是一本关于成长、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的奇特的小说。由李安导演的同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根据这个改编的。
4、《都柏林人》Dubliners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简介:短篇小说集,以写实和讽刺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期都柏林中下阶层的生活,瘫痪和死亡贯穿全书。本书的作者是久负盛名,还著有《尤利西斯》。
5、《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简介: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妇女的不幸故事。
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二本小说。
扩展资料:
1、要想提高英语,有一项内容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单词。不管你在“听说读写”下了多少苦功夫,只要词汇量少,那便很难有质的进步。所以想要提高英语的第一点便是“背单词”。
2、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三种核心背单词法。
(1)阅读记忆
顾名思义,阅读记忆指的是通过阅读英文文章与资料来记忆单词。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按照将生词圈出、反复研读句子、勾画词组、了解替换词汇、搞定熟词辟义(如husband名词作为丈夫、动词作为节俭地)的顺序对单词进行记忆。
优点:能通过语境,从文章中了解单词实际及具体的用法;印象深刻;比较有趣
缺点:不能在短期内快速增加词汇量
(2)词根、词缀、词源、字母学规律
英语单词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单词含有词根词缀,通过词根词缀来记忆可以解决掉大部分单词。通常情况下,一个词的前缀表示肯定、否定、数字以及方向;后缀确定词性;而词根则表示该词的意义。相比之下,词源与字母学规律的记忆更适用于单音节词汇的记忆。
优点:短期内能迅速突破单词数量;有效记忆
缺点:难以使用到自己的语句中;记忆过程枯燥;容易忘记
(3)联想
编故事、编口诀、利用谐音法等联想方式帮助记忆词汇。如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thank you(三克油)、twohands(偷汉子)等,都属于联想记忆的范畴。
优点:避免记忆词汇时出现枯燥与乏味的状态
缺点:不是所有单词都能使用这一方式记忆
4、背单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复,每天都要将之前背过的单词再复习巩固一遍,不然很容易在刷完一遍后发现真正记住的没几个词。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 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
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
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 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 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义,而最终没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迹,丈夫完
全是对立指责她的嘴脸时,才让她明白过来,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对她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到底是错付了年华啊。从一开始对爱情的绝望,到最后对自己人生的觉醒,娜拉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最终以她的出走标志着她的觉醒。
四、 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在女子大学做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说,他说娜拉不是回来,就是堕落。诚然独自生活是充满艰辛的,女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是不会有独立的话语权,但是她不走出这一步,她的人生永远只能是个玩偶。
换个角度想想,娜拉走后,她的丈夫海尔茂是否会有所触动,是否会随之觉醒读者不得而知。
然后娜拉走后,究竟能不能活下去,活得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无数个娜拉走后,又会怎样!
剧本没有告诉读者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只是用“娜拉出走”这一象征性的举动结束全篇,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文学毕竟是文学,文学与现实相关联,但文学家毕竟不是社会学家。
五、 “娜拉形象群”分析
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有“娜拉”这样的形象存在,每一个娜拉又都有各自的同于不同,她们所反映的无非是妇女的觉醒,女权运动的促成。可以对这一类形象进行一个总的概括总结,对女性文学进行探讨。
总结:娜拉的形象之所以闪耀在文学历史的殿堂,是因为她所代表的是同一时代无数要求人权的女性,以及她所独有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读者。角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显得具有开创意义,尤其是娜拉最终的出走,震撼的不仅仅是剧中的那个傀儡丈夫海尔茂。
科洛克斯泰这一一个角色在话剧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为他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文章中他与其他的角色也有着冲突首先是和海尔茂的冲突科洛克斯泰和海尔茂以前是小学同学从以前开始他叫喜欢叫海尔茂的小名并且一直叫到现在但是海尔茂并不喜欢别人叫他的小明并且当时科洛克斯泰但时候有些小问题自然海尔茂并不是特别接受他对于娜拉他们之间也有着冲突他们之间的冲突来自于一张借据科洛克斯泰抓住了娜拉伪造签字的把柄开始威胁他们夫妻,娜拉觉得这个人非常小气和奸诈对于林丹太太来讲是从一开始的和谐到了冲突,林丹太太本来和他就是恋人,从业一开始见面就想和他聊聊可是越聊越不对劲科洛克斯泰只想着他自己的的职位并且对自己已经没有感情了
《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在这里,我简单分析一下主要人物形象和自己对这部剧的一点认识。
男主人公海尔茂生性怯弱,谨小慎微,在社会上辛苦奋斗,险些拼掉身家性命才博得一点立足之地,他出场后表达的第一个态度是不赞同娜拉胡乱花钱,接着是不赞同娜拉借贷,然后又透过娜拉的言语向读者呈现,他连冷静面对生活意外打击的勇气都没有,陷入磨难时,还需要娇小的娜拉对他施以安慰和援助。海尔茂的所谓强势不过是从社会体系中生硬挪用来的,这恰恰证明了他的不强。就内心的坚强程度而言,海尔茂不过是一个伪男人,连娜拉都不如。
海尔茂与娜拉的真正症结在于爱的缺席,他们之间没有可以化解冲突的爱情,有的只是社会权力式伦理体系下的夫妻名义。在第三幕中,海尔茂问娜拉:那就是你不爱我了?娜拉回答道:不错,我不爱你了。娜拉的阐述无疑是一种事实,用娜拉的说法,这是他们结婚八年来,头一次正正经经的谈话,这不爱不是突如其来的转折,而是拂去假象伪饰后的真相。过去八年里,海尔茂对娜拉没有爱,有的只是真实的圈养和消遣;娜拉对海尔茂也没有爱,但她以为自己有爱,处处都用爱的幻觉蒙蔽自己,当然也用爱的努力拯救自己,但她不过活在一种虚拟的幸福中。
海尔茂对待娜拉的方式,是世俗社会的通常方式,海尔茂不是它的发明者,只是一个普通的使用者和臣服者,但这样的体系对娜拉的损害有多少,对海尔茂的惩罚就有多少。表面看他在自觉充当着权利体系的傀儡,享受着其种种优越的恩赐,但这是以损害他作为男性的阳刚灵魂为代价在进行的,这样的恩赐本质上不过是一种阉割。海尔茂温顺臣服于这样的体系,名义上他是权力的自由拥有者,但在强大的体系中,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奴隶。看看娜拉离家出走时,海尔茂那副眼泪汪汪的可怜样子吧,再联想楼上那几个熟睡的可怜孩子,对一个男人来说,这是相当重的惩罚。
从这里看,这部剧带有某种悲剧的意味。按照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悲剧在感情上能带给人恐惧和怜悯。在某种程度上,海尔茂的境遇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恐惧和怜悯。海尔茂和娜拉从开幕起,两人的心灵就不在一个维度上,当海尔茂醒悟时,事态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娜拉是映照海尔茂悲怯灵魂的一面美丽而坚韧的镜子,她也比海尔茂多一份生者的鲜活灵性,始终怀着对爱情的天然憧憬,内心拒绝纳入那套生硬冰冷的体系,所以她一直努力用行动激发灵魂已僵死的海尔茂,激发他们的所谓爱情。当海尔茂穷困潦倒,贫病危急,是娜拉勇敢站出来,擅自伪造父亲签名借钱为海尔茂治病,这种独立担当的人格力量是海尔茂根本不具备的,而且对爱情的寻求和努力,娜拉也是真诚而勇敢的,这都是她人格成熟强大的一面。困境最能够见证灵魂,在面对相同的困境时,娜拉表现得执着而果敢,海尔茂则只会逃避和求助谎言,就人格力量来说,海尔茂和娜拉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
女主人公娜拉最初是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自我意识的所谓“玩偶”形象出现的,从第一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娜拉一直是他人的玩偶,是父亲的“泥娃娃女儿”,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但可悲的是,她的丈夫,海尔茂,却是个自私虚伪的资产者形象。在剧情的层层深入下,他的本质也随之显露,他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不爱,亦不知被爱,妻子只是他的一件私有财产。在这种情景之下,娜拉的反叛也是顺理成章的。即使暂时看不到出路,也必须有这一种姿态。
娜拉的悲剧在于,她的坚持没有结果,她的救赎没有出路,被她憧憬的爱人灵魂已被权力体系压榨掉了萌芽爱情的可能,而出走之前的娜拉并未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直到出走之前,她都寄望着“奇迹”的发生,当奇迹没有出现,失望的娜拉从过去对两人的自救,专为对自己一人的自救。在我看来,出走的娜拉也不是一个胜利者。鲁迅写过一篇文章叫《娜拉出走以后》,探讨娜拉出走后的道路,按照当时的社会形态,要么堕落,要么饿死,要么回来。
娜拉的最好的出路当然是回归,但得到发生奇迹,这个奇迹要海尔茂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去关心爱护娜拉。在当时的权利体系下,这种改变就不只是海尔茂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易卜生让娜拉摔门而去,却给了每个看戏的人心头猛然一击。
中国早期曾把《玩偶之家》当作独立运动的利器,撕开旧中国积弊的口子。但易卜生并非只是探讨妇女问题,他是通过妇女问题表现社会环境中人的道德观念,以求实现做人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使易卜生思索出一条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道路,就是通过精神反叛达到全新的人。这在易卜生前后期的创作中是一脉相承的。
普列汗诺夫说,总而言之,易卜生拥护妇女解放。但是在这里,跟在别的任何地方一样,使他感兴趣的是解放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它的社会结果,不是它对妇女的社会地位的影响。《玩偶之家》的第三幕充分围绕着娜拉的心理而展开。
剧作家更加关心的是娜拉从执迷到清醒进而到反叛的心理发展过程。易卜生将这个家庭当作自己的人生试验场。
另外,我认为从阮克大夫的设置上,已经显现出易卜生后期象征戏剧的端倪。他去和娜拉告别,对娜拉说,下次开化妆舞会的时候,我要扮隐身人。海尔茂说,这话真逗人。阮克接着说,我要戴一顶大黑帽子—你们没听说过眼睛瞧不见的帽子吗?帽子一套在头上,人家就看不见你了。
从这段话中,阮克没说自己快要死了。但我们隐约觉得,他明白自己的归宿。观众也明白。他说的话含有某种神秘的意象。这在这出矛盾尖锐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无疑是神来的一笔,富含着诗意和想象力。
娜拉给观众的印象是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她对女友林丹太太谈到她为拯救丈夫而自我牺牲的往事,使观众立即感到娜拉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
随着同海尔茂、柯洛克斯泰的谈话,娜拉的性格和思想层层揭示出来,一个头脑清醒、渴望独立自由、愿为真理而奋斗的高尚的女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
剧中的另外人物林丹太太同娜拉一样高尚。她自食其力,富有牺牲精神。为了维护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
丈夫死后,她开小铺,办小学,为母亲养老送终,抚养几个弟弟自立,最后剩下她孤单一人仍在为寻找工作到处奔波。易卜生笔下的这两位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显示出易卜生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
《玩偶之家》的时间和空间环境:
是高度集中的,易卜生安排柯洛克斯泰和林丹太太的爱情关系使得剧情集中又简练,林丹太太不仅是娜拉展现心理世界的窗口,而且是柯洛克斯泰改邪归正的动力,柯洛克斯泰把借据退回来这一行动直接导致了主人公关系的新的发展。
林丹太太是娜拉的闺中好友,她了解整件事情也同情娜拉的处境,由她来劝导柯洛克斯泰是令人信服的。重要的是,起初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也是有矛盾的,顶替柯洛克斯泰银行职位的人正是林丹太太,这本来是他同海尔茂一家产生矛盾的导火索。
现在,她用爱情使他“交了好运”,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攻自破,从而导致柯洛克斯泰和海尔茂矛盾关系的解除,这样他与娜拉的冲突也不存在了,只剩下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对立,戏剧真正的冲突就脱离掉了背叛与谎言的外壳真正的转移到了人与人性格上的冲突上来,这一系列的转变都环环相扣入情入理。
通过这样人物关系的设置,结构更加集中,情节也更加有理有据,体现了剧作家高超的编剧技巧。
主人公娜拉是一个活泼可爱、美丽热情的女子,婚后却成了丈夫的玩偶。她丈夫海尔茂不让她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人格。
在丈夫穷困潦倒、病魔缠身时,为了给丈夫治病救命,她冒名签字秘密向人借钱。她偷偷干活,挣钱还债。后来丈夫当了银行经理,决定辞退一个雇员,而这人恰好是娜拉的债主。他以娜拉冒名签字的罪名要挟她,以便保住自己的职位。
娜拉的丈夫知道后大发雷霆,辱骂娜拉。后来债主决定不再威胁,她丈夫觉得名誉已经保住,立刻对娜拉温柔起来。这时娜拉看透了丈夫的极端自私和卑鄙的灵魂,看穿了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虚伪,毅然离开了玩偶之家。
作品价值
作品揭露了海尔茂一类当时社会典型的“正人君子”的虚伪面目,提出了现时社会的法律、伦理、妇女地位等问题,是问题剧的代表作品之一。
《玩偶之家》一发表,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接连在丹麦、挪威、英国、美国和法国连续演出,反响强烈。“五四”时期,《玩偶之家》译成中文,并在国内上演,在我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该剧本多次重印发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