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之中,我们该不该因为一些小事和父母争执?

在家庭之中,我们该不该因为一些小事和父母争执?,第1张

大部分的人在没有结婚之前都是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是我们的亲人也是我们最爱的人,这一点是不会有任何异议的,但是在日常的相处过程当中,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一些争执,那么在家庭生活当中,我们究竟该不该因为一些小事而和父母争执呢?

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仅在劝告着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对人有着一颗宽容的心,更是要劝告我们不要对别人斤斤计较,其实在家庭生活当中我们和父母在争执的时候,往往也会因为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事,并且这些小事并不是本质上的问题而争吵,所以对于这种事情来说的话,我们要抱着良好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不要一味的和父母争执,毕竟我们和父母是最亲密的关系,父母并不会因为某一件小事而去埋怨我们,大家只不过是因为一时的情绪问题才导致的政治,和好了之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记仇的事情了,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不是原则的小事就没有必要争执了,反倒时间久了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二、小事也要讲原则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因为小事吵架,我们也要分清楚这种小事究竟是什么,如果是涉及到了原则性问题的话,那么我们还是有必要和父母进行争执的,但是争执的方法是需要得到一些改变的,可以先好生好气的和父母商量一下,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冷静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回避这种情绪,避免双方的情绪发生冲突和碰撞。而至于什么是原则上的小事,每个人对于原则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我自己对于原则的理解就是父母不能翻看我的隐私,如果翻看了我的隐私被我发现了,那么因为这样的小事,我就会和父母据理力争,并且一定要让父母明白尊重个人隐私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但如果只是因为在我吃完饭之后没有将碗刷干净,父母唠叨了两句,那么这种小事就没有必要再争执了。

 

最后想对大家说,小事也要分是否是原则的问题,触及到了原则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守住原则底线,就算是父母的话,也不能够一再的降低自己的原则性。但如果只是因为生活当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么我们就尽量让着一些父母,毕竟父母操劳了一辈子,爱唠叨两句也是很正常的互相理解,包容才是家庭和谐真正意义所在。

有一次,我听到这么一个事情,孩子因为谈对象的事情跟家里吵架,很生气的孩子说出:“再逼我,我就死给你们看。”

随后她的母亲竟然怼她说:“要死,出门找个车撞,这样我们还能得到赔偿金。”

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所以我听后震惊。

后来我网上随便搜了一下,相关内容上千条。

出现这种问题的情况总结下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1、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太强,在潜意识里不希望子女独立,希望子女能够一直依赖自己。

2、父母方,他们小时候一直这么经历过来,所以从受暴着变成了施暴者。

3、父母其实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憎恨自己的孩子,这种大多出现于单亲家庭,从而孩子一直是父母的施暴对象。

4、攀比心理强,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然后跟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人长得很漂亮,身材也好,关键是人又聪明又能干,外国留学回来,直接在国内知名公司当高管,工资7位数,但是由于跟之前在国外读书的男朋友分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别的异性,30多岁没有结婚。

这种女孩子,在一般人眼里应该算得上是人中龙凤吧,但是在她妈妈眼里不是,她妈妈以她为耻,大龄剩女,嫁不掉,丢人现眼。

我们父母那一辈,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一批人,他们过惯了节俭的生活,所以现在看不惯你花钱大手大脚。

他们一辈子没有换过工作,所以认为你不找一份正经工作就是没出息,尽管你能挣的钱远比上班多得多。

他们的婚姻是被父母早早安排的,所以见不得你大龄剩男剩女,还不结婚生子。

他们仅仅依靠着当初的社会经验,来批判现在这个社会的你。

打个比方,就像他们是功能机,而你却是是iPhone X。

他们不懂你为什么需要天天充电,而他们待机能长达一个月。

他们不懂你为什么要贴钢化膜,而他们什么都不需要贴。

他们不懂你为什么没有实体键盘。

他们不懂你为什么三天两头需要换手机壳。

矛盾就这么产生了,矛盾本身其实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产生矛盾的时候父母对子女的反应。

这个时候,有些父母的潜意识里的控制欲就出来了,他们会认为你是孩子,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成年人。所以为什么外国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人家18岁成年就被赶出去了。

这样的父母,会让你按照他们的意愿,他们的想法来做事,比如需要你早上6点起床,但是你想睡到11点,比如要你天天打扫卫生,但你认为一周打扫一次也无所谓,比如不希望你老是出去吃吃喝喝乱花钱,但你认为这是维系人脉的一种手段。

你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有了挫败感,于是极尽全力想要找回以前的权威地位来达到控制你的目的,甚至不惜用上了讥讽和挖苦等手段。

就像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却用紧箍咒念他一样,本质上唐僧的肉眼凡胎看到的,跟孙悟空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唐僧就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理解,并教育孙悟空。

怪不了唐僧,也怪不了孙悟空,怪就怪两边的思想标准差异化太严重。

所以为什么老话说,结婚要门当户对,同样的道理。

回过头来说,

本质的原因找到了,怎么来解决这种问题。

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我亲身经历,父母会搬出你是老子还是我是老子来压死你。

讲感情,也没用,因为父母会拉上七大姑八大姨来跟你讲感情。

冷暴力,能不用尽量不用,伤感情。

最后,只剩下善意的谎言,还有,有些明知道告诉他们肯定会反对的事情,能不说那就不要说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作为子女的,能迁就还是尽量迁就父母,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也经常性听听他们的意见,虽然有的时候未必正确。

父母在,家就在,不要等到失去的那一天而去怀念他们的唠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92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6
下一篇2023-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